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重点

发布时间:2013-01-14 19:43: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名词解释

1.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2.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名)P27: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防护费用法:(防护费用)指人们为了消除或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而愿意承担的费用, 由于增加了减缓措施的费用,就可以减少甚至杜绝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产生相应的生态效益。

4.影子工程法:是恢复费用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当生态环境价值难以直接估算时,可借助于能够提供类似功能的替代工程或所谓的影子工程的价值来替代该生态环境的价值。

5.区域经济:在一定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

6.适度人口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力所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即最高人均收入)相适应的人口。

7.区域政策:根据区域差异而制定以协调区域间关系和区域宏观运行机制的一系列政策之和,在宏观层次上影响着区域发展。

8.吸收性技术转移:指某项先进的技术由甲国转移到乙国并且将会被乙国消化、吸收并复制出来

9.垂直技术转移:指甲国基础科研成果能用于乙国已应用科学中,或将前者的科研成果用于后者的生产中

10.区域竞争力: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11. 比较优势:指建立在要素禀赋基础之上,生产某些特定产品所拥有的相对低廉的价格优势,表现为在区外市场占有较多的市场份额

12.竞争优势:强调通过组织学习、组合创新和强势品牌建立核心能力以保持自己的优势,突出的是动态的、一定时间内不能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替代的能力

13. 垂直分工: 指相关区域在同一个生产过程的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彼此联系而产生的区域分工

14.水平分工指相关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部门、或者生产具有差异的同类产品所形成的分工

15. 主导产业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16. 空间管治:是区域管治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他是通过划定区域不同功能、不同建设发展特性的类型区,指定各类型区的开发标准和控制引导要求,其中包括城镇建设控制、生态环境保护、乡村建设、土地资源利用等内容,以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为目标,实施区域的统一规划,以协调区域内各级政府、各团体、企业、居民等不同主体的利益

17. 科技工业园区:一种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综合体,是科研成果商品化的区域,其功能表现为以研究开发为主,包括产品试制和开发生产,而不具有大批量制造、销售、管理或其他实业性功能。

18.技术城最早起源于日本,是一种具有研究开发、产品生产和生活居住三种功能组成的新型的产业城镇。(与16的区别:追求一种理想城市环境,把高技术产业、优美的大自然环境和现代文明融合一体)

19. 生态政区人们按生态学规律(包括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人类生态)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一个行政单元的简称

简答题

1. 区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和动态性等特性:

整体性是由其内部一致性和强烈的联系性决定的。区域的整体性使区域内部某一局部的变化会导致整个区域的变化

结构性是指区域的构成单元,按一定的联系产生结构。区域的结构性具有层次性、自组织性和稳定性

动态性是指区域实体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他总是朝着自身结构不断优化的熵减方向发展的

整体性与结构性是区域最基础的特性,区域具有结构,是区域具有整体性的反映,同时也是区域内部地域分异性的表象

2. 区域研究新动向

更新区域资源的观念:传统的区域资源,基本上是指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有形资源。然而实践表明区域文化背景、信息交流、科学技术、雄厚的资金支撑作用以及高素质的人才对区域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强调区域间关系研究:任何一个地域单元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必须在与外部的合作交流和互相竞争中求得发展,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驱动下,城市间、区域间、国家间的竞争加剧,如何把自己的比较优势转为竞争优势,才是最重要的。

重视区域创新环境研究:经济增长需要依靠知识创新即科技创新,包括科学技术的新应用。新整合以及知识的重新组合

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区域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经济总量的增长,更要体现经济、社会、环境、人口等各方面的互相协调,实现持续性的,全面的发展。

3. 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自然资源质的评价:主要考察自然资源的可利用价值和对一定生产部门的适合程度。可为人们利用的自然资源因素只有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才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才称得上为自然资源。这一定的质量标准是由人们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决定的,受一定时期的技术水平和区域经济基础、资源稀缺程度的影响

