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经典总结

发布时间:2010-12-15 22:20: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十八章 明朝(1368年-1644年)

 1368年,朱元璋灭亡元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永乐时,明成祖迁都北京。1449年发生"土木之变"后,明朝逐渐由盛转衰。1644年,明朝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推翻。

第一节 明前期的政治和经济

  一、明初皇权的高度膨胀

中央机构的变化 明初,中央设中书省。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废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明太祖废丞相后,挑选文臣担任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及东阁等殿阁大学士,协助他批阅奏章。明成祖以后,阁臣权力渐重,形成了内阁制度,事实上担负了宰相的职权。

明朝中央机构的变化还有: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专职弹劾百司;设立六科给事中,负责稽查各部。还设立锦衣卫,进一步加强对官吏和百姓的控制。

地方组织 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废行省,在全国设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省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刑法,都指挥使司管军队。布政司之下则为府、县。

军制 洪武初年,由大都督府节制诸军。后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都督府仅管兵籍和军政,不直接统军。兵部掌握军官的选授权,而军队最高指挥权则由皇帝掌握。

在军队编制方面,则实行卫所制度。府县各卫归各省都指挥使司管辖,各都司又归统于五军都督府。京都的卫军则为四十八卫军(后增到七十二卫)、三千营和神机营,合称"京军三大营"

刑法 明政府编定《大明律》,加强了维护君主集权的内容。但《大明律》对保护社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明太祖又亲自编撰了《大诰》三篇,汇集大量严惩官民贪污索贿、逃税抗租等案例。

明代还实行廷杖制度,以震慑官员,维护皇权。

科举与学校 明朝科举考试,三年一科。分乡试、会试和廷试三级。答题必须以朱熹注解的四书五经为依据,文章格式则定为八股文。

明代学校包括中央国子监、府县学和民间社学。学习内容主要有四书、五经及《大诰》、《大明律》等。

文字狱 明朝建国后,还大行文字狱,以血腥手段摧残知识分子,维护专制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打击豪强、贪官的措施 明太祖多次下令将地主豪富从本乡迁徙到外地,使他们失去原有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实力。

明太祖非常重视吏治,严禁官吏蠹政害民。他对贪官的惩治尤重,甚至剥皮枭首示众。

杀戮功臣 为了防止功臣对皇权造成威胁,朱元璋采取了无情杀戮的手段。一时狱案迭起,其中最大的狱案是"胡蓝之狱"

"靖难之役" 明太祖时,实行分封制,企图"慎固边防,翼卫王室"。但却造成藩王势力膨胀的后果。建文帝即位后,采取了削藩的措施。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反抗。经过史称"靖难之役"的战争,朱棣夺取帝位,是为明成祖。明成祖继续实行削藩的政策,铲除了威胁中央的藩王势力,加强了君主集权。

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加强对边防和北方广大地区的控制。

二、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明初恢复生产的措施 朱元璋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采取了积极鼓励、保护生产的政策。明初,政府多次下令释放奴隶,禁止庶民之家存养奴婢。明政府还颁布法令,提高佃户的地位。

明政府除了鼓励垦荒之外,还大力推行屯田政策。明代的屯田主要有民屯和军屯两种。以后,又出现了商屯。

明初,封建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多次组织农民大规模兴修水利。明太祖还采取了鼓励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等措施,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明初虽保留匠户制度,但工匠比元朝有较多的自由。明代工匠基本上分成住坐和轮班两种,轮班和住坐匠在服役之外,都可以"自由趁作"

明前期的赋役制度 明朝建国后,编造了鱼鳞图册(因图册上所绘土地方位若鱼鳞,故名鱼鳞图册)。鱼鳞图册上载明田亩位置、土地等级及户主姓名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明太祖还采取了"以良民治良民"的办法,在南方地区创立了粮长制。即挑选地主充当粮长,负责征收本地税粮。

明初,以110户为一里,其中丁粮多者10人为里长,余百户分为10甲,设甲首一人。明政府同时编造了《黄册》。即经过里、县、府和布政使司几级组织,对本辖区民户情况层层登记造册,最后上报户部的户口总册封面用黄纸,故称黄册。它是政府征收赋役的依据。

