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山里的母亲

发布时间:2013-03-18 09:36: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住在山里的母亲

在城里,一听到喊妈妈的声音,我立即就会想起脸上镶满阳光与泥土的母亲。

山沟里,住着我的母亲。她像个哨兵,坚守着自己双手竖起的木屋,耕耘着几亩责任田。

难以忘怀那悲惨的一幕:为了孩子的学费,一天,她与我的父亲在山里打柴。父亲看到一棵干柴,就爬到拒绝人趾印的高坡上,抱翻树桩,滚下垂直的岩壁。

父亲走后,母亲的心,积压的是苦闷,几乎碎了。稍有空,她就去父亲坟边走走、看看。在那里,轻揉父亲身上的厚土,怕压痛他的身子,细扯父亲周边的杂草,担心挡住他的去路,还安慰他,周围有些长辈陪着,不孤单,也不必孤单。

父亲走后的第二年,田土到户,组上给我家分两亩田、三亩地、半坡荒山。母亲用那微弱的身子,守护我们四姊妹。她没日没夜地在田地里转。晴雨天,她还去责任山里打柴,你叫她别去,可等你一转背,她却进了深山。傍晚,看到的,是一捆又一捆的柴火挤满了走廊。母亲病了,她仍通宵照看稻田的水,累出了病,呕吐不止。我左劝右劝,怕晕车的她才被我接进城治疗。

在城里住院一周,她才想水喝,想东西吃,笑了起来。出院后,我带她到城里还没转上一圈,她就说,脑壳都转晕了,不好玩,走,回去。她在我家住几天后,不自然,觉得城里不像农村,觉得没地方玩,门不能串,话无处说,做饭买菜贵得要死,尤其是城里没有农村安静,一天到晚,耳朵都快震聋。我说:“母亲,你万一住不惯,就回去吧。”

母亲快上车时,我取出身上仅有的钱给她,说,母亲,钱是不能代替孝顺的。母亲看着我,不要,说我的孩子小,要读书,要的是钱。我把钱悄悄地塞进她的口袋。母亲再一次扯着我的衣领,拍着我的肩,摸着我的头,提着我的眼镜,说我的头发长了,剪剪,才上了车。车上,她把头探出窗外,笑起来:“有空了,还是回家看看!”

隆冬,我回了老家。立在街沿,摇看门上的大锁,转几下,拉几下,不开。准备去找她时,叔叔家的小姑娘走过来,说我的母亲到对面山上挖红薯去了。这时,我才明白年初就叫母亲把责任地租出去的,可一直没租。当母亲拄着锄、背着满背篓的红薯走进屋时,我双手托着那沉重的背篓,放下,看到母亲磨破的绸衣,看到她肩上皮肉渗出的血,心一酸:“明明叫她不做了,还是闲不住。”我跟她说:“你身子弱了,少做点,好不好?”她却说:我多做点,你们就少负担一点。现在,我还累得起,到我真正动不得了,那就只有靠你们了。

第二天,我要沿着来路返回。母亲老早就使自家屋子里的炊烟钻出瓦屋。准备吃饭时,母亲擦着眼泪。我问母亲哪里不舒服?是不是我说错了话?做错了事?还没等我说完,妹妹跟我迅速使起眼色,跑过来,拉着我,走到一边,双手围成喇叭,把话轻轻地吹进我的耳膜:“刚才她到叔叔家找口袋,想给你装点米带进城,可叔叔找口袋时,不知怎么顺手找出了你写《父亲》的那张旧报纸,叔叔一念,碰到母亲还没愈合的伤口了。”我看到母亲慢慢走进房屋,也跟了去,不知母亲从哪里取出我父亲的《民办教师任用证》,她轻抹着那上面模糊的照片。我真心要带走那个证件,母亲坚决不许,说我父亲的照片就剩这张了,我们保管不好。说完,她又走进房屋,把那个证件藏了起来。

“有空了,还是回家看看!”返城时,母亲重复着这句话。(谢德才)

洱源叮叮糖(多味斋)

一到寒冬腊月,母亲就打整制糖的家什,开始熬制洱源炼铁山乡白族人家过年的主要食品叮叮糖了。

叮叮糖,只有用铁器等硬物叮叮当当的敲击,才便于取食,因而称之.它主要以玉米、大米等粮食为原料精制而成,是故乡聪慧的"半边天"发明的,但从没申请过专利,也从没想过要申请专利,只是积极向隔村邻乡推广制作技术,一起度过上个世纪那缺乏糖食的年代.那时候,母亲在家熬糖时,少不了我去当下手儿,当年熬制叮叮糖的工艺历历在目.