自然资源量的评价:主要目的是确定自然资源的开发规模和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或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的保证程度。

自然资源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特征评价:自然资源地理分布影响到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和开发利用成本及利用的效率。对自然资源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有利于揭示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明确在一定地域上自然资源对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并抓住主要资源或主要矛盾进行分析。

自然资源可能开发利用的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前提的评价:不仅不同自然资源种类和组合有不同的利用方式与方向,而且同种自然资源或组合也有不同的利用方式和方向。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任何对自然地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都会引起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它不但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还表现在社会方面和环境生态方面。只有正确分析正负效应,综合权衡利弊得失,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在开发实施中预先安排预防措施,以减轻负效应的影响。

4. 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分析: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内涵:1)时空内涵:从时间角度讲,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不同,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就不同,从而单位自然资源来量的承载力不同;从空间上讲,即使在同一时期,在不同区域,由于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技术水平等的差异,相同资源量所承载的人口、社会经济发展规模有不同。 2)社会经济内涵:主要体现在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经济技术能力、社会各行业的利用水平、社会对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社会利用结构等方面。 3)可持续内涵:它要求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可持续的,持续的内涵还隐含自然资源承载力是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增强的,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或内涵式增长,从而达到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与区域发展规模相适配的协调发展状态

自然资源承载力具有 有限性、动态性、可增强性 的特征

5. 外部性与生态环境问题:

使用上的非排他性:即某一个人对生态环境的使用并不影响或排除其他人对此物品的使用,任何人也无法用有效的手段阻止他人对这一物品进行使用。

交易上的非市场性:存在“市场缺失”的问题。由于生态环境产权界定不清楚,无法在市场上依据一定的价格对其进行交易。因此经济活动主体对生态环境的使用态度和对一般免费物品的使用态度一样——不计成本的使用到供给的极限为止。

生产上的外部性:经济活动主体的生产活动易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构成对他人和社会的危害,而这种危害并没有作为成本反映在经济活动主体的生产成本之中。

6. 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影响):

人口数量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生产规模的大小。

人口素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人口素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人口道德修养影响区域社会稳定和谐,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人口迁移与分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口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1)人口数量及其增长影响区域市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及扩大再生产的投资供给。2)人口素质影响区域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生产结构。3)人口的迁移及分布影响消费市场的分布。

7. 技术扩散的形式与途径:

形式:空间梯度式(指以发源地为核心呈放射性向周围地区渐次转移的技术扩撒)、跳跃式(技术从一地呈跳跃式传播到另一距离较远的地点)和双向式(技术从甲地转移到乙地经改造发展后又传回到甲地)

途径:1)交钥匙工程 2)技术关键诀窍的提供 3)技术许可 4)合伙经营中的技术成果分享 5)专利 6)外国子公司内部的技术转移 7)单纯的产品仿效或生产过程模仿 8)直接购买纯粹的技术 9)购买体现技术特征的产品 10)购买技术服务 11)国外的教育服务 12)到国外进行参观访问或工作培训 13)国际性的合作研究 14)公开发表文献 15)各种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8. 区域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设计遵循的原则:

量化原则: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全部采用可以量化的因素,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可比性奠定基础

一致性原则:尽量采用大多数区域都具有的,且在计量范围、计算口径、计算方法上基本一致的评价指标,并且将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转化为无量纲数据进行地区间比较

简明、易操作性原则:方法设计简明易懂,资料易行评估,易取得,可操作性强

独立性原则:指标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不应该相互包含

启发性原则:在评价比较方法设计时应便于对本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强项或弱项有全面、准确的认识;能够从这种评价比较中发现问题、深入研究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对策选择和决策模拟

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合理,科学地体现出各地区真实的经济竞争力情况

9.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国家地区经济增长6阶段):(主导部门是各个阶段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传统社会阶段

为其飞创造的前提阶段

起飞阶段(关键阶段,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突破)

