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资料(包含全部内容)

发布时间:2018-10-02 23:04: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资料: 第一章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生活史以及生命活动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是生物科学的主要分支之一,也是生命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本章包括细胞的化学成分,细胞器,细胞代谢,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物质通过膜的运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微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等部分。根据1BO考纲细目和近几年来试题的要求,以下从知识条目和能力要求两方面定出具体目标

第一节 细胞的化学成分

尽管自然界细胞形态多样,功能各异,但其化学成分基本相似,主要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酶类等。

一、糖类

糖类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的总称,一般可用Cm(H20)n化学通式表示。由于一些糖分子中氢和氧原子数之比往往是21,与水结构相似,故又把糖类称为碳水化合物。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又是重要的中间代谢物,还有些糖是构成生物大分子,如核酸和糖蛋白的成分,因而具有重要意义。糖类化合物按其组成可分为单糖、寡糖、多糖。如果糖类化合物中尚含有非糖物质部分,则称为糖复合物,例如糖蛋白、蛋白多糖、糖脂和脂多糖等。

()单糖

单糖是最简单的糖,不能被水解为更小的单位。单糖通常含有3—7个碳原子,分别称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和庚糖。天然存在的单糖一般都是D-构型。单糖分子既可以开链形式存在,也可以环式结构形式存在。在环式结构中如果第一位碳原子上的羟基与第二位碳原子的羟基在环的伺一面,称为α-型;如果羟基是在环的两面,称β-型。

重要的单糖有以下几种:

1.丙糖 如甘油醛(醛糖)和二羟丙酮(酮糖)。它们的磷酸酯是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中重要的中间代谢物。

2.戊糖 戊糖中最重要的有核糖(醛糖)、脱氧核糖(醛糖)和核酮糖(酮糖)。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重要成分,核酮糖是重要的中间代谢物。

3.己糖 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都是己糖。所有己糖的分子式为C6H1206,但结构式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葡萄糖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也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之一。

()寡糖

由少数几个(2—6)单糖缩合而成的糖称为寡糖。最多的寡糖是双糖,如麦芽糖、蔗糖、纤维二糖、乳糖。

1.麦芽糖 麦芽糖是由一个α—D-葡萄糖半缩醛羟基与另一分子α-D-葡萄糖C4上的醇羟基缩合脱去一分子水,通过α-14-糖苷键结合而成。麦芽糖是淀粉的基本单位,淀粉水解即产生麦芽糖,所以麦芽糖通常只存在于淀粉水解的组织,如麦芽中。

2.蔗糖 一分子α-D—葡萄糖和一分子β-D-果糖缩合脱水即成蔗糖。甘蔗、甜菜、胡萝卜以及香蕉、菠萝等水果中都富含蔗糖。

3.乳糖 乳糖由一分子β-D-半乳糖和一分子α-D-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结合而成。乳糖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乳汁中。

4.纤维二糖 纤维二糖是纤维素的基本结构单位,由2分子的p-D-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结合而成。

()多糖

自然界数量最大的糖类是多糖。多糖是由很多单糖分子缩合脱水而成的分支或不分支的长链分子。常见的多糖有:淀粉、纤维素、糖原、几丁质和黏多糖等。

1.淀粉 天然淀粉由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组成。直链淀粉是α-D-葡萄糖基以α-14-糖苷键连接的多糖链。支链淀粉分子中除有α—14-糖苷键的糖链外,还有α-16-糖苷键连接的分支。淀粉与碘有呈色反应,直链淀粉为蓝色,支链淀粉为紫红色。在稀酸或酶的作用下,淀粉水解:淀粉→糊精→麦芽糖→α-D—葡萄糖。糊精是淀粉水解的最初产物,随着水解,糖分子逐渐变小,它与碘作用分别呈红色、黄色、无色。这个反应可用于淀粉水解过程的检验。

2.糖原 糖原是动物组织中贮存的多糖,又称动物淀粉。糖原也是α-D-葡萄糖基以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但糖原的分支比支链淀粉多。糖原遇碘作用呈红褐色。

3.纤维素,纤维素是一种线性的由β-D-葡萄糖基以β-14-糖苷键连接的没有分支的同多糖。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

4.几丁质(甲壳素) 昆虫和甲壳类外骨骼的主要成分为几丁质,是N-乙酰—D-氨基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缩合成的同多糖。

二、脂类

脂类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物理性质,就是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如氯仿、乙醚、丙酮等)。脂类的组成元素主要有CH0,但0元素含量低,CH元素含量高,彻底氧化后可以放出更多能量。此外,有的脂类还含有PN。生物体内常见的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脂类主要有三酰甘油、磷脂、类固醇、萜类、蜡等。

1.三酰甘油

三酰甘油也称脂肪,是由1分子甘油和3分子脂肪酸结合而成的酯。

右边结构式中RlR2、凡是脂肪酸的烃基链,构成三酰甘油的脂肪酸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碳氢链上没有双键,如软脂酸、硬脂酸,其熔点高。不饱和脂肪酸的碳氢链上含有不饱和双键,如油酸含1个双键,亚油酸含2个双键,亚麻酸含3个双键,因此熔点较低。动物脂肪大多富含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为固态,植物油含大量油酸和亚油酸,在室温下为液态。对于哺乳动物和人,亚油酸和亚麻酸不能自己合成,只能从外界摄取,称为必需脂肪酸。

2.磷脂

磷脂又称甘油磷脂,此类化合物是甘油的第三个羟基被磷酸所酯化,而其他两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磷脂酸是最简单的磷脂,是其他复杂磷脂的中间产物。若磷脂酸分子中的H为胆碱、胆胺、丝氨酸所取代,则分别成为卵磷脂、脑磷脂、丝氨酸磷脂等。磷脂分子由于有磷酸及与之相连的含氮化合物,因而是有极性的分子:它的有磷酸一端为极性的头,是亲水的,它的2个脂肪酸链为非极性的尾,是疏水的。如将磷脂放在水面上,磷脂分子都将以亲水的头和水面相接,而倒立在水面上,成一单分子层。如将磷脂放入水中,磷脂分子则会形成单分子微团,各分子的极性头位于微团的表面而与水接触,非极性的疏水端则藏在微团中心。

3.类固醇

类固醇分子的基本结构是环戊烷多氢菲。最熟知的类固醇是在环戊烷多氢菲上连有一个碳氢链的胆固醇。胆固醇是动物膜和神经髓鞘的主要成分,与膜的透性有关。性激素、维生素D和肾上腺皮质激素都属于类固醇。

4.萜类

萜类是由不同数目的异戊二烯连接而成的分子。维生素A(视黄醇)、维生素E、维生素K、类胡萝卜素都是萜类。β-类胡萝卜素裂解就成2个维生素A,维生素A可氧化成视黄醛,对动物感光活动有重要作用。

5.蜡

蜡是由高碳脂肪酸和高碳醇或固醇所形成的脂,它存在于皮肤、毛皮、羽毛、树叶、昆虫外骨骼中,起保护作用。

三、蛋白质

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通常占细胞干重的一半以上。蛋白质主要由CH0N四种元素组成,其中氮的含量在各种蛋白质中比较接近,平均为16%,因此用凯氏(KJelahl)法定氮测定蛋白质含量时,受检物质中含蛋白质量为氮含量的625倍。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氨基酸

1.氨基酸的结构

天然存在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共有20种,各种氨基酸(除脯氨酸)在结构上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与羧基相连的碳原子(α-碳原子)上都有一个氨基,因而称为α-氨基酸,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侧链,即R基的不同。除甘氨酸外,所有氨基酸分子中的α-碳原子都是不对称的,有L-型和D-型之分。在天然蛋白质中存在的氨基酸都是L-α-氨基酸。

2.氨基酸的分类

根据R基团极性不同,氨基酸可分为:非极性氨基酸(9);极性不带电荷氨基酸(6);极性带负电荷氨基酸(2);极性带正电荷氨基酸(3)。如表1-1-1所示。

根据成年人的营养需求,20种氨基酸又可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足指成年人体内不能合成而必须山食物提供的一类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另;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等8种。精氨酸和组氨酸,在幼儿时期体内合成量满足不了生长需要,需食物补充,称为半必需氨基酸。

3.氨基酸的主要理化性质

(1)一般的物理性质 α-氨基酸呈无色结晶,在水中溶解度各不相同,易溶于酸、碱,但不溶于有机溶剂、

(2)两性解离和等电点 α-氨基酸在中性水溶液中或固体状态下主要是以两性离子的形式存在,即在同一个氨基酸分子上带有能放出质子的-NH3+正离子和能接受质子的

@C00-负离子。因此,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当两性离子氨基酸溶解于水时,其正负离子都能解离,但解离度与溶液的pH值有关。向氨基酸溶液加酸时,其两性离子的-COO-负离子接受质子,自身成为正离子,在电场中向阴极移动 加入碱时,其两性离子的一NH3+正离子解离放出质子(与一OH-合成水),其自身成为负离子,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当凋节氨基酸溶液的pH值,使氨基酸分子上的一NH3+和一C00-的解离度完全相等时,即氨基酸所带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移动也不向阴极移动,此时氨基酸所处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以符号pI表示。在等电点时,氨基酸的溶解度最小,容易沉淀,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分离制备各种氨基酸。

(3)紫外吸收光谱 各种氨基酸在可见光区都没有光吸收,在远紫外区均有光吸收,而在近紫外光区仅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有吸收能力。其中色氨酸最大吸收波长为279nm,酪氨酸最大吸收波长278nm,苯丙氨酸最大吸收波长为259nm。利用紫外光法可以测定这些氨基酸的含量。

(4)重要的化学反应 氨基酸不但α-氨基、α-羧基能参加反应,而且有的侧链R基团也能参加化学反应,因此可以发生的反应很多。如:α-氨基能与茚三酮反应产生蓝紫色沉淀(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则产生黄色沉淀);α-氨基可与亚硝酸反应产生氮气,在标准条件下测定氮气体积,即可计算出氨基酸的量;一些氨基酸的R基团能与特殊的试剂发生呈色反应。

()蛋白质的结构

已确认的蛋白质结构有不同层次,人们为了认识的方便通常将其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结构域、三级结构及四级结构。

l,一级结构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又称为初级结构或化学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内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主要通过肽键相互连接。肽键是由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的α-氨基与相邻另一个氨基酸分子中的α-羧基,通过缩水而成,这样连起来的氨基酸聚合物叫做肽。多肽链上各个氨基酸由于在相互连接过程中丢失了α-氨基上的H和α-羧基上的OH,被称为氨基酸残基。在多肽链的一端氨基酸含有一个未反应的游离氨基(NH2),称为肽链的氨基末端氨基酸或N末端氨基酸,另一端的氨基酸含有一个尚未反应的游离羧基(COOH),称为肽链的羧基末端氨基酸或C末端氨基酸。一般表示多肽时,总是N末端:写在左边,C末端写在右边。肽链中除肽键外还有二硫键,它是由肽链中相应部位上两个半胱氨酸脱氢连接而成,是肽链内和肽链间的主要桥键。

2,二级结构

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本身绕曲折叠成的有规律的结构或构象。这种结构是以肽链内或肽链间的氢键来维持的。常见的二级结构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自由绕曲等四种。

(1)α-螺旋 α-螺旋模型是PaulingCorey等研究羊毛、马鬃,猪毛、鸟毛等α-角蛋白时提出的。如图l-1-1所示,其特征是: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以100°的角度围绕螺旋轴心盘旋上升,每36个残基就旋转一圈,螺距为054nm,即每个残、基沿螺旋体中心轴上、升015nm;右手旋转;多肽链内的氢键由肽链中一个肽键的一CO的氧原子与第四个肽键的一NH的氢原子组成,每个氢键所形成的环内共有13个原子,这种螺旋称为3613.一条多肽链能否形成α-螺旋以及形成的螺旋体的稳定程度与R基团大小、带电状况等有关。如多聚赖氨酸在pH 70时,R基团带正电相互排斥,破坏螺旋形成,而在pH 12时则能自发形成α-螺旋。又如肽链内相邻残基是异亮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等时,由于R基团较大,会阻碍α-螺旋形成。多聚脯氨酸则由于肽键上不具有亚氨基氢,无法形成氢键,因此多肽链中只要有脯氨酸残基,α-螺旋即被中断,使多肽主链产生一个“结节”。

(2)β-折叠 分两种类型,一是平行式,即所有肽链N端都在同一端,另一类是反平行式,即肽链的N端一顺一反地排列。 β-折叠结构的肽链几乎是完全伸展的,邻近两链以相反或相同方向平行排列成片层状。两个氨基酸残基之间的轴心距离为035nm,β-折叠结构的氢键是由两条肽链中一条的一C0基与另一条的一NH基形成。丝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是β-折叠。如图1-1-2所示。

(3)β-转角 蛋白质分子的多肽链上经常出现180°的回折,在这种肽链的回折角上就是β-转角结构,由第一个氨基酸残基的一CO与第四个氨基酸残基的一NH形成氢键。

(4)自由绕曲 是指没有一定规律的松散结构,酶的功能部位常常处于这种构象区域中。

3.超二级结构与结构域

近年在研究蛋白质构象、功能与进化时,引进了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1-1-3)的结构层次。它们是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的过渡型构象。超二级结构是指若干相邻的二级结构中的构象单元彼此相互作用,形成有规则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通常有βαβ、βββ、αα、ββ等。如肌球蛋白、原肌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中有一种αα超二级结构,是由两股或三股右手α-螺旋彼此缠绕而成的左手螺旋构象。结构域是指多肽链在超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绕曲折叠成紧密的球状结构,在空伺上彼此分隔的各自具有部分生物功能的亚结构。一般情况下,酶的活性部位位于两个结构域之间的裂缝中。

4.三级结构

纤维状蛋白质一般只有二级结构,而球状,蛋白质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经过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进一步组装成三级结构(1-1-4)。维持三级结构的作用力主要是一些次级键,包括氢键、盐键、疏水键和范德华力等。其中疏水键在维持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上有突出作用。

5.四级结构

四级结构(1-l-5)是指蛋白质分子内具有三级结构的亚单位通过氢键、盐键、疏水键 和范德华力等弱作用力聚合而成的特定构象。所谓亚单位,又称亚基,是指那些在化学上相 互独立但自身又具有特定构象的共同构成同一蛋白质的肽链。如血红蛋白有四个不同的亚 基,这4个亚基以一定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特定的构象,即是四级结构。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1.胶体性质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在水溶液中所形成的颗粒具有胶体溶液的特征,如布朗运动、丁达尔现象、不能通过半透膜等。溶液中,蛋白质胶体颗粒带有相同电荷, 彼此排斥;而且颗粒表面极性分子能与水分子形成一层水膜,将蛋白质颗粒相互隔开,因此蛋白质颗粒比较稳定,不易沉淀。

2,两性电解质 蛋白质分子除了肽链两端有自由的α-氨基和α-羧基外,许多氨基酸残基的侧链上存有不少可解离的基团,所以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酸性溶液中蛋白质带正电,在碱性淀液中蛋白质带负电。当溶液达到某一pH值时,蛋白质所带正负电荷相等,这时溶液的pH值叫做蛋白质的等电点(pI)。一般含酸性氨基酸较多的蛋白质,等电点偏酸;含碱性氨基酸较多的蛋白质,等电点偏碱。可以根据不同的蛋白质的等电点,用电泳法分离蛋白质。

3.沉淀反应 如果在蛋白质溶液小加入适当试剂,破坏了蛋白质的水膜或中和蛋白质的电荷,则蛋白质胶体溶液就不稳定而出现沉淀现象.可引起沉淀反应的试剂有高浓度盐类(如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称为盐析),有机溶剂(如酒精、丙酮),重金属盐(如硝酸银、醋酸铅、三氯化铁等),某些生物碱试剂(如苦味酸、单宁酸等).

4.变性 蛋白质因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其分子的空间结构改变,导致其理化性质、生物活性都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化学因素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尿素、酒精、丙酮等;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因素有加热震荡或搅拌、超声波、紫外线及X射线照射等。蛋白质生物活性的丧失是蛋白质变性的主要特征,变性后的蛋白质最明显的理化性质改变是溶解度降低。变性过程中不发生肽键断裂和二硫键的破坏,因而不发生一级结构的破坏;而主要发生氢键、疏水键的破坏,使肽链的有序的卷曲、折叠状态变为松散无序。

5.紫外吸收 蛋白质在280nm的紫外光下,有最大吸收峰。这主要是由于肽链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R基团引起的。因此可以用紫外线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在280nm的光吸收值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6.变构作用 2个以上亚基的蛋白质分子,如果其中一个亚基与小分子物质结合,那么不但该亚基的构象发生改变,而且其他亚基的构象受影响也发生变化,结果整个蛋白质分子的构象乃至活性均会改变,这一现象称为变构作用(或别构作用)。例如,血红蛋白有4个亚基,当02与其中一个亚基结合后,即引起该亚基的构象的改变,进而又会引起另外三个亚基构象发生变化,结果整个分子构象改变,使所有亚基更易于与氧结合,大大加快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速度。

7.呈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因含有某些特殊的结构或某些特殊氨基酸残基,能与多种化合物发生颜色反应。重要的颜色反应如表l-1-2所示。

()蛋白质的分类

1.蛋白质的化学分类 根据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可将蛋白质分为简单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两大类。简单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为α-氨基酸,即只由α-氨基酸组成。因此,简单蛋白,质又称单纯蛋白质,如球蛋白、白蛋白、组蛋白等。结合蛋白质由简单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物质两部分组成。非蛋白质部分通常称为辅基。辅基可以是核酸、糖类、脂类、色素、磷酸,由此组成的结合蛋白质分别称为核蛋白、糖蛋白、脂蛋白、色蛋白、磷蛋白。

2.蛋白质的功能分类 根据蛋白质的功能大体分为结构蛋白和酶两大类,结构蛋白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极高催化效率的一类蛋白质,生物体内的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需要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才能进行。

四、酶类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能在体内或体外起同样催化作用的一类具有活性中心和特殊构象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和核酸。生物体和细胞内错综复杂的代谢反应必须具有酶才能按一定规律有条不紊地进行。酶缺陷或者酶活性被抑制会引起生物体和细胞的病变。在这里主要讨论蛋白质属性的酶。

()酶的化学结构

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根据酶的化学组成.可以把酶分成单纯酶和结合酶,单纯酶分子完全由蛋白质组成,不含其他成分。结合酶分子由简单的蛋白质(称为酶蛋白)和辅助因子两部分组成,辅助因子可以是金属离子或小分子有机物。通常把这些小分子有机物称为辅酶或辅基。辅酶指与酶蛋白结合比较松,用透析法可以除去的小分子有机物;而辅基则指与酶蛋白结合比较紧,用透析法不易除去的小分子有机物;两者没有本质区别。酶的催化反应的专一性和高效性主要决定于酶蛋白。

酶分子中有很多化学基团,但并不是所有的基团都与酶的活性有关。酶的活性仅与一部分基团有直接关系,这些基团称为酶的必需基团。如果对这些基团进行取代或修饰,则酶的活性丧失。酶的必需基团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很远,甚至可能不在一条肽链上,但由于肽链盘绕折叠使它们在空间上彼此靠近,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而直接与酶的催化功能有关,这种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酶活性中心包括两个功能部位:一个是结合部位,一定的底物靠此部位结合到酶分子上;一个是催化部位,底物分子中的化学键在此处被打断或形成新的化学键,从而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

()酶的作用机制

1.酶的催化作用——降低活化能

在一个反应体系中,任何反应物分子都有进行化学反应的可能,但并非全部反应物分子都进行反应。因为在反应体系中各反应物分子所含的能量高低不同,只有那些所含能量达到或超过一定限度(称为能阈)的活化分子(处于过渡态的分子)才能在碰撞中发生化学反应。显然,活化分子越多,反应速度越快。将分子由常态转变到活化状态(过渡态)所需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酶的催化作用就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由于在酶催化反应中只需较低的能量就可使反应物进入“过渡态”,所以同非酶催化反应相比,活化分子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加快反应的速度。如图1-1-6所示。

2.中间产物学说

酶为什么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中间产物学说能比较好地解释这个问题。该学说认为:在催化某一反应的时候,酶首先与底物形成不稳定的中间产物,然后中间产物再分解,释放出酶及产生的反应产物。可用公式表示为:

这样,把原来无酶参加的一步反应 分成了两步进行。这两步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比原来一步反应的低,从而加快反应速度。显然,酶之所以降低反应活化能是由于酶与底物生成了中间产物从而改变了反应途径所致。

3.“钥匙-锁”学说和“诱导契合”学说

酶和底物是如何结合成中间产物的?又如何完成其催化作用?1890年。E.Fischer提出“钥匙-锁”学说,认为酶和底物结合时,底物的结构必须和酶活性部位的结构非常吻合,就像锁和钥匙一样,这样才能紧密结合形成中间产物。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酶促反应的特性,如专一性;但该学说把酶的结构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这是不切实际的,并且该模型不能解释可逆反应。 1958年,DEKoshland提出了“诱导契合”学说,克服了“钥匙-锁”模型的缺点,认为酶与底物结合时,底物能诱导酶分子的构象变化,使酶能与分子很好地结合,从而发生催化作用。如图1-1-7所示。

4.使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因素

酶为什么比一般催化剂具有更高催化效率?主要有以下因素:

(1)邻近定向效应 指底物和酶活性部位的邻近,对于双分子反应来说也包含酶活性部位上底物分子之间的靠近,而互相靠近的底物分子之间,以及底物分子与酶活性部位的基团之间还要有严格的定向(正确的立体化学排列)。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活性部位上底物的有效浓度,使分子间反应近似于分子内的反应,同时还为分子轨道交叉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底物进行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从而大大地增加了酶-底物中间产物进入过渡态的几率。

(2)“张力”和”形变” 底物结合可以诱导酶分子构象的变化,而变化的酶分子又使底物分子的敏感键产生“张力”甚至“形变”,从而促进酶-底物中,间产物进入过渡态。

(3)酸碱催化 酶活性部位上的某些基团可以作为良好的质子供体或受体对底物进行酸碱催化。

4)共价催化 某些酶可以和底物生成不稳定的共价中间物,这种共价中间物进一步生成产物要比非催化反应容易得多。

()影响酶催化反应的因素

1.酶浓度的影响

在酶促反应中,如果底物浓度大到足以使酶饱和,则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 1-1-8)V=k [E]

2.底物浓度的影响

(1)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在酶浓度等条件恒定,反应系统中没有不利于酶发挥作用的因素存在时,用反应速度对底物浓度作图得一直角双曲线(1-1-9)。由曲线可以看出:当底物浓度[S]较低时,反应速度和底物浓度几乎成正比。当底物浓度较高时,反应速度也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不显著。当浓度大大增加时,反应速度趋近一个最大值即最大速度Vmax,此时的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无关。

3.PH值的影响

酶常常限于某一pH值范围内才表现出最大的活力,这种表现出酶的最大活力的pH值就是酶的最适pH值。当pH高于或低于这个最适值时,酶活性就会降低。通常典型的最适pH曲线为钟型曲线(1-1-10)pH值对酶活性影响的原因,除了由于过酸或过碱使酶变性失活外,主要是由于影响了酶分子活性中心上有关基团的解离或底物的解离,这样就影响了酶与底物的结合,从而影响了酶的活力。

4,温度的影响

各种酶在一定条件下都有一个最适温度,在最适温度两侧,反应速度都较低,呈钟罩形曲线(1-l-11)。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与一般化学反应相似;另一方面,随着温度升高,酶蛋白变性也随之增加,减少有活性的酶的数量,降低了酶促反应速度。酶促反应最适温度就是两种过程的平衡。在低于最适温度时,前一种效应为主,在高于最适温度时,后一种效应为主。

5,激活剂的影响

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称为激活剂。按分子大小可分为3类:第一类为无机离子,如Mg2+是各种激酶的激活剂,C1-能激活唾液α-淀粉酶;第二类为中等大小的有机化合物,一种是还原剂,如半胱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等,另一种是金属螯合剂,能除去酶中重金属杂质,从而解除重金属对酶的抑制,如乙二氨四乙酸(EDTA);第三类为蛋白质性的大分子化合物,这类激活剂用于酶原激活,使无活性酶原变成有活性的酶。

6.抑制剂的影响

某些物质,不引起酶蛋白变性,但能使酶分子上某些必需基团发生变化,因而引起酶活性下降,甚至丧失。这种作用称为抑制作用,起抑制作用的物质称为抑制剂。酶的抑制作用分为不可逆抑制作用和可逆抑制作用两类。

()酶的分类和命名

1.酶的国际系统分类法

国际生物化学联合会酶学委员会提出的酶的国际系统分类法的分类原则是:将所有已知酶按其催化的反应类型分为六大类,即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解酶类、异构酶类、合成酶类,分别用123456的编号来表示;根据底物分子中被作用的基团或键的性质,再将每一大类分为若干亚类,每一亚类又分为若干亚亚类;然后再把属于这一亚亚类的酶按顺序排好。这样就把已知的酶分门别类地排成一个表,称为酶表。每一种酶在这个表中的位置可用一个统一的编号来表示。每个编号由四个数字组成:如催化乳酸脱氢转变为丙酮酸的乳酸脱氢酶,编号为ECl1.1.27 EC指国际酶学委员会的缩写;第一个1,代表该酶属于氧化还原酶类;第二个1,代表该酶属于氧化还原酶类中的第一亚类,催化醇的氧化;第三个1,代表该酶属于氧化还原酶类中第一亚类的第一亚亚类;第四个数字表明该酶在一定的亚亚类中的排号。

2.酶的命名

根据国际酶学委员会的建议,每一种酶都给以两个名称。二个是系统名,一个是惯用名。

(1)系统命名法 包括两部分,即底物名称及反应类型。若酶反应中有两种底物起反应,则这两种底物均需表明,当中用“:”分开。例如,草酸氧化酶其系统名称为草酸:氧化酶。

(2)习惯命名法 通常依据酶作用的底物及反应类型来命名 如催化乳酸脱氢变成丙酮酸的酶称为乳酸脱氢酶 催化草酰乙酸脱去CO2变为丙酮酸的酶称草酰乙酸脱羧酶 对于催化水解作用的酶,一般在酶的名,字上省去反应类型,如水解蛋白的酶称蛋白酶,水解淀粉的酶称淀粉酶。有时为了区别同一类酶,还可以在酶的名称前面标上来源。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等。

五、核酸

天然的核酸可分为两大类: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真核细胞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在细胞核内仅有少量存在,线粒体、叶绿体内也有分布;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线粒体、叶绿体内也有少量存在。

()核酸的组成成分

将核酸水解可以得到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而核苷酸还可以进一步分解成核苷和磷酸。核苷又可进一步分解成碱基和戊糖。

1.戊糖

组成核酸的戊糖有两种:β-D-核糖和β-D-2-脱氧核糖。前者存在于RNA,后者存在于DNA

2.碱基

碱基分为两类:一类是嘌呤,为双环分子,一般有腺嘌呤(A)、鸟嘌吟(G)两种;另一类是嘧啶,为单环分子,一般有胞嘧啶(C)、胸腺嘧啶(T)、尿嘧啶(U)三种。DNA中含有AGCTRNA中含有AGCU。凡含有酮基的嘧啶碱或膘吟碱,在溶液中可以发生酮式和烯醇式的互变异构现象。结晶状态时,为这种异构体的等量混合物。在生物体内则以酮式占优势,这对核酸分子中氢键结构的形成非常重要。

在核酸中还存在少量其他修饰碱基。核酸中的修饰碱基多是4种主要碱基的衍生物,大多是甲基化碱基,都是在核酸生物合成后,酶促加工修饰而成。这些修饰碱基对核酸的生物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tRNA的修饰碱基种类较多,如次黄瞟吟。二氢尿呼唤、4一硫尿嘧啶、5一甲基胞嘧啶。

3.核苷

戊糖Cl’的羟基与嘧啶碱Nl或瞟吟碱N9上的氢缩合连接成共价的β-N-糖苷键。形成核苷。由核糖组成的核苷为核糖核苷,用单符号(AGCU)表示,由脱氧核糖构成的核苷,称脱氧核苷,则在单个符号前加一个小写的ddAdGdCdT)。在tRNA中存在少量5-核糖尿嘧啶,是一种碳苷,其C1’是与尿嘧啶的第5个碳原子相连,因为戊糖与碱基连接方式比较特殊.也称假尿苷苦.用符号Ψ表示。

4.核苷酸

核苷酸是核苷的磷酸酯。核糖核苷酸的核糖有3个自由的羟基,因此磷酸酯化分别可生成2-3-5-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糖上只有两个自由羟基,只能生成3-5-脱氧核苷酸。生物体内的游离核苷酸多为5-核苷酸。

()核酸的结构

1.DNA的结构

1)一级结构

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之间,由前一个残基的脱氧核糖3-羟基与后一个残基脱氧核糖的5-磷酸形成:3′,5-磷酸二酯键,彼此相连而形成多脱氧核苷酸长链(1-1-12)。整个长链有两个游离的末端:脱氧核糖5'-OH末端(5-末端)和脱氧核糖3-OH末端(3-末端),长链由5-末端向3-末端的延伸(5-末端→3-末端)

DNA的一级结构就是指脱氧核苷酸链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的DNA分子具有不同的一级结构,即含有的脱氧核苷酸数目不同,四种碱基的比例不同,排列顺序也不同。

2)二级结构

根据Chargaff发现的A=TG=C的碱基组成规律以及WilkinsFranklinDNA晶体的X光衍射实验数据,1953WatsonCrick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如图1-1-13)

该模型认为:①DNA分子由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一条链是3′→5′,另一条链为5’一3),围绕着同一个轴,右手盘旋成一个右平行螺旋结构,螺旋的直径为20nm;②磷酸和脱氧核糖在螺旋体的外侧,通过磷酸二酯键连结形成DNA分子的骨架;③碱基对位于螺旋体内侧,按ATCG配对,A-T对有2个氢键,C-G对有3个氢键,碱基平面与纵轴垂直,每个碱基对间相隔034nm,旋转方向相差360°,因此绕中心轴每旋转一圈有10个核苷酸,每隔34nm重复出现同一结构;④螺旋表面有一条大沟和一条小沟,这两条沟对DNA和蛋白质的相互识别是很重要的。

DAN双螺旋结构很稳定,有3种化学键维持: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碱基对之间的碱基堆集力,以及主链上带负电的磷酸与溶液阳离子之间的离子键,其中碱基堆集力起主要作用。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不同湿度条件下,含不同盐离子的DNA结晶,其X光衍射图谱也不同,说明有不同的双螺旋构象。据此,又可将DNA分为A型、B型、C型、D型和Z型等多种构象。

(3)三级结构

DNA的三级结构是指双螺旋DNA的扭曲或再螺旋、超螺旋是DNA三级结构的基本形式。

绝大多数原核生物以及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是共价环双链DNA,这种环状双螺旋DNA分子,如果通过细胞内拓扑异构酶的作用,即可在环形分子的内部引起张力,这种新产生的张力不能释放到分子外部,而只能在DNA分子内部促使原子的位置重排,造成双螺旋的再螺旋,形状似麻花,即产生超螺旋结构。

真核细胞染色质和有些病毒DNA是双螺旋线形分子,当线形DNA分子的两端均固定时也可形成超螺旋结构。染色质DNA中双螺旋DNA分子先盘绕组蛋白形成核小体,许多核小体由DNA链连在一起构成念珠状结构,念珠状结构可进一步盘绕压缩成更高层次的结构-据估汁,人的DNA分子在染色质中反复折叠盘绕,共压缩800010000倍。

2RNA的结构

RNA主要有三大类,分别是:核糖体RNA(rRNA),占RNA总量的80%以上,是核糖体的主要成分;转运RNA(1RNA),占总量的15%,在蛋白质的合成中搬运氨基酸;信使RNA(mRNA),占总量的5%,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不同种类的RNA结构各不相同,为了表述方便,将mRNA作为一级结构的例子,tRNA作为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的例子。

(1)一级结构

RNA分子的基本结构是一条线形的多核苷酸链,由四种核苷酸以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RNA的一级结构是指RNA链上的核苷酸顺序以及各功能部位的排列顺序。

mRNA是以DNA为模板转录产生的,一般原核mRNA直接转录生成,而真核mRNA首先形成的是分子大小极不均一的hnRNA,再经过加工成为成熟的mRNA。原核mRNA一般为多顺反子,即一条mRNA链含有指导合成几种蛋白质的信息。它的5-末端和3-末端无特殊结构。在分子内部,一个顺反子的编码区,是从起始密码AUG开始,到终止密码UAG为止,各顺反子的编码区之间,以及5′端第一个顺反子的编码区之前,3′端最后一个顺反子编码区之后,都含有一段非编码区。真核mRNA一般为单顺反子,一条RNA只翻译产生一种多肽链。真核细胞成熟mRNA分子3’端有150-200个腺苷酸(A)顺序,即多聚腺苷酸(polyA),它的作用可能是使mRNA分子穿过核膜进入细胞质;5′端是一个甲基化的鸟苷酸,即G-帽,它除起保护作用外,还使mRNA分子识别核糖体,和核糖体结合,进行蛋白质合成。

(2)二级结构

RNA的二级结构是指单链RNA自身回折,链内的互补碱基对形成的局部双螺旋区与非配对顺序形成的突环相间分布的花形结构。

tRNA的二级结构是三叶草型的,一般由四臂四环组成(分子中由A-UC-C碱基对构成的双螺旋区叫臂,不能配对仍显单链的部分叫环)。四环是:D(I)、反密码子环()TΨC()和可变环(),四臂为氨基酸接受臂、D臂、反密码子臂和TΨC臂。在氨基酸接受臂,3-OH端有一个单链区NCCA-3-OH,在氨基酸合成酶的作用下,活化了的氨基酸连接tRNA分子末端腺苷3-OH上;在反密码子环上其中有3个碱基代表着某种氨基酸的反密码子,正好与mRNA配对,如图1-1-14所示。

(3)三级结构

RNA的二级结构在细胞中还要进一步回折扭曲,以使分子内部的自由能达到最小值;在二级结构中突环上未配对的碱基,由于RNA链的再度扭曲而与另一突环上的未配对碱基相遇,形成新的氢键配对关系,其结果使平面的二级结构变成立体的三级结构,如图l-1-15所示。tRNA的三叶形的二级结构变成三级结构的倒L型,tRNA发挥生物功能以其倒L三级结构为基础。

()核酸的性质

1.一般理化性质

核酸既有磷酸基,又有碱性基团,是两性电解质,因磷酸的酸性强,通常表现为酸性。DNA为白色纤维状固体,RNA为白色粉末,都微溶于水,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常用乙醇从溶液中沉淀核酸。D-核糖与浓盐酸和苔黑酚(甲基间苯二酚)共热产生绿色,D-2-脱氧核糖与酸和二苯胺一同加热产生蓝紫色。可利用这两种糖的特殊颜色反应区分DNARNA或作为二者测定的基础。

2.核酸的紫外吸收性质

核酸中的嘌呤和嘧啶环的共轭体系强烈吸收260-290nm波段紫外光,最大吸收值在260nm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对核酸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如待测DNARNA样品的纯度,可用它们的A260A280的比值来判断,纯DNA溶液的A260A280比值为18,而纯RNA溶液的比值为20,样品中若含有蛋白质,则A260A280的比值要下降,因为蛋白质的最大吸收峰在280nm。纯核酸在变性时,吸收值显著升高,称为增色效应。在一定条件下,变性的核酸可复性,则吸收值又回复至原来水平,称减色效应。

