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22 03:53: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摘抄:

机会成本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后感

刚刚踏入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大门我仍是茫茫然头脑一片空白在求学道路上踽踽独行不知道应该学些什么不知道什么是经济学。在图书馆经历了无数次“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后,在淘汰了许多本逻辑不清、无聊过于生活化的畅销书后,我终于找到了这本《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我一直相信热爱并研究一个东西是需要情怀的,读完本书,我觉得我的经济学情怀,就是:锱铢必较唯利是图

作为一篇读后感,我不能免俗地介绍一下本书的主要内容。《经济学的思维方式》通过边际效应、供求规律、机会成本等关键词,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经济学的规律。归结起来,经济学的重点在于“决策”一词。各种成本的考虑,各种需求的对于这么一本我寻寻觅觅而终于觅得的好书,我准备从两方面来谈谈我的感想。

第一个方面是关于本书的写作模式。作为一门研究社会价值规律的学科,经济学的概念、理论许多都是抽象的,但是都脱胎于生活,因此很多经济学入门书籍都致力于将其与生活紧密结合,比如《小吃店遇见凯恩斯》里的成春香和李梦龙把生意做到美国去的辣年糕店,比如《魔鬼经济学》中通过广播击垮三K党的肯尼迪、由于禁止堕胎而升高的美国犯罪率。不可否认,这种讲述方式能使经济学原理更加通俗易懂,但我觉得这些都过于强调“生活”而弱化了经济,若不看书名甚至以为是在讲述美国社会故事,有本末倒置之嫌更有甚者是将两者割裂开来,讲述一个冗长的故事,再提炼出一个经济学规律,不能有机地统一两者。除了生活,还有一部分书籍会和数学紧密相连。我不是无视数学模型对于经济学的重要性,但是噼里啪啦列出的一堆图表让我这种毫无数学思想的白痴瞬间感到头晕目眩,直接打退堂鼓,更别提去深入思考了而《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就将生活、数学与经济的比例安排得恰到好处,将生活故事当做经济学原理的支撑,主体仍然是经济学。经济学和生活故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一件事,强调其中的经济学细节,在带领读者慢慢深入挖掘经济学原理的时候也慢慢地将一个故事延续下去,并且在恰到好处的时候给出图表和详尽的解释。比如说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加清晰地阐明道理。就如关于机会成本、专业化分工、人际贸易、交易成本中都涉及到的酿酒的琼斯和布朗,作者先是用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图表带读者本书的写作模式也为我提供了一个范本,教会我以后该怎样和门外汉普及经济学常识。

第二个方面是关于权衡之我见关于权衡。前面说过,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决策的学科。为什么做决策需要一门学科来进行解释呢?这又涉及到我前面所说的经济学情怀:锱铢必较,唯利是图。经济学的研究背景是性恶论,世界上没有如传统儒家思想中淡泊名利的世外之士,相反,都是自私自利的普通人。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蕴含着几多经济学原理。要使财富增加,无非两种方法:开源和节流。怎样的开源和节流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这就是要进行权衡决策的时候了。阅读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最令我受益匪浅的是对于成本的各种分支。美国会计学会成本与标准委员会是这样定义成本的: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与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成本就购进商品所需要花的钱。而现在才知道经济学中的成本还分为边际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交易成本等等。更加细致的分类无疑让决策更加易行:只要将各种成本量化为货币或某一等价物,再进行比较便高下立判。正如书中所说的酿酒的琼斯和布朗。琼斯每生产10加仑淡啤酒就得以5加仑的黑啤酒为代价,布朗生产4加仑的黑啤酒就要以3加仑的淡啤酒为代价。通过这样的对成本的量化可以让

这让我想起了高三时我每天在路上奔波时思考的问题。作为学生,我不能获得金钱的收益,但是我能在大家的时间都一样的情况下,把时间一点一点挤出来,在我处于最好的状态时进行复习,在高三这个分秒必争的时期,这难道不是一笔大财富吗?而我的成本,是我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状态。假设现在是一个秋天的傍晚,气温20°C。现在是1700,下了课,我要在1900到教室上晚自习。如果我按部就班的话根本无法完成晚自习前至少一个小时的复习计划,故而需要开始进行舍弃和合并。先列出几个必须选项:长跑、吃晚餐、自习,同时长跑和自习的时间不能改变。我首先先舍弃了长跑后的洗澡。因为天气较为凉快,安静下来约10分钟后就可以让身上的汗基本蒸发,从而进入学习状态。如果去洗澡,从运动场到宿舍再从宿舍到图书馆,要花去15分钟的时间,再加上洗澡,一共有50分钟,成本太高。虽然要忍受一小会儿汗黏在衣服上的难受。同时晚餐的种类和时间也是一个可进行权衡决策的部分。我爱吃食堂的牛肉面,但是吃面不仅时间长(约25分钟),而且会让我流更多汗,在图书馆难以静下心;相反,如果吃盖浇饭的话,虽然没有牛肉面那么好吃,但我可以10分钟就吃完,并且没有牛肉面那么烫,可以让我的体温慢慢回落,在晚餐时间内同时达到散热的目的,使我在图书馆里进入状态的时间至少减少5分钟。我选择吃盖浇饭,舍弃了口腹之欲,但是赚得了20分钟的学习时间。这些权衡还包括各个事件的顺序,怎样才能在我最舒服的情况下少走冤枉路。经过反复的比较和权衡,我确定了这样的傍晚时间安排:下课后走路3分钟到运动场,长跑20分钟,走路2分钟到食堂,吃盖浇饭10分钟,走路到图书馆4分钟,花5分钟进入学习状态,自习75分钟

再比如我的一个考入经管院的同学在纠结要不要转专业到中文系中文是她热爱的专业她可以学得开心而且学得很好,但是毕业以后的工作选择面就比较窄,一不小心就会成为钻故纸堆的老学究,并且在经管院打下的一片天地将化为乌有。而在经管院这边,除了一点数学基础之外她对经济毫无兴趣,学得一点也不快乐,可是若努力学习将来读完研究生,考cpa,收入更高的可能性更大。这时便要考虑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的问题。不管最后决策结果如何,她在经管院的这半年时间都将成为沉没成本。即使她转到了文院,这半年时间再也补不回来了,所以这将成为一个考虑因素。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007bea9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a.html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