明初,农民所负担的徭役有三类,即均工夫役、里甲正役和杂役。均工夫役是明中央政府向各地摊派的徭役;以里甲为单位所服的徭役,为里甲正役;杂役则指地方各级衙门的差役。

明初经济的恢复、发展 明初,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无论是耕地数量,还是粮食、经济作物的产量,都明显提高。其中棉花的种植比宋元时更加普遍,已成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

明初,手工业以棉纺织业、制瓷业、矿冶业和造船业等的发展最为突出。纺纱织布已成为农村的重要家庭副业。

与此同时,制瓷业也进入鼎盛时期。如当时的江西景德镇,瓷器生产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在制瓷工艺方面取得许多新的成就。其中尤以宣德时的青花瓷、祭红最著名。

明前期,官营矿冶发展迟缓,而民营矿冶却稳步发展,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明初的造船业曾居世界前列,制造了如郑和下西洋所用的各种巨大、先进的海船。

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明前期的商业和城市经济很快繁荣起来。当时的南京,人烟稠密,店铺、住宅连廓栉比。其余如苏州、杭州、成都等等城市也相当繁荣。明政府在京师和各地设立宣课司、税课司及税课局等机构,征收商税;并于济宁、淮安(今属江苏)、扬州等运河七个口岸,按船收税。

明初,铸"洪武通宝钱",又发行"大明宝钞"。但大明宝钞很快贬值。

第二节 明中后期的政治与与张居正改革

  一、明中叶社会矛盾的加剧

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 明朝自宣德以后,吏治渐趋腐败,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激烈的斗争。明英宗即位初,太后委政内阁,出现了明朝内阁的"票拟"制度。从此,为争夺大学士,特别是首辅之职,官僚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

明武宗死后,明世宗在尊生父兴献王为帝的问题上,与以首辅杨廷和为首的官员发生冲突。即所"大礼议"之争。结果,杨廷和罢官,大批官吏受到惩罚。以后,张璁、夏言和严嵩等先后为首辅,斗争更加激烈。严嵩当政时期,政治极为黑暗。隆庆以后,徐阶、高拱和张居正互相斗争,先后入为首辅。

明成祖时,开始对宦官委以出使、监军等大权,又由太监掌管东厂特务机构。明英宗以后,宦官逐渐控制了朝权。其中司礼监宦官掌奏章机要,代皇帝用红笔批写奏章,称"批红"。史称:"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于是,先后出现了明英宗时的王振、明宪宗时的汪直以及明武宗时的刘瑾等诸多弄权太监,其中又以刘瑾气焰最为薰天。正德时,特务组织厂、卫合势,人民深受其害。宦官在专权的同时,还大肆贪污受贿,搜括民财。

土地兼并的剧烈 明代中期以后,土地日益集中。明代皇帝带头兼并地产,藩王、外戚、宦官以及官僚都凭借权势疯狂兼并田地。在此形势下,缙绅、地主也纷纷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大量土地。于是,出现了土地高度集中的严重后果。

在土地兼并剧烈发展的情况之下,不仅大批农民失去土地,而且卫所屯田也逐渐破坏。从而影响到明朝的财政收入,并削弱了国防力量。

赋役和地租的加重 明代进入中叶后,农民的赋税负担日益加重。正统初,明政府将江南诸省田赋改征银,称"金花银"。以后,折银率改变,农民赋税负担增加了三倍。为了应付与北方俺答汗和东南倭寇战争的需要,明朝对田赋多次实行加派。

明代中期,江南官田赋税过重的现象极为突出。农民佃种地主的土地,受到的剥削更为繁重。地租常占收成的一半以上。除了高额地租之外,地主还对农民进行额外榨取。

伴随着土地兼并,官僚、地主又把赋税转嫁给穷苦农民,造成严重的赋役不均后果。

财政危机 明武宗以后,由于大地主隐匿赋税,明政府财政收入逐渐减少。与此同时,政府支出却与日俱增。明世宗时,已出现财政亏空。明穆宗即位后,更形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二、明中叶的农民起义

明代中期,随着大土地所有制高度发展,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各地农民遂奋起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其中在正统时,爆发了闽、浙、赣三省的叶宗留、邓茂七起义;天顺、成化时,在荆襄山区又爆发了刘通、李原领导的大规模流民起义;正德年间,在河北又出现了杨虎、刘六等领导的起义。此起彼伏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对明朝统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三、张居正的改革