3.核酸的变性和复性

核酸的变性是指双螺旋区氢键断裂,空间结构破坏,形成单链无规则线团状态的过程。变性只涉及次级键的变化,而不涉及磷酸二酯键的断裂,故一级结构并不发生破坏(磷酸二酯键的断裂称为核酸降解)。核酸变性以后,紫外吸收值明显升高,黏度下降,浮力密度升高,生物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引起核酸变性的因素很多,如温度、有机溶剂、酸碱度、尿素、酰胺等试剂均可以使核酸变性。DNA热变性是爆发式的,只在很窄的温度范围之内发生。通常将热变性温度称为“熔点”或解链温度,用Tm表示。DNA的解链温度Tm是指增色效应达到最高值一半时的温度。 Tm值与碱基组成有关,C—C含量高的核酸,Tm值也高,两者成正比,可用经验公式表示:(G—C)=(Tm—693)X244

DNA复性是指变性核酸的互补链在适当条件下重新缔合成双螺旋的过程。变性核酸复性时需缓慢冷却,故又称退火。在退火条件下,不同来源的DNA互补区形成双链,或DNA单链和RNA链的互补区形成DNA-RNA杂交双链,此过程称分子杂交。分子杂交技术在核酸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上是一个重要手段。

六、其他重要化合物

()ADPATP

生物体内腺苷一磷酸(AMP)可与一分子磷酸结合成腺苷二磷酸(ADP)ADP再与一分子磷酸结合成腺苷三磷酸(ATP)ATP的三个磷酸残基之间的磷酸酯键是高能磷酸键,在水解时能放出305焦耳/摩尔的热能,一般用“~”符号表示。故ATP可写成APPP

ATP在生物体对化学能的贮存和利用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ATP水解时,高能磷酸键释放大量自由能,这些能可被转移到其他分子,也可用来完成各种耗能活动,如运动、物质的吸收、物质运输和合成等。ATP水解时通常只有最后一个高能键水解放能,而成为ADP(ATPADP+Pi+能量)。生物细胞中的ATP数量不会由于水解而大量减少,因为在ATP水解的同时,ATP也在不断合成(ADP+Pi+能量→ATP),生物体内主要通过氧化磷酸化或底物磷酸化作用使ADP转变成ATP,绿色植物还可通过光合磷酸化作用使ADP转变成ATPATP-ADP循环是生物体系能量交换的基本方式。

()NAD+NADHNADP+NADPH

NAD+又叫辅酶Ⅰ,全称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又叫辅酶Ⅱ,全称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它们是多种脱氢酶的辅酶,是递氢体,能从底物取得电子和氢。

第二节 细胞器

真核细胞有细胞器。细胞器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内,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各类细胞器在结构和起源上有一定联系。

一、细胞核

细胞核是细胞内最大的细胞器,它含有全部基因组的染色体,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主要由核膜、核基质、染色质、核仁组成。如图l—1—16所示。

()核膜

核膜是细胞核的界膜,由内外两层平行的单位膜组成,在内、外膜之间有宽1050nm的间隙,称为核周腔。核外膜上常附着核糖体颗粒,有些部位与粗面内质网膜相连,核周腔与内质网腔相通,由此可将核外膜看作是内质网膜的一个特化区域。在核内膜与染色质之间、紧靠核内膜的区域分布着一层由特殊的中间纤维形成的网络结构,称为核纤层。核纤层与核膜、染色质及核孔合体在结构上有密切的联系,一般认为核纤层为核膜及染色质提供了结构支架。

内外核膜在一些位点上融合形成环状开口,称为核孔,其直径为50-100nm。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大分子物质(如合成DNARNA所需的酶,核内合成的各种RNA)进行交换的通道,这些物质通过“主动运输”过程进出。

()核基质

核基质为间期核内不能染色或染色很浅的透明黏稠的液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少量的RNA。事实上核基质不是无结构的液体,而是一个以蛋白质成分为主的网架结构体系(核骨架),网孔中充满液体。染色质和核仁悬浮在核基质中。它是核内代谢作用的场所,与DNA的复制和转录以及染色体的构建相关。

()染色质和染色体

1.染色质的概念和分类

染色质指间期细胞核内易被洋红、龙胆紫、苏木精等碱性染料着色的细丝状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染色体指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聚缩而成的棒状结构。二者的区别不在化学组成上,而在构型上,反映了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

2.染色质的化学组成

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DNA和组蛋白是染色质的稳定成分,非组蛋白与RNA的含量则随着生理状态而变化。组蛋白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富含带正电荷的精氨酸和赖氨酸等碱性氨基酸,属于碱性蛋白,与酸性的DNA紧密结合,一般不要求特殊的核苷酸序列。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将组蛋白区分为5种组分,即H1H2AH2BH3H4。非组蛋白是指在染色质中与特异的DNA序列相结合的蛋白质。非组蛋白主要包括各种酶(如连接酶、转录酶等)以及少量的结构蛋白,它们能帮助DNA分子折叠,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域。

3.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结构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看到染色质成串珠状的细丝,小珠称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如图1—1—17所示,它的主要结构要点是:①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200碱基对左右的DNA和一个组蛋白八聚体以及一分子的组蛋白H1;②组蛋白八聚体构成核小体的核心结构,由H2AH2BH3H4各两个分子所组成;③DNA分子盘绕核小体的核心74圈,共140个碱基对,称为核心DNA;④一个分子的组蛋白H1DNA结合,锁住核心DNA的进出口,从而稳定了核小体的结构;⑤两相邻核小体之间是一段连接DNA,含60个碱基对。

染色体是染色质在分裂期紧密卷曲凝缩的结构形式。染色体包装的四级结构模型认为:在组蛋白H1的作用下核小体彼此连接形成直径约10nm的核小体串珠结构,这是染色质包装的一级结构;直径10nm的核小体串珠结构进一步螺旋盘绕,形成每圈含6个核小体,外径30nm,内径10nm,螺距11nm的螺线管,这是染色体包装的二级结构;以螺旋管为基础再次螺旋化形成直径04/μm的圆筒状结构,称为超螺旋管,即为染色体包装的三级结构;超螺旋管进一步螺旋形成染色体的四级结构。这样通过四级螺旋包装形成的染色体结构,共压缩丁8400倍。

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凝集程度不同,其形态结构有很大的差异。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达到了最大收缩,形态最典型,且比较稳定。它由两条相同的姐妹染色单体构成,彼此以着丝粒相连。根据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将染色体分为四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两臂长度相等或大致相等;近中着丝粒染色体,两臂长度不相等,分为长臂和短臂;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位于染色体一端;端着丝粒染色体,有一个非常小的或难以察觉的短臂。如图1-l-18所示。

4.染色体各部分的主要结构

(1)着丝粒和着丝点(动粒) 着丝粒连接着两个染色单体,由于染色体在着丝粒部位内缢,所以将此部位称为主缢痕。着丝粒是一种高度有序的整合结构,在结构和组成上都是非均一的,至少包3个不同的结构域:①着丝点结构域,又称动粒,即着丝粒外表面的结构。②中央结构域,这是着丝粒结构域的主体。③配对结构域,这是中期姐妹染色单体相互作用的位点。

(2)次缢痕 指除主缢痕外染色体上浅染缢缩的部位。它的数目、位置和大小是某些染色体所特有的形态特征,因此可作为鉴定染色体的标记。

(3)核仁组织区(NOR) 位于染色体的次缢痕部位,但并非所有次缢痕都是核仁组织区。染色体核仁组织区是rRNA基因所在的部位(5SrRNA基因外),与间期细胞核仁形成有关。

(4)随体 指染色体末端部分的圆形或圆柱形的染色体节段,通过次缢痕区与染色体的主要部分相连,它是鉴别染色体的一个重要标志。

(5)端粒 指染色体端部的特化结构,由端粒DNA和端粒蛋白构成。其生物学作用在于维持染色体的稳定,保证DNA的完全复制及参与染色体在核内的空间排布。

()核仁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真核细胞间期核中通常可见到单一或多个均质的球形小体称为核仁。核仁的主要功能是rRNA的合成、加工和核糖体亚基的装配。

二、细胞质

细胞质是核外部分的总称,由细胞膜、细胞质基质及各种细胞质内容物组成。

()细胞膜

任何细胞的表面都有一层极薄的膜包围,借此把细胞内的原生质和外界环境分隔开来,

@这层膜叫做细胞膜或质膜。

1.细胞膜的基本组成成分

细胞膜主要是由脂类和蛋白质组成,此外含有少量的糖类,形成糖脂和糖蛋白。

(1)膜脂 细胞膜所包含的脂类主要有三种:磷脂、胆固醇和糖脂。所有三种脂类均具有亲水脂性质。它们包括一个亲水的极性头和一个疏水的非极性末端,这种一头亲水一头疏水的分子称为双型性分子或称双亲媒性分子。磷脂在脂类中含量最为丰富,占脂类的50%以上。它具有一个极性头和两个由脂肪酸链形成的非极性尾。

(2)膜蛋白 细胞膜中膜蛋白的种类相当多,可分为两大基本类型:外在膜蛋白(或称外周膜蛋白)和内在膜蛋白(或称整合膜蛋白)

(3)膜糖类 膜结构中的糖类主要是与膜脂、膜蛋白以共价键形成的糖脂、糖蛋白。膜糖只存在于质膜的外层,它们与细胞识别有关。

2.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膜结构模型迄今为止已提出了几十种,在已知的模型中,流动镶嵌模型(1—1—19)得到较广泛的认可。它是由SingerNicolson1972年通过对已有的模型进行修正而提出的。要点为:①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主要结构支架,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②膜蛋白为球蛋白,分布于脂双层表面或镶嵌脂分子中,有的甚至横跨整个脂双层;③膜结构中蛋白质分子和脂类分子都能运动,具有流动性。

膜的流动性与质膜的许多重要功能相关,如:物质运输、细胞融合、细胞识别、细胞表面受体功能与调节等。

3.细胞膜的生物学功能

(1)细胞膜与物质的跨膜运输(参见第五节)

(2)细胞膜与细胞连接

细胞连接是多细胞有机体中相邻细胞通过细胞质膜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的重要组织方式。根据行使功能的不同,细胞连接可分为封闭连接、锚定连接、通讯连接。

①封闭连接 紧密连接是封闭连接的主要形式,一般存在于上皮细胞之间,紧密连接可阻止可溶性物质从上皮细胞层一侧扩散到另一侧,因此起到重要的封闭作用。

②锚定连接 锚定连接在机体组织内分布很广泛。通过锚定连接可将相邻细胞的骨架系统或将细胞与基质相连,形成一个坚挺、有序的细胞群。锚定连接具有两种不同形式:与中间纤维相连接的锚定连接主要包括桥粒和半桥粒;与肌动蛋白纤维相连接的锚定连接主要包括粘着带与粘着斑。两个细胞之间形成的钮扣式的连接结构称为桥粒,它将相邻的细胞铆接在一起,同时它也是细胞内中间纤维的锚定位点。半桥粒在形态上与桥粒类似,但功能和化学组成不同。粘着带一般位于上皮细胞紧密连接下方,相邻上皮细胞间形成的一种连续的带状结构。粘着斑是肌动蛋白纤维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粘着斑与粘着带均起着附着和支持功能。

③通讯连接 通讯连接包括间隙连接、植物细胞中的胞间连丝、神经细胞间的化学突触。

间隙连接是两个细胞的质膜之间有2—3 nm的间隙的一种连接方式。构成间隙连接的基本单位称连接小体。一些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连接小体中的中央孔道自由进出相邻细胞。间隙连接主要分布于上皮、平滑肌及心肌等组织细胞间。

胞间连丝是植物细胞间特有的连接方式。如图1—1—20所示,在胞间连丝连接处的细胞壁不连续,相邻细胞的细胞膜共同形成2040nm的管状结构,是物质从一个植物细胞进入到另一个植物细胞的通路,它在植物细胞间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中具有重要作用。

化学突触是存在于可兴奋细胞之间的连接方式,它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传导神经冲动。化学突触是相对于电突触而言的,它们共同完成可兴奋细胞之间的通讯。

(3)细胞膜与细胞的识别

细胞识别一般是指细胞通过其表面的特殊受体与胞外的信号分子或配基选择性地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引起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如开花植物的雌蕊能否接受花粉进行受精,高等动物和人类的免疫功能都要靠细胞的识别能力。一般认为细胞识别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糖脂及蛋白聚糖有关。

(3)细胞膜与信息的传递

体内激素、神经递质和药物对细胞代谢的调节作用都与细胞膜密切相关。各种含氮激素、神经递质和某些药物在影响它们靶细胞的机能活动时,并不直接进入这些细胞内,而只作用于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是一种复杂的膜蛋白),使受体发生构象的改变,从而激活了另一个膜蛋白(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腺苷酸环化酶被激活后,可催化细胞内的腺苷三磷酸(ATP)变为环腺苷酸(cAMP)cAMP作为第二信使进一步催化细胞内一系列连锁反应,以调节细胞的代谢,产生一定的生理作用或药理作用。

()细胞质基质(透明质)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质中除去所有细胞器和各种颗粒以外的部分。在光学显微镜下呈均质半透明的胶体状,包含了水、无机离子、脂类、氨基酸、核苷酸、蛋白质、RNA、脂蛋白、多糖等。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大量的酶,生物代谢的中间代谢过程如糖酵解途径、磷酸戊糖途径、脂肪酸合成等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细胞质基质作为细胞器的微环境,为维护细胞器正常结构和生理活动提供所需要的生理环境;同时也为细胞器的功能活动提供底物。实际上,在高压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质基质不是均匀一致的,其中存在着由蛋白质细丝构成的不规则的三维空间网络,即细胞质骨架(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丝)

()线粒体

1.线粒体的形态、大小、数目与分布

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较大的细胞器,其形状、大小、数目和分布,常因细胞种类、生理状况和生理功能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别。最常见的是卵圆形颗粒或短线状,横径约02μm—1μm,长约2μm—8/μm,相当于一个细菌的大小。一般说,需要能量较多的细胞,线粒体数目也较多,例如,肝细胞、胃壁细胞、肾上腺皮质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未分化的细胞、淋巴细胞线粒体数目比较少,许多哺乳动物的成熟细胞甚至还缺少线粒体。

2.线粒体的结构

线粒体是由内外两层单位膜构成的封闭的囊状结构,主要由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组成(1-1-21)

(1)外膜 是一层完全将线粒体包围起来的单位膜,其表面光滑,膜中蛋白质与脂类含量几乎均等。在膜上有孔洞状蛋白通道,物质通透性较高乙

(2)内膜 也是一层单位膜,蛋白质含量高,占整个膜的80%左右。内膜的通透性很低,只有不带电荷的小分子才能通过,一些较大的分子或离子进入基质则需要特异的运载系统。内膜向线粒体腔内皱褶形成嵴,大大扩增了内膜的表面积。嵴的数目与细胞的功能状态相关,需要能量较多的细胞,不仅线粒体的数目多,嵴的数目也多。内膜和嵴的基质面上有许多带柄的球状小体,称为基粒,基粒包括三个部分:头部(Fl因子,为水溶性蛋白质,具有ATP酶活性)、膜部(Fo因子,由疏水性蛋白质组成)、柄部(位于F1Fo之间)

(3)膜间隙 指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腔隙,其中充满无定形液体,内含许多可溶性酶、底物和辅助因子。

(4)基质 内膜和嵴包围的腔中所含的胶状物为基质,它含有很多蛋白质和脂类,线粒体中催化三羧酸循环、脂肪酸和丙酮酸氧化等有关的酶类都存在于基质中。此外,基质中还含有线粒体基因组DNA及线粒体特有的核糖体、各种RNADNA聚合酶、氨基酸活化酶等。

3.线粒体的化学组成

线粒体主要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脂类-(其中蛋白质占线粒体干重的65-70%,脂类 25—30),此外还有少量DNARNA、辅酶等。线粒体含有多种酶类,其中有的酶是线粒体某一结构特有的,比如线粒体外膜的标记酶为单胺氧化酶,内膜为细胞色素氧化酶,膜间隙为腺苷酸激酶,线粒体基质的标记酶为苹果酸脱氢酶。

4.线粒体的功能

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线粒体是糖、脂肪和氨基酸最终氧化释能的场所。

5.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线粒体基质中裸露的双链环状DNA分子能以半保留方式进行自我复制,并转录形成RNA;线粒体中还含有核糖体,可合成部分蛋白,即线粒体有一套自身的遗传系统。但线粒体自身编码的蛋白质只是一小部分,绝大多数蛋白质是由细胞核DNA编码并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再运送至线粒体。因此,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6.线粒体的起源

在细胞进化过程中,最早的线粒体是如何形成的?目前有两种不同的假说,即内共生假说和分化假说。内共生假说认为线粒体来源于被原始的前真核生物吞噬的好氧性细菌;这种细菌与前真核生物共生,在长期的共生过程中通过演化变成了线粒体。分化假说则认为线粒体在进化过程中的发生是由于质膜的内陷,再经过分化后形成的。

()内质网(ER)

在电镜下观察,内质网是由一层单位膜构成的形状大小不同的扁平囊、小囊及小管组成,并连成一个连续网状管道系统。这些管腔外与质膜相通,内与核被膜的外膜相连,核周腔实际上就是内质网腔的一部分。内质网根据其有无核糖体附着,可分为两种类型:粗面内质网(rER)和光面内质网(sER)两类。如图1—1—22所示。

粗面内质网排列较整齐,细胞质一侧的表面上结合着核糖体。核糖体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以粗面内质网与蛋白质合成、转运和加工有关。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主要有:①向细胞外分泌的蛋白质,如酶、抗体、激素和胞外基质的成分等;②膜蛋白,包括细胞质膜上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溶酶体上的膜蛋白;③需要与其他细胞组分严格分隔的蛋白质,如溶酶体中的酸性水解酶类;④需要进行复杂修饰的蛋白质,修饰与加工是由内质网及高尔基体中固有的一系列的酶来完成的。

光面内质网膜表面光滑,无核糖体颗粒附着。其主要功能是参与脂类合成,如合成磷脂、固醇、脂肪等。

()核糖体

核糖体是呈椭圆形的粒状结构,普遍存在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

电镜下观察,核糖体由大、小亚单位两部分组成,如图1-1—23所示。核糖体大小亚基在细胞内常常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只有当小亚基与mRNA结合后大亚基才与小亚基结合成完整的核糖体,肽链合成终止后,大小亚基解离。

核糖体的主要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因此核糖体是细胞不可缺少的基本结构,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在蛋白质合成时核糖体往往并不是单个独立进行的,而是由多个核糖体串连在一条RNA分子上高效地进行肽链的合成。这种具有特殊功能与形态的核糖体和mRNA的聚合体称为多聚核糖体。

()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又称高尔基器或高尔基复合体,其主要成分是脂类、蛋白质及多糖物质。标

@@@@@@@@@@@@@@@@@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资料:第二章 植物解剖和生理

[考点解读]

本章研究植物形态构造和生理活动规律,包括植物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 和呼吸作用、水分和矿质代谢、生长和发育、生殖五大部分。根据IB0考纲细目和近年来试 题的要求,以下从知识条目和能力要求两方面定出具体目标。

第一节 植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组织一般分为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组织。后五种组织总称为成熟组织或永久组织。

1.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位于植物体生长的部位,细胞都具有持续分裂的能力。按性质来源的不同,分生组织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按在植物体上的位置,又可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如图-—2-1所示)

原分生组织位于根和茎生长锥的最先端部分,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有强烈的分裂能力。初生分生组织由原分生组织衍生的细胞组成,细胞仍能分裂,但已开始分化,是原分生组织向成熟组织过渡的组织。次生分生组织是由成熟组织的细胞,经过生理和形态上的变化,重新具有分裂能力,转变而成的,如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按位置来说,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合称为顶端分生组织,由于它们的活动,根和茎不断生长。次生分生组织属于侧生分生组织,它的活动与根、茎的加粗生长有关。侧生分生组织主要存在于裸子植物和木本的双子叶植物,草本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根和茎没有明显的增粗生长。在禾本科植物茎的基部和葱、韭、松叶及一些植物花轴的基部有居间分生组织。

2。薄壁组织

薄壁组织又称基本组织,细胞一般较大,细胞壁薄,有大的液泡,细胞排列疏松。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分生能力,转变为次生分生组织。根据功能不同,薄壁组织可分为同化组织、贮藏组织、贮水组织、通气组织和吸收组织等。

3。保护组织

根据来源和形态特征的不同,保护组织分为表皮和周皮。表皮细胞是生活细胞,一般不含叶绿体,细胞排列紧密。表皮细胞的外壁常因脂肪性的角质侵入而呈角质化。木本植物的根、茎由于多年生长不断增粗,表皮会因器官的增粗而被破坏、脱落,这时周皮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详见本章第三节)

4.机械组织

机械组织起支持作用,主要特征是细胞的次生壁强烈加厚,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厚角组织细胞是生活的细胞,常具叶绿体。最明显的特征是细胞壁不均匀加厚,主要由纤维素组成,是初生壁的性质,壁能随细胞的延伸而扩展。一般分布于幼茎和叶柄内。

厚壁组织细胞具有均匀加厚的次生壁,并且常木质化,细胞成熟时,常成为只留细胞壁的死细胞。根据形态的不同,可分为石细胞和纤维两类。

5.输导组织

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的组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管胞和导管,输送水分和溶于其中的无机盐;另一类是筛管和筛胞,输送有机养分。

(1)导管和管胞 导管为被子植物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状结构。组成导管的每一个细胞称为导管分子,导管分子幼时是生活细胞,成熟时原生质体被分解,成为死细胞,细胞间的横壁消失,形成穿孔。根据发育先后和次生壁增厚的方式不同,导管可分为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和孔纹导管5(如图1-2—2所示)

蕨类和裸子植物无导管,由管胞输送水分,大多数被子植物中,管胞与导管同时存在。管胞是一个两端楔形的细胞,成熟后为死细胞,水分通过管胞壁上的纹孔,从一个细胞流向相邻的细胞(如图1—2-3所示)。管胞大多具厚的壁,因此兼有支持功能。

(2)筛管和筛胞 筛管是被子植物输送有机物的管状结构c筛管由许多筛管分子上下连接而成,成熟的筛管分子为特殊的无核生活细胞,细胞质中保留了质体、线粒体及P-蛋白质(筛管分子所特有的蛋白质)等,细胞壁为初生壁性质,端壁及部分侧壁上有许多筛孔,端壁称为筛板。在筛管分子的旁侧有伴胞(1—2—4),伴胞与筛管分子由同一母细胞经不均等纵裂而来,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无筛管和伴胞,由筛胞输送养分。筛胞是单个两头尖的长形细胞,成熟后细胞核消失,细胞间通过侧壁上的筛域相通。

6.分泌组织

分泌细胞所组成的组织称为分泌组织。根据分泌物是保存在植物体内还是分泌到植物体外,分为外部的分泌结构和内部的分泌结构。

(1)外部的分泌结构 常见的类型有腺毛、蜜腺和排水器等。排水器由水孔和通气组织组成,水孔是气孔的变形,保卫细胞失去了开闭运动的能力。

(2)内部的分泌结构 常见的有分泌细胞、分泌腔、分泌道和乳汁管。分泌细胞通常为薄壁细胞,分泌物积聚于细胞腔内。分泌腔和分泌道是由毗连的细胞构成的腔状或管状结构,它们的形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溶生,由一团分泌细胞解体而成,如柑橘属、桉树属的分泌腔;另一种是裂生,分泌细胞之间的中层溶解,细胞相互分离而成,如松柏类的裂生树脂道,漆树的裂生漆汁道。乳汁管的细胞是生活细胞,细胞壁是初生壁,大多分布于韧皮部中,如三叶橡胶乳汁管。

第二节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气体交换

一、叶

一片完全叶包括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缺少其中一部分或两部分,称为不完全叶,如莴苣的叶缺叶柄和托叶,为无柄叶。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称为叶序。叶序有三种:互生(每节上只生一叶)、对生(每节上生两叶)和轮生(每节上生三叶或三叶以上)

1.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1—2—5)

(1)表皮 无色透明,一般由排列紧密的一层生活细胞组成。在表皮细胞之间分布着许多气孔。双子叶植物的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细胞壁在靠近气孔的一面较厚,其他面较薄。当保卫细胞吸水膨大时,向表皮细胞的一方弯曲,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关闭。气孔的开闭能调节气体交换与蒸腾作用。

一般草本双子叶植物的气孔,下表皮多于上表皮(如棉、马铃薯);木本双子叶植物的气孔都分布于下表皮(如苹果、夹竹桃、茶);浮水叶的气孔分布在上表皮(如莲、菱);沉水叶一般无气孔(如眼子菜)。此外,植物体上部叶的气孔较下部叶的多,同一叶片近叶尖和中脉部分的气孔较叶基和叶缘的多。

(2)叶肉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叶由于背腹两面(远轴面或下面为背面,近轴面或上面为腹面)受光情况不同,叶肉具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这种叶称为两面叶或异面叶;叶肉中无这两种组织的分化,或虽有分化,栅栏组织却分布在叶的两面,称为等面叶(如垂柳、桉)

(3)叶脉 主脉和大侧脉的维管束周围有机械组织,木质部位于近叶腹面,韧皮部位于近叶背面(1—2-6),中间有短时期活动的形成层。叶脉越分越细,最后形成层和机械组织都消失。

2.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

禾本科植物的叶由叶片和叶鞘两部分组成。

叶鞘包裹着茎秆,叶鞘和叶片相接处,有一片向上突起的膜状结构,称为叶舌。叶舌能使叶片向外弯曲,更多地接受阳光,并可防止水分、害虫进入叶鞘中。有些禾本科植物在叶鞘上端的两侧与叶片相接处,有突出物,称为叶耳。叶舌和叶耳的有无、形状、大小、色泽可用作鉴定物种的依据。如大麦、小麦、水稻有叶耳、叶舌,稗草无叶耳、叶舌。

禾本科植物的叶片也有表皮、叶肉和叶脉三种基本结构。表皮细胞的外壁不仅角质化,还充满硅质。相邻两叶脉之间的上表皮还有特殊的大型薄壁细胞,称为泡状细胞(又称运动细胞,图1—2-7),泡状细胞具有大液泡,与叶片的展开和卷曲有关,可控制水分的蒸腾。

上下表皮都有气孔,气孔的保卫细胞呈哑铃型,在保卫细胞外侧还有副卫细胞,如图1—2-8所示。

叶肉没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的叶,为等面叶。

3.裸子植物针叶的结构

针叶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气孔下陷;叶肉细胞壁内褶,增大了叶绿体的分布面,扩大了光合面积;有明显的内皮层;内皮层以内是转输组织和一个或两个维管束。转输组织由管胞和薄壁细胞组成,是松柏类植物的特征,其作用是在叶肉与维管束之间进

行横向运输(1-2-9)

二、光合作用

1.光合色素

叶绿体化学成分的显著特点是含有色素。色素可分为三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藻胆素。藻胆素仅存在于一些藻类中。

叶绿素中主要是叶绿素ab。叶绿素b只存在于高等植物和绿藻中,其他藻类大多没有叶绿素b。各种色素都能吸收日光,少数叶绿素a还能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称为作用中心色素;绝大多数色素(包括大部分叶绿素a)只有收集光能的作用,称为聚光色素,它们吸收的光能只有传到作用中心色素后才能起光合作用。

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反射光下呈红色,这种现象称为荧光现象。叶绿素的生物合成是以谷氨酸或α-酮戊二酸为原料,在光照条件下还原而成。光照、温度、矿质元素等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2.光合作用的机理

光合作用过程包括一系列的光化学步骤和物质的转变,大致可分为下列三大步骤: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过程(通过原初反应完成);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过程(通过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完成);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过程(通过碳同化完成)。前两个步骤基本属于光反应,第三个步骤属于暗反应。高等植物的光合碳同化过程有C3C4CAM三条途径。

(1)C3途径

C3途径是卡尔文等提出的C02同化途径,故称为卡尔文循环。这个循环中的C02受体是核酮糖-15—二磷酸(RuBP),在RuBP羧化酶催化下,C02固定后形成的最初产物3—磷酸甘油酸(PGA)是一种三碳化合物,故该途径称为C3途径(l—2-10)C3途径是所有植物光合作用碳同化的基本途径。只有C3途径的植物,称为C3植物。

(2)C4途径

一些起源于热带的植物,如甘蔗、玉米和高梁等,它们固定C02的最初产物不是磷酸甘油酸,而是草酰乙酸(OAA)等四碳二羧酸,故命名为C4途径。通过C4途径固定C02的植物称为C4植物。

C4途径的C02受体是叶肉细胞细胞质中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在PEP羧化酶催化下,固定C02生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在脱氢酶的作用下被还原为苹果酸(有些品种形成天冬氨酸)。苹果酸离开叶肉细胞,进入维管束鞘细胞,脱羧放出C02,为RuBP固定进入卡尔文循环;脱羧后形成的丙酮酸再回到叶肉细胞,转变为PEP,继续固定C02(1-2-11)

C4植物实际上是在C3途径的基础上,多一个固定C02途径。

(3)CAM(景天科酸代谢)

景天科植物如仙人掌、落地生根等的叶子,气孔晚上开放,吸进C02,与PEP结合,形成草酰乙酸,再还原为苹果酸,积累于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便运到细胞质,脱羧放出C02,参与卡尔文循环,形成淀粉等(l—2—12)。因此植物在晚上有机酸含量高,糖类含量下降;白天则相反。这种有机酸合成有日变化的代谢类型称为景天科酸代谢(简称CAM)。这与植物适应干旱地区有关。

3.光呼吸

光呼吸是指植物在光照下,在光合作用的同时发生吸收02、释放C02的呼吸。一般生活细胞的呼吸在光照或黑暗中都可以进行。黑暗中的呼吸相对地称为暗呼吸。

光呼吸的主要过程是细胞过氧化物体中乙醇酸的氧化,乙醇酸来自叶绿体。叶绿体中的RuBP羧化酶既是羧化酶,催化CO2RuBP结合,又是加氧酶,催化02RuBP结合。在光照下,02浓度高时,RuBP加氧酶催化02RuBP结合,产生乙醇酸;乙醇酸进入过氧化物体,被氧化产生甘氨酸;甘氨酸进入线粒体,被分解产生C0201—2—13是光呼吸的全过程。在整个途径中,02的吸收发生于叶绿体和过氧化物体,C02的放出发生于线粒体中,因此,光呼吸是在叶绿体、过氧化物体和线粒体三种细胞器的协同下完成的。光呼吸使有机物分解成C02,但不产生ATPNADPH,是一个耗能过程。

4C3植物和C4植物的光合特征

一般来说,C4植物比C3植物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较低的光呼吸。这是因为:C4植物的PEP羧化酶对C02的亲和力比C3植物的RuBP羧化酶大得多,C4植物能够利用低浓度的C02(当外界干旱气孔关闭时,C4植物能利用细胞间隙里含量低的C02继续生长)。而且C4植物具有独特的“花环型”结构,叶肉细胞与维管束鞘细胞分工配合,在叶肉细胞内以C4途径固定C02,形成C4-二羧酸向维管束鞘细胞运输,起了“C02源的作用,为维管束鞘中进行的C3途径提供高浓度的COa,使植物同化C02的能力比C3植物强,光合效率也比较高;另外,高浓度的C02足以和02竞争而使RuBP羧化酶接受C02而不与02结合,因此,C4植物在光照下只产生少量的乙醇酸,光呼吸低于C3植物。

5.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

衡量光合作用强度的指针是光合速率,它以每小时每平方分米叶面积吸收CO2毫克数表示。影响光合作用的外部因素有:光照强度、C02、温度、水分和矿质元素等;影响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有:叶绿素的含量、叶片的年龄和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等。下面主要介绍光照和C0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光照强度 在光照强度较低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值时,光合速率就不再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光饱和现象。开始达到光饱和现象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阳生植物比阴生植物的光饱和点高,植物群体比单株植物的光饱和点高。

达到光饱和点以上时植物的光合速率表示植物同化C02的最大能力。在光饱和点以下,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减少而降低,到某一光照强度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02相等,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在光补偿点时,无光合产物的积累,而晚间还要消耗有机物,因此从全天来看,植物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必须高于光补偿点,才能使植物正常生长。通常阳生植物比阴生植物光补偿点高。

(2)C02 C0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光合速率影响很大。光合作用吸收的C02量等于呼吸作用放出的C02量时的外界C02浓度,称为C02补偿点。C4植物能利用低浓度的C02,所以C02补偿点较低,称为低补偿点植物;C3植物称为高补偿点植物。

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C02浓度增加而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C02浓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这时外界的CO2浓度,称为C02饱和点。

CO2浓度和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是相互联系的。植物的C02饱和点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提高;光饱和点也随着C0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三、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中糖的分解代谢途径有三种: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戊糖磷酸途径(详见第一章)。下面介绍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

不同植物、不同器官、同一器官的不同组织、同一器官不同年龄的呼吸速率都不同。一般来说,生长快的植物呼吸速率快,如小麦的呼吸速率比仙人掌快得多;生长旺盛的、幼嫩的器官呼吸速率快,生殖器官的呼吸速率比营养器官快;形成层的呼吸速率快,韧皮部次之,木质部较低。

温度、氧气和C02是影响呼吸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温度影响呼吸速率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在最低与最适温度之间,呼吸速率随温度的增高而加快,超过最适温度,也会下降。环境中C02浓度增加时,呼吸速率会减慢。机械损伤会显著加快组织的呼吸速率。

第三节 水分代谢和矿质代谢

、根

l。根尖的结构

根尖由根冠、生长点(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成熟区)四部分构成。根冠是根感受重力的部位,根冠前端细胞中的淀粉体有平衡石的作用,,分生区的最远处,细胞不分裂或分裂活动微弱,被称为不活动中心。最早的筛管和环纹导管,往往出现在伸长区。成熟区的明显标志是表皮上产生根毛,内部已分化出各种成熟组织。

2.根的初生结构

初生生长主要是植物的伸长生长,经初生生长所形成的根的结构,为根的初生结构。观察根尖成熟区的横切面,可以看到根的初生结构由外至内分化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1-2-141-2-15)

(1)表皮 表皮细胞壁很薄,排列紧密,部分细胞的外壁向外突出,延伸成根毛。表皮具有吸收和保护作用。

(2)皮层 由多层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疏松,通常无叶绿体,水生植物的皮层可能分化为通气组织。皮层最内一层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无细胞间隙,称为内皮层(1-2-16)

内皮层细胞的初生壁上,常有栓质化和木质化的带状加厚,这种环绕细胞径向壁(侧壁)和横向壁(即上下面)的特殊结构,叫做凯氏带。在凯氏带区,物质无法通过内皮层的壁(因栓质化和木质化),无法在壁与细胞质之间移动(由于质膜紧贴着凯氏带),也无细胞间隙可移动,只有穿过内皮层细胞的原生质体,才能进入维管柱,因而可控制物质的运转。单子叶植物根的内皮层细胞在内切向壁(向维管柱的一面)上也增厚(五面增厚),在横切面观察,加厚壁呈马蹄形(1—2-17),存在少数通道细胞(具凯氏带,但壁不增厚),在皮层和维管柱之间提供了物质的通道。

(3)维管柱(中柱) 由中柱鞘和初生维管组织组成。

中柱鞘是维管柱的外层组织,紧贴内皮层。中柱鞘细胞保持着潜在的分生能力,可以形成侧根、不定根、不定芽、木栓形成层和一部分维管形成层等组织。

初生维管组织包括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初生韧皮部位于两木质部束中间,与初生木质部相间排列(1-2-15)

被子植物根的初生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组织组成。在发育过程中是由外向内逐渐成熟的,这种发育方式称为外始式。即靠近中柱鞘的细胞最早分化为口径小的环纹导管和螺纹导管,这部分木质部称为原生木质部;中心部分是以后形成的后生木质部,导管为口径大的梯纹、网纹和孔纹导管。