成熟阶段

高额消费阶段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10. 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规律性的经过3+6

3阶段: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阶段;发达经济阶段

6时期:传统社会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后工业化社会阶段;现代化社会阶段

11钻石体系模型:

“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波特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

生产要素――分为基本生产要素和高等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

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

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

12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

区域比较优势基准:要求重点发展可以充分利用相对优势的工业部门,逐步发展形成一个能够充分利用区域优势的产业结构

产业关联基准:应该选择能对较多产业产生带动和推动作用的产业为主导产业

筱原两基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

13区域规划动态性要求:

重视规划过程的循环

保持规划弹性

定期检查规划实施状况,随时对规划做必要的调整或修编。

14提高用地综合效益,土地供给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以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为依据。特点就是资源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它适宜利用的方向。

根据区位条件,因地制宜

注意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统筹安排各业用地。社会经济各部门的用地,彼此间既有相互争夺的一面,也有相互促进的一面。

15影响高新科技产业布局的因素:

经济社会因素: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在区域经济水平高度成熟的驱动下发展起来的,是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自然演化规律的一种必然结果;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必须加以各种经济和政策扶持的驱动措施,保证在具备一定条件和特殊要求的区域促进其发展

科学技术因素:高新技术产业是在技术研究开发基础上形成的产业。科技密集区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布局的重要基础

生产、生活环境条件: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有优良的生产环境,健全的基础设施和方便舒适的生活条件(优良的生活环境是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的技术上的要求 基础设施是任何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对高新技术产业来说,更为重要,特别是便捷的交通和新的信息传输手段; 适宜的生活环境,即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内营造一种拥有科学文化气氛,以激励科技人员创新思维和企业家创造精神的生活环境)

16. 基础设施的性质:

公共性:基础设施不是为特定部门、单位、住户、企业设置的,而是为一国或一区社会经济整体服务的,大家共同使用,共同享受;是社会共同劳动、联合劳动的结果

两重性:基础设施既为物质生产服务,又为人民生活服务,两者难以截然分离。

系统性:基础设施是一个有机的综合系统,是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运转载体,交通、电力、电讯、给排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曾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工程体系

长期性:基础设施施工周期长、消费周期长、效益回报期长。

间接性:基础设施的投资往往分散体现在其服务对象的效益上,这种间接效益远远超过直接效益。

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国家建设部办法的内容P473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建设条件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3、确定区域城市发展战略,有条件的可划分城市经济区

4、提出城镇体系的只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

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10、提出实施规划的对策和措施

17. 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

以区域为整体,统筹考虑城镇与乡村协调发展,明确城镇职能分工,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调控和引导区域内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大小城镇协调发展。

协调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限制不符合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开发活动,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区域基础设施共享和有效利用,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确定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

18. 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

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建设条件

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确定区域城市发展战略,有条件的可划分城市经济区

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

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提出实施规划的对策和措施

19. 区域城镇人口预测方法:

以时间序列趋势预测(根据近些年人口变动情况,外推至规划近远期)

自下而上预测法(将各城镇新一轮总体规划中的人口预测数进行汇总平衡,得到总人口 对主要城市人口分别进行预测,再对其他城镇人口分类进行预测,,然后进行汇总平衡)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化法(在依据城镇和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基础上,通过预测规划期末每个种植业劳动力平均负担的耕地数和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情况估计规划期的富余劳动力资源,预测本地城镇可能吸收的农村劳动力数量,根据历年外迁人口状况等因素,预测区域城镇人口数)

三种方法综合分析,确定规划期预测的城镇人口数

20.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类型:

特大城市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类型

多中心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类型

以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类型

行政经济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类型

三.案例分析

1某市位于我国南部沿海丘陵地区,盛产水果、海产品,风景旅游资源丰富,部分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东湾为水产资源保护区,沿海分布大量红树林、湿地、沙滩和礁石。

