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论文

发布时间:2014-03-22 22:43:3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我国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发展现状

摘要:一个国家油气资源状况将直接影响该国家的发展,本文将把石油与天然气的储量、发展趋势等进行对比,用以说明我国石油资源进入壮年期,天然气资源进入青春期,在未来天然气有望超过石油成为第一能源

关键词:青春期,壮年期,第一能源

一、我国油气资源状况

我国石油资源状况

中国是世界石油资源大国,常规石油资源量为765亿吨,可采资源量为212亿吨。但含油气盆地规模较小,地质条件复杂,勘探难度大,与世界其他产油大国相比,我国发现的世界级大油田较少。我国石油探明程度任较低,平均只有33%。主要产油盆地任然是未来寻找常规石油储量的主要阵地,尤其是渤海湾、松辽、鄂尔多斯、塔里木、准格尔等大盆地。通过老油田挖3和新油田发现,这些盆地仍有很大的储量增长潜力。我国的石油剩余探明储量有90%分布在陆上[1]。从历年变化来看,陆上石油剩余探明储量所占比例已从2000年的92.06%持续下降到2008年的90.95%。目前国内陆上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这三个地区的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从20002008年都在17亿吨上下,占全国总量的8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大庆油田已过生产高峰,石油探明程度很高,储量替代率较低。西北地区的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从2000以来一直在稳步上升,2008年较2000年提高近46.7%,达到5.29亿吨。我国海上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到2008年达到1.92亿吨,比2000年提高16%,占国内总石油储量的9.05%(表1.1)海上石油储量占全国储量的比例也处于一个上升态势,从2000年的7.94%上升到2008年的9.05%,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海洋所蕴含的巨大潜力。目前我国已发现的石油储量的海上盆地有渤海、珠江口、北部湾和东海四大盆地,而海上石油探明储量的持续增长主要来自于渤海和珠江口两大盆地。2008年这两个盆地的石油剩余储量分别达到了1.280.7亿吨。

根据2000年底的油气资源汇总情况,我国石油总资源量1021亿t,其中,陆上775亿t,海上246亿t;预计最终石油可采资源量约为 138~160亿吨。天然气总资源量47.04万亿立方米,其中,陆上38.9万亿立方米,海上8.14万亿立方米;预计最终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 10~15万亿立方米。截至2002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635亿t,探明率为40%~46%;累计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2.22万亿立方米,探明率为15%~22%;剩余石油可采储量23.8亿t储采比141,剩余天然气可采储量近1.87万亿立方米,储采比601.我国现已发现560个油田,193个气田,建成25个油气生产基地。2002年生产原油1.69亿t,居世界第5位;生产天然气326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8位。值得一提的是,西部新疆油田2002年原油产量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海上原油产量首次突破2000t,达到2147t,海外原油权益产量首次突破千万吨。

天然气资源状况

我国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利用都相对比较落后,已探明可采储量仅占世界的1.2%,目前年产量200亿立方米,预计到2000年达到250亿立方米/年。我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估计超过38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前景看好,按国际通用口径,预计可采储量7-10万亿立方米,可采95年,在世界上属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陆上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陕甘宁地区、塔里木盆地和青海,海上资源集中在南海和东海。此外,在渤海、华北等地区还有部分资源可利用。

1.四川盆地的天然气是我国开采较早、储量较丰富的资源,基本可在满足四川省和重庆直辖市需求的同时,通过管道外送部分剩余气量。主要市场是武汉,预计可供气20-30亿立方米/年。

2.陕甘宁气田是我国陆上最大的天然气整装资源,可采储量超过3000亿立方米,目前主要通过北京、西安和银川三条管线外送。输气能力分别为:北京方向660mm900km30亿立方米/年,供北京、天津、河北;西安426mm480km8-9亿立方米/年,银川426mm300km3-4亿立方米/年。该资源已具备建设第二条东送管道的条件,今后市场主要可能是北京、天津和河北以及华东地区。

3.塔里木盆地和青海的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具有较好的开采前景,预计可采储量与陕甘宁气田相当,今后主要靠管道经兰州、西安东送,主要市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

4.南海天然气资源蕴藏品质最佳,气田储量集中,单井产量大。现已通过海底管道年输香港29亿立方米,主要用于发电。还有部分天然气送海南岛三亚的一座100MW燃机电厂和化肥厂使用。南海的资源开发前景看好,但海上天然气开发难度较大,同时在一定程度也受到地缘政治因素的制约,因此,暂不宜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

5.东海地区的勘探工作一度受一些政策的影响而比较迟缓,但从现在工作成果看,资源储量看好。在钱塘江口以外的平湖气田发现的部分天然气资源正在供应上海,主要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气。但东海资源的情况与南海情况相近,也暂不宜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

