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季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发布时间:2019-03-23 18:30: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古代部分:

,远古夏商时期的音乐:

中国音乐的起源: 模仿说、感情说、劳动说;

远古时期的音乐就是指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禅让制时代原始社会里的音乐。

乐舞:早期的音乐常常和舞蹈结合在一起,故名之“乐舞”。

夏代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乐舞内容从氏族社会中对于图腾或大自然的歌颂转向对奴隶主统治者的歌颂。

《夏籥》又名《大夏》,是一部歌颂夏禹治水有功的乐舞。此乐舞在周代演出时舞者共六十四人,分为八行八列。主要伴奏乐器为籥,籥为管乐器,是排箫的原始形制。

《大濩》又称《濩》,是一部歌颂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功勋的乐舞。

瞽宗:一个起源于商代的音乐教育场所。商代的音乐教育不仅教本国的贵族子弟,而且还有别国的学生。

天然材料制成的乐器:骨哨、骨笛;龟甲摇响器;鼍鼓;磬(现存故宫博物馆的三音编磬为“永启”“永余”“夭余”);

陶制乐器:摇响器、陶铃、陶角、陶鼓、陶镛、陶埙;

铜制乐器:铜铃、铜鼓、钟、铙、镛、鑮;

二,周秦时期的音乐:

周代的礼乐制度:君主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用二佾。佾指古代乐舞的行列。

周代乐官一般兼具行政、教学与演奏(演唱)三种职能。

音乐教育:

对象:贵族子弟,即世子和国子。“乐”的学习内容:乐德、乐语和乐舞。

乐德:“中、和、祗、庸、孝、友”;

乐语:“兴、道、讽、诵、言、语”;

乐舞:六代乐舞为主,如《云门》、《大咸》、《大夏》、《大濩》、《大武》;

贵族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易而难、由简而繁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礼”、“乐”的比例是很重的。他们学习礼、乐的目的,并不是去从事各种音乐表演活动,他们的目的是要达到统治阶级提倡的“礼乐治国”。

六代乐舞:《云门》、《咸池》、《箫韶》、《大夏》、《大濩》、《大武》;前五部参照远古夏商时期音乐。《大武》内容描写周武王伐纣的全过程。

西周的礼乐制度到春秋战国时,开始普遍出现僭越的情况,《论语八佾》中,孔子发出“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感叹。

采风:是一种为了解民意、完善施政而采取的一种较为积极的举措。采风制度的建立为宫廷提供了大量的优秀民间音乐和歌词,而且为保存先秦时期的民歌作出了不朽的功绩。

郑卫之音:代表民间俗乐。“郑卫之音”是郑国与卫国一带的地方音乐,它保留了浓郁的商代音乐特色,节奏奔放活泼,音乐优美抒情,风格上与“雅乐”迥然异同。

荀子曾根据民间歌曲创作了《成相》篇。“成相”就是手持“相”这种乐器作为伴奏的说唱。《成相》篇的内容主要宣扬为君治国之道。

乐器:八音分类法:周代的乐器数量与种类远远超过了夏商时期。伴随乐器数量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对乐器加以归类。周代的先民于是创造出了“八音”分类法,即依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这种分类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标志着我国古代器乐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民间音乐家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列子汤问》记载了一位著名的韩国歌手韩娥,形容她“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三,两汉三国时期的音乐:

最早与汉乐府相关的线索,大概可以追溯到刘邦的《大风歌》。(亦称《三候之章》)

相和歌作为汉代北方民间歌曲的总称,包含了各种不同内容、形式的民谣。汉魏时期的相和歌作品数量相当丰富,大致分为“相和引”、“相和曲”、“吟叹曲”、“四弦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以及“但曲”。如“相和引”的作品就有《箜篌引》、《商引》、《徵引》、《羽引》、《宫引》、《角引》等六曲。

鼓吹乐的种类:

鼓吹乐包括“鼓吹”与“横吹”两大类。

鼓吹包括:黄门鼓吹、骑吹、短萧铙歌。

梁韩三国时期民间歌舞包括:公莫舞、巴渝舞、鼙舞、槃舞、铎舞、拂舞、白纻舞、踏歌。

打击乐器:建鼓、提鼓、小鼓、扁鼓、鼗鼓;

汉代古琴音乐逐渐从相和歌乐队中脱离出来,向着器乐化的倾向发展,这个时期的琴曲创作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少琴曲直接取自当时的相和歌或相和大曲,且带有明显的叙事性特点。其中《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就是其中的代表。

