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论文

发布时间:2012-10-23 10:45:4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关于大学生公益活动认知与行为调查研究论文

大学生公益素养问题不但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大学生的公益素养不仅在其自身的素养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而且在整个公民素养中也处于较关键的地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公益素养,不仅可以带动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而且可以促进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基于此,本文试从分析大学生公益素养的涵义入手,继而阐明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公益素养培育的缺失,指出应该编制科学合理的问卷对大学生的公益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培育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力求抛砖引玉,希冀大学生公益素养问题的研究得到学界高度重视,将这一问题的研究深入下去,以适应我国公益事业发展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客观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公益素养;培育;认知

    当前,我们国家已进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彰显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公序而良俗的社会,是一个充满民主与法治、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大学校园是学习知识履炼技能的殿堂,是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摇篮。因此提高受教育者的公益素养,输送高质量人才,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然而,由于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现有教育体制存在着弊端,在高等院校教育的实践中,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培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谷歌公司、联想集团及零点调查等先后倡行并扶持高校学生开展公益活动或公益创业,大学生日渐成为公益的生力军。大学生的公益素养现状如何?广大高校管理者应怎样引导风起云涌的公益性社团健康发育并让大学生真正提高公益素养的同时服务社会?本文试从分析大学生公益素养内涵入手,进而指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应加进公益素养培育的内容,提出应该研制科学合理的问卷对大学生的公益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培育作了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含义

(一)什么是公益?什么是素养?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和普遍的思想与行为,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形式之一,公益历来为人类所颂扬,并一直被认为是亟待开发的现代社会的博爱资源。其起源和发展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伦理等因素的制约,与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相适应。对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关注是国内新兴的课题,几乎没有现成的资料和经验可寻,须从大量的文献和当代公益事业的生动实践中去搜索,总结和抽象,本人在此方面正做着初步地探求。为了弄清什么是公益素养,首先必须搞清什么是公益?什么是素养?因为理解了公益和素养的内涵,有利于理解公益素养及其构成要素,以及与其它素养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公益”一词,英文中译为“public welfare”,有成熟、完备之意,表达了身体和感情或智力上的双重成熟,尤其是人们超越自我关心或自我利益而关注和理解他人的利益,这意味着个体对于自身行为可能给他人造成的后果以及人我关系的感觉。“public”不仅仅是客观上量的集合,表现为“公众”、“公共的”,主观上更是一种共同的,集体的关怀。“welfare”饱含着人类对健康、幸福、繁荣等美好追求。据《词源》,公益指“公共之利益。相对一个人之私利,私益而言。”围绕着公益的含义,国内外的许多学者作出了多种多样的解释。德国学者洛厚德于1884年发表了《公共利益与行政法的公共诉求》一文,主张公益是任何人但不必是全部人们的利益。F.J.Neumann1886年发表的《在公私法中关于捐税制度、公益征收之公益区别》一文中认为,公益是一个不确定多数人的利益。20世纪中后期,有的学者认为不确定多数人之利益也可以称为公益。在英美法系中,公益也称之为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主要指被立法机关或法院视为与整个国家和社会根本有关的原则和标准,该原则要求将一般公共利益(general public interest)与社会福祉(good of community)纳入考虑的范围,从而可以使法院有理由拒绝承认当事人某些交易或其它行为的法律效力。不难看出上述对公益的解释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主要是从法学意义上来理解的,并且主要把公益概念等同于公共利益概念。事实上这两者有密切联系,但还是存在很大区别的。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所谓公益,即指公众利益、众人的福利。

    我们认为:对公益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上去理解。从广义上来说,“公益是指一切涉及到公共利益的行为和活动,既包括政府性的,也包括非政府性的;既包括营利性的,也包括非营利性的;既包括强制性的,也包括非强制性的;等等。而从狭义上来说,“公益”主要是以非政府组织形式进行的、具有非营利性的、非强制性的、救助性和奉献性的一切公益活动的总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1999628第九届全国人民企业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公益”的范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救助灾害、救助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活动;2、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3、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4、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它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素养”一词。为了更好地理解素养,不妨与素质一词进行一下对比。《辞海》对素质的解释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素质只是人们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来源于社会实践,素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而素养是平时修习涵养,是平时养成的良好习惯。如艺术素养、文学素养、道德素养、法律素养等。《汉书·李寻传》:“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宋代陆游《上殿札子》:“气不素养,临事惶遽。” 元代刘祁《归潜志》卷七:“士气不可不素养。如明昌、泰和间,崇文养士,故一时士大夫,争以敢说敢为相尚。” 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六:“他虽然是一位经济学专家,而对于国学却有深湛的素养。”可见,素质与素养之间存在差异。素质更强调的是与人的本质相关的特质和特性,而素养则更强调的是人的后天的修习和通过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涵养特性。“素”的本身就是指平时,“素来已久”、“素不相识”中的“素”指的就是从来、平时的意思。“养”应该可以解释为涵养、修养,人的一种逐步形成的文化特质或者精神、观念和态度上的特点。