二、油气资源发展趋势展望

步入壮年期的石油正在往老年发展

资源相对不足,石油储量增长的难度大。我国的最终石油可采资源量即使按160亿吨计,只占全球的3.9%;人均拥有石油最终可采资源量和产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5左右。而且,可采资源约有3/5有待探明。据推测,其中分布在中、新生界的白垩系和第三系的资源占总资源量的70%,粘度大的重油和低渗透石油资源占总资源量的43.6%,这些资源埋藏较深,工艺技术要求高,勘探技术难度很大。从近几年储量增长的构成看,约65%的增量来自于已开发油田的老区,增长潜力有限,储量接替难度较大。

2.主力油田进入稳产后期,新区上产任务重。我国的原油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占全国产量的2/3.但其主力油田已进入高含水(88%)、高采出程度(75%)和高采油速度的三高阶段。特别是大庆油田原油产量连续27年超过5000多万吨,2002年在5013.1万吨的产量水平上划了句号,计划今后将逐年递减。西部和海上原油产量这几年呈快速增长态势,但原油产量只占全国的1/5;海上原油产量只占全国的1/8.从近期看,这两个区域的产量增长难以弥补东部的递减。

3.石油供需缺口加大,进口依存度进一步提高。我国石油消费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原油产量增长速度,供需缺口越来越大。20002002年,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4.91%,高出产量增长速度近3.1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104万吨;石油消费弹性系数达到0.7,比石油生产弹性系数高0.436.石油一高一低现象导致国内石油供不应求,缺口从2000年的5637.73万吨增加到2002年的7236.41万吨,石油净进口量从2000年的6962万吨增长到7184万吨,10年增加了7倍多。预计2003年石油净进口量将突破9000万吨,进口依存度达到35%以上。

4.石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来自社会各界的担忧有增无减。一是出于石油进口来源方面的安全考虑。近年来,美国在东亚沿日本群岛、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精心构筑太平洋锁链,拟形成对中国的东向包围;在新加坡设立军用港口,拟控制马六甲海峡;印度全面推行所谓的有效控制,试图将南中国海纳入控制范围。此外,马六甲海峡经常遭到组织严密的海盗袭击。所有这些,直接地威胁着中国的对外贸易和石油进口安全。二是出于战略石油储备方面的考虑。虽然我国目前已确定分期建设国家石油储备库,但离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建立尚为时过早。这样,在资源供应地,因各种不确定因素如政治风波、军事冲突等,导致国际油价上涨或出现供应中断时,我国便丧失了储存进口石油、平抑国内石油市场动荡的手段和能力。三是出于油价大幅上扬的考虑。目前我国尚未大规模参与世界石油衍生品交易,没有市场保护屏障,不能对进口石油进行套期保值。无论油价涨幅多大,都只能被动接受。尽管我国在国外已开发了一些油田,但大多位于敏感地区,易受各种因素干扰,从油价上涨中获得利益的机会不大。

处于青年期的天然气

1).天然气将成为21世纪世界能源的支柱。石油、天然气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分别占37.5%、24.3%。然而,石油的消费比重近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只有天然气保持着旺盛的增长势头。2000年以来,世界天然气工业发展快速,剩余天然气可采储量和天然气年产量的年均增长速度都保持在3%以上。2006年世界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175.08 ×1012m3,年产量达到2.84×1012m3,按照目前的天然气消费量水平,全球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可以开采61.6a,比石油的开采年限多出50%。国际油价长期居高不下,人们对天然气的需求增长强劲,天然气作为清洁、优质、使用方便的能源和化工材料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天然气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有关部门预测,2040年天然气在工业发达国家中占一次能源的份额将超过50%,届时天然气将超过石油成为第一能源。

2).国内天然气资源发展空间巨大。目前全国剩余天然气可采储量2.85×1012m3,天然气年产量586×108m3。据美国枟油气杂志枠资料,我国现有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列世界第15位,产量列世界第13位,已有探明地质储量还可开采48.8a,步入了世界天然气大国的行列。分析我国天然气资源潜力后预计,2010年国内的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将达到7×1012m3,资源探明率为12.5%左右,国内天然气产量将接近1000×108m3;2020年国内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将超过10×1012m3,资源探明率为20%左右,天然气产量将超过1000×108m3。此外,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也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3).天然气贸易是天然气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气工业是一项新兴产业,中国在天然气的利用方面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英国石油公司数据统计,全球天然气占总能源消费的24%,而中国只有3%,甚至低于印度的8%。未来几年内,国内天然气需求增长将快于煤炭和石油,天然气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将得到迅速发展。可以预计,未来中国天然气需求量将大大高于国内潜在的、可生产的天然气产量,天然气贸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我国油气未来的战略路线

