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教案(一)

发布时间:2019-08-26 06:52: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教学目标
1.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
(师生齐背《草》)
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板书:《暮江吟》)(课件出示2
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课件出示3)(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暮、吟”(课件出示4
2.学习会写字
“暮、吟”(课件出示5
指导书写:“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后一笔不是点。
3.理解题意


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
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课件出示6)(生听课件中范读)
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
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课件出示7
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
(师生共同解答“残阳”“铺”“瑟瑟”等字。)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5.指导朗读一、二两句。
过渡语:下因为江边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觉已到夜晚。
6.指导学习三、四两句。(课件出示8
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哪些景色?
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板书:露水  月亮)
把什么比作什么,又把什么比作什么。
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色,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可怜)
可怜是什么意思?(可爱)(板书:景色美丽)
7.指导朗读三、四两句。
8.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
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四、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1.指导配乐朗读。(课件出示9
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边这红霞满天,弯月东升,露水晶莹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们随着音乐也来细细地品诗一番。
(生配乐朗读)
2.谈感受。
师:如果此时你就是诗人,来到这深秋傍晚的江边,领略到这安静的、优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说感受)


五、拓展延伸,积累语言。(课件出示10
你能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做一首新诗,或画一两幅简笔画吗?两样选择一个来完成。


板书设计:
《暮江吟》
白居易
露水  月亮  景色美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我们知道,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悠久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在西林寺上的一首诗。
(板书:《题西林壁》)(课件出示12
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课件出示13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缘、降、骚、逊、输”(课件出示14
“降”和“逊”是翘舌音。
2.学习生字
“题、侧、峰、庐、缘、降、阁、费、须、逊、输”
(课件出示15
指导书写:“侧、峰、缘、降、输”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费”是上下结构的字,上宽下窄。“缘”书写时左上边撇折和横撇相接,下边弯钩在首撇上起笔,左边两撇中下撇要长。“费”书写时上边的弓字要宽扁、最下边一横要长,左边是撇右边是竖,贝字稍窄。
3.理解题意


三、学习古诗《题西林壁》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课件出示16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课件出示17)(教师板书:横        )(教师板书:变幻莫测)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课件出示18)(教师板书:远      低)(教师板书:千姿百态)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教师板书:从不同角度观察)
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
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课件出示19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吴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四)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学习古诗《雪梅》
(一)看图片、赏雪梅(课件出示20
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
来静静地欣赏。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那你知道这种花在什么时节开吗?
生答:梅花
师:说得对!这是梅花,在冬天开放,很美丽。特别是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欢。自古以来,人们把雪和梅作为报春的使者。可是,雪和梅却争执起来了,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这首诗中去探个究竟。 (教师板书:《雪梅》)
 “雪梅”就是雪中的梅花。 (课件出示21
(二)读古诗、诵雪梅
 1.借助拼音,把这首诗读正确。(课件出示22
师:看到你们读书的认真样,真为你们高兴。 2.认读标拼音的字。 
3.同桌互读,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告诉他。 
4.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注意读得怎么样。 
5.去掉拼音指名读。 
6.当小老师领读。 
7.听老师读,注意节奏。
8.自己读,读出节奏。
师:节奏感出来了,诗的韵味也就出来了。 
9.男女生接读。 
10.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女生做回音壁。
11.齐读。 
12.背读。 
13.领背。 
(三)品诗句,悟道理。 
师:诗会背了,诗的意思知道吗? 
1.借助注释,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 
2.提出不懂的问题,一起解决。 
3.和同桌说一说诗的意思。 
4. 一起说诗意。 
师: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5.悟道理。
指名说。 
1.从后两句中,我们可以知道雪和梅的特点是:雪白 梅香(教师板书:雪白 梅香)。这首诗借雪梅的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教师板书: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正如《千字文》中所读到的;“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6.带着理解再读本诗。
 (四)谈雪梅、拓诗词。
1.简介诗人。 (课件出示23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卢钺,是宋朝人。他非常喜爱梅花。 
2.谈雪梅的关系。 
师: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往往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写。这是 因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因在雪中开放 更显示出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如我们所学过的《梅花》一 诗。 
3.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十分喜欢雪中的梅花,他曾写下这一首词《卜算子咏梅》 ,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24
4.总结。 
师:孩子们,梅花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别的花都 是春天开,它却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所以,它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 精神品质。它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还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首。希望我们向梅花一样也能不畏严寒,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好吗?


 五、作业(课件出示25
1.背诵两首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两句诗的意思。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诗句时,我首先找出诗句中关键和难理解的字词,扫平障碍,继而再理解诗句就非常容易了。
2.古诗朗读同样也要读出感情和抑扬顿挫。除了老师示范,我还利用本课现成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连听几遍,示范效果挺好。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朗读的效果的确好多了,真还有些古人吟诗的味道呢!其次老师还在古诗释义的基础上再加以联想和想象,另配上悦耳的轻音乐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边听边体会诗中的意境,这样既能把学生带到美好的境界之中,又为学生后面能顺利改写古诗作了良好的铺垫,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3.以前教学古诗大多采用串讲形式,这里且不谈它的效果如何,至少我以为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思维活动,自主合作,带着问题,由浅入深地学习理解诗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不能直接释题,还得逐词理解后才能释题。这是四年级的第一首古诗教学,也算是学习古诗的起步,学生理解诗句的方法还要加强。应以解词串句法作为理解古诗文意思的主要方法。
2.课堂部分在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点做得还不够,不自觉地以教师为主,应让“教师为导,学生为主体”成为习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633192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d8.html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教案(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