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

发布时间:2011-11-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
(二十四题)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前辅导时政专题


第一题 中部崛起
1、促进中部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20063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作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 会议认为,中部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促进中部崛起,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和能源保障能力,缓解资源约束;有利于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资源、产业、人才等综合优势,进一步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会议指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会议强调,中部地区崛起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突出重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巩固提高粮食、能源原材料、制造业等优势产业,稳步推进城市群的发展,增强对全国发展的支撑能力;坚持立足现有基础,自力更生,国家给予必要的支持,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努力扩大就业,逐步减少贫困人口,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会议要求中部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更新观念,深化改革,科学规划,精心组织,通力协作,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全面落实中央确定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扎扎实实做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各项工作。 2、中部崛起的“中部”概念
中部崛起中的“中部”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中部是在“七五”计划时期确定的,覆盖吉林、黑龙江、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9省区。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来之后,内蒙古被视为可以享受西部政策的地区,吉林、黑龙江被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覆盖。这样,原来的中部地区中尚有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6省没有被特殊的政策惠顾。6个省被视为狭义的中部,是中央提出的“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所覆盖的地区。 促进中部崛起既是国家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中部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部6省地处内陆腹地,国土总面积102.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7%;人口总数3.61亿,占全国的28.1%农村人口高达2.44亿,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1.2%显然,没有中部地区的发展,就不可能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也不可能构建起和谐社会。
此外,促进中部发展也是新时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保证我国经济整体上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工业化和城市化将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对能源、重化工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增长;中国加入WTO后,需要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以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产业基础较为完备,科技和人力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中部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的关键阶段,采取有效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现阶段中部崛起面临着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不同的突出矛盾,要把工业化、城市化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核心内容。 3、中部崛起之道
中部崛起战略要取得成功,需要国家经济增长模式从过度依赖外需转向更加依靠内需。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在全世界大国中高居榜首,在世界历史上也属罕见;外向型经济发达的一些东部沿海地区,其繁荣富庶几乎已经不让中等发达国家。相比之下,中部地区经济外向程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中部六省外贸依存度9%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60.8个百分点,其中外贸依存度最高的省份山西也只有14.6%最低河南仅有6.2%不及全国水平的1/10;外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个数的绝对数和相对数都偏低;接待海外游客仅175万人次,仅占全国接待海外旅游人次总数的10.3%,旅游创汇总额9.7亿美元,仅占全国旅游外汇收入的3.8%
中部崛起战略要取得成功,还需要国家从基础商品价格乃至环境等方面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中部地区多年来经济发展滞后,部分原因就在于价格体系不合理,导致中部地区在利益分配中受损。这一点在全国头号产煤大省山西表现得特别突出,有人曾经计算过过低的煤炭价格给山西造成的财富外流,那是一个惊人的天文数
1
字。近两年山西经济发展较快,根据山西省长张宝顺在今年“两会”期间的说法,去年是山西省多年来经济发展最快的一年,经济效益比较好,财政增长41.2%,很大程度上也是拜世界能源和初级商品行情持续高涨、我国能源价格日益与国际市场接轨,而煤炭企业又取得了较大的定价自主权。问题是我们不能老是把在地区间合理分配利益的希望寄托在国际市场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源税收分享比例、资源税率等,让中部地区取得合理的收益份额,并强化全国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的内在动力。
此外还需要中部地区人民和政府切实摆脱浮躁情绪,做好基础工作。因为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有可能刺激浮躁之风,比如说这一战略将激励大批投资进入该地区,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为立竿见影做大GDP、增加财政收入起见,大力吸收房地产开发投资、抬高房地产价格属于上策,但这种策略对于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而言实属下策,因为该地区的持续发展只能建立在制造业的更新升级之上,房产价格高涨提高了制造业发展的成本,妨碍居民生活质量改善,进一步削弱了该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 4、中部崛起几道坎 门槛一:三农
首先是三农问题。中部基本都是农业大省。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安徽五省都是产粮大户,肩负着解决全国大部分省区“吃饭”的重任,“三农”问题尤显突出。作为中原粮仓、人口大省的河南,农民就占了72%,三农问题是河南无法回避的一个突出问题。 门槛二:人才
第二个问题是人才的缺乏。虽然中部拥有像武汉大学这样的一流高校,但是人才流失仍然不可避免。 门槛三:环保
中部崛起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面对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的大趋势,这个问题确实有难度。 另外一方面,东部原来的发展大多靠经营土地来换取,现在土地也必须要控制,对中部来说同样是个挑战。 5、中部崛起之湖北
面对历史性的机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激情满怀,道出6000万荆楚儿女的共同心声:我们要以强烈的进取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紧紧抓住发展机遇,顽强拼搏,扎实苦干,经过艰苦的努力,把“中部凹陷”“不东不西、不是东西”的帽子扔到长江去!从议题走向实践,由呼声变为行动
作为中部大省,湖北人均GDP比中部其他5省平均水平高出24.9%,农民人均纯收入居第一位。湖北是中部地区教育、科技最发达的省,武汉是中部最大的城市。领跑中部,责无旁贷。然而,作为老工业基地和农业基地,湖北有着繁重的经济结构调整任务,突出的“三农”问题,经济总量、市场化程度和体制环境,与东部地区还有较大差距。更重要的是,在全球产业向中国大转移、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运作形成新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的供应链、资源配置日趋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已经“起得迟”的湖北,靠什么来追赶时代的步伐?
721日,省委八届五次全会主题报告指出:力争3年有明显变化、57年有大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中西部前列。会议确定的发展路径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特色产业
钢铁:武汉为中国钢铁基地之一。武汉钢铁公司年产钢能力达1000万吨,大冶钢厂是中国著名的特种钢厂,州市钢铁厂为省属最大钢铁企业。
汽车:目前湖北已形成武汉-襄樊-十堰汽车工业走廊,汽车生产已形成重中轻相结合,零部件配套完整的生产系列。十堰市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兴建的第二汽车制造厂所在地,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中心之一,有“汽车城”之称。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神龙汽车公司上个世纪90年代投产,目前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5辆,二期工程完工后产能将达到30万辆。
纺织:改革开放20年来,湖北纺织工业国有、乡镇、三资、民营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在东起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武汉市,西到仙桃市、潜江市沿长江两岸100公里范围内集中了一批名牌服装骨干企业,成为全国中西部最大服装加工集散密集区。2003年,全省纺织行业出口创汇9.22亿美元,居各行业首位。
建材:湖北是全国建材大省,是平板玻璃、石膏、机制砖瓦等建材产品的发祥地或最早产地之一。湖北建材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华新水泥厂单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葛洲坝水泥厂是全国大坝水泥生产基地,湖北三峡新材公司的玻璃产量和销售收入分别居全国的第七位和第八位。到去年底,全省共有建材企业5000多家,规模以上企847家。
第二题 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市为中心,由武汉及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9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是湖北省产业和生产要素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2007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发改经体〔20073428号,以下简称《通知》这是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改革探索和部署,有利于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推动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根据《通知》要求,结合武汉城市圈实际,制定《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以下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简称为“两型” 一、“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
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两型”社会建设,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五个一体化”为抓手,率先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率先在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上取得新进展,为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2、基本原则。坚持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推动;坚持扩大开放,互利共赢;坚持规划先行,有序推进。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1、主要目标。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全国宜居的生态城市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成为与沿海三大城市群相呼应、与周边城市群相对接的充满活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
经过5年努力,到2012,初步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制度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比较健全的市场体系、自主创新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加强,初步形成“五个一体化”格局。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3%,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0%1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9%以上,主要河流、湖泊水III类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0%,主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求,优良天数达到310天以上。服务业比重增加3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努力使武汉城市圈在科学发展、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保护环境和改善民生等方面走在中西部前列,武汉市的集聚、辐射、服务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成为更大范围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
力争到2020年,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市场体系比较完善,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体系比较健全,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完善。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基本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构建良好的自然生态、高效的经济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
2、主要任务。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根本任务集中体现“三个着力”: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推进综合性制度创新,构建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道路。重点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和节约集约用地等六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配套推进财税金融、对内对外开放和行政管理等三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平台和制度保障。 二、“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点内容 (一)创新资源节约的体制机制
以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探索节能减排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促进资源节约的市场机制,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建立促进资源节约的体制机制。
1、探索节能减排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新建项目准入机制,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安排专项资金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通过增加“以奖代补”专项转移支付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综合运用价格、收费、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有效引导社会、企业节约资源。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
2、完善促进资源节约的市场机制。改革资源产权制度,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资源初始产权配置机制和二级市场交易体系。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进资源要素价格等相关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差别化能源价格制度,建立绿色电价机制。建立节约用水机制,推进城市水业改革。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型水价,非居民用水实行超计划、超定额加价收费制度。 3、加快循环经济发展。重点推进东西湖区、青山区等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整合青山、阳逻等地钢铁、化工、电力、建材等产业资源,设立循环经济发展基金,拓展建设大循环经济示范区。支持各地按照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循环农业示范区,扩大循环经济试点。积极推进圈域内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建立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建立完善清洁发展机制,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废物“零排放”加强余热余压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汽车零部件、铁道机车等再制造示范工程,发展再制造产业。
4探索资源综合利用新途径。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推行绿色产品标准体系。逐步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工业废弃物处理认证制度。推广应用建筑节能省地环保新技术,建设一批示范工程。支持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技术开发和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太阳能、地热能、沼气、生物质能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科研、开发和建设。建立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快再生资源产业发展。
(二)创新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
以水环境生态治理和修复为重点,完善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努力实现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建设生态景观和谐、人居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圈。
1、健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编制实施武汉城市圈生态建设规划,加强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严格控制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排放总量,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和“一票否决”制度。建立圈域内环保督查中心,完善协同监控管理体系,建设环境监控信息共享平台,实行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管理。完善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体系。健全梁子湖、沉湖等水域管理机构。以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3
生态市等为抓手,统筹推进圈域内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2、完善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加快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探索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初始权有偿分配、排放权交易等制度,探索建立圈域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市场,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运营。创新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模式。改革和完善城市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费征管办法。探索建立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 3、探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的长效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探索建立多类型的生态补偿机制,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建立制度化、规范化、市场化的生态环境补偿体系。以汉江中下游水生态修复为重点,开展生态环境补偿试点。加快建立科学的生态环境评估体系。
4、完善水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探索城乡涉水行政事务一体化管理体制。以完善大东湖水生态保护的体制机制为重点,加强水系、水域治理与管理。综合防治水土流失,有效保护饮用水源地安全和区域水域资源。加强湖泊等湿地保护与恢复,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修复和保护河流生态和地下水,增强湖泊的生态功能和防洪抗旱、蓄水调节功能。加强中水利用,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和水质监测,对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进行全面治理。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广节水节肥节药技术。 5、探索生态环保建设新途径。探索发行水专项债券,设立圈域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加强融资平台建设,鼓励风险投资和民间资本进入环保产业领域,完善生态环保建设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开发应用新型环保技术,发展环保制造业。鼓励企业将自主创新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相结合,加速环保技术装备国产化进程。
(三)创新科技引领和支撑“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
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引领和支撑“两型”社会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构筑共建、共享的公共创新平台,探索建立科研成果转化的助推机制,创新人才一体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建设创新型城市圈。
1探索建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推进开发类科研机构改制改革,开展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和建立现代管理制度试点。深化科技企业的产权和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股权激励机制。支持和引导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围绕“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开发。政策采购优先支持自主创新产品。支持企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在光电子、生物技术等优势领域,推动强强联合,提升整体创新能力。
2、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以大企业为龙头整合企业创新主体资源,鼓励各类企业建立或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合组建研发中心,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争取在圈域内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各种国家级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探索建立圈域内科技创新协调机制,加强科技供需对接,加快建立开放、共享、共建的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共享武汉科教资源的有效途径,按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大学科技园区,吸引人才和技术,发挥武汉优势资源的辐射作用。
3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助推机制。建立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创业园为中心、各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依托的区域孵化网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设有利于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制度环境。健全技术市场体系,发展规范科技中介组织,完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设立、引进创业投资基金,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壮大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先进环保与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 4、创新产业园区互动发展机制。发挥高新区的集聚、引领和辐射作用,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探索与圈域内其它省级开发园区合作互动、快速发展的模式,形成一批以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特色的开发区。选择圈域内条件较好的省级开发区作为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比照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措施,促进形成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努力把国家级开发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产业园区。探索开发区与圈域外开发区合作互动的新途径。
5、创新人才开发与配置的体制机制。促进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立统一的人才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武汉人才市场发挥国家级人才市场的作用,形成高效的人才配置机制。试行高级人才双聘制度,探索新型人才管理模式。创新圈域内高校一体化招生与就业政策。破除影响人才自由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实现人才资质互认,探索养老、医疗保险等异地享受新途径。
6、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中东(西)部地区公务员对口培训,加强公务员培训基地建设。积极开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选拔培养工作,在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选拔、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建设、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以及留学人员科技交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四)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体制机制
以创新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体制机制为重点,整合圈域内产业资源,推动产业合理布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新路子,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工业强省步伐。
1建立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引导机制。探索建立企业和项目在圈域内转移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延伸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增强产业集聚功能,探索各类工业园区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促进传统农业升级;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加快壮大现代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发展。争取国家布局处于产业链上中游的重大产业项目,争取更多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总部以及生产、研发基地落户圈域内。
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向公共服务领域和优势产业集中,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推动优势企业改制重组,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环保技术先进、带动性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建立健全国有资
4
产监督管理体制机制。争取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支持。
3、探索建立产业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对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产业,在产业税收、用地、信贷等方面完善政策支持措施。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创新财政激励机制,采用补贴、奖励等方式对淘汰落后产能给予财政支持。
4、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降低准入门槛,拓宽投资领域,改进服务管理,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完善鼓励创业的体制机制,积极推动全民创业。营造良好的法制、政策和信用环境,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有利条件。探索建立区域性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积极争取开展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推进企业经理人职业化、市场化。 (五)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
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改善民生为重点,突破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和行政区划壁垒,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构建城乡互动、区域协调、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统筹公共服务资源,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建设和谐城市圈。
1、建立健全城乡统筹规划和管理的体制机制。按照统筹城乡的理念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依据国土规划,化城乡空间布局,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健全圈域内规划协调机制,建立城乡统筹的规划实施和监管体制,完善城乡规划许可、公开公示和监督检查制度。
2、建立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体制机制。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构建供给稳定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以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为重点,优化农业结构。加强禽畜产品和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壮大农业产业集群。促进乡镇企业转型发展。 3建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和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国有农场改革。实施村庄整治,开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发展农村沼气,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加强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和支持城乡各类社会服务组织和机构为现代农业提供社会化服务,引导和鼓励城市人才、技术、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试办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4、加快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积极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供电、供水、供气、园林绿化、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公用事业改革,创新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支持城市供水等公用设施向周边农村延伸。开展城际交通公交化试点,支持武汉市有实力的公用企事业单位向圈域内其他城市发展。统筹规划和建设城乡供水、排水设施,支持相邻城市共建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善公共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财政投入机制、政府监管机制、应急处理机制,保证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 5创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体制机制。改革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构建共建共享投融资平台,提高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水平。开放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争取开展大交通改革试点,构建高效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提升武汉城市圈在全国交通大格局中的枢纽地位。加快城际轨道交通、武汉航运中心建设。继续搞好武汉航空运输综合改革试点,以构建国家公共航空运输体系的重要支柱为目标,加快武汉航空枢纽建设。创新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建设、设计模式,推进交通运输的组织化、信息化。建立交通能耗的标准和监测体系。 6、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加大对“三农”、就业和社会保障、卫生、扶贫开发、生态环保等关系民生领域的投入。建立以竞争方式安排乡村产业及建设资金的制度,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推行购买公共服务,完善“以钱养事”机制。完善财政“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乡用”体制。规范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7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户籍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建立布局合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引导农民向城镇有序转移。推进建设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资源共享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网络系统。发挥武汉教育优势,争取开展国家级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加快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大血吸虫病等地方流行病的防治力度,探索共享中心城市医疗卫生资源的新途经。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建立灾害应急救援系统。 (六)创新节约集约用地的体制机制
以创新土地管理方式为重点,统筹安排圈域内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形成耕地资源得到切实保护、土地资产效益得到充分发挥的节约集约用地新格局,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
1、完善国土资源规划体系。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分,编制实施武汉城市圈国土规划,加强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实施土地整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和市场化配置。积极稳妥开展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
2、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完善建设用地指标体系,实施集约用地评价考核办法,评价结果与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惩挂钩。进一步完善存量土地管理制度,降低土地流转成本。重点治理工业污染严重的土地,合理调整土地用途。建立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和储备制度。建立集约用地激励机制,调整和实施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探索建立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工业用地预申请制度。
3、健全城市土地市场运行机制。探索完善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编制土地储备计划,建立土地储备基金,改变土地储备模式,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推行城市土地投资强度分级分类管理方式,整合圈域内土地有形市场,规范土地一级市场、二级市场运作。 4创新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方式。建立圈域内耕地有偿保护和占补平衡机制,确保耕地占补的数量和质量“双
5
平衡”改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建立流转交易平台,探索建立集体建设用地合理流转的新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探索承包经营权合理退出机制,促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建立健全流转中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保障集体的土地收益权。稳步推进合理的迁村并镇建设试点。探索农村宅基地科学管理方式,建立宅基地退出机制。
5、完善被征地农民补偿制度。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和水平,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做到即征即保,应保尽保。建立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制度。开展留地安置、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征地安置模式试点,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安排好失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七)创新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财税金融体制机制
充分发挥财税金融服务“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功能,积极推进财税金融改革和制度创新,逐步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逐步形成金融资源高度集聚、金融体系基本完备、经营机制灵活高效的金融市场,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
1、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改革完善省以下财税体制,理顺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逐步建立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财政分配机制,推进产业合理布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节能减排技术研发、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及可再生能源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完善农产品加工税收政策。对圈域内的国有企业改革、高新技术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争取比照执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政策。改革资源税制度,探索开展环境税试点。
2、推进武汉城市圈金融一体化。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加快实现信贷一体化。改进支付结算服务,依托现代化支付系统提升资金清算服务水平。发展商业汇票,加快实现票据市场一体化。支持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促进金融业信息整合共享,促进社会征信机构发展。开展金融生态建设试点,推进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形成逃废金融债务惩戒机制。
3、推进金融主体建设。支持汉口银行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性商业银行。推动组建光谷科技银行。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完善中小企业信贷体系。整合金融资源,推动组建大型金融控股集团。争取开展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创造条件设立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支持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创新,促进其科学发展。积极引进、设立法人金融机构,引导和支持国内外金融机构在武汉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武汉城市圈域内其他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定程序审批后可在武汉城市圈域内实施同城化管理。
4、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加快上市公司整合步伐,提升再融资能力。引导企业积极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能力,扩大企业(公司债发行规模。争取设立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推动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成为覆盖多种经济成份、多功能、多层次的综合性产权交易机构,加快向圈域内其他城市延伸设立分支机构。推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开展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依托武汉国家稻米交易中心,争取建立全国性的稻米等大宗农产品现货交易中心。创新保险产品,开发环境污染责任险等各种新型保险业务。
5、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培育和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扩大小额农贷规模和覆盖面。探索建立农业贷款贴息制度,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扩大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农村信贷产品,探索多种金融服务新模式。创新农民抵押担保方式,探索试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抵押融资服务,探索建立财政和保险共同参与、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机制。开展新农村建设政策性金融试点。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建立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八)创新对内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
坚持开放先导战略,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营造有利于承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转移的体制环境,探索走出一条外源性与内生性相结合的发展新路子,将武汉城市圈建成我国中部对外开放的门户。
1、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完善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重点发展IT服务、金融后台服务、研发设计等服务外包产业,建设全国性金融外包服务中心。加强对外投资促进和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跨国公司。改进外汇管理与服务,推动对外贸易便利化。争取开展国家级服务贸易综合试验。
2、营造承接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的体制环境。加快园区建设,增强配套能力,改善物流环境,降低商务成本,增强承接产业和资本转移的吸引力,重点吸引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的加工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探索建立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联动机制。
3、完善“大通关”制度。加快地方电子口岸建设进程,率先在大通关平台上实现通关、物流等信息资源的共享。全面推行通关单联网联查。完善圈域内“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创新通关便利运行机制。根据需要并按程序批准在相关城市设立海关机构。
4、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推动武汉出口加工区扩展保税物流功能。推动加工贸易监管改革,扩大加工贸易联网监管范围,实现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物流场所的整体联运。推动设立武汉保税物流中心和保税港区,适当增设出口加工区。
5、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以商品市场为基础,要素市场为重点,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市场体系。合理布局、统筹考虑大型商业设施建设。逐步统一市场准入政策、市场执法标准和市场法制环境,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九)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