只见母亲将晒干的玉米或大米精挑细选,除去杂质后,到磨坊粉成面,再取20来斤麦子泡在大木桶的清水里.过了半天,母亲就把泡好的原料放入大铁锅里烧煮.烧煮中母亲用木棒在锅里不停地搅拌,以防锅底烧糊.将其煮成粥状,再将八两左右的麦芽糖均匀地撒入并搅拌,让其与面浆充分反应,使其中的糖分尽快分解出来,同时撤火降温.过会儿,加入适量清水用纱布袋过滤除去糖渣,剩下的是较为纯净的糖液了.这时,复火将糖液中的水分慢慢蒸发出去,火候是由猛火渐渐至微火,而且用木勺不断地搅拌,以防锅底沉糖烧焦.水分蒸至用筷子夹起糖浆,在空中一次,如能成白泡并在空中爆炸消失时,母亲就把熬熟的糖浆快速舀入铺有灶灰的小簸箕里进行冷却,浓缩的糖浆凝固成古铜色的马锣形糖饼,如果这时你趁热加入花生或核桃仁,就制成了可口的花生糖或核桃糖;将仙米花、糯米花或玉米花倒入锅中和残留的糖浆掺和着捏制各种色彩斑斓的米糕.接下来是母亲用杯儿粗的梧桐棒将尚有余温的糖饼在梧桐树叉做成的大钩上来回抽拉着,直至整个饼儿发白为止,这叫"拉白".因而叮叮糖又叫小白糖.最后母亲又小心翼翼地将这洁白如雪的"糖带"圈成饼状,放入铺有糯米面小簸箕中常温保存待食了.

那时,母亲和同村的妇人一样,每个街期至少熬糖两三锅,调制出五六十斤叮叮糖系列.每到街天就跟同村的"糖西施"们自发组成"贩糖娘子军",她们起早摸黑,身背笨重的糖箩,徒步翻越20里山路赶到附近的炼铁街、长邑街或脉地街上,一个挨着一个摆开卖,久而久之,那里自然成了有名的洱源叮叮糖一条街了,生意也越来越兴隆.赶远街的"糖西施"们到了家,早已又累又饿,汗流满面,草鞋磨烂,但她们看看点着火把在半路上迎接她们的丈夫和孩子,摸摸鼓起的钱袋和购回的供应品,心里还是比卖的叮叮糖还要甜哩!

1,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耕耘( )(2)愈合( )(3)簸箕( )(4)糯米(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傍晚,看到的,是一捆又一捆的柴火挤满了走廊。

2它主要以玉米、大米等粮食为原料精制而成,是故乡聪慧的"半边天"发明的,但从没申请过专利,也从没想过要申请专利,只是积极向隔村邻乡推广制作技术,一起度过上个世纪那缺乏糖食的年代.

3.《住在深山的母亲》的语言描写与《洱源叮叮糖》中的动作描写,颇具特色。请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分析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1)“有空了,还是回家看看!”返城时,母亲重复着这句话.

2)将其煮成粥状,再将八两左右的麦芽糖均匀地撒入并搅拌,让其与面浆充分反应,使其中的糖分尽快分解出来,同时撤火降温.

4.《住在深山的母亲》中,她像个哨兵,坚守着自己双手竖起的木屋,耕耘着几亩责任田。一句意蕴丰富,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赏析。

5.《住在深山的母亲》中在那里,轻揉父亲身上的厚土,怕压痛他的身子,细扯父亲周边的杂草,担心挡住他的去路,还安慰他,周围有些长辈陪着,不孤单,也不必孤单。这句话写出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

6.

