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发布时间:2020-03-21 07:31: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用爱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伙牌镇南王中心小学 肖志萍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对蓝天的爱,苍鹰才搏击长空;因为对大地的爱,草木才欣欣向荣;因为对生活的爱,人们才追随梦想。爱是前进的动力,是挫折是软化剂,是成功的催化剂。教育呼唤爱,学生需要爱,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更应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让爱拉近师生的距离。

一、用尊重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

由于我们这个职业的特殊性,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生,我们不能将他们拘泥于一种“生产方式”,也不能将他们的固定为一种“生产流程”,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风格。同样的,他们也尊敬老师,所以,我们作为他们的“偶像”,不能一味的以“严”从教,要适当的和学生交流,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班级管理上不要自己一人说了算。要听听学生的内心,集聚大家的智慧,尊重学生是意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员,与班级共荣辱。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心甘情愿地服从班级管理,才能从内心深处维护班级荣誉。否则,就算班主任将班级管理制度定得再好,要求再严格,学生只会因为怕而违心的服从。久而久之,学生的逆反心理会越来越重,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对于班级中的所有事,我们都应放下班主任的威严,弯下腰来和学生面对面得平等交流,让学生有被信任被重视的满足感。我们的这种人格魅力和教育智慧会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是同时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这样一个班级才是积极向上的,才是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的。

二、用关爱构建团结进取的平台

俗话说:“要想使学生心中充满阳光,教师自己心中先得有阳光。”教育方法异彩纷呈,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教育者的爱心却是永恒的,教育的使命要求教育者对学生具有深深的爱心,要以阳光辉映阳光,以爱心唤起爱心,只要我们用爱心去爱每一个学生,哪怕只是一个深情的眼神,一个肯定的点头,一个真诚的微笑,学生也会感到幸福与温馨。孩子们的心是敏感而脆弱的,只有轻轻叩,才能发现里面的精彩。我们应关爱每个学生,呵护每个学生。优生倍受关爱自不必说,他们是我们眼中的“骄子”,坐最好的位置,胜任班干部,评为“优秀学生”,偶尔犯了一点儿错误也因成绩好而被我们一语带过。可“十个指头有长短”,一个班级中不单全是优生,还有那些不被看好的问题生的存在,他们或学习差,或行为差,常常受到冷漠和嘲笑。可他们也是孩子,也希望被人关爱。对于那些所谓的问题生,也许我们只用一点点儿的关爱就足以使他们满足。问题生也有优点,只不过他们的优点被更多的缺点掩盖了,不容易被人发现而已。所以我们要有洞悉一切的眼力和润物无声的耐心,把爱像阳光那样公正无私的洒给每一个学生。对待后进生应该像对待迟开的花儿,施以爱心和耐心,抱着期待的心情,告诉他们“孩子,别气馁,或许你不是最棒的,但你是唯一的。”只要我们愿意为他另起一行,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第一。“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只要对孩子施以爱心,我们就能换取他们信任燃起他们的自信,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用赏识激起学生勇于创新的思维火花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要给学生展示的空间,每位学生都能与众不同。一节完美的课,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老师只是课堂上的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我们应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学习,去思维,去创造,要鼓励他们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想问题,只有老师心中有人才,才能培养出人才,当学生有了创新思维时,老师要及时进行鼓励,提升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在课堂上善于运用教育智慧,多鼓励,少批评,多微笑,少严厉,每位学生都有进步,有创新。

师者,人之楷模;师德,师之灵魂。我们在教书育人中,只要多一把尺子,就能多一个好孩子;多一双眼睛,就能多一份欣喜;多一种责任,就能多一份收获。我们要把无私而深沉的爱洒向每一个孩子,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总之,我认为班主任就是良心活,让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换句话说就是让聪明的更聪明,不聪明的变聪明。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工作总结