6
效能,加快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为“两型”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按照大部门体制的思路调整政府组织机构,加大机构整合力度,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强公共服务部门建设,完善公共服务监管体系。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 2、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取消一批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创新政府服务方式,优化审批流程,探索建立统一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扩大和深化并联审批、网上审批,提高行政效能。
3、建立健全武汉城市圈政府间高效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多层次联席会议等协调机制。围绕“五个一体化”建设,打破行政壁垒,统筹区域规划、产业布局和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项目联动,共建共享,创新行政运行机制,实现政府间的高效协同推进。
4、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整合现有政务网络资源,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建立协同办公、资源共享、科学管理的运行机制,提高电子政务应用水平。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完善公开办事制度,扩大政务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内容。以电子政务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圈域和全省信息化进程。 三、“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组织保障和工作机制
为有效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指导下,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切实完成好改革试验的各项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
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推进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改革试验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省长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具体承办日常工作。武汉城市圈9市相应加强组织领导。 (二)明确分工负责
在总体方案的指导下,省直有关部门配套制定和实施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交通规划、生态建设规划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5个专项规划、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和若干专项改革方案。国家拟放在湖北省试点或拟开展省级试点的改革项目,可以在武汉城市圈进行的,原则上优先安排。总体方案的实施实行省市联动、各负其责。武汉城市圈9市作为改革试验主体,要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相应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负责组织实施。武汉市是城市圈龙头和改革试验的核心区域,要在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上率先突破。其他8市要选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主动改革,大胆试验,做好与武汉市的衔接互动。 (三)突出重点,分步推进
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九项改革试验重点内容从2008年起在9市各有侧重地全面启动,5年内要取得明显进展。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率先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节约集约用地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力求在拓展建设青山、阳逻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大东湖水生态专项治理等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建设上取得突破。9市和省直有关部门要制定专项改革方案和实施计划,分步推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试点。 (四)加强改革试验项目管理
对重点改革事项实行项目管理。制定改革试验项目管理办法,完善项目管理程序,提高改革试验的科学性、可行性,防范和减少风险。对武汉城市圈9市和省直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的具体实施方案、专项规划和专项改革方案,要及时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根据需要可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方面进行论证和协调,拟申报的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重大事项需报领导小组审定,一般事项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设立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专项资金,支持9市和省直有关部门大胆试验。 (五)做好综合评价
对综合性和重大改革试点的改革成效,领导小组办公室适时组织有关方面和专家进行综合评估。建立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实行目标管理,纳入9市和省直有关部门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定期督促检查。建立改革年度报告制度。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加强横向交流。 (六)营造改革良好氛围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引导,努力营造上下齐心、各界努力、人人参与的改革氛围。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将“两型”社会建设真正落实到产业、园区、企业、社区、学校、机关单位和家庭。 (七)建立部省合作机制
紧紧依靠国家有关部门推进改革试验工作。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在武汉城市圈开展各项改革试点,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协调支持重大改革事项和政策。建立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省政府领导牵头的部省合作机制,对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沟通协调。
第三题 农村、农业改革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1、农业、农村改革问题的必要性(重要意义)
农业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的历史起点和先决条件。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化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我国人口众多,又是农业大国,这样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始终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