迟子建

大兴安岭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灿烂。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它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天地间,犹如畅饮了琼浆,轻盈、娇媚。它们似乎知道自己的美丽,不像冬天的雪往往在夜里飘落,它们喜欢白天时从天庭下来,安抚着人们惊美的眼神。

2我是喜欢看春雪的。这种雪下的时间不会长,也就两三个小时。站在窗前,等于是在看老天上演的一部宽银幕黑白电影。山、树、房屋和行走的人,在雪花中闪闪烁烁,气象苍茫而温暖,令人回味。

去年,我在故乡写作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正写得如醉如痴,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她说,我就在你楼下,下雪了,我来给你送伞,今天早点回家吃饭吧。

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受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我懊恼地对妈妈说,雪有什么可怕的,我用不着伞,你回去吧,我再写一会儿。妈妈说,我看雪中还夹着雨,怕把你浇湿,你就下来吧。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冲妈妈无理地说,你也是,来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问问我需不需要伞?我不要伞,你回去吧!

我挂断了电话。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母亲撑着一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朝回走,腋下夹着一把绿伞,那是为我准备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默默地看着她渐行渐远。

6也许是太沉浸在小说中了,我竟然对春雪的降临毫无知觉。从地上的积雪看得出来,它来了一两个小时了。确如妈妈所言,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好像残冬流下的几行清泪。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了这份慈爱!

从阳台回到书房后,我将电脑关闭,站在南窗前。窗外是连绵的山峦,雪花使远山隐遁了踪迹,近处的山也都模模糊糊,如海市蜃楼。山下没有行人,更看不到鸟儿的踪影。这个现实的世界因为一场春雪的造访,而有了虚构的意味。看来老天也在挥洒笔墨,书写世态人情我想它今天捕捉到的最辛酸的一笔,就是母亲夹着伞离去的情景

雪停了。黄昏了。我锁上门,下楼,回妈妈那里。做了错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也一样。朝妈妈家走去的时候,我觉得心慌气短。妈妈分明哭过,她眼睛红肿。我向她道歉,说我错了,请她不要伤心了。她背过身去,又抹眼泪了。

我知道自己深深伤害了她。我结婚时,最高兴的就是她了,她知道自己女儿交给了一个最放心的人。我爱人去世后,她大病一场,一年中衰老了许多。她大约知道无人疼怜我了,向我张开了衰老的臂膀,把她那受了命运伤害的孩子又揽回怀中,小心呵护着。可我虽然四十多岁了,在她面前却依然是个任性的孩子。

母亲看我真的是一副悔过的表情,便在晚餐桌上,用一句数落原谅了我。她说,以后你写东西时,我可不去惹你!

母爱就像伞,把阴晦留给自己,而把晴朗留给儿女。

①我曾注视着一个孩子的眼睛,很久很久……

②一天早晨,我经过一个地方,突然,看见路旁一双乌黑的小眼睛。我停下来走到他的面前,对于我的这一举动,他并没有退缩。他只有四五岁的样子,稚气的模样令人无限怜爱。噢,多美丽的一双小眼睛!我望着他,不禁心生赞美。如果说世界有神圣、美丽的东西,哪里能找到比孩子眼睛里蕴含的更多的呢?我凝望着,凝望着,忽然有一些惶悚的感觉!怕我的面孔在他眸子中照出来。

③在这充满憧憬的眼睛里,找不到丝毫阴影,就像他没有忧郁的小心灵一样。我仿佛窥见他的灵魂在空中翔舞,是自由而明朗的。

④离开了这个孩子。但,他明亮的眼睛,依然闪耀在我的脑际。以后,每一次看到这孩子,总爱凝视他可爱的眼睛。我更相信:“从眼睛里,可以探悉到一颗心灵。”

⑤从此,我惯以冷峻的逼视,去探索人们的眼睛。怀着一份奢望,想在茫茫人海,寻获一些可贵的心灵。别怪我说得太颓废,我是失望!在可笑的人群中,我从未发现像孩子一样的眼睛。我看见过英勇的、高傲的、睿智的、恋爱的、仁慈的眼睛……我也看见过淫荡的、充血的、谄媚的、贪婪的、哀怨的眼睛……我看见过发光的或失神的眼睛、高尚的或卑鄙的眼睛,然而从没有看过像那孩子如秋夜莹星一样清澈、明亮,洋溢着生命希望的眼睛。也许仍是有的,也许隐藏在晦暗的角隅,我想。

