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俭示康

发布时间:2013-11-11 18:00:4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题解:训俭示康

训:训诫。俭:节俭。
示:给……看。

本文是北宋司马光教诲儿子司马康的一篇文章,要求司马康、教诲子孙崇尚节俭,不要追求奢靡。

第一段:提出中心——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

乃以俭相诟病,引出对近岁奢靡之风的批判。

文章开头一段提出论点,为什么不单刀直入,而是从自己的几件事例写起?这一段引用了孔子的三句话有什么作用?

开头讲述自己的身世经历中的几件事,突出自己“以俭素为美”、不喜奢靡的对生活的一贯态度,再摆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写就起到现身说法的作用,使晚辈读来感到亲切,容易接受。同时,也与当时“众人皆以奢靡为荣”的习俗形成鲜明对比,使论点更加突出。
引用孔子的三句话,既揭示了作者“以俭素为美”的思想基础,又是对论点的证明,说明俭朴是正统的道德观,是传统的美德。古人公认的美德,为何在今人眼里变成了可笑之事呢?作者在下文进行了阐释。

第二段:将先公待客与近岁风俗加以对照,慨叹“风俗颓弊”。

作者分几层来论述?

总说今年社会上豪奢风气

回忆父亲当年招待客人的情况

近日社会风气的奢靡败坏情况

第三段:例举本朝高官崇尚节俭的言行,赞扬崇尚节俭朴素的美德。

举了哪几个事例?分别从什么角度进行论证?作者选取这三个例证有何用意?

1.李沆之例,居室角度。

2.鲁公之例,饮宴角度。

3.张文节之例,行事作风角度。

三人均为宋初之人,与司马光地位相同,以这样同朝同地位同样节俭的事例教育后代,同样使人感到亲切、容易接受。且三个事例论证的角度不同,事例虽多却不会给人重复之感。

第五段:列举古今人物的正反事例,证明上段与事业成败的利害关系。

此段可分为几层? 3

古人因俭得到的结果

以俭立名

古今之人因奢得到的后果

以奢败家

举以上7例的目的及希望

文章用了大量例证,是否显得重复累赘,空洞说教?

本文大量举例,但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从不同角度来论述观点:

从范围上说,有自身,有长辈;有同仁,有前朝;有古有今,有优有劣,角度不一。

从论证方面来看,有正例有反例,自家事迹用作正例,李文靖公等三例用以说明居高位大贤之深谋远虑,最后七例说明以俭立名、以侈败家的后果问题。

就事迹而言,李文靖为居室角度,鲁参政为饮食角度,张文节则是行事作风角度,各有侧重,其余同类事迹莫不如此。

就叙述而言,有详有略,有言有行还有言行并举。

故而繁而不赘,博而不杂,令人读来津津有味。

文中论证也不只是多角度的引经据典、空洞说教,而是运用大量材料,将俭与奢、不同作风和不同结果对比,不仅以此示儿,也对当时社会奢靡的流俗有针对性,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62898a3a0116c175e0e4825.html

《训俭示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