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与少年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主备人:协备人:审核: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花儿与少年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花儿与少年》,感受到乐曲主题的情绪、速度,以及描绘的画面,了解"花儿"的相关知识,感受到民间歌曲的魅力,逐步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通过对《花儿与少年》的欣赏,并配以讨论、分析、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花儿的音乐特点,提升音乐审美水平。
3.了解"花儿"相关知识,了解作品结构,感受乐曲主题的情绪、速度以及旋律特点,并能简单哼唱乐曲主题。教学重难点:【重点】
了解"花儿"相关知识,感受乐曲主题的情绪、速度以及旋律特点。【难点】
了解乐曲结构,能简单哼唱乐曲主题。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教师演唱《掀起你的盖头来》《茉莉花》《龙船调》,并提问:这都是什么地区的民歌?
学生自由回答:新疆、江苏、湖北。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音乐曲库知识储备非常丰富,今天我们一起去青海,学习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顺势揭示课题《花儿与少年》。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乐曲,并提问乐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情绪优美、欢快地,速度为小快板。2.教师复播歌曲,并提问乐曲的演奏乐器有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乐曲是一首管弦乐合奏,乐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不但体现了青海民歌的艺术魅力和舞蹈音乐的风格特点,还充分发挥了器乐的丰富表现力。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聆听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分段欣赏
1.教师引导学生聆听音频并哼唱歌曲,并提问学生:第一主题情绪和速度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欢快,活泼,速度较快。
2.再次感受第一主题,教师提问学生:旋律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之后,实行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个部分使用了大量的四个十六音符节奏,节奏紧凑,旋律起伏较大,刻画了青海女儿热情、豪迈的性格。
3.教师请学生聆听第二主题,并提出问题:第二主题音乐情绪、速度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优美、抒情地,速度变慢。
4..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聆听第二主题,说说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在旋律特点上有何不同?
教师总结:第二主题节奏舒展,节拍变为3/4拍,使用延音线将旋律拉长,刻画了青海女儿向心爱的人互诉衷肠、娓娓道来的动人画面。

5.完整聆听,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觉得乐曲的结构是下面哪一种?(并出示相对应的图片,第一种结构:A;第二种结构:AB;第三种结构:ABC;第四种结构:引子、ABA、尾声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作品最后乐段再现第一乐段,属于再现单三部曲式ABA。并且乐曲前配有引子,乐曲最后加有尾声。6.完整聆听并哼唱。巩固提升
教师介绍《花儿与少年》是上世纪中叶根据青海民歌《四季调》创编的歌舞;引导学生聆听青海民歌《四季调》;感受两首作品的异同。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回顾音乐知识,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热爱民族音乐文化。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50db41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8c.html

《花儿与少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