肖志萍

时间过的真快,本学期又将结束。
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在教学工作岗位上,我认真执行教师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服从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一切从集体利益出发,为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尽职尽责,坚守岗位。做到坚持早到学校,不迟到,不早退,不缺课,不无故请假,认真执行学校的作息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不断研究新大纲,新教材,支持并积极进行课堂改革。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此,为了更好的了解新教材,为了更好的了解新的课堂改革的方向和要求、目的,我在教学之余通过各种途径去研究新大纲。
在每一个学期初,我就开始去翻阅新教材,了解这一册教材的内容和各个知识的关联点,做到了解并熟悉教材。 作为一个教师,我对课堂改革不仅是抱支持的态度而且我自己也用实际行动去支持和积极进行课堂改革。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我都是注意不断探索各种新的,好的教学方法,尝试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三、与学生和睦相处,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要使自己的教学取得好成绩,就 必须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喜欢自己,亲近自己。所以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师爱是一种无私的爱,爱得深沉,持久,学生对老师的爱往往刻苦铭心,终身难忘。我在实践中找到了"对症下药"的良方,就是:管理好班级的学生,要让39位学生都喜欢自己,首先是深入实际,从每个学生入手,一有空我就常到班上去,除了尽快地认识学生的名字,避免弄错学生的现象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他们的兴趣、性格、学习情况、家庭情况等,同时知道了哪些学生的性格是内向的,哪些学生的个性是好动、顽皮的。从中找到制订帮助学生上进的方法,做到有法可依。确实,沟通与交流成了师生之间的一条重要桥梁。由于我常与学生促膝谈心,和睦相处, 逐渐地我与学生的关系更为密切,从中也物色了一些得力的助手协助我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
四、在教学中发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引路人。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俗话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送给人家鱼来填饱肚子,不如教他们捕鱼的方法。我觉得这句话用在教学上也是非常适当的。
所以,在平时,我都是先让学生去预习,试着去做新的内容,当他们出现问题和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让学生遇到困难时,先产生一种求知欲,再适时也告诉他们方法,这样,学生对于该知识点就会有更深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对于那些想偷懒、不做作业的学生,我经常对他们说:抄答案是没有用的,书本上的答案老师都知道,但如果老师只告诉你答案,而你没掌握其方法,以后出现同一问题你又不会做了。就好像早上你妈妈帮你穿上衣服,如果你没有弄清楚穿衣服时,是先套上头,还是先扣纽扣,明天你一样不会穿衣服。使学生明白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五、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同时,因为我还兼任班主任工作。所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是我的主要工作之一。平时,我除了利用班队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外,在平时我教学中我也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渗透。
教师和工人的工作性质不一样,工作成果也不一样。工人如果不认真生产,那么他们生产出的可能只是一个两个劣质产品,而教师如果不小心的话,培养出的学生不只可能是成绩不好差生,还有可能是为害社会、为害人民的社会败类。所以,在教学中我很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总之,一有机会,我就抓住时机进行思想教育。
作为班主任我除了抓学生的德育外,我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班级管理。
1、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教育学生树立"我班光荣,我光荣。""我为我班争光荣"的集体责任心。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平时,从报刊或电视等媒体看到有的人缺乏爱国之心的不耻行径,我对这些感到深恶痛绝,深感爱国主义教育对青少年一代的重要性。所以,我经常利用班会课和其它适当机会向学生讲有关的历史故事:比如,南京大屠杀、七七卢沟桥事变等等,使他们懂得祖国弱小,个人就会被欺凌等道理,让他们记住历史的教训。
我还对学生讲革命烈士为了祖国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故事,让他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让他们知道红旗和红领巾是被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并利用升旗仪式、入队仪式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3、教育学生爱护公物。
首先,我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公物,再让学生指出哪些是公物,并举一些事例说明这些公物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方便,最后让他们想一想例如桌子坏了或其它公物坏了、没了,自己会觉得怎样。让他们体会一下没有公物后的不方便。

