江苏省南京市2019届中考语文二模后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巩固 - 含答案

发布时间:2019-05-24 01:17: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①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②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嫌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通过读《论语》《菜根谭》《小窗幽记》,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③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尤其作为一名干部,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校正,十分重要。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

⑤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书籍是精神上的“港湾”。人都会经历挫折、冷遇等这样那样的磨难,给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心灵的伤痛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疗治,甚至难以从亲朋那里得到抚慰,而无言的书卷可以给我们慰藉。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事的认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坚韧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

⑥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 ——摘自《人民日报 2016 5 16 日第5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根据第④段的内容,在段首横线处补写一句能表明本段观点的话。(2分)

3.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过程。(3分)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答案】

1.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2分)

2.示例:读书可以防止(远离)浮躁贪婪(庸俗无聊),让心灵宁静淡泊(澄澈)。(意对即可,3分)

3.首先提出“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的观点(1分);接着道理论证,

阐述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烦恼虽然难免,但是不能让其成为生活的障碍;然后比喻论证,把

“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比作“‘烤火’可以把‘衣服上的湿

气烤得烟消云散’”;最后举例论证,列举读《诗经》《庄子》和清新隽永的散文给自己

带来愉悦。

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 叶圣陶

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艰难的事儿。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思,文章的依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写字,这就能够写文章了。岂不是寻常不过容易不过的事儿?所谓好文章,也不过材料选得精当一点儿,话说得确切一点儿周密一点儿罢了。如果为了要写出好文章,而去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那当然是本末倒置。但是在实际上,一个人要在社会里有意义地生活,本来必须要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那并不为了写文章,为的是生活。凡是经过这样修养的人,往往会觉得有许多文章要写;而写出来的往往是好文章。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   

  从前人以为写文章是几个读书人特有的技能,那种技能奥妙难知,几乎跟方土的画符念咒相仿。这种见解必须打破。现在咱们要相信任何人都能写文章。车间里的工人能写文章,田亩间的农人能写文章,铺子里的店员,码头上的装卸工,都能写文章;因为他们各有各的生活。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而就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识字,都要练习写作,并不是为了给自己捐上一个“读书人”或是“文学家”的头衔,只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能写文章算不得什么可以夸耀的事儿,不能写文章却是一种缺陷,这种缺陷跟瞎了眼睛聋了耳朵差不多,在生活上有相当大的不利影响。以上的意思为什么必须弄明白?自然因为这是对于写作训练的一种正当认识。有了这种认识,才可以充分利用写作这一项技能,而不至于做文章的奴隶,一辈子只在文章中间讨生活,或者把文章看得高不可攀,一辈子不敢跟它亲近。   

  末了还得说明白,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了习惯才行。譬如坐得正站得直,从生理学的见地看,是有益于健康的。但是决不能每当要坐要站的时候,才想到坐和站的姿势该怎么样。必须养成了坐得正站得直的习惯,连“生理学”和“健康”都不想到,这才可以终身受用。阅读和写作也是这样。临时搬出些知识来,阅读应该怎么样,写作应该怎么样,岂不要把饱满的整段兴致割裂得支离破碎?所以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必须化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之间受用它,那才是真正的受用。

1.阅读全文,请用条件复句概括作者认为写文章“不神秘”的两个理由。(3分)

2.怎么理解第一段中加点词语“本末倒置”?(1分)

3.简要分析第三自然段画线句子的作用。(3分)

4. 文中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而就是生活本身。”请以朱自清的《背影》或胡适的《我的母亲》或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为例,对这句话作简要分析。(4分)

【《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 答案】

1.4分)(1)(2分)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写字,这就能够写文章了;不论什么人都能写文章。(如答:“只有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化为习惯,才能不知不觉之间写好文章”,得1)

2. 1分)(如果)为了要写出好文章,而去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

3.2分)通过比喻论证,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论证了“写文章要养成习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3分)例如史铁生正是在生活中真切感受到母亲坚强、隐忍,对儿女的无私而伟大的爱和期待,才满怀真情写出《秋天的怀念》;胡适正是看到母亲的慈祥、宽容,气量大而有刚气,深刻感受母亲对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巨大,才会有感而发,写出追忆性散文《我的母亲》。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83bbdf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d.html

《江苏省南京市2019届中考语文二模后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巩固 - 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