初生韧皮部由筛管、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组成,发育方式也是外始式,即原生韧皮部在外侧,后生韧皮部在内侧。

根的中央一般没有髓,由初生木质部的大导管所占据(1-2-14);但多数单子叶植物及少数双子叶植物的根中央存在着由薄壁细胞组成的髓。

3.根的次生结构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根,不仅有伸长生长产生初生结构,还有增粗生长(次生生长)产生次生结构,这是由次生分生组织——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活动产生的。 (1)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

根在增粗生长以前,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组织,以及木质部辐射角处的中柱鞘细胞恢复分生能力,形成形成层。形成层的分裂活动主要是进行切向分裂(又称平周分裂,细胞分裂后新壁在切线方向上),向外分裂出的细胞形成次生韧皮部,向内分裂出的细胞形成次生木质部(比例较多),两者相对排列(初生维管组织内为相间排列)。在次生结构中常产生一种新的组织——维管射线,贯穿于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成为横向运输的结构(1-2-18)

(2)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

由于形成层的分裂活动,中柱鞘以外的皮层和表皮因维管柱的扩大而被胀破。这时,根的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木栓形成层,由于它的活动,向外产生木栓,向内产生栓内层,三者总称为周皮。木栓形成后,由于不透水、不透气,使表皮和皮层死亡脱落,由周皮起保护作用。

将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综合起来,可得下列组织分化过程:

4.根瘤和菌根

豆科植物的根上常有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瘤,称为根瘤。它是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体。根瘤的形成,是由于土壤中的根瘤菌自根毛侵入后,在皮层大量繁殖,刺激皮层细胞分裂,从而向外突出形成的。根瘤菌因含固氮酶(铁蛋白、铁-钼蛋白)而具有固氮作用。

自然界还有许多高等植物的根与某些真菌有着共生关系,形成菌根。

二、茎

1.茎的分枝

分枝是植物的基本特征之一,高等植物常见的分枝方式有以下几种(1-2-19)

(1)二叉分枝 由顶端分生组织平分成两半,每半角成一个分枝,多见于苔藓、蕨类植

物。

(2)单轴分枝 顶芽不断生长形成主干,腋芽发育成侧枝,但各级侧枝生长均不如主干。裸子植物和一些被子植物如杨树等为单轴分枝。

(3)合轴分枝 顶芽活动。一段时间后,生长缓慢或死亡,由腋芽萌发成新枝,如此多次重复。如梨、苹果、桃等大多数被子植物。

(4)假二叉分枝 顶芽停止生长或分化为花芽后,由近顶芽的两个对生的腋芽同时发育为一对对生侧枝,外表上和二叉分枝相似,实际上是合轴分枝的变化。如丁香、石竹等。

二叉分枝是比较原始的分枝方式;合轴分枝和假二叉分枝是被子植物主要的分枝方式,是较进化的类型。

禾本科植物的分枝与上述有些不同,它是由近地面或地面以下的节(分蘖节)上产生不定根和枝条,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分蘖。

2。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茎的初生结构是由茎的顶端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的,主要使茎伸长,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1-2-20)

(1)表皮 由一层活的细胞组成,般不具叶绿体,细胞外壁常有角质层,是茎的保护组织。

(2)皮层 主要由薄壁细胞组成。皮层的外围常分化出厚角组织,近表皮处的厚角组织和薄壁组织细胞中常含有叶绿体,使幼茎呈绿色。水生植物茎皮层中的薄壁组织具有发达的胞间隙,构成通气组织。茎中一般没有内皮层。

(3)维管柱 为皮层以内部分,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组成。一般无中柱鞘。

维管束多排列成环状,束间由薄壁组织隔开。初生维管束由初生韧皮部、形成层和初生木质部组成。初生韧皮部由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和韧皮纤维组成,筛管是有机物运输的通道,发育顺序与根相同,也是外始式。初生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组成,主要功能是输导水分和矿质营养,发育顺序与根相反,是内始式(原生木质部在内方,由管径较小的环纹和螺纹导管组成;后生木质部在外方,由管径较大的梯纹、网纹和孔纹导管组成)。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具有形成层。

根据维管束中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维管束类型(1-2-21)。大多数是外韧维管束(初生韧皮部位于外侧,初生木质部位于内侧),葫芦科、夹竹桃科等植物茎是双韧维管束,莎草和香蒲、蓼科等的茎为周木维管束,周韧维管束是一种较原始的类型,主要见于蕨类植物。

髓居茎中心,一般由薄壁细胞组成。樟树的髓发育成石细胞,有些植物的髓在发育时被破坏,使节间中空,形成髓腔。

髓射线也叫初生射线,是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组织内连髓部,外通皮层,有横向运输的作用,也是茎内贮藏营养物质的组织。

3.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多年生双子叶植物的茎,在初生结构形成后,由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进行次生生长形成次生结构(1-2-22),使茎长粗。

(1)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和活动

在茎的初生结构中,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保留着一层分生组织,形成束中形成层。次生生长开始时,髓射线中与束中形成层相连的一部分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束间形成层。束中与束间形成层相连,使整个茎的形成层为圆筒状。形成层细胞主要进行切向(平周)分裂,向外形成次生韧皮部细胞,添加在初生韧皮部的内方;向内形成次生木质部,添加在初生木质部的外方。同时,形成层也进行少量的径向(垂周)分裂,以扩大本身的圆周。并且,形成层的位置也渐次向外推移。

形成层产生次生木质部细胞的数量远较次生韧皮部多,次生木质部构成了茎的主要部分,是木材的主要来源。

(2)木栓形成层的活动和树皮的形成

茎中木栓形成层通常由近表皮的皮层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的。其活动与根相似,主要进行平周分裂,向外形成木栓层,向内形成栓内层,构成周皮,是茎的次生保护组织。周皮上有皮孔,是茎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

木栓形成层是有一定寿命的,其位置渐次向次生韧皮部方向推移,新周皮的木栓层将其外方细胞的营养阻断,使其外方的部分成为无生命的硬树皮(又称外树皮或落树皮)。硬树皮以内的生活部分的树皮,包括木栓形成层、栓内层和其内具功能的次生韧皮部,合称为软树皮(内树皮)。在林业采伐上所说的树皮,包括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即包括硬树皮和软树皮。

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可综合如下:

茎的结构通常是通过茎的横向、径向和切向三个切面来了解的(1-2-23)。在横切面上可以看到导管、管胞、木纤维等的直径大小,显示了射线的长度和宽度。径向切面是通过茎中心而切的纵切面,显示了射线的高度和长度。切向切面又称弦向切面,是垂直于茎的半径所作的纵切面,所见射线是横切面,轮廓呈纺锤状,可了解射线的高度、宽度、细胞的列数和两端细胞的状况。

4.单子叶植物茎的特点

单子叶植物维管束数目很多,散生(如玉米)或成内、外两轮排列,中央为髓腔(如水稻),都是外韧维管束。维管束中的木质部呈V形,由34个导管组成,V形的下部为原生木质部,由两个环纹或螺纹导管组成;V形的两臂为后生木质部,有两个孔纹导管。维管束的外围有一圈厚壁组织,称为维管束鞘(1-2-24)

由于维管束内没有形成层,所以没有次生结构。茎的加粗,是初生结构形成过程中,各个细胞体积增长或初生加厚分生组织平周分裂的结果。表皮细胞为终生保护组织,没有周皮形成。

5.裸子植物茎的结构特点

裸子植物韧皮部一般没有筛管和伴胞,而以筛胞执行输导作用。木质部一般没有导管,只有管胞,无典型的木纤维,管胞兼具输导水分和支持的作用。在松柏类茎的皮层和维管柱中还具有独特的树脂道。

裸子植物只有木质茎,双子叶植物既有木质茎又有草质茎,单子叶植物大多数是草质茎。在整个植物的进化过程中,木质茎是较早出现的,草质茎较进化,而且一年生草本比多年生草本进化。

三、根、茎、叶的变态

1.根的变态

(1)贮藏根 包括肉质直根和块根。

萝卜、胡萝卜、甜菜等的肉质直根由两部分发育而成:上部由下胚轴形成,下部由主根基部发育。它们的增粗主要是由于额外形成层(在正常维管形成层之外产生的形成层,又称副形成层)活动的结果。甘薯、何首乌等的块根,由不定根或侧根发育而成。

(2)气生根 指生长在空气中的根,又分支柱根(如高梁、玉米、榕树的不定根)、呼吸根(如水松、红松部分垂直向上的根)、攀缘根(如常春藤、凌霄、络石茎上长出的不定根)

(3)寄生根 如菟丝子茎上变态的不定根,又称吸器。

2。茎的变态

可分为地下茎的变态和地上茎的变态。

常见的地下茎变态有:根状茎(如竹、莲、芦苇白勺地下茎)、块茎(如马铃薯、姜)、鳞茎(如洋葱、蒜、百合的地下茎)、球茎(如荸荠、慈姑、芋等)

常见的地上茎变态有:枝刺(如山楂、皂荚、柑橘的刺)、茎卷须(如番瓜、葡萄的卷须)、叶状茎(如竹节蓼、假叶树的叶状枝)、肉质茎(如仙人掌的茎),但蔷薇、月季茎上的皮刺,是茎表皮形成的,与维管组织无关,并非茎的变态。

3.叶的变态

叶卷须(如豌豆的卷须)、叶刺(如洋槐的托叶刺、小檗的刺状叶)、叶状柄(如金合欢、台湾相思树的叶柄转变为叶片状)、鳞叶(如百合、洋葱的肉质磷叶)、苞片和总苞(生在花下面的变态叶,称为苞片。苞片数多而聚生在花序外围的,称为总苞,如珙桐的白色花瓣状总苞)

四、植物的水分代谢

植物水分代谢包括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排出三个过程。

1.水分的吸收

(1)细胞的渗透性吸水

水分移动需要能量作功,自由能是可用于作功的能量。通常用水势来衡量水分所含自由能的高低。纯水的自由能最大,水势也最高。由于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吸引水分子,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此,溶液中的自由能要比纯水低。如果将纯水的水势定为0,溶液的水势就为负值。溶液越浓,水势越低。水分由水势高处流到水势低处。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称为渗透作用。

细胞吸水情况决定于细胞水势。典型植物细胞水势由三部分组成:

水势(Ψw)=渗透势(Ψ兀)+压力势(ΨP)+衬质势(Ψm)

渗透势(溶质势)是由于溶质颗粒引起的纯水水势的变化,为负值。压力势是由于细胞壁等压力的存在而增加的水势。当细胞吸水而膨胀时,对细胞壁产生一种压力,即膨压。这时细胞壁会对原生质产生反作用力,它正向作用于细胞,使细胞溶掖自由能增加,因此,压力势往往是正值。但质壁分离时,压力势为零;剧烈蒸腾时,细胞壁表面蒸发水多于原生质体蒸发水,细胞壁随着原生质体的收缩而收缩,压力势会呈负值。衬质势是细胞胶体物质亲水性和毛细管对水束缚而引起水势降低的值,为负值。已形成液泡的细胞,其衬质势很小,通常省略不计,上述公式可简化为:Ψw=Ψ丌+ΨP

1—2-25表明细胞水势、渗透势和压力势在细胞不同体积中的变化。在细胞初始质壁分离时,Ψp=0,Ψw=Ψ丌。当细胞完全膨胀时,IΨ丌l=IΨPI,但符号相反,因此,Ψw=0,不吸水。当叶片在剧烈蒸腾时,由于压力势为负值,水势低于渗透势。

(2)细胞的吸胀作用

细胞在形成液泡之前的吸水主要靠吸胀作用。由于细胞没有液泡,Ψ丌=0,Ψp=0,所以Ψw=Ψm。吸胀作用的大小就是衬质势的大小。

@ 2.根系吸水的动力

根系吸水有两种动力:蒸腾拉力和根压。由于蒸腾作用使水分沿导管上升,使根吸水的力量称为蒸腾拉力。由于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称为根压,伤流和吐水都是由根压引起的。从植物的基部把茎切断,伤口会向外溢出液体,这种现象称为伤流。在土壤水分充分、空气潮湿的环境中,叶片尖端或边缘有液体向外溢出的现象,称为吐水。

通常蒸腾植物的吸水主要是由蒸腾拉力引起的,只有春季叶片未展开时,蒸腾速率很低 的植物,根压才成为主要吸水动力。

植物失水的方式有吐水和蒸腾作用两种,后者是主要的方式。

3.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通过共质体和质外体两条途径。共质体是指无数相邻 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胞间连丝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水分和溶质在共质体内进行渗透运输, 速度较慢。质外体是指植物体内没有原生质的非生命部分,由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的 导管、管胞组成一个连续的体系,水分和溶质在其中可自由扩散,运输迅速。

五、植物的矿质营养

1.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及其缺乏症

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可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 另一类是对生命的代谢活动起调节作用。

氮、磷、硫三种元素既是植物生命基础物质(蛋白质、核酸)不可缺少的构成元素,又是植物生命活动中催化、调节系统的某些物质的重要组成元素,故称为生命元素。植物缺氮时, 植株矮小瘦弱,叶小色淡,有些作物如油菜、棉花,缺氮时植株呈现红紫色;缺磷时植株明显矮小,叶色暗绿,开花结果少,开花期和成熟期都延迟;缺硫时叶片呈黄绿色。钾是代谢过程中很多重要酶的活化剂,对气孔开张有主导作用,缺钾时,叶片卷曲皱缩,呈现赤褐色斑点,茎秆易倒伏,抗旱性、抗寒性差。缺镁时,叶绿素的形成受到阻碍,叶片失绿。铁对叶绿体结构的形成是必需的,缺铁时,幼叶的叶脉间首先失绿,表现“黄叶病”。缺锰症状与缺铁类似,但在黄花区域内杂有斑点。缺硼时植物往往不能开花或“花儿不实”。缺锌时,果树会出现“小叶病”,禾谷类作物会出现“白苗症”。

2.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主要有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

(1)被动吸收 指由于扩散作用或其他物理过程而进行的吸收,不需要消耗能量,又称 非代谢吸收。包括简单扩散和杜南平衡。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的溶液浓度时,根据扩散的作用,外界溶液的溶质便扩散人细胞内部。当细胞内某些离子的浓度已经超过外界溶液该离子的浓度时,外界的离子仍向细胞移动,这种现象应以杜南平衡来解释。

细胞内的可扩散负离子(Cl-)和正离子(Na+):浓度的乘积,等于细胞外正负离子 浓度乘积时的平衡,称为杜南平衡。即:[Na+]X[C1-]=[Na+]X[C1-]外。由于细胞内含有许多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R-),不能扩散到细胞外,为不扩散离子,不扩散负离子吸引细胞内部分可扩散正离子,所以达到平衡时,细胞内的可扩散正离子的浓度较大,外界溶液中的可扩散负离子的浓度较大;当不扩散离子为正离子时,情况相反。这样的杜南平衡,不需要代谢能量作功,在细胞内可积累比外界溶液大许多倍的物质。

(2)主动吸收 指细胞利用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作功,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逆浓度差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又称代谢吸收。

3。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1)对矿质元素和水的吸收表现相对独立性

(2)具有选择性

植物吸收离子的数量不与环境溶液中离子浓度成正比,而且对于同一种盐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吸收量也不相同。例如,把植物培养在含(NH4)2S04的培养液中,植物对NH4+的吸收远远多于S042-,使溶液中的H+增加,这种盐称为生理酸性盐;而NaN03Ca(N03)2为生理碱性盐;植物对NH4N03的阴、阳离子吸收量几乎相等,不影响溶液的酸减性,称为生理中性盐。

(3)单盐毒害和离子拮抗

将植物培养在单一的盐溶液中,即使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且浓度很低,植物生长都会异常并最终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单盐毒害。但是,在发生单盐毒害的溶液中,如果少量加入不同价的金属离子,这种毒害作用就会大大减轻甚至消除,离子间的这种作用叫离子拮抗作用。如用CaCl2NaCl的溶液培养小麦,均可引起单盐毒害,而用两者的混合溶液培养,则会产生拮抗作用,根系生长趋于正常。

4.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同化

氮的同化、硫的同化和磷的同化等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下面介绍氮的同化。

植物主要利用土壤中的含氮化合物,共有三类,一类是有机含氮化合物,如氨基酸、尿素等;另两类为铵盐和硝酸盐,铵盐被植物吸收后,可以直接合成氨基酸。硝酸盐吸收后,要先在硝酸还原酶催化下还原为亚硝酸盐,再在亚硝酸盐还原酶催化下还原为氨,才能被利用。各种不同来源的氨在植物体内立即被同化,同化方式有还原氨基化以及氨基交换作用等。

5.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布

根系吸收的矿质元素可以沿着质外体途径和共质体途径径向运输到中柱,然后主要通过木质部导管向上运输,也能从木质部横向运到韧皮部后再向上运输。

植物叶片等地上部分也可以吸收矿质元素,这是植物的根外营养,也称叶片营养。

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与它在植物体内是否参与循环有关。参与循环和再利用的元素(KNPMg),在植物体内多分布于生长点和嫩叶等代谢旺盛的部位,植物体内这些元素缺乏时,病症首先发生在老叶;不能再参与循环的元素(CaFeB),将停留在已长成的器官中,缺乏这些元素时,病症首先发生在幼叶。

六、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与分配

细胞内有机物的运输,主要是通过扩散和布朗运动等在细胞器和细胞溶质之间移动。细胞间有机物短距离运输,主要通过质外体和共质体运输。有机物的长距离运输途径是韧皮部,有机物进入韧皮部后,可向上或向下运输,也可同时作双向运输,以及微量的横向运输。糖类运输的主要形式是蔗糖。作物不同生育期中各有明显的生长中心,光合产物一般优先分配到生长中心。以不同位置的叶片来说,光合产物分配有“就近供应、同侧运输”的特点。

第四节 生长和发育

一、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的调控

1.生长素

狭义的生长素是指吲哚乙酸(简称IAA),广义的是指作用与吲哚乙酸相同的所有物质。细菌、真菌、藻类和许多高等植物中都存在生长素。生长素主要分布于生长旺盛的部位。生长素的运输主要是需能的、单方向的极性运输,即只能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逆向运输。极性运输不是地心引力所致,如将植物幼苗切下倒置,生长素就从位于下面的幼苗顶端向上运输。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过程。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很广泛,能促进茎伸长、叶片扩大、侧根和不定根的形成、果实生长等,抑制侧枝生长、块根形成以及花、果实、幼叶的脱落等。在这些生理作用中,最基本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低浓度时可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时则会抑制生长,高浓度时甚至会导致植物受伤死亡。不同植物种类、器官和不同年龄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叶植物般比单子叶植物敏感,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幼嫩细胞比老细胞敏感。

2.赤霉素

赤霉素简称GA。赤霉素能显著促进茎叶生长(对根的生长无促进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伸长,对细胞分裂也有促进作用。赤霉素还能促进两性花的雄花形成、单性结实(可用于培育无籽果实)、某些植物开花、种子萌发等,并抑制植物的成熟和衰老。

赤霉素较多存在于茎端、嫩叶、根尖、果实、种子等生长旺盛的部位,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没有极性,根尖合成的赤霉素沿导管向上运输,嫩叶产牛的赤霉素沿筛管向下运输。

3.细胞分裂素

细胞分裂素是一类促进细胞分裂的植物激素,简称CTK,如激动素、玉米素等。细胞分裂素除促进细胞分裂外,还能促进侧芽生长、抑制叶‘绿素降解、延缓老化及促进营养物质运输等。在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共同作用,决定愈伤组织产生根或芽,当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值高时,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比值低时,有利于根的形成;基本相等时,愈伤组织只生长不分化。

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细胞分裂旺盛的根尖及成长中的种子、果实,运输无极性。

4.脱落酸

脱落酸简称ABA,是植物体中最重要的生长抑制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脱落酸具有抑制细胞分裂、伸长,促进器官衰老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性等作用。一般认为,植物的休眠和生长,是由脱落酸和赤霉素这两种激素调节的。在光敏色素作用下,长日照条件下(如夏季)形成赤霉素,使植株继续生长;短日照条件下(如冬季来临前)形成脱落酸,使芽进入休眠。

脱落酸分布于各器官和组织中,尤以将要脱落或进入休眠的器官和组织中较多,在逆境条件下含量增多。运输不存在极性。

5.乙烯

植物体各部分都具有合成乙烯的能力,分生组织、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时产生乙烯最多。

乙烯的生物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促进果实成熟。用乙烯催熟香蕉、苹果等果实,或通过除去乙烯来延缓果实的成熟,在生产上都已广泛应用。第二,促进植物器官(如叶片、果实)脱落。第三,调节茎伸长生长。

综上所述,生长素和赤霉素主要是促进生长的激素,赤霉素能促进许多植物的节间伸长;细胞分裂素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脱落酸和乙烯主要是促进衰老的激素。

二、植物的营养生长及其调控

1.种子的结构和萌发

(1)种子的结构和类型

在裸子植物中子叶数目很不一致,有的是两片,如扁柏;有的是二至三片,如银杏;有的是多数,如松树。

根据种子成熟后胚乳的有无,种子可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双子叶植物中的蓖麻、烟草、西红柿、辣椒、柿等以及单子叶植物中的小麦、葱等都为有胚乳种子;单子叶植物中的慈姑、泽泻等以及双子叶植物中的棉、豆类等都为无胚乳种子。

(2)种子萌发

已度过休眠期并具发芽力的种子,在萌发时还需要足够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一些需光种子如莴苣、烟草、拟南芥、杜鹃种子需要在一定光照下才能萌发。莴苣种子萌发率高低以最后一次曝光波长为准,在红光下萌发率高,在远红光下,萌发率低;而一些需暗种子如苋菜、西红柿、黄瓜等种子需要在黑暗条件下才能萌发。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过程中,干燥种子吸胀后,胚根和胚芽相继顶破种皮,胚根形成主根,胚芽向上生长形成茎叶系统。

根据种子萌发时胚轴的伸长情况不同,以子叶是否出土为标准,可将幼苗分为两类:一类是子叶出土的幼苗,如棉花、菜豆、蓖麻等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幼苗,它们的种子在萌发时,下胚轴迅速伸长,将子叶、上胚轴和胚芽一起推出土面。这类种子不宜深播。另二类是子叶留土的幼苗,如蚕豆、豌豆、柑橘、荔枝等一部分双子叶植物和玉米、水稻等大部分单子叶植物的幼苗,种子在萌发时,上胚轴伸长,下胚轴不伸长,子叶留在土中,这类种子可适当深播。

2.植物的生长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无论是细胞、器官还是整个植株的生长速率都表现出慢慢的规律。即开始时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达到最高点后又减慢以至停止。生长的这三个阶段总合起来叫做生长大周期。

水分、矿质、光照和温度等对植物的生长都有影响。光照可抑制植物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的主要是蓝紫光,特别是紫外光,这是高山植物比平原植物矮小的原因之一。

3.植物的运动

植物的运动是指植物体的器官在空间发生位置和方向的变动,可分为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都是由生长的不均匀而引起的。

向性运动是指植物对外界环境中的单方向刺激而引起的定向生长运动。根据刺激的方向可相应地分为向旋光性、向重力性、向水性和向化性等。

感性运动是由没有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光暗转变、触摸等)引起的运动,外界刺激方向不能决定运动方向。其中,一类是生长运动,是不可逆的细胞伸长,如偏上性(叶片等器官上侧生长较快引起的向下弯曲生长)和偏下性。另一类是紧张性运动,由叶枕膨压变化引起,是可逆性变化,如叶片的感夜性、感震性。

三、植物的生殖生长及其调控

植物必须达到花熟状态,才能在适宜的条件下诱导成花。在幼年期即使满足形成花所需的环境条件,也不能形成花。低温和适宜的光周期是诱导成花的主要环境条件。

1.低温和花的诱导

一些植物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才能诱导开花,例如一年生植物冬小麦,二年生植物白菜等。这种低温诱导或促进开花的现象称春化现象。春化作用一般在种子萌发或植株生长时期。春化作用一旦完成,即不受温度的影响。植物感受低温的部位是茎尖端的生长点。

2.光周期和花的诱导

许多植物在经过适宜的低温处理后,还要经过适宜的日照处理,才能诱导成花。植物对昼夜相对长度变化发生反应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1)光周期反应类型

根据光周期特性,植物可分为三类:长日植物、短日植物和日中性植物。长日植物是指每天日照时间长于它的临界日长才开花的植物;短日植物是指每天日照时间短于它的临界日长才开花的植物;日中性植物是指在任何日长下均可开花的植物。所以,临界日长是指昼夜周期中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日照,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短日照。

短日植物实际是长夜植物,长日植物实际是短夜植物。许多实验证明,如果在光期中用短时间的暗期打断光期,并不影响开花;但如果在暗期中间用短时间的光照打断暗期,即使是给以短日的条件,短日植物也不能开花,长日植物却能开花。这说明决定开花的关键是暗期的长短。

(2)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与时间

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是叶片而不是生长点。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与叶龄有关,幼叶和衰老的叶片对光周期的敏感性差,叶片长到最大时,敏感性最高。

(3)红光、远红光的可逆现象

用不同波长的光进行暗期间断实验,发现红光能有效抑制短日植物开花,但在红光照射以后,再用远红光照射,短日植物又能开花了。这个反应可以反复逆转多次,而开花与否决定于最后照射的是红光还是远红光。可见,对短日植物来说,红光不能使植物开花,而远红光能使植物开花;对长日植物来说,红光能使植物开花,而远红光不能使植物开花。红光与远红光对开花的可逆现象与植物体内存在的光敏色素有关。

3。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

萌动的种子通过低温处理,即春化处理,可提前开花、成熟。

通过光周期的人工控制,可以促进或延迟开花。如菊花为短日植物,原在秋季开花,经人工遮光成短日照在六七月间就可开花;如果延长光照或晚上闪光使暗期间断,则可使花期延后。

光周期理论还可用来指导农业生产上的引种。在北半球,夏天越向南,越是日短夜长,而越向北,越是日长夜短。因此,短日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延长,要引早熟品种;北种南引生育期缩短,要引迟熟品种。长日植物南种北引,要引迟熟品种,北种南引要引早熟品种。

4.植物的成熟

肉质果实成熟时所发生的生理变化主要集中在物质的转化上。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化成可溶性糖,使果实变甜;有机酸(苹果酸、柠檬酸等)转变为糖或作为呼吸作用的底物而被消耗掉,果实酸味减少;果胶在果胶酶作用下被分解,果实由硬变软;一些单宁物质也分解或凝结成不溶性的物质,使果实涩味消失。此外,果实还产生了一些具有香味的物质,绿色的果实还将转变为黄色、红色和橙色。

种子在成熟期间有机物主要向合成方向进行,可溶性糖类转化为不溶性糖类,非蛋白质氮转变为蛋白质,而脂肪是由糖类转化而来的。

第五节

植物的生殖方式可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一、无性生殖

无性生殖包括裂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和营养生殖,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常采取分根、扦插、压条和嫁接等措施进行人工营养繁殖。

二、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最常见的方式是配子生殖,可分为同配生殖(如衣藻)、异配生殖(如空球藻)、卵式生殖(如高等植物、团藻等)。下面主要介绍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1.花的结构

花是被子植物特有的有性生殖器官,它是节间缩短的变态枝条,一朵典型的花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组成,各部分都是变态的叶(1-2-26)

(1)花柄和花托

花柄是着生花的小枝。花托是花柄顶端着生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的部分,花托的形状因植物种类而异,女口草莓的花托呈圆锥形并且肉质化;莲的花托呈倒圆锥形,形成莲蓬;花生的花托在雌蕊基部延伸成短柄状,称雌蕊柄,在花完成受精后能迅速伸长,将子房推人士中,发育成果实。

(2)花萼和花冠

①花萼 位于花的最外轮,由若干萼片组成。萼片各自分离的称离萼;彼此连合的称合萼,有些植物的萼筒(合萼下端的连合部分)向一侧延伸成管状的距,如凤仙花、旱金莲、飞燕草等。蒲公英的萼片变成冠毛,有助于果实的传播。

②花冠 由若干花瓣组成。花冠的类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2—27)

十字形花冠:花瓣4片,呈十字形排列,如萝卜、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

蝶形花冠:由五片花瓣组成,包括大型旗瓣1个和翼瓣、龙骨瓣各2个,如大豆、槐等。

蔷薇形花冠:由5(5的倍数)分离的花瓣排列成,如桃、梨等。

唇形花冠:上唇常2裂,下唇常3裂,如芝麻、薄荷、一串红等。

筒状花冠:5片花瓣合生,花冠筒长、管形,如菊花、向日葵的头状花序中央的花。

舌状花冠:5片花瓣合生,花冠筒较短,上部宽大向一边展开,如向日葵头状花序周缘的花。

漏斗状花冠:如牵牛、甘薯、雍菜等。

钟状花冠:与漏斗状花冠相似,但花冠筒稍短而宽,如番瓜、桔梗等

根据花冠大小、形状的对称情况,又可分为辐射对称(又称整齐花,如桃)、两侧对称(又称不整齐花,如大豆)和不对称(如美人蕉)三类。

花萼和花冠总称为花被,两者齐备的花为重被花(如桃、梨),缺一的为单被花,有的植物花被全部退减,如杨、柳、桦木等,称为无被花。

花瓣在花芽内卷叠排列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2—28)。镊合状:花瓣或萼片各片的边缘彼此接触,但不相互覆盖;旋转状:花瓣或萼片每一片的一边覆盖着相邻一片的边缘,而另一边又被另一相邻的边缘所覆盖;覆瓦状:与旋转状排列相似,但必有一片完全在外,有一片完全在内。

(3)雄蕊群

雄蕊群是一朵花中雄蕊的总称。每一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两部分。根据雄蕊数目以及花药与花丝的离合,雄蕊分为离生雄蕊和合生雄蕊。

(4)雌蕊群

雌蕊群是一朵花中雌蕊的总称。每一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是心皮(具有生殖作用的变态叶),雌蕊由一个或数个心皮卷合而成(1—2—29),心皮边缘相结合处为腹缝线,心皮中央相当于叶片中脉的部位为背缝线。

①雌蕊的类型

根据心皮的数目和离合,雌蕊可形成不同类型:单雌蕊(由一个心皮构成,如大豆、桃);离生雌蕊(数个心皮形成彼此分离的雌蕊,如草莓、蔷薇、玉兰等);合生雌蕊(数个心皮相互连合成的雌蕊,义称复雌蕊,如柑橘、茄、油菜等)

②胎座的类型

子房是雌蕊的主要部分,由子房壁、胎座、胚珠组成。胚珠通常着生于心皮的腹缝线上,形成的肉质突起称为胎座。根据心皮的数目及连结情况,胎座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边缘胎座:单子房(由一个心皮组成),一室,胚珠着生于腹缝线上,如豆科植物。

侧膜胎座:复子房(由多个心皮组成),一室或假数室,胚珠着生于腹缝线上,如油菜(2)、黄瓜、冬瓜等。

中轴胎座:复子房,各心皮边缘内卷,聚于中央形成中轴,形成数室,胚珠着生于中轴上,如柑橘、梨、苹果等。

特立中央胎座:复子房,一室,子房的基部向上生长形成一个短的中轴,胚珠着生于其上,如石竹、报春花等。

基生胎座:胚珠着生于子房的基部,如向日葵、大黄等。

顶生胎座(悬垂胎座):胚珠着生于子房顶部,如胡萝卜、桑等。

③子房的位置

子房着生于花托上,根据它与其他部分(花萼、花冠、雄蕊群等)的相对位置不同,通常分为三类(1-2-30)

上位子房:子房仅以底部连生于花托顶端。其中花被、雄蕊着生于子房下方花托四周的花称下位花,如牡丹、玉兰等;花被、雄蕊着生于杯状花托边缘的花称周位花,如桃、梨等。 半下位子房:子房下半部陷生于花托,并与其愈合,花的其他部分环绕子房四周而着生于花托边缘,这种花也称周位花,如月季、蔷薇、樱花等。

下位子房:子房全部陷生于深杯状的花托或花筒中,并与它们的内侧愈合,花的其余部分着生于子房以上的花托或花筒边缘,这种花称为上位花,如苹果、梨等。

④禾本科植物的花

禾本科植物的花的形态和结构比较特殊(1-2-31)。如小麦的花穗是一个复穗状花序,每一小穗基部有2片坚硬的颖片,称外颖和内颖,颖片以内有几朵花,一般基部的两三朵为能育花,上面的几朵为不育花,每朵能育花由外稃(1)、内稃(1)、浆片(2)、雄蕊(3)、雌蕊(1)构成。浆片是由花被退化而成。

水稻花与小麦花基本相同,但有6个雄蕊,且颖片上有硬毛。

2。花各部分的演化

花的各部分形态是比较固定的,但在演化过程中,各类植物之间的变化又是很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数目:多而无定数一少而定数;②排列方式:螺旋排列一轮状排列;③连合:离生一合生;④对称性:辐射对称一两侧对称;⑤花托形状:圆锥形一圆顶形一平顶形一凹顶形。

3.花程序和花图式

花程序是用一些字母、符号和数字,按一顺序列成程序以表述花的特征。通常用K表示萼片,C表示花冠,A表示雄蕊群,C表示雌蕊群,P表示花被;“∞”表示数目多而不定,“0表示缺少某部分,“()”表示联合,“+”表示某部分不止一轮,分别表示子房上位、下位、半下位;“*”表示辐射对称花,“↑”表示两侧对称花,“♀”表示雌花,“♂”表示雄花。例如:百合的花程序为*P3+3A3+3G33),表示百合花为整齐花,花被2轮,每轮3片,雄蕊2轮,每轮3枚,雌蕊3个心皮合生,3室,子房上位。

蚕豆的花程序为↑K5Cl+2(2)A(9)+lG(ll),表示蚕豆花为不整齐花;萼片5个合生;花瓣5片,1枚旗瓣,2枚翼瓣离生,2枚龙骨瓣合生;雄蕊10枚,9枚连合,1枚分离;雌蕊1心皮1室,子房上位。

花图式是花的各部分垂直投影所构成的平面图。蚕豆的花图式见图1—2-32

4.花序

大多数植物的花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花枝上,形成花序。花序的总花柄或主轴,称花序轴或花轴。根据花序轴分枝的方式和开花的顺序,花序可分为两大类: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

(1)无限花序(1—2-33) 开花顺序由基部向顶部或由边缘向中央依次开放。分简单花序(花轴不分枝,AH)与复合花序(花轴分枝,每一分枝相当于一种简单花序)

①总状花序:花序轴较长,上面着生花柄等长的两性花。如油菜、紫藤。

②伞房花序:花轴上的花,花柄长短不等,越近顶部的花柄越短,各花分布近于同一平面上。如苹果、梨、山楂。

③伞形花序:各花自轴顶生出,花柄等长。如韭菜、人参等。

④穗状花序:花轴上着生许多无柄的两性花。如车前子、马鞭草。

⑤菜荑花序:花轴上着生许多无柄或短柄的单性花(雌花或雄花),花序常下垂。如杨、柳、枫杨。

⑥肉穗花序:结构与穗状花序相似,但花轴肉质化,着生许多无柄的单性花,如玉米、香蒲的雌花序。马蹄莲、芋、半夏、天南星的肉穗花序外包有佛焰苞(大型苞片),又称佛焰花序。

⑦头状花序:花轴缩短呈球形或盘形,密生许多无柄花。如向日葵、蒲公英、菊(花序边缘为舌状花,中央为管状花)

⑧隐头花序:花轴肉质并内凹成囊状,无柄单性花隐生于囊体的内壁上,雄花在上,雌花在下。如无花果、薜荔。

复合花序包括:复总状花序(又称圆锥花序,如水稻、丁香、女贞)、复穗状花序(如小麦)、复伞房花序(如花楸、石楠)、复伞形花序(如胡萝卜、茴香)、复头状花序(如合头菊)