当然,过去的已经过去,总结过去是为了让未来更有经验可循。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学期还未开始。在新的学期里,我会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不断地提醒自己,让自己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南王中心小学一直很重视常规管理,经常利用黑板报组织教师和学生学习文明礼仪、交通法规等有关知识以及相关纪念日知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因为黑板报能以图文并茂,新颖的版面设计、工整的字迹勾勒出浓浓的校园文化气息。隆小经常发挥宣传栏、黑板报的影响作用,倡导学生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争做文明学生。 

黎阳小学一直很重视常规管理,经常利用黑板报组织教师和学生学习《教师法》、《交通法》等法律知识以及相关纪念日知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因为黑板报能以图文并茂,新颖的版面设计、工整的字迹勾勒出浓浓的校园文化气息。我校经常发挥宣传栏、黑板报的影响作用,倡导学生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争做文明学生。

改革 务实

南王中心小学:肖志萍

近年来,小学语文在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革。此改革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国家教育的发展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那么语文的改革,主阵地无疑是在课堂。而在课堂教学中,应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最开放的学科,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教学要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重视课堂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我认为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首先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

一、建立交往互助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确定的。

在传统的教学理论中,教学一般被作为认识过程来把握,因而比较强调知识的传递。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的关系——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因而强调交往互动。可以说,没有交往就没有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于交往是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在交往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进和共享,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这一理念下,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表现和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以交往互动为特征的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能有更多的沟通。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兴奋剂和强化剂。而学习兴趣主要来自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所以我们要善于找准知识的生长点,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创设理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实现学生由“他主学习”到“自主学习”的根本性转变。

1创新教学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新奇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定向探究反射。因而我们应遵循直观性、互动性、新颖性原则,积极探索创新性教学方法,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亚里斯多德认为:“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在情境中制造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引导学生自主解决认识上的不平衡,积极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激活学生思维,开启学生是学习兴趣。

3、鼓励探究尝试。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索,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自主的探求新知,把智慧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教学时要尽量做到“无不”,即学生自己能看懂的,不教;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学生自己能探索出结论的,不教;学生自己能做的,不做;学生自己能说的,不说。我们要深信: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习习惯。

语文课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养成主动预习,注意听讲,独立思考,完成作业,仔细审题,广泛阅读等多方面的学习习惯。换句话来说,为“四多”学习习惯的培养。

1多感知。就是要多利用视觉、听觉器官感知各类语言材料,包括多读国内外名篇佳作,多听鲜明有力的演讲,洗练幽默的主持人讲话,生动精彩的广告词等。

2、多积累。就是要多在头脑中贮藏语言表达的材料,常用的词语,句式,记得越多越好。此外,还应当尽量多积累各种富有表现力的成语、谚语、格言,富有生命力的脍炙人口的古诗文佳句,富有启迪性的名家名篇等。

3、多思考。就是要在感知和积累的基础上,对语言多作一些揣摩、推敲和比较,分析它们的优劣和不同,并用学到的词汇、语法、修辞方面的规律性的知识做一些评价。

4、多运用。就是多说多写。勇于在各种场合和情境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多写各类语言材料,包括句子、语段、文章。还可指导他们结合课内外作文,写一些精彩语言的赏析短文,以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和鉴别力。

当然,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还得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来优化课堂教学,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关键在于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而这个教学过程是我们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我们对教材要烂熟于心,要钻研教材,要通过自己对教材的把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材教活,让学生把教材学活。

下面我就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工作,结合教材的特点,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营造气氛——培养个性的前提。

