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发布时间:2011-05-28 09:59:0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苏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摘要:南通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其淡雅不俗、蓝白相交的艺术形式透露出浓浓的文化底蕴。本文通过对南通蓝印花布的由来、发展,以及南通蓝印花布在其制作过程、纹样造型、题材、寓意和创新等方面的阐述,分析了南通蓝印花布所独具的特点。

关键词:南通蓝印花布 制作工艺 题材特色 发展历程

正文:

江苏南通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东临黄海,南倚长江,气候温宜,山清水秀,物阜民丰,素有崇川福地之称。南通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吴越文化,荆楚文化,齐鲁文化在此融汇,形成了江海平原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风情。在千余年的历史中,南通人民创造并发展了丰富多彩、名噪四方的民间工艺,其中以南通蓝印花布最为著名。

  关于蓝印花布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从前有一个姓梅的小伙子不小心摔了一跤,摔在了泥地里,衣服变成了黄颜色,怎么洗也洗不掉,但人们看到后却很喜欢,然后他就把这件事告诉他一个姓葛的好朋友。后来他俩就专门从事把布染成黄色,又有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们把布晾在树枝上晒干时不小心被风吹到了地上,地上正好有一堆蓼蓝草,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板蓝根草,它里面有一种成分叫靛蓝,可以把布染成蓝色,等他们发现这块布的时候,黄布已变成了一块花布,青一块、蓝一块他们想这奥秘肯定在这个草上,此后,两人又经过多次研究,终于把布染成了蓝布,梅葛两位先生也就成为了蓝印花布的祖师爷。

南通蓝印花布在宋代被称为药斑布,明代被称为浇花布。在明清时期,由于南通当时的气候地理环境非常特殊,温暖湿润,特别适宜棉花和蓝草的生长,再加上当地民间纺织技术又十分发达,故前庄后坊的蓝印花布染作坊曾遍布农村集镇,南通逐步演化成为中国蓝印花布之乡。

简单、原始的蓝白两色,创造出一个淳朴自然、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蓝白艺术世界。蓝印花布的纹样图案都来自于民间,取材于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戏剧人物,以及由动植物特别是花鸟组合成的吉祥纹样,采用暗喻、谐音、类比等手法尽情抒发了民间百姓憧憬美好未来的理想和信念,寄托着他们朴素的审美情趣和对美满生活的向往。老百姓那种健康和质朴的心灵,在民间蓝印花布上得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因而蓝印花布确实真实地反映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和艺术积淀。在民间的传统习俗上,蓝印花布占有相当位置。

开始时蓝印花布主要用来制作日常的衣服、被面、蚊帐、枕套、包袱布等。如今,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尤其是当代民间工艺家的不懈努力,南通蓝印花布从单一的土布制品走向多种面料的制品,从生活实用型走向实用、装饰多种类型、从田野阡陌走向城市都会,达到了它前所未有的辉煌。

面料已由原来的单面印花发展成双面印花,由单色发展成复色,由小布发展到宽幅布,由土布发展到精棉坯布和棉麻混纺布。花色品种也日益增多,出现了蓝印门帘、壁挂、台布、鞋帽、拎包、玩具等多种工艺品,尤其是蓝印花布时装,成为都市里一道亮丽风景线。

  蓝印花布一般可分为蓝地白花和白地蓝花两种形式。蓝地白花布只需用一块花版印花,构成纹样的斑点互不连接,例如:梅、兰、竹、菊。白地蓝花布的制作方法,常用两块花版套印,印第一遍的叫花版,印第二遍的叫盖版。盖版的作用是把花版的连接点和需留白地之处遮盖起来,更清楚地衬托出蓝色花纹。另一种印制白地蓝花的方法,是以一块单独的印花版衬以网状物,花版的纹样无需每处连接,刻好后用胶和漆将花版粘牢在大面积的网状物衬底上,然后再刮印浆料。有的蓝印花布还是双面的,这就需要在正面刮浆干透后,利用拷贝桌在反面对准正面纹样再刮浆一次,这样染后就可得到双面的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的工艺流程一般是从蓼蓝草中提取蓝作染料(靛蓝),把镂空花版铺在白布上,用刮浆板把防染浆剂刮入花纹空隙漏印在布面上,干后放入染缸,布下缸20分钟后取出氧化、透风30分钟,一般经过68次反复染色,使其达到所需颜色。再将其拿出在空气中氧化,晾干后刮去防染浆粉,即显现出蓝白花纹。因为是全手工印染,干后的浆不免会有裂纹,形成了手工蓝印花布特有的魅力----冰裂纹,而现在的机印花布或没有采用传统的技艺的蓝印花布则蓝白分明,毫无手工的痕迹,因此对传统技艺的保护迫在眉睫!蓝印花布的图案吉祥喜庆、为近世三百年来平民百姓所喜闻乐见。