外商根据东、西两个海湾均具有建深水港的良好条件和市场、区位等其它因素的综合考虑,计划在该市投巨资兴建大型石油项目。据此,该市编制了以发展石油化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其要点如下:

1)等级结构:分为ABCD四级。A为市域中心城市;B为市域副中心城市;C为重点发展城镇;D为一般城镇。

2)职能结构:C1C2C3C4C5以发展石化工业为主要职能;D13D14D15以发展旅游业为主要职能;其余均为综合职能。

3)交通:考虑到东湾现状基础设施和城镇依托条件较好,拟在东湾进行局部填海建设深水港码头。为促进市域协调发展规划建设环状高速公路网和若干条一、二级公路,以加强各城镇之间的联系。

答案:

1港口选址在东湾是错误的,与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沿海旅游区矛盾较大。建议在西湾建港;

2)在C2安排石化工业是错误的,这里四面环山易造成污染,且对周边自然保护区有不利影响,建议取消;

3)在C3安排石化工业也是错误的,影响自然保护区(1)和旅游开发;

4)石化工业布局比较分散,应适当集中,建议C2C3取消石化工业后,与C1C4C5适当合并布局;

5)高速公路选线:布置偏多,D5以东段没有必要,造成浪费,且穿越山脊,应该取消。

2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级市,其南部为丘陵,北部为山区,山区经济以农林为主。受地形条件影响,城镇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带,市域城镇化水平在35%左右。市域内现有大城市一个,县城6个,其它建制镇34个。规划为求市域内城镇均衡发展,在北部地区新设3个镇:市域交通规划基本符合发展要求,试结合现状和规划示意图,指出在城镇等级布局和主要交通线路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重点镇设置过多;

(2)4号镇和34号镇不宜作为重点镇,不接近主要交通干线;

(3)新增设的3个镇中,35号和36号设置条件不充分;

(4)南北向高速公路与中心城市联系不便。

3图为某地级市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该市北部为山区,中部为山前平原,南部为滨海平原。有两条国道呈十字交叉形在市域内通过。

1)该市沿海有NDW三个县城。东部海岸为沙质岸线,沙软潮平,水质清澈,附近有海岛;中部主要为礁石海岸,距海岸500米处水深可达20~25米;西部沿海有大面积的盐田。规划拟在W城布局大型区域电厂(装机容量480万千瓦)和焦化厂;在D城建深水码头,用进口铁矿石,结合当地的煤炭资源,建大型钢铁基地及发展相关的产业;N城拟建为盐化工基地。

2)该市市区由三个组团构成,相距均在20公里左右。Z组团为中心组团,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70万。G为以煤炭开采为主的矿区,人口25万。F为新型工业区,全市的副中心,人口30万。ZGZFZN有国道连接,ND有公路连接。规划还拟分别从Z城、G城建高等级公路与W连接。

3)为保护环境,中心城市各组团都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位置见图)。F城与G城之间有一水库,这个水库是城市水源。

请指出:该规划在工业布局、公路建设及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中的不合理之处,说明理由并提出改进意见。

答案:

1W城应发展旅游,布置污染大的电厂、焦化厂不合理;

2)电厂、焦化厂应集中布置在D城或其附近;

3)从Z城到W城和从G城到W城分别修两条高等级公路不合理,应规划为一条;

4W城与D城没有公路不合理,应有公路连接;

5F城的污水处理厂规划在水库边不合理,对水库有污染,宜布置在西河下游;

6)沿海三城没有污水处理厂不合理。

4某市为内陆平原城市,属县级市,共有32个建制镇。该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如下:

请指出该市城镇体系规划图中的不妥之处。

答案:

1)规划年限不对,应为15-20年;

2)中心镇数目过多,全市共有32个建制镇,中心镇就设了11个;