石油发展战略

(1)加强东部精细勘探开发,努力保持原油稳定生产。东部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石油生产供应基地,集中了一批主力油田,原油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但是,大多数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必须加强精细勘探开发,稳住原油生产。根据油气资源评价资料,东部资源勘探潜力仍然很大,今后仍是中国的主要产油区。

该地区下一阶段石油发展的重点,一是深化老区精细勘探,以富油气凹陷为主要勘探对象,以寻找可动用优质储量为目标,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寻找新的含油区块、含油层系,重点搞好松辽、渤海湾盆地的滚动勘探和二次勘探工作,扩大含油面积和勘探成果,增加油气储量;二是提高原油采收率,以已开发油田的综合调整和改善二次采油为手段,积极探索和采用三次采油技术,增加经济可采储量,提高难采储量的动用率,延长油田稳产期。

(2)加强西部石油勘探开发,努力建成重要战略接替区。目前,西部地区石油资源探明率比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低15~30百分点,处在勘探初期,潜力非常大。加快西部石油勘探开发,力争获得新突破,早日实现资源接替,对保障中国石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西部的油气资源分布较为集中,主要盆地的石油地质条件复杂,决定了储量增长具有阶段性。因此,勘探工作要注重不断发现,用新思路去认识复杂地质条件。继续按照突出石油勘探、推进风险勘探的原则和战略展开、战略突破、战略准备三个层次落实勘探部署。以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四川、柴达木等盆地为勘探主攻目标,立争有大突破、大发现。在开发方面,应用深层和特色技术,适时扩大原油生产能力,尽快在鄂尔多斯油区、新疆油区再找到几个3~5亿吨的大油田或油田群。

(3)加强海域勘探开发,早日实现海上石油快速发展。我国东海、渤海湾珠江口北部湾11个大中型盆地的石油资源量占全国总资源量的24%以上。到 2002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3.9亿t。从整体上看,海上石油资源探明程度只有7%,储量替代率达到157%,特别是蓬莱19-3等大型油田的发现,使渤海海域展现出广阔的勘探开发图景。近期的战略重点,一是加强渤海、南海和东海海域的石油勘探开发,努力增加储量;二是要合理有效地动用已探明储量,特别是加速已发现大型油田的开发,迅速提高原油产量。

天然气发展战略

(1)立足中部。中部的四川、鄂尔多斯两大盆地,成气地质条件优越,油少气多,油气产量当量比0.571,是近期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地区。中部地区天然气消费规模已达到80亿立方米/年,而且东邻工业发达地区。因此,加强中部地区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意义重大。川渝气区已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4456亿立方米,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在勘探上,继续保持储量增长;在开发与利用上,通过"川气东输(-武线)"工程,有选择地建立天然气化工基地,促进川气从生产、集输到应用的良性循环。鄂尔多斯气区现已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5834亿立方米。在中国探明储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的5大气田中,除克拉2号气田外,其余均集中在鄂尔多斯盆地。该地区横跨陕、甘、宁、蒙、晋五个省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今后的重点是保证北京、环渤海地区和西安、银川等地区及西气东输管道的天然气供给。

(2)发展西部。包括柴达木塔里木准噶尔、吐哈等盆地,现已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6360亿立方米,其中有克拉2迪拉2、涩北三个大型整装气田。该地区虽然地质条件复杂,油气埋深达3000~5000m,但目前还处于勘探初期,发现大型油气田的概率大,是我国油气工业的主要战略接替区。今后的战略重点是保证西气东输和涩--兰输气管道有足够的天然气源。

(3)强化海上。我国海域天然气资源前景广阔,又有靠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独到优势。应该充分利用南海西部和东海盆地的西湖凹陷及渤海湾盆地等近海天然气资源,加强勘探开发,积极配合天然气管网建设,开拓下游利用市场,将资源优势尽快转化成为经济优势。特别是要尽快将莺歌海-琼东南海域发展成为中国近海天然气储量和产量增长的主要基地之一,同时积极开发东海和渤海海域天然气。力争到2010年,中国近海海域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1万亿立方米以上,产气 200亿立方米。

(4)加快输气管网建设。围绕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柴达木莺歌海-琼东南海、东海6大含气盆地,按照"合理布局、全面规划、远近结合、统筹兼顾"的原则,建设全国性天然气骨干管网,改变中国目前基本上是单一气源对单一用户、缺乏足够配套调峰能力的输气格局。天然气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中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因此,我国天然气供给体系,应形成由东海、南海海域向东南沿岸,西部地区向中部、东部发达区输送的总体格局,同时,积极建设从俄罗斯到东北、从哈萨克斯坦中亚到西北的输气干线,逐渐形成纵贯南北、横穿东西、连接海外的天然气管网。



参考文献:

1、 200809期《商场现代化》

2、 陶晓婉、杨春。我国天然气利用现状及发展展望,石油知识,20102

3、 200911期《石油学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06ea5bec8d376eeaeaa319b.html

《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