(2)有限花序(聚伞类花序) 开花顺序由顶端向基部或中心向边缘依次开放,花序轴不

能继续延伸(1—2—34)

①单歧聚伞花序:包括螺状聚伞花序(各级分枝向同一方向生长,如勿忘草)和蝎尾状聚伞花序(各级分枝左右相间长出,如唐菖蒲)

②二歧聚伞花序:顶花下面两侧同时发育出一对分枝。如石竹,大叶黄杨。

③多歧聚伞花序:顶花下面同时发育出三个以亡分枝。如大戟、益母草。

5.花药的发育

早期花药为实心结构,在长大过程中,四角表皮内侧分化出一些质浓、核大的孢原细胞,孢原细胞经一次平周分裂,形成外层的周缘细胞和内层的造孢细胞。周缘细胞经过多次分裂,自外向内形成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可为花粉粒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连同花药的表皮构成花药壁。造孢细胞经分裂产生大量的花粉母细胞或小孢子母细胞(2n),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个小孢子(n),花药又称小孢子囊。每一小孢子经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一个大的营养细胞(n)和一个小的生殖细胞(n),生殖细胞再经一次有丝分裂形成2个精子(雄配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含有3个细胞的花粉粒,即雄配子体,如小麦、水稻、玉米等。但棉花、百合、桃等的花粉粒只有2个细胞,它们的生殖细胞要在花粉粒萌发成的花粉管中才分裂成2个精子。综合如下:

6.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胚珠的发育,先在胎座上产生一个突起,叫胚珠原基。胚珠原基前端成为珠心,后端分化出珠柄。珠心外包一层或两层珠被,留一小孔,为珠孔。珠心的基部与珠被汇合的部位叫合点。由胎座经珠柄而人的维管束经合点进入胚珠。由于胚珠发育时,各部分生长速度的不同,形成直生胚珠、倒生胚珠(大多数被子植物是这种类型)、横生胚珠等。

当珠被形成时,在近珠孔端的珠心表皮下分化出一个质浓、核大的孢原细胞。孢原细胞直接或间接地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胚囊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2n)经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大孢子(n),近珠孔的三个退化,仅一个大孢子(又称单核胚囊)连续进行三次核有丝分裂,最终形成7个细胞或8个核的成熟胚囊,又称雌配子体,占据整个珠心,近珠孔端含1个卵细胞,即雌配子(1—2—35)

综合如下:

7.传粉

传粉是有性生殖过程的重要环节,有自花传粉(雄蕊的花粉落到同一花中雌蕊的柱头上,如小麦、大豆等)和异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另一花的柱头上,如水稻等多数被子植物)两种方式。其中自花传粉是一种原始的传粉方式。异花传粉主要有风媒传粉(如稻、玉米)和虫媒传粉。

值得注意的是,杨与柳同属杨柳科,同为无被花,而杨为风媒,柳为虫媒。鼠尾草等唇形科植物花中的杠杆系统是由雄蕊药隔的一部分变态而成的。

8.双受精及种子、果实的形成

被子植物具有独特的双受精现象,即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结合,形成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受精后,花的各部分都发生显著的变化。现将受精后花或花序发育成果实和种子的过程综合如下:

有些植物不经受精,子房也能发育成果实,这种现象称为单性结实,其果实为无籽果实,如香蕉、柑橘。

9.果实的类型

果实的类型有好几种划分方法。只由子房发育而成的,称为真果,如桃等多数植物的果实。除子房外还有其他部分(如花托、花序轴等)参与组成的,称为假果,如苹果、梨、石榴、瓜类。

根据果实是由单花或花序形成来分,可分为单果、聚合果和复果三类。单果是由一朵花中单个雌蕊发育而成,如花生、桃。聚合果是由一朵花中许多离生雌蕊,形成许多小果聚集在同一花托上,如草莓、悬钩子、莲。聚花果是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成,又称花序果或复果,如桑葚、无花果、菠萝。

果实的分类主要还是根据果皮的性质及成熟后是否开裂来划分,分为肉果和干果两大类。肉果的果皮肉质化,分浆果(其中瓜类特称为瓠果,柑橘类特称为柑果)、核果和梨果。 干果的果皮干燥,分裂果和闭果,裂果包括荚果(豆科植物特有,由一个心皮发育成,果皮两 面开裂)、角果(十字花科植物特有,二心皮一室子房发育成,具假隔膜)、蒴果(合生心皮发育 )、瞢荚果(一心皮或离生心皮发育成,单侧开裂);闭果包括瘦果、颖果、坚果、翅果、双悬果等。

不同果实的可食部分也有很大的不同,如表1-2-1所示。

果实和种子的散布,主要依靠风力(如蒲公英、槭、铁线莲的果实,棉的种子)、水力、动物和人类的携带(如苍耳、鬼针草的果实)以及果实本身所产生的机械力量(如凤仙花、喷瓜的果实)

三、世代交替

在植物的生活史中,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相互交替的现象称为世代交替。无性世代(孢子体世代)是指从合子开始,发育成孢子体,到减数分裂形成孢子前这段二倍体时期(2n);有性世代(配子体世代)是指从孢子开始,发育成配子体,到配子形成这段单倍体时期(n)。根据孢子体和配子体植物在形态、构造上相同与否,分同形世代交替(如绿藻中的石莼)和异形世代交替(如海带、萱藻)

1.苔藓植物的世代交替

葫芦藓为阴湿陆生藓类,有茎、叶的分化,有假根,茎、叶和假根中均无输导组织。葫芦藓雌雄同株,雌枝顶端有若干雌性生殖器官,称颈卵器,内生一卵。雄枝顶端有多个精子器,精子有2根鞭毛。春季,精子在雨水中游人颈卵器与卵结合,合子在颈卵器中发育成胚,胚发育成孢子体(2n)。孢子体分孢蒴、蒴柄、基足三部分,基足伸人母体吸收营养;孢蒴(2n)外附有蒴帽(n),蒴帽是被撕裂的颈卵器,是配子体的一部分。孢蒴壁内层分化出孢子母细

胞,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孢子(n),成熟孢子散落土中,萌发成原丝体,原丝体发育成新的葫芦藓。具体过程如下:

苔藓植物的配子体发达,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2.蕨类植物的世代交替

蕨类植物的孢子体发达,植物体具有根、茎、叶,配子体(原叶体)不发达,但两个世代都能独立生活。受精过程离不开水。具体过程如下:

@ 3.裸子植物的世代交替

裸子植物的孢子体发达,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上,且保留着结构较简单的颈卵器。具体过程如下:

4.被子植物的世代交替

被子植物的孢子体高度发达,具有真正的花,胚珠有子房壁包被。配子体更简化,终生寄生在孢子体上。具体过程如下: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资料:第三章 动物解剖和生理

第三章 动物解剖和生理(重点是脊椎动物)

[考点解读]

本章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动物的各种功能及其原理和活动规律,包括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消化和营养、呼吸作用、血液循环、排泄、调节(神经和激素)、生殖和发育、免疫等几大部分。根据IB0考纲细则和近年来试题的要求,从知识条目和能力要求两方面定出具体目标。

第一节 动物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一、动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组织是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的细胞群,在机体内执行一定的功能。动物组织可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基本类型。在这四种组织中,结缔组织包含的种类最多,很难分类。

1。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中的细胞排列比较紧密,形状规则,具有极性,细胞间质少。上皮组织主要行使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等功能。

2.结缔组织

由细胞及大量的细胞间质组成,起支持、连接、营养、防御、保护作用。结缔组织是机体内分布最广、形状最复杂的组织,如皮肤上皮以下的真皮,真皮下面的疏松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血液、肌腱、韧带、软骨和骨等。它的特点是细胞少,细胞间质多,细胞间质内含丰富的纤维和无定形的基质。

3.肌肉组织

由肌细胞(肌纤维)组成,均含有肌原纤维。肌肉组织具收缩功能,能完成各种运动。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

(1)骨骼肌 含有大量有横纹的肌原纤维和发达的肌管系统,多核。肌原纤维可见暗带(A)、明带(I)。暗带的中部色淡,叫H线。明带的中部色深,叫Z线。肌原纤维中在两个Z线中间的一段叫做肌节,一个肌节指12I+A+12I带,它是组成骨骼肌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心肌 心肌纤维有分支,核是单个的,同骨骼肌一样也有横纹,但是不如骨骼肌明显。心肌细胞有两类:工作细胞(心房和心室的一般细胞)和特殊分化了的心肌细胞(窦房结、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等,即心脏起搏传导系统中的心肌细胞)

(3)平滑肌 肌细胞呈梭形,只有一个核,没有横纹。一般构成内脏器官管壁的肌肉层。平滑肌收缩慢,比较持久,不易疲劳。

(4)斜纹肌(螺旋纹肌) 广泛存在于无脊椎动物,肌原纤维与横纹肌基本相同,错开排列呈斜纹。

4.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是神经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两种细胞。神经元是传导兴奋的单位。神经胶质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补的作用。

神经元分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的形状有圆形、梨形、梭形、锥形和星形等。神经元外都有神经膜包围,有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胞体内有细胞质和细胞核,是神经元的中心。

神经元的突起分树突和轴突两种。树突把冲动传向细胞体,轴突把冲动从细胞体传出。 每个神经元有树突1到几个,轴突1个。树突分枝多,能增加接触面。轴突分枝少。轴突和 长树突总称神经纤维。有的神经纤维表面有一层节,段性的髓鞘,叫有髓神经纤维。在外周 神经纤维中,髓鞘由施旺氏细胞形成,髓鞘外又被施旺氏细胞包围。有的神经纤维外面没有 髓鞘,仅被施旺氏细胞包裹,叫无髓神经纤维。

神经元根据功能不同,又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多细胞生物的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经发育分化并按一定的方式相互结合构成的,执行 一定的生理功能,如心、肺、脑等。器官是由不同组织组成的,如胃,其壁是由黏膜、黏膜下 层、肌层等组成,黏膜层为单层柱状上皮,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肌层包括三层平滑肌。皮肤是最大的器官。

各种功能、结构相近的器官组合起来共同执行生命的某一完整的生理功能,即构成系 统,如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胰等组成消化系统,完成身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一个生物个体含有多种执行不同功能的系统,通过它们的协调活动,才实现了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等全部生命活动。

人体共有运动、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八大系统。下面各节主要以人为代表,介绍各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消化和营养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构成。

一、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道一般分为口腔、咽、食道、胃、肠和肛门,如图1-3-1所示。

1.口腔

口腔中有牙齿、舌和唾液腺。

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具有小而尖锐的牙齿,牙齿的结构比较简单,其作用仅限于咬住食物不至脱落,并帮助把食物囫囵吞下,牙齿无咀嚼作用。哺乳动物的牙齿,无论是形态还是功能都较为复杂,其特点是出现了异形齿,通常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门齿能切断食物,犬齿具有撕裂功能,臼齿能把食物磨碎等。脊椎动物的牙齿,就其结构和来源采说,同软骨鱼类(如鲨鱼的楣鳞)基本上是一样的,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都是来自上皮组织,所以牙齿也是皮肤的一种衍生物。

舌是味觉器官。舌上有味蕾,能辨味,帮助吞咽。此外,舌还是不可或缺的语言器官。

食物进入口腔,在咀嚼过程中,经过舌的调整而成食团。食团后移,进入咽,经吞咽而进入食道。吞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一系列的反射动作(1-3-2)。吞咽时,咽上面的软腭上举而将鼻腔封住,使食物不能进入鼻腔;舌上举而将口腔封住,使食物不能回流;有关的肌肉收缩而使喉上升,于是喉的开口(声门)被会厌软骨遮盖,食物不能进去,结果食团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食道。

2。咽

口腔的后端是咽,咽是食物进入食道、空气进入气管或水流人鳃的共同通道。

3.食道

咽后是食道,食物经此人胃。鸟类的食道有一膨大部分叫做嗉囊,有储存和湿润软化食物的作用。鸽在育雏时,嗉囊中还能分泌鸽乳,用以喂饲幼鸽。咽后的消化管道,包括食道、胃、小肠、结肠(大肠)、直肠等部分,直肠开口于肛门。各部分的结构基本相同,但各有特色。管壁都可分4层:①最内层为黏膜层。由上皮及其下的结缔组织所构成。②黏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丛。上皮内褶而成的各种腺体,如十二指肠腺等均埋藏于此。③肌肉层。在消化道的首尾两端,包括口腔、咽和食道上部和肛门等处的肌肉均为骨骼肌,从食道下部到直肠的肌肉均为平滑肌,内为环肌,外为纵肌,通过伸缩使消化道胀大或缩小。小肠的蠕动也是通过各层环肌和纵肌的协调伸缩而实现的。④浆膜。消化道最外面的一层由结缔组织和盖在其表面的一层间皮所构成。

4.胃

胃位于腹腔上方,是一个肌肉质的囊。胃的收缩能力很强,能将食团压碎并进行搅拌。 胃中有很多胃腺,有的胃腺分泌胃液,即盐酸和胃蛋白酶的守昆合物。人的胃可以使部分蛋白质水解成多肽,还能吸收部分的水、无机盐和酒精等。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前端与食道相接处叫贲门,后端与肠相接处叫幽门。鸟类的胃可分为两部分,肌肉组织集中在后部,形成肌胃。而前部胃壁软薄,有发达的消化腺,叫腺胃。食物在腺胃内受消化液作用后,进入肌胃,肌胃中常有砂粒等硬物,能将较坚硬的食料磨碎,谷食性鸟类的肌胃特别发达。

哺乳类中,肉食性与杂食性动物的胃呈简单的囊状,叫做单胃。草食性动物中反刍类的胃不仅容积大,而且又分为几个部分,叫做复胃。牛、羊等反刍类具有典型的复胃,它们的“胃”分为4室,依次分为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四部分,如图1-3-3所示。

皱胃是真正的胃,与其他哺乳类的胃同源,有丰富的腺体,能分泌胃液,水解食物,其余三部分是由于食道下端,膨大而形成的。瘤胃最大,如牛能吞下大量草料,不经细嚼而暂时贮存于瘤胃中。瘤胃和网胃中有大量细菌和原生动物,能消化进入瘤胃和网胃的食物,特别重要的是能消化纤维素。在瘤胃中有许多与牛为共生关系的细菌和纤毛虫类的微生物,它们通过发酵的方式分解纤维素,而哺乳动物本身没有消化水解纤维素的酶。食物在瘤胃和网胃中陆续被微生物所消化,没有消化的大块食物又周期性地返回口腔被细细地咀嚼,并掺人唾液消化,消化后的食物连同微生物经瓣胃而进入皱胃和小肠,并被消化吸收。这就是反刍。骆驼只有瘤胃、网胃和皱胃,瓣胃特化成瘤胃周围的水囊(有二三十个)

5.小肠

食物在胃内化为粥样食糜后即通过幽门而进入小肠。人体小肠的第一部分称为十二指

肠。

小肠的肌肉发达,能做有节律的蠕动,使食物和消化液混匀。小肠的长度随动物种类而不同。一般说来,草食动物的小肠最长,肉食动物最短,杂食动物(包括人)介于两者之间。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成人的小肠约5-6m,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为食物的消化、吸收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十二指肠部分有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肝和胰分泌的消化液由此进入小肠。小肠的肠腺分泌肠液,含多种消化酶。小肠的蠕动,对食糜起着搅拌和推动作用,又可以使酶和食物充分接触,这些都是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肠具有很大的吸收表面。这不仅是因为小肠长,而且在小肠的内壁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还有许多指状突起,叫小肠绒毛。在电子显微镜下还可见到小肠绒毛的柱状上皮细胞朝向肠腔一面的细胞膜上长有1000多条微绒毛。因此小肠腔内的总吸收面积可达200m2。小肠绒毛内又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如图1—3-4所示。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如水、甘油和胆固醇等,是通过自由扩散作用吸收的; Na+K+、葡萄糖和氨基酸等,是通过主动运输来吸收的。吸收的物质中,除一部分脂类物质被吸收到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内,通过淋巴循环再进入血液循环外,其余的营养物质全部被吸收到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中,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小肠通向大肠的部位有回盲瓣控制食物流动的方向。

6.大肠

大肠由盲肠和阑尾、结肠、直肠组成。人的大肠功能主要是吸收水分、暂时贮存消化后 的残余物质以及形成粪便,并通过排便反射,把粪便排出体外。结肠在小肠之后。人的小肠与结肠接头处位于腹腔的右下部。在这里,结肠伸出一个盲管,即盲肠。盲肠的顶端有一个手指状的附属物即阑尾。

人的盲肠小,没有用处。草食动物,如马、兔等的盲肠很大,其中有多种细菌和原生动物等,可以帮助消化纤维素。

阑尾是退化器官,无消化食物的功能,有时食物及细菌进入而招致发炎,即阑尾炎。

大肠基本上无消化作用,只吸收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和少量剩余营养物质。人的大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三部分,降结肠之后是直肠。直肠乃是粪便集中之处,粪便从肛门排出。

二、消化腺

1。唾液腺

人有三对唾液腺(1-3-2),一对为腮腺,埋于两耳前下方的颊部组织中,开口于口腔内颊黏膜上;一对为颌下腺,位于下颅骨的内面黏膜以下的结缔组织中;另一对为舌下腺,位于口腔底部黏膜深处。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能湿润口腔,稀释食物;唾液中有麦芽糖酶,能将淀粉消化为麦芽糖。但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是很有限的。

2.肝脏和胆囊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也是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如图1-3-5所示。

人的肝脏大部分位于腹腔右上方,小部分在左上方,紧贴在膈肌下面。肝脏的表面覆有被膜,其结缔组织伸人肝实质内将肝分成许多小叶。肝小叶是肝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肝小叶呈多面棱柱体。成人的肝脏有50—100万个肝小叶。

胆汁是由肝细胞分泌的。肝细胞分泌的胆汁排人相邻肝细胞之间的胆小管内,经小叶间胆管流人左右肝管、肝总管,再经胆总管流人十二指肠。胆总管由肝总管和胆囊管汇合而成,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在非消化期,生成的胆汁转入胆囊管,流人胆囊内贮存,当消化时,胆囊收缩,胆汁流人十二指肠。

胆汁是黏稠而味苦的液体。人的胆汁呈金黄色,胆囊内胆汁因浓缩而色变深。成人每日分泌胆汁约08—1L。胆汁的主要成分为胆盐、胆色素等。一般认为,胆汁中不含消化酶。胆色素是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胆汁的消化功能主要是通过胆盐的作用而实现的,它可以激活胰脂肪酶,可以和脂肪酸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促进月旨肪的吸收,还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可以乳化脂肪,使脂肪变成微滴,大大地增加了与酶接触的面积,便于脂肪分解或直接被吸收。总之,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与吸收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肝脏与机体多方面的生理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对于生命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1)肝脏对体液的调节作用

食物消化吸收后,小肠壁上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含有高浓度的单糖和氨基酸。这些血液汇总后先通过成门静脉进入肝脏。另一方面肝脏又有肝动脉供应含02的血液。门静脉和肝动脉人肝之后分支而成毛细血管网(血窦),然后又集合而成肝静脉,肝静脉再和大静脉相连,而人心脏。在这个毛细血管网中,进行了物质交换,就是在这一交换物质的过程中,肝脏发挥了它的调节作用。

①对糖类代谢的调节 人的正常血糖含量约为血浆总量的008-014%,饭后,从门静脉流人肝脏的血液含葡萄糖的量可高达014%,此时肝脏把血液中过多的葡萄糖转化为糖原而储存于肝细胞中,使血糖含量恢复正常。如果食量过大,葡萄糖摄人量过多,超过了全身的需要量,也超过了肝脏的储存能力,肝脏就将超量的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由血液运到各处脂肪组织中储存。反之,如果一个人没有吃饭,“腹内空空”,门静脉的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此时,肝中糖原就水解成葡萄糖,使血糖的含量恢复正常。肝脏对于糖代谢的调节是很复杂的,有多种激素参与。

②对脂类代谢的调节 肝脏在脂类代谢中也有重要作用。肝分泌的胆盐直接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血浆中的磷脂、胆固醇主要是由肝脏合成的;而且,肝脏还是脂肪酸氧化和合成的主要场所。

③对氨基酸代谢的调节 肝脏能将血液中的氨基酸保留下来,然后逐渐地再释放到血液中,由血液运送到身体各处,用以合成各种酶、激素以及新的蛋白质等。肝脏是蛋白质代谢中负责转氨及脱氨的器官。氨基酸只有脱氨之后才能转化为葡萄糖,然后转化成糖原或淀粉储存于细胞中,或作为能源而进入三羧酸循环。

(2)肝脏有合成多种蛋白质及其他物质的功能

肝脏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器官,如合成血浆蛋白(清蛋白、白蛋白以及某些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及多种与凝血有关的蛋白质,而且也是蛋白质分解代谢的主要场所。此外,在胚胎时期,肝脏还是产生红细胞的器官。

(3)肝脏储存有多种营养物质

除上述的糖原外,约有95%的维生素A是在肝中储存的。维生素DEK和维生素B中的硫胺、烟酸、核黄素、叶酸以及B12等也是在肝中储存的。此外,红细胞死后遗留的铁也以铁蛋白的形式储存于肝中。

(4)肝脏的解毒作用

肝脏是人体内主要的解毒器官,在机体的分解代谢产物中有些具有一定的毒性,来自体外的药物和毒物也会进入血液。这些有毒物质随血液进入肝脏后,在肝内各种酶类的作用下,经过氧化分解或与其他物质结合等方式进行处理,变成无毒、毒性较小或溶解度较大的物质而排出体外。肝脏又是人体合成尿素的器官,蛋白质代谢中产生的有毒性的氨,在肝内变成无毒性的尿素,然后通过肾排出体外。

(5)吞噬功能

肝脏有吞噬、防御作用。肝脏中有吞噬细胞,衰老的红细胞被这种吞噬细胞所吞食。肝血窦壁有枯否氏星形细胞,能吞噬、消化经消化管吸收的微生物、异物等有害物质。

此外,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产热器官,人体在安静时所产生的热量,约有13来自肝脏。

3.胰腺

胰为一带状腺体,在胃的后方,重约65—75g,可分头、体、尾三部。胰有许多分泌胰液的腺泡。腺泡的导管汇成一条贯穿全腺体的胰管,经胰头穿出,与胆总管共同卉口于十二指肠乳头。胰液对食物的消化具有重要作用。胰液缺乏时,即使其他消化液的分泌都正常,仍不能使食物完全消化。胰内除有分泌消化液的腺泡外,在腺泡之间尚有分泌激素的内分泌腺组织,称胰岛。因此,胰兼有外分泌和内分泌两种功能。

胰的外分泌部为复管泡状腺,包括腺泡和导管(1-3-6)

胰液是五色、无臭的碱性液体,pH78-84。正常成人每日分泌1—2L。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等。胰淀粉酶可使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胰脂肪酶在胆汁的协同作用下,能分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在碱性环境中共同作用于蛋白质时,可把蛋白质消化分解为小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胰液中还含有大量的碳酸氢盐,它能中和胃酸,使肠内保持弱碱性环境,以利于肠内消化酶的活动。

三、食物的消化

1.消化方式

动物消化食物的方式有两种,即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1-3-7)

(1)细胞内消化

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和海绵都是将食物颗粒吞人细胞之内进行消化的,是为细胞内消化。 细胞内消化虽然只是低等动物的消化方式,但内吞作用则是动物界的普遍现象。人体很多细胞如各种白细胞,甚至肠壁上皮细胞都保留了内吞作用的功能。

(2)细胞外消化

细胞内消化只适用于单细胞的动物和小型的多细胞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动物从单细胞发展为多细胞,身体逐渐长大加厚,细胞内消化也随之为细胞外消化所取代。

腔肠动物是最早出现细胞外消化的动物,但腔肠动物还同时保留着细胞内消化的能力。涡虫的细胞外消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涡虫以细胞外消化为主,同时肠壁细胞也能将未消化白勺食物碎渣吞人,在细胞内消化心蚯蚓、昆虫以及其他高等动物,都是在消化道内消化食物,即都是细胞外消化。

有细胞外消化功能的动物,除化学消化外,常常也发展了机械分解的能力和相应的结构。蚯蚓有砂囊,人、脊椎动物也有类似的(同功而不是同源的)机械分解的器官,如牙齿、鸟类的砂囊等。

绝大多数动物的消化方式为细胞外消化,具有消化道和消化腺,并组成消化系统。细胞外消化又可分为机械分解和化学性消化两种,凡经消化酶进行的消化均属化学性消化。

2.食物的化学分解(消化腺与化学性消化)

(1)唾液腺 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及溶菌酶。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但食物在口腔中停留时间很短,淀粉酶不能发挥很大作用。很多肉食性哺乳动物,如狗的唾液中不含淀粉酶。

(2)胃腺 胃腺分泌胃液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胃液为无色酸性(pH 09—15)液体,含有盐酸、胃蛋白酶原等。盐酸由胃壁细胞所分泌,其主要作用为:激活胃蛋白酶原成胃蛋白酶,并为蛋白质分解提供酸性环境;使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杀菌;促进促胰液素释放,从而促进胰液、肠液和胆汁的分泌;促进铁、钙的吸收。胃蛋白酶原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合成,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分泌,然后被盐酸激活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主要作用是:作用于蛋白质及多肽分子中含苯丙氨酸、酪氨酸的肽键分解蛋白质,主要产物为朊、胨。

(3)肝脏 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是种含有胆盐、胆色素和胆固醇的混合液。其作用主要表现为胆盐的作用:乳化脂肪,促进脂肪消化;促进脂肪酸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防止胆固醇沉积。胆固醇沉积是形成胆石的原因之一。胆色素和胆固醇对消化没有什么作用。

胆盐是极性分子,一端为亲水的羟基,一端为亲脂的固醇类化合物,肠内的脂肪滴为胆盐分子所包围,胆盐分子的亲脂端和脂类分子结合,而亲水端则暴露在肠管内的水液中。这样就使各脂肪滴彼此隔离而不致融合成为大团,形成水溶性的小滴,这就是胆汁的乳化作用。

(4)胰腺 胰腺分泌胰液,胰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此外,胰液中还含有消化核酸的酶。

①胰淀粉酶:食物中的淀粉主要是靠胰淀粉酶水解成双糖的。

②胰蛋白酶和胰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一样,这两种酶也不能把肽链水解为单个的氨基酸,只能切断某些特定氨基酸形成的肽键。胰蛋白酶和胰糜蛋白酶刚分泌出来时是没有活性的胰蛋白酶原和胰糜蛋白酶原。小肠腺能分泌肠激活酶,胰蛋白酶原在小肠中遇肠激活酶即转化为胰蛋白酶,而胰糜蛋白酶原遇胰蛋白酶即被激活而成胰糜蛋白酶。

③羧基肽酶和氨基肽酶:胰蛋白酶、胰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都只能切开肽链内部的键,不能切开肽链末端的键,这一类蛋白质酶统称为肽链内切酶。羧基肽酶和氨基肽酶能分别从肽链的羧基末端和氨基末端按顺序一个一个地将氨基酸切下来,因而它们的作用是把蛋白质的肽链彻底水解为氨基酸。这两种酶称为肽链外切酶。

④脂肪酶:脂肪乳化后,经脂肪酶的作用,一部分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而为肠壁细胞所吸收。其余部分不被消化,或只有一两个脂肪酸脱落下来,而成二酸甘油酯或一酸甘油酯。消化产生的脂肪酸也是极性分子,它们也可与脂肪、酸甘油酯和二酸甘油酯结合形成水溶性的小团粒。这些小团粒可以继续被消化,也可直接通过肠壁细胞的内吞作用(胞饮作用)而进入细胞。在细胞中,甘油和脂肪酸再结合而成脂肪,这些脂肪和直接进入细胞的脂肪进入肠管中的淋巴管(乳管)而被运走。甘油、脂肪酸和短链脂肪分子也可进入血管运走。

(5)小肠腺 这是分散在小肠绒毛基部的消化腺,数量很多,能分泌消化蛋白质的酶和消化糖类的酶。胰液虽含有羧基肽酶,但小肠腺才是肽链外切酶的主要来源。此外,小肠腺还分泌多种其他肽链外切酶。如氨基肽酶,能从肽链的氨基一端把氨基酸依次切下来;肽酶,能将二肽水解成2个单氨基酸。

小肠腺还分泌消化双糖的酶:蔗糖酶使蔗糖水解成一个葡萄糖和一个果糖,乳糖酶使乳糖水解为一个葡萄糖和一个半乳糖,麦芽糖酶使麦芽糖水解为2个葡萄糖。

四、吸收

消化产物经消化道黏膜上皮进入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的过程称为吸收。

食物经过口腔、胃和小肠的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之后,大分子化为小分子,然后由小肠

吸收。

大肠不能吸收有机物,只能吸收水分、无机盐类(主要是钠盐)和某些维生素。除小肠外,消化道其他部分都没有明显的吸收功能。胃虽能吸收少量水分,但微不足道。

(1)糖的吸收 糖类必须经过消化水解为单糖后,才被吸收。单糖的吸收主要在小肠。葡萄糖吸收通过载体进行,并为钠依赖性。糖被吸收后通过门静脉人肝脏,以后再由肝静脉人血液循环,供全身组织细胞利用。

(2)蛋白质的吸收 蛋白质在小肠内消化分解为氨基酸与小分子肽(二肽、三肽)后再被吸收,也属载体介导与钠依赖性吸收。吸收后经过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而进入血液循环。

(3)脂肪的吸收 主要在十二指肠和近侧空肠中被吸收。脂类消化分解后的产物,脂肪酸、甘油一酯、胆固醇等受胆盐的作用,变为水溶物后才被吸收。中短链脂肪酸吸收后直接进入毛细血管,由门静脉人肝脏,长链脂肪酸与甘油一酯吸收后重新合成为中性脂肪形成乳糜微粒,出胞后进入毛细淋巴管,最后经胸导管人血液循环。故脂肪吸收以淋巴为主。脂溶性维生素也随脂肪一起被吸收。

(4)无机盐的吸收 ①钠的吸收:可顺着电化梯度通过扩散过程进入细胞,但Na+转运出黏膜细胞须通过Na+泵。钠转运过程中伴随水的转运。②钙的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吸收,一般通过主动转运完成。酸性环境与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③铁的吸收:三价铁需还原为亚铁才吸收。维生素C、胃酸均促进铁吸收。

(5)胆固醇的吸收 食物中酯化的胆固醇需经胆固醇酯酶和胰酶水解为游离胆固醇才吸收。胆固醇和脂肪分解产物通过形成微胶粒在小肠上部被吸收,被吸收的胆固醇大部分在小肠黏膜上又重新酯化,最后转化成乳糜微粒,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

(6)维生素的吸收 水溶性维生素以简单扩散方式在小肠上部被吸收。维生素B12与内因子结合,在回肠被吸收。脂溶性维生素ADEK与脂肪以相同方式在小肠上部被吸收。

第三节 呼吸作用

在动物界,无论是简单的低等动物还是结构复杂的高等动物和人类,为维持生命活动,都要靠营养物质在体内进行氧化代谢而取得机体生存和活动所必需的能量。机体细胞在进行氧化代谢时,要不断地摄取需要的02,同时排出所产生的C02。这一过程称为呼吸。

呼吸过程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环节(1-3-8):①外呼吸:又称肺呼吸,指外界环境中的气体通过呼吸道与在肺部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②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02从肺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组织,同时C02由组织运输到肺;③内呼吸:又称组织呼吸,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这三个环节,02被运输到细胞内,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C02则被捧出体外。

一、呼吸的机制(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1.呼吸运动

胸腔的节律性扩大与缩小称为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是呼吸肌(主要是胸壁的肋间肌和膈肌)在神经系统控制下,进行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所造成的。吸气时,吸气肌收缩,胸廓的前后、左右和上下径均增大,肺容积随之扩大,空气被吸人肺内。呼气肘,胸廓各径皆缩小,肺容积随之缩小,肺内部分气体被驱出。由此可知,肺通气是胸廓运动的结果。肺通气过程中,肺内容积的变化与压力的变化密切相关。

(1)肋间肌与膈肌运动 肋间肌位于肋骨之间,分为内外两层,肋间外肌肌纤维走向是由上一肋骨的下缘,斜向下一肋骨的上缘。当肋间外肌收缩时,肋骨和胸骨都向上提升,从而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延长,产生吸气效应。肋间内肌的肌纤维斜行方向与肋间外肌相反,当其收缩时,使肋骨更向下斜,使胸廓前后、左右径均缩小(1-3-9)

横膈介于胸、腹腔之间,是最重要的呼吸肌,呈穹窿状,两侧凸面向上,周围部为肌质,中央为腱膜(中心腱)。当膈肌收缩时,中心腱移动不大,而两侧穹窿突起则向周围降落。膈肌收缩越强,横膈的位置越低,中心腱也明显下降。这样,则使胸腔上下径增大,肺容积随之扩大,产生吸气动作。膈肌舒张时,腹壁收敛迫使腹腔内脏回复原状,膈肌穹窿顶重新向上,使胸腔上下径缩小,造成呼气(1-3-10)

(2)吸气与呼气动作的比较 平和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运动,是由膈肌和肋间外肌的收缩引起的,呼气则是被动的运动,此时呼气肌并不收缩,只是吸气肌舒张,肋骨由于重力作用而下降,膈肌由于腹内压的作用而回位,使胸腔缩小,肺容积随之缩小。

用力吸气时,其他辅助吸气肌,如胸锁乳突肌、胸大肌等也参加收缩,以加强吸气动作;用力呼气时,除呼气肌收缩外,腹壁肌也参加收缩,以加强呼气动作。

人体安静时.以肋间肌收缩为主所引起的呼吸运动.常称为胸式呼吸;由膈肌收缩而引 起的呼吸,因表现为腹壁的起伏,则称为腹式呼吸。一般成年女子多以胸式呼吸为主,婴儿 及成年男子则多以腹式呼吸为主。

2.肺内压与胸膜内压的变化

(1)肺内压的变化 在肺通气过程中,由于肺内气体与大气之间存有压力差,气体才能克服呼吸道的阻力而进出肺。平和吸气时,在吸气之初,肺的容积随着胸腔和肺的扩张而加大,肺内压暂时下降,低于外界大气压。到吸气末,肺内压又提高到与大气压相等的水平,达到暂时平衡,气体在短时间内停止流动。反之,在呼气之初,肺的容积随着胸腔和肺的缩小而缩小,肺内压升高并超过大气压,从而使肺内气体得以排出体外。到呼气末,肺内压又与大气压达到平衡。

(2)胸膜内压 胸膜腔内的压力,称为胸膜内压,简称胸内压。胸内压比大气压低,所以又称为胸内负压。胸内负压是出生以后发展起来的。婴儿出生后,由于胸廓发育的速度大于肺的发育速度,所以胸廓的自然容积显著大于肺容积。胸廓的内面被覆着胸膜壁层,它受到胸廓上的骨骼和肌肉的支持,从体外作用于胸壁上的大气压影响不到胸膜的壁层,也就影响不到胸膜腔。胸膜脏层覆盖在肺的表面,却受到两种相反力量的影响。大气压通过肺泡压向胸膜脏层,使胸膜腔承受一个大气压。如果肺组织不具回缩力,胸内压就等于肺内压,即等于大气压。但是,不论是在吸气还是呼气时肺都处于扩张状态,也就总是具有一定的回缩力。这种回缩力的作用方向与肺内压(大气压)作用方向相反,因而抵消了一部分大气压,使胸膜腔承受的压力小于大气压。肺的回缩力产生的另一因素是肺泡表面的薄层液体具有很大的表面张力,这也是肺泡回缩的重要因素。