7
我国农业生产比较落后,一直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如果它得不到加强,将会制约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将最终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农村改革发展的必要性:一方面,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另一方面,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总之,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 2、怎样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1)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
(2)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是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3)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特别是扩大多予力度,加大对农民补贴力度,加快增加农民收入
(4)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5)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怎样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经营承包权?
1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
2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
3)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4)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扩大国有林场和重点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国有农场体制改革。稳定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
4、农村改革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主要措施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农民意愿,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
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确保农民土地经营使用权、宅基地收益,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繁荣前提下,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逐步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确保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5、如何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1)繁荣发展农村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 2)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 3)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4)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6)推进农村扶贫开发。
7)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8)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第四题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加强道德建设 1、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我们应该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它鲜明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先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屹立于世
8
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具有重大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思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必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会失去方向、失去根本。在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这一体系的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3、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把握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根本、最集中的体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这些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精神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铸就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新时期形成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能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锐意进取,奋发图强。 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5、抗震救灾斗争说明了哪些问题?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有哪些?
1)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
2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总是在历史进步中不断得到丰富、在灾难考验中不断得到升华。
3)人民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真正动力。 4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巩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6、从抗震救灾、奥运成功举办到“神七”飞天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从抗震救灾、北京奥运成功到神七飞天,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得到一个相同的回答,那就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建立在民族精神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的发展与创新。
7 “三鹿奶粉”事件说明了哪些问题?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有哪些?
“三鹿奶粉”事件所暴露的的是一些企业职业道德的沦丧、道德缺失。为追求利润,一些企业置婴儿生命健康于不顾。这种行为重创了奶制品行业,更重创了社会的诚信机制。这一事件的发生,给人们以警示:一些人唯利是图、不讲道德是祸根。
这一事件损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挑战了社会文明的底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绝不能放任见利忘义的行为,绝不允许基本道德的失守。诚信是社会契约的前提,道德是商业文明的基石。作为人们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是构成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也是维系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没有基本的信任,社会就不可能正常运行;市场经济的基本秩序,也就无从存在。“三鹿奶粉”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在信用交易已经成为现代市场主要交易形式的历史条件下,在全社会倡导诚实守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基础,也是提高国内外市场融合度的必然要求。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之根本,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根本。 为此应该做到:

9
第一,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消除市场障碍,健全市场规则,反对不正当竞争,尽快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第二,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第五题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依据 (原因):一方面,新世纪新阶段新问题新要求;一方面,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经济粗放型增长,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能源、资源和环境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制约。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
只有实现发展方式彻底改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才能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促使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可持续的良性循环的轨道,切实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才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措施
(1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
(2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 (4扩大国内需求,在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基础上做到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 (5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和机制。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科学发展观的相互关系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因为科学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又好又快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改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既有较好效益又有较高速度的经济发展的道路,转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正确处理哪些关系?
(1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从高投入低产出转向低投入高产出、少投入多产出,提高投入产出水平。
(2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速度和效益相结合,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经济发展道路。
(3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和开放利用资源与发展经济的关系。节约优先,节约与开发并重,开发与保护并举,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状况。
6、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该怎样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改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既有较好效益又有较高速度的经济发展的道路,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 7、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哲学分析
(1事物是质与量的统一,实践中要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统一,办事情、想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量的要求,又要好字优先,质量第一,抓质量、讲效益,不能做心中无数的“马大哈”,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细节决定成败,粗枝大叶做不好工作;又不能不讲质量,不能“滥竽充数”,更不能假冒伪劣,以次充好。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长期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质量和效益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没有达到“好的增长”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中的贫富差距过分扩大、一部分群众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各种利益矛盾日益集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能源短缺、国民经济结构失衡、比例失调、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型增长严重抬头。 (3所以我们要强调科学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坚持质与量的统一,注重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质量和效益,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如果忽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惜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片面追求一时的高速度,盲目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这种经济发展必将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的困难、甚至灾难。 第六题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由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达到了新境界。
目前,我国社会在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的持续过程。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的现实依据
首先,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三,这是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3、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

10
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问题;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4、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1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矛盾同一性原理。同一性,即“统一”“一致”,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是事物的稳定、和谐状态。矛盾同一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条件和场所,使矛盾的各方在这一统一体中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壮大和发展自己,并且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矛盾同一性的本质要求是和谐、稳定、有序。
(2矛盾同一性所要求的统一体的稳定状态,是事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各种不和谐现象越来越突出。所有这些不仅影响着小康社会的建设,还有悖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性质。因此必须构建和谐社会,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必须保持社会的平安、稳定、和谐、有序。只有社会稳定、和谐、有序才能发展经济,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民主和富裕,才能保证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第七题 金融危机与宏观调控 1、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所有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中的不可分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是国家、民族经济关系对传统的自身疆界的跨越和突破,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
2、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和影响
就总体和大势而论,应当说作为生产力发展必然趋势和归宿的经济全球化,它对促成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优势互补从而进一步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但同时需要看到,经济全球化也有其局限性和弊病。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毕竟是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所以这种全球化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也会将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消极的东西推广到全世界。
此外,经济全球化它对各国的作用也是有区别的。对发达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可能是利多弊少或者叫做利大于弊。但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3、全球金融危机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直接原因:是华尔街金融资本投机、美国国内监管缺位的恶果。
深层原因:宏观经济政策缺乏连贯性,市场参与者过度追逐高收益,缺乏风险评估和履行相应责任,经济结构改革不充分等阻碍了全球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导致风险过度,最终引发严重的市场混乱。 根本原因: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矛盾。
国际社会应认真总结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在所有利益攸关方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
4、中国的主张
胡锦涛在G20峰会提出四大举措改革国际金融体系。
胡锦涛指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该坚持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方向,努力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该坚持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的原则。 中方主张重点实施四方面改革举措:
一是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完善国际监管体系,建立评级机构行为准则,加大全球资本流动监测力度,加强对各类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的监管,增强金融市场及其产品透明度。
二是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改革国际金融组织决策层产生机制,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尽快建立覆盖全球特别是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早期预警系统,改善国际金融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及时高效的危机应对救助机制,提高国际金融组织切实履行职责能力。
三是鼓励区域金融合作,增强流动性互助能力,加强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地区资金救助机制作用。 四是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共同支撑国际货币体系稳定。 5、中国的作用
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影响。中国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加强宏观调控,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本身就是对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中国政府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下大气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民增收,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为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

11
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结合相关原理分析 6、经济危机理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对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发生了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西方国家虽然可以缓和这一矛盾,但不可能根除,反而使其扩展及全球范围,具有传播更快、周期更短、破坏性更强的特点。
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实质上是信贷扩张而引起的消费领域特别是房地产领域的生产过剩危机。1929年与2008年的危机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说到底,依然是美国普通老百姓收入少,消费不足的根本制约与结果。这仍是马恩所说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个人所有的根本矛盾所引起、所决定。 7、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关系的本质
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分配或重新分配高额垄断利润的关系,其本质是按资本及其实力在经济上瓜分世界。这是由垄断资本无限追求垄断利润的本性决定的。它要突破一切地域和国家疆界的局限,来实现自己无限增殖的欲望。
8、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实质
仍然是一种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由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所造成,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继续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的结果。
美欧等发达国家的过度金融投机和过度消费,无疑是目前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美欧利用其在全球经济和金融领域的统治地位,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已使发展中国家遭受巨大损失。 9、价值规律与宏观调控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 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由于商品的价值是由货币来表现和衡量的,而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价格,所以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格与价值一致
价值规律的作用,是在市场竞争中,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市场机制是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的统称。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基础性机制。
宏观调控起到很重要作用但不替代价值规律基础性作用 10、货币流通规律原理
货币流通规律是决定一个国家一定时期(一年)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待售商品的数量。第二,商品的价格水平。第三,货币的流通速度。第一和第二两个因素的乘积就是商品的价格总额。一定时期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在现代纸币流通条件下出现的两种经济现象。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发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是指纸币的发行量少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发的纸币升值、物价下跌的现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危害。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引起社会收人和国民财富的再分配,扰乱价格体系、扭曲资源配置,使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出现混乱;严重的通货紧缩则会使可利用资源闲置浪费,经济萎缩,失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引发社会和政治问题。这说明,遵循货币流通规律,防范和消除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八题 新科技革命与创新型国家 1、世界经济的特点 (一)特点
1)科技进步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2)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 3)新科技革命的影响加深,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 (二)如何应对(启示)
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这给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3)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让“中国制造”尽快成为“中国创造”,是时代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
12
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3、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第二,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第三,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总起来说,建设创新型国家,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是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我国实际的战略思想,必须贯穿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4、为了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对中国科技发展作出总体部署,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不断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紧紧扭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中心任务,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三是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四是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
五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发展创新文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从根本上说,加快科技发展,全面推动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5、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中央提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和依靠科技进步、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依据。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进步背景下,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走经济建设新路子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在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信息时代实现工业化的要求和有利条件作出的科学选择。(1这是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作出的重大决策。(2这是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3这是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得出的正确结论。
第九题 伊朗核危机、朝鲜核危机、世界政治多极化与当前国际形势 1、十七大报告的表述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2、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趋势必然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今世界上各国的实力对比和意愿。
但是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决不是一帆风顺的。 当前,美国凭借其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力求维护和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障碍世界多极化进程。
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但多极化发展趋势只能在曲折中发展。 3、为什么说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政治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力量重新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国都把国家利益放在对外关系的首位,谋求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的最佳位置,矛盾和斗争是必然的,国际形势为此会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并将产生多种不确定因素。
美国构建单极世界、谋取世界霸权的图谋,是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最大障碍。 .国际旧秩序是阻碍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4、国际形势总体和平、缓和、稳定,局部战争、紧张、动荡 5、中国的主张
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我们将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我们将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我们将继续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将继续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加强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团体对外交往,增进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6、伊朗核危机

