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贵州省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河中石兽

发布时间:2020-06-25 18:56: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21年贵州省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第25课 河中石兽

·纪昀

word/media/image1.gif考情搜索:贵州三州近8年未考查。

全国视野 课内外对比:2019湖北荆门和的《史记》(节选)对比考查。

一、重点字词

1.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a01534ebbcf78c67ab5c9d008d6fb498.png以为顺流F 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09b7c46a417221c84b05dc7720b274.png数小舟 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词作名词

岂能为F携之去 暴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其他重点实词

(1)山门于河 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余岁 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石兽于水中 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可得 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铁钯 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讲学家寺中 设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能 尔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杮: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于沙上 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不亦 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众服为 确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沙为坎穴 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转转不 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逆上矣 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溯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可据理 臆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言虚词

(1)求二石兽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性坚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知其二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b3f1f7096098974a410c1055ed4ec8d.png

二、句子翻译

1. 棹数小舟,铁钯,寻十余里无迹。(2017乌鲁木齐)

2. 非木,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019荆门)

3. 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沙为坎穴(2017张家界)

4.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溯流逆上矣。(2017乌鲁木齐)

5.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2017梧州)

三、思考探究

内容理解概括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2016齐齐哈尔)

2. 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2016齐齐哈尔)

3. 文章中写到了两次,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2016西宁)

人物形象

4. 如何理解寺僧、讲学家、老河兵这三个人物形象?

word/media/image2.gif

word/media/image3.gif

(2020原创)阅读文言文选段,回答14题。(14)

【甲】《河中石兽》全文。

【乙】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

a01534ebbcf78c67ab5c9d008d6fb498.png于沙上 ________________

6a09b7c46a417221c84b05dc7720b274.png沙为坎穴 ________________

d05806a91d1fe4875a3b01149d08d6b3.png其家穿井 ________________

289b460b6f36c7bbc07754bd0bc0403b.png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

2. 翻译句子。(4)

a01534ebbcf78c67ab5c9d008d6fb498.png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6a09b7c46a417221c84b05dc7720b274.png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 【甲】文中作者通过寺僧求之下流,讲学家认为应该求之地中的错误,得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乙】文中宋君在得知真相后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2)

4. 【甲】【乙】两文所揭示的道理有何异同。(4)


word/media/image4_1.png参考答案

第25课 河中石兽

知识盘点

一、1. (1)a01534ebbcf78c67ab5c9d008d6fb498.png向下;6a09b7c46a417221c84b05dc7720b274.png() (2)大水

2. (1)倒塌 (2)经过,经历 (3)寻找 (4)终了,最后 (5)拖 (6)设馆教书 (7)你们这些人;研究、探求;事物的道理、规律 (8)这;削下来的木片 (9)埋没 (10)颠倒,错乱 (11)正确的言论 (12)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13)停止 (14)于是;逆流 (15)主观地判断

3. (1)介词,在 (2)表判断,可译为”“就是 (3)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相当于……的人 (4)代词,代指讲学家的观点;结构助词,的

二、1. (于是)划着几只小船,着铁钯,(向下游)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

2. 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3. ()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坑洞

4. 照这样再次冲刷,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不停止地翻转,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

5. 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三、1. 本文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2. 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则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看法。

3. 讲学家的,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老河兵的,则是因为他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

4. 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显然考虑不周,忽而原地打捞,忽而沿河而下,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代表的正是据理臆断的态度;唯有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作风。

金题演练

1. (4)a01534ebbcf78c67ab5c9d008d6fb498.png埋没 6a09b7c46a417221c84b05dc7720b274.png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d05806a91d1fe4875a3b01149d08d6b3.png待,等到 289b460b6f36c7bbc07754bd0bc0403b.png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2. (4)a01534ebbcf78c67ab5c9d008d6fb498.png顺流而下寻找它们,难道不颠倒吗?6a09b7c46a417221c84b05dc7720b274.png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3.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1)

4. (4)相同之处:凡事都应实事求是。(2)

不同之处:【甲】文强调实践出真知,要实事求是,不能仅从事物外表推断其中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1)【乙】文强调对于传闻,要实事求是,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f07b698ca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6.html

《2021年贵州省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河中石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