根据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得知,民间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有以下12道工序:

  1.设计:民间蓝印花布在纹样设计上,一般 以蓝白两色的点、线、面交错组合手法进行设计,有时也单用点构纹样。图案大都是粗犷有力,赋有 丰富的想象,要求保留适当的原始成分的艺术痕迹。

2.裱纸:刻花所用的纸版,一般用 3~5层纸 裱制而成。纸质为贵阳皮纸或桑皮纸2~3层,高丽纸1~2层,用面粉自制浆糊刷裱,晾干后刷一 层熟桐油,待干后压平使用。

 3.刻花版:花板一般用2~3层油板纸订合 在一起,进行雕刻。刻板时,刻刀需竖直,力求上下 层花形一致。刻花板很讲究刀功刀法。

  4.画样、替版:先用羊毛自制刷帚(直径为 4~5厘米),一头包扎收紧,再用刷帚沾少许颜料 粉把原样替下或重新设计新样稿。

5.上油:先用卵石把刻好的花版反面打磨平 整,然后刷熟桐油、晾干。经过2~3次正反面刷油,最后晾干压平待用。

6.挑选坯布:一般挑选质量好的上等棉布料 染制蓝印花布;普通坯布以染制纯蓝色为主。

7.脱脂:将所选布料放入含有太古油等助剂 的水中浸泡,温度在56~60之间,然后再将布 料放置清水中,待2~3天后取出晒干待用。

8.刮浆:用豆粉加石灰作防染浆,其比例为 10.7。有时根据花型要求也采用糯米粉和石灰作 为防染浆。调浆时厚薄要适中,黄豆粉越细、浆调得越透,粘性就越好。刮浆时用力要适中、均匀。

9.染色:染色前将竹篮放入缸中间,以防所染的布沉入缸底泛起缸脚,影响染色。然后把刮上浆的布放在水中浸泡,直至布浸湿到浆料发软后即可下缸染色,布下缸 "十分钟后取出氧化、透风30分钟,并不断转动布面使其氧化均匀,根据面料的不同和气候变化可调整下缸和氧化的时间。

10.刮灰:出缸布晒干后灰碱偏重,要酸固色,清洗后,把布绷在支架上,用定制两头圆形的刮灰刀或家用菜刀,倾斜 45度用力(力度适中)刮去灰浆。

11.清洗、晾晒:布经刮灰后需要2~3次清洗,把残留在布面上的灰浆和浮色清洗干净,然后再晾干。因受到刮浆、染色、晾晒等工艺因素的影响,蓝印花布的长度一般限定在12以内,放置在7高的支架上晾晒。晾干后用踹布石将布滚压平整。

12.缝纫:一般采用手工缝制。裁剪时要注意花纹的吻合。

古代蓝印花布民间艺人们,随手把自然界蓝天、白云的蓝、白二色选择到蓝印花布上,看是无意识的,却充分反映出东方人本有的淳朴、和谐的审美理念。白色使人们联想到白云、白雪,象征纯洁、光明、神圣,具有明快、朴素、清洁和颇具视觉冲击力的特征;蓝色使人们联想到大海、蓝天,象征宁静、宽厚、深遂,具有清纯、稳重、智慧和无限包容力的特征。她那朴拙幽雅的文化韵味,在我国民间艺术中堪称独树一帜,千载之下散发着东方文化魅人的芳香。其历史悠久,古色古香,质朴无华,既散发着乡土气息,又显示出淡雅不俗。

有专家称,民间艺术,是身边的艺术、寻常的艺术。这的确是精辟之言。民间蓝印花布就是这样的百姓身边的艺术、天然的艺术。它以耐脏耐磨、结实经用、图案吉祥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以和谐的蓝白之美闻名于世,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自然,清新。

   如今我们已步入信息时代,纯手工的蓝印花布似乎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渐行渐远,但现代社会快速的节奏已使人无暇享受曾经闲适的个人空间。而蓝印花布所具有的朴素、自然的人文情感对于今天的我们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那月白风清的色泽和浑实厚重的手感,给我们以无限的自然遐想。宗白华曾说:“大自然中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活力,推动无生界以入有机界,从有机界以至于最高的生命、理性、情绪、感受,这个活力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也是一切的源泉 蓝印花布这种自然醇美的品质和悠远弥香的文化韵味,以及所具有的当下难得的环保特质,尽管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已越来越小,但对于今天急需情感反哺的我们,它仍然具有温馨可人的亲和力

参考文献:

《蓝印花布》 祝勇 作家出版社  2003-6-1

《印染》 宋秀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9-1-1

《蓝印花布》第一、二章 吴元新、吴灵姝 中国社会 2009-06-01

窗体底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4b30a134431b90d6c85c7a9.html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