13
伊朗的战略地位:地处西亚,人口6450万,石油天然气资源储备、生产均位居世界前列,是伊拉克以后更具实力的中东强国;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反以武装斗争,在穆斯林国家和人民中有重要影响;伊朗北邻里海及中亚国家,南拥波斯湾,不但身居中东、里海两大世界石油战略要地,而且以霍尔穆兹海峡的主要主权国地位,控制着波斯湾到阿拉伯海的战略通道,对世界石油战略格局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控制力。 伊朗核政策:伊朗公开承诺不发展核武器,但是坚决捍卫伊朗和平开发、和平利用核技术的权利。
美国对伊朗的外交政策:(1美国决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为此反对伊朗拥有任何核技术,认为伊朗开发、拥有任何核技术的目的都是为了发展与拥有核武器。(2美国要以民主价值观改造伊朗,实现伊朗政权更替,在伊朗建立亲美政权,以确保美国在中东的霸权地位。美国决不允许在中东长期存在着一个强大的反美政权,必欲除之而后快。(3以强硬为主,软硬兼施,并且始终不放弃以战争和制裁相威胁。 7、伊朗核政策愈来愈强硬的原因: (1伊朗人民以至穆斯林世界、阿拉伯国家的绝大多数人民支持伊朗政府和平利用核技术的核政策,是直接原因。 (2国际油价居高不下,伊朗获得大量石油美元,迅速增加了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了国际地位,是根本原因。
(3美国在伊拉克陷入困境,发展中国家却出现了对伊朗核政策表示理解、同情和支持的不同声音,是重要原因。 (4伊朗虽然重新启动铀转化,但并不违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有理、有利、有节,美国也找不到将伊朗核问题提交安理会的有力借口。
(5伊朗新总统内贾德出身革命卫队,一贯坚持强硬立场。新总统内贾德兑现在竞选中的诺言,并以强硬立场对内凝聚人心,为其施政措施奠定民意基础,对外则可以为新一轮讨价还价提高筹码。 8、朝鲜核危机
朝鲜战略地位:朝鲜地处东北亚海陆对抗地带,是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主要邻国和唯一盟国,是东北亚地区大国格局中的枢纽性国家,也是冷战在东北亚地区的唯一历史遗留,对东北亚以致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朝鲜核政策:在朝核问题上,朝方一再强调“以对话和协商的方式,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是朝鲜始终一贯的立场”为此,朝鲜方面从一开始就提出由朝美双方签署一个互不侵犯条约来一揽子解决核问题,即美国在法律上对朝鲜承诺不使用核武器、不侵犯朝鲜,朝鲜也愿意相应地解除美国在安全方面的忧虑。
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政策主张:(1主张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2支持朝鲜半岛无核化。(3希望有关方面通过对话解决朝核问题。在推动解决朝核问题上,国际社会公认中国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一直通过多种不同渠道与有关国家进行协调磋商,希望目前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能够通过有关方面的对话得以缓和。中国一贯认为,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建设性的对话、磋商和真诚的合作,是解决国际争端的唯一正确和有效的途径。真诚希望有关各方从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的大局出发,积极采取主动行动,打破僵局,为恢复对话创造有利的气氛和条件。
中国在朝核六方会谈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致力于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机制中,中国是始终的东道国,发挥了极为关键的组织、协调作用,展现了一个建设性的负责任的世界大国形象与风貌。6.美国在反对核扩散问题上的双重标准:(1限制别国发展核武器;制裁别国核扩散,但美国自己却是最大的核国家,至今不愿承担首先不使用核武器的承诺。(2限制、打击、制裁伊朗、朝鲜、叙利亚等国的核技术发展,却默认以色列成为中东最强大的有核国家,却与印度签署核合作协议,对印度采取鼓励政策,破坏印巴之间的核均衡。 第十题 恐怖主义以及美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问题 1、传统安全威胁
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热点走向和平解决的进程,大国之间一度纷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然而,20世纪90代中期以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安全威胁重新抬头。最明显表现在: 第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1)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有时表现还非常突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本质上与战争有共同之处,即都把本国的利益凌驾于其他一切国家的利益之上,凭借经济军事实力,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干涉和侵略,造成世界动荡不安,成为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29?11事件之后,美国打着反对恐怖主义、维护本国安全的旗号,采取所谓“先发制人”的政策,紧锣密鼓地对外用兵,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没有充分理由和合法性的情况下,先后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将其势力范围扩张到有显著战略意义而它以前又无法控制的地区,表现出强烈的单边主义色彩。这表明在缺乏有效的国际制约的状况下,美国的霸权主义进一步恶性膨胀。
(3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安宁,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中国强调,反对霸权主义就要努力发展自己,把自己的事情作好,霸权主义是凭借实力在世界上横行霸道,只有实力强大才能有效地遏止霸权主义。中国是正在崛起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反对霸权主义的坚定力量。中国国防建设是一个主权国家的正常需要,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和挑战。中国的发展,是和平与发展力量的发展。
第二,某些国家大幅度增加军费,积极扩军备战,强化军事同盟,从而导致了大国之间出现了高科技军备竞赛的局面,国际力量对比失衡,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军事威胁增大。9?11”恐怖事件后,美国锁定“邪恶轴心”执意要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
第三,由民族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及其他原因引发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不断,地区冲突和地区危机增多。 2、非传统安全威胁
(1冷战结束以来,非传统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在非传统安全威胁中,就目前来说,恐怖主义问题尤为突出。

14
(2现代恐怖主义恶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与和平与发展问题长期未能得到解决,尤其是与冷战结束后南北差距的拉大、民族宗教矛盾日益尖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发展以及极端宗教势力、民族分裂主义的抬头有密切的关系。
(3日益猖獗的恐怖主义活动严重地威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恐怖主义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国际社会应加强对话和磋商,开展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加强国际合作、标本兼治,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 (4中国政府在反恐问题上的主张。
①恐怖主义是危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一大公害,中国一贯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并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 ②维护人类和平与安全是反恐的核心。国际社会要建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为反恐斗争营造良好的环境。
③普遍发展与共同繁荣是反恐的基础。在反恐方面,应标本兼治。只有经济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根源。
④加强文明之间的沟通与融合是反恐的保障。应倡导相互尊重,和睦共处,求同存异,兼容并蓄。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之一。反恐绝不可加剧民族矛盾、宗教仇恨、文明冲突和人民隔阂,而应成为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和借鉴的新契机,对话与融合的新起点,共同进步和繁荣的新动力。 ⑤推动和深化国际合作是反恐的关键。
5)美国主导的国际反恐斗争为何“越反越恐”? 近年来,由美国主导的国际反恐斗争之所以成效不大,甚至“越反越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对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认识不正确,将它与特定的民族或宗教或文明混为一谈;反恐的方法不对,不是全球合作,而是采取单边主义的办法;不是综合治理,各种方式的配合,而是单纯的军事手段;加上美国反恐动机不纯,往往以反恐为名行霸权之实,且奉行双重标准,助长了恐怖主义的气焰。
恐怖主义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反对恐怖主义必须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武力反恐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主要的。认为可以通过军事手段打赢反恐战争,它就注定会失败。 第十一题 发展中国家与南南合作(中非合作) 1、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
从第三世界的崛起到今天,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表现在:
逐渐改变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政治格局,促进了两极格局的瓦解和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 深刻地改变着联合国的面貌。
促进了世界和平力量的发展和壮大,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显示了巨大威力。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成为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力量。
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增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增大。 2、南南合作
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关系即南南关系。南南合作始于政治领域,发展于经济领域,深化于两者的有机结合。南南合作的意义在于:
第一,它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国际经济旧秩序存在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只有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走集体自力更生的道路,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第二,经济上的密切合作,促进政治、外交上的一致性。整个发展中国家用一个声音说话,对于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将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南方国家的团结合作,壮大了这些国家的力量,对于提高它在南北对话中的地位,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很重大的意义。
3、中非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2006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中非共同宣布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非建立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是中非双方的共同愿望,符合双方利益,有利于增进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互助,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和谐发展。
中非建立和发展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不仅有助于中非双方的经济发展和民族复兴,对加强“南南合作”和促进发展中国家共同繁荣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非在国际事务上加强磋商和团结合作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国际影响力,加速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在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某些大国在国际关系中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倾向加强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中非加强合作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也具有深远意义。
中非之间的经济合作,是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是双方互有需求的合作,绝不是某些人散布的所谓“新殖民主义”。中国在合作中十分注重提升非洲自主发展能力,注重对非技术交流和人才培训。 建立和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四项原则,即真诚友好,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第十二题 格鲁吉亚问题与俄美、俄欧关系 1、格鲁吉亚的战略地位
格鲁吉亚是著名的北高加索三国之一,是北控里海、南临黑海的战略要地。中世纪以来,高加索地区就是波斯帝国、奥斯曼帝国、沙俄帝国长期争夺的是非之地;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是绕过俄罗斯把里海地区的石油、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欧洲的咽喉要道,而且南下可以威慑伊朗、巴基斯坦以及整个中亚地区;是欧美在独联体国家搞颜色革命的“样板国家”之一,也是北约进一步东扩,压缩俄罗斯生存空间的战略前哨国家。

