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珠峰的人”教案

发布时间:2012-06-23 07:43: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攀登珠峰的人”教案

吴国梁

材料:

一位攀登者和他的向导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世界之巅的珠穆朗玛峰,在此之前,世界上没有人到过这样的高度。

世界之巅与他们只有短短的两米,其中一个人只要向前跨几步就可以成为这个世界的第一,而这几步,对于谁来说都易如反掌。这时这位从新西兰来的攀登者对向导说:“这是你的家乡,你先上吧。”这位老实的夏尔巴人并没有听清楚戴着氧气罩的朋友的话,只是从他的表情和恭让的手势中明白了他的意思。丹增向前走了几步,登上了世界之巅,他在那里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他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攀登者随后跟上,他们在世界之巅紧紧拥抱,他们高呼着:“我们成功了。”

攀登者名叫希拉里,向导叫丹增,他们冲顶的时间是l953529日。身居都市的希拉里知道这几步对于自己的意义,他最大的理想甚至是活着的最大希望就是能够第一个登上顶峰。但在巅峰前的几步,他战胜了自己的欲望,而把这个机会让给了身居此地的夏尔巴人,他认为只有和珠峰朝夕相处的夏尔巴人才有资格第一个登上珠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

作为一个登山家,希拉里不会不知道第一个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的荣誉,但他却放弃了这个“第一”,很出人意料,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即可给我们以审题的提示。

材料中说“但在巅峰前的几步,他战胜了自己的欲望,而把这个机会让给了身居此地的夏尔巴人”,尽管没有人要求希拉里这样做,但他还是做了,因为他认为“只有和珠峰朝夕相处的夏尔巴人才有资格第一个登上珠峰”,可见,他这一行为是战胜自己欲望之后的自觉行为。当然有人会说,他想第一个登上珠峰的欲望也没有错啊,但是,显然在当时他认为让丹增登顶是最合适的,他于是战胜了自己的欲望,遵从了自己的内心,此时此刻,他的境界得以升华。所以,我们可以写“战胜欲望”、“遵从心灵”等话题。

丹增是个向导,在许多人的眼中,他只是个服务者,是个配角,但在希拉里的眼中,他却是一个与珠峰朝夕相处的人,希拉里此举,表达的是对珠峰及夏尔巴人的一种尊重,他将珠峰看作一个值得崇敬的生命,爱物及乌,也因此而尊重与珠峰朝夕相处的人,他谦让的行为背后,是对自然、对他人的尊重。所以,我们可写“尊重”等话题。

希拉里本来是想自己成为第一个登上珠峰的人,但在距离顶峰只有两米时却出乎意料地将机会让给了丹增,在这一刻,他战胜了欲望,突破了小我。材料中并没有具体说他思想转变的过程,但我们可以联想一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还有张晓风的话——高处一无所有。你所能看到的,只有你自己,只有‘个人’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感,只有想起千古英雄的悲激心情”,是不是可以猜测,是珠峰的高大巍峨让希拉里突破了“小我”,胸怀与境界得到了一个飞跃,平等地对待自己、他人及珠峰等自然之物。所以可以写“胸怀”、“境界”、“气度”、“修养”。

他非常渴望自己成为第一个登上珠的人,但在临近峰顶时,却毅然做出一个令人意外的抉择,这个抉择,不是屈服于外来的压力,不是矫揉造作的作秀,而是心灵的抉择,这个抉择让他没有成为第一个登上珠峰的人,但却让他登上了另外一高峰——心灵的珠峰。这个抉择让他超越了功利,超越了个人,达到了一种升华。所以,可以写“抉择”、“心灵的抉择”

可用材料

1.高处一无所有。你所能看到的,只有你自己,只有‘个人’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感,只有想起千古英雄的悲激心情。真英雄何所遇?他遇到的是全身的伤痕,是孤单的长途,以及愈来愈真切的渺小感。——张晓风

2.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说,能认识别人的叫做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算高明。能战胜别人的叫做有力,能克制自己的人才算刚强

3. 人的肩膀挑着一架天平,一边是欲望,一边是心灵的满足,你的心灵应该有足够的砝码来保持平衡

4.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慕容博想以一己之死为条件来换取萧峰南下攻宋,就算是萧远山也不免动心,而萧峰却凛然说道:“我对大辽尽忠报国,是在保土安民,而不是为了一己的荣华富贵,因而杀人取地、建功立业。”以致少林那位扫地老僧也不禁发出“萧居士宅心仁厚,如此以天下苍生为念,当真是菩萨心肠”的感叹。在一己之荣华富贵与天下苍生百姓之间,萧峰选择了后者,于是他才成为金庸笔下第一可歌可泣的大英雄。

5..楚王出游,亡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孔子闻之曰:“去其‘楚’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有人评价说:楚王是一个民主主义者,达到了伦理的道德境界;孔子是一个世界主义者,达到了哲学的自由境界;老子是一个宇宙主义者,达到了宗教的天地境界。

存在问题

1.还有相当多的同学写作文不与材料建立联系,让阅卷老师搞不清话题从哪里来。这些同学当严重鄙视之!

2.审题失误,写宁静、淡泊、合作、忘本、回报,都属于偏离题意。

3.相当多的同学引用了实用类文本中林清玄的材料,在考场上应尽量避免这样做,因为这样做,会造成严重的撞车,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认为你自己没有足够的素材,只好黔驴技穷地使用试卷上的内容。如果是课外自己积累的林清玄语录则不受此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52bc828453610661ed9f415.html

《“攀登珠峰的人”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