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

发布时间:2016-05-13 09:58: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虚词,整理文中的文言知识

3.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教学重点:

1、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又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2、明确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

●教学设想:

1.利用预习提示,引导学生整理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分析本文记叙、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体会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想必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关于屈原可歌可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很多。今天,让我们走进史学家司马迁笔下的屈原,学习《屈原列传》,用历史的眼光去品评屈原。

1 简介屈原的生平: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离骚》是中国诗歌史上仅见的长篇抒情诗,是屈原的代表作,通篇洋溢着爱国热情和为坚持真理、理想而斗争的精神。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汉代把它们合编为《楚辞》。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生活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伟大爱国主义者和伟大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

各地划龙舟,吃粽子就是来纪念屈原的

2、屈原的影响:

屈原的诗作,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写真。他同腐朽没落的贵族政治集团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他坚持自己的理想而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他眷恋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了他的诗作的基调。这便是屈原的作品传颂千古的原因之一。屈原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打破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是诗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后代一切有成就的文学家,都从屈原和他的作品中吸取了营养。

3、背景简介:

课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贾谊还作过《吊屈原赋》,所以就把他们合写一传。课文选的是屈原的传文部分(有删节)。秦朝以前,古书中都不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它以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记载屈原的事迹和文学上的杰出才能,具体而深刻地表现了他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品格,集中表现了屈原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流露了作者的郁郁不平之气和“悲其志”的叹惋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圈点勾划,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勾画圈点出文章中的抒情议论的语段,给课文分段

属(zhǔ)草稿惨怛(dá)帝喾(kù)靡不毕见(xiàn)举类迩(ěr)濯(zhuó)(nào)蝉蜕(tuì)滋垢(gòu)浊秽(huì)皦(jiào)然泥(niè)而不滓(zǐ)者也既绌(chù)商於(wū)屈匄(gài)既咎(jiù)(juàn)顾相随属(zhǔ)唐昧(mò)憔(qiáo)悴(cuì)(chuò)其醴(lí)物之汶汶(mén)者乎罹(lí)难枯槁(gǎo)温蠖(huò)(mì)罗被(pī)发渔父(fǔ)

本文题为“列传”,请找出记叙性质的段落,速读这些段落,用5个字概括屈原生平。

提示:除391113四个小节外,其他均为记叙性段落。屈原一生遭际可用“任、疏、黜、迁、死”5个字来概括。(板书)

1)由“任”而“疏”(13自然段)

2)见“黜”见“迁”(410自然段)

3)吟答渔父,自沉汨罗(11自然段)

4)屈原既死,赋存国亡(12自然段)

5)太史公赞(13段)

明线:屈原的命运(任——疏——绌——迁——沉)。

暗线:楚国的命运(受骗——被袭——客死——灭亡)

三、研读部分(13

A.重点字词与句式

(一)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

2)、人穷则反本(“反”通“返”)

3)、糜不毕见(“见”通“现”)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通“旨”)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

(二)重点文言词语释义:

1)、娴于辞令(熟练、熟悉)(2)争宠而心害其能(嫉妒)

3)、屈平属草稿(写作)(4)、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制定法令,两词都是同义复用)

5)、平伐其功(自夸、炫耀)(6)、王怒而疏屈平(疏远)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恨)(8)、可谓穷矣(处境困难)

9)、其文约(简约)(10其词微(含蓄精深)

11)、明道德之广崇(阐明)(12)、治乱之条贯(条理,规律)

(三)、词类活用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词做名词,识别力)

2)、谗谄之蔽明也(动词活用为名词,中伤别人的小人)

3)、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做名词,邪恶、不正的小人)

4)、蝉蜕于污秽(名词做状语,像蝉那样;形容词做名词,污浊的环境)

5)、方正之不容也(形容词做名词,端方正直的人)

6)、明道德之广崇(形容词做动词,阐明)

(四)、文言句式

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判断句)

2)、方正之不容也(被动句)

3)、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状语后置)

4)、离骚者,犹离忧也(判断句)

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6)、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被动句)

B.内容分析

1.这一部分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三件事:屈原见任——屈原被疏——屈原为文

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疏的缘由,预示楚国

的国事将不可为

2.1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3.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答: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上官大夫“争宠而心害其能”,而最隐晦的原因却是屈原的功高震主,怀王的嫉妒和昏聩

4.重点阅读第三段,思考

1)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

容也”?