15
2、俄罗斯的内政
在普京执政以后,俄罗斯在国内打击寡头资本,重新实行石油、天然气、钢铁、煤炭等战略资源国有化,加强中央集权,改善人民生活,确保社会稳定与国家稳定,强调主权民主和中央集权下的市场经济体制,选择了一条俄罗斯特色的发展道路。 3、俄罗斯的外交
俄罗斯在普京执政以后,调整了向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力图稳定独联体,确保俄罗斯在独联体主导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与欧美的新型大国关系。俄罗斯强调对美国的新型伙伴关系,但又坚决抵制美国对俄罗斯的遏制政策;强调融入欧洲但又力图确保俄罗斯与欧盟的平等伙伴地位,同时强化俄印关系,积极推进中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改善俄日关系等,俄罗斯普京外交的根本目标是力图恢复俄罗斯的世界大国地位,要使俄罗斯成为世界多极政治中的重要一极,而且试图以石油、天然气等作为恢复俄罗斯世界大国地位的主要战略手段。 4、欧美对俄政策
西欧、美国既有与沙俄帝国长期争夺欧洲主导权的共同争霸经历,又有与前苏联长期冷战的外交实践。所以,在苏联解体后,欧美一方面乘机尽可能压缩俄罗斯战略生存空间,推动独联体的解体进程,千方百计遏制俄罗斯重新崛起,企图使俄永久成为二三流国家或成为融入欧洲的小伙伴;另一方面,又力图以西方价值观改造驯服俄罗斯,设法在俄罗斯建立亲欧美政权。 5、俄美冲突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俄罗斯在“高油价”时代乘势重新崛起,努力恢复俄罗斯的世界主要大国地位,与美国单极霸权的世界战略、与欧洲永远摆脱俄罗斯大国压力的基本方针在根本上是相互冲突的;另一方面,普京执政后选择了主权民主、战略资源重新国有化、中央集权和市场经济的俄罗斯特色的发展道路,与欧美以民主价值观改造、驯服俄罗斯的战略图谋是背道而驰的。与此同时,俄罗斯“以硬碰硬”的强势崛起方式,以石油、天然气作为重新崛起的战略手段,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俄美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第十三题 促进经济增长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原理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对象和性质。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消费的质量、水平、结构和具体方式。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第一,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第二,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第三,消费是生产的动力。第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2、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一方针切中了当前我国经济问题的要害,指明了今后一段时期宏观经济调整的方向和道路。对于我国经济未来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党中央之所以对消费高度重视,一方面是由消费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当前我国的投资、出口和消费的不协调状况决定的。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当前,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必须千方百计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努力构建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要保持持久稳定的增长,必须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把经济发展根植于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形成消费与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扩大消费需求符合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根本所在。
首先,扩大消费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扩大消费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全体人民能够分享改革的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其次,扩大消费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第三,扩大消费是实现内外部均衡的关键。经济的持续增长不能依靠投资增长。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投资增长形成的产能最终会转化为出口,加剧外部不均衡。增加消费,就可以降低储蓄,减小国内储蓄和投资之间缺口,实现国内经济均衡增长。同时,消费支出的增加,又能够增加进口,减少对外部需求的依赖,最终实现外部平衡。因此推动私人消费增长、实现经济内生增长才是解决内外部失衡的根本办法。 3、立足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1)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10措施。
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背景下,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20081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温家宝11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决策部署,会议研究决定四项实施措施。 (2解读:
这“一揽子”提振经济的举措,着力点在于“扩大内需”,目标在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这既是应对国际经济环境不利影响、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需要,也是解决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求。
扩大内需,短期靠投资,长远靠消费。加大政府投资特别是中央投资力度,进而带动社会投资,是刺激经济增长最为有效的手段。据测算,中央部署的4万亿元人民币投资,大约可拉动明年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在当前外需明显减弱、消费乏力之时,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国内需求,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

16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近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与去年同期相比,前10个月消费实际增幅加快约3个百分点。但是,收入增速减缓、收入预期下降、收入差距扩大等不利因素,制约着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和广大农民的消费。当前,既要加快民生工程建设步伐,又要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在保证人民更多、更好地享受发展成果基础上,逐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不论从克服当前困难还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只要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推动产业结构化升级,就能增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协调性与可持续性,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双双再上新台阶。 4、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被认为是一种最直接、见效快的促进经济增长手段。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财政政策经历多次调整。
1993年到1997年间,为控制通货膨胀,我国政府采取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一系列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促使国民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形成“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
1998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国内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经济增长乏力。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果断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成功走出危机阴影。
2004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但也出现了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过快、通胀压力加大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又一次相机抉择,从2005年起将积极财政政策转向稳健财政政策。
这次政府再度重启积极财政政策,并提出在未来两年多时间投入4万亿元实施十项扩大内需政策,投资规模和力度之大历史罕见,彰显中央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信心和决心。而且相比之下,政府此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经验更丰富,市场环境进一步改善,有利于更好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此外,从1998年的经验看,增加财政支出对于刺激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短期效果都非常明显。 5、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合理扩大信贷规模
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是我国十多年来在货币政策总称中首次使用“宽松”的说法。此举意在增加货币供给,就是要在继续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同时,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2007年下半年,针对物价上涨过快、投资信贷高增等现象,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从紧”。如今,货币政策转为“适度宽松”,货币供给取向发生重大转变。 第十四题 价值与价格、价值规律与当前一系列尤其房地产价格波动 1、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有量的规定性。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价值决定价格。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有: 1)市场供求状况; 2)货币自身的价值; 3)政府的经济政策;
4)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5)垄断的程度等。 2、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 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由于商品的价值是由货币来表现和衡量的,而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价格,所以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格与价值一致
价值规律的作用,是在市场竞争中,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市场机制是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的统称。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基础性机制。 3、股票价格
股票价格是股息的资本化。股票价格取决于预期股息和存款利息率两个因素, 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
由于股息量为股票面额乘以股息率,股票价格公式还可表示为:股票价格= 股票面额×股息率/利息率。 在现实生活中,股票价格受股票供求状况、 经济政治形势、人为的投机等多方因素的影响。 4、土地价格
土地本来不是劳动产品,自身没有价值,但是土地能以一定的价格买卖。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资本化的地租收入,所以,土地的价格实质上是地租的资本化。决定土地价格的因素,一是地租额的多少,二是利息率的高低。土地价格与地租额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土地价格用公式表示为:土地价格=地租/息率。
在实际生活中,房地产交易价格的形成和确定的主要因素有:①房地产的预期收益(包括地租)②资金利息率。③供求关系。而影响这三个因素的因素,则涉及广泛领域,包括土地和建筑物的位置等自然因素;土地和建筑物的环境因素;居民收入水平等经济因素;住房制度等政府管理因素等。
住房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房价过高,超出百姓承受范围,最终势必导致市场调整和房价理性回归。但是,房

17
地产行业的产业链条比较长,房价如果出现暴跌,会对宏观经济会产生重大影响。暴涨暴跌都是房地产市场不健康的表现,都是我们要尽力避免的。 政府出手“救市”,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的指导原则是:
第一,坚持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出发,建立科学、合理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大力发展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增加中小套型住房供给,引导居民适度消费。
第二,坚持正确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政府主要制定住房规划和政策,搞好土地合理供应、集约利用和管理,重点发展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高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主要通过市场调节解决。
第三,坚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监管,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增加房源供给,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管理,积极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
二要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合理调整城市土地供给结构,增加中小套型住房用地。
要综合运用税收、信贷、土地等手段,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增加住房有效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防止房价过快上涨。
四要加强市场监管,严格房地产企业市场准入和退出条件。依法查处闲置囤积土地、房源和炒地炒房行为。 同时,要加强农村住房建设规划和管理,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住房改革和建设,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第十五题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与促进社会和谐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该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2、效率与公平
(1效率,一般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率。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劳动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2公平,就是公正、平等。经济上的公平,一般指机会的均等(即社会为每个成员提供的获得收入的条件是平等和公平的)和结果的公平(就是分配的结果看,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尽管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保持在合理的适当的范围内,不致悬殊过大)。 (3 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从统一性方面看,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公平的最终实现要以效率的较大提高为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条件,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形成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能够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高。
从矛盾性方面看,两者存在着此消彼长的一面。收入差距较小,虽然比较公平,但刺激作用不大,不利于效率的提高;收入差距过大,虽然能刺激效率的提高,但又会出现收入高低悬殊的不公平,反过来又会影响效率。
3、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总的说,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改革和完善这一分配制度的总取向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分配格局(逐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格局 4、当前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主要表现有哪些?分析其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但收入差距出现了明显扩大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十分复杂,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市场机制的作用。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收入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首先,改革开放以前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抑制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导致了共同贫穷。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进行了包括分配体制在内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打破传统体制以及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以激发社会经济活力,这必然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其次,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从我国改革的轨迹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就一直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迈进,市场经济规律在经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价值规律为基本规律的市场经济具有使收入差距扩大的内在倾向,如果政府对收入分配未能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甚至会产生两极分化。第三,与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使收入差距更趋扩大。 第二,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的基本原因。
第三,对收入分配的调控特别是对高收入者的调控尚不完善、不到位,也是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第四,历史和自然等原因也是地区收入差距扩大不可忽视的因素。 第五,少数人因不合理甚至非法收入而暴富。 5、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1)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18
3)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6、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附:为什么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原理:关于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原理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共同参与财富和价值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既然社会财富和价值是多方面因素参与的结果,那么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在社会财富和价值分配中,也应该参加社会的分配,得到相应的回报。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健全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1)在公有制经济中仍然要继续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改进和完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要尊重和保护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复杂劳动,都应当得到承认和尊重 ,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同时也要注意提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工资报酬,充分 体现他们的劳动价值,同时应当建立严格的约束、监督和制裁机制。
2)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这就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各类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健全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依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我们要建立生产要素市场,使生产要素成为商品,就必须使生产经营中所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相应的收入 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随着混合所有制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将越来越重要。 4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分配制度上的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应体现一般劳动的价值,以调动劳动者 积极性创造性,也应体现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复杂劳动的价值,以激发科技人员和管理工 作者的创新活力和创业精神,还应体现包括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的 值,以集中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建设。要形成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机制,让各种劳动、知识、技术和资本竞相汇聚,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5要分清价值的源泉和价值的分配这样两个不同的问题。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者的劳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经济根据在于它们参与了价值的创造,这是必须予以肯定的。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但是,它参与了价值的创造,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应参与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属于劳动创造出来的价值如何分配的问题。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法性,最主要的依据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使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第十六题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改革

1、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出来。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多年来的重复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环境发生急剧变化,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是企业产权关系不清,以及由此带来的企业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不科学。因此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关系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这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专家经营为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我国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一种新型企业制度。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是构建现代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核心和基础。近年来,一些国有企业改革效果不理想,根本原因是产权改革没有到位,产权归属模糊不清,资产所有者虚置,责任主体缺位,企业的法人财产权没有很好地落实,政企不分现象严重。只有明晰产权归属,明确各方权责,形成多元化产权结构,现代企业制度才有扎实的基础。否则,就会流于形式,走形变样。
产权的顺畅流转,不仅有利于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提高企业效益,而且有利于推进各种性质的资本间的收购、兼并、相互参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良好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4、构建现代产权制度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
产权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
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意义。