美学专著:阮籍《乐论》、嵇康《声无哀乐论》、《乐记》、《淮南子》

《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全书以道家思想为宗,糅合了儒、法、阴阳诸家思想,构筑起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淮》各篇均有论乐文字,虽然零散、简略,其思想却全面而系统,内容也丰富且深刻,涉及音乐创作、表演、欣赏、功用等各方面的问题。后世阮籍、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均源于《淮》。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南朝时,独立歌唱的形式叫“但歌”;独立演奏的器乐曲称之为“但曲”。

相和引:主要是以五音来命名的有歌辞和伴奏的歌曲形式。凡相和,伴奏乐器有苼、笛、节歌、琴、瑟、琵琶、筝七种。宫、商、角、徵、羽五引的歌词都是七字一句,三句一段的单段体,与《箜篌引》五言、七言、长短句等多变句式不同。

清商乐:又名清乐,是在相和三调的基础上形成的, 主要包括江南吴歌和荆楚西声。

吴声:伴奏乐器以弦乐为主,是一种独唱性质的抒情曲,与后来的小调相似。以内容来看,多属咏物抒情,重个人情感的抒发、风格柔美婉转。

西曲的句法较吴歌更为多多样,五言、七言、长短句均有。

北歌:又名“真人代歌”。内容多记载祖宗、群臣的事迹。风格比较豪放,也有抒情的,但比较直白。

故事歌舞:《踏谣娘》、《代面》、《苏中郎》、《拨头》

《碣石调·幽兰》是目前仅见的一首以文字记谱的琴曲,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从标题来看,此曲内容描写了深山空谷里寂寞的蓝花,可能与不得意的文人心情有关。全曲共分四段,节奏变化较多,还保留了一些古老的演奏指法。从琴谱可以看出,当时的古琴不仅已具备了七弦十三徽的形制,且记谱法也相当精细,说明我国古琴艺术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五、隋唐时期的音乐:

唐大曲:是综合器乐、声乐和舞蹈于一体的大型歌舞音乐,它是由同一首宫调的若干“遍”组成的成套乐舞,段落可分为“散序”、“中序”和“破”三大部分。

燕乐的三种概念:1,广义上的“燕乐”是相对于“雅乐”来说的“俗乐”,包含十部乐和教坊乐;2,次广义上的“燕乐”是专指一种具有特殊风格的音乐,他融胡乐于一体,尤其是龟兹乐;3,狭义上的“燕乐”是专指唐贞观时期张文收所作的《景云河清歌》。

舞蹈动作有“健舞”和“软舞”之分。“健舞”是指一种动作快速的舞蹈,在其伴奏乐器中打画鼓或大鼓被视为非常重要,在曲前、曲中、曲尾经常用鼓,著名乐曲如《拓枝》;“软舞”是一种委婉抒情的舞蹈,在其伴奏乐器中,琵琶非常重要,著名乐曲如《绿腰》。

变文:是唐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讲述佛经故事,是佛教通俗化的结果。还有一类讲述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作品的特点是语言生动、纯朴、有韵有白、有说有唱。变文是散文和韵文相间的叙事体裁,韵文部分通常是七言四句一段,也有五言、六言的。音乐性、故事性都很强,借以吸引听众、传播佛经。变文有三类形式:只唱不说,只说不唱,有唱有说(此类占多数)。以散文引起,以唱文叙述内容。

坐部伎和立部伎是按不同的表演形式而分。

唐代有四个重要的音乐机构:大乐署、鼓吹署、教坊、梨园。

教坊是唐代新设的宫廷音乐机构,专管雅乐以外的歌舞和散乐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物。

唐朝影响较大的大曲有《霓裳羽衣曲》、《秦王破阵乐》。

隋唐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拉弦乐器,轧筝和奚琴。

《乐书要录》是对唐武则天前乐律学的总结。

《教坊记》:1,记载教坊的制度与人事;2,记载了杂曲的曲名;3,记载了大曲的曲名;4,表演体系的乐曲纪事。

《羯鼓录》是唐南卓所著的笔记形式的专著。此书是研究唐代音乐艺术、宫廷生活和社会风气的重要参考资料。叙述了羯鼓源流以及玄宗以后的音乐生活故事。是古籍中描写鼓的唯一专著。

六、宋元时期的音乐:

宋朝的宫廷音乐主要有两方面的特点:1,宫廷音乐艺术向着小型、精致的审美趋向发展。如唐代大曲在北宋时已不再表演全曲,而仅仅裁取大曲中的一段或几段音乐进行演奏,称之为“摘遍”;2,乐器独奏和小合奏等具有独立地位的纯器乐形式也开始盛行于宫廷,并体现出高超的演奏技艺。