以往的课堂,教师严肃,学生呆板,课堂氛围既不轻松又不活泼。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才是培养学生个性的前提条件,只要在平等的气氛中,师生之间才能互相尊重,互相信赖,教学才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预设走向生成,思维才由僵化走向活跃,性格才由封锁走向开朗。营造培养个性的教学氛围,一方面要求我们要有宽容的态度,宽阔的胸怀,真挚的爱心,放下“架子”,“蹲下来”用心倾听学生的声音,实现师生零距离的接触,实现师生地位的平等。在教学中,应处处显示着师生平等,哪怕是在学生的答案有误时,我们也不要简单否认。另一方面充分应用现代技术,把学生引入课堂教学情境中,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环境,有言我所言的想法,有不吐不快的欲望,有一吐方休的快乐。例如:我教学第九册教材第三组课文《松鼠》,开课时,我播放了有关松鼠的录像,请同学们认真观看,看看这只小动物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时,就起了这样的作用,这也为学生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畅所欲言奠定了基础,又营造了轻松活泼的氛围,使课堂更富有情趣。

二、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确实应成为教育界极力推崇并广泛采用的一种先进方法,它遵循直观性原则,符合儿童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客观规律。例如:我教学第九册教材第六组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时,在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重点:“许多小圆……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许多学生不能准确的理解“众星拱月”般环绕的意思,于是我就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将这一画面直观地反映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一目了然,让他们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从中感受到圆明园在所有园林中的重要地位,又能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

三、在读中悟,让“读”贯穿课堂。

改革课堂教学,变“以讲为主”、“以问为主”为“以读为主”几乎人人皆知,但不少课上,老师还是讲得多提问得多,甚至一节课40分钟全部用于分析和提问,结果师生都累,收效不佳。我们应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以议加强读,以练巩固读。在课堂上,要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去读,而不是去走过场。把教师讲解、提问的时间压缩到适当的最低限度,还要变换形式地读。以读为主,做到在读书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强调读。教材第九册新增了阅读课文《学会看病》,教参中明确指出:教学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感情朗读上。如我教学本课时,在指导过程中找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契合点,进行多种形式的对话,巧点拨,重感悟,重积累,让学生们读得有层次,读出特色,读出感情与韵味,从而体会出母亲对儿子的爱。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要吝啬让学生去读书,而是努力做到语文教学所提倡的“自读自悟,读出形、意、情、味的境界”。

因此,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把用讲解、分析和提问的时间减少,用来让学生读书。这样,才能把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落到实处。

教有良法,但无定法。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学生中开展实践活动的思考与尝试

南王中心小学 陶翠玲

今天我要跟大家谈的是关于班级开展实践活动的一些粗浅的思考与尝试。上一学年,我们学校各项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特别是一些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为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班又是如何做好这些实践活动相关组织工作的呢?

一、插上翅膀,自由飞翔

任何一个活动都不是孤立的,它都有一定的目标指向。活动能否成功,关键要看你带着什么样的育人理念。简单地说,组织这样的活动,你究竟是基于什么样的出发点。如果仅仅是被动地去接受任务,你会觉得开展学生实践活动纯粹是一种负担,一种无法推脱的负担。反之,如果你带着一份爱心、一份期待,从锻炼学生才干、塑造其健康个性的角度考虑,你就会觉得这是一种乐趣,因为每当搞完一个活动,在总结会上,你总能看到孩子们兴奋的神情。这个时候你也会和学生一样,忘却了劳累,一起收获着成功的喜悦。上个学期,看到班级寝室十分脏,文化建设落后,不新颖。我就一直思考能否利用这样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展示自己装扮寝室。这样既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还能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当时我们学校中午在上自习,一直强调不允许做其它事情,晚上还要上自习,上课时间显然更不行,怎麽办?我一下狠心,就安排在午饭后吧。我特意选拔了几个平时少言寡语、出头机会比较少的孩子来负责这件事情。总之有些不放心,我又挑选了两三个平时特能干的孩子协助他们,确保把我们的寝室打造成全校最一流的寝室。这样的安排可把他们乐坏了。万万没想到,这几个孩子连午饭都没吃,顶着烈日上街买来一切用品,饿着肚子开始干起来。中午一点钟,当我走进寝室,孩子们都尖叫起来,而我却愣住了,一个劲地给他们竖大拇指。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你瞧瞧,整个寝室焕然一新,加之刚刚上墙的几个展板,走进去,绝对是一种清新的享受,这都凝聚着孩子们的汗水。我给孩子买了面包和牛奶,就在这时赵老师来了,他把孩子们带到了“有意思”吃了午饭,在此我还要说声感谢。由这个活动,我深深感受到,老师和父母一样,不要束缚了孩子腾飞的翅膀,有了一颗真挚的爱心,还要用一种合适的科学的方式表达出来才行。我们做老师的往前进一步,孩子便只能往后退一步,而我们往后退一小步,孩子却能前进一大步。这样的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我希望老师们也可以尝试一下。