万历初年,在统治危机日益加重之时,出现了张居正的改革。在政治上,张居正对腐朽的吏治进行了整顿,"用人唯才",同时,裁减了许多冗官。

在边防上,张居正加强了与蒙古的政治联系,开展中原与蒙古族之间的贸易往来。他还调戚继光、李成梁等镇守北疆,增修长城沿线防御工事。

在经济上,张居正实行了赋役制度的重大改革,即所谓"一条鞭法"。其一,赋役合并,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其二,农民出钱代役;其三,除政府需要征收的米麦以外,其余田赋一律征银;其四,赋役征收由地方官吏直接办理。

 一条鞭法的实行,简化了赋役征收的手续,改变了赋与役分开征收的办法,并出现"摊丁入亩"的趋势。它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一条鞭法还松弛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张居正改革以后,明朝的政治、财政形势都有所好转。但是,这场改革因触动了大官僚地主的既得利益,因此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张居正死后,改革措施逐渐遭到破坏,明朝的统治遂日趋衰落。

第三节 明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 明中叶以后,农业生产除了在耕作技术上有所进步外,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显著的增加,如棉花、茶叶、甘蔗、花生、番薯、玉蜀黍、烟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都相当普遍。

手工业水平的提高 明中叶以后,手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景德镇的民窑生产有很大的发展;冶、铸铁业形成了佛山(今属广东)、阳城(今属山西)、尤溪(今属福建)等中心;丝纺织业出现了构造复杂、先进的织机,可以织造各色花纹;棉纺织业技术进步,产量大为提高。其余如印刷、造船等业,也都有较大发展。

明中叶,手工业工场内分工更加细密,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进了产品质量。

商品经济的活跃 到明代中叶,由于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田赋、力役的折银,促使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于是,农业、手工业产品大量涌进市场,甚至远销海外。

明中叶后,出现了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原料和手工业品生产的地域分工趋势。如江南湖州(今属浙江)普遍种桑养蚕,山东、河南广泛种植棉花;苏州、杭州等地成为丝织业生产中心,松江(今属上海)地区则是著名的棉纺业中心。这就促进了各地区间的商品交换。

明中叶以后,商业资本十分活跃。全国各地有许多商人和商业资本集团。最著名的有徽商、晋商、江右商、闽商、粤商、吴越商及关陕商等。

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明中期以后城市经济日益繁荣。当时的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都市;广州、泉州、漳州(今属福建)、福州、宁波(今属浙江)等地是对外贸易港口;武昌(今属湖北)、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天津(今天津)、临清及淮安既是交通要津,又是贸易中心。当时还产生了五大手工业区域: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的丝织业,芜湖(今属安徽)的浆染业,铅山(今江西铅山南)的造纸业和景德镇的制瓷业。在南方地区,市镇迅猛发展,特别是长江三角洲,除集中了苏、杭、湖、嘉、松等最繁荣的城市外,又涌现出大批新兴的工商业市镇,如苏州的盛泽镇、嘉兴(今属江苏)的濮院镇和松江的枫泾镇等。

明中叶以后白银的广泛使用,也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例证。

二、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

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到明代中期,除某些地区存在落后的佃仆制外,大部分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都有所松弛,可以自由迁徙。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永佃制”,即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明代中叶,江南农业生产中也出现了大量的雇工。其中的短工,通常计日受值,与凡人一样自由。

班匠制度的改变 在工匠反抗官府奴役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刺激下,明朝逐渐改变了对工匠的剥削方式。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明政府宣布轮班匠不愿服役者,可出银代役。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又下令班匠一律以银代役,每名每年纳银四钱五分,称"匠班银"。于是,班匠对封建政府的人身隶属关系大为削弱。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明中叶一些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中又以江南纺织业最为明显。

隆庆、万历年间,苏州纺织业中出现了"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的现象。作坊主与雇工之间形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当时,在松江暑袜业中还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暑袜店商人向分散的家庭劳动者提供原料,生产者最后将成品交给商人,计件取酬。于是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劳动者成了暑袜店的厂外工人。

但是,明代中叶以后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阶段,它不仅弱小,而且仅仅发生在少数地区和少数行业中,并带有明显的落后性。