3)城镇体系布局的层级分布不平衡,中心镇11 个,二级城镇仅4个,三级城镇多至17个,没有形成金字塔形结构,而且城镇分布也呈现不均衡,中心城镇分布集中在东部地区(9个),西南部缺少有经济实力和规模的城镇,难以带动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4)与区域外的交通衔接关系较好,但市域内部交通系统整体性不强,道路网分布较杂乱,重复建设较多;

5)铁路枢纽与高速公路之间联系应采用立交形式。高速公路至机场的立交位置不当,应结合中心城镇环路与机场连接。北部中心城镇环线与高速公路相交不宜再采用立交,避免高速公路上开口太多,不利管理,也影响车速;

6)铁路线两侧的三级干道设置没有必要;

7)污水厂重复建设且位置不当。由于太湖是内湖,也是著名的风景区,应保持良好的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5某城镇西部为丘陵地貌,南部临海,东部与内陆某省接壤,临海岸线有一段沙质海岸,沙质细软、干净,每年大部分时间风和日丽、风平浪静。另有一段礁石海岸,其余大部分海岸诗文条件良好,适宜作深水码头。

该城镇体系内有多个城镇,其中A为中心城市,人口约100万,C为大型化工城市,D建有大型码头。各城镇之间有公路、铁路相连,并规划在BDAD之间修建两条高速公路。

城市ACD建有污水处理厂,ABEGH建有供水厂。

试对该城镇体系中沿海城镇功能、各城镇之间交通及大型基础设施规划进行分析,并指出问题及调整建议。

答案:

1C为化工城镇,选址不当,功能不合理。C临近沙滩海岸,该岸线宜作为沙滩浴场,发展旅游,应建旅游城市;

2D城虽临海,但地处礁石海岸,不宜作码头港口,应选址另建港口城市;

3A为中心城镇,D为一般城镇,但D城却规划了两条高速公路,A城只有一条,显然城市间的交通设施分布与城镇地位和职能不协调;

4ACD城有污水处理厂,其他城镇没有,应增建;

5)除ABEGH外,其他城市也应建供水厂;

6E城缺少与其他城市联系的公路,应建一条公路连接A城或向北连接国道;

6某城市城镇体系规划如下图,AGE为石油化工城市。

请指出该市市域城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方案。

1)深水港选址不当。不能设在水产保护区内,对自然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应另行选址;

2)石油化工城市G对风景区造成影响,且周边被群山包围,不利污染扩散;

3)该城镇体系中有三座石油化工城市,但布局分散,应适当集中;

4)高速公路系统规划不合理。有些区域过密,东北方向只是通往村镇,没有很大交通量,不宜建设高速公路,由普通公路连接即可;

5)连接DE城的高速公路环线可取消,由普通公路替代;

四、区域分析——嘉善

嘉善县地处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江浙沪两省一市交会处。境域轮廓呈田字形,东邻上海市青浦、金山两区,南连平湖市、嘉兴市南湖区,西接嘉兴市秀洲区,北靠江苏省吴江市和上海市青浦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暴雨、连阴雨、干旱、寒潮、大雪、大雾、高温和台风。

PRED分析:

1、 城市人口

2011年末,全县户籍人口出生率为6.35‰,死亡率为6.90‰,自然减少率为0.54‰,计划生育率为99.02%。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385278人,比上年末增加118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0923人,比上年末增加1044人。可见,嘉善县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

此外嘉善人口表现出三个特点:

1)、老龄化加剧。老龄化程度达到了9.62%

2)、男多女少显著。主要原因是男青年大量涌入嘉善务工。

3)、城市人口增加。10年来嘉善城市人口上升了18.07个百分点。

2、资源分析

作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的嘉善,拥有丰富的资源,其中主要包括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文化资源:嘉善县历史悠久,环境优美,素有鱼米之乡、文化之邦文明天下。千年古镇——西塘、梅花庵、大原生态旅游区等都是嘉善著名的旅游景区,为嘉善文化资源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自然资源:嘉善县硒土资源丰富,可进行富硒稻米开发。