2)第三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分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忧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

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离骚》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价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

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品质

3)难句释义:

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通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让学生明确: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

②“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让学生明确: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③“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让学生明确: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

④“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互文见义,承上“文约辞微”加以申说。课本已有注释,要补充说一说的是,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⑤“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承上“志洁行廉”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的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蕙茝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谄小人所容。”

⑥“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让学生明确:“自疏”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秦不很协调。所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4)关于这段的行思路:

——让学生明确:就段内来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评介《离骚》来论述屈原的伟大人格,归结点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因此,写创作缘由,特别揭示“疾”、“穷”、“怨”三字,其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更为眼点句;写《离骚》内容和创作特色,特别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乱之条贯”,而归结到赞美屈原“志洁行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纳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自沉汨罗江

板书:

(一)作《离骚》的缘由(…….盖自怨生也”)

()<<离骚>>的主要特点(…….故死而不容”)

内容:明道德,治乱

写作特色:文约词微

()评价屈原的伟大人格(……与日月争光”)

第二课时

一.研读第二部分(第410段)

A.重点字词与句式

(一)、通假字

1)、屈平既绌(“绌”通“黜”)

2)、齐与楚从亲(“从”通“纵”)

3)、亡走赵,赵不内(“内”通“纳”)

4)、乃令张仪详去秦(“详”通“佯”)

5)、使于齐顾反(“反”通“返”)

6)、厚币委质事楚(“质”通“贽”)

(二)、文言重点词语释义

1)、惠王患之(担心、畏惧)(2)、齐与楚从亲(合纵)

3)、楚诚能绝齐(如果)(4)、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全部)

5)、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议和(第二年)(6)、臣请往如楚(往、到)

7)、奈何绝秦欢(断绝)(8)、屈平既嫉之(憎恨)

9)、人君无愚智(无论)(10)、冀幸君之一悟(希望;全部)

11)、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12)、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一件接着一件)

(三)、词类活用

1)、亡国破家相随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使……破)

2)、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名词做状语,在宫内;在外面)

3)、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形容词做名词,忠诚之士;贤能之人)

4)、秦虎狼之国(名词做状语,像虎狼一样)

5)、时秦昭王与楚婚(名词做动词,结为婚姻)

6)、厚币委质事楚(名词做动词,用丰厚的礼物)

(四)、文言句式

1)、大破楚师于丹淅(状语后置句)

2)、遂绝(于)齐(省略句)

3)、又因厚币(赂)用事者臣靳尚(省略句)

4)、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被动句)

5)、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被动句)

6)、举贤以自佐(宾语前置)

B.内容分析

1、这一大段写了哪几件事?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至于最终客死秦国的史实。这是为什么?

点拨:写了屈原被绌张仪行骗(4--怀王被惑纵仪归秦(5--诸侯击楚楚兵大败(6--怀王赴秦客死他乡(7)五件事。  

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黜”以后的,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罢黜屈平是错误的。怀王复释张仪、赴秦身死,都与未听屈原的劝谏有关。另

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馈腐朽,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穿于朝廷

2、本部分行文思路

1)、先写楚怀王疏远屈原后三次受骗于秦的史实(献地绝齐、求和、通婚)

2)、随即深入议论,谴责“怀王之终不悟”和“不知人”。在议论中充分表达了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3、重点阅读第九自然段,概括大意(屈原放逐,心系怀王)然后思考:

①国家危难之际,屈原的态度和信念是什么?表现了什么精神?

明确:态度:嫉之

信念: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存君兴国

精神: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②这一部分作者议论的观点是什么?对表现屈原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部分作者以结语式的方式,指出楚国的危难在于“怀王之终不悟”,“此不知人之祸也”。通过议论,突出了屈原在楚国兴盛衰亡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③概括该段内容是从哪两个角度来写的,并指出每一个角度运用的表达方式。最后分析该段表达了屈原和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1)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人君“不知人之祸”。

2)既强调屈原的忠贞不渝和九死未悔,也鲜明的表达了作者对屈原遭遇的愤愤不平和深切同情。

4、阅读十段,概括大意(子兰使奸,屈原被迁)。思考:

“顷襄王怒而迁之”说明了什么?