⑥一次,我走在薄暮的旷野中,斜阳昏暗的光线,笼罩了山峦水影,苍茫的气氛迷漫在天地间,空中充满了凄迷的情调。我孤寂地走着,一条又直又阔的黄土大路,一直伸展开去,没有尽头似的隐没在遥远的暮色里。我的心灵为这一片暮色所震憾了……

⑦前面,有一个行路的人影,我加快脚步赶上。是一位龙钟的老人,拄着杖缓慢地走着,很衰老了,可是步履仍很矫健,一步一步,迟缓,却很有力。

⑧从后面赶上,我问:“老先生,前面不远就到宿店了吧?”

⑨听到了我的声音,老人似乎有些惊讶,有些犹疑,但他终于回答了我:“青年人啊,你的眼睛看得清楚,为什么要问我啊?不过,要到宿店,路还是很远的。”

⑩朗朗的声调铿锵动人,我才注意到老人双目已经失明了。

11“你走得快还是先走吧,我独自走惯了,黑夜和白天,都是一样,我总是摸索着走。”

12我走得快吗?我心中重复着这句话,也许此时我的脚步比老人快,可是,谁知道老人的脚下走过多少路了?真想伴他走一程,但看老人走路的姿态,知道他是善于行路的,我终于先行了。

13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可是它在我脑子里并不能轻轻抹去。像那次我突然间发现了孩子眼里的光亮一样,留下了深刻的痕印。我忘不了老人的那种强傲的姿态,常常咀嚼着老人和我的那段对话。不错,人生是漫长的,而且很难到达宿店。哪里是宿店呢?哪里又可以停下脚步呢?路是没有尽头的,走啊!走啊!当生命之光熄灭了的时候,也许正是生命之光点亮了的时候。

14是的,路是没有尽头的。从孩子洋溢着生命希望的眼神,我懂得应该怀一分真情去开创未来的道路。从老人双目已盲的行进中,我领悟到奋力前行的意义。

15}选定自己的方向,踏实地走。也许,这就是人生应该做的。我得换上孩子般真挚而充满希望的眼睛。

1.文中第⑤自然段列举了英勇的、高傲的、睿智的、恋爱的、仁慈的眼睛;淫荡的、充血的、谄媚的、贪婪的、哀怨的眼睛。这些眼睛中一定不包括 的眼睛。(2分)

2 联系全文,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2分)

A 我问:“老先生,前面不远就到宿店了吧?”

答:

B 不错,人生是漫长的,而且很难到达宿店。

答:

3 文中第②自然段写道:“噢,多美丽的一双小眼睛!我望着他,不禁心生赞美。”联系全文看,“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陈述。(4分)

答:①

4 文章具体描写了哪几种眼睛?作者分别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答:

5 文章写“我”在黄昏时的一条山路上赶路寻找“宿店”,遇到一位失明老人,“我”真想伴他走一程,……但我终于先行了。你认为“我”该不该“先行”?为什么?(4分)

答:

温暖的红裙子 周洁

  九月初的一天,我去给一位70岁的老人祝寿。我曾称她师母,但她的先生并非是我的导师;更多的时候我叫她老师,虽然我从未在教室里听过她一堂课。

  说是祝寿,其实很简单,简单到只有我们两个人,一束鲜花和一盒生日蛋糕。祝愿的话当然是我说。比起平日里的滔滔不绝,此时显得有些过于简约,因为我此时最想的是给老师多拍几张照片,要把她古稀之年的笑容永远留在相册里,也永远印在我的心中。

  真是不谋而合,老师像有准备似的,特意去换了一套新装,一身大红的衣裙!阳光簇拥着从窗子挤进来,顿时满屋灿烂,让人倍觉温暖。

  本来可以欢呼的时刻,我却意外地静下来了,静静地凝视着眼前的她。老师面对突然的安静似乎有些不解,犹如孩童般腼腆地问我:是不是有点太……?我忙说:不,不,好极了,没有比这更好的了。我马上举起了相机,不停地变换角度,接连按下快门。