二、善于创意,惊喜万分。

有了好的活动创意,便意味着活动成功了一半。如果活动本身是缺少意义的,那么势必导致结果也是无意义的。或许学生也会高高兴兴地参与,但收获一定不会很大。这其中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没有好的创意,活动还能开展么?或者说,我也不怎么想去搞什么创意,班级实践活动还开不开展?其实,大家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太多。本身老师教学任务就比较繁重,而搞活动是很费时间的,往往花了很多时间,收益并不明显。我想带有这样心态的人,最简单地就是搞好学校布置的各项活动。譬如说,学校结合重大节日搞的一些活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六一庆祝儿童节、九月十日庆祝教师节,以及平时经常开展的主题队会、校园集体舞训练等等。只要能不折不扣地把这些基本的活动搞好,同样能提高孩子的实践能力。第二,有了创意,我不知道究竟属不属于好的创意?这需要老师有一定的职业敏感性。由活动行为去推想活动结果,这本身就是有一定难度的。我觉得关键还是看你的创意是否注重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调了这两者,它就是富有积极意义的。对孩子的终身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引导作用,我们就说它是一个好的创意。当然,我们永远应该坚持这样一点,那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第三,有了好的创意,我不敢做怎么办?其实很多老师都怀着一份强烈的责任心与工作热情,平时日常教学中也会有一些好的创意。但是往往仅停留在想法中,一个非常好的活动便永远被扼杀在思想的萌芽状态。这是非常可惜的。我要说的是,有了好的创意,考虑成熟后,立即动手,如果有一些超越常规的东西,譬如要走出校园,那就及时请示校长,得到理解和支持。有一次,我要同学们写一次有意义的事,都没东西可写,于是,我想了个办法,带他们走出去,一是放松放松,再者可以开阔他们得视野,为他们增加写作的素材。征得校领导的同意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带着他们到湖湾发电站去参观,返校后再让他们写,结果一个个写的超乎寻常得好。

三、精心组织,活动顺利。

活动的组织十分重要,有了好的创意只是开了个好头。活动的组织就是如何开展的问题,我觉得首先要有详细的活动计划。我们以前搞活动往往照着人家抄一份应付了事,这是千万不行的。没有计划,就谈不上周密的部署安排,这样很容易出乱子,甚至是重大安全事故。其次要寻求大家积极的支持,包括学校领导、同事和家长。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集思广益,可以帮助你找到在拟定计划时被忽略的一些问题,这样才能保证计划的慎密可行。最后要精心组织,各方面考虑细一点,对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力求做到心中有数。积极做好协调工作,明确任务,分工到人。我就说说我们班开展的“爱心小天使在行动”社会募捐活动。还记得是512吗?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毁坏了我们的家园,无情的吞噬了无数条鲜活的生命,更痛心的就是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第一线解放军用坚毅橛开了残垣,用坚强搬开了巨石,挽救了生命,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为了灾区的孩子们重返校园,为了汶川的父老乡亲在废墟上建造自己的天赋之国。我们学校开展“同在蓝天下,我们心连心”关爱汶川人主题教育活动,整个学校在不断掀起爱汶川、助汶川的热潮。从学校召开师生大会,到发出倡议,到后来的全校捐款,每一个细节都在感染着孩子们,都在拨动着他们的心弦。在此基础上我又召开了“我与灾区小朋友手拉手”的主题班会,这次的班会,同学们比以前发言更积极、更踊跃了,都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班会之后,每个同学都给汶川的小朋友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愿我们坚定信念,共度难关,携手共进,刻苦攻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人民,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

一学年来,我们还举办了“讲文明、改陋习”、“我为妈妈做件事” 的感恩等一系列实践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感恩”实践活动,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多一份热情,少一份功利,积极投身到学生实践活动中,不断尝试,不断总结经验得失,就一定会不断收获着精彩!

