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危机启示

发布时间:2011-10-19 14:15: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金融业的启示

专业: XXXXX

姓名: XXX

学号:XXXXX

【内容摘要】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在世界经济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这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到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相继发生货币贬值、股市暴跌等连锁反应,而后重心又向东北亚转移,韩国放弃保护韩元措施,韩元大幅贬值,韩国政府不得不向IMF求援以缓解债务危机,与此同时,日本也处于严重的金融动荡之中。而这场在给地区经济带来灾难的同时也改变亚洲人民平静美好的生活。

时至今日,那段艰难的日子仍然让亚洲人民记忆犹新。回顾上世纪末那一场亚洲金融危机的经过和教训,又能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启示。

【关键字】 亚洲金融危机 经济发展 启示

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第一点,亚洲各国过分依赖外资,尤其是东南亚地区,但外资却没有得到很好利用。泰国经济开始起飞时,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资金短缺,二是通货膨胀较高。在这种情况下,泰国的利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上,汇率相对稳定,在此情况下,国际游资大量流入泰国从中谋和当泰国流入大量外国游资时,并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以有利于本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以大量资金贷放给房地产业,金融管理部门监管不利。了一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外资力量的推动,但不能完全依赖外资。过分依赖海外市场资金,尤其是偏重对短期游金利用,必然增加经济的不稳定。

第二点,经济发展过热,结构不合理,资源效益不佳。东南亚国家从70年代开始相继起飞,经济增长较快。但年期的高速增氏,却积累起一些严重的结构问题。在这些回家沾沾自喜的同时,更加迫切地推动经济的新一轮的增长,然而忽略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投资和生产大量过剩,普遍高估房地产供给、制造业的产能;同时其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外延投入的增加,并非完全是单位投入产出的增长,导致一场“成长性的衰退”,“泡沫经济”明显。

第三点,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坏帐呆帐严重。东南亚各国在过去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间房地产价格暴涨,吸引银行向房地产大量投资。而近年来,由于这些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商业建筑严重供过于求,造成大量住宅、商业建筑被闲置。由于一些银行擅自放松向房地产业贷款的际准,结果导致大量资金因房地产过剩变成呆帐。银行呆帐增加影响了东南亚金融体系的稳定,一些金融机构濒临破产。

第四点,不能正确处理国际收支短期平衡与长期平衡的关系。在长期国际收支平衡缺乏坚实基础的情况下,就试图开放资本项目来实现短期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国内经济的均衡,这样做是很容易导致外国投机资本侵入的。国际投机资本对于一国的汇率往往具有助涨或助跌的作用,而这正是投机资本大量进入的国家极易发生货币或金融危机的原因。

二、金融危机给我国金融业带来的启示

首先,要实现政企的分离,政府对经济不可干预过多。在市场发育不良的情况下,运用政府的力量协调经济,其有利方面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不利方面也很多。其一,政府以行政手段干预微观经济活动,政企不分或官民一体,导致金元政治、财政勾结和行政和机构的腐败。其二,政府采用财政超支、银行超贷、对外过度举债的方式支持高速增长,将大量资金投入政府要求发展的重点部门,造成结构恶化和投资浪费。其三,一些受到政府特殊照顾的大企业享有过多的优惠政策,因而滥用资金,盲目扩张,畸形发展,造就了一大批声势显赫而效益低下的“泥足巨人”。其四,在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撑和宏观经济当局的纵容下,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投机之风弥漫,气泡极度膨胀。

其次,避免经济过热和泡沫化倾向。经济持续偏热,导致国内出现一定程度的资产泡沫,房地产价格迅速上涨,沿海一些发达地区甚至出现劳动力价格上涨和劳工短缺的情况。如前所述,泰国鼓励外资及金融自由化曾经引起过多的外资流入房地产,导致房价大幅上涨和银行不良贷款增加。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为了阻止大量跨境资金流入和日元的进一步升值,曾经采取低利率、宽财政的政策,结果导致信贷过于膨胀,资金大规模流入房地产和股市。

如果房价过高,一方面使中下阶层置业困难重重,影响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恶化了当地的投资环境。虽然在房价上涨过程中,地方政府达到了增加财政收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的目的,但房价过高肯定会打击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的投资意欲,最终反过来阻碍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除房地产之外,还应避免经济持续过热和股市出现泡沫化倾向,避免劳工价格过快上涨削弱制造业的对外竞争能力。但从日本的历史教训看,当一国货币处于升值预期时,大量跨境资金就会持续流入,股市不仅会大幅上涨,还有可能出现泡沫化问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货币政策比较宽松的情况下,我国一方面应继续搞活资本市场、尽快恢复股市的融资功能,另一方面也应吸取日本、泰国的经验教训,时刻留意今后是否会出现泡沫化倾向。

