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培训迁移众创效益提升--访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张伟春

发布时间:2020-08-02 22:28: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关注培训迁移 众创效益提升 ——访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张伟春

本刊记者:梁春晓

【期刊名称】教育信息技术

【年(),期】2015(000)005

【总页数】3

我是技术乐观主义者,相信信息技术是教师用来解放自己的武器,期待提升工程的所有参与者一道,用互联网思维干互联网时代的事,让孩子们更有时间、有思维、有乐趣、更健康!

——张伟春

个人简介: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新一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入库专家,广州市教育系统首批学术创新团队(区域教研创新)负责人,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副调研员。主持完成全国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网络环境的区域优质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广东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区域教研室建设与发展研究》,先后被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中山大学教育学院聘为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未来教育专题课程全国主讲教师。目前正参与全国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新著《教研新界七天带你做教研》。

访谈者:张老师,您好!2013 10 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4 ,我省印发了《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文件,分步实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作为教育部提升工程的专家,您如何理解提升工程对信息化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张伟春:我是从三个角度去理解的。首先,从行为背后隐含的理念看,提升工程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这一理念下驱动所产生的,也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的具体要求。其次,从教育变革的模型看,教育变革有七个要素,包括:领导力、政策、课程与评价、专业化发展、ICT、研究与评估、可持续的资源,对照这七要素模型,不难发现,意见及其一系列的配套文件,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等文件,构成了完整的引发教师专业发展变革的政策依据,进而构成了引发教育教学变革的条件。再次,从横向的行业影响看,信息技术已经对通信、商业、金融业、交通运输、文化、医疗等众多服务行业产生了颠覆性影响,信息技术对教育行业的颠覆性变革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提升工程正是顺应教育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力图通过广大中小学和教师的微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形成管理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新模式、新形态、新常态。

访谈者:提升工程启动一年多以来,从广东省实施方案的设计看,目前,正处于试点阶段,而即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您能简要介绍下目前的一些实施情况?

张伟春:目前为止,我参与了三个省、两个试点市、三个试点(示范)县区的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制定、培训资源遴选、管理者、培训者培训或发展测评方案论证等工作,感受到了省、市这两个层面执行的力度,区县层面也在按照省、市的实施方案启动。比如广州市作为广东省提升工程试点市,提出在完成基本培训任务的基础上,实现五个一的目标,即构建一套发展测评体系、创建一个示范性网络研修社区、遴选一批优秀实践应用课例、培养一批应用名师典型、打造一批示范校、示范区,紧紧扣住知行合一的主旨;广东省清远市和广州市越秀区注重培养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清远市在《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颁发不到一个月,即开展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全员培训,广州市越秀区也将校长领导力培训作为试点区启动的标志。

接下来,省、市的培训机构应特别重视收集试点县、区一线学科教师的意见,因为任何方案在实践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在组织管理、培训平台、课程资源、效果测评等方面做出改进或提升,注重细节才能将事情做好。

访谈者:您认为提升工程较之过去的教师培训,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张伟春:我参与了此次提升工程其中一个标准和指南的讨论,发现无论是教育部的领导还是大学的研究者,都十分关注培训是否有用。从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型的角度看,就是要特别关注提升工程引发教师行为的改变和产生的效果。正因为这样,教师工作司提出了以评促学以评促用的基本原则,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设计了诊断测评、培训测评和发展测评三种测评方式。

访谈者:有用,也就是强调提升工程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与整个项目的效益。如此看来,提升工程不能走过场,需要落地,接地气,真正促进教师能力的提升。从受众的角度,即教师来讲,如何考虑对教师有用这个问题?

张伟春:有用可以包括两个内涵,一是教师个体可用,二是教师群体能用。某种程度讲,颠覆往往始于边缘,始于局部,始于少数,包括从0 1、从1 N 两个过程。我认为,从培训的结果看,一定要关注培训的能力迁移与范围扩散。具体讲,能力迁移,就是实现教师个体从0 1,从不用、从偶尔用经常用、从用得到用得好、用得巧的转变 ;范围的扩散,就是教师群体由小变大、由少到多,日益庞大起来。

2014 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这个标准对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基本要求是对课堂教学的,发展性要求是对学习方式转变的,分别包括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这个标准,就为教师自我评价、项目评估提供了一个依据。教师可以根据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以及自主、合作、探究八个维度,去思考自己在此次能力提升工程中哪些方面需要从0 1,又如何从1 N

访谈者:怎么样才能为老师提供有用的课程并实现培训迁移范围扩散

张伟春:确实很重要。我们需要确切了解教师的需求。有一些教师认为能力提升工程的课程学习中没有用,其中一个原因是不知道自己的教学缺什么营养,也就不知道要从课程中吸取什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为了实现信息时代教师的角色转换,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开展混合式学习,我提出了一个称之为“6D 教学魔方的模型,用来引导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在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也就是说,魔方有六个面,教学魔方也有6个关键词,包括目标、评价、资源、活动、问题、数据。我特别强调数据,能够集中、准确跟踪学习效果与培训行为之间的变化,为教师提供教学行为和学习结果的分析,进一步完善培训课程的有用性。教师一方面可以依据教学魔方的六个关键词,分析自己欠缺什么教学能力,从而在培训课程中吸收哪些营养,分类整理收获,从而更好实现学以致用,这是从0 1。教学魔方就是教师之间交流学习收获的凝结核,将学习的教师个体转变为学习共同体,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益,这是从1 N 的范围扩散。

访谈者:从组织者的角度,如何去保障提升工程的效益?

张伟春:我觉得一个关键词,就是大众创新。对管理者、培训机构或校长来说,从0 1 就是发现、引发群体中的第一个吃螃蟹的教师个体或自组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老师不就是教学中的创客吗?从1 N 就是建立迭代平台和机制,实现开展信息化教学的人由一个到几个,由少数到多数,这不就是众创吗?

培训课程是大家同时学,但培训迁移不能搞运动式推进,应该一步一步来,可以采取分布式策略来推动。分布式系统没有强制性的中心控制、次级单位具有自治的特质、次级单位之间彼此高度连接、点与点间通过网络形成非线性因果关系。例如,蜂群就是一个典型的分布式组织。在学以致用的环节,区域的管理者、培训机构及中小学校校长可以借用蜂群模式,将顶层设计与众创相结合,推动教师最佳实践的迭代,推动实现教师应用的几何级数增长,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益,克服重数量不重质量的倾向,尽量减少形式主义导致的无用功,避免教师怨声载道现象的出现。在这一点上,英特尔未来教育新推出了一个如何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工作坊,可以引导区域管理者或校长通过一个四阶段模型制定规划。

总而言之,能力提升工程需要管理者、培训机构、培训者和一线教师四位一体,来共同实现技术为我所用的宗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003ff1b09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7.html

《关注培训迁移众创效益提升--访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张伟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