三、万历时工商业者反矿税监的斗争

万历时,明神宗派遣大批太监充当税使、矿监,四出疯狂搜刮。一时"天下萧然,生灵涂炭" 许多城镇的作坊和商家破产、倒闭,工商业发展受到严重的摧残。终于激起了许多城镇手工业工人和工商业者的暴动。其中苏州织工葛贤倡导的反对税监孙隆的斗争,又最为突出。

第四节 明朝的边疆管理和民族关系

  一、蒙古地区

“土木之变” 正统十三年(1448年),瓦剌部首领也先以“通贡”赐赏减少等为借口,分兵四路内犯。次年七月,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仓猝亲征。不久,明军惨败于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境内),明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发生后,兵部尚书于谦等爱国官员支持景帝即位,加强北京防卫力量,打败了瓦剌军的围攻。以后,瓦剌与明廷议和,放回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正月,明英宗通过"南宫复辟"重新复位,于谦等惨遭杀害。

明朝后期中央与蒙古的关系 明朝成化、弘治期间,达延汗一度统一全蒙古。达延汗死后,蒙古又陷于分裂。其中以土默特部领主俺答汗最为强大,多次对明朝发动进攻。

隆庆五年(1571年),明朝封俺答汗为顺义王。俺答死后,明朝封其妻三娘子为忠顺夫人。三娘子继续执行与明廷友好的政策,加强了蒙古地方政权与明中央的关系。

为了防备蒙古地方统治者的袭扰,明政府在长城沿线上先后设置辽东(在今辽宁辽阳)、宣府(在今河北宣化)、大同(在今山西大同)、延绥(在今陕西榆林)、宁夏(在今宁夏银川)、甘肃(在今甘肃张掖)、蓟州(在今河北迁西)、太原(在今山西偏关)、固原(今宁夏固原)九个要镇,称为"九边"。同时,又沿各镇修缮长城,加强了防卫能力。

二、畏兀族地区

明朝建国后,天山南北畏兀族聚居的地区分裂成许多割据政权,其中最大的是于阗和别失八里,其次是哈密、吐鲁番。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朝进兵哈密城,哈密从此归顺明中央。明朝还册封哈密统治者为忠顺王。明朝先后设立了哈密卫、蒙古赤斤卫、安定卫以及沙州卫等等,以畏兀、蒙古贵族担任长官,保持与中央的朝贡关系。16世纪,吐鲁番势力强大,控制了河西走廊,形成了封建割据势力。但畏兀族各部与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15世纪后期以后,畏兀族逐渐改信伊斯兰教。

三、乌斯藏地区

明朝初年,明太祖对乌斯藏(今西藏)摄帝师喃加巴藏卜予以封赏。又封地方政权首领章阳沙加监藏为灌顶国师。不久,章阳沙加监藏遗使入贡,恢复了西藏与明中央政治上的从属关系。明政府还册封西藏其他地区政权的领袖为阐教王、辅教王、护教王和赞善王等,他们与明中央都保持着朝贡关系。此外,明朝还在西藏建立指挥使司、宣慰司、元帅府、万户府及千户所等机构,任命当地上层为长官进行管理。明中央还与西藏进行茶马互市,修通了从雅州到乌斯藏的驿道,加强了西藏与内地之间的联系。

14世纪末,宗喀巴在西藏创立新教派--格鲁派。明成祖时,宗喀巴命弟子赴京朝见。按照其教规,宗喀巴死后由他的两大弟子世世转生。这两大弟子后被追认为一世达赖和一世班禅。万历时,达赖三世上书中央请准认他在西藏所取得的地位,得到了明政府的批准。

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明代,中央政府在云南、贵州设立布政使司。在布政使司之下,比较进步的地区废除了土司,改派流官管理;在落后地区则保留了元朝的土司制度,任命当地少数民族的上层人物为土官进行统治。

六、满族

女真三部 明初,女真族分为野人女真、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三大部。明朝先后设建州卫、左卫及右卫,授建州女真首领为指挥使。

明政府为加强对东北的统治,又建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其管辖范围包括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北抵外兴安岭,南濒日本海的广大地区。

女真的统一与建国 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活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努尔哈赤还创立了八旗制度。八旗制度规定:300人为一牛录;5牛录为一甲喇;5甲喇为一固山。各级首领分别称牛录、甲喇和固山额真。每固山一旗,为正、镶黄、白、红、蓝共八色。它是兵民合一的组织,八旗兵丁平时生产,战时出征。