着眼实处 着手实事 着重实效 ──适应新课改的教研管理新模式

众所周知,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几年来,我校立足与创一流教学业绩,打造一流窗口学校的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我校实际的教科研工作方法,促进了我校教育的发展。

近几年来,我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全区的课改工作思路,即“抓住一个核心,突出二个环节,力争三个突破”做了大量的工作。“一个核心”是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二个环节”是指认真实施、评估总结 “三个突破”指在教科研方式上有突破,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突破,在教学方法的改变上有突破

现就一年多我校在教研管理工作方面的一些实践与探索,与大家交流。

一、教科研工作机制

我校积极发挥教育科研工作的“生命线”的作用,通过课改实验,形成了一套符合实际的教科研工作方法。我校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健全完善了教科研机制。也就是选准切入点,抓准着力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1.发挥教研组的核心作用,加强教科研工作的指导。

学校成立了以小组为核心的教科研组,负责学校教研的具体实施及相关的协调与管理工作。工作中,教研组发挥多重作用,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指导。一是发挥“调研部”的作用,认真落实“课改”工作职责,主动深入课堂,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二是发挥“参谋部”的作用,及时学习掌握教育部有关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为“课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发挥“策划部”的作用,根据“课改”的方针目标,制定措施,分解目标,狠抓落实,带头实施和落实好“课改”的整体部署,并且分阶段、按重点、定任务、定标准、严考核。四是发挥“信息部”的作用。畅通信息之间的交流反馈,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研讨会形式及时记录,反馈课改的进展、经验,相互间互为借鉴,共同服务于课改。

2.建立实验班,以点带面,滚动发展,带动全局。

为了确保实验能尽快出经验、出成果,针对我实际,我们采用了抓住重点、以点带面的策略,学校定好实验班。由学校教研组、学科组和实验教师共同开展研究,创造经验成果,再分阶段面向全校汇报展示,提供案例,以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校的各学科实验滚动发展。

课改实验以来,我校的教研人员,主动适应新形式,积极探索教科研工作新方式,赢得了教师的信任,提高了教研实效。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健全了教研体系,构建了教研工作组──学科组──中心备课组等健全的教研网络。

二是能在把握课改精神的基础上深入基层,指导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用成功的经验帮助教师实施新课程,并且注重了实验资料的整理、积累与利用。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了以下活动方式(1)与教师座谈,确定了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听课,发现问题──通过座谈、讲座初步解决问题──将转化的理念反馈到教学实践中──以教学片断或案例的形式呈现研究成果,全校推广。(2)对部分教师进行跟踪听课指导,帮助教师完成发现教学问题──研究对策──改进教学 的科研过程。(3)指导教师开展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的探索。经过探索,我们认为这种教研方式,能使学校教研组人员真正和全体教师融合在一起共同开展研究,全面了解师资教研水平。协助教师开发课程资源,使教研组人员成为学校课改工作的合作者、组织者、策划者、参谋者。

3.深入开展课题牵动战略,积极推进课改进程。

一年来,我校以课程改革为重点,承担了市级课改研究专题《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研究》,同时要求实验教师根据学校专题确定个人研究课题教师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子专题,,形成了“人人要参与、人人有专题、全校成体系”的科研格局。实验过程中,我们一是帮助每一位实验教师掌握开展实验的程序与方法,引导教师明确,教师搞科研就是要把课改中不清楚不明白有困惑的问题作为课题研究。二是抓好实验方案的制定,要求分阶段、操作性强。三是抓好实验的过程。学校建立了实验档案,及时对实验进行检查、指导与积累,力求各种实验教学采样、收集完整、准确、归类清楚;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清楚完整;数据资料整理分析科学合理。

