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委调研精准扶贫

发布时间:2019-02-07 12:35: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甘肃省委调研精准扶贫

【篇一:聚焦精准救助 助推精准扶贫.甘肃省】

聚焦精准救助 助推精准扶贫 ——《甘肃省社会救助条例》解读

通讯员 向杰 陈世海

731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甘肃省社会救助条例》,并将于101日起施行。《条例》对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和临时救助等都作出明确规定,这是我省第一部全面统筹各类社会救助制度的地方性法规。

省民政厅厅长肖庆平表示,《条例》对全面加强和改进我省社会救助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条例》实施后,必将对推进精准救助、助推精准扶贫发挥重要作用,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产生深远影响。围绕大局统筹规范 精准救助有法可依

我省省情特殊,集中表现在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仅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三项制度性救助就达430多万人,加上灾害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等各种应急性救助,全省年均救助人数约1200万,接近全省总人口的一半。

近年来,随着各类社会救助制度的相继建立,救助碎片化问题也随之出现,救助对象、标准、程序、目标等诸多方面不能有效衔接,多头救助、遗漏救助、重复救助等时有发生。统筹规范各类社会救助工作,是增强救助实效、有效改善基本民生的内在要求和必然手段。

20142月,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颁布并于同年51日起实施。《办法》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等整合到一

部行政法规中,形成了“8+1”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为破解救助碎片化问题提供了法制支撑。

以贯彻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为契机,我省抓紧调研论证,坚持以精准救助助推精准扶贫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及时牵头制定了《甘肃省社会救助条例》。主要是对“8+1”制度体系逐一进行细化和规范,使《条例》更加符合省情实际,更加便于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更加利于助推扶贫攻坚。 省民政厅副厅长郭华峰介绍,《条例》共1373条,不仅对“8+1”制度体系作了细化和规范,同时还突出了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救助原则和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救助方针,明确了对社会救助的全面监督管理和相应的法律责任等内容,是一部针对性、指导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地方性法规。

适时调整救助标准政策性脱贫有了法制保证

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1+17”的精准扶贫工作方案,《社会救助支持计划实施方案》作为其中一项,提出要逐年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确保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年年实现政策性脱贫

2015年,我省在完成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提高农村五保供养省级补助标准为民办实事任务的基础上,再次提高全省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补助水平,农村低保一类对象补助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3300元、二类对象补助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2808元。为此,全省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共136.4万人今年已全部实现政策性脱贫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条例》明确规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省人民政府按照本行政区域内居民基本生活必

需的费用确定指导性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这一规定,为全面建立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提供了法规支撑。不仅使全省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年年实现政策性脱贫有了保证,同时也为提高其他类社会救助标准奠定了政策基础。

抓住关键环节发力 三管齐下强化救助实效

社会救助是一项涉及多部门的基本民政工程,需全面凝聚合力,携手予以推进。为此,《条例》突出加强信息比对、畅通申请渠道、依靠社会力量三个关键环节,全面加以规范和改进,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整体效益。

——突出信息比对,努力增加救助精准度。

《条例》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可以通过户籍管理、税务、社会保险、不动产登记、工商登记、住房公积金管理、车船管理等单位和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对申请或者已获得社会救助家庭的收入状况、财产状况进行核查;有关单位和金融机构应当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并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为审核认定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依据。

健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形成一套全面系统、互通共享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体系,是推进社会救助精准化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f4c1de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4.html

《甘肃省委调研精准扶贫.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