后金的发展与对明的战争 努尔哈赤建国后,开始与明朝发生激烈的战争。1619年二月,爆发萨尔浒之战。结果,努尔哈赤以少胜多,打败明军。从此,后金发起了更大的攻势。

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兵围攻宁远(今辽宁兴城),被明将袁崇焕用炮火击成重伤。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此后,后金大军不断入关。

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改族名为"满洲"。皇太极仿明朝建制,设置六部和内三院等机构。又在原满洲八旗外添置汉军八旗、蒙古八旗。到17世纪30年代后期,皇太极统一东北各地,还征服了蒙古各部,为此后清军入关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第五节 明代的对外交往

  一、郑和七下西洋

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受命先后七次下西洋,对亚非各国进行贸易和访问。郑和率领船队,先后去过今天的越南、柬埔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孟加拉、马尔代夫、波斯湾、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的索马里、肯尼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船队的规模很大,人员众多,使用了当时最大、最先进的海船。郑和船队满载中国的瓷器、茶叶、铁器、农具及丝绸等各类商品,与各国交换如象牙、香料、宝石等珍宝。郑和的远航,对加强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

郑和的七次远航,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和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新航路要早半个世纪以上。

二、华侨对南洋经济开发的贡献

在明代,由于江浙闽广等省土地兼并激烈,赋税繁重,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得不远涉重洋,到南洋地区谋生。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华侨的活动也促进了中国与南洋各地的贸易。

三、抗倭斗争

明朝初年,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有了发展。但是,明初以来,日本一些失意的封建诸侯为了掠夺财富,组织武士、浪人和走私商人,经常到中国沿海从事掠夺和骚扰活动,给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的破坏。史称"倭寇"

嘉靖时期,明朝对日益猖獗的倭寇展开了大规模的反击。民族英雄戚继光及俞大猷等将领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在扫除沿海倭寇的战争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五、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

16世纪开始,西方的葡萄牙、西班牙及荷兰等国殖民者先后来到东方,抢占殖民地,与中国发生了联系和冲突。

明武宗正德时期,葡萄牙殖民者开始在中国沿海进行骚扰。在明朝军民的反击下,葡萄牙殖民者企图在中国沿海建立据点的活动遭到失败。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通过行贿明朝官吏的手段,占领了澳门。

天启六年(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侵占了台湾北部。以后,荷兰殖民者曾一度侵占了澎湖,但被福建军民所驱逐。崇祯十五年(1642年),荷兰打败西班牙,占据了台湾岛。

在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扩张的同时,西方传教士也相继到明朝境内从事宗教活动。当时来华的著名耶稣会士有意大利人罗明坚和利玛窦等。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他们曾进京朝见明神宗。此后,传教士来华人数不断增加。他们除传播宗教外,还暗中从事于测绘地图、调查中国物产等活动。与此同时,他们也介绍了一些西方有关历算、水利、测量等方面的知识,增进了中国对西方科学技术的了解。

第六节 明末农民大起义

  一、明朝末年社会矛盾的激化

政治的黑暗、腐朽 明朝后期政治日益黑暗、腐朽。官吏贪污腐化,朝廷党争不已。先后出现了"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等事件。天启时,东林党人展开了与阉党势力的斗争,但遭到残酷的打击和迫害。一时宦官专权,朝政极端黑暗腐败。

土地兼并的剧烈和赋役的加重 明代后期,地主阶级拼命兼并土地,其中又以皇族、外戚及宦官最为疯狂。如万历时,明神宗的皇庄占地214万余亩。明熹宗赐给惠、瑞、桂三王湖广、陕西庄田每人三万顷。大宦官魏忠贤占有土地一百万亩以上。

大批农民丧失土地后,沦为佃户和奴仆。他们除了受到地主残酷的地租剥削外,还遭受各种额外的勒索,从而陷于极其悲惨的境地。

明代后期,赋役越来越重。如"辽饷",每亩加派银至九厘,其数额相当于全国总赋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天启时,又有关税、盐课及杂项等加派。地主将这些负担转嫁给小农,使广大农民家破人亡。

