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9 人教课标版高质版

发布时间:2019-08-22 14:53:4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教材分析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人教版必修五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个单元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小论文。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旨在理清作者思路,归纳文章要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必修三第四单元已经学习过科普小品文,对于本文的学习既可以巩固已学的知识,又可以获取新的知识。从教材的编排位置来看,它体现了循序渐进、学以致用的教学规律,从而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中国建筑的特征》本文运用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重点概况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各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可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类的文章普遍兴趣不高,学习本课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本文作者梁思成,家学渊源,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浸染,且学贯中西,养成了谨严的治学风格,探究这篇小论文的语言运用,学习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可作为本课学习重点。对于忽视汉语基本功训练的同学,是学习品味语言,锤炼文字的典范教材。善于透视关键语词所传递的语言信息,逐渐形成简洁、严密、清晰的语言风格,对提高阅读和写作小论文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教学目标:

、理解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

、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关注现代建筑的变革发展,理解大师的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

、尝试在网络环境中解读文本,充分凸现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

、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建筑的文法词汇、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意思,体会中国建筑求同存异的特点。

、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文化宝库中有许许多多和房屋建筑有关的成语。(学生七嘴八舌、脱口而出)教师在黑板上做好记录:   

金碧辉煌、美轮美奂 (这两个成语需要特别注意字:“碧”“轮”)  

鳞次栉比、登堂入室(鳞次栉比,是形容房屋很多的。登堂入室,后来的意思成了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红墙绿瓦、雕梁画栋、琼楼玉宇、碧瓦朱甍、富丽堂皇、钩心斗角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了解作者

梁思成(),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 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 梁启超长子1901420生于日本,年至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年、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年年至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年在这期间,还曾于年月、年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年月至年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19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世纪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写作背景

 本文发表于年月。建国之初,随着北京新城建设的开展,古城的城墙和城门也随之面临被拆除的命运195057梁思成发表了《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年,在极思想影响下,一些人主张扫除北京古建筑和古城墙为此,梁思成奔走呼吁: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为我们文化衰落消失的现象在北京城墙存废的辩论会上他说,拆城墙如同抽他的筋、剥他的皮一样他曾向中央政府谏言,力主在北京城的西面建一座新城作为政府所在地,这样便可以完整地保留全部老北京城然而,他的呼吁无济于事,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并蒙受不公正对待城墙被拆了,能代表老北京的城楼和牌坊也被拆除了┅┅

、走进文本

(一)阅读文本

初步探究:、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文题资讯

标题中国建筑的特征,偏正短语中心词特征,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题目定语逻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中国一词,气宇轩昂,视野宏观,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

五、整体把握:

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至(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文章主旨:本文运用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重点概况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各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六、合作探究

()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结构特点)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七、本文特色总结: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先总后分,分具体后抽象。作者对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进行概括时,逻辑上先总后分,先主后次,从结构特征到装饰特征,层次步步深入,简洁严密对特征突出部分用最显著最主要最大胆等修饰语加以界定这一部分是课文的主体部分,由建筑物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和上部屋顶的主要构成作为基本特征的第一点,再依序分别从结构原则、方法,斗拱、举折、举架的结构特征和装饰特征以及屋顶、颜色、构件和材料的装饰特征,一一作了清晰的介绍,条理十分清楚。

.举例说明、打比方说明方法的运用,使介绍事物非常清晰, 明确,通俗易懂。

语言严谨,有逻辑性。

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 尽管一路上会有无数的挫折与失败,只要努力勤奋,将会克服一个个困难,磨平一个个棱角,自己多了一份坚定,多了一份坚持,多了一份耐心,人生的路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生活的激流已经涌现到万丈峭壁,只要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壮丽的瀑布。 的自负比起无知的自负来还只能算是谦虚。 简单的开始也会迎来复杂的结论,令人取得难得的永恒,甚至在某一方面永垂不朽,流芳百世。 如果将人看作一棵树,学习力就是树的根,也就是人的生命之根。我们评价一个人在本质上是否具有竞争力,不是看这个人在学校时的成绩好坏,也不是看他的学历有多高,而是要看这个人有多强的学习力。这是哈佛大学校长讲的树根理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业精于勤,荒于嬉。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29d329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24.html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9 人教课标版高质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