(二)对“公益素养”含义的分析

    综合上述对“公益”和“素养”的考察和分析,笔者试着对“公益素养”进行界定。“公益素养”是一种通过教育可培育的公民修养与能力。它包含了公益认知、公益情感、公益理念、公益信仰及公益行为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要素,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评价。在一个人的整个生命活动中,他可能会遇到与公益有关的个人的、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方面的各种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理性思考需要公益素养。具体地说,要回答什么是公益素养,应该包含这三方面的描述:1、关于一个具备公益素养的人的行为的描述;2、关于一个具备公益素养的人的心智状态的描述(认知、情意、行为能力、价值观等方面);3、关于培育具备公益素养的人的教育条件。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有效地培育人的公益素养,使人类社会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够持续地健康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正处在人生的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其公益素养应该包括扎实的公益知识、真挚的公益情感、正确的公益理念、坚定的公益信仰和良好的公益行为能力等方面。其中公益知识在公益素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它是人类对公益认识、公益现象不断深化与总结的结果。公益情感是人们对公益及公益现象等主观感受以及心理体验,是一种直观的、自发自觉的意识形式。公益理念是高层次、高水平的公益意识,是对公益组织和公益现象等的认识和理解,其核心和灵魂是公益价值观。公益信仰是指人们内心对公益诚服与坚信的态度,它不仅是个体内潜在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公益知识、公益意识表现为外在修养的桥梁。公益能力是人们完成公益活动所具备的本领和力量,包括完成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所必需的生理、心理条件。

必备的公益素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立足社会、进行公益创业的基本条件。通过对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培育,不仅使大学生拥有较高的公益素养和较强的公益理念,而且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融入全球化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三)认知的含义

认知—cognition指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习惯上将认知与情感、意志相对应。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即对作用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二、从时代呼唤看高等教育中大学生公益素养培育目标的缺失

(一)当代大学生日渐成为公益的生力军

    中国素有“文明之邦”的美誉。在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许多警世格言世代相传,教人行善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唐太宗李世民甚至直言:“行善事则为君子,行恶事则为小人”。中华文化中“乐善好施”、“扬善弃恶”的理念,古已有之,“见义勇为”、“济困救难”、“铺路修桥”等善举被历代推崇,形成了延绵未断的世风民俗。这种传统公益精神应仍在当今社会弘扬,让人人自觉履行公益责任义务。全国上下营造一种人人讲公益,处处践行公益善举的氛围,使愿意提供慈善奉献的人能完成心愿,使需要帮助的人能心想事成,促进我国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

    青年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公益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公益理念,学习和掌握一些公益的必备知识,增强公益意识,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公益行动等是培育当代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基本内容。大学生群体是一种特定的“社会人”群体,其特定社会角色决定了他们无疑需要承担起其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对于人民以及对于历史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承担起主导社会进步、引领社会发展的使命。

(二)大学素质教育中应加进公益素养培育的内容

     大学是以文化传承为己任的教育机构,大学应当有一定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自然要对培养目标产生影响并使其具有相对不变性。然而,教育具有的另一特性是其发展性,即教育是不能一味重复过去的,尤其是与时代脉搏密切相合的大学教育更不能简单地复制过去。古人曰:时移治不易则乱。鉴此古训可说:时移教不易则退。我们正处一个时空发生巨变的时代,这个特殊的历史时空对我们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大学自产生至今,其教育目的经历了职业教育、自由教育、普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演变。这种演变无疑是时代的函数,每一教育目的都凸显出鲜明的时代特性,契合了当代社会发展对大学提出的要求。综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跨世纪对高层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发现广大高校认为高层次人才的素质可以概括为专业素质、人文素质、政治素质、工具性技能素质等四大方面。教育的本质就是改善、提高、发展人的素质的一种社会活动。

    现在公益慈善的主旋律由企业家谱写,未来的企业家是现在的大学生组建,与其“后天”的弥补还不如“先天”的赋予。在公益事业日渐兴盛、广大高校学生参与其中蔚然成风的今天,应当通过公益素养培育,让高校学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肩负起社会责任感,铺垫于以后的“反哺”社会。今天的大学生大多数是未来各行各业的骨干,在校期间就应当让他们在心田埋下一粒公益的种子,引导其提高公益认知、增强公益情感、坚定公益信仰、更好地在践行公益中服务社会。为了顺应这一时代的变化,我们尝试着提出在广大高校应该在素质教育中加进对大学生公益素养培育的内容,使大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的问题上更趋完善,更体现大学教育的多样性与个性化。