肺的回缩力越大,胸膜腔负压越大;肺的回缩力越小,胸膜腔负压越小。因此,随着每次呼吸运动,胸内压也发生波动。胸膜腔内负压的存在,使肺经常保持一定的扩张状态,使肺泡不论在吸气还是呼气时都不塌陷,对肺的通气和气体交换具有重要生理意义。

3.肺容量和肺通气量

肺容量和肺通气量是衡量肺通气功能的指标,在不同状态下气量有所不同。

(1)肺容量 肺容量指肺容纳的气体量。在呼吸周期中,肺容量随着进出肺的气体量的变化而变化。其变化幅度主要与呼吸深度有关,可用肺量计测定和描记(1-3-11)

①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人或呼出的气量,称为潮气量。正常成人平静呼吸时,潮气量为400-600mL。深呼吸时,潮气量增加。每次平静呼气终点都稳定在同一个水平上,这一水平的连线称为平静呼气基线。

②补吸气量和深吸气量: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增加的吸人气量,称为补吸气量,正常成人为1500mL-2000mL。补吸气量与潮气量之和,称为深吸气量。深吸气量是衡量肺通气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③补呼气量: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能增加的呼出气量,称为补呼气量。正常成人为900mL-1200mL。最大呼气终点构成了最大呼气水平。

④余气量和功能余气量:最大呼气末肺内残余的气量,称为余气量,正常成人为1000mL—1500mL。平静呼气末肺内存留的气量,称为功能余气量,它是补呼气量和余气量之和,正常时很稳定。肺气肿患者的功能余气量增加,呼气基线上移;肺实质性病变时则减少,呼气基线下移。

⑤肺活量和用力呼气量:最大吸气后做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称为肺活量,它等于深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正常成年男性约为3500mL.女性约为2500mL

⑥肺总量: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量,称为肺总量,它等于肺活量与余气量之和,正常成年男性为5000mL—6000mL,女性为3500mL—4500ml

(2)肺通气量 肺通气量有两个衡量指标。

①每分肺通气量:指每分钟进肺或出肺的气体总量,简称为每分通气量、其值等于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频率为12—18次/分,故每分通气量为6-8L

②每分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进肺泡或出肺泡的有效通气量,简称为肺泡通气量。气体进出肺泡必经呼吸道,呼吸道内气体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故将呼吸道称为无效腔,正常成人其容积约为150mL。每次进或出肺泡的有效通气量等于潮气量减去无效腔气量,故每分肺泡通气量的汁算公式如下:

每分肺泡通气量(Lmin)=(潮气量无效腔气量)X呼吸频率(次/min)

正常成人安静时每分肺泡通气量约为42L,相当于每分通气量的70%左右。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对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二、气体交换

气体的交换包括气体在肺泡的交换和在组织的交换,即肺泡和血液之间,血液和组织之间的02C02的交换。在这两个过程中,血液则担负02C02的运输任务。如图1-3-12

所示。

呼吸气体透过肺泡壁和肺毛细血管壁与血液中的气体进行交换,由血液运送至全身,再透过毛细血管壁和组织细胞膜与细胞进行气体交换,这些交换都是通过物理扩散(也称弥散)方式实现的。这种方式应首先考虑呼吸气中02C02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及其分压差。

现将肺泡气和动脉血、静脉血、组织中02分压(Po2)C02分压(Pco2)列表。从表1—3—1可看出,肺泡气、血液、组织液之间存在着02的下坡分压梯度,而C02分压梯度刚相反。

由表可见,肺泡气、血液、组织内02分压和C02分压各不相同,静脉血中02分压比肺泡气的约低102—40=62mmHg,而C02分压则高于肺泡气46—40=6mmHg.组织中的02分压最低,C02分压最高。由于每种气体存在着分压差,就引起各种气体顺着各自的分压差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扩散,如肺内02从肺泡扩散人静脉血,静脉血中的C02扩散至肺泡。在组织内,02由血液扩散人组织液,组织液中的C02扩散人血。

影响气体扩散的因素除分压差外,还有呼吸膜厚度和扩散面积,气体的溶解度和相对分子质量。

肺泡气中的02向毛细血管血液中扩散时,或C02由毛细血管向肺泡扩散时,都至少要通过四层膜:一是肺泡内表面很薄的液膜层,其中含有表面活性物质;二是肺泡上皮细胞膜层;三是与肺毛细血管内皮之间的间质层;四是毛细血管的内皮层。四层合称肺泡毛细血管膜,即呼吸膜(1—3—13)。呼吸膜的厚度不一,平均约051um,有很大的通透性,气体扩散通过此膜的速度与通过同样厚度的水层相似。

三、呼吸器官

1.呼吸系统的进化

绝大多数动物都生活在有氧气的环境中,进行有氧呼吸,少数营体内寄生的种类,如蛔虫等,生活于缺氧环境中,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单细胞原生动物生活在水中,它们可以通过体表直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从原生动物到线形动物,身体结构简单,可以直接通过体表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

较高等的无脊椎动物已具有呼吸器官,往往由表皮的一部分转变而来。这部分表皮的面积扩大,或向外突出,如水生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的鳃,或向内凹陷,如陆生昆虫的气管。这些器官将空气直接带到组织中去进行气体交换,因此无需循环系统来携带。昆虫气管是外胚层内陷而成的,其陷入处形成了气门。气门有活瓣,可以自由开闭。基本上昆虫的每个体节有气门一对(一般都少于体节数)。与气门相连的是气管,其内壁的外骨骼加厚形成螺旋状,借以支撑气管。气管一再分支,最后形成许许多多的微气管,分散在各部分组织中。此外,昆虫的气管还可以连接成气囊,气囊壁很薄,容易伸缩,可以储藏较多的空气,以增加飞行时对氧的补给,并能增加在空气中的浮力。有肌肉控制气囊的伸缩,调节空气进出气管。水生昆虫,体壁上有薄片状或丝状突起,内含气管,以便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这就是气管鳃。

脊椎动物的呼吸结构都是由消化管的前端发展变化而成的,如水生脊椎动物的鳃,陆生脊椎动物的肺。水生的哺乳动物如白暨豚、鲸等,虽终生在水中生活,但仍保留了陆生祖先的肺,进行呼吸。

水生脊椎动物的鳃位于咽部,发生于咽部的鳃裂。鳃裂的前后壁表皮形成许多水平皱褶,称为鳃丝,组成鳃瓣,里面充满毛细血管,当水流过鳃时,进行气体交换,将毛细血管中的静脉血变成动脉血。低等两栖类的蝾螈和蛙的幼体蝌蚪也用鳃呼吸。

羊膜动物只在胚胎时期出现鳃裂,以后鳃裂逐渐消失,肺不断发育,出生后用肺呼吸。

两栖类的肺构造简单,仅仅是一对薄壁的囊,或者囊中稍有隔膜。由于换气效率低,所以两栖类的皮肤裸露、湿润而富有毛细血管,也能辅助呼吸。

爬行类的肺较发达,肺内分隔成许多的小腔,从而增大气体交换的面积。它们的皮肤外被鳞甲,不再像两栖类那样能进行呼吸。

鸟类的肺十分致密,是一种没有弹性的海绵状结构,和薄膜状的气囊相连通。鸟类所特有的气囊共有九个,容积很大,位于内脏之间,能贮存大量空气。鸟类在呼吸的时候,吸人的空气先到达肺内,其中的一部分空气还来不及和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便进入气囊。在呼气时,气囊中的空气被压出体外,但还得通过肺,这就可以顺便在肺中补一次气体交换。可见鸟类每作一次呼吸运动,肺内就会发生两次气体交换,这是鸟类所特有的“双重呼吸”。

哺乳类的呼吸系统最为完善。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为了保证气体的畅通,许多部位都有软骨支持,如鼻软骨、喉部的多块软骨、气管和支气管的“C”形软骨环等,呼吸道上皮细胞上有纤毛,黏膜可分泌黏液,黏膜内又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气体通过时可使之变得温暖、清洁和湿润。左右支气管通人两肺后一再分支,形成许多非常小的细支气管,最后形成呼吸性细支气管和很小的肺泡管。每一肺泡管附有很多肺泡。肺泡是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半球状囊泡,相邻肺泡之间的组织称肺泡隔,由丰富的毛细血管、弹性纤维等构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扩张性。毛细血管网与肺泡上皮紧紧贴在一起,结构很薄,有利于气体交换。当肺吸气时,肺泡被动扩张,呼气时;由于弹性纤维的回缩,使肺泡缩小,利于排气。

从爬行类开始,开始出现了胸廓,胸廓的运动可改变胸腔容积,由于内外气压差的不断变化,肺泡被动地扩张和收缩,实现与外界的换气。鸟类由于胸廓结构的特殊,在飞行时胸廓不能活动,利用两翼的上举下垂来使胸腔扩大和缩小,借此引起气囊作唧筒式的动作进行呼吸。哺乳动物具有肌肉质的膈,以及肋间肌和肋骨的配合动作,改变胸腔容积进行呼吸。两栖类没有胸廓,借助口腔底壁的升降,使肺的换气得以进行。

2.呼吸道

人的呼吸系统由呼吸器官组成,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1-3-14)。鼻、咽、喉组成的的气体通道称为上呼吸道,气管以下的气体通道(包括肺内各级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

(1)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又是嗅觉器官。它由外鼻、鼻腔及鼻旁窦三部分组成。鼻腔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前有鼻前孔与外界相通,后以鼻后孔通向咽部。鼻腔表面衬有黏膜。鼻腔与鼻中隔上部的黏膜内有嗅细胞,司嗅觉。鼻旁窦(副鼻窦)为鼻腔周围含气骨腔的总称,共有四对,即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

鼻旁窦均与鼻腔相通,里面衬的黏膜与鼻腔黏膜相连。鼻旁窦参与湿润和加温吸人的空气,并对发音起共鸣作用。

(2) 咽是一个前后略扁的漏斗形肌性管道,由黏膜和咽肌组成。咽的前壁不完整,上部与鼻腔相通,位于鼻腔的后方,称为咽腔鼻部(鼻咽部),中部与口腔相通,位于口腔后壁上,有一咽鼓管开口,空气经此口进人中耳的鼓室,以调节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在鼻咽部的后上壁黏膜内有一团淋巴组织,称咽扁桃体。

(3) 喉是呼吸气体的通道,又是发音器官。喉上方借韧带连于舌骨与咽相通,下方与气管相连续,如图1—3-15所示。

喉结构复杂,由软骨、韧带、喉肌和黏膜构成。喉软骨是喉的支架,主要包括单块的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等。甲状软骨最大,位于舌骨下方,由左右对称的方形软骨板构成,其前缘在中线融合构成前角,上端向前突出处称喉结。环状软骨形似指环,位于甲状软骨下方,起支持呼吸道的作用。会厌软骨位于甲状软骨后上方,上端宽并游离于喉口上方,当吞咽时,喉口被会厌关闭,以防止食物和唾液误人喉腔和气管。喉腔表面也被覆黏膜,黏膜在喉腔侧壁形成两对皱襞,上方一对称室襞,有保护作用。下方一对称声襞,又称声带。在声襞黏膜下有声带肌。两声襞之间的裂隙称声门裂,气体通过声门裂时,振动声带可发出声音(1-3-16)

(4)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位于食管前方,为后壁略扁平的圆筒状管道。上与喉相连,向下进入胸腔,至第45胸椎交界处分为左右支气管。气管由14—16个半环状的气管软骨和连于其间的环韧带构成,成人的气管长约11—12cm。气管软骨环的缺口朝向后面,缺口之@间有弹性纤维膜联系,其内含有平滑肌。

支气管分为左、右支气管。左支气管细而长,长约4—5 cm,其上方有主动脉弓跨过,右支气管较短而粗,长约3cm,呈陡直的位置。因此,有异物误人气管时,最易堕入右支气管内。支气管的构造基本与气管相似,左、右支气管在肺门处先分出肺叶支气管,经肺门人肺。

气管及支气管壁自内向外由黏膜层、黏膜下层及外膜三层组成。黏膜层有纤毛上皮细胞,纤毛可向咽喉方向摆动,将尘粒与细菌等随黏液一起运送到咽,经咳嗽反射排出。

3.肺

肺为呼吸系统最重要的器官,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肺组织呈海绵状,质软而轻,富有弹性。右肺因膈下有肝,较左肺宽而略短,左肺因心脏偏左,较右肺窄而稍长。左右肺均近似圆锥形,上端为肺尖,下端为肺底,外侧为肋面。肺被肺裂分为数叶,左肺被叶间裂分为上、下两叶,右肺被上方的副裂和下方的叶间裂分为上、中、下三叶(1-3—14)

纵隔面中央有肺门,是支气管、肺血管、神经及淋巴管出入肺之处。 肺表面包有脏胸膜(肺胸膜),光滑透明。肺的颜色随年龄和职业而不同。初生儿为淡红色,成人因不断吸人尘埃,沉积于肺泡壁内变为深灰色,老年人则呈蓝黑色,而吸烟人的肺呈棕黑色。肺实质上由导管部(支气管树)、呼吸部(主要是肺泡)和肺间质(肺小叶间和肺泡间的各种结缔组织细胞、血管、淋巴管、淋巴组织、神经等)组成(1—3-17)

(1)肺的导管部

从支气管人肺门处开始,在左肺分为两支,右肺内分为三支。各支又各在一个肺叶中央部反复分支,形成树枝状,故称为支气管树。其最细的分支称为细支气管。一个细支气管连同所属的肺组织构成一个肺小叶。支气管分支次数越多,管腔越细,管壁越薄,其组织结构也发生改变,黏膜的上皮逐渐变薄,纤毛和腺体逐渐减少以至消失,外膜的软骨环逐渐变为片,并减少,至细支气管处完全消失,平滑肌则相对地增多。平滑肌的舒张和收缩直接影响管腔的大小。

(2)肺的呼吸部

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

呼吸性细支气管兼有呼吸通道与气体交换的功能,其管壁的某些部位向外突出形成肺泡。

肺泡是半球形的囊泡(1—3—18),直径约200256um,气体在此进行交换。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肺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下面衬有一层基膜。成人肺泡约有3-4亿个,总面积约100m2

第四节 循环系统

一、血液

血液分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血细胞约占45%。红细胞容积与全血容积的百分比,称为红细胞比容。如果血液发生凝固,析出透明的淡黄色液体为血清,其与血浆不同之处在于血清已没有纤维蛋白原和某些凝血因子存在。血液的主要功能是:维持内环境稳态、完成物质运输、维持组织细胞的兴奋性、免疫和防护功能。人体血液的总量和体重是相关的,体重70kg的人约有56L血液。

1.血浆

(1)血浆的组成

血浆略带黄色,微碱性(pH74),其中溶有多种物质,如无机盐离子、蛋白质、氨基酸、糖类(如葡萄糖等)、脂类、激素、固醇、抗体、维生素以及溶解的02C02N2等。

哺乳动物血浆中的无机盐及其离子约占血浆总量的09%,其中23以上是NaCl及其离子。此外,血中阳离子主要还有Ca2+K+Mg2+等,阴离子主要还有HCO3-HPO42-H2PO4-以及SO42-等,而以HC03-最多。

血浆中的蛋白质占血浆总量的7—9%,它们在物质运输、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酸碱度、免疫、凝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包括纤维蛋白质(这是血液凝结必需的蛋白质)、白蛋白和球蛋白。蛋白质的存在使血液成为黏稠液体。

血浆中葡萄糖的含量也是稳定的。人空腹时血浆中葡萄糖含量为081 gL,进食后略高,但很快恢复正常。

由于血浆本身存在着缓冲系统,加上身体内一系列的调节机制,健康人的血浆成分总是

趋于稳定的。

(2)血浆渗透压和溶血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吸水能力;渗透压大小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的多少成正比,如09NaCI5%葡萄糖及19%尿素渗透压相同,通常把09NaCl溶液称为生理盐水。血浆渗透压是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所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很高,对调节细胞内外水分交换和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非常重要,但对血管内外的水分交换不产生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很小,但血浆蛋白一般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对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分交换有着重要作用。

当血浆渗透压下降时,血浆中的水分转入细胞内,使细胞膨胀,可导致红细胞发生破裂,血红蛋白外逸的现象,称为溶血。

(3)血液的缓冲系统

正常人血液的pH值在735745范围内变动。血浆中主要缓冲对为NaHC03H2C03Na—蛋白质/H-蛋白质、Na2HP04NaH2P04NaHC03H2C03是最主要的,NaHC03H2C03的比率常维持在201,只要这一比率保持相对稳定,血液pH就不会有多大变化。红细胞内同样存在着一系列缓冲体系:KHbHHbKHb02HHb02KHC03H2C03K2HP04KH2P04,这些缓冲对与上述血浆中存在的缓冲对共同维持着血液的酸碱平衡。

2.红细胞

血细胞(1—3—19)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3类,它们都来自共同的造血干细胞,成人的造血干细胞存在于骨髓中山

红细胞是血液中最多的一种细胞。成年男性,每1mm3血液中约有500万个红细胞。女性略少一些,约450万个。健康情况以及地区高度都能影响红细胞的数目。例如,居住在5500m以上高山区的秘鲁人,每1mm3血中红细胞数可高达830万个,新生婴儿红细胞数也较多,可达600万到700万个。以后逐渐减少,到3个月时,就和成年人一样了。缺铁性贫血主要是血红蛋白少,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主要是成熟红细胞数少,镰刀状细胞贫血主要是血红蛋白分子中两个氨基酸发生变异。

人的红细胞呈两凹的干扁盘状,直径约7—8um,厚约l—2um。红细胞中含血红蛋白,能携带氧气。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功能性物质,由珠蛋白(约占96)和一种含铁的色素即血红素(约占4)结合而成,完成氧和少量二氧化碳的气体运载功能,对机体所产生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起缓冲作用。动脉血含氧量高,大部分为氧合血红蛋白,呈鲜红色。静脉血含氧量较少,约有13血红蛋白为还原血红蛋白,呈暗红色。血红蛋白正常值成年男性为12—16%,女性为11—15%。在哺乳类,包括人在内,红细胞都没有细胞核。但红细胞发育早期是有核的。以后细胞中血红蛋白分子迅速增加,达到红细胞干重的90(约含280万个血红蛋白分子),细胞核以及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和核糖体等都从细胞中消失,红细胞变成一个富含血红蛋白的无核细胞而进入血液循环u鸟类的红细胞是有核的。

除血红蛋白分子外,红细胞还含有另一种蛋白分子——碳酸酐酶,一种使红细胞具有运送二氧化碳功能的酶。

人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天。红细胞死后,残体由肝脏、脾脏中的巨噬细胞吞食。新的红细胞由骨髓产生。

3.白细胞

白细胞比红细胞少得多,每lmm3血液中约含7000(5000—10000)。白细胞通常为球状的有核五色细胞,体积大,并且都能伸出叶状或丝状的伪足作变形虫式的运动。根据核的形状和细胞质中颗粒的特性,白细胞可分为颗粒和无颗粒白细胞两大类。前者可分为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3种粒细胞,后者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有些白细胞不仅存在于血液中,也存在于身体各处的结缔组织以及淋巴系统中。它们能以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壁和淋巴管壁而进入组织液和结缔组织中。

白细胞的功能是保护身体,使不受细菌和其他外物的侵袭。它们保护身体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吞噬,二是免疫。

4.血小板(凝细胞)

哺乳类以外的所有其他脊椎动物,其凝细胞是有核的完整细胞。在哺乳类,凝细胞很细小,球形或盘形,没有细胞核,所以称血小板。血小板约为10—30万/m3,其主要功能是参与整个生理止血过程。

二、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系统的进化

无脊椎动物呼吸色素(02)在血浆中,不在血细胞中。

血液循环系统最早出现于纽虫(稍高于扁形动物),无心脏,血管能收缩,血流无一定方 向。

环节动物的循环系统为闭管式循环(l-3-20)。其循环系统的产生与体腔的形成有关,由原体腔遗留下来的空隙形成背血管和腹血管的内腔以及血管弧(或称“心脏”)的内腔。血细胞是无色的,不携带02;将02携带到组织中去的是溶于血浆中的血红蛋白。

软体动物的循环系统为开放式循环,呼吸色素是血红蛋白(Fe,氧化成红色)或血青蛋白(Cu,氧化成蓝色)

节肢动物的循环系统为开放式循环(又称“血淋巴”,图1-3-20)。甲壳类含血青蛋白;昆虫血液大多无色,少数(如播蚊)含血红蛋白。血液只运输营养物,不携带02,气体运输靠气管系统。

各类脊椎动物循环系统的形态结构属于同一类型,它们都由心脏、动脉(大动脉、动脉和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小静脉、静脉和大静脉)和血液等部分所组成。如图1—3—21所示。

鱼类用鳃呼吸,心脏简单,分4(1—3—22A),从后往前顺序为静脉窦、心房或心耳、心室和动脉锥。身体各部血液从静脉依次流人静脉窦、心房、心室、动脉锥、动脉和鳃。血液在鳃中放出C02,吸收02,然后出鳃,流人身体各部。所以鱼的血液每循环一周,只经过心脏一次。

两栖类成体用肺呼吸。心脏结构比鱼类前进了一步,心房由纵隔分为左右2个互不相通的心房(1—3—22B)。只有右心房和静脉窦相连。左心房和另外一个静脉,即来自肺的肺静脉相连。静脉窦是身体各部(除肺以外)的血液从静脉回流时汇集之处。心室只有一室,通人动脉锥。动脉锥向前方分为左右两大支,每一支又分为3支,即供应身体各部血液的大动脉、颈动脉及流人肺和皮肤的肺皮动脉。心室收缩,血液经动脉锥而进入这3支动脉。大动脉和颈动脉中的血液经动脉、小动脉而流人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供给各处细胞02,并从各处细胞吸收C02,这些带有C02的血液经小静脉、静脉、静脉窦而进入右心房,从右心房流人心室,肺皮动脉的血液从肺动脉流人肺,从皮动脉流人皮肤。肺动脉入肺后,一再分支变细而成毛细血管网,其中血液与肺泡中的气体进行交换,放出C02,吸人0202-血再从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而人心室。皮动脉的血液在皮肤中与空气进行C0202的交换,然后从静脉流回。从这个循环路径可以看出,蛙右心房的血是C02-血,左心房的血是02-血,但是由于心室没有分隔,左右心房的血进人心室后就混在一起。这是两栖类心脏落后的特征。由于两栖类的循环系统有了体循环与肺循环之分,因而血液完成一个循环要通过心脏2次。

两栖类血液循环综合如下:体循环:大动脉、颈动脉→动脉、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毛细血管→静脉→静脉窦→右心房→心室→动脉锥。肺循环:动脉锥→肺皮动脉→肺动脉→肺→肺静脉→左心房→心室→颈动脉、大动脉

爬行类(1-3-22C)的动脉锥中有纵隔,将动脉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连人动脉,另一部分和肺动脉相通,因而爬行类的体循环和肺循环比两栖类分得清楚。爬行类的心室中也有纵隔,但除鳄鱼外,纵隔不完全,因而血液仍有混合。此外,爬行类的静脉窦也大大缩小,这预示静脉窦的退缩趋势。

鸟类和哺乳类的心脏达到了最高水平,心房和心室都分为彼此完全不通的左右2(1-3—22D)。这样就使心脏左右两半中的血液完全隔开,不再混合。大动脉和肺动脉也完全分开,前者和左心室相连,后者和右心室相连。它们的基部相当于动脉锥。静脉窦已不复存在,只留有痕迹,即窦房节。大动脉中的血液纯是含氧的血,因而各组织能收到更多的氧,代谢活动就有可能更为提高。鸟类和哺乳类是温血动物,在严寒季节仍能维持体温,这与血液循环系统的发达有关。

2.动脉

血管系统是血液输送的管道,同时可以进行血量分配和物质交换。血管包括动脉、小动 脉、毛细血管、小静脉和静脉等。动脉和静脉都是大的血管,两者的结构不同,血液在其中的流动方向也不同。血液从心脏流出的血管都是动脉,如与右心室相连的肺动脉和与左心室相连的大动脉。血液流回心脏的血管都是静脉,如与右心房相连的大静脉和与左心房相连的肺静脉。

动脉管壁有发达的富含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结缔组织,也有平滑肌,有很强的弹性。管壁的弹性使血管能随血液的流动而调整管腔的大小,不至因血压而破裂。进入器官组织的小动脉平滑肌较发达,平滑,肌的伸缩有调节血流量作用,也有加强管壁弹性的作用。

3.静脉

静脉管壁较薄,与同级的动脉比较,数量多,口径大,管壁薄,可扩张性大,容量也大,起着血液贮存库的作用。静脉内壁上有瓣膜,其作用是阻止血液倒流。但长时间直立的人,血液下流而人腿、足,此时静脉中血液过多,管腔胀大,瓣膜就不能封闭管腔。静脉曲张可能就是由于静脉长久胀大、壁变厚扭曲而成的。肛门区静脉曲张就成痔疮。

4.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也称交换血管,是血管中最纤细的部分。毛细血管管腔直径约4—12um,其管壁仅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管壁极薄,通透性极大,血压低,流速慢,是血液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血液与周围组织的物质交换就是通过细小而多的毛细血管进行的。血液从小动脉流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分支而成血管网,密布全身各处组织中而与细胞直接接触。代谢活动旺盛的组织中,毛细血管最多。血液流过。毛细血管网后,由小静脉收集,再经静脉系统流回心脏。

5.心脏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总枢纽,心搏一旦停止,血液就不能循环。人的心脏不过拳头大小,重约400g,位于胸腔的围心腔中。围心腔是由一层围心膜构成的腔。

人的心脏分为4(1—3—23),即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的血液是从肺流回的带氧的血,右心房和右心室的血液是从大静脉流人的带C02的血。左右两半界限分明。但是它们的搏动(心搏)却是同步的:左右心房同时收缩,然后左右心室同时收缩

(1)瓣膜

心脏中血液的流动方向是左心房的血流人左心室,然后从大动脉流出;右心房的血流人右心室,然后从肺动脉流出。血流方向决定于心脏中的瓣膜。心房和心室间的瓣膜称为房室瓣。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瓣膜称为左房室瓣或僧帽瓣,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的瓣膜称为三尖瓣。当心房充血而收缩时,心房血液压开瓣膜而流人心室。心室收缩时,心室血液压迫瓣膜使之恢复到原来部位,而将房室间大门关闭,因而血液不能流回心房。左心室和大动脉之间,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也都有瓣膜,称为半月瓣。它们也是单向的。心室收缩时,血液可无阻地流人动脉。而当心室舒张,心房血液流人心室时,此时虽然大动脉和肺动脉的血压很高,甚至高过心室的血压,血液也不能回流,因为半月瓣受动脉血的压迫,把动脉和心室间的通路关闭了。

(2)心肌

在形态上,心肌和骨骼肌相似,也是多核的,细胞内粗细纤丝的排列和横纹肌一样,也是有规律的,因而也有横纹。心肌的细胞是分支的,这些分支彼此紧密相连。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心肌上有染色很深的横盘,称为肌间盘,其实就是肌细胞各分支相连之处,是一种间隙连接样的结构,这种连接把心房或心室的全部心肌细胞连接成一个整体,离子很容易穿过,动作电位的传导也很少阻力,因而2个心房或2个心室才能协调行动,即同时收缩、同时舒张。此外,心肌中的线粒体比骨骼肌的还要多。

(3)心搏和心脏传导系统

心脏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产生了心跳或心搏。心搏来自心肌的收缩。心肌收缩的特点是自主性和节律性,因而离体的、与神经中枢失去联系的心脏,只要给以适当条件,如浸在等渗的生理盐水中,通气、保温,就能以正常的节律收缩。

心搏的产生是由于心脏有一个由特殊的心肌纤维构成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与蒲肯野氏纤维等部分(1-3-24)。窦房结是心搏的启动器。窦房结和房室结之间以纤维状的结间束相连。房室结分出纤维状的房室束,即希斯束,进人心室中隔,分成左右两分支,分别在左右两心室内反复分支而分散到心室的内膜之下,形成一片网状的纤维,即蒲肯野氏纤维。窦房结按一定时间发生动作电位,传导到心房肌肉,而引起心房的收缩。在心房收缩的同时,动作电位即通过结间束和心肌纤维而传到房室结,再经房室束及其分支和蒲肯野氏纤维而到心室的各部,引起心室的收缩。当窦房结失去作用时,房室结就成为心搏起动器而发挥作用。

(4)心动周期

心房收缩后舒张,此时心室收缩,然后心室舒张,此时心房又开始收缩,这一过程称为一个心动周期。一次心搏就一个心动周期。但是由于心房小,心室大,心室的收缩和舒张的

力量比心房大而明显,所以平常把心搏分为心缩和心张2个时期,这2个时期分别代表心室

的收缩和心室的舒张。如图1-3-25所示。

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腔内压力、容积、瓣膜发生着变化,下面以左心室为例来说明。

①心房收缩期 在心房收缩开始之前,心脏处于全心舒张期阶段。此时,心房压略高于 心室压,房室瓣处于开启状态,血液经心房不断地充盈心室。由于心室内压远比大动脉( 动脉和肺动脉)的内压低,半月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当心房开始收缩时,心房内压升高,血液被挤人心室,使心室进一步的充盈。这是主动充盈过程,可使回心血量增多10-30%。

②心室收缩期 心室收缩期又可分为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

等容收缩期:心房舒张后不久,心室开始收缩。当心室内压超过心房内压时,房室瓣关 闭。此时,室内压尚低于主动脉压,半月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心室成为一个封闭腔,心室肌的强烈收缩使室内压急剧上升,而心室的容积不变。

快速射血期:心室肌继续收缩,室内压又进一步升高,一旦心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半月瓣被打开,血液快速射入主动脉,血量大、流速快。

减慢射血期:心室的收缩力开始减弱,心室的内压开始下降,射血的速度逐步减慢,室内压已低于主动脉压。

③心室舒张期 心室舒张期又可分为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

等容舒张期:心室舒张,射血立即终止,心室内压随即急剧下降,半月瓣立即关闭。有一 段时间心室内压仍然可以比心房内压高,房室瓣依然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又再度成为一个封闭腔,其容积并不改变。

快速充盈期:心室内压不断下降,一旦室内压降到低于心房内压水平时,心房内的血液被心室“抽吸”而迅速流向心室。

减慢充盈期:随着心室内的血液不断充盈,心室内压趋于平稳,与心房之间的压力差减小,血液以较慢充盈速度进入心室。

用听诊器可以听到心脏收缩和瓣膜关闭的声音,即是心声。

(5)心脏的泵血功能

在心脏泵血功能中,心室的舒缩活动起主导作用。心室的舒张形成心房与心室之间的 压力梯度是血液经心房流人心室的主要动力。心室收缩也是心脏泵血的主要动力。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时,其泵血功能将立即停止。

成年人每分钟约心搏72次。一侧心室每搏动一次所射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所射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每搏一次,两心室各射出血液约70ml,所以左心室每分钟供给全身各组织的血液共约5L(70mL X 72min)。各种动物的心搏次数不同,一般说来,动物体积越大,心搏次数越少。

影响每搏输出量的因素有前负荷和后负荷两种。

①前负荷 心肌在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称为前负荷。心室肌的前负荷可用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来表示。

②后负荷 心肌在收缩时所承受的负荷,称为后负荷,对心室而言为动脉压。后负荷的增加将使心肌收缩张力增大。

三、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是循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由淋巴管、淋巴结、脾等组成。主要功能是将过剩组织液及组织液中蛋白质回流人静脉。此外,淋巴结、脾等还能清除体内异物,生成淋巴细胞。

1,淋巴系统

身体各部,除脑、脊髓、骨骼肌以及一些特化组织如软骨等处外,都有淋巴管,淋巴管内有淋巴,淋巴周流全身,构成淋巴系统(1-3-26)。但淋巴管很难看见,因为淋巴管很薄而透明,其中淋巴也是透明的。

各种组织细胞之间都有组织液。淋巴和组织液的成分基本一样,和血浆的成分也基本一样。但淋巴中没有红细胞而有大量淋巴细胞,因而淋巴系统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

最细的淋巴管存在于组织之中,称为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的末端是关闭的,另一端通人小淋巴管。组织液可通过毛细淋巴管壁渗入管中,成为淋巴。淋巴在管中向心脏方向缓缓流动,经较大的淋巴管,最后通人静脉,在静脉中与血液混合而人心脏。所以淋巴的流动和血液的循环流动不同,淋巴都是向心流动的。胸腺、脾脏、扁桃体等都属淋巴系统,可称为淋巴器官。沿各淋巴管有或大或小的淋巴结,在腋窝、鼠蹊部、颈下等处都可摸到淋巴结,其中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结也是淋巴器官。淋巴流过淋巴结时,液中死细胞、碎屑以及细菌等外物即可为吞噬细胞消灭。胸腺、淋巴结,以及鸟类的腔上囊都属免疫系统。

人和其他哺乳类的淋巴系统没有类似于心脏的器官,淋巴完全依靠淋巴管周围的肌肉收缩而流动。淋巴管中有单向的瓣膜,使淋巴液能按一个方向流动。除人和哺乳类外,很多其他脊椎动物都有“淋巴心”,位于主要淋巴管上。淋巴心能舒张和收缩,推动淋巴液的流动。

人体淋巴循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淋巴在毛细淋巴管形成后流人淋巴管,全身淋巴管最后汇合成两条总淋巴管。下肢、腹部及左上半身的淋巴管汇人胸导管;右上半身淋巴管汇成右淋巴导管,分别汇人左右锁骨下静脉。淋巴循环的动力,除靠淋巴管两端的压力差以外,还依靠骨骼肌运动、胸腔负压的变动等辅助力量。大淋巴管壁有平滑肌受交感神经支配,可主动地收缩。人体淋巴循环的生理意义是:回收蛋白质;运输脂肪及其他营养物质;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平衡;清除组织中的红细胞、细菌及其他微粒;参与免疫反应。

2.组织液

组织液是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滤过而生成的,其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某些肾病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增大,组织液生成增多,因而发生水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显著增高时,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

3.淋巴

未被毛细血管所吸收的,可流动的少量组织液可以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毛细淋巴管盲端为一封闭的管道,一层内皮细胞互相叠合,形成只向管内开放的单向活瓣,防止液体倒流。管壁外无基膜,通透性极高,所以组织液极易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全身的淋巴经淋巴管收集,最后经右淋巴人静脉。淋巴在淋巴系统中流动称为淋巴循环。

第五节

机体将进入血液的代谢尾产物、体内过剩物质以及异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排泄。排泄途径有:由呼吸器官排出C02和少量水分;由消化道排出一些无机盐类(钙、镁、铁等)和胆色素;由皮肤、汗腺排出水分以及NaCl和尿素等;由肾脏排出尿液。

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其功能有:排泄;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与水平衡;生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肾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

一、肾脏的结构

肾脏由肾单位、集合管和少量结缔组织组成(1-3-27)。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两个肾脏中总共含有大约200万个肾单位。

1.肾单位

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即毛细血管球)、肾小囊;肾小管包括近球小管(近曲小管、髓袢降支粗段)、髓袢细段(髓袢降支细段、髓袢升支细段)、远球小管(髓袢升支粗段、远曲小管)

根据位置不同,肾单位分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皮质肾单位主要位于肾皮质的浅层和中层,占肾单位总数的85%~90%,其肾小球体积较小,髓袢甚短,所含肾素较多,与尿液的生成、肾素的产生关系较大。近髓肾单位的肾小体位于靠近髓质的肾皮质深层,约占肾单位总数的10—15%,其肾小球体积较大,髓袢甚长,所含肾素较少,在尿液的浓缩与稀释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如图1-3—28所示。