  直到走在回家的路上,那红红的衣裙还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似有阵阵涟漪不断地从心中泛起。

  我的这位老师,姓高名家莺。一个很女性的名字。相识之初曾一下子让我联想起安徒生童话中那唯一的东方故事——后来被音乐大师雅尼据此写出同名的天籁之音《夜莺》。随后我知道,上世纪50年代中期,这个从江南飞出的美丽的夜莺并没有去唱歌跳舞,而是怀抱着当一名华尔华娜式的乡村女教师的朴素理想,就读于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前夕,她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我热爱教师工作》的文章,表达了她毕生的愿望。毕业后,她走上了大学讲坛,直到退休。教了一辈子中国语言文字的高老师,把常人看来枯燥的文字当成珠玑,切磋琢磨。她参与编写了多种教材,她“桃李满天下”。

  高老师的先生是历史学家吴泽教授。吴先生是华东师大历史学系主任。我与他们的相识,起因并非我也喜爱历史和语言文字,而是因为吴泽教授是我丈夫的博导。开始是几次礼节性的拜访,我只把他们看成是值得敬慕的学者。没想到的是,后来我与丈夫分手了,而我与他们的关系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反而变得更加紧密。让我记忆深刻且不能忘怀的是,他们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从精神上给予了我最大的支持,他们的真诚与关爱,给了我亲人般的温暖,让我这个在上海举目无亲的游子,有了一个可以停泊的情感港湾。因此,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我首先会想起他们;在无需帮助的时候,也会时时地感念他们。

  在更多的时间里,我坐在他们对面,聆听夫妇俩看似平淡的谈话,品味其中真知的厚重。也许正是如此,渐渐地,我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真正的老师。此后,我写的文章,编辑的书稿,所遇到的文字与历史方面的问题,都会虔诚地去向他们求教,他们也会不厌其烦且热情有加地给以解答,细到每一个标点都不肯漏掉。于我生活与情感上的解惑,则往往是在看似不经意间完成。这如梭的20年间,我真是受益匪浅。高老师热爱生活中的一切,她精通厨艺,我曾无数次地享用过她亲手煲的靓汤,那是挡不住的诱惑。从不同时令的不同用料与做法中品味着从她心底流淌出的美好。有时是我主动“乞食”,更多的是高老师电话来邀。当我坐在她面前品尝美味的时候,她总是露出欣慰的笑容看着我。那一瞬间,我觉得菜肴里陡然增添了诸多慈爱的味道。

  出版社大楼和他们当时所住的师大一村紧邻,工作间隙,我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走到他们家门口,望着窗户喊一声:高老师——,她在室内即刻回应:周洁——。情感的神经在这一呼一应中倾刻对接。也有偶遇他们不在家中,听不到高老师那清亮柔美的回音的时候,便会生出几丝落寞。很多时候,在他们的厨房、书房、客厅里,会不时传出我们的笑声。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彼此间生出了更多的牵挂,牵挂是心灵之桥,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一起。我常常会在家里接到她的电话,短短的几句问候,足以让人温暖许久。“暗里回眸深属意”,有时在我们经常行走的路上,或在出版社门前,看似偶然的相遇,其实我知道那是心里都在期盼着的邂逅。有一次她被车撞成骨折,在第一时间让人通知我,我扔下所有的事情赶到医院,为她忙前跑后,与她共同分担痛苦。她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首先想到我,这让我感到温暖和宽慰,终于有可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来为她做一点事了。

  渐渐地,高老师和吴先生的家成了我的第二个家,老俩口也成了我最亲近的人。这种变化,是那样自然,那样顺理成章。

  200586日,吴先生在高老师的守护中走完了92岁的人生,留下高老师一人独自在夕阳下前行。在高老师那些充满柔弱与坚强的日子里,自以为已经算得上他们家中一员的我和她一起分担着绵绵的痛苦与长长的思念,更不忘吴先生“常回家看看高老师”的特别嘱咐。当高老师终于感悟到生是自然死也是自然而决心自自然然地生活下去时,我为之欣然;当高老师的案头重又叠起一份份刚完成的文稿时,我相信,高老师以后的人生依然会淡定而从容。

