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准化基地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生产

发布时间:2019-06-10 15:35:5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以标基地建设为抓手 加快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步伐

陇西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素有千年药乡西北药都之美称,是全国道地药材的重要产区之一。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陇西中药材在种植、加工、流通各领域均得到长足发展,中医药产业成为最具潜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已被认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新的增长极。陇西中医药产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产地资源优势,但由于产业发展投入不足,种子种苗繁育滞后,药农的组织化程度不高,药材种植分散、粗放,规范化种植品种少,标准化基地面积小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以陇西县被工信部列为全国重要的药源供应基地为契机,抢抓国家和省市各项政策叠加机遇,围绕打造中国药都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名药战略,大力推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合理布局全县中药材种植区域,大力发展良种引进驯化、示范推广,大力实施种子、种苗试验示范和GAP基地建设。特别要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政府补贴、流转土地、规模发展的方式,突出党参、黄芪等主栽品种,加快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把标准化种植作为提高中药材品质、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抓手,努力建设绿色道地的中药材药源基地。

——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为了切实加强对中药材标准化技术推广工作的组织领导,在县上成立领导小组的同时,县农业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高级农艺师为成员的技术指导小组,专门负责全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工作的规划制定及技术指导工作,为全县中药材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组装宣传车、现场指导、印发资料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广泛宣传中药材标准化技术,引导药农规范化种植。据统计,全县每年举办标准化技术培训班150余期,培训农民1.5万多人(次),现场指导2万多人,印发资料3万余份,播放专题片30多期,为标准化技术的推广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加大扶持,政策环境优越为提高药农标准化种植的积极性,加快中药材标准化技术推广步伐,县上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用于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其中2011年投入156万元、2012年投入资金291万元。同时,出台了专门的评估办法,基地建设完成后,由发改、财政、农业等部门组成验收工作组,对企业建立的药源基地进行评估,评估合格的进行补贴,并在今后的产业化项目申报上予以重点倾斜扶持,各企业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11年建设的14.84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其中企业建立3.74亩,2012设的15.99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其中企业流转土地建基地6733.2亩、订单种植建基地8810.2

——机制创新,发展规模经营。近年来,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在确保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基础上,按照“政府引导、农户自愿、企业(合作社)为主、规模发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思路,不断创新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规模经营,土地流转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土地集约程度和规模效益显著提高。今年,县上高度重视土地流转,安排财政资金50万设立奖励基金,按照以奖代补的方式,对新流转土地连片面积在50亩以上、流转期限3年以上的,每亩一次性奖励100元,通过健全机构抓管理,强化扶持促规模,多措并举优服务,加大督查严考核,积极成立了县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及服务大厅、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及仲裁庭、乡(镇)级土地流转服务站,确定了村级土地流转信息员,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目前,全县新增流转面积25424亩,其中用于中药材种植6733.2亩,普尔康、中天、徽鑫等一批中药材加工企业在首阳、双泉、碧岩等乡镇建立药源基地,有力地带动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科技示范,提高带动功能。近年来,示范园在坚持技术创新的同时,积极完善园区灌溉、道路、绿化带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了园区整体功能。同时,积极探索联合办园模式,2011年,引进甘肃大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100亩的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并配套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的园区的示范带动功能。目前,园区已建成集中药材引驯、试验、示范、繁育、辐射带动、观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2012年,示范园在继续做好中药材野生品种驯化栽培和珍稀名贵品种示范栽培的同时,将园区划分成5个小区,进行了中药材种苗繁育、新品种引进驯化和种植示范、GAP试验研究、设施栽培实验等试验研究工作。通过近年来的试验示范,园区取得了多项技术研究成果。200311月份,陇西黄芪、党参通过国家质监总局原产地标记认证;完成了中药材产地环境监测;取得了板兰根和党参GAP研究的基础数据;获得多项省、市、县科技进步奖,主要有《中药材GAP前期研究》、《甘肃省陇西县黄芪GAP基地规范栽培技术研究》、《陇西黄芪病虫害种类调查及防治》、《甘肃陇西黄芪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SOP)》等。

——制定标准,规程种植技术。为保证农业生产有标可依、有章可循,我县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制定了党参、黄芪、红芪、甘草、黄芩、款冬花、丹参、马铃薯等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制定了黄芪、黄芩、党参、甘草等11个标准化种子、种苗培育和栽培技术,通过了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审,颁布为甘肃省中药材地方标准。全县已注册农产品商标30多个,其中“陇原”牌黄芪、党参等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崭露头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了一席之地。陇西黄芪、党参和陇西腊肉得到国家质监总局原产地保护认证。

——严格检测,保证产品质量。依托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中药材陇西分中心,进一步加强对中药材质量的检验检测、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鉴定、原药有害成份鉴定、产地环境评价、中药材有效成份分析及农产品、农业投入品的检测化验工作等。自20098月由省农牧厅于批准组建成立以来,检测中心进行了以中药材为主的各项农产品检验检测,为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检测中心的成立,为行业、地方及企业中药材和农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的制定,进一步提高全县乃至全省中药材检验检测水平,提升地产药材品质,树立道地药材品牌,培育壮大陇药产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检测中心现有固定资产600多万元,标准实验室和办公室1650平方米,各类检测仪器设备137台(套),其中有国际先进的气象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仪、全自动凯氏定氮仪、离子色谱仪、原子荧光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火焰光度计等大中型检测仪器20多台(套),各类实验台(柜)176套。中心设办公室、农产品及中药材有效成分化验室、农产品及中药材农残检测室、理化室、微生物室、农产品及中药材前处理室、鉴定室等7个股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0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68b83e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30.html

《以标准化基地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生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