黑暗的政治统治和残酷的经济剥削,使明末社会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于是各种灾荒连年出现。甚至于产生"民相食"的现象。在此背景之下,明朝后期各地不断爆发农民起义。

二、明末农民大起义

大起义的爆发 天启七年(1627年),王二在澄县(今属陕西)率领饥民造反。随之,陕西各地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其中较为突出的有陕北王嘉胤、高迎祥及张献忠等起义军。李自成投奔"闯王"高迎祥,号称"闯将"

崇祯八年(1635年),为了打破明军的围剿,十三家七十二营起义军领袖聚会河南荥阳,采纳了李自成"分兵定向"的战略。会后,起义军分兵五路,迎击官兵。其中高迎祥、张献忠起义军向东连破城邑,直捣中都凤阳,并毁皇陵,极大地震撼了明朝的统治。

起义的低潮 崇祯九年(1636年),高迎祥战败被杀,李自成继续领导这支队伍。1637年(崇祯十年),明朝制定了"四正六隅十面网"的军事围剿计划。1638年春,李自成遭到明军伏击,伤亡惨重。在农民军受到挫折的情况下,张献忠及其他一些起义军接受了明朝的招安。

但此时,随着"剿饷""练饷"等加派增多和灾荒日益严重,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起义的再度高涨 1639年五月,张献忠于谷城(今属湖北)再度起兵,罗汝才等也在房县(今属湖北)响应。经过艰苦的运动战,张献忠起义军不仅拖垮了明军,而且攻陷襄阳(治所在今湖北襄樊),粉碎了明朝的军事围剿。

崇祯十三年(1640年)冬,李自成率部进入河南,成千上万的饥民参加了起义军。李自成针对当时的形势,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次年,李自成破洛阳,杀明福王。接着,李自成连破明军,三围开封城。从此,起义军展开了战略反攻。

三、农民政权的建立和明朝的覆灭

大顺政权的建立和明朝的覆灭  1642年冬,李自成进军湖广。次年三月,李自成称"新顺王",以襄阳为襄京,建立了新顺政权。不久,李自成起义军再度北上。九月,李自成大败明军。十月,李自成占领西安(今属陕西)。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改国号大顺,建元永昌,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又进一步完备农民政权的组织机构。

二月,李自成率部北上,沿途纪律严明,得到各地人民的支持。三月,大顺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

李自成进京后,进一步加强了中央政权的建设。同时,大顺军在各地建立的府、州、县各级政权也愈来愈多。起义军还对贵族、官僚及大地主严加镇压。如设"比饷镇抚司",以暴力手段迫使贵戚大臣、贪官污吏交出资财。在"均田"口号的推动下,一些地区的农民还夺取了地主的土地。

大西政权的建立 1643年五月,张献忠攻占武昌,杀明楚王。张献忠即"大西王"位,改武昌(今属湖北)为天授府,建立了大西农民政权。不久,张献忠转攻湖南,克长沙(今属湖南),再进军四川。1644年十一月,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西,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

四、农民战争的失败及其意义

1643年,皇太极死,福临嗣位。多尔衮摄政,做好了入关的准备。但大顺政权的领导者却满足于已有的成果,追求享受。同时,军纪也逐渐松懈。就在此时,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投降了清朝。

1644年四月中,李自成率军讨伐吴三桂。但在清军参战的情况下,大顺军战败。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称帝。次日,大顺军撤出北京。不久,清兵进入北京。

李自成率军经山西撤到西安。次年初,清军分兵两路攻打陕西。李自成再撤退到湖北。四月,李自成被地主团练袭杀。清军随之向大西政权进攻。1646年十一月,张献忠在西充(今属四川)遭到清兵袭击,张献忠兵败牺牲。

明末农民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却产生了重大的历史意义。其一,起义军推翻了腐朽的明朝,打击了地主阶级,调整了生产关系,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其二,起义军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均田"的口号,将农民的平等要求集中到土地问题上,表明农民战争进入了以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为斗争目标的更高阶段;其三,起义军提出"公平交易"的口号,反映了工商业者的利益,顺应了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要求。