三、应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培育

(一)大学生的公益素养亟待普查

    一般来说,公益素养的形成是渐进的过程,是社会性发展的过程,是指认识公益现象,参与公益行为的进程中在态度知识能力方面与社会相适应并和谐发展的动态过程。社会性的发展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公益素养的标志。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发展,大学生的社会角色也相应由过去的社会精英向普通社会公民转变,大学生的未来角色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应该是合格的社会公民。对当代大学生的公益素养现状进行普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指出:青年心灵的和谐、人格的健康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更事关民族未来。大学时期是锤炼青年人格的关键时期,相信公益理念的确立和公益实践对青年人的成长会有非常的意义。社会公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人类自身乐善好施的品行是公益实践发展的巨大动力,一个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应当是负责任的社会,应该是诚信友爱、互帮互助、公益精神充分张扬的社会。

笔者正在着手研制“当代大学生公益素养现状调查的问卷”,以期对在校大学生的公益素养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在调查准备工作中,不仅要有设计准确的指标体系,合理的问卷,精确的抽样方案,严格的过程控制,精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而且还将要在调查后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充分的发掘和利用。因为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对此问题做过深入的研究,笔者只能借鉴测查其它素养的相关理论、指标体系和测试方法,根据我国高校的实际,编制适合我国国情的测查当代大学生公益素养的指标体系和问卷,寻找出有效的调查方法,以及能够保证质量的过程控制手段是研究大学生公益素养培育问题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将可能有一段艰苦的较长的探求过程。

    及时了解我国大学生的公益素养现状和变化趋势,使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和管理上创设制度环境,加快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培育。当代大学生公益素养调查宜利用社会学和统计学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对公益知识的了解程度,如测查大学生了解哪些国际国内有名的公益组织、知名的公益爱心人士,对本校的公益性团队了解程度;测查大学生对从事公益行动感兴趣的程度,对公益事业的态度和看法,对自己践行公益前后的心理描述;测查大学生所理解的大学生的公益意识、公益精神、公益行动与建设现代化的和谐社会的关系等。

 

(二)对大学生公益素养培育的粗浅思考

    当代中国正处于多重社会转型的时期,整个社会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等也发生重大的变化。这种变革对思想敏锐、思维活跃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学生公益素养作为一种素养,是在经常修习和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知识的内化和融合,它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处事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具备一定的公益知识并不等于具有相应的公益素养。只有通过内化和融合,并真正对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处事原则、行为习惯等产生影响,才能上升为公益素养。公益素养的培育,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积以年月,以逐渐地形成稳定的心理或生理的特征,也就是达到一定水平的质的稳定性。不同的人,由于生理基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影响和个人主观努力的不同,经过一段时期,就会形成不同趋向、不同水平的稳定性,显示出质的差异。大学生仍处在成长阶段,公益素养也在逐步形成发展,高校阶段的教育无疑对青年公益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公益素养一旦基本形成后,又会对他们今后的发展,甚至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鉴于公益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笔者对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培育作了粗浅的理性思考。认为:大学生公益素养培育应通过从校内到校外,从自身到社会等多方面、立体式进行因势利导、塑造一个良好的培育环境,使大学生公益素养能够得到切实的提高,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育:(1)创设公益课程,公益素养的培育,重在教育;(2)社会实践是基础,知行合一是公益素养培育的目标,积极的公益实践是培育大学社公益素养的有效途径;(3)培育健康的公益人格,公益人格是内在的潜在的素养,从大学生内在的修养出发是寻求提升其素养是有益探索。(4)校园环境是大学生生长的活动空间,从校园着手能够发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用的,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公益素养。(5)大众传媒是大学生每天必然接受到资讯的主要途径,以此为线索能有效引导大学生的公益意识、公益文化倾向,有助于其公益素养的培育。(6)最后,每一个大学生都是社会的一员,离不开客观存在的社会,社会现象、社会观念总是或多或少地影响每个学生,优化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公益素养的培育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每一个对社会明天抱有乐观期许的年轻人都会感到义不容辞,毕竟大学生是社会的生力军,是中国前进的又一波浪潮。但我们必须认真看到公益事业的繁荣是要取决于公正公平的社会环境,和持久有力的大学教育,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于理性的公益活动,在健全的理念指引下,实现光荣的公益诺言。 

—————————

参考文献:

①《元照英美法辞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117页。

②《辞海》1999年版 普及本(音序,三卷本)20028月出版

③《第二届中国大学生公益论坛举行》 人民政协报/2007 /1/11/ A01

④《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f53595a804d2b160b4ec084.html

《公益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