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9-08-14 07:05:4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伞的历史

作者:倪方六

来源:《百科知识》2015年第18

        伞,如今乃寻常之物,种类样式可谓五花八门。那么,古人是何时开始使用伞的?伞是谁发明的?伞这种用具为什么在中国古代被视为地位尊卑的象征?

        皇帝出行为什么要打伞?

        说到伞,有一个歇后语最为流行,叫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除了僧人不蓄发和打伞会遮住天空的客观事实外,就是因为古代用伞有规制,包括和尚在内,是不能随便打伞——称为华盖的,伞曾是中国帝王和贵族的御用品。

        这个制度的出现,与一个传说有很大的关系。西晋崔豹《古今注·舆服》华盖条中有这样的说法:华盖,黄帝所作也。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华盖也。

        《古今注》里所说的华盖,实际上是一种伞状的吉祥云。伞状的五色祥云被认为是上苍显灵,护佑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正因为这一传说,后来作为天子的封建帝王,出行要乘华盖车,撑华盖,类似的翠盖”“芝盖”“凤盖”“鹤盖”“罗盖等,也都是高贵者的专用伞。但到先秦时还未出现这个字,伞具在当时多称为

        皇帝出行用伞除了吉祥用意和挡风避雨、遮阳防晒外,还是皇权的象征,代表荫庇天下黎民。

        历代用伞有何特殊规定?

        中国历朝历代对用伞都有严格规定,伞的质料、色彩、尺寸等,就像头上戴的乌纱、身上穿的朝服一样,要区分官职大小和身份尊卑。

        《周礼·春官》中巾车条规定,王及王后的车辇用羽盖,即用漂亮的鸟羽装饰的伞罩在车上。汉代规定二千石以上的三公九卿可以用皂盖,即用黑伞。

        南北朝时,官仪用伞已有规定,帝王、贵族出行用罗伞”;皇帝所用罗伞,都是黄色的,俗称黄罗伞

        在隋代,紫盖是皇帝及三司以上官员专用伞,三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用青盖”;官大的最多可撑8把,级别低的只能撑1把。

        宋代天子用伞是红、黄二色,臣僚的伞是青色。为什么宋朝皇室强调用红黄两种伞?宋高承《事物纪原》是这样解释的:今天子用红黄二等,而庶僚通用青。其天子之以黄,盖自秦汉黄屋左纛之制也。”“黄屋左纛是秦汉时天子专用车的款式,伞盖用黄缯做里子。

        在明代,知府级别官员才有资格使用青凉伞。明太祖朱元璋虽然出身贫寒,称帝后却极讲等级,曾下旨禁民间使用上好绢帛做的罗绢伞

        伞是何时走入寻常百姓家的?

        伞在先秦时期是一种贵重用具,孔子当年就因为没伞而尴尬。据《孔子家语·致思》,孔子将行,雨,无盖。作为当时有名的大学者,连把雨伞也没有,门人建议孔子去向其弟子卜商(子夏)借把伞,但孔子担心弟子不借,拒绝了,因为子夏太吝啬。

        在伞没有普及的年代,古人挡风避雨使用什么物件?更多是蓑衣、斗笠(斗篷)一类雨具。《诗经·小雅》中的《无羊》诗即称:尔牧来思,何蓑何笠。从中可以看出,先秦时,人们外出放牧,防止下雨,是带着蓑衣和斗笠的。

        一直到唐宋时,蓑衣和斗笠仍是古人防风避雨的主要用品。唐柳宗元《江雪》一诗中的名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写的就是柳宗元当年被贬到永州后,看到渔民穿蓑戴笠于下雪天在江边钓鱼的情景。宋苏轼《渔父》诗中也称:自庇一身青蒻笠,相随到处绿蓑衣。从苏轼的诗中来看,做斗笠的材料不只是竹子,还有用蒲草编的,即所谓蒻笠

        唐宋时期民间用伞逐渐放开,但只能使用纸伞。制作纸伞成为民间一种新兴的手工业,伞的一个别称高密侯,就是因制伞发家而来。

        据宋陶穀《清异录》记载,南唐时,有个叫周则的人,以制造雨伞为业。他早年贫贱,后来却大富大贵起来,南唐后主李煜戏问他怎么发达起来的,周则说,当年为了有口饭吃,每天制两把伞来卖,即所谓臣急于米盐,日造二伞货之。当时正遇连月阴天,伞特别好卖,慢慢地日子就好过了。李煜听罢说:非我用卿而富贵,乃高密侯提携而起家也。意思是,原来不是我提拔你才富贵的,是伞让你发家的。

        民间制伞所用纸,可不是普通的纸,而是一种油纸,就是涂抹上防水油脂的厚纸,油盖”“油伞等别称皆因使用油纸而来。宋代陈师道在其《马上口占呈立之》诗中即提到这种伞:转就邻家借油盖,始知公是最闲人。

        宋代民间制伞水平已很高,到明代更形成一门独特的手艺。明代纸伞多使用小皮纸,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造纸皮条曾专门提到了这种纸:芙蓉等皮造者,称小皮纸,在江西则曰中夹纸……凡糊雨伞与油扇,皆用小皮纸。当时,民间最时尚的纸伞是一种用绿油纸制作的伞,亦称青凉伞。这种伞曾是婚嫁风俗中的一道风景。

        伞到底是谁发明的?

        伞到底是谁发明的?迄今并无定论。从过去制伞业所供奉祖师和行业神来分析,至少有下面3种说法。

        一说,伞是鲁班的妻子云氏发明的。当年,鲁班在外做工,云氏常给丈夫送饭。她看到鲁班和工匠们冒雨干活,很辛苦,便想到应有个遮雨的用具。受丈夫所搭屋顶的启发,她采摘回藤条,编成一个大斗笠,由此发明了伞,云氏也因此被尊为伞业祖师。

        二说,伞是鲁班的师娘发明的。为了便于人们外出避雨,鲁班师徒曾每隔十里造一个歇脚亭。鲁班师娘说,亭子可以歇脚,但人也不能不走啊。于是她开始用竹子做骨架,扎成小亭子模样,制成了能走的亭子,遂出现了伞。

        三说,伞是女娲发明的。这或与女娲炼五色石补天神话有直接关系,伞匠视下雨为天漏,造伞如同补天。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女娲被奉为制伞行业神。

        实际上,伞在上古时已出现。宋高承《事物纪原》引东汉服虔《通俗文》称:张帛避雨,谓之繖盖。即雨伞之用,三代已有也。

        《六韬·龙韬》记载,周武王当年攻伐商纣王时,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这里即雨伞,说明在公元前11世纪时,已出现了雨伞。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4ebe81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0f.html

《伞的历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