2.集合管

集合管与肾单位共同完成泌尿功能。集合管对浓缩尿和稀释尿的形成起重要作用。许多肾单位的远曲小管都汇集于一条集合管。许多集合管汇合于肾盂,由此人肾盂,再经输尿管进入膀胱。

3.肾脏血液循环特征

正常成人安静时每分钟约有1200ml血液流经肾脏,相当于心输出量的15—1/4,其中约94%分布在肾皮质,5—6%分布在外髓,不到1%供应内髓。通常所说的肾血流量主要指肾皮质血流量。肾动脉由腹主动脉垂直分出,进入肾脏后要经过两次毛细血管网,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压力较高,有利于肾小球发挥滤过机能。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压力较低,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二、尿的产生

尿是在肾单位和集合管中生成的。其生成的基本过程为:①肾小球的滤过作用;②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选择性重吸收作用:③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作用。

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生成原尿;原尿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排泄作用生成终尿。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了血细胞和血浆蛋白外,血浆中的水分、所有晶体物质都可以从肾小球滤过,形成肾小球滤液,即原尿。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肾小球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约为125mLmin。两侧肾脏24h小时的滤过量约为180L

决定及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1)滤过膜的通透性:滤过膜上存在大小不同的孔道,小分子物质很容易通过,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只能通过较大的孔道,因而它们在滤液中的浓度较低。

(2)滤过面积:在生理情况下,人两侧肾脏的全部肾小球都开放并起滤过作用,因而滤过面积保持相对稳定。正常成人滤过膜的总面积约为15m2,面积减少可使滤过率降低,病理情况如肾小球肾炎时,活动的肾小球数量减少,有效滤过面积减少,出现少尿甚至无尿。

(3)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血浆经肾小球滤过形成原尿,成人每昼夜生成原尿量约180L,而终尿量却只有1—2L,为原尿量的1%,这是由于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时,有99%的液体又重吸收回血液。

近曲小管是最重要的重吸收部位,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及大量NaCl都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并转移到附近的血管中。重吸收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所以是耗能的。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肾小管上皮细胞将血液中某些物质排人小管液中的过程是排泄;肾小管上皮细胞将自身代谢产生的物质排人小管液中的过程是分泌。分泌和排泄都是通过肾小管细胞进行的,由于分泌物和排泄物都进入小管液中,所以通常对两者不作严格区分。

分泌主要发生在远曲小管。血液中的K+Na+H+HCO3-都可分泌到小管液中,这对调节体内的离子平衡、酸碱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第六节

一、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起主导作用的功能调节系统,包括外周、中枢两大部分。外周神经系统分躯体神经与植物性神经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两部分组成。

1.外周神经系统

从脑和脊髓伸出成对神经,使身体各处的感受器和中枢神经系统联系起来。这些成对的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了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的细胞体一般都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即脑和脊髓,或位于脊髓外面的脊神经节。位于脊神经节的细胞体都是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即传人神经元的细胞体。

(1)脑神经

人有12对脑神经,主要分布于头部的感官、肌肉和腺体。爬行类和鸟类也有12对脑神经。鱼类和两栖类只有10对。这些神经有些是由感觉神经纤维组成的,如第工对嗅神经,起于鼻腔嗅黏膜的嗅觉细胞,第Ⅱ对视神经,起于眼球后的视网膜,第Ⅷ对听神经,连于耳蜗()和半规管(平衡);有些是由感觉神经纤维和运动神经纤维混合组成的,如第V对三叉神经,感觉纤维分布在牙齿和颜面皮肤,运动纤维分布到咀嚼肌。第X对迷走神经,也是混合神经,分布在大动脉、心、肺、胃、食管等器官,是副交感神经系统的重要部分。

(2)脊神经

脊神经都是既含感觉神经纤维又含运动神经纤维的混合神经。人的脊神经共31对,依次分配到身体一定部位的感受器和效应器。每一脊神经从脊髓出来时都有背腹2个“根”,两根相合为一,即成脊神经(参见图1-3-30)。感觉神经纤维(传人纤维)从背根进入脊髓。背根上有脊神经节,传人神经细胞体位于脊神经节。运动神经纤维(传出纤维)从腹根出脊髓,细胞体(运动神经元)位于脊髓的灰质。

各脊神经的背腹根会合后,又分成3支,即背支、腹支和自主神经支。背支包括感觉和运动纤维,分配到身体背部皮肤和肌肉;腹支也包括感觉和运动纤维,分配到身体腹部及两

侧的皮肤和肌肉。自主神经支则分配到脏器,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2.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两部分组成。

(1)脊髓

脊髓前端与延髓相连,后端终止于脊柱的末端。每一椎骨的椎体背部是一拱门状构造,称为神经弓,各椎骨的神经弓顺序相接,形成一管,称椎管,脊髓就位于这个管中。

脊髓的中央部分在脊髓横切面上成蝴蝶形,称为灰质(1—3—30)。细胞体和突触都位于灰质。灰质的左右两“翅”又可分为背角和腹角两部分。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脊髓外面的脊神经节中,它们的纤维从背角进入灰质。运动神经的细胞体位于腹角,它们的轴突从腹角伸出,和进入背角的感觉神经组成脊神经,分布到身体各部。除运动神经元外,脊髓中所有其他神经元都是中间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及其轴突、树突,都位于灰质中。

灰质之外是白质。白质中没有细胞体,主要是成束的神经纤维。白质之所以白,是由于有髓鞘纤维存在乙髓鞘纤维进入灰质的部分都是末端,都没有髓鞘,所以灰质不是白色的。

脊髓有两个功能:一是传导上下神经冲动。周围神经(脊神经)传来的冲动经脊髓而上行人脑,脑的信息也经脊髓、脊神经而达到身体各部。二是作为反射中心(某些反射的初级中枢)。反射弧是由位于脊髓外面的感觉神经元及其传人纤维,和位于脊髓内面的运动神经元及其传出纤维等构成的。

脊髓是交感神经和部分副交感神经的发源地,是调节内脏活动的初级中枢.,如脊髓可完成基本的血管张力反射、发汗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勃起反射等,但这些反射功能是初级的。

(2)

脑的发育和进化如表1—3—2所示:

脑包括大脑、间脑、中脑、小脑、脑桥、延髓。大脑分为两半球,包括大脑皮质与基底神经节。间脑包括丘脑与下丘脑,脑桥、中脑、延髓合称脑干(1-3-31)

①延髓 延髓是脑的最后部分,和脊髓相连接。延髓十分重要,含有多种“活命中枢”,如呼吸中枢、心搏和血压中枢以及控制吞咽、咳嗽、喷嚏和呕吐、唾液分泌等反射活动的整合中枢等。

②脑桥 在哺乳类,小脑下面,中脑和延髓之间有一膨大部分,即是脑桥。脑桥主要是由联系延髓及其前面各部分的神经束所组成,是脑各部分联系和整合的环节。脑桥中有横向排列的神经束,和小脑相通,可协调小脑左右两半球的活动。脑桥中还含有呼吸中枢,有调节呼吸的作用。

③小脑 小脑的功能主要是调节各肌肉的活动,以保持动物身体的正常姿势。脊椎动物各纲小脑发育的程度和动物活动的程度大致是相关的,如圆口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的小脑是小而不发达的。小脑如受到损伤或被摘除,肌肉就失去了协调的运动,身体也将失去平衡。婴儿仰卧床上,手脚乱动,但不能完成一个准确而有目标的运动,这是因为婴儿小脑机能尚未完善。

④中脑 在鱼类和两栖类,中脑很重要,各种感觉信息都是从感觉神经进入中脑,在中脑整合之后,由中脑作出决定,发布指令,通过运动神经而达效应器。哺乳类的新皮质,取代了中脑的许多功能,因而中脑不发达。哺乳类中脑中有视觉和听觉的反射中心。

⑤下丘脑 下丘脑位于丘脑下面,又称丘脑下部。下丘脑是内脏机能的重要控制中心。刺激下丘脑的不同部分可引起饥饿、口渴、冷、热、疼痛等感觉。下丘脑还有调节体温和控制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功能。

下丘脑还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催产素和加压素就是下丘脑分泌的。此外,下丘脑还能分泌多种“释放因子”来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如促性腺激素释放因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因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等。

一切高等动物都有一个睡眠和清醒相间出现的节律,这个节律是由,下丘脑控制的。

⑥边缘系统 下丘脑不是脑中惟一控制情绪的部分。脑桥前部、大脑和丘脑的边缘部分(包括海马体和杏仁体等)也有控制情绪的功能。这些部分合称为边缘系统。边缘系统没有明确的界限,不是一个解剖学单位,只是一个有一定功能的部分。它的神经元将下丘脑和大脑皮质联系起来,其活动也是与情绪,如激动、欢快、郁闷、性行为、生物节律等有关。此外,边缘系统中的海:马体等,还与记忆,包括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建立有关。

⑦网状激活系统 在丘脑、中脑、延髓和脑桥(延髓前方)的深部,有由神经细胞体和纤维组成的一个很复杂的神经网,称为网状激活系统。无论是传人大脑的感觉通路,还是从大脑传出的运动通路,神经纤维都进入网状激活系统和这一系统的神经元形成突触。网状激活系统的神经元是非特异的:同一神经元对多种信息,如痛、听、视等都能发生反应。似乎这一系统的作用是“随时警惕”、“发警报”,或者说起着“闹钟”的作用,使我们随时处于清醒状态。网状激活系统收到信息后立即向脑的相应部位发出信号,使这一部位活化或“醒”过来,从而发生反应。巴比妥类安眠药的作用就是封闭网状激活系统。网状激活系统如果损伤,人就要处于昏迷状态。

⑧丘脑 在低等脊椎动物,丘脑是主要的感觉整合中心。人和其他哺乳类,大脑取代了丘脑的一部分功能,但丘脑仍是重要的感觉整合中心。来自脊髓和脑后部的感觉冲动通过丘脑,在丘脑转换神经元后进人大脑的。

⑨大脑 人的大脑皮质(新皮质)很发达,2个对称的大脑半球从前向后延伸,盖住脑的其他部分,并且表面扩大,褶叠成回,回与回之间以沟相隔(1-3-31),大脑皮质展开后的面积可达05m2。大脑皮质之下为由神经纤维构成的白质。根据皮层不同区域神经结构可分为52区。

哺乳动物和人的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在大脑皮质由确定的部位负责(1-3-32)。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将大脑皮质划分为不同的感觉区和运动区,如皮质的后部有视区。视区损伤,视觉就要丧失,如果头的后部受到重击,被击者常发生“金星乱跳”的感觉,这是由于受击头颅的内面正是大脑视区之故。大脑侧面有听区,损伤听区可导致失聪。两大脑半球的侧面各有一条从上到下的沟,为中央沟,沟前为体运动区,协调身体各部肌肉的运动;沟后为身体感觉区,感知触、冷、热、压力等来自皮肤感受器的信息。

体感觉区和体运动区可进一步划分为控制身体一定区域的部分。这些部分不是无秩序地随机排列的,而是有一定的格局的(1-3-33)。如在体感觉区,控制拇指的部分和控制食指的部分是相邻的,控制食指的部分和控制中指的部分又是相邻的,所有控制手指的部分又都是和控制手掌和手腕的部分相邻的。总之,体感觉区的左部各点的安排正好画出了身体右侧的全部,体感觉区右部各点的排列也画出了身体左侧的全部。大脑皮质的运动区也有类似的情况,但各点的大小和身体各部分的大小不成比例。如在人的大脑皮层只有一个很小的部分控制身体背部肌肉,但有一个很大的部分控制手和口的肌肉,而手和口正是人的肌肉活动最强烈的部分。控制手的运动区比控制手的感觉区大,而控制唇的感觉区则比控制唇的运动区大。

除感觉区和运动区外,大脑皮质其他部分概属联络区。联络区的神经元不直接和感觉器官或肌肉相连,它们是连通大脑各区以及大脑和脑的其他部分的中间神经元。联络区很重要,诸如记忆、推理、学习、想象、心理活动等高级的智慧活动都依赖于联络区。甚至人的个性也和联络区有关。来自各处的神经冲动,经过联络区的整合,才成为有意义的神经活动过程,才能使身体做出相应的反应。

人的感觉区和运动区相对说来较小,联络区却大为发达,这正是“人为万物之灵”的基础。联络区发达,才有可能出现复杂的、多样的高级机能,如联想、记忆以及各种复杂的本能行为等。

3.自主神经系统

分配到心、肺、消化管及其他脏器的神经属自主神经系统,又称内脏神经系统(1-3-34)。这一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其功能是调节体内环境条件,如血压、心率、体温等。

自主神经系统也是分布在脏器的周围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的传人神经和分布在躯体部分的周围神经系统是共同的。例如,肠胃上的感觉神经也要通过脊神经的背根而进人中枢。所以,如果认为内,脏的传人神经(感觉神经)应属周围神经系统,那么,自主神经系统就只有传出神经或运动神经了。

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不受意志的控制。这一系统的另一特点是,每一脏器同时接受交感和副交感两套神经纤维的作用,两者的作用是相反的:一个是使器官的活动加强,另一个是使器官的活动减弱。

在结构上,自主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含有两个神经元,而不像身体其他部分冲动的传导路径只有一个神经元。这两个神经元的第一个位于脑或脊髓,称为节前神经元,其纤维伸人脑或脊髓夕卜面的神经节中;第二个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这个神经节中,以树突与节前神经元的轴突形成突触。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器官的相反作用,来自它们产生的神经递质和所作用内脏器官的受体的不同。脊椎动物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运动纤维所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交感神经系统的运动纤维大多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自主神经系统虽然不受意志支配,但却是在神经中枢的密切节制下活动的。

两套神经纤维的差异见表1-3-3

@ 4.反射

(1)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实现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参与神经活动的神经结构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包括感受器、传人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在某些情况神经中枢的活动可通过体液途径(内分泌调节)间接作用于效应器。反射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有固定反射弧,在高等动物,有的不需大脑皮层即可完成,包括食物反射、性反射、防御性反射,保障动物的基本生存。

反射弧模式1

感受器→传人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注:神经元传导冲动方向:→树突→胞体→轴突→轴突末梢→)

反射弧模式2

(2)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即大脑皮层的生理活动)

三种反射的差异见表1-3—5

条件反射的形成及三种刺激的关系综合如下:

(3).反射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

单向传播;中枢延搁;总和;扩散;后放;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4)反射活动的反馈性调节

反射中枢相当于控制系统,效应器相当于受控系统,效应器反应通过反馈回路作用于反射中枢,反馈信息可通过感受器转变成输入冲动,再调整反射传出活动。负反馈的反馈信息减弱控制信息,例如减压反射。正反馈的反馈信息加强控制信息,例如排尿反射。

5.感觉器官

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各种组织内部的能够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特殊结构或装置。一般把视、听、嗅、味和平衡觉的感受器视为特殊感受器,称为感觉器官。感觉器官由高度分化的感受细胞和附属结构组成。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①适宜刺激 每种感受器只对一种能量形式的刺激最敏感。

②换能作用 感受器接受刺激时,能把作用于感受器的刺激能量转换为神经动作电位。在引发动作电位之前先在感受器出现一过渡性的局部电位,称为感受器电位。

③适应现象 当一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时,传人神经纤维的冲动频率随时间下降。触觉和嗅觉感受器属于快适应,有利于接受新的刺激。肌梭、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痛感受器等属于慢适应感受器,有利进行持久调节。适应不是疲劳。

④编码作用 感受器在受到刺激时,把刺激所包括的环境变化信息,转移到了新的电信号系统之中;刺激既可以通过每一条传人纤维的神经冲动频率来反映,又可通过参与电信号传输的神经数目来反映刺激强度。感觉的性质决定于传人冲动所到达的高级中枢部位。

(1)(平衡和听觉)

从进化上看,耳的原初功能只是一种平衡器官。动物进入陆地过程中,内耳才逐渐形成了听觉功能。

动物能感知身体在环境中的姿势,能调整姿势以保持身体平衡,这一功能和动物的听觉都是由含有纤毛细胞的物理感受器来承担的。身体姿势发生的变化,或外界传来的振动,使纤毛弯曲,细胞产生动作电位而发生相应的反应。

①耳的基本结构(1—3—35)

外耳包括外耳道、耳廓、鼓膜;中耳有鼓室、听小骨、耳咽管;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器官。

耳蜗管借助前庭膜、基底膜分为前庭阶、蜗管、鼓阶。前庭阶在耳蜗底部与卵圆窗相接,鼓阶在耳蜗底部与圆窗相接。

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外耳除外耳道外,还有沿外耳道的外缘长出的耳廓。耳廓有聚声波之功能是很明显的。外耳道终止于鼓膜。

鼓膜之内为中耳。中耳以咽鼓管和咽相通。咽鼓管的内端有瓣膜,平常瓣膜关闭,口内 杂音不能进人中耳。咽鼓管的存在使中耳和外耳的气压能够保持平衡。中耳有3块听小骨,从外向内分别称为锤骨、砧骨和镫骨。这3块听小骨连成一个杠杆样装置,锤骨的外端附着于鼓膜内面,镫骨的内端附着于中耳深部的一个卵圆形膜,即卵圆窗上。卵圆窗的下面还有一个圆形薄膜,称为圆窗。卵圆窗和圆窗是中耳的内界,两者的内侧是内耳。

内耳又称迷路,包括前庭器和蜗管两部分。前庭器是感觉身体姿势的平衡器官,由3个半规管和前庭组成。前庭内膜迷路为两个膜性小囊,内有CaC03晶体,称为耳砂。3个半规管内充以内淋巴液,位于3个互为垂直的平面上。头部的任何活动,都使管中液体流动,从而刺激前庭蜗神经(脑神经Ⅷ)将信息传人小脑。

蜗管是听觉器,是一个螺旋形膜性管道,在切面上可看到它是由3个并列的管所组成: 一个称前庭阶,一个称鼓阶,夹在前庭阶和鼓阶之间的是蜗阶。前庭阶和鼓阶是相通的,两者实际是一个“V”形管的两臂。卵圆窗盖在前庭阶的开口,鼓阶的末端贴在圆窗上。声波从外耳道进入,冲击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3个听小骨而达卵圆窗。声波经听小骨传导后,振幅变小,但力量加大,卵圆窗的面积比鼓膜小得多,只有鼓膜的l300大面积鼓膜传来的、又经镫骨加强力量的振动,使卵圆窗接受的刺激大大加强。我们能听到微弱的声音,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放大的装置所致。

蜗管中充满内淋巴液。听觉器官,即柯蒂氏器位于蜗阶中。蜗阶基底膜上有顺序排列的感觉细胞,它们的顶部有毛,和悬在它们上面的前庭膜相接触,感觉细胞之间有支持细胞,这些部分共同组成了柯蒂氏器。鼓膜振动使蜗管中液体从卵圆窗向圆窗方向“搏动”,这一刺激由前庭蜗神经传送到脑而产生听觉。

人耳可以分辨各种声音。钢琴和小提琴的声音不同,入耳都能分辨,关键仍在柯蒂氏器。不同频率和音调的声音可引起蜗阶淋巴液产生不同的共振波,导致柯蒂氏器中不同的感觉细胞发生反应,可能因此而使人耳能够分辨不同的声音。

②传音系统

(a)气传导和骨传导

气传导:主要指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和卵圆窗传人内耳。其次,鼓膜振动也可以引起鼓室内空气的振动,再经圆窗将振动传人内耳。

骨传导:声波可以直接经颅骨和耳蜗管壁传人内耳,使耳蜗内淋巴振动产生听觉。

(b)耳廓和外耳道的作用 耳廓有集音作用,外耳道具有共鸣腔作用。

(c)中耳的功能

中耳的减幅增压效应:鼓膜具有较好的频率响应和较小的失真度,能与声波振动同始同终。经过听骨链的传递,声波从鼓膜到卵圆窗总增压效应为22倍。

耳咽管(咽鼓管、欧氏管)维持鼓膜两侧气压的平衡。

听觉的形成:外耳道→鼓膜振动(固体振动)→听小骨振动(固体振动)→内耳耳蜗内淋巴振动(液体振动)→刺激听觉器官器(在柯蒂氏器官产生神经冲动)→位听神经中的听神经(传人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头部位置变动感觉的形成:头部位置变动→内耳半规管和前庭内淋巴压力变化→刺激感受头部位变动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位听神经中的→支神经(传入神经)→脑干→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形成头部位变动感觉

(2)(视觉和光感受器)(1-3—36)

①眼的结构

眼球壁由外膜即纤维膜(角膜、巩膜)、中膜即血管膜(虹膜、瞳孔、睫状体、脉络膜)、内膜即视网膜(视部、虹膜部、睫状体部)构成;折光装置包括角膜、房水、晶体(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上黄斑内有中央凹,中央凹鼻侧为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盘、视盘)

人眼球最外面是一层结缔组织膜,称为巩膜。眼球前部透过光的部分为角膜,角膜透明,是眼的第一个聚光装置。盖在巩膜上面的是富含血管,有黑色素的脉络膜。它的功能除给眼球其他部分供血外,主要是遮光。脉络膜向眼球内部延伸而成一围绕于晶状体四周的环状膜,即虹膜。虹膜中央的空洞即瞳孔。虹膜收缩,瞳孔变小,虹膜扩张,瞳孔变大。瞳孔后,面是晶状体,透明而有弹性,是比角膜更重要的另一个聚光装置。晶状体的存在,使眼球分隔为前后两房。前房较小,充以水样液,称为房水;后房较大,充以黏稠的透明液,称为玻璃液。这两种液体有一定的聚光能力,还有保持眼球正常形状的作用。后房的内壁是盖在脉络膜上的视网膜。视网膜是神经的一部分,是眼的惟一感光装置,它相当于照像机中的底片。

②视网膜和视神经

视网膜中的感觉细胞可分两类,即视杆和视锥两种细胞。这两类细胞都是特异的神经元。从角膜中心到晶状体中心连成一直线,往后延伸,即达视网膜中央的一个小窝,称中央凹,位于一个略呈黄色的小区,即黄斑的中央。中央凹的感光细胞全为视锥细胞,而无视杆细胞,其作用是感知强光和颜色,在强光之下,能得出清晰和详细的彩色图像。视网膜的外周则富有视杆细胞。视杆细胞比视锥细胞敏感得多,能接受弱光刺激,一个光量子就可以引起一个视杆细胞兴奋。5个光量子就可使人看成一个闪光。在光线昏暗时仍有视觉,就是由于有视杆细胞存在之故。但视杆细胞不能辨色,辨色的任务完全由视锥细胞承担。猫头鹰只有视杆细胞而无视锥细胞,所以能够夜间活动,但不能辨色。鸽子只有视锥细胞而无视杆细胞,所以能辨色,但不能在昏暗中飞行。

视网膜中还有多种神经元,其中两极神经元一端以突触的形式与视杆细胞或视锥细胞相连,另一端也以突触形式与中间神经元或与神经节细胞的树突相连。各神经节细胞的轴突则联合而成视神经,即第二对脑神经,穿过视网膜后壁而人脑。在视神经突出处形成一圆形隆起,无感光能力,故称生理盲点。视网膜中各神经元互相连接,形成——个多层的神经网络。信息的传递顺序是从视杆细胞或视锥细胞经中间神经元的网络而到神经节细胞,再由视神经人脑。

③眼的调节

灯光昏暗时仍有视觉,从昏暗的室内走到阳光照耀的地方,能很快适应。这一方面是由于虹膜能放大和缩小,起着光栏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因为视网膜中有视杆和视锥两种不同的感光细胞之故。这两种感光细胞各自分别感受不同的光,光线昏暗时视杆细胞兴奋,明亮的白天则是视锥细胞兴奋,所以白天我们能分辨颜色。从暗处突然走到光明处时,视杆细胞停止工作,视锥细胞开始感光。在灯光下忽然熄灯,视锥细胞立即不再活动,改由视杆细胞接受刺激。由于有了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兴奋和静息的转换,并且由于这种转换需时极短.所以能够及时适应各种不同强度的光照。

眼能看远物,也能看近物,这是由于眼有一个由角膜、晶状体以及眼球中液体组成的调节系统所致(1—3—37)。观察远物时,人眼的光线近于平行,依靠角膜的调节就可在视网膜上成像。观察近物时,由于光线高度辐散,只靠角膜调节就不够了,必须靠晶状体调节。晶状体相当于一个透镜,它可依靠睫状体和悬韧带的牵引而变得较平或较凸。观察远物时,晶状体较平,折射率就低,观察近物时,晶状体凸出,折射率提高,因而辐散的光能聚焦于视网膜上。

眼的这种调节方式和照像机的调焦略有不同。照像机的镜头不能改变形状,只能靠移动镜头,改变镜头与底片的距离来调焦。但是,有趣的是,鱼类是靠移动晶状体来调焦的。而有些软体动物甚至能改变整个眼球的长度,来改变晶状体与视网膜的距离,达到调焦的效果。

近视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角膜弯曲度增大,视网膜和晶状体间的距离拉长,光线在视网膜前面聚焦,而达到视网膜时却又分散开来,结果影像模糊。戴上凹透镜(近视镜)可得到矫正(1-3-38)。远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角膜弯曲度变小,光线聚焦于视网膜的后面,结果影像模糊。戴上凸透镜(远视镜)可得到矫正。散光是由于角膜或晶状体弯曲度不均匀,光不能聚焦所致,可根据角膜不均匀的弯曲度磨制透镜加以补偿。

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的两个眼睛是同时聚焦于同一事物的。这样聚焦的一个好处是使人能准确看出物体的距离。失去一个眼睛的人走路不稳,原因之一就是失去了判断物体距离的能力。

动物的感光色素是含蛋白质的分子,视紫红质和视紫蓝质等。大多数脊椎动物视杆细胞中的感光分子为视紫红质,这是,由一个色素分子(即视黄醛)和一个蛋白质(即视蛋白)结合而成。视黄醛是维生素A氧化而成的醛。视锥细胞所含的感光分子称为视紫蓝质,它是由一个视黄醛和另外一种蛋白质父即光视蛋白)所组成。人和猿猴的视网膜中有3种视锥细胞,各含有不同的视紫蓝质分子,它们对于不同的波长有不同的反应。如果缺少了一种或两种视锥细胞,就要发生色盲。缺少红视锥细胞或缺少绿视锥细胞,就出现红绿色盲,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色盲。

视觉的形成:

二、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不同,外分泌腺指分泌物经导管输送的腺体,而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运输传布全身。人体的内分泌腺如图1-3-39所示。激素是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活性物质。激素的作用是:调节新陈代谢,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生长发育生殖,参与应急反应和应激反应。

1.脑下垂体

这是一个垂在脑下的无管腺,大如豌豆(1—3—40)。由两个不同来源的部分组成。一个是“前叶”,是在胚胎时期从口腔上面长出来的结构,与神经系统无关;另一个是“后叶”,是从脑的下面长出来的结构。这两部分以后逐渐相接,前叶逐渐围裹到后叶的外面。后来,前叶合口的顶部断开,后叶则一直和下丘脑相连。

(1)腺垂体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分泌腺,有调控其他内分泌腺的功能,因而被认为是内分泌系统的中心。但应指出,在垂体之上还有更高的“统帅”,即下丘脑。在人体中,腺垂体至少能分泌7种激素,都是蛋白质分子。

①催乳素(PRL)

这是一种有多方面作用的激素。催乳素的生理作用:促进乳腺发育生长;引起并维持泌乳(妊娠期血中雌激素与孕激素浓度高,与催乳素竞争受体,分娩后,雌激素与孕激素浓度降低,催乳素才发挥启动和维持泌乳的作用);促进孕酮生成;参加应激反应。此外,催乳素对于生长、生殖等机能都有调节作用。

②生长激素(GH)

生长激素促使肝脏生成生长素介质,它促进软骨和肌肉生长。人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患侏儒症,生长素过多则患巨人症。成年人生长激素过多易患肢端肥大症。

生长激素分泌受下丘脑生长素释放激素(GHRH)与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GHRIH)双重调节。生长激素分泌受睡眠因素影响,深睡1小时后,出现分泌高峰。

③促黑素细胞激素(MSH)

这是垂体中间部分(胚胎时期是前叶的一部分)分泌的激素。在低等脊椎动物(如蛙)这一激素使黑素细胞中的黑色素散开,因而使皮肤变黑。哺乳动物无黑素细胞,这一激素的功能不明。

④促激素

腺垂体还能分泌多种对其他内分泌器官起控制作用的激素,即促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TSH),能刺激甲状腺的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刺激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另外,还有至少两种促性腺素,即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两者都是作用于性腺,促使性腺正常发育。如果切去垂体或垂体机能减退,这些相应的器官,如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就要萎缩,机能也要下降到很低的水平。

(2)垂体后叶(神经垂体)

后叶的主要激素有两种,都可人工合成,即催产素和后叶加压素。这两种激素都不是垂体后叶本身分泌的,而是下丘脑的视上核与室旁核分泌,由下丘脑与垂体后叶之间的神经传送给后叶的(1-3-41),所以后叶实际只是贮存这两种激素的器官。催产素主要作用于子宫肌肉,使之收缩,有助于孕妇分娩;加压素使小动脉收缩,因而使血压上升,而更重要的是能刺激肾小管,使之更多回收水分,所以又称抗利尿激素。人如缺乏抗利尿激素,尿量就将大增,人也因而不断干渴思饮。

2.甲状腺

这是调节身体代谢速率的内分泌腺。脊椎动物一般具有两个甲状腺。人的两个甲状腺并而为一,位于颈内喉下气管的两侧和腹面,分左右两叶,两叶之间有一狭窄的连接部分(1—3-42)。在胚胎时期,甲状腺是咽部中央向外伸出的囊,后来这个囊和咽断开而发育成独立的无管腺。

甲状腺的外面包有薄层结缔组织被膜,内面是很多由上皮细胞围成的滤泡,泡中充以胶体状液,包围滤泡的上皮细胞,称为滤泡细胞。滤泡细胞的基部穿插一些大而明亮的细胞,称为滤泡旁细胞。这两种细胞都有分泌激素的功能。滤泡细胞分泌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滤泡旁细胞分泌降钙素。 T3的活性比T4大,但T4的含量高。其合成主要原料是酪氨酸与碘,前者来自甲状腺球蛋白,后者来自食物。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是:

(1)刺激能量代谢

与靶细胞的核受体结合,使mRNA生成加快,诱导产生Na+—K+ATP酶,促进细胞的 Na+—K+交换,促使ATP转变为ADP,增加耗氧量和产热量(即生热作用)

(2)对物质代谢的作用

能促进糖的吸收、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加速肝合成胆固醇,但促进胆固醇降解,因此,甲亢时血胆固醇低;通过促使mRNA形成,加速蛋白质及各种酶的生成,呈正氮平衡。当甲状腺激素不足时,蛋白质合成减少,但黏蛋白增多,引起特征性的黏液性水肿。甲亢时,蛋白质分解加快,呈负氮平衡,肌肉蛋白质大量分解而出现消瘦无力。

(3)促进脑与长骨的生长与发育

出生4个月内的婴儿,甲状腺机能低下,会导致智力迟钝,长骨生长停滞而体矮,称为呆小病。

(4)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甲亢病人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甲状腺机能低下时,出现黏液性水肿,记忆力衰退,言行迟缓,淡漠无情,嗜睡。

3.胰岛

胰脏中有一些特殊的细胞群,好像是埋在胰脏这个有管腺中的“孤岛”,它们不和胰管相通,分泌的物质靠血液带走,所以它们是无管腺,称为胰岛。人胰脏中的胰岛可多到100万个。胰岛含有3种分泌细胞,分别称为α、β和δ细胞,α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β细胞分泌的激素就是胰岛素(生长激素抑制素),这两种细胞的数目比例约为13。δ细胞分泌的激素称生长激素抑制素。

胰岛素是含有51个氨基酸的AB两条肽链,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A链和B链以3个二硫键(S—S)相连。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加强全身组织摄取、储存和利用葡萄糖,抑制糖异生,使血糖水平下降;促进肝脏合成脂肪酸,然后转移到脂肪细胞储存;促进氨基酸主动运转;加速转录、复制、翻译;抑制蛋白质分解;抑制糖异生,使葡萄糖转变为氨基酸用于合成蛋白质。

胰岛素缺乏时,血糖浓度升高,超过肾糖阈值,尿中有大量的葡萄糖排出。依赖胰岛素糖尿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表现为“三多一少”综合征(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可用胰岛素、甲磺丁脲治疗,节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有利于糖尿病的恢复。

胰高血糖素是29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肽。作用是促进糖原分解;促进葡萄糖异生;促进脂肪分解使酮体增多,经糖异生作用转化为葡萄糖,以升高血糖。其靶器官为肝。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互相拮抗的两种激素,它们的分泌受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制约(1-3-43)

生长激素抑制素是含14个氨基酸的小肽分子激素。这一激素也参与糖代谢的调节,有抑制胰岛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作用。

4.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是一对附着在肾脏上端的内分泌腺。每一肾上腺实际是由两个彼此无关的部分组成,即外面的皮质和中央的髓质。这两部分来源不同,功能也不一样。在鱼类和两栖类,这两部分是分开的,形成两对腺体。在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这两部分才合在一起。在爬行类和鸟类,两部分混合,髓质细胞分散在皮质中,因而分不出皮质和髓质。但在机能上,两类细胞分工明确,彼此独立。人肾上腺的皮质和髓质分界清楚。

肾上腺髓质色较深,呈红褐色。髓质来自胚胎时期的外胚层,和神经细胞同一来源。肾上腺髓质与交感神经节相当,受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支配,分泌和释放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两者都是氨基酸的衍生物,功能也极相似。

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的功能是引起动物或人体兴奋激动。具体地说,引起血压上升、心跳加快、代谢率提高、细胞耗氧量增加、血管舒张、脾脏中的红细胞大量进入血液循环、骨骼肌和心脏中血流量加大、瞳孔放大、毛发直立,同时抑制消化管蠕动,肠壁平滑肌中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5.肾上腺皮质

皮质颜色比髓质略淡,黄红色。皮质最为重要,激素很多,已知的约50余种,都属类固醇类物质。它们的分子式很相似,但机能却有所不同。皮质激素可分为3类: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少量性激素,这些激素为类固醇或甾体激素。糖皮质激素中皮质醇(氢化可的松)最为重要。

糖皮质激素有可的松、皮质酮、氢化可的松等,其生理作用是:

(1)对物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其合成;促进糖异生,抑制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使血糖升高;促进脂肪分解,糖皮质激素过多时,会引起体内脂肪重新分布,形成向心性肥胖;对水盐代谢有保钠排钾的作用,但比醛固酮的作用弱。

(2)对各器官系统的作用:使血液中的红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数量减少;使血管保持一定紧张性;对神经系统有一定兴奋作用;促进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在作为药物使用时,可诱发或加剧溃疡病)

(3)在应激中的作用:机体在有害性刺激作用下,引起ACTH分泌增加,导致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并产生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称之为应激。

(4)大剂量还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中毒和抗休克等药理作用。

6.睾丸和卵巢

睾丸的间质细胞产生雄激素,主要为睾酮,其主要生理作用有:刺激男性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的发育和生长;刺激雄性副性征的出现;刺激精子生成,促进精子成熟的活力;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机体生长;刺激红细胞的生成。

卵巢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及少量雄激素。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促进女性附性器官的发育和副性征的出现;使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增加(糖原分解时形成酸性环境,增强阴道抗菌能力);促进子宫增长发育,使子宫内膜呈现增殖期改变;促进输卵管的运动;以利胚泡向子宫腔内运行;妊娠后胎盘分泌大量雌激素,促进子宫进一步生长,使乳腺导管增生,有轻度保钠保水作用;促进女子青春期的生长发育;能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