19
A.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C.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D.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5、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重要性
A.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 B.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6、如何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继续推动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大力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仍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
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今后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仍然是大力推进股份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是加快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二是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三是加快推进企业内部改革。
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一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二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三是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7、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这一形式有利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我们应该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股份制不存在姓“社”姓“资”的问题,其性质如何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由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制经济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第十七题 中国对外开放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1、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 度社会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 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 国际间相互投资的发展加速了经 济全球化的进程。 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2、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和影响
它对促成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形成优势互补从而进一步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毕竟是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所以这种全球化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也会将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消极的东西推广到全世界。
经济全球化它对各国的作用也是有区别的。对发达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可能是利多弊少或者叫做利大于弊。但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它对于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合作与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对外开放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在人民币升值、产品质量、纺织品贸易、知识产权、能源资源等方面,新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必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既符合我国利益、又能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处理与各国经贸关系的基本准则。
(1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努力实现进出口的基本平衡。 (2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 (3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到境外投资。要进一步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和政策。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3、中国政府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拥护者和参与者
目前,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贸易壁垒不断出现,贸易摩擦时有发生,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趋于严重,不利于多边贸易体制健康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不确定因素。建设公开、公正、合理、透明、开放、非歧视的国际多边贸易体制,有利于促进地区和全球贸易稳定增长,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均衡、持续发展,符合各方利益。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严格信守承诺,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扩大对外开放。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发动机。中国的发展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发展机遇。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不断加大。 第十八题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根本转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同时,存在法规、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技术开发滞后等问题。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0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 (一)重点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节约降耗,在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
二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 三是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大程度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四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注重开发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技术与装备,为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减少废物排放提供技术保障。 (二)重点环节
一是资源开采环节要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大力推进尾矿、废石综合利用,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 二是资源消耗环节要加强对冶金、有色、电力、煤炭、石化、化工、建材(筑)、轻工、纺织、农业等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努力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是废物产生环节要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推动不同行业合理延长产业链,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推进企业废物“零排放”加快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垃圾、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降低废物最终处置量。
四是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支持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五是消费环节要大力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鼓励使用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绿色标志食品和有机标志食品,减少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政府机构要实行绿色采购。 二、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
(一)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有关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编制“十一五”规划和各类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规划,对资源消耗、节约、循环利用、废物排放和环境状况作出分析,明确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
(二)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统计核算制度
发展改革委要会同统计局、环保总局等有关部门加快研究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建立循环经济的统计核算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的统计核算,加强对循环经济主要指标的分析。 (三)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发展改革(经贸)、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的推进计划。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矿产资源集约利用、能源和水资源节约利用、清洁生产,以及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推进计划。 (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区域布局
加强宏观调控,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推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发展改革委要抓紧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以及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要根据资源环境条件和区域特点,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开发区和重化工业集中地区,要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和改造,对进入的企业要提出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及废物排放综合控制要求,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提高资源产出效率。
三、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标准体系建设 (一)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
要加大科技投入,支持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组织开发共伴生矿产资源和尾矿综合利用技术、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提高循环经济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抓紧制定循环经济技术政策
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政策、技术导向目录,以及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节水、环保装备目录。支持引进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技术,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三)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咨询服务体系
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清洁生产中心等中介机构和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作用。 (四)制定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的标准体系
要加快制定高耗能、高耗水及高污染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和合格评定制度,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涉及循环经济的有关污染控制标准。加强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标准化工作,完善主要用能设备及建筑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和主要耗能(水)行业节能(水)设计规范。建立和完善强制性产品能效标
21
识、再利用品标识、节能建筑标识和环境标志制度,开展节能、节水、环保产品认证以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四、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 (一)加大对循环经济投资的支持力度
各级投资主管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投资计划时,要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政府要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并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各类金融机构应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金融支持。 (二)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理顺自然资源价格,逐步建立能够反映资源性产品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发展改革委要积极调整水、热、电、天然气等价格政策,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逐步提高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完善农业水费计收办法;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大力推进阶梯式水价、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扩大峰谷电价和丰枯电价执行范围,拉大差价,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实行尖峰电价和季节电价;对高耗能行业中淘汰类、限制类项目,严格执行按国家产业政策制定的差别电价政策。加大供热体制和供热价格改革力度,逐步建立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共同构成的热价形成机制,实行差别热价和煤热联动政策。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其他产品的比价关系,建立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研究制定并落实各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政策。 (三)制定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和收费政策
财政部门要积极安排资金,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技术推广、示范试点、宣传培训等,并会同有关部门积极落实清洁生产专项资金。各级财政和环保部门要安排排污资金,加大对企业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污染防治项目的投入力度。有关部门要加快研究建立促进节能、节水产品和节能环保型汽车、节能省地型建筑推广的鼓励政策。继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税收政策,加快建立大宗废旧资源回收处理收费制度。适时出台燃油税,完善消费税制。积极研究以资源量为基础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办法,进一步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并适当提高征收标准,优先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全面开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研究完善限制国内紧缺资源及高耗能产品出口的政策。在理顺现有收费和资金来源渠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企业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政府采购目录要优先考虑节能、节水和环保认证产品。
五、坚持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一)加强法规体系建设
要结合我国国情,加快研究建立和健全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当前要抓紧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促进资源有效利用以及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废旧轮胎、建筑废物、包装废物、农业废物等资源化利用的法规和规章。研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生产商、销售商、回收和使用单位以及消费者对废物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法律义务。
(二)加大依法监督管理的力度
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矿产资源集约利用、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引导企业树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意识,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将发展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工作紧密结合,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逐步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对企业废物排放和处置的监督管理,降低排放强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三)依法推行清洁生产
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加快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积极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方案。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或者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要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监督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发展改革委、环保总局要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环境友好企业活动,引导企业加快实施清洁生产。 六、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区、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增强紧迫性和责任感,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抓紧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环保总局等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协调工作机制,做好组织协调和指导推动工作,及时解决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有关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确定一位领导同志负责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 (二)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
发展改革委要会同环保总局等有关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城市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通过试点,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技术和项目领域,进一步完善促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降低污染排放强度的政策措施,提出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改造工业园区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思路,树立一批先进典型,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示范。 (三)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
各地区、各部门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对

22
发展循环经济重大意义的认识,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要将树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的相关内容编入教材,在中小学中开展国情教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教育。要组织开展相关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知识培训,增强意识,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编写消费行为导则和资源节约公约,引导合理消费,规范消费行为,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 第十九题 公共服务中的政府监督
一段时期以来,随着群众对教育乱收费、看病难、药品、食品、矿难等等的不满,政府对公共服务的监管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一、公共服务监管存在四大问题

首先的问题在于政府职能不清。从总体上看,现代预算制度的缺失、公共审计的不完善、中央和地方事权和财权方面划分不合理,导致了为全社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投入不足、分配不公、效益不佳。在管理体制上延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很多政府主管部门同时扮演着事业单位的资产所有者、政策制定者、付费者、监管者等多重角色。其根本缺陷是缺乏有效的问责机制,政府多重角色之间存在严重利益冲突,妨碍了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和效率的改进。
其次,尽管从表面上看来,在社会公共服务各领域都设立了相关的“负责”机构,但事实上,各主管部门的责任或者是模糊的,或者是不合理的,“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非常普遍。僵化、交叉、不透明、不可问责的管理体制导致了目前公共服务出现的价格、质量、效率和覆盖不足等问题。
第三,监管规则不完善、执行机制不健全。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公共服务的基本法律法规体系。但监管规则体系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两方面:规则体系缺乏统一性,不同位阶和部门的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地方法规与国家法规之间存在矛盾;法规体系陈旧落后,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
而更大的问题还在于规则的执行机制不健全。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过于密切的关系,使得监管规则很难得到有效执行;政事不分还使得规则执行缺乏公平性;现有的司法体制和行政管理能力也制约了规则的执行能力。 最后,监管治理机制不健全。在政府对公共服务管理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仍然发挥着主导甚至惟一作用,包括行业协会、消费者保护群体、服务提供机构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如媒体的作用未得到有效调动。 二、政府需强化监管职能
针对上述问题,应在完善公共服务体制的过程中加强政府监管。有效的监管体系,对于公共服务事业改革和持续发展,对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完善,对于有效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的建立,都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第一,应完善社会公共服务的法律框架。在宪法层面进一步明确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义务,要求政府采取的措施,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服务体系,以保障全体公民享受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 建立和完善现代公共财政制度,建立规范的财政供养制度,并通过相应法律,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同时,还应明确政府、公民和不同形式的组织部门在提供消费公共服务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明确包括非营利组织在内的服务供给主体的法律地位和税赋义务,并在法律上保证公共服务事业放开准入、依法监管。

在合理界定政府职能方面,应改变“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局面,建立合理、透明的检查和考核制,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起完善的治理机制。充分发挥审计、纪检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的重要作用。

第二,要建立多层次、多主体参与的现代监管体系。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形成包括完善的法律环境、专业化的行业监管机构,多种行业自律组织、多级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多渠道的传媒和公众监督在内的现代监管体系。改变政府部门自己制定政策、自己执行政策、自我进行评估的格局。公共服务领域的监管体系建设,应该纳入到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安排之中。
第三,公平对待参与市场交易的各种市场主体。

第四,监管内容清楚,监管程序完善,监管过程透明。

第五,建立一支包括行业专家、经济学家、律师、会计师、财务分析师等组成的稳定的专家队伍。 第六,及时而公平地进行监管执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七,监管机构必须独立于被监管主体。

第八,通过立法建立相关的制度对监管者实施监管考核,追究相关责任。其中,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监管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提高政府的监管能力必须加快政府管理社会服务事业能力,其中主要包括建立完善的监管组织体系,规范透明的监管程序、专业化和有责任心的监管队伍。 第二十题 公共服务存在的矛盾及对策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有关公共服务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为什么在目前的条件下公共服务方面的问题会如此突出?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正确解决? 一、目前我国公共服务的现状
中国正处在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增长快,变化大,诉求强烈,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有限的特殊阶段。按照西方学者的观点,一个国家当处在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的时候,政府对社会成员提供的社会保障发展是相对比较慢的;到了人均GDP3000美元以后,这方面的投入才会大幅度增加。而我国2005年人均GDP是1700美元,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在这方面面临一系列挑战呢?值得我们深思。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大体有五个基本特点: 第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发育程度大大提高;
第二,由过去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公众特别是没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群体生存的社会风险系数上升;

23
第三,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迫切,内容发生重要变化;
第四,公共需求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矛盾凸现;第五,政府目前正处在痛苦的转型过程中。
把中国政府未来的转型概括为三个趋势:一是由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二是由单一的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治理型政府;三是由主要靠手工作业的政府转向信息网络主导的信息化政府。
政府本身的转型,又遇到公众对公共服务需求上升多造成的差距,使这个问题突出地表现出来了。看到我们所处的阶段,是我们制定公共服务政策、选择制度安排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 二、制约中国公共服务最突出的矛盾是什么?