人力资源:嘉善县出了不少名人,如政界有倪天真、科学界有张钟俊、艺术界有朱年慈等。

3、 环境分析

嘉善境内水网交织,物产丰饶,民风淳朴,自然环境舒适、适宜,服务环境高效、周到。

4发展分析

2011年调查,嘉善县的三产比例是7.35933.7GDP和人均收入在周边同等级城镇总排位靠前。

SWOT分析

1、优势。嘉善有着优越的交通条件,沪杭铁路沪杭高速铁路沪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连接线、亭枫高速连接线、320国道穿境而过;跨海大桥北连续线二期将于2012年开工建设,届时嘉善将成为长三角的交通节点,区位优势将更为显著,与上海、苏州、杭州、宁波这周边4大城市的互动将更为便利。

此外,传统产业和民营企业的良性发展,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和声誉方面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木业家具业、电子信息业、五金机械、纺织服装是嘉善县的支柱产业。

2、劣势。(1)、生产力布局相对分散

2)、制造业的产业层次与周边地区的比较优势不明显

3)、土地、资金、能源、人才等要素供给约束日益明显

4、企业组织化程度不高

3.机遇

1)、浙江省产业发展布局对嘉善发展的支持

2)、长三角产业发展趋势及对嘉善产业发展的影响

4挑战

在嘉善县周边,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显著加快,跨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周边地区同质竞争愈发激烈,给嘉善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种竞争环境下,嘉善县如何保障自身优势产业发展,实现与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良好互动,将成为其今后发展所需面对的重要挑战。

发展战略

1、 产业战略

1农业发展方向——高品质、高附加值农产品

2工业突出制造业这一主导产业,突破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优势产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旅游休闲业等

3第三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注重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2、城市定位

1)主动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

2环杭州湾产业发展良机不容错失

3)走生态发展之路

4)走效率发展之路

20.增长极理论

理论要点: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是由佩鲁(F.Perroiix)于1955年最先提出的。该理论的中心思想:

经济增长不可能在各地同时出现,而只能以不同的强度发生在有限的区域极点(增长极)内,然后以不同的程度扩散到周围地区;

增长极能否形成取决于有无推动型工业,当推动型工业在某一地理空间集聚时,由于其很强的产业关联度,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促进了产业的集聚,从而获得空间集聚效益,提高了劳动生产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引起产业进一步集聚(极化效应),导致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

通过透过极化和扩散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增长极的概念有三层含义:

增长极是存在于经济区域内的一个实体;

它有一个自身成长壮大的过程;

它不断向其周围经济空间施加影响。

增长极理论的传人及其创新在上世纪80年代初所产生的实践意义在于:直接促成了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从以公平为中心的均衡发展向以效率为中心的非均衡发展的重大转变。它使人们认识到,均衡是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而非均衡则是达到均衡的必要手段。因而,转变发展思路,让一部分条件较好的区域优先发展起来,率先成为区域增长极,通过它们的发展辐射带动整个区域发展,将是我国新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在当时,我国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优势,选择了东部沿海地区作为优先发展地区,为此在对外开放、体制改革、投资、税收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向东部倾斜政策。在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动下,东部的极化效应得到发挥,吸引了包括海外资源和中、西部资源的大量涌人,在东部沿海从南到北围绕“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三大城市圈形成了产业聚集和规模经济,三大经济增长极逐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初以开放深圳、珠海、厦门和汕头四个经济特区为标志,“珠江三角洲”经济增长极迅速发展起来;90年代初以浦东开发为标志,“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极又迅速成长起来;进入90年代中后期以开发天津滨海新区为标志,“环渤海”经济增长极也渐渐凸显出来。¨ 可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间所实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始终是以构建东部沿海三大增长极为战略重点而展开的。从总体上看实施这一战略是成功的,其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是造就了东部沿海三大增长极,如果把三点连成一条直线就形成了一条自南到北的沿海发展轴线。二是打破了我国建国以来实施“抽肥补瘦”的均衡发展战略所造成的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的低度均衡状况,拉动全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了93%。三是东部的率先发展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并为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实施梯度转移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在东部三大增长极迅速崛起,并拉动东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广大中、西部却发展缓慢,与东部区域差距不断拉大。根本原因在于非均衡发展战略重点放在东部持续时间过长,在政府优惠政策的强力推动下,东部三大增长极与中、西部地区的“极化作用”被强化,而“扩散作用”却被弱化,必然要产生区域发展的不协调问题。因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期,对非均衡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调整很自然地被提上了日程。1999年“西部开发”战略的推出,即是战略重点调整的开始。2003年国务院为加快东北地区发展又提出了“振兴东北”战略。2006年“中部崛起”战略也被提上日程。这一系列重要战略举措的实施,说明我国已经注意并开始着手解决不断加剧的东、中、西区域经济差距问题,同时也说明我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的重点已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上述战略目前实施的效果来看,对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还没有从根本上遏制东、中、西区域差距继续拉大的势头。一方面是由于这种差距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不是短时间内所能解决的;另一方面则是这一系列区域战略的规划和实施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战略本身的的实际效果。