孕激素的生理作用:使子宫内膜产生分泌期变化,降低子宫平滑肌的活动;使宫颈腺分泌减少;黏液黏稠,不利于精子穿透;妊娠黄体和胎盘分泌大量孕激素,抑制FSHLH的分泌,从而停经并暂时不再排卵;抑制母体对胚胎的免疫排斥反应;促进乳腺腺泡的发育;产热作用,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1℃左右,在黄体期维持于此水平。

第七节 生殖和发育

一、男性、女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1.男性生殖器官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1—3-44)

(2)睾丸的作用

睾丸是产生精子的器官,也有内分泌的功能。由精原细胞演变为精子的整个过程称为精子发生。精子的生成过程为:精原细胞一初级精母细胞一次级精母细胞一精子细胞一精子。从青春期开始,分阶段发育形成精子,人整个生精过程大约历时两个半月。精子生成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

2.女性生殖器官

(1)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

女性生殖系统分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内生殖器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1-3-45)。外生殖器,总称外阴,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前庭球,前庭腺、阴道口、处女膜和会阴等。

(2)卵巢的作用

女性自青春期开始,卵巢有周期性的活动,包括卵泡发育成熟、排卵、黄体生成及退化等过程(1-3-46)

生卵过程包括形成初级卵泡、生长卵泡、成熟卵泡等几个阶段。新生儿的卵巢中含初级卵泡达40万个,到青春期每月有10多个初级卵泡发育,但每月只有1个发育成熟。

卵巢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及少量雄激素。

二、排卵和经期

1.排卵

在卵巢皮质中发育最早的卵泡称为原始卵泡,它是由原始卵母细胞和包围在它外周的一层扁平细胞所构成。当原始卵泡的扁平细胞发育成立方上皮时,称初级卵泡,接着立方上皮分裂形成多层的细胞浆内含颗粒即所谓颗粒细胞,它增生很快,并分泌黏性物质,在卵细胞周围形成透明带,使卵与颗粒细胞分开,直接围绕卵的一层颗粒细胞称为放射冠。与此同时,卵泡外的间质细胞围绕卵泡排列,并逐渐增厚形成二层卵泡膜——内膜和外膜,在颗粒细胞增生过程中,颗粒细胞间出现一些间隙,内含卵泡液,这些间隙逐渐融合,最后形成一个大的腔,称卵泡腔,它是卵泡成熟的标志之一。随着卵泡增大,卵泡液剧增(在此卵泡液中含有雌激素),卵被挤到卵泡的一侧形成卵丘。卵泡在成熟过程中,逐步地靠近卵巢表面,最后卵泡和腹腔之间仅隔着一层细胞和少量结缔组织。在排卵前,卵泡壁有一部分变得特别薄,并显得特别突出,排卵时,卵泡就从这里破裂,卵和它周围的一些细胞(放射冠)一起随卵泡液流出,这一放卵过程称为排卵。排出的卵进入输卵管。在排卵后32h以内,卵细胞均有受精能力。

女性是周期性排卵,即每隔28天左右排卵一次。排卵受性激素控制。

2.月经周期

人类(包括灵长类)生殖周期中的显著特点是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月经是指阴道出现周期性流血的现象。因此,人类的生殖周期即为月经周期。成年妇女月经期的长短,可因人而异,平均为28天。它是在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的控制下完成的(1-3-47)。月经周期分为卵泡期与黄体期两大阶段。

卵泡期:月经开始至排卵。刚开始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低,对FSHLH分泌的反馈抑制解除,使血中FSHLH浓度先后升高,在FSHLH的作用下,卵泡合成雌激素增多,使血中FSH下降,LH则仍稳定上升。雌激素由于局部正反馈作用,其浓度仍不断增高,在卵泡期后形成一个雌激素高峰,并正反馈于腺垂体,使之分泌大量LH,形成LH高峰。在LH的作用下触发排卵;雌激素引起子宫内膜增生,腺体增多并变长,称为增殖期。

黄体期:成熟卵泡排卵后,塌陷卵泡的颗粒细胞与内膜细胞立即黄体化,并分泌大量孕激素和雌激素,血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浓度明显升高。下丘脑和腺垂体因而受到反馈抑制,血中GHRHFSHLH的浓度也相应下降。子宫内膜细胞增大,糖原含量增加,称为分泌期。

月经期:若不受孕,黄体退化,孕激素和雌激素浓度下降,引起前列腺素的释放及溶酶体破裂,释放出蛋白水解酶,使子宫内膜组织坏死或溶解;子宫内膜剥离、流血,即为月经。

三、受精

精子和卵子融合而成受精卵或合子的全过程称为受精。

精子和卵子融合成为一个2n的受精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海胆是体外受精的动物,精子小而有长尾,卵子外面有厚膜,称卵黄膜,其上有能与精子结合的受体分子。卵黄膜之外还有一胶状厚膜。精子遇到卵子,顶体排放水酶解使卵子的胶状膜溶解,顶体同时还释放一些特殊蛋白质分子盖在精子前端伸出的突起上,使突起能和卵黄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能穿过卵黄膜而与卵子的质膜接触,然后精子的质膜和卵子的质膜融合,精子核由此而人卵,精子的尾则遗留在外而消失。一个精子人卵后,其余精子都不能再进去。

哺乳动物是体内受精的。精子只有进入了雌性的生殖道,经生殖道的分泌物激活之后才能与卵融合,口甫乳动物的卵外有一层透明的糖蛋白外衣,称为透明带(1—3-48),激活的精子游向卵,与透明带中的糖蛋白受体结合而打开精子人卵的通道,精子的核从这一通道人卵,精子的中段和尾留在外面,有时也能人卵,但最终总要消失。

各类动物的精子人卵时,卵的成熟程度是不一样的。海胆是在卵母细胞两次分裂都已完成,第一、第二极体都已产生后,精子才人卵。

人和许多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次级卵母细胞处于第二次减数分裂的中期时进入的,精子进入后,次级卵母细胞才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在放出极体之后卵核和精核才合为一个合子核。

受精的位置一般在输卵管壶腹部。卵受精后不断分裂形成胚泡,胚泡通过与子宫内膜相互作用而植入子宫的过程称为着床。

四、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的形成

动物受精卵的早期发育一般都要经过卵裂、囊胚、原肠胚和中胚层发生等阶段。

1.卵裂和胚层

受精卵的分裂为卵裂,卵裂形成的细胞为分裂球。卵裂在开始时是同步的,即一个受精卵分裂为二分裂球,分裂球再分为四分裂球、四分裂球再分为八分裂球等。分裂结果形成一个多细胞的实心幼胚,,它的大小基本和受精卵一样,可见早期的卵裂不伴随细胞的生长。卵裂是较快的过程,在卵裂过程中GI期和G2期很短或全不存在,因而M期和S期几乎是连续的。受精卵中含有大量的DNA聚合酶,可促成染色体的连续复制和mRNA的合成。这些新合成的mRNA和受精卵中原来积存的mRNA的主要任务是转录染色体的组蛋白,而不是转录细胞增长所需要的蛋白质。所以细胞数目虽然迅速增多,幼胚却基本上不见长大。

不同动物的受精卵有不同的卵裂方式,这和卵黄含量及分布有关。海胆、文昌鱼的受精卵是观察卵裂的好材料,因为它们所含的卵黄少,是均黄卵。蛙卵的植物极富含卵黄,卵裂的结果是,植物极分裂慢,分裂球较大而少,动物极分裂快,分裂球较小而多(1-3-49)。鸟类受精卵(端黄卵)则全部集中在胚盘,卵黄部分不参加分裂。

2。囊胚

实心的幼胚继续发育,细胞排列到表面,成一单层?中央为一充满液体的腔。这一球形幼胚为囊胚(1-3-49)。囊胚仍可区分动物极和植物极。囊胚的大小仍和受精卵相似,但细胞已增加到上千个了,这就为胚胎的分化提供了原材料。

3。原肠胚

囊胚之后,细胞分裂变慢,胚胎开始形态上的分化。在文昌鱼囊胚的植物极,细胞层向囊胚腔逐渐褶人,囊胚腔逐渐缩小。褶人的细胞继续靠向动物极细胞层的内面。囊胚腔继续缩小或全部消失,而褶人的细胞层形成了一个新腔,即原肠腔。至此,一个只有一层细胞的囊胚发育成有两层细胞的原肠胚。原肠腔的开口称胚孔。文昌鱼幼胚发育到此时即逐渐变长。胚孔位于胚的后端,将来发育成肛门。与胚孔相反的一端是前端,将来发育成头部。胚表面的细胞层为外胚层,褶人的细胞,位于腹面及两侧的部分是内胚层,位于背部的是脊索和中胚层的前身,为脊索中胚层(1-3—50)

文昌鱼是头索动物。文昌鱼的卵是均黄卵,卵黄含量很少,因而文昌鱼的卵裂和原肠胚形成的方式是较易了解的。在卵黄较多的卵,如蛙卵,植物极卵黄多、细胞大,原肠胚的形成方式就比较复杂。用模型作比喻:文昌鱼的囊胚可以比作一个充气不足的皮球。用拇指把皮球从一处往下按,可将皮球按成双层杯状,这可比做囊胚一端褶入而形成的原肠胚。皮球的表面一层可比做外胚层,褶人一层可比做内胚层和脊索中胚层。拇指按下后拇指所占的腔可比做原肠腔。蛙、蟾两栖类的囊胚可比做腔中有一半充以细砂的皮球,有细砂的一半代表富有卵黄的植物极细胞。这样就可理解褶人是不可能从植物极开始的,而只能从更上面靠近动物极的部分开始。在动物极与植物极交界处,先出现一个横的浅沟。浅沟上面的动物极细胞分裂下垂,盖在浅沟上面,成为背唇。浅沟向内褶而形成原肠腔,它的开口(背唇之下)就是胚孔。

4.中胚层发生

高等动物都是含有三个胚层的,即在内、外二个胚层之间还有第三个胚层,即中胚层。中胚层产生的方式随不同动物而不同。在文昌鱼,内层细胞背部的脊索中胚层中央部分发育成脊索,两侧部分细胞增生,向外凸出而成从前到后的一系列囊泡或细胞团,它们逐渐脱离内胚层,前后各囊泡互相愈合而形成中胚层。中胚层里面的腔将来发育成体腔。所以体腔是中胚层的产物,体腔的壁全部是盖以中胚层的。在蛙、蟾蜍等两栖类,背唇下面褶人的细胞发育成中胚层和脊索,植物极细胞发育成内胚层。

三个胚层继续发育、分化,而生成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见表1-3-6)。例如,肠胃腔面的上皮细胞来自内胚层,其外是中胚层;皮肤表面的细胞是外胚层,其下是中胚层,神经系统是从外胚层发育而来的,而肌肉、骨骼、血管等则是来自中胚层的。

五、胚胎的膜

胎膜由卵黄囊、尿囊、羊膜、绒毛膜、胎盘组成。羊膜将胚体包住,羊膜腔内面充满羊水。绒毛膜在羊膜之外,有许多绒毛突起,其中的毛细血管与胎儿脐带的血管相连,滋养层(滋胚层)直接与母体的子宫组织相接触。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交换物质的构造(还能分泌激素;维持妊娠),由胎儿绒毛膜的绒毛(包括部分羊膜)与母体的子宫内膜(底蜕膜)组成。胎盘一面光滑,附有脐带与胎儿相连;一面粗糙,与母体子宫内膜形成许多间隙(绒毛间隙)。通过绒毛的渗透作用完成物质交换。

陆生脊椎动物胚胎外面有4层膜(1-3—511-3-52),羊膜、绒毛膜、卵黄囊和尿囊的膜。羊膜是从胚胎本身长出来的膜,褶叠在胚胎外面,将胚胎裹起来。羊膜所形成的腔称为羊膜腔。腔中液体称羊水,胚胎浴于羊水中,可免受震动。陆生动物来自水生的祖先,羊膜则是从水进入陆地的一个重要适应。有了羊膜和羊水,胚胎就可在本身供给的水液中发育,免受干燥之苦。

羊膜之外有绒毛膜。绒毛膜是从胚泡外围的细胞,即滋养细胞发育而来,爬行类和鸟类的绒毛膜很薄,粘附在卵壳的内面。人和其他胎盘哺乳类的绒毛膜很厚,紧贴在母亲的子宫壁上,并有许多绒毛状突起长人子宫壁中。绒毛膜和母亲的子宫壁共同形成胚盘。绒毛膜和母亲的子宫壁中都有丰富的血液供应,但胎儿和母亲的血液从不相通。胎儿的血液经毛细血管壁而与母亲子宫壁中的血液进行气体和物质的交换。

尿囊是胚胎消化管的外延物。在爬行类和鸟类,尿囊的作用是收集含氮的代谢废物,即尿酸结晶。等到孵化,幼体破壳而出时,尿囊及其中废物即被遗弃。人胚胎的尿囊很小,没有功能,是进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

卵黄囊也是消化道伸出的囊。在卵生脊椎动物,卵黄囊中充满卵黄。哺乳动物、人胚胎也有一卵黄囊,但只是一退化器官,无营养意义。

羊膜、尿囊和卵黄囊都是从胚胎的腹面延伸出来的结构。胚胎逐渐长大,从腹面延伸出来的羊膜相.对地变细,形成一管,将已经缩小的尿囊和卵黄囊包围起来,形成一条和胎盘相连的带子,即是脐带(1—3-53)。脐带中有胎儿的动脉和静脉,它们伸人到胎盘中而成毛细血管网。胎儿通过毛细血管网从母亲的血液中吸收氧和营养物质,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废物。

第八节

动物体内存在两种免疫机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人种牛痘后,或患天花、麻疹等病痊愈之后,人体淋巴细胞(B细胞)产生的抗体游离于体液,遇有天花病毒入侵,抗体就将它们迅速消灭。这种靠抗体实现免疫的方式为体液免疫。做器官移植手术时,移植的器官常常萎缩脱落,这也是一种免疫反应。但这种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不同,不产生游离的抗体,而是依靠另一种淋巴细胞(T细胞)直接冲击移植器官,使移植器官萎缩脱落。这种不依靠体液中的抗体,而依靠T细胞的免疫方式为细胞免疫。

一、抗原

任何进入人或动物体内,能和抗体结合或和淋巴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引起人或动物免疫反应的体外物质都称抗原。普通抗原包括:大部分大分子,如蛋白质;来自遗传上不同于自我个体的细胞;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与肠虫;以及如花粉及动物皮垢等。细胞和病原体由它们表面的大分子决定它们的抗原性。

抗原是蛋白质或多糖类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相对分子质量小于6000的一般都没有抗原性,不能引起免疫反应。一般说来,蛋白质的抗原性强于多糖,但复杂的多糖,如肺炎球菌、沙门氏杆菌等的膜多糖也能引发很强的免疫反应。细菌的表面带有抗原分子,所以细菌有抗原性。细菌分泌的毒素大多是蛋白质,也有抗原性。病毒表面是蛋白质,因而病毒颗粒有抗原性。除细菌等微生物外,外来细胞的膜表面都有蛋白质和糖蛋白大分子,因而外来细胞或组织器官也都有抗原性。血液凝集反应就是一种抗原(凝集原)、抗体(凝集素)反应。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花粉实际上起了抗原的作用,敏感的人吸人花粉后产生免疫反应——即过敏反应(变态反应)

短链的糖类,即只含2-10个单糖的寡糖或低聚糖,脂类、核糖分子等都没有抗原性,不能刺激动物产生抗体。

有些分子本身没有抗原性,不能引起免疫反应,但如果把它们和某些载体分子,如蛋白质分子结合起来,就有了抗原性,就能使动物产生对这一分子,或者说是对这一复合分子有特异性的抗体。这种本身无抗原性,与载体蛋白结合后有了抗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或不完全抗原。吗啡是一种半抗原。吗啡和蛋白质结合就有了抗原性,能刺激细胞产生对吗啡特异的抗体。取嗜吗啡者的血液一滴,用特异抗体鉴定,就可根据有无抗体抗原反应而确定此人血中有无吗啡,是否是吸毒者。

抗原虽然都是大分子,但抗原分子能与抗体或与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部位只是抗原分子一些特定部分,即在分子构象上与抗体互补的部分,或者说是能与抗体分子嵌合的化学基团,即抗原决定子。每一抗原有多种抗原决定子,有的多达200种,有的只有3种。

抗原有特异性。对一种花粉敏感的人对其他花粉不一定敏感。牛痘病毒能使人和牛发病,但症状甚微,只是出水痘,而天花病毒能使人发生可以致死的天花,但是,这两种病毒结构很相似,抗原决定子相似,所以用牛痘病毒能使人产生对天花病毒的抗体。

现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已经能够合成抗原分子,并利用合成的抗原分子制造疫苗来预防疾病,如利用人工制成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来防治乙型肝炎。

二、抗体(体液免疫)

负责体液免疫的细胞是B细胞。体液免疫的抗原多为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蛋白质和多糖大分子。病毒颗粒和细菌表面都带有不同的抗原,也能引起体液免疫。抗原的种类非常多,B细胞表面的受体种类也非常多。不同受体的区别在于分子构象上的不同。每一种受体分子只能和一种抗原或少数几种相近的抗原结合。从形态上看,所有B细胞似乎都相同,其实它们表面上的受体是不同的。每一种B细胞的表面只有一种受体分子,因而只认识一种抗原。因此,体内淋巴细胞的种类是非常多的,据估计,人体淋巴细胞至少有1010种。

(1)B细胞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这个过程一般包括两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B细胞遇到互补的抗原(多糖、细菌等)时,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就和抗原的决定子结合。B细胞在连续接受了带有互补决定子的抗原之后就“活化”、长大,并迅速分裂(1-3-54),产生一个有同样免疫能力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继续分化,一部分成为比淋巴细胞略大,并含有丰富粗面内质网的细胞,称为浆细胞。抗体就是浆细胞产生的。另一部分发展为记忆细胞。

第二个步骤需要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参与(1—3-55)。巨噬细胞有强大的吞噬能力,其表面带有第Ⅱ类MHC分子。它们(无特异性地)吞噬入侵的细菌抗原物后,一些抗原分子穿过细胞膜而露到细胞表面,夹在第Ⅱ类MHC分子的沟中。 T细胞中有一类助T细胞,不同的助T细胞表面带有不同的受体,能识别不同的抗原。那些能识别巨噬细胞表面MHC+特异的抗原分子结合物的助T细胞,在遇到这些巨噬细胞后,就活化分裂而产生更多有同样特异性的助T细胞。B细胞表面也带有第Ⅱ类MHC,可和特异的抗原分子结合。上述特异的助T细胞的作用是刺激已经和特异的抗原分子结合的B细胞,分裂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这一B细胞依靠助T细胞和巨噬细胞而活化的步骤比第一个不需要助T细胞参与的步骤作用更强大。

(2)浆细胞产生抗体

浆细胞一般停留在各种淋巴结中。它们产生抗体的能力很大。每一个浆细胞每秒钟能产生2000个抗体,可以说是制造特种蛋白质的机器。浆细胞的寿命很短,几天后就死去。抗体离开浆细胞后,随血液、淋巴流到身体各部,发挥消灭抗原的作用。

(3)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反应

记忆细胞也分泌抗体,它们的特点是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如果有同样抗原第二次入侵,记忆细胞比没有记忆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二次免疫反应不但比初次反应快,也比初次反应强,能在抗原侵入,尚未为患之前将它们消灭。成年人比幼儿少患传染病,就是这个原因。有些抗原诱发的记忆细胞能对这种抗原记忆终生,因而动物或人对这种抗原有了终生免疫的能力。人患麻疹或天花、伤寒、百日咳等病后,终生不再感染,道理在此。

由此可知,体液免疫的两个关键过程是:①产生高效而短命的浆细胞,由浆细胞分泌抗体清除抗原;②产生寿命长的记忆细胞,在血液和淋巴中循环,随时“监察”,如有同样抗原再度入侵,立即发生二次免疫反应。

(4)抗体结构

抗体是游离在血液、淋巴液等体液中的一类特殊的球蛋白,主要是γ-球蛋白,或称免疫球蛋白(Ig),在其分子上还常附有少量糖类基团(1-3-56)。人体免疫球蛋白约占血浆蛋白总量的20%。B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也是γ-球蛋白分子,实际是淋巴细胞分泌的抗体,只是这些抗体不能脱离细胞罢了。抗体种类非常多,它们各有特殊的抗原结合部位。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都有如下共同结构:每一分子包含4条肽链,其中两条相同的短链称为轻链(L),两个相同的长链,称为重链(H)。四链互以二硫键(S—S)相结合,形成一个“Y”形的四链分子。每一链又分为两段:一段为恒定部分。每一类免疫球蛋白的恒定部分都是相同的,但与其他种类的恒定部分不同。所以,恒定部分的氨基酸序列是确定免疫球蛋白类型的一个标准。另一段是变异部分。轻链和重链的变异部分等长。这一部分的氨基酸序列各不相同,并且是多种多样的,因而才能分别和多种多样的抗原相结合,这一部分决定抗体的特异性。

重链和轻链的可变部分位于“Y”形分子的两臂末端,它们互相结合而构成抗原结合部位。所谓结合部位,是两个链可变部分的20—30个氨基酸组成的囊状或裂隙状分子构象,抗体的特异性就决定于结合部位的构象。只有分子构象能与抗体结合部位的分子构象互补的抗原才能与该种抗体结合。一个抗体有两个抗原结合部位,分别位于两臂的末端。因而,两臂为抗原结合片段,“Y”形分子的柄部则为结晶片段。同一抗体的两个抗原结合部位是相同的,能和同一种类抗原结合。

(5)免疫球蛋白的类别

免疫球蛋白是在动物进化过程中逐渐发生变异的。原始的脊椎动物,如七鳃鳗等圆口类动物,只有一种免疫球蛋白。哺乳类的免疫球蛋白则可根据重链氨基酸序列不同而分为五类,即IgMIgGIgAIgDIgE(1-3-57),每一类还可进一步分为多种。例如,有些哺乳类的IgG可分为4种,即IgGlIgG2IgG3IgG4

这五类免疫球蛋白的重链各不相同,分别以α,δ,ε,γ,μ表示;构成这五类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只有2种,称为K和λ链。每个抗体的2个轻链是相同的,都是K或都是λ。因而,每个抗体的2个抗原结合部位是一样的。

IgA2个抗体的复合体。 lgM5个亚单位,以一个共同的结合蛋白(JP)聚在一起的复合体,是抗原侵入时最早产生的抗体,免疫力最强。IgGIgDIgE都是单一的抗体分子。 IgG是人体最多的一类免疫球蛋白,约占全部免疫球蛋白的70%。 lgG也是惟一能穿过胎盘而进入胎儿体内的抗体。所以,新生儿在前几周是依靠来自母体的IgG来抵御细菌、病毒等外物入侵的。

(6)抗体的作用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十分有力,比酶和底物的结合有力得多。有些抗原,如病毒等,由于抗体的结合而失去对寄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能力,因而不能侵入细胞。有些细菌产生的毒素(如白喉毒素、破伤风毒素等)可因抗体的结合而不为细胞所接受,因而无效。但这种情况是很少的,多数情况是,抗原抗体结合后出现进步变化,从而使寄主获得免疫效果,抗体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①沉淀和凝集 已知每一个抗体分子至少有一个结合点。一个抗原分子常有多个能与抗体结合的部位,即常有多个抗原决定子。因此,一个抗体可和2个以上抗原结合,而一个抗原则可和多个抗体结合。于是,多个抗体和多个抗原可辗转结合形成大而复杂的结合网(1-3-58)。如果抗原分子是可溶蛋白质,抗体的结合就使抗原分子失去溶解性而沉淀,如果抗原分子是位于细胞上的,抗体的结合就使这些细胞凝集成团而失去活动能力,如血液凝集。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可长大而成吞噬能力强大的巨噬细胞。有些巨噬细胞在体液中到处漫游,有些固定在脾或淋巴结中。免疫反应能刺激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的吞噬能力,将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沉淀或细胞团吞噬(吞噬作用)。至此,侵入的抗原分子被彻底清除。

②补体反应 对于细菌等细胞性质的抗原,只靠抗体的作用往往不能消灭,必须有“补体”产生的破膜复合体的参加才能使它们溶解死亡,,补体是存在于血清、体液中的蛋白质分子。补体系统不是抗体,也不是单一的蛋白质,而是相对分子质量在24000—400000之间的一系列蛋白质分子,分别称为C1—C9B因子、D因子等。此时,还包括许多调节蛋白分子。C1-C4B因子、D因子都是酶原分子,在正常情况下,没有活性。只有在发生了免疫反应之后,或在细菌等抗原直接刺激下,才陆续被激活。这个激活过程十分复杂,其终产物是使细菌等抗原外膜穿孔而死亡的破膜复合体。

K细胞(杀伤细胞)的激活 抗体的作用除与抗原结合,使各种吞噬细胞和补体活跃起来而使抗原被消灭外,还有另一种作用,即促进杀伤细胞活跃起来,将抗原杀死。 K细胞在形态上和淋巴细胞相似,也存在于血液之中,但K细胞既非T细胞,也非B细胞。抗体与抗原结合后,K细胞的表面受体能和抗原表面的抗体结合,将抗原杀死。除K细胞外,巨噬细胞以及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也同样可被抗体激活,杀死抗原。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资料: 第四章 动物行为学

第四章 动物行为学

[考点解读]

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的行为规律,揭示动物行为的产生、发展和进化以及动物行为与动物生活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物科学领域内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

本章包括行为的体系、行为的原因、行为的类型等三部分内容。根据IBO考纲细目和近年来试题的要求,下面从知识条目和能力要求两方面定出了本章要求掌握的具体内容。

[知识阐释]

第一节 行为的体系

1.动物行为的概念

动物行为是指动物个体或群体的所作所为,是一切可观察到的动物对身体内部状态或外部环境变化产生反应的过程,包括我们直接观察到的动物的一切状态。它不仅指动物躯体的动态现象,如奔跑、爬行、游泳、飞行,以及身体局部的微细动作,如竖起耳朵、发出声音、改变体色等,还包括动物日常生活活动,如摄食、呼吸、排泄、生殖等,同时也指动物的静态现象,如身体姿势以及在外表上可辨认的一些变化。总之,动物行为是动物对体内、外界条件变化所做的有规律的、成系统的适应性活动。

动物生存离不开行为,行为是动物利用环境的工具。

2.动物行为的特点

动物行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动物行为是一种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猎豹以120kmh的速度追击羚羊,羚羊虽没有猎豹跑得快,但它善于做90°的急转弯,迫使猎豹不断改变奔跑方向,耐力有限的猎豹不一定是胜利者。猎豹的追捕与羚羊的逃逸始终处于一种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中。象鼻虫遇敌害会从植株上滚落下来装死,这种现象表面上是静止的,而实际上体内新陈代谢正在加剧,为下一步逃脱蓄集力量。

(2)动物行为与生存环境相适应。动物的行为都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因此,它对动物的生存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3)动物行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和生理基础。动物行为的产生具有遗传基础,通过研究行为的遗传方式,应用遗传学方法,可以推断行为的遗传基础。

动物行为是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产生的,这种生理基础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有关。动物的行为必须要有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参与。外界的刺激被感受器感受并转化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人到中枢神经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下,体内各种组织器官的活动达到一致,从而控制动物行为的产生。动物的许多行为也受激素的调控,特别是那些变化缓慢的生理活动和行为。

3.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

动物行为的研究一般包括两个步骤:一是对动物的行为做观察记录,二是对行为从功能、产生原因和系统发育等方面依次解释和说明。

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将结合这两种方法的综合法。

(1)观察法。在自然界或实验室内详细、真实、客观地观察、记录动物的行为,不将人的主观因素强加于动物。可使用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它的优点是真实、自然,可深入、反复进行分析比较。如用高速摄影慢放法,可观察到蜜蜂的舞蹈、青蛙捕食、蜂鸟鼓翼等细节。

(2)实验法。在自然界或实验室内,对产生行为的动物或接受行为的动物进行人为地干扰,从而分析产生行为的主要因素。如破坏狗的嗅觉,狗就会迷路,回不了家。从这一实验可看出,化学信息对狗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3)综合法。将观察法与实验法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研究动物的行为。

第二节 行为的原因

动物行为产生的基础分遗传基础和生理基础两方面。

1。遗传基础

行为的产生具有遗传基础,通过研究行为的遗传方式,应用遗传学方法,可以推断行为的遗传基础,比如蜜蜂的行为遗传基础。已知棕色品系(H)Van scoy品系(NH)的蜜蜂,二者在行为上不同。H型具有打开蜂室和移走感病致死幼虫的两种行为,所以又叫卫生型;NH型无此二种行为,称为不卫生型。将两个品系的蜜蜂杂交,F1表现型为不卫生型。 F1和纯的卫生型回交时,得到四种不同的表现型,如图1—4—1所示。

这些表现型的比例符合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的遗传规律,因此可以推断,有两个基因控制卫生不卫生的行为表现型。

2.生理基础

(1)神经系统与动物行为 多细胞动物行为的主要生理基础之一是其神经系统。一般来说,动物行为都可以看成是对外界或内部环境的刺激所表现出的一种反应。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越复杂和完善,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的灵敏度和灵活性也越强。低等无脊椎动物只有简单的反射动作、固定的行为方式及节律活动。随着神经系统的集中,神经系统对动物整体的活动表现出更加集中的统一控制能力,从而对动物行为也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关键刺激的分辨能力增强,并能作出迅速反应。脊椎动物的行为已经相当复杂了,这与其神经系统的进化是一致的。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由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定位实验已经能说明某些动物的特定行为(如摄食)与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如下丘脑腹中核)的关系。如对正常鼠下丘脑腹中核施加电刺激,能降低老鼠的摄食行为,所以下丘脑腹中核通常又叫“饱足中枢”,它控制动物的正常进食,进食一旦超过饱足量,它就抑制进一步进食。神经系统与动物行为相互关系的特点是:神经系统能直接控制行为的发生,但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对刺激信息进行分辨、筛选,最后发生特定反应,往往要多种结构的相互作用才能完成。如促进和抑制的相拮抗作用、反馈调节作用等,从而对神经系统与行为关系的全面深入研究增加了更大的复杂程度。

(2)激素与动物行为 激素影响动物行为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影响周缘器官的活动。如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血糖水平增加等。二是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动物的激素种类很多,作用方式也有差异,如脑下垂体、肾上腺和性腺所分泌的激素对动物的行为具有直接的明显的影响,而甲状腺、胰岛等分泌的激素则主要影响代谢,不直接影响动物行为。与神经系统比较,激素的作用过程较缓慢,但持续时间较长。激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最显著地表现在繁殖行为上。试验表明,鸟类求偶行为的强烈程度与其体内性激素水平成正相关。摘除动物睾丸会导致繁殖行为的消失;在非繁殖季节对动物施力口性激素,能诱发繁殖行为。性激素还影响着动物的其他行为,如攻击行为。与脊椎动物不同的是,无脊椎动物的性激素是由性腺以外的其他腺体产生的。例如雄蟹控制性行为的激素是由位于精管附近的雄性激素腺分泌的;蟑螂则是由位于脑附近的一对心侧体分泌的;蝗虫是由一对咽侧体分泌的。在一些动物中(如鸽子、母鸡),垂体分泌的催乳素能调控对幼仔的照顾行为,而且能促进某些器官的发育,如口甫乳动物乳腺的发育,鸽嗉囊分泌“嗉囊乳”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动物行为不仅仅受某一种激素所调控,而是受两种或两种以上激素的相互作用。

神经系统和激素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对动物行为的控制多是相互影响、协同作用的。同时也受环境因素制约的。如鸟类的繁殖行为,不仅受性激素的支配,也受神经系统的控制,还与温度、光照周期有密切的关系。

第三节 行为的类型

1.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

(1)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间发生的攻击和战斗,属于种内斗争。发生攻击行为的原因是由于种内个体之间争夺食物、配偶、巢区或领域等。如两只猫为争夺食物而打架,两只狗为争夺领域而攻击,两只公鸡为争夺配偶而格斗。攻击行为有的是肉体的攻击,也有的是非肉体的(如装腔作势、恐吓驱逐等动作),因此攻击行为可分为肉体性和非肉体性两种方式。攻击行为有时经过威胁、估量实力、争斗三个过程。

攻击行为的特点是:同种动物在相互攻击中,双方身体一般很少受到伤害,而表现为败方的屈服。毒蛇在攻击时不使用毒牙;狼的相互攻击只是一种伪战,败者会主动暴露出致命的咽喉部,请对方宽恕,胜者也绝不会乘机咬死对方。但在种群密度增多、生活资源和活动空间严重不足时,也有相互残杀现象。如一个小水坑中有过多的蝌蚪时,大蝌蚪会释放毒素杀死小蝌蚪;雌野猪往往把最后出生的幼体杀死;雄海豹为争夺雌海豹,常发生流血战斗。 攻击行为是动物占有足够的食物和活动空间的可靠保证,攻击的胜利者拥有交配权,对种群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防御行为 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为对付外来侵略、保卫自身的生存,或对种群中其他个体发出警戒而产生的行为。防御行为的方式有保护色、警戒色、拟态、假死、逃逸等。

①保护色 动物身体的颜色与其栖息环境相似,以此隐蔽自己,避免被捕食或利于自己捕食,这种体色叫保护色。如斑马、虎、豹身体上具有竖立的黑色条纹,在草木环境中,躯体的轮廓由此变得模糊不清,便于隐蔽捕食;避役的体色可随环境的变化而变色,具保护自己、利于捕食的意义;水母、海蜇等漂浮生物的身体近乎全透明,是对水体的良好适应。

②警戒色 一些能释放毒液或恶臭气味的动物,其体表多具有醒目的色泽或斑纹,目的在于警告或吓退其捕食者,所以这种体色叫警戒色。如黄蜂腹部有黄黑相间的条纹,令被它蜇过的鸟望而生畏,从而保护了自己的生存。

③拟态 某些动物的形体或色泽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非常相似,这种状态叫拟态。如尺蠖的体型使之在栖息时酷似树枝;枯叶蝶停息在树枝上的模样像枯叶;竹节虫的体形酷似竹枝。

④假死 这是一种以装死方式来逃生的保护性适应。如金龟子在遭遇敌害时,从植株上滚落到地上装死,从那些喜吃活食的捕食者口中逃生。

⑤逃逸 某些动物遇到敌害时,会采取一定方式来迷惑捕食者,趁机逃走,这种保护性适应方式叫逃逸。如蜥蜴会断尾,它利用断尾的摆动吸引捕食者的注意,趁机逃生;乌贼喷出形状与其形体类似的墨团,诱使天敌去攻击墨团,自己则趁机逃逸。

⑥其他方式 麝牛遇到捕食者时,成年麝牛会围成一圈,把幼仔围在中间,它们头朝外,用角御敌;乌鸦会聚众乱叫以退敌;食肉目动物多以提上唇、露犬齿,并发出吼叫声来驱敌;鸵鸟会伪装受伤来诱敌,以保护雏鸟。

动物的防御行为并不是总能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的。如饥饿的食虫鸟不再挑剔金龟子的死活;杜鹃口腔上皮细胞有特殊的保护能力,不怕毛虫的毒毛。这说明适应具有相对性。 动物的防御行为保护了个体的生存,保证了种族的延续,是动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2.索食行为和贮食行为