影响政府公共服务的因素也许很多,当前最主要的有三个问题:
第一,公共服务的投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公共服务覆盖面太窄,成为目前中国弱势群体大量涌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弱势群体的成因,也是因为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造成的。而我们的公共服务投入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这三项基本公共服务上,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第二,已经建立的基本医疗、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也在实施中被扭曲。比如义务教育演变成收费教育,医疗乱涨价、乱收费导致更多的人看不起病。
第三,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在公共服务的某些方面有失公平。
这三个问题集中体现为社会的公共需求强烈而政府公共服务提供能力有限,两者之间的矛盾凸显。 政府在公共服务的价值选择、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方面存在的失当,是产生以上问题最主要的原因:
第一,公共服务政策的制定、制度安排明显地有失公平。这集中地体现在以国家固定投资为代表的公共设施的投入,多年来出现了“两多”“两少”的现象:即城市多,农村少;发达地区多,落后地区少。也就是说,我们在公共设施的建设和投入方面,农村和中西部落后地区,明显处于弱势,这直接影响到国家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全国的实施,也有可能导致我们在政策制度方面出现结构性的风险。这是我们的制度和政策安排方面有失公平的集中反映。
第二,公共服务提供的体制成本太高。这种体制成本高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我们没有一个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架构,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架构整体上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比如,1994年实行分税制,这个方向应该是对的,但是我们没有建立起和中央财政相对集中配套、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特别是那些占财政转移支付比重很大的所谓专项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受到各种关系的影响较大,使其规范性大打折扣,这是这些年我国出现各种不正之风的重要源头之一。二是我们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体系效率不高。在我国,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主要是事业单位,但事业单位结构不合理,布局不合理的问题突出,内部管理、服务效率低的问题长期存在,特别是在市场化改革的影响下,很多公共服务提供机构,有明显的营利化倾向,其行为与这类机构的组织属性发生严重的背离。
第三,政府缺乏严格的自我约束机制。政府花钱有没有硬的约束机制,能不能花得比较公平,这些都是很关键的问题。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政府整体上缺乏严格的制度。 三、解决中国公共服务突出矛盾的对策

当前解决社会公共需求与公共服务问题,主要取决于政府。政府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对公共服务的政策、范围、边界、政府能力等,进行科学的评估,制定出中国目前现阶段改善和发展公共服务的战略。就是说要有整体的解决思路和应对策略。
第二,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责任。在当前的情况下,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特别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如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的主要职责,大体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制定公共服务的规划、政策和标准;二是提供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三是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支持;四是加强对公共服务的监管,包括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第三,创新公共服务体系。要确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机制灵活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条件是,大刀阔斧地改革事业单位,重构公共服务体系。
第四,要加快政府自身改革的步伐。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几乎都与政府行为、自身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加快政府自身改革的步伐,就成为改善公共服务,解决目前在公共服务领域存在某些突出问题的关键。
要解决这些问题,有三点至关重要:一是要建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资金硬约束机制,加强对政府公共财政开支的监控;二是要规范政府自身的行为,通过改革,减少政府的行政开支,降低行政费用,把节约出来的资金用于增加公共服务的基金投入。这就是说,在目前中国仍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我们增加公共服务的投入,不应该是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而是以调整内在的支出结构为重点。三是要用信息网络技术,改变公共服务提供的手段,降低公共服务的成本,提高民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第二十一题 关于突发事件处置问题的探讨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各种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许多应急管理制度。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一、突发事件处置存在的问题
一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不够明确,统一、协调、灵敏的应对体制尚未形成。
二是一些行政机关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够强,危机意识不够高,依法可以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不够充分、有力。

24
三是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等制度、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一些突发事件未能得到有效预防,有的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未能及时得到控制。
四是,社会广泛参与应对工作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公众的自救与互救能力不够强、危机意识有待提高。 二、突发事件处置的基本思路
一是重在预防,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从制度上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时消除风险隐患。突发事件的演变一般都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从本质上看是可控的,只要措施得力、应对有方,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是完全可能的。因此,突发事件处置要把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作为处置的重要目的和出发点。
二是既授予政府充分的应急权力,又对其权力行使进行规范。突发事件往往严重威胁、危害社会的整体利益。为了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需要赋予政府必要的处置权力,坚持效率优先,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协调指挥各种社会力量。
三是对公民权利的限制和保护相统一。突发事件往往具有社会危害性,政府固然负有统一领导、组织处置突发事件应对的主要职责,同时社会公众也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应对突发事件中,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不仅需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积极参与有关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还需要其履行特定义务。因此,突发事件应对法对有关单位和个人在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准备、监测和预警、应急处置和救援等方面服从指挥、提供协助、给予配合、必要时采取先行处置措施的法定义务。
四是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实行统一的领导体制,整合各种力量,是提高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效率的根本举措。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建立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三、突发事件处置的制度措施
建立健全有效的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准备制度,是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基础。 第一,建立各级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责任制度
各级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制定、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并严格予以执行;城乡规划应当符合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危险源、危险区域的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省级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的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危险源、危险区域;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掌握并及时处理本单位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问题;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调解处理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矛盾纠纷。 第二,教育训练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整合应急资源,建立或者确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与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合作,联合培训、联合演练,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应当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和器材;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织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应急救援的专门训练。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 第三,经费、物资、科研保障制度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财政措施,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国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建立健全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提供物资、资金、技术支持和捐赠;国家发展保险事业,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并鼓励单位和公民参加保险;国家鼓励、扶持具备相应条件的教学科研机构培养应急管理人才,鼓励、扶持教学科研机构和有关企业研究开发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救援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 第四,监测和预警制度
突发事件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是及时做好应急准备、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前提。国务院建立全国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地区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并与上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发事件信息;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信息报告员制度;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监测网络,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明确监测项目,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
预警机制不够健全,是导致突发事件发生后处置不及时、人员财产损失比较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及时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并及时上报;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启动应急预案,加强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加强对突发事件信息的分析评估,定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
25
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及时向社会发布警告,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还应当责令应急救援队伍和有关人员进入待命状态,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加强对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避免或者减轻损害的建议、劝告,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发布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事态发展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发布,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采取的有关措施。
第五、应急处置与救援制度
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组织各方面力量,依法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避免其发展为特别严重的事件,努力减轻和消除其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害。
一是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人民政府应当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二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有关人民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人员救助、事态控制、公共设施和公众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措施。
三是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有关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依法采取强制隔离当事人、封锁有关场所和道路、控制有关区域和设施、加强对核心机关和单位的警卫等措施;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时,公安机关还可以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
四是发生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突发事件后,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保障、控制等必要的应急措施。
第六,事后恢复与重建制度
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基本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应当及时组织开展事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妥善解决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停止执行依照本法规定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采取或者继续实施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或者重新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组织受影响的地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制定恢复重建计划,修复被损坏的公共设施;上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受影响地区遭受的损失和实际情况,提供资金、物资支持和技术指导,组织其他地区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力支援;国务院制定扶持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有关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受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并实施善后工作计划;及时总结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提出报告。
第二十二题 加强制度建设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定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反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一)完善民主权利的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改革,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深化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发挥社会自治功能,保证人们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二)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权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公民权利和自由。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推进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规范社会组织、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健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监督。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成全体公民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三)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
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完善诉讼、检察监督、刑罚执行、教育矫治、司法鉴定、刑事赔偿、司法考试等制度。加强司法民主建设,健全公开审判、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等制度,发挥律师、公证、和解、调解、仲裁的积极作用。加强司法救助,对贫困群众减免诉讼费。健全巡回审判,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落实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制度,方便群众诉讼。规范诉讼、律师、仲裁收费。加强和改进执行工作。维护司法廉洁,严肃追究徇私枉法、失职渎职等行为的法律责任。
(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

26
权,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完善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分成办法,加大财政转 移支付力度,促进转移支付规范化、法制化。保障各级政权建设需要。完善财政奖励补助政策和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着力解决县乡财政困难,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增加国家财政投资规模,不断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五)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通过扩大就业、建立农民增收减负长效机制、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等举措,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健全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的确津贴补贴标准,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实行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加强企业工资分配调控和指导,发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对工资水平的引导作用。规范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确定管理者与职工收入合理比例。加快垄断行业改革,调整国家和企业分配关系,完善并严格实行工资总额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保障所有者权益。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征管和调节。
(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筹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保证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强化保险基金统筹部分征缴,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积极推进省级统筹,条件具备时实行基本养老金基础部分全国统筹。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发展社会医疗救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进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加快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完善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制度。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老龄服务。发展慈善事业,完善社会捐赠免税减税,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发挥商业保险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快廉租住房建设,规范和加强经济适用房建设,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第二十三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十大新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括地说,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十个方面。 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仰。62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充分证明,它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二、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坚定不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哪些重要原则?胡锦涛同志在“6?25”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的重要论述,解放思想,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四个坚定不移”指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强大动力、根本要求和奋斗目标。做到“四个坚定不移”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
三、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
党的十六大之后,我们党根据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创新性地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思想,从而将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这“三个建设”发展为“四个建设”,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社会建设,将“三个文明”发展为“四个文明”,并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充实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格局。与此同时,胡锦涛同志还具体阐述了“四个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针,强调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认真抓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千方百计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四、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最早是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6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作了系统概括。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全面建
27
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
五、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社会发展目标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社会发展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最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命题,胡锦涛在“6?25”重要讲话中,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概括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坚定不移”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六、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思想
2005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2006214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作了重要讲话,系统论述了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一项惠及亿万人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举措。
七、提出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
20056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若干重大问题,会议首次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路。20061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作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讲话,第一次系统阐述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意义,并就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需要,而且也是加快我国科技发展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内在要求。
八、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主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近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方面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九、提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保障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保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强调“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2005年,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它既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保障。
十、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战略新理念
努力建设和谐世界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提出的一种国际战略新理念,是中国关于确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崭新思路。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日趋增多。在这样时代背景和国际格局下,明确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对于进一步坚持和平发展的外交路线、推进形成和平稳定的国际战略新格局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现在,“建设和谐世界”这一蕴涵丰富内涵的中国国际政治新理念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广泛认同。
十六大以来党的重大战略思想的主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只能有这一个而不可能有其他。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所有理论成果都属于这个科学体系,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从静态看,它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辐射力,内容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理论空间十分广阔;从动态看,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开放性,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新的实践,立足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坚持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第二十四题 领导者应树立的八个形象
当今世界,领导者的公共形象已成为领导力的一个关联因素。在社会的公共期待上,人们对于领导者有着诸如“崇高”期待、“才资”期待、“平民”期待等诸多预期;而在领导者的形象方位上,人们亦有着诸多社会性定义。这些公共期待和对于领导者公共形象的理解和定义,已约定俗成为当今世界“成功型”领导者形象中共同的“普适性”元素。


