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动手操作来克服一年级学生数学思维难点

发布时间:2018-10-27 07:32: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如何利用动手操作来克服一年级学生数学思维难点
作者:李群英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05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所谓数学思维能力,就是人们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经历的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演绎证明、应用与反思的思维过程。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其思维以感性认识为主,而数学具有天然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如何培养孩子们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指尖上。无独有偶,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心理学家布鲁纳从认知学的角度指出:动作-表象-符号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程序。动手操作,是培养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有效的手段,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是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水平矛盾的重要手段,是改进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要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而且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的教学实践证明,作为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动手操作,有效地遵循了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作用重大。因为动手操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变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通过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在这个积极探索的过程中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我们对新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数学教学方式——“动手操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手操作-表象思维-抽象思维-动手操作的创新教学模式。我们的教学实践证明,动手操作遵循了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对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突破数学思维难点作用显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3d98e5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e.html

《如何利用动手操作来克服一年级学生数学思维难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