  过完70大寿的高老师,留下了那身着一袭红衣裙的照片,也留下了她70年人生的温暖和对夕阳的敬意。

  常常想,我与吴先生、高老师相较,论学识,论阅历,当是溪流与江河,论年龄,亦属隔代之人,何以亲近若此?“至念道臻,寂感真诚。”看来,唯有这两个字——真诚。看似简单,却蕴涵了多少人生的精髓。

  我把高老师穿着红衣裙的照片放在电脑桌面上,为的是时时都能感受到那份温暖。很多时候,我望着那一身红红的衣裙,会在心底涌起平静如水的温馨。更多的时候,我会倏然产生一种时空交错的梦幻:那穿着红衣裙的仿佛是我远在家乡的姐姐、远在天堂的母亲……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腼腆( 2)邂逅( 3)精髓( 4)倏然(

2.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真是不谋而合,老师像有准备似的,特意去换了一套新装,一身大红的衣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我记忆深刻且不能忘怀的是,他们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从精神上给予了我最大的支持,他们的真诚与关爱,给了我亲人般的温暖,让我这个在上海举目无亲的游子,有了一个可以停泊的情感港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阳光簇拥着从窗子挤进来,顿时满屋灿烂,让人倍觉温暖”一句文采飞扬,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进行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6-12段运用了什么记叙方法?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当高老师终于感悟到生是自然死也是自然而决心自自然然地生活下去时,我为之欣然;当高老师的案头重又叠起一份份刚完成的文稿时,我相信,高老师以后的人生依然会淡定而从容”一段,流露出“我”对高老师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与吴先生、高老师相较,论学识,论阅历,当是溪流与江河”一句中“溪流和江河”是指什么而言?“我”与吴先生、高老师能从陌生人变成亲人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怎样理解结尾段作者倏然产生的梦幻所包含的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没听过高老师一堂课,她却带给“我”亲人般的温暖。在你的学习生活中,哪位老师曾给你亲人般的温暖,请结合发生在你们之间的具体事情,谈谈你的切身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是黄叶飘零时桑永海

又是黄叶飘零时。到了这个季节,我会不觉想起中学时代的老师马汉明。

马老师是我的班主任,教历史。他有手绝活,边讲课边画地图,眼睛也并不瞅黑板,左手执书,右手在黑板上转来扭去,一幅地图就出来了。更吸引我们的是他的历史课,讲到得意处,他微闭眼睛,仰着平头,只见黑框的深度近视镜闪着光,抑扬顿挫,诗一样的语言从他嘴里流出,好像潺潺小溪,感情的浪花飞溅,让你随之喜怒哀乐。印象最深的是他讲邹容、陈天华。他把一部部大书翻开,从《革命军》《警世钟》到《猛回头》,诵读一段又一段。先是声音低沉,拉着长调,继之慷慨激昂,后来声调几近喑哑。我当了老师以后,才知道把历史课讲到这份上,没有功底不行,非性情中人更不行。我对历史的爱好,实在是受益于马老师精彩的讲课。

他喜爱诗歌。有时自习课上,他突然捧出一本什么诗集,读上几句给我们听:“大堰河啊,我的保姆,你为什么要哭?”岁月漫漫,马老师读艾青这首诗的调子,恍然在耳。他是用心去读,绝不像一些浅薄的演员,拿腔作调,让你只觉苍白无力。他还订了诗歌刊物。正是贯彻“双百方针”的时候,我看见他在诗刊白色封面上写了几个大字:蓓蕾啊,怒放!他走路也唱歌,一定是心情很好。

那一年冬天好长,学生放了差不多三个月寒假,说是老师天天开会,“大鸣大放”,搞运动。等到开春,我们上学的时候,学校从领导到老师都发生了变化,走廊里都是大字报。我们的班主任换了。学校新派来的书记向我们介绍新班主任“又红又专”,不像马汉明,走“白专”道路,犯了错误,要求我班同学和马老师划清界限,写大字报揭发他的错误言行。