28
一、“现代人”形象

“现代人”是领导者群体人格的基础。“现代人”领导特质的本质,是对于“现代”精神的把握。“现代”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它泛指从中世纪结束以来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一个长时程。其次,“现代”又是一个人文概念,它是指区别于中世纪的新的时代精神和特征等内容。

领导力一部分来自于领导者职位的权力和其自身的能力,另一部分则来自于人们对领导者形象的“情感性”认可。这种认可,一是基于领导者与时代精神的契合度,二是基于领导者与人们形象预期上的契合度。毫无疑问,今天领导者的公共形象,首先应该具有“现代人”的精神特质,体现出充沛的时代精神和人文禀赋。对于“现代人”的精神特质,我们可以做出多方面定义。但总的来说,现代人型的领导精神特征,一般可以归纳为:一是思想开通,精神结构具有高度开放性;二是对新事物敏感,体悟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的“直觉能力”较强,并且容易接受新事物;三是包容性强,对不同观点、多元的东西宽宏和容纳;四是不隔断和疏离传统,比较重视从传统的历史文化中吸纳养料。由此可见,真正的“现代型”领导者,不是脱离传统和历史的人,而是从历史文化获得“根基”、滋养良知,对历史文化教养和现代革新精神融合得比较好的人。 二、“明白人”形象

由于不同层级的领导者担负着不同的公共责任,他们必须是真正的“明白人”。所谓“明白人”,首先是对于权力性质的明白。懂得权力的公共性和它的合法性来源,懂得自己的领导身份来自组织或公众的信任而不是自己有了不得的能耐,职务上的变化并不意味水平相应变化。其次是对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分离的明白。不能公权私用,不能以公权谋私利。最后是对于自身承担的公共责任的明白。不能凡事一笔糊涂账,要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什么事在什么时候做。

“明白人”领导形象的本质,是对于世事的洞察。领导者的职位性质,决定了从事领导工作的人既不能沉湎于超时代的理性,亦不可憧憬于某种假想式的浪漫和理想。大事糊涂、小事清楚的人不能做领导;大事清楚、小事糊涂的人才适合做领导。因此,“明白”的另一面,可以理解为适度的“糊涂”是“将军赶路,不抓小兔”是对于无关紧要事情的大略和放松。 三、“高尚人”形象 所谓“高尚人”,是道德情操水准高于一般社会水准的人。由于领导职业的特性所决定,几千年来,人类对领导者一直有着“品高于人”的前在预设。孔子曾诠释“政治”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今天,领导者必须经受品格、品性上的考量,因为品格、品性也是一种领导力。当领导者,必须做人格道德上“上品”而不能做假冒伪劣品。“高尚人”的领导者不仅崇尚道德上的正直,还须恪守政治上的方正。所谓“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论语?宪问》)意思是说,如果政治清明,自己不仅言语正直,而且行为也正直;如果政治不是这样,在行为上保持正直,在言语上则可以谦顺。这也是领导过程中一种必须的政治艺术。当然,尽管领导群体“应该”是高尚人,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决不能把每一名领导者轻率地假设为高尚人。因为,第一,人类的经验表明,人们不能对领导者抱有过高的人格期望;第二,社会中任何群体和个体都不是道德超人。脱离实际的过高要求,容易引发大量作伪、作秀行为,造成官场风气的不纯不正。 四、“老实人”形象 所谓“老实人”,就是老老实实做事,朴朴实实做人,不事机巧,不搞浮夸,不玩小聪明。1976年美国大选中,吉米?卡特之所以最终胜出,与他成功地顺迎了美国民众在“水门事件”后对政治家“诚实”品质的心理需求,有很大关系。

领导者应该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践行者,干实事,说实话,重实绩,求实效。老实人,一是在大的事情上,看得清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能体察民众心态,懂得尊重客观规律,不一意孤行,不为一己私利驱人于苦海;二是在领导过程和行政事务中,尊重事物本来面貌,不搞文过饰非,不玩花拳绣腿。19635月,周恩来在谈到“不老实”的官僚主义时说:“不学无术,耻于下问;浮夸谎报,瞒哄中央;弄虚作假,文过饰非;功则归己,过则归人。这是不老实的官僚主义。《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19页)

“老实人”形象的本质,是返璞归真,恪守心灵的真实和“做人”的本分。正如1942年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的:“我们应该是老老实实地办事„„一切狡猾的人,不照科学态度办事的人,自以为得计,自以为很聪明,其实都是最蠢的,都是没有好结果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22页) 五、“聪明人”形象

今天的领导者要多一点聪明人的形象。时代在急剧发展,公共事务日趋繁杂,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没有一点儿聪明劲是不行的。但是,需要搞清楚的一点是,什么是真正的聪明?聪明有“小聪明”和“大聪明”之分。真正的聪明是大聪明,也就是大智慧。

领导者要崇尚大智慧而不要玩小聪明。小聪明误大事,大智慧成大事。今天领导者要多一点大智慧,少一些小聪明。领导场上所谓小聪明,就是指那些不凭真才实学、不凭真抓实干、不愿理性思考而喜玩机巧、好走关系、擅搞政绩的种种行为以及好高骛远、自以为是、颐指气使、摆不正自己位置、弄不清自己身份,以为真理和聪明都在自己手上的种种表现。领导者要真正成为不玩“小聪明”的聪明人。 六、“健康人”形象

所谓健康人形象,是指生理、心理都处于阳光状态而呈现身心健康的形象。良好的生理健康是从事领导工作的必要条件。病歪歪的人是不太适合领导工作的。正因为如此,许多领导者和政治家都热衷于体育运动,以此来营造“健康人”形象。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相较于生理健康,一名领导者的心理健康更为重要。因为领导者的心理状
29
况不仅关系到官场的风气,更关系到公共利益。病夫理政,危害极大。人类历史上,由于心理不健康导致的战争、嫉妒、陷害、排斥异己等种种恶行,实在不胜枚举,对人类公共利益造成的危害不可胜数。

今天,领导场上,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还非常狭隘。很多领导干部很注重身体保养,随身的小瓶中备有各种维生素片、人参片或其他保健品,但对于心理健康则相当忽略,心理养护知识匮乏。领导场上许多歪风邪气乃至许多腐败案件的发生,很多与心理健康状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领导者心理健康的最一般的表现,是不权欲熏心、不唯利是图、不仗势欺人、不小肚鸡肠、不嫉贤妒能。联合国有关专家断言,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会像心理冲突那样,带给人们持久而深刻的痛苦。资料显示:当今引起各种疾病的原因中,70%80%与心理因素有关。这些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及有关皮肤病。良好的心理卫生、健康积极的心态,是领导生涯成功的保证。每一名领导者在注重生理健康的同时,都应注重心理卫生知识学习,注重心灵花园的浇灌和养护,注重心理咨询和心理调适,使自己成为真正的“身心健康”者。 七、“读书人”形象

全球化时代,公共事务的繁杂、社会生活的变迁、民主法治和社会公平正义的长足推进,对于领导者群体的学养、知识结构在持续提出挑战。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理想的”国家治理模式是,“哲学家成为王”“国王成为哲学家”。这一思想的本质,是倡导领导者知识化,倡导公共权力与知识的融合。人类的经验表明,从政的职业要求领导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

领导者“读书人”形象的本质,是对“知识理性”的尊崇。培根说过,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多读一些书对于提升领导力、提高领导绩效有好处。没有良好的读书习惯,不可能形成良好的领导人格。马克思是读书人,恩格斯是读书人,列宁是读书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是读书人。马克思写《资本论》阅读的书籍、文献、资料有1500多种,写此书则花了整整40年心血。有人做过统计,在《列宁全集》中,列宁所引用的他看过的书籍,有16000册之多。毛泽东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今天,建立“学习型社会”,首先得有“学习型”的官员队伍和领导者群体。一名领导者,“书生气”不好,“书卷气”则是需要的。毛泽东当年曾批评干部队伍中一些人“不读书、不看报”“不知有汉,无论晋魏”,这种情况,今天并未完全改变。领导群体中读书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值得十分警觉的现象。 “书多人贤,酒多人颠”。凡为领导者,应多一些读书,少一些应酬;多一些思考,少一些盲从;多一些沉静,少一些浮躁。“读书不仅是一种职业要求,更是一种生命的快乐。真正称得上有现代素养的领导者,应具备那种“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式的飘逸和“宁静致远”的品性。 八、“普通人”形象

领导者应该是先进分子与普通人的二重组合。今天,各国领导人尽管性格、风格迥异,但“平民化”的人格取向却是普遍的追寻目标。包括政党领袖、国务活动家、政治家等在内的各种公共权威,都在努力表现自己是充满亲和力的“普通人”。平民化的“普通人”取向,不仅影响着对政坛风格的塑造和领导者的形象特征,也同时影响着对领袖和政治家政治审美和传播风格的塑造。今天,大量领袖题材的纪实作品,都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到领袖和政治家们“生活化”的内容。公众所期待的领导者形象,是那种睿智的、外向的、亲民的,而不只是充满威严感、神秘感的传统“魄力型”人物。 需要指出的是,“普通人”绝非表面的做派和浅薄的作秀,而是一种来自心灵的朴实,是真正的平民化。科学家研究认为,人类在胚胎时有着长长的尾巴,随着胚胎的生长,人的尾巴才渐渐消失了。这一假说至少告诫我们,人是有“翘尾巴”习性的。正如法国思想家蒙田论述的:“如果我们偶尔花点功夫看看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将观察别人和了解外界事物的时间用来考察自己,我们就很容易感觉到,人的禀性的方方面面都是有缺陷、有毛病的。[]蒙田:《蒙田随笔全集》上卷,译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346页) 19569月,刘少奇曾在八大政治报告中说:“一个好党员一个好领导者的重要标志,在于他熟悉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劳动状况,关心人民的痛痒,懂得人民的心;他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同人民同甘苦共患难,能够接受人民的批评监督,不在人民面前摆任何架子;他有事找群众商量,群众有话也愿意同他说。《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5页)人常常稍有形色,便可能把握不住自己。但凡明星,很少不耍大牌的;但凡名人,很少不摆派头的;但凡权力在握者,很少不拿架子的。所以当人们看到一名领导比较平易近人时,会作为优点说“他没架子”。其实,在这世界上,任何人的“架子”都是一样的,并不因为“拿架子”而抬高了架子。

真正有内质的、高于“普通人”的领导者,位再高、权再重,除了更加注重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外,决不会狂妄自大而超越“普通人”的界线。这就是21世纪新时代领导者群体在“普通人”方面的形象方位。

30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e465f135f0e7cd18425365e.html

《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