明确:顷襄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已见糊涂,“怒而迁”屈原,更见其昏愦。

怀王:屡受秦骗,至死不悟

屈原:见绌见迁,心系怀王

楚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

第三课时

一、研读第三四五部分

1、重点词语点拨

①“被发行吟泽畔”:被:同“披”。

②“颜色”:脸色。

③“形容枯槁”:样子消瘦。形容:形体容貌,样子。枯槁:干枯,形容消瘦。

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身之察察:即察察之身。物之汶汶:即汶汶之物。都是定语后置。

⑤“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怀沙》是屈原投水前的绝笔。“怀沙”二字,旧时解作怀抱沙石,即下句的“怀石”。但也有人解释为“怀念长沙”。长沙为楚之先王始封之地。古时长沙包括的地域很广,汨罗也在其内,屈原在汨罗投水,也就是要归死先王故居之地。“自投汨罗以死”中的“以”,连词,表行为的结果,和用作连词时表目的不同。

2、朗读翻译最后3段文字,学生找出这几个段落中的被动句

3、概括文段的意思

板书:江畔答问,绝望自沉

文泽后世,德威众杰

4、理解记叙屈原与渔父对话的作用。

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显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品格操守、政治取向,作者把二者放在一起,形成了比照。

屈原被放,“行吟泽畔”。他在吟什么?

提示:屈原仍在“吟”其志,他是为了其“志”而“颜色憔悴”到如此“枯槁”之状,颓废的外表之中仍透露着一种对精神追求的执著。渔父明知故问其见放之因,屈原答:“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这既是对不合理遭遇的解释,也是对自我人格立场的持守。可见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渔父建议屈原“与世推移”,没有必要“怀瑾握瑜”,屈原则用形象化的比喻(“弹冠”与“振衣”)表明自己誓不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人生信念。“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一句突出了屈原的高贵品质,可见屈原的矢志不移,宁弃生求死,不坠青云之志。死亡已经成为屈原标举清高解脱愁苦的惟一手段。

综上所述,屈原形象就是一个殉道者的形象,这个“道”就是理想和信仰,就是祖国和人民,就是人格的神圣与精神的绝对纯净。

二、课文总结

1.思想内容: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绌、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2、探讨本文写法特色。

①“传评结合”的写法。

这篇史传与我们以前学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人物传记有些不同。前面几篇是“寓论断于叙事”,情节曲折、戏剧性强、人物性格鲜明。而本文则“以议论行叙事”,没有离奇完整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和人物的细致刻画,只是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或边传边议,或传中寓评,所以有人称它是“太史公之变调”,亦即史传中的“变体”,其原因可能有四:

其一、先秦史籍皆不传屈原生平事迹,有关屈原的史料太少(可能与秦始皇焚书有关),单靠叙事不容易写出屈原光辉的一生。

其二、屈原史料虽少,但其作品犹在,通过作品感其精神是最好的办法,而将阅读所得见诸笔端就离不开“评议”。

其三、司马迁写此传也意在抒写个人幽愤,所以“评”就显得尤其重要。

其四、“评议”利于表现屈原的性格。

如通过文首叙述屈原踌躇满志却遭忌恨这个简单的概括,屈原的个性品质、政治见解等只能给人以大概的印象,单凭此寥寥几笔无法使形象丰满,所以第三段用大量笔墨评议屈原为文的根由,从而展示了屈原在忠奸、公私、正邪斗争中的鲜明立场和敢于抨击黑暗的斗争精神。司马迁还通过评“文”来展现屈原“方正”不屈的性格。如此这般,屈原的形象就会更深入人心。

  在历叙楚国败事之后,司马迁又评论楚国日衰的因由,这就是:忠奸不分,用人不智,从而证明,屈原本人牵系祖国安危,其浮其沉就意味着楚国之兴之衰,屈原的高大形象由此而现。

②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

三、再次引导学生梳理本文脉络

四、布置作业,在作业本上整理本文的文言词汇与句式,及成语。

附录:

成语典故

怀瑾握瑜语出《楚辞九音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王逸注:“在衣为怀,在乎为握;瑾、瑜,美玉也。”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博闻强志语出本文。见识广博,记忆力强。又作“博闻强记”“博闻强识”,《礼记典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

随波逐流语出本文。比喻无原则、无立场地与世相沉浮。

弹冠振衣语出本文。整洁衣冠。

与世推移语出《楚辞渔父》。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马俊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e70cf42680203d8cf2f2467.html

《《屈原列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