这时才知道,马老师成“右派”了。

一天放学,发现学校小植物园里老师正开批判会,马老师站在前边,面向全校教师,低着头。一个小个子代数老师正在发言,声色俱厉。他体形两头尖中间粗,我们叫他“纺锤体”,此时正尖着嗓子喊,一会用小手拍桌子,一会儿又蹦了起来,指着马老师。我看见马老师摘下眼镜,用衣袖擦眼泪。同学们同情马老师,不敢说,就拿“纺锤体”取笑。一个善于模仿的男同学,有时来上一段,学那个“纺锤体”团起身一蹦老高乱踢着小腿,伸出手指尖声尖气地喊:“你说!”同学们便是一阵会心的笑声……

那时候“文学”“汉语”分家。有个专爱整学生的教汉语的张老师,放着课本不讲,大讲马老师的坏话,说他家庭出身不好,对形势不满,对党支部不满,借整风机会写诗,讽刺学校伙食不好,食堂漏雨是“天雨增多了菜汤”,反对党支部就是反党,反党不就是反动吗?这个老师动员我们揭发马的问题。可倒好,学生才不听那套,当晚我就带头给这个汉语老师写了一张大字报,说他课讲得稀里糊涂,整学生挺有两下,全班学生几乎都签了名。中学生不懂大道理,但凭直觉也能分出是非曲直,你让这样,我偏那样。

马老师不教课了。有时看见他一个人从食堂出来,低头走回宿舍,全没了昔日的精神。一天晚上,我悄悄跑到他宿舍,他正蹲在灶炕前烧炕,脸上沾了灰,还在读一本小册子,是泰戈尔的《飞鸟集》。他指着一段说:“‘当鸟的尾巴上系上了黄金,它就飞不动了’——泰戈尔说得多好,人骄傲了可不行,我犯错误就因为骄傲,以后你得离我远点。”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中国知识分子给我留下的这个印象,那种压抑的心态,让我混沌初开的心不寒而栗。

已记不清是怎么得到的消息,马老师要劳动改造去了,下午走。那天下午,我和另一个同学逃了课,在校门口等着。

正是深秋,校园里杨树叶都黄了,风一吹,纷纷落了下来,地上铺满了黄叶。突然看见马老师了,他低着头,从林荫路另一端走来,前后背了两网袋书,手里拎着一个布包。我们迎上去抢下两袋书,送老师上火车站。马老师眼里满是泪花。他说你们政治上要上进,等我改造好了,咱们再见。他坚决不让送,说这会影响你们的。

不久,我也离开了那个学校,那个小城。转眼五十多年飞逝而过,我再也没有见到过马老师。可能是1961年吧,听说故乡的报纸上公布过一批名单,有几个人的右派帽子摘了,里面就有马老师。又过了几年,听说他又回去教历史课了,但头发几乎全白了,虽然他还不到40岁;不过,那课讲得可是真好。可惜好日子不长,“文革”开始,听说他也挂着牌子,天天站校门前挨批斗,罪名就是“老右派”。再后来,就听不到马老师的消息了。我想,他如果还在,也该80岁了吧?

那么多前辈教师身心遭遇过那么深重的灾难,现在,面对年轻教师,尽管我深知他们自有自己的困难、苦恼和困惑,但我总会想起一个老作家的话:请意识到你是生活在幸福中吧!

母亲心中的月亮

来源: 中国网 关键字:月亮;母亲的心;玉盘;赏月;太空 作者: 2010-09-17 01:38

  从很小的时候起,对中秋节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个圆字――月饼是圆的,苹果是圆的,葡萄是圆的,酒瓶是圆的,月亮是圆的……家更要团圆。就连中秋节全家聚餐,餐具都要细心挑选,挑没有残的碗,选圆形的盘子,摆放在圆的饭桌上,图个圆圆满满的吉利。那时呵,圆,好像就是过中秋节的企盼。

  长大工作到了外地,每逢中秋节,只要能够回家,总要赶回老家过节,满足母亲团圆的愿望。看到我节前赶回家,母亲就会眉开眼笑,第一句话准是:“老大赶回来了,这回好了,咱家又过个团圆节。”可见这团圆二字,对于作为家庭轴心的母亲,该是多么重要呵。我甚至于隐约地觉得,只有全家团圆了,这中秋节才属于母亲。否则,月饼再甜,水果再多,饭食再丰盛,美酒再醉人,月亮再圆润,都跟她没有关系,这时,反而让她更思念远方的我,后来思念中又增添两个下乡的弟弟。就是为了让母亲心中,这颗圆圆的皎洁月亮,在中秋节这天更明亮,我总是一年又一年,匆匆忙忙地奔回家过中秋节。