宋元时期的市民音乐有五方面的特点:1,具有商品经济的性质;2,具有固定演出的场所;3,具有职业艺人和专业行会组织;4,具有主流音乐地位;5,具有以综合艺术音乐为主体的样式,其中的戏曲音乐是时代音乐的代表。

宋代的曲子:“曲子”一词,即可指一种出现于隋、成长于唐和五代而鼎盛于宋代的词体歌曲形式,也可单指其用于填词的曲调部分。宋代曲子的创作方法主要有旧乐填词和新创词曲两类:前者以隋唐以来的曲子、民歌以及大曲、法曲的片段等固有曲调作为曲牌填入新词,填词时可作“减字”、“偷声”、“摊破”、和“犯调”的不同变化;后者是作者自己创作歌词和曲调,称“自度曲”,其创作次序常为先作词、后按词创曲。

唱赚,宋代艺术歌曲形式之一,其特点是以“缠令”、“缠达”的曲式结构,将各类曲牌组合成为套曲进行演唱。唱赚常见的表演形式为歌者一人击鼓演唱,另一人拍板,还有一人吹笛伴奏。

说唱音乐鼓子词:宋代的一种说唱音乐,因歌唱时主要用鼓击节而得名。其结构特点是一个节目只用一个曲牌反复演唱。鼓子词最初是一种用单个曲牌反复歌唱多段词文的艺术歌曲形式。后来加入说白和管弦乐器伴奏,以讲与唱相间的形式来叙述故事,有三人以上配合表演,由此发展成为说唱艺术。其表演形式为一人说唱,另有人伴唱与管弦乐器伴奏。

戏曲音乐种类:宋杂剧音乐、元杂剧音乐、南戏音乐

元散曲:散曲是元代时在宋代曲子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新音乐风格和语言特色的歌曲形式。她的音乐及歌词体与元杂剧相同,两者并称元曲,元散曲是用于抒情、写景和叙事的纯声乐形式。

元杂剧代表人物:关汉卿、王实甫。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王实甫代表作《西厢记》。

《梦溪笔谈》乐论:《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的一部笔记体著作,其内容记述了古代科技和人文的众多成就以及其本人的深刻见解。此书的乐论部分占有相当篇幅,涉及乐器、乐曲、宫调、乐谱、律学、音乐思想和音乐声学等各个领域。其中有些内容为音乐史上的首次记录,如:最早出现“乐学”、“声学”和“马尾胡琴”的词汇,最早出现的燕乐二十八调的用声数及其音高的记录,最早出现的工尺谱字和乐谱中“敦、擎、住”等节奏称谓,以及在世界声学范围内首创的“纸人演示”共振实验。

七、明清时期的音乐:

曲艺音乐的发展:鼓词类、弹词类、牌子曲类、渔鼓道情类、琴书类。

戏曲音乐的发展:宋元时期盛行于北方的杂剧,至元末逐渐衰落,而流行于南方的南戏却得到较大发展。南戏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杂剧、诸宫调等其他姐妹艺术的精华,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制,明清时期演变成为传奇剧。由于流传地区不同,逐渐相继出现了各种声腔体系。明代流行于江南地区的“四大声腔”——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昆山腔是其中影响最大的几种声腔。除此之外,清中叶以后,又出现了梆子腔及皮黄腔系统为代表的各种地方声腔剧种。

昆山腔,经魏良辅改革后,进一步发展了字少腔多、轻柔婉转的特点。节奏方面常加入赠板,使节奏放慢一倍;运腔中注意音调的抑扬与表情的细腻,形成一种“转音若丝”的唱腔风格,同时注意吐音咬字。

“梆子腔”最初因用枣木梆子击节而得名,又因源于秦地、陕、甘等地,故又称为“秦腔”。音调高亢激昂,节奏强烈急促。伴奏乐器以板胡为主,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器乐合奏:弦索十三套、福建南音、西安鼓乐、潮州音乐。

弦索十三套:又名“弦索备考”,清代蒙古族文人荣斋编。这是一部以弦乐器为主的器乐合奏曲集,共收有十三套曲目。《合欢令》、〈十六板〉、〈月儿高〉、〈海青〉等。每首乐曲中的乐器均有分谱。

民间歌舞音乐:秧歌、二人转、十二木卡姆、囊玛、象脚鼓舞。

《神奇秘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琴曲集谱,明代朱权编辑。《神》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太古神品”包括《广陵散》、《高山》、《流水》等唐宋以前古曲15首。中、下卷“霞外神品”共48首,包括《梅花三弄》、《离骚》等古代名曲。《神》是研究古代琴曲的重要谱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59eb8f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22.html

《2011年秋季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