改革开放之后,在以提高经济效率为基本目的的大背景下,我国从根本上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实行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国家将发展重点向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重点开放地区倾斜,从而加速了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并进而促进了我国总体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随着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和市场自发作用的逐步增强,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开始凸现并日趋严重,促使社会各界对这种战略本身进行反思,并催生出以处理好东部与中西部发展关系问题为核心内容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同时,结合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社会、资源、生态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统筹处理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关系包括区域之间的关系,其重要性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认同。在这种情况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应运而生。

21.核心边缘理论

弗里德曼认为:核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核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依赖于核心,在不平衡发展过程中会产生来自边缘区的社会政治压力,如果压力受到控制,不均衡状态就会维持下去,反之,空间发展格局会被打破。

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集聚必然在区域中形成一定的核心区,每一核心区均有一个影响区,核心与边缘之间存在着一种扩散与交流的基本关系,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结节性区域;

任区域方面是更高层次核心的边缘区,另一方面又是较低层次区域的核心区;

不同层次结节区域的上下套接,形成一种等级扩散传播网络;

各种空间作用过程通过上述有序的空间结构逐层转换,推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弗里德曼将区域经济增长的特征与经济发展的阶段联系起来。他把区域经济的发展划分为:①前工业化阶段、②工业化初期阶段、③工业化成熟阶段、④空间经济一体化阶段四个阶段,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是通过核心的创新集聚或扩散资源要素,引导和支配外围区,最终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

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在区域规划中,经常用于处理城市与乡村之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发展关系上。

22.轴开发理论

(一)据点开发理论

由于资金有限,要开发和建设一个地区,不能面上铺开,而要集中建设一个或几个据点,通过这些据点的开发和建设来影响与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轴线开发理论

在据点开发过程中,要将联系城市与区域的各种主要工程性基础设施集中成束建设,形成发展轴,沿着这些轴线布置一些重点建设的工业点、工业区和城市。

(三)点轴理论

轴理论的基本内容

陆大道认为,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本质上是轴渐进式扩散,生产力各要素在空间中相互吸引而集聚,同时又向外辐射自己的作用力。这种模式不断演变下去,整个区域将形成由不同等级的城镇和不同等级发展轴线组成的轴系统为标志的空间结构。

点轴理论在我国生产力布局中的应用——轴开发模式

陆大道认为在我国生产力布局中应当实施点轴开发战略:

在区域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和开发潜力的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在各条发展轴线上,确定若干个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镇;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经济开发的注意力愈来愈多地放在较低级别的发展轴和发展中心;

确定点和轴线的等级体系,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

认为,这样可以产生五方面的实践效果:

点轴开发可以发挥集聚经济的效果;

点轴开发可以充分发挥各级中心城市的作用;

轴线重点开发可实现生产力布局与线状基础设施间最佳的空间结合;

点轴开发有利于城市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便捷的联系;

全国各级区域范围内重点发展轴线的确定,可以使全国战略和地区战略较好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建设的投资效果和组织水平。

在此基础上,陆大道提出了“T”型开发模式。

(四)水轴理论

π型理论认为,我国生产力布局以沿海、沿长江、沿黄河为主轴线,结合陇海、京广、浙赣一湘黔、太焦一焦枝、哈大、南昆铁路沿线等二级轴线,构成我国国土开发和建设总体布局的基本框架——水轴理论。

1、水轴理论提出的依据

水运的发展优势;

临水型工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世界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与政策的一个重要规律或原则就是:城市和交通干线的连接点和线是经济发展的最佳区位。长江经济带开发采取点----网络方式推进,以成都、重庆、长沙、武汉、南昌、合肥、南京、杭州等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为一级节点城市,以一级节点城市之间由铁路、高速公路、水路、空路、管道、通信主干线等构成的连轴线为一级轴线;以地级城市为二级节点城市。一级节点城市与二级节点城市之间以及二级节点城市之间以同样的方式构成二级轴线,由节点城市和轴线构成网络,形成优势区位。呈点----网络状展开。因此,长江下游形成了长三角城市群,主要由沪苏锡常、杭嘉湖、宁镇扬3个城市组群组成,特别是浦东新区的开发,使其成为上海甚至整个长三角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中游将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城市群,囊括九江、南昌、合肥、湖南的长株潭,这将是中部崛起的引擎;长江上游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沿长江城市组群与西部以成都为中心的沿宝成、成昆交通走廊的城市组群以及连接重庆与成都之间的中部城市组群。

新时期中国城镇化的总体布局是积极培育辐射全国的十大城市群,以城市群作为基本单元,实现龙头型大城市、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分工协作与互动双赢,充分发挥大城市的核心地位、中小城市的主体作用以及小城镇联动城乡的特殊功能。城市群作为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主体形态,它能突破大城市痼疾与中小城市尤其是小城镇集聚效应弱的弊端,融合“有分散的集中”与“有集中的分散”两种空间分布格局,是实现中国城镇体系协调发展的主要承载方式。

(一)有重点地发展联动城乡的特色小城镇

(二)积极发展主体功能完善的中小城市

(三)着力打造高端形态的龙头型大城市

(四)培育辐射全国的十大重点城市群

23.圈层结构理论

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城市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与空间距离成反比,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

24.梯度推移理论

理论要点

客观存在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区域梯度差异;

区域经济的盛衰取决于产业结构的优劣,特别是主导产业在产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

客观上存在产业与技术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扩散与转移的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速度的加快,逐步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实现经济发展的相对均衡。

梯度理论在我国的运用与发展

70年代末80年代初,梯度理论被引入我国总体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中。但这一理论引进后,引起了理论界的争论,引申出一些新的空间推移理论。

1、反梯度推移论

技术革命将给落后地区带来超越发展的机会,新技术的引进和经济开发顺序,是由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决定的。只要经济发展需要,又具备某些特殊条件,落后的低梯度地区也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开发新的产业和产品,甚至直接引进世界最新技术,实行超越发展,然后向第二梯度、第一梯度地区进行反推移;

在落后的低梯度地区中,也有许多相对发达的地区,也有许多技术力量较为雄厚的城市,在那里同样可以有创新活动,有接受新产品、新产业发展的能力;

梯度理论阻碍落后地区的开发和建设,也同实现区域平衡发展总目标背道而驰的,只有实行反梯度推移,低梯度地区才能有比高梯度地区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才有可能赶上或超越高梯度地区,才能实现地区平衡,共同实现现代化。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3381b223169a4517723a375.html

《浙师大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重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