  唉,有一年政治上倒了霉,我再无资格回家过节了,家人过中秋少了我一人,母亲心中的这颗月亮,从此不再圆润和明亮。全家团聚分吃月饼,母亲特意拿出一牙,放在分餐的小碟里,跟弟弟妹妹们说:“这是给大哥的。”母亲以此解脱对我的思念。待我熬到可以回家过节了,听父亲讲起这件事情,我揣摩母亲当时的心思,这岂止是一牙月饼呵,简直就是母亲残缺的心。一个企盼万事圆满的人,一个渴望节日团圆的人,当这一切全部落空时,她将会忍受多么大的痛苦呵。

  父亲曾经告诉我说,我在异乡流放的那些年,母亲知道我中秋节回不了家,她总是在节前几天催促父亲,从邮局寄几块月饼给我。尽管在当地也有月饼卖,同样的香甜,同样的精致,但是在母亲的心目中,只有吃到家乡的月饼,她的儿子才是在她身边过节。千里迢迢寄的月饼,在我看来,分明是母亲的心啊。真难为母亲啦。

  其实,我又何尝不想回家呢?我又何尝不想团圆呢?只是身不由己呀。无数个中秋的夜晚,在远离亲人的地方,摆上父母寄来的月饼,常常是不忍心切开,先看看这个中秋夜晚,月亮圆不圆亮不亮,如果夜晚月亮又圆又亮,这才把月饼切开吃。倘若这中秋的月亮,被阴云严严遮住了,看不到那圆圆“玉盘”,就把月饼视为月亮,观赏一两天才切开吃,想以此慰藉远在家乡的母亲。我冥冥中相信,此刻的母亲,会知道儿子的心意。

  后来,渐渐习惯这中秋离别,再后来,慢慢父母相继地逝世,这中秋夜晚的月亮,是阴是晴是圆是缺,我似乎已经不再注意。就连这中秋月饼,好像也是可有可无,更没有当年过中秋节时,那股勃勃的心劲儿。这时有人提到中秋节,我总是“噢”地应一声,表示知道要过节而已。再再后来,自己到了父母在世时的年纪,每逢中秋节的夜晚,偶尔仰望高远太空,随便地瞅上一两眼月亮,至于月亮的境态如何,我已经全然没有兴趣。

  这时才真正地明白,天上的月亮,就是面高悬的明镜,照着人间万事万物。月亮本身都有阴晴圆缺,何况被月亮照着的人呢?想到这里,一切烦恼忧伤,荡然无存。心境如一片月光似的纯净。从此不再在意人间的冷暖厚薄,只想着生活过得像中秋月亮,年

  年如期地来,年年如期地去,哪怕被云遮雾蔽,都永远是从从容容地放光。中秋的月亮呵,不属于母亲,却属于了我。我没有母亲那么多的牵挂,就越发觉得月亮也是这般地平常,跟人生一样圆缺明暗全都自然。

  母亲走了许多年了,如今我还过中秋节,不过没有从前隆重。有时中秋想起赏月,在自家楼舍阳台上,随便走走看看月亮,不管今夕是圆是缺,眼前总会出现母亲身影。仿佛母亲总算有所领悟,此时来告诉她的儿女:“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不可能总是不变,就如同中秋的月亮,时阴时晴时圆时缺,这才是真实的月亮。你们万万不可再追求诸事圆满哪。”可惜母亲和我,都领悟得迟了。

  这时再看天上月亮,它正在被云遮蔽着。可是不知为什么,此刻在我的心中,月亮,依然明亮,依然圆润,依然美丽……这时涌上心头的,常常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诗句。噢,读了,没有悲观的情绪,没有失望的感情,有的只是关于人生的深深思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f547aba69dc5022aaea00bd.html

《住在山里的母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