其三,加强国外公司投资时的监管力度。在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时,要把握以下政策:第一,运用产业政策,通过产业导向,将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引向出口工业部门,以促进我国出口工业部门的升级换代。第二,规定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最低限度的产品返销额,以防止跨国公司进入后,把我们原先的出口部门替代为内销部门、第三,尽可能采取中外合资的方法来引进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这样做有利于中国企业通过“干中学”掌握国外先进的技术与企业管理经验,并且可以不必担心日后跨国公司撤资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其四,在自由化改革方面,我国确实应推进人民币可兑换、国际化以及汇率、利率等市场化改革,让金融机构逐步培养资金价格波动的风险意识,让衍生产品成为企业对冲风险的工具,让金融创新有比较合适的土壤。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坚持金融机构健全性改革优先的原则。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体质还不够健康,监管部门的大部分人员还缺乏资金大进大出、市场急剧波动的考验,缺乏对金融实务尤其是衍生产品的深刻认识;在此情况下,市场化改革应该贯彻逐步、有序、风险可控的原则。否则,过度的自由化将为投机力量的进出及跨境攻击提供极为方便的通道,原作为锁定风险手段的衍生产品也会因其杠杆效应,而成为拥有庞大资金实力的外资金融机构冲击我国金融市场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融自由化改革过程中,我们还应妥善处理好银行业对内开放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应组建全新的商业银行,包括地区性和全国性商业银行,以鼓励竞争、改善服务和分散风险;但另一方面,新的商业银行也不应设得太多太滥。在这方面我国台湾的经验教训同样值得借鉴。即使经营权与所有权分开,银行大股东也可以通过增设人头户和子公司,规避监管部门对关联交易和单一贷款的限制。二是企业投资如果出现失误,有可能会遗祸于其所控股的银行。三是企业和银行双方交叉持股,容易导致股价偏离正常水平。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台湾曾先后出现了台中地区中小企业银行和板信商银被挤提以及宏福票券公司被重组等一系列金融事件。在金融危机之前的19951996年,台湾也曾发生过华侨银行、台东企银被大规模挤提的事件。这些事件都是台湾金融业对内开放速度太快,对关系人贷款监管不到位造成的。规模是没有用处的,反而有可能形成贪大求全、盲目扩大投资的恶果。

其五,市场的开放必须是在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条件下的开放。国家经济安全,是在现代社会中,在世界经济越来越融合的情况下,很多国家必须考虑的问题。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大国、小国共同地融在一个大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它们的地位是不同的,抵御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风浪冲击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这种保卫自己的能力就是一国的经济安全度。经济安全的保卫需要本国一整套的系统,既要开放,又要在金融的管制、进出口资金的管理方面使本国的企业。 政府和银行人员的经营能力与发达国家拉平。参与国际市场经营活动的本国投资者与国际投资者要有相当的水平,有同样的档次。要确保国家的经济安全,就要有在管理、经营、投资各方面和发达国家同等素质的人才、系统、制度。

防范金融风险的最佳途径是优化本国的经济结构,强化本国经济的基本要素。各种经验教训表明,发展中国家只有优化国内经济结构,才能真正改善长期国际收支的状况;同时只有加强国内经济基本要素的建设,并建立起良好和有效的国内金融系统,才能确实保护自身不受国际资本流动无常变化的影响。

总结:

一个国家经济的开放程度,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政权基础上的,只有经济实力雄厚,政权稳固才能谈及真正的发展经济。 一个经济学家,只有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否则,他将不是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并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 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使一个国家立于不败之林。

参考文献:

[1] 李键.东南亚金融危机探讨观点综述[J]价格月刊,1998-934-36

[2] 韩继云.对泰国金融危机的反思[J]调研世界,1998,(2):60-64

[3] 何振亚.稳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研究,1998,(1):26-29

[4]曹洪民,韩立民.亚洲金融危机的十点启示[J]环球经济,1998,(9):52-55

[5] 胡松明.从亚洲金融危机看人民币汇率策略[N]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5):71-74

[6] 陆建人.对东亚金融危机原因的几点看法[J]亚太研究,1998(11)10-16

[7] 唐任伍.东南亚金融危机与东亚经济发展的未来[N]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5):75-81

[8] 张岚松.东南亚金融危机与人民币汇率走势[J]财贸经济,1998,(10):26-32

[9] 赵晓强.从亚洲金融危机看金融资本的全球化[N]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5):54-59

[10] 余永定.泰国的货币危机及其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1997,(9-10):5-8

[11] 张帆.亚洲金融危机热点问题剖析[J]高校理论战线,1998,(3):40-43

[12] 张秀冰.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世界经济[J]财金贸易,1998,(12):20-21

[13] 易纲,方星海.东南亚国家和墨西哥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1998,(1):38-41

[14] 朱胜军,吴淑荣.浅谈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启示[J]北方经济,1998,(9):35-37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397da65f5335a8102d220b9.html

《亚洲金融危机启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