第七节 明朝时期的文化

  一、哲学思想

玉守仁及其"心学" 在明前期,程朱理学在思想界占统治地位。明中期以后,王守仁的"心学"影响逐渐增大。

王守仁受到先秦思孟学派和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又继承了南宋陆九渊的心学。其学术的核心命题是"心外无物"。他认为人心是万物的本源,没有人的意念活动,就没有客观事物。王守仁还认为"心外无理",所谓"心即理"。他要求人们自觉地以封建伦理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

王守仁的主要哲学著作为《传习录》和《大学问》。

李贽及其进步思想 李贽是明代著名的进步思想家,著作有《焚书》、《续焚书》、《藏书》及《续藏书》等。

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敢于打破对孔子的迷信,表现出离经叛道的批判精神。李贽还对封建礼教和等级制度提出了质疑,对工商业发展给予肯定。李贽反对封建束缚的主张,反映了要求平等和发展个性的朦胧民主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二、文学、艺术及大型典籍

小说成就 明代的小说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产生了大量长篇章回小说和短篇话本、拟话本。其中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冯梦龙的"三言"、凌蒙初的"两拍"及《金瓶梅》,最为著名。

诗文 明代前期,以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为首的“台阁体”诗派把持文坛。明中叶以后,先后崛起了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他们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对台阁体发起了进攻。

明中期以后,文坛上又出现了以王慎中、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和以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他们与复古派的主张相左,提倡文学的发展与变革。

戏曲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城镇经济的活跃、繁荣,戏曲出现了迅猛发展,产生了康海的《中山狼》、王世贞的《鸣凤记》和徐渭的《四声猿》等有影响的作品。而最负盛名的则是汤显祖的《牡丹亭》。

明代时期,在流行的戏曲唱腔中,以弋阳腔和昆腔为突出,而又以昆腔影响最大。

绘画 明朝时期,绘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前期著名画家有赵原、边文进、王绂及戴进等。其中王绂以善画墨竹出名。明代中叶以后,画坛名家辈出。张伟、林良、吕纪等各具所长,而"吴门四大家"的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充分吸取了前人诸派之长,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被后世称为"明四家"。嘉靖时的徐渭,自辟蹊径,创泼墨花卉。明末的董其昌、陈洪绶等人,在绘画上也有相当大的成就。

《永乐大典》 永乐年间,明成祖敕令大臣解缙,组织大批人员,编纂了《永乐大典》。它辑入了明以前图书七八千种,内容包括经、史、子、集、戏剧、平话、天文、地理、医卜、农工技术以及道教、佛教等各方面的著作,全书共22937卷,约三亿七千万字,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

三、科学技术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徐光启广泛吸收当时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又总结中国传统的科技发明,在天文、数学、生物学和农学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徐光启的主要成就,则是《农政全书》。《农政全书》包容了与农业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工具、作物特性及技术知识等等,不仅是17世纪以前中国农学的总结,而且还介绍了一些外来的农业知识。

宋应星及《天工开物》 宋应星是明代杰出的科学家,其名著《天工开物》是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成就的总结。《天工开物》对农作物的种植、加工,对各种手工业产品的制造技术,都有详细的记述,图文并茂。宋应星不仅总结了以往的发明创造,而且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改进。

李时珍及《本草纲目》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批判继承以往"本草"的基础上,总结吸取了劳动人民的宝贵经验,经过自己的长期实践,写出了《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共收药物1892种,其中新增300多种。书中还附有处方11096个,插图1000多幅。李时珍对每种药物都作了详细的说明,订正了一些历代相沿的错误。它是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医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徐霞客游记》 徐宏祖(号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他以毕生精力有计划地考察了大半个中国。在三十余年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他完成了包含丰富科学内容的《徐霞客游记》。其中有关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记录,是研究民族和历史地理的珍贵资料。

建筑 明代建筑领域成就辉煌,其中的北京皇宫是当时建筑的突出代表。这座皇宫由几百座不同的建筑物组成,布局合理,气势恢弘,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其中的奉天殿(今太和殿)、华盖殿(今中和殿)和谨身殿(今保和殿)是中心建筑,极其巍峨壮观。其土木建筑技术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它是世界上保存至今规模最大的皇宫。

在明代,佛塔和陵墓改用砖石建筑,出现了许多著名砖石建筑。而明代的园林建筑,也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如苏州精巧秀丽的拙政园、留园等,就是突出的代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1f63a2ce2bd960590c6771e.html

《明朝历史经典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