在一系列的教研工作机制形成过程中,我校的课改实验中教科研风气蔚然成风,先进的理念逐步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二、教育教学管理

1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扎实有效地进行教材教法研究

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抓好教材教法研究,深入进行教学改革是进行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我们的措施是:

一是深入指导课堂教学,使课改的思想在教学中得到落实。为了解教学一线的实际状况,学校制定了严格的听评课制度(校长每学期听课不低于40节,教导主任学科主任不低于30节)。学校教研组成员积极参与听课、评课、上研究课,老师共同探讨新的教法与学法,并及时搜集整理资料,汇总经验成果,加强自身业务学习。

二是成立中心备课组。课改中,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向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帮助实验教师开好头、起好步,我们采用了典型引路的方式由各中心备课组分别对本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通览解读,帮助教师把握学科特点和改革方向;分阶段设计典型课例、案例,拿出教学指导意见。

中心备课组成员对新教材进行了认真的钻研,对整本书的特点进行分析,以单元进行较为详细的教材分析,提供教学设计思路及典型课例的设计,对全校教师尽快把握课标、教材,实施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三是开展了阶段性研讨课。一年多来,学校举办了实验年级研讨课和中高年级研讨课,努力体现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研讨的形式将听课、评课交流、讨论、总结、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多项互动、合作参与的优势。

2.信息、资源共享,卓有成效地进行实验资料管理。

我校参加课改实验以来,进行了新型备课形式、内容的探索。成立了集体备课组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的教材、课型开展集体备课,为大家提供了备课建议思路及说明、多样化的备课样本、教学案例及设计思路,供教师选择。备课组的成立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广大教师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全体教师在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及时解决并及时汇编案例、教学设计,将好的经验做法及时推广交流,使实验教师受益匪浅。

这样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探索研究,实验教师从方方面面总结自己在实践中的所思所得,形式多样:有单元分析、课堂实录、案例、单元优秀课例等等。实验教师再实践再发现、再总结,真正体现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有效地解决了实验中教师的困惑,提高了教师教科研能力,实现了资源共享。

3.以师资培训为重心,全面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向教师提出了严峻挑战,教师将面临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材、教学策略的挑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推进课改实施的关键。

1组织参加教学培训,积极推进课改向纵深发展

几年来, 为使广大教师深入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学校教研组本着课标与教材相结合、教材与教法相结合、典型课例与一般课例相结合的原则,分别组织了走进新课程专题讲座、教材辅导、信息传递等形式指导教学实践。两年中,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逐级培训等方式进行辅导,使教师们受益匪浅,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区级培训,与专家和优秀教师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充实与更新教师的观念,开拓教师的视野。二是组织典型课例的研究和示范教学,使广大教师在研讨中把握教材内容,同时倡导我们的教师不仅要做教材的使用者,更要做教材的开发者。三是开展校本培训,大力营造教研教改氛围,树立教研强校的思想,从整体上提高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为学校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以赛代训,不断营造培训的热点与高潮。

课程改革实验是一项开创性的实验,它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涵等方面较之以往有非常大的突破,对所有参与课程实验人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有全新的要求。我校采取以赛代训,调动全体教师广泛参与课改实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营造全员参与课改的热点和高潮。本学期学校成功的组织了对新授课课型的研讨、“四个一”(即备一节电子教案、制作一优秀课件、讲一节优质电教课、写一篇优秀的教学反思)活动。这些活动参与面广,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课堂教学中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显著的转变。备课、处理教材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师生关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氛围初步形成,充满生命与人文气息的课堂景观出现在我们面前。而课后反思又为全体参与教师找出了不足,总结了经验,明确了教学的努力方向,为每一位教师的专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35fee3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1d.html

《用爱拉近师生间的距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