(1)索食行为 动物的索食行为是指搜寻食物、捕捉食物和对食物进行加工处理,以满足自己或同种个体对食物需要的行为。

动物在捕捉食物时,有的种类是单独作战,如猛禽、毒蛇、猛兽等。其中虎、豹、狮经常潜伏隐蔽,等待猎物临近时,进行突然袭击。金雕、游隼利用自己的飞行速度和体力以及灵敏的视觉和利爪捕食。毒蛇借助毒牙咬死并吞食猎物。有的种类是集体索食。如蝗虫、麻雀、乌鸦等,它们常聚集成群,寻找食物,但这个集体是松散的,没有明确的分工。狼在采取围猎策略来制服躯体庞大的社群性食草动物的集体反抗时,往往还有巧妙的分工,一部分潜伏,一部分追逐,甚至有时还会轮流作战。蜜蜂则有严密的分工合作,先是侦察蜂出去寻找蜜源,找到之后飞回蜂巢,以舞蹈的方式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远近,同伴得知蜜源的信息后,便飞出巢区采蜜。

动物是异养生物,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才能生存。索食行为保证了动物个体及其同类能找到并捕捉到充足的食物,获得进行一切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以保证个体不断生长发育与繁殖,种族得到延续。

(2)贮食行为 一些动物在食物充足的时期或季节,将多余的食物收藏起来以便慢慢食用的行为就是贮食行为。每一种动物的贮食行为都是为了度过不良的环境条件,如严寒的冬天和其他食物缺少的时期,以维持动物正常的生命活动。

蚂蚁为社会性昆虫,在禾谷类收割季节,它们成群结队地将撒在地面的谷粒、麦粒运到蚁巢中。为不使粮食发霉,蚂蚁还会把它运回的粮食搬到洞外去晒干。豹将杀死的暂时吃不完的猎物,如羚羊等挂在高大的乔木上,以免豺等动物偷食。而豹在得不到食物时则不介意贮存的食物是否腐烂,仍然将贮存的食物吃完。美洲狮则是将捕杀的吃不完的动物埋在地下,以后再去吃,吃不完又将其埋起来,这样可达十次左右。医蛭在遇到寄主时,一次可吸上数十毫升的血液储于嗉囊中,由于寄主的血液与医蛭咽腺分泌的蛭素相混合,因此既不凝固也不变质,所以每吸一次血,可供它近半年的消化。动物贮存的食物不管是植物的种子、果实,还是动物体或血液,贮存的方式不论是库存、埋藏、高挂,还是贮于体内,都对度过不良环境条件,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有利。

3。繁殖行为

当动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出与自己相似的后代,保证其种族的延续,这种现象就是繁殖。在繁殖过程中动物表现出的一系列动作或活动,如雌雄两性的识别、占领巢区、筑巢、求偶、交配、孵化、哺育等都属于繁殖行为。

(1)雌雄两性的识别 同种异性间的相互识别主要依靠动物的嗅觉、视觉和听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

①视觉吸引 很多动物是靠展示鲜艳醒目的标志和特定的动作姿势来引起异性的注意。如雄孔雀开屏展示鲜艳的尾羽;雄三刺鱼在生殖季节腹部变红;白色极乐鸟可以从树枝上悬挂下来,通过表演这种杂技动作来吸引雌鸟的注意;雄性萤火虫用光信号吸引雌性。

②听觉吸引鸟类、两栖类、扬子鳄及昆虫的呜叫,都有吸引异性的功能,这就是利用听觉信号吸引异性。如蝉、蟋蟀、蝗虫和水生昆虫等,雄虫都可以发声,以吸引雌虫;雄蜂鸟就是靠歌声吸引雌峰鸟的。

③嗅觉吸引 用有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吸引异性,在一些动物中是常见的。如雌性昆虫的尾部有一种腺体,能分泌具特殊气味的性外激素,雄虫触角上的感觉细胞对这种气味是非常敏感的,它们可以追踪到气味的来源,从而找到雌虫;雌狗在发情期散发的外激素同样可以吸引远处的雄性。

(2)占领巢区 动物在繁殖季节,对食物等条件都适合的一定区域有着强烈的占有欲。这种占有欲在许多动物都有,尤以鸟类表现得最为突出。动物在繁殖期占据一块地盘,是有其生物学意义的:首先是它们能够保证从距离巢穴最近的地域内获得充足的食物。对鸟类来说,觅食距离缩短,在单位时间内能多飞几个来回,就能多给雏鸟喂几次食。其次,每对鸟各有各的地盘,食物来源也就有了保证,这对于晚成鸟来说更为重要。另外,保持固定的领地,还能使动物繁殖的全过程在较为安全的环境中度过。这种占领巢区的行为,在脊椎动物中是很普遍的。除鸟类外,还有硬骨鱼类、蛙类、蝾螈、蜥蜴和哺乳动物等。在啮齿动物和猿猴中,群体领域行为比较常见。很多无脊椎动物也有自己的领域,如昆虫中的蜻蜓、蟋蟀,各种膜翅目昆虫,甲壳动物中的蝼蛄、招潮蟹,软体动物中的贝笠、石鳖和章鱼等。

(3)筑巢 动物在交配产卵之前,先要筑好巢,以建造一个安全、稳定的产卵、孵化和育雏的场所。尽管动物的种类不同,但筑巢却是很多动物在繁殖时期所共有的行为。雄树蛙在繁殖季节,从平时生活的树顶来到平静的浅水中,修筑黏土围墙,直径约有30cm,筑成后高出水面约10cm,大约花费2天或更多的时间。筑好巢以后,就在夜间呜叫,以吸引雌蛙到巢内产卵。一些爬行动物,如生活在南亚沿海一带的湾鳄,用口含着树枝、芦苇、树叶和腐烂的植物,堆积在河边或沼泽边,筑成高达1m的巢穴。鸟类的筑巢本领更是技高一筹。擅长编巢的织布鸟,能撕取长条的树皮纤维穿织成非常致密的瓶装巢。缝叶莺可以将叶子缝合起来,筑成杯状鸟巢,悬挂在树枝上。鸟巢常以泥土、树枝做外围,内部衬以柔软的细枝、树皮纤维、草茎、兽毛,还有纱布、棉花、马粪等。哺乳动物的生殖特点是胎生口甫乳,亲子代之间的联系比鸟类更加密切,因此筑巢活动不是很普遍,但在较小型的哺乳动物中,仍然有不少的筑巢者。如鼹鼠、睡鼠、獾、松鼠、汗獭等,都能筑巢,以供栖息之用。筑巢对动物的繁殖具有重要的意义:①能使卵聚集在一起,所有的卵同时被巢内的亲鸟孵化。爬行类的卵可同时被阳光温暖或由覆盖在上面的有机物发酵产热,提高温度。②巢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利于卵孵化。③巢有利于动物亲体的哺育和幼体的生活。④各种动物的巢常筑在非常隐蔽的地方,再加以伪装,更有利于躲避敌害。

(4)求偶 动物繁殖行为的关键是受精,受精的先决条件是交配。在交配前,雌雄个体必须互相识别、选择、接近,这种交配前的准备行为叫做求偶。求偶行为的主要意义是吸引与选择同种异性个体。大多数动物是靠雄性动物的行为来吸引雌性的。很多动物在求偶后,两性便生活在一起了,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交配,而是要共同生活一段时间,甚至结为终生伴侣。在共同生活期间,它们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和谐,因而降低了双方初遇时可能产生的攻击倾向。如春天,雌雄黑头鸥在求偶的后期,情投意合,肩并肩在地上行走,雌鸟向雄鸟索食,雄鸟便会把自己所采集到的食物呕吐出来,送给对方。有的鸟类雌雄还互相喂食,整理羽毛等。这些求偶行为有利于交配的顺利进行。送礼或献食也是求偶的一种方式。

(5)交配 凡是体内受精的动物都要通过性器官的结合,才能使两性的生殖细胞在体内融合。这种行为称为交配。交配与受精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生理过程。如蛇类中,有的一次交配,可连续3—4年受精,即一次排出的精子,保存在雌体泄殖腔的皱褶中,可以存活3-4年。兔、松鼠等哺乳动物,雌性在连续交配后才会排卵,即在精子存在时才排卵。还有的如狐蝠、猕猴等,交配多次才排精子,这样可提高精卵结合的几率,是特殊的适应性。体外受精的动物,如鱼类和两栖类,虽无交配过程,但有与交配意义相同的行为。如三刺鱼在春天生殖季节完成求偶行为后,带着雌鱼向窝巢游去。雌鱼得到入巢的信号便钻进窝中,这时,雄鱼会立刻用头部轻撞雌鱼的尾部,刺激雌鱼排卵。排卵后的雌鱼离开窝,雄鱼就立刻钻人窝内,把精液排放到卵上,使卵受精。青蛙和蟾蜍在生殖季节时,雌雄个体会紧紧地抱在一起,即“抱对”,使精卵同时排放,以增加精卵结合的机会。

(6)孵化 动物产下卵之后,有孵卵习性的种类就开始了孵卵。如非洲鲫鱼将受精卵含在口中,雌鱼口腔张合,含氧量高的新鲜水不断进入,供胚胎发育的需要。孵出以后的幼鱼仍暂时栖息在雌鱼的口腔之内,出来活动时,一旦遇到危险,又都逃回雌鱼口腔避难。其他一些口育鱼类也有这种特点,有的是由雄鱼用口腔孵化。这种习性使得亲鱼几个星期内不能进食。尼罗河鳄产的卵,需要近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孵出小鳄来,在此期间雌鳄一直守着窝巢,用凶猛的咆哮对付肉食动物的袭击。多数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没有孵卵的习性,母体产下卵之后,便离开产卵地。卵在水里、沙土里接受水温和地温等条件自然孵化。鸟类是孵卵的能手。亲体依靠自己的体温使卵中的胚胎继续发育。母鸡孵小鸡要经历20天左右的时间,在此期间母鸡少吃少动,要消耗不少体力。有的鸟是雌、雄轮流孵卵,如鸽子,雌雄轮流在卵上伏卧14天,小鸽便破壳而出了。孵卵是鸟类中较普遍的现象,但也有极个别不会孵卵。如杜鹃,它先把卵产在地面上,然后在用喙衔到别的鸟巢中。由于杜鹃的卵与巢内的卵非常相似,因此其他鸟就代替杜鹃孵卵了。哺乳动物除单孔目之外,均为胎生。胚胎在母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发育成胎儿才产出体外。有袋目动物体内无胎盘,幼体还未发育完全就产出母体,幼体只有拇指大小,幼体进入母体的育儿袋内,吮吸乳汁,继续发育,直到能够独立活动才离开母体。孵卵的生物学意义在于:亲体伏卧在卵上,用自己的身体为卵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使卵顺利孵化成幼体;亲体将卵放人口中或者守卫在卵旁的行为,可以为卵的孵化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场所,阻止任何天敌的伤害,保证了幼体的出生率。

(7)哺育 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幼体,从卵中或从母体中出生以后,就会受到亲体的喂养和照顾,这就是动物的哺育行为。多数种类的幼鸟是在巢内等候,听到亲鸟的动静,便张开大嘴让亲鸟喂食。在育雏期间,有些鸟每天要喂16 h,每小时要喂70多次。啄木鸟育雏时,会用爪子抓住小鸟飞到食物丰盛的地方,喂饱以后再带回树洞里。母鸽在育雏时,嗉囊里会分泌出鸽乳,幼鸽将细长的喙伸进母鸽的口腔内,吞食鸽乳。这种鸽乳一直能分泌20天,直到幼鸽可以独立生活。哺乳类的幼体还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理,都需要母体用乳汁哺育。哺乳期的母亲会有强烈的母爱,它们不辞劳苦,千方百计喂养和保护自己的孩子。亲体哺育的程度存在着差别,有的种类父母彼此有分工:有的雄性只负责保卫领域和保护家庭,很多种类的鸣禽和哺乳动物就是属于这种类型;有的种类以雌性为主,大多数哺乳动物比较典型。在一些鸟类、鱼类、蜘蛛等动物中,也有这种情况。有的动物以雄性为主口甫育后代,如刺鱼、海马及鸟类中的三趾鹑、鸸鹋和美洲鸵鸟等,这种情况在动物界中是较少见的。动物哺育行为的意义在于使幼体能够得到亲体的照顾,得到充足的食物并且受到保护,从而保证了本物种的延续。

4.社群行为和通讯行为

(1)社群行为 动物的社群行为是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繁殖行为以外的一切形式的联系,又叫社会行为、群体行为。没有一种动物能够单独生活下去,在它的一生中总要同它的同种个体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以求得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虎很少集群,多单独活动,但个体之间可以通过叫声、尿液或粪便取得联系。

社群行为的最简单形式是同种个体的集结和共同行动,没有分工和地位的差异。如集群迁飞的蝗虫,结队而游的鱼,成群觅食的麻雀。这种集群的特点是:只是同种个体的集结;集群成员中不表现地位的差异和分工;集群成员必须通过联系达到行动的统一。如迁飞的蝗虫能同起飞同降落。

社群行为的高级形式是集群的成员出现地位的差异和彼此的分工合作。特点是:群体不是由同种的许多个体简单地聚集在一起,而是群体中的成员有明确的不同职能。如一个蜂群,有蜂王、雄蜂和工蜂之分,不仅形态不同、分工不同,在群体中的地位也不同。这种差异保证了种族的繁荣和发展,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社群行为的生物学意义:一是保护群体成员免遭捕食或伤害。在某一空间内的一定数量的个体,集群后,被捕食者发现的几率会降低;相反,对于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来说,发现捕食者的几率会大大提高,并能合力对付捕食者。二是提高获取食物的可能性,增加捕获率。 ①合作与利他行为 动物的合作行为首先表现在摄食上:灵长类动物在于旱缺水时,以互通情报方式来发现和寻找水源。合作在防御敌害上有重要作用:狒狒在遇到敌害时,雄性为了保护雌性和幼体会排成一行,与狼、豹等敌害对面相峙。为了提高幼仔的成活率,一些哺乳动物除了双亲抚幼以外,同种的其他个体也加入到这个行列。合作行为也是动物彼此之间模仿学习的好机会。动物完成一个行为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只有代价少而收获多的行为才是有适应意义的、能通过自然选择的行为。但是很多动物总是要完成一些对它本身很不利甚至是杀身之祸的、但对种群有利的行为。这种牺牲自己、使种群得利的行为称为利他行为。利他行为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损己利他,二是互利。工蜂与敌害作斗争时,为保护同类,它们将针刺人敌害的体内,最后牺牲自己,这是损己利他的行为。生活于热带的留鸟,一些未达到性成熟的幼鸟不离开双亲,在双亲又孵出幼鸟时,它们协助双亲去喂食幼鸟,在这个过程中,幼鸟既帮助了双亲,也从双亲那里学到了哺育幼鸟的经验,为自己繁殖后代学会了本领,这是互利的表现。

②竞争 种内竞争的实质是为了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和个体的生存,表现的行为有威胁、攻击、屈服、逃避,这些是非杀伤性的,但也有杀伤性的。同一种的毒蛇在群居时发生竞争,彼此之间都不使用毒牙、毒腺等致命性武器,而是用头从一侧去压迫对手。野猪在产下幼仔时,最后出生的那只常常被母野猪吃掉。这种杀伤性的竞争往往是幼体发育不全或食物不足而致。

③等级行为 发生于具有严格性成员关系的社群动物中,如社会性昆虫和一些以家庭式成员组成的哺乳动物社群中。等级的顺序一般是上下垂直式的。如蜂群,蜂王有支配控制工蜂的权力,有选择雄蜂交配的权利,对于食物、居住条件也有优先权。决定等级的方式可通过成员间的竞争或智力的高低来决定。如猴群中猴王的确定是通过体力的强弱和竞争来决定的。猩猩是智力较发达的动物,它们中有时是用智力来决定等级的。

(2)通讯行为 在动物的生活中,一个个体发出刺激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称为动物通讯。通讯行为是动物社群中行动协调一致的保证。根据信息源可将它分为:

①视觉通讯 是视觉器官发达的动物之间最普遍的通讯方式。这在昆虫、鸟类、哺乳动物中较为常见,如发现一动物在奔跑,其他的也跟着跑。

②化学通讯 动物通过释放和接受化学物质达到彼此间的信息交流,是利用化学物质作为信号来传递信息,这个过程叫做化学通讯。它几乎存在于整个生物界。如昆虫体表可分泌不同的激素传递着聚集、跟踪、警报等不同信息;鱼的皮肤能释放警戒激素;戴胜鸟的尾脂腺释放出具有特殊臭味的油脂来显示它的存在;狗能通过自己的尿液气味识别自己的子女和占有的领地或走过的路线。动物对化学信息的接受器主要有昆虫的触角,它可感知信息激素的一个分子所传递的信息;嗅细胞,水鳗的嗅细胞可感知23个化合物分子的接触;味觉细胞。化学通讯的优越性表现在:化学物质的专一性,使其传递的信息具有较强的准确性;化学物质在空间可保留较长的时间,从而使它传递的信息具有时间的连续性;化学物质的传递主要借助于空气流动,因而由此传递的信息具有远距离传递的可靠性。

③机械通讯 动物的发声引起介质的机械震荡,从而把声音传给其他个体。这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叫机械通讯,是听觉器官发达的动物之间的通讯方式,它不受时间的限制,白天和晚上均可进行,其信号是声音。动物的发声器有多种:螽嘶可借助翅的摩擦发出几百赫兹到11万赫兹的声音;鱼类借助声肌和鳔也能够发出声音;雄蛙将声带发出的声音通过鸣囊共鸣得以扩大;鸟类借助鸣管和鸣肌可发出各种呜叫;兽类借助喉内的声带和口腔的共鸣可发出不同的吼叫;海豚还可借助气管外的气囊系统发出超声波。动物接受声音的结构叫听器。动物的听器也有很多种:蝗虫膜状听器位于腹部第一节两侧;蟋蟀的听器位于前足胫节的基部;海蜇口腕的听石可感知次声波的冲击;脊椎动物的听器随进化而不断复杂化:鱼只有内耳,两栖类始有中耳,中耳内有一块听骨;爬行类和鸟类内耳形成耳蜗,中耳内有一块听骨;哺乳类中耳有三块听骨并出现外耳道和可动的耳壳,使接受声音的效果不断提高。机械通讯的优越性表现在:它比化学通讯更丰富,可通过不同的声波传递多种信息;它可有多种功能,通过双耳的接收可辨知方向和障碍,这对于夜行动物尤为重要;传递的信息准确性强,通过声音可寻找猎物或发现天敌。

④辐射通讯 包括光通讯和热通讯。

光通讯 利用光的传递达到信息的交流,称为光通讯。目前已发现千种以上的动物能自身发光,深海中的许多动.物、飞舞的萤火虫、青蛙跳动的心脏等都能发光。一般认为生物发光是细胞内的荧光素在酶的催化下经氧化而发光的,这种光几乎不产生热量,又叫冷光。更多的动物的光通讯是借助于外光源来表达自己的。但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接收光信号的感受器。原生动物绿眼虫的红色眼点是原生质内集聚的色素,使之具有感光作用;涡虫的眼点是由感光细胞和色素层构成的;蚯蚓、海胆、贝类的体表分布着感光细胞;昆虫的眼比较复杂,有单眼和复眼之分,单眼用于感光,复眼用于成像,虽然成像的准确性不如哺乳动物,但它对运动的物体却十分敏感。鱼体内有球形晶状体,缺乏调节晶状体曲度的能力;鸟的视觉最发达,眼球和身体的比远大于哺乳动物的比,其眼扁圆,适于远视,眼球外除巩膜外还有巩膜骨保护,睫状肌为横纹肌,具较强的收缩能力,可瞬时将远视眼变为近视眼。光通讯对动物的生物学意义是:可准确表达动物实体和周围环境的全部信息;发达的视力可获得微小或远距离的信息;传递信息丰富多彩,不仅可辨知动物的形态、种类、年龄、性别等,还可表达内心世界。

热通讯 通过对热量的散发和接受取得动物间的联系,称为热通讯。动物在新陈代谢中能不断辐射出热量;动物体表分布着冷热感受器,可以传递热信息。蝮蛇和响尾蛇在跟与鼻孔之间有异常灵敏的热定位器,能感知周围微小的气温变化,从而在夜间也能发现鼠类的活动。

5.节律行为和定向行为

(1)节律行为

动物体的活动或运动适应环境中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有节律性的变动,称之为节律性行为。

①昼夜节律 动物的活动和生理机能与地球的昼夜相联系,出现大约每隔24h重复进行的现象,称为昼夜节律或日周期节律。动物根据昼夜活动的特性可分为以下四类:白天活动的,称昼行性,大多数鸟类、一部分哺乳类、昆虫以及少数两栖类和爬行类属于昼行性;黄昏或晨曦活动的,称晨昏性,夜鹰为晨昏性;黑夜活动的,称夜行性,大部分两栖类和爬行类、一部分哺乳类、昆虫和少数鸟类(如猫头鹰)属于夜行性;不规则活动的,称无节律性,蚂蚁、鼹鼠以及大多数土壤动物都属于无节律性。在光照强度的影响下,许多浮游动物进行着有节律的昼夜垂直迁移现象,它们在夜间集中到水体的表层,白天则下降到深层。

②季节节律 动物随季节的改变而发生周期性的行为。如大多数动物都有一定的繁殖行为,通常在春季;许多鸟类在冬季来临之前迁往南方温暖地区越冬;两栖类、爬行类到了冬季都有冬眠行为;鱼类具季节洄游;生活在温带和亚热带的动物表现出典型的季节性活动周期;生活在热带的动物,其活动规律与一年中的降雨量相适应。

③潮汐节律 很多海洋生物的活动与潮水涨退的变化相适应,称为潮汐节律或月运节律。潮汐现象是在日、月对地球引力下形成的。如牡蛎、蛤蜊、藤壶等涨潮时在水下觅食;蟹类等涨潮时躲藏在洞穴内,当潮水退落时爬出洞穴,在海滩上觅食。如果把它们从海滩上转移到一个没有潮汐更替的环境中,它们仍然表现出与潮汐变化时刻相呼应的活动规律。

④生物钟 生物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就叫做生物钟。比如公鸡到清晨一定时刻鸡啼,猫头鹰的体温恰好在夜里十二点最高。生物钟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并不是在动物体内真正有这种具体的形态结构,而是指动物体内存在着类似时钟的节律性。其实,生物钟不只是动物有,植物的生命活动也存在这种节律性。

动物的节律行为是与其生活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保持——致的,从而使其对环境能良好适应。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环境因素有光、温度、湿度、食物、水分等。改变环境因素的周期可引起动物行为的改变。如蟑螂是夜行性动物,当人为地把“白天”和“黑夜”颠倒过来,它的活动也随之改变。利用人工光源,把鸡舍内的24h变成两个昼夜,鸡的活动节律也会随之变化,甚至由24h1枚卵变成12h1枚卵。但动物的节律行为并不是对自然界某些因素周期性变化的简单反应。即使把动物最敏感的呈周期性变化的因素维持在恒定的水平上,也不能彻底改变动物的节律行为。如生活在海滨的砂蚤,其活动周期与潮汐更替同步,一旦把它们养在海水罐中,并维持恒定条件,它的节律行为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其活动周期依然与潮汐变化保持一致。显然,环境因素的周期性变化只是动物节律行为的外部因素。控制动物节律行为的结构在生物体内。但不同动物节律行为的启动结构不相同。

(2)定向行为

动物可以依靠某种感觉器官来进行定向活动。大多数动物在其活动区域中,都有其特殊的定位方法。如人类主要依靠视觉定向,蝙蝠主要依靠听觉定向,一些昆虫、水生动物和哺乳动物主要依靠化学定向。

①化学定向 依靠对化学物质的感受来定向。这在社会性昆虫、水生动物以及某些哺乳动物的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如蚂蚁外出觅食时,能利用其分泌物来标志路线,引导同巢的其他蚂蚁找到食物源地;狗外出活动时,不时地在路旁小便,并不是因为膀胱的压力,而是留下化学信号,当作回来时的路标;水生动物对化学刺激特别敏感,鱼类的洄游属于化学定向。实验证明鲑鱼的生殖洄游是依靠化学物质来定向的,如果将鲑鱼的鼻孔堵塞,它们就不能洄游到其出生的河流中。因为每一条河流中都含有特殊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特有信号印记在幼鱼的脑中,后来它们就可以根据这种化学信号追溯到原产地。

②视觉定向 很多动物都以视觉作为定向的主要工具。候鸟具有迁徙的习性,且迁徙时的飞行路线都是固定不变的。根据野外观察和室内实验证实,鸟类在白天飞行,大多是根据太阳的位置来定向的;在夜间飞行则是依靠星辰的位置来定向的。但鸽子飞行是靠非视觉的导航系统来定向的。

③听觉定向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会产生回波。许多动物能识别回波,并借以判定物体的位置,这种定位方式称为回声定位。如在布满铁丝的暗室中,蝙蝠也能畅通地飞行,就是因为它们能进行回声定位。但若把它们的耳朵堵塞,它们就会撞到铁丝上,而且不能捕食。海龟、鲸、海豹等动物都是靠回声定位避开障碍物和寻找食物的。

动物的行为不仅在时间上有约束,在空间上也受到控制。生活在海洋中的海龟、沙漠中的蚂蚁和空中的候鸟,随时都要确定自己的位置,以确定运动的方向,否则将被自然淘汰。在空间上的定向行为可分为两种:

①趋性行为 动物对刺激产生的定向运动叫趋性运动。这是最简单的定型的定向运动。绿眼虫趋向光源运动,蚯蚓逆光源运动等。高等动物的趋性行为不明显,而是更复杂的定向运动,以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

②迁移行为 动物的迁移行为是一种复杂的定型的定向运动,具有集群性、定向性、定时性和周期性四个特点。迁移行为普遍存在于动物界中。昆虫的迁移一般没有方向性,多受风向和食物的影响;我国的河蟹有洄游的习性;两栖类的迁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成体回到水域繁殖,一种是幼体迁出水域去占领陆生栖息地,两栖类的迁移多发生在夜间;爬行动物的迁移最典型的是海龟的迁移,每年按时从上千公里外的海域游到特定的岛屿,在夜间爬上沙滩完成产卵活动,幼龟孵化出来后又直奔大海,回到其父辈生长的海域;鸟类的迁移更为典型,每年秋末时,成群的大雁向南飞去,度过寒冷的冬季;兽类也有迁移行为,美洲驯鹿夏季时生活在阿拉斯加的马金利山区,以矮树和草本植物为食,初冬开始大规模南迁,以草类和地衣为食,世世代代往返于同一路线的两地区之间。动物迁移的意义在于:可获得更大范围的食物来源;增加异性个体的接触机会,有利于种群的发展和延续;迁移过程也是生物个体接受自然选择的过程,有利于种群的更新和进化。

6.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1)先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基因控制、在动物的种族发展中形成的,大都由特异性刺激引起,行为较为简单。

①趋性 是动物对刺激产生的一种最简单的定向适应性行为。根据刺激物性质的不同而分为趋光性、趋化性、趋热性等。昆虫等动物具趋光性。寄生虫能辨认寄主,是对寄主身上散发出来的特殊化学物质十分敏感,这是趋化性。臭虫总是向温度较高的地方集中,周围环境发生1的变化它都能感知,这是趋热性。

趋性是整个动物体都产生运动,没有神经系统的原始种类也具有趋性。在高等动物,趋性是很少的。

②反射 是通过神经系统,动物体某一部分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反射主要存在于无脊椎动物和低等的脊椎动物,到了哺乳动物反射只占行为的很少一部分。原生动物、海绵动物等没有神经系统,所以没有反射。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如人的眨眼反射、脊蛙的搔扒反射都属于非条件反射。

③本能 是动物先天具有的,由刺激引起但不完全由刺激决定的一种行为。它与动物体内的生理状况有关,由遗传决定,必须到一定的发育阶段才能出现。本能在种内的个体中表现大都相似。如有性生殖的动物,到一定的发育阶段都有性欲和交配。各种织网蜘蛛,它,们都能吐丝织网。蜜蜂的工蜂到一定的发育阶段都可以采粉。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都是本能。

(2)后天性行为

动物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新的行为就是后天性行为。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后天性行为所占的比重越大。这种行为与遗传无关,在种内中各个个体的表现也不相同,它是在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实现的。

①印随行为 是动物出生后早期的学习方式,有特定的敏感期。年幼动物在出生后不久(有时甚至是数小时)建立与一个体(通常是双亲之一)的牢固的依附关系。如小鸭为了生存,必须在出生后不久迅速地与其双亲建立起行为纽带。这种行为纽带的建立是一种学习,叫做印随行为。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出现有一个临界期,通常是动物幼年期的一个阶段,过了这个阶段就不会发生。

②观察学习 又称模仿,是动物观察模仿同类动物的行为,它不具特定的敏感期。观察学习的现象在许多动物中是十分普遍的行为。如小鸡模仿母鸡啄食,小猩猩观察同类成年个体捕食的种类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采食种类。观察学习的意义在。于:从同类中学习经验不消耗精力,同时这种适应环境的方式也不完全依赖遗传机制来继承,这对动物获得新知识和不断地适应新环境是十分有利的。

③联想学习 也称条件反射。动物受到某一条件(第一刺激)刺激产生自然(无条件)反应,然后用第二刺激和第一刺激同时进行,多次后仅用第二刺激也能达到第一刺激效果的状况,称为条件反射。

④判断与推理 是动物后天性行为的最高级形式,是利用经验去解决问题,因而是高等动物具有的能力。最著名的例子是“绕道问题”。大鼠、狗和浣熊通过尝试与矫误,多次乱跑乱转,偶然绕开木桩,从而获得了食物。但黑猩猩和猴在同样情况下,一次就能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推理过程。如把香蕉挂在黑猩猩够不着的高处,它一观察到食物则会堆积木箱或用粗细两根不同的竹竿相接去获得食物。

⑤习惯化 是一种最简单的学习,实际上是刺激特异性疲劳。当一种刺激重复进行时,动物的自然反应逐渐减弱,最后完全消失。动物对既无积极意义又无消极影响的无关刺激不予反应称为习惯化。如田野中置一稻草人,开始时,小鸟对稻草人的晃动十分害怕,但久而久之,它们就不害怕稻草人,甚至有时还落在其上休息。习惯化的意义是使动物放弃一些对其生活无意义的反应。习惯化可以减少动物能量的消耗,这是一种有利的学习。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资料:第五章 遗传学与进化

[考点解读]

遗传是指生物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在各方面的相似现象;而变异一般指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的共同特征,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生物如果没有遗传,就是产生了变异也不能传递下去,变异不能积累,那么变异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说,遗传与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但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则是绝对的、发展的。本章内容主要包括有变异(突变和渐变),孟德尔遗传(一对基因杂交、两对基因杂交、多对基因杂交),多等位性、重组、伴性遗传,哈迪-温伯格定律,进化的机制(突变、自然选择、生殖分离、适应、适合)。根据IB0考纲细目和近年来试题的要求,以下从知识条目和能力要求两方面定出具体目标

@第一节

遗传物质本身发生质的变化,从而导致生物性状改变,称为变异。广义上的变异可以分为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和基因(DNARNA)突变。狭义的变异单指基因突变。

一、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畸变是指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生物的变异。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两种类型。

1.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分为四种类型: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1)缺失 一个染色体一臂发生两处断裂,中间部分丢失,然后断裂处愈合,形成缺失。缺失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缺失杂合体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由于一条染色体缺少一个片段,同源染色体相应部分无法配对,拱了起来形成弧状的缺失圈。当然,如果缺失部分发生在端部就没有这种缺失圈(1-5-1)。缺失的一段中如果含有严重影响生物体正常生活力的因子,或者缺失的部分太大,个体通常死亡。如果缺失部分对生活力的影响不严重,个体能存活,会出现拟显性现象。例如,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含有等位基因AaA是显性基因,a是隐性基因。如果发生包括A在内的片段丢失,由于没有显性基因的掩盖,于是表现出假显性性状。

(2)重复 重复是指一个染色体,除了正常的组成之外,还多了一些额外的染色体片段。存在重复的染色体片段,在同源染色体配对时,出现和缺失时类似的拱形结构,这是由于重复的部分无法配对,拱了出来。和缺失相比,重复的遗传影响比较小,但重复也不能太大,否则也会由于遗传上的不平衡导致死亡。重复也产生一定的遗传效应,如果蝇的棒眼类型是X染色体上16A区重复所致。观察唾液腺染色体,X染色体16A区有4个明显横纹,如果横纹重复一倍会出现棒眼遗传效应(B表示),即复眼中小眼数从几百个降到几十个成为棒眼;如果这个区域再重复变成三份时,果蝇也会成为重棒眼(BB表示),小眼数目仅20多个。

(3)倒位 倒位是指染色体中断裂的某一片段倒转了位置又重新愈合的情况。倒位之后,由于基因的排列顺序的变化,也会造成遗传效应。在倒位的纯合体中,同源染色体都是倒位的,可以正常联会配对,减数分裂是正常的,看不出有什么遗传效应。但将倒位的个体和非倒位的个体杂交后形成杂合体时,减数分裂比较复杂,在粗线期会产生倒位环(如图1—5—2)

(4)易位 易位是指一个染色体的片段接到另一个非同源染色体上,其中常见的是两个非同源染色体相互交换了片段,产生相互易位。例如,一个染色体的顺序是ABCDE,另一个非同源染色体的顺序是LMN0,相互易位的结果如图1-5-3所示。在易位杂合体中,减数分裂的粗线期由于染色体同源部分配对,会出现十字形的图形,到了分裂后期工,十字图形逐渐拉开,这时可以出现两种情况:或出现一个大圆圈,或者成为8字形。由于两个邻近的染色体交互分向两极,一般只有8字形的,每一个细胞可以得到完整的一套染色体,细胞才能成活。这种交互分离往往使易位的染色体分向一个细胞,而非易位的染色体向另一个细胞,这样就使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受到抑制,出现所谓的“假连锁”效应。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一般地,遗传上把一个配子含有的染色体数称为一个染色体组或基因组。如果细胞核内含有染色体组整数倍的染色体,称为整倍体;如果含有的染色体数不是染色体组的整数倍,称为非整倍体。

(1)整倍体

①单倍体和二倍体 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和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分别称为单倍体和二倍体。高等植物的单倍体,与其二倍体相比,通常较小、生活力低和不育。只有极少数的单倍体动物能成活,如雄性蜜蜂和黄蜂。几乎所有正常生长的动物都是二倍体(2n)

②多倍钵 多倍体的染色体数目是单倍体的三倍、四倍或更多倍。多倍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界,对进化有很大的意义。同源多倍体,是由染色体复制,而细胞质不分割形成的。同源多倍体在生产上有重要的价值,香蕉和黄花菜是天然的三倍体,无籽西瓜是人工制造的三倍体。异源多倍体,是由两个不同种杂交,所得的杂种再经过染色体加倍而形成。自然界中,有许多异源多倍体,在栽培作物中,普通小麦、陆地棉、海岛棉、胜利油菜、烟草等都是异源多倍体。

(2)非整倍体

①单体 丢失一条染色体的二倍体生物称为单体。其染色体一般公式为(2n—1)。单体减数分裂时,无对可配的那条染色体可随机进入细胞两极,因此可形成两种类型配子:n(n—1)

②三体 多一条染色体的二倍体称三体。其染色体公式为(2n+1)。由于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多一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期形成一个三价体。如果该三价体的两条染色体移向一极,第三条移向另一极,形成的配子类型就分别为(n+1)n。三体可产生不同的表型,这取决于染色体组中的哪条染色体以三重状态存在。在人类,一条小的染色体(常染色体21)以三重状态存在时具有严重的不良效应,即患唐氏先天愚型症。

③四体 多二条染色体的二倍体称四体。其染色体公式为(2n+2)。由于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多两条染色体,减数分裂前期可形成一个四价体。该四价体的行为与同源四倍体的相同。

④双三体 对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来说,每对都多一条染色体的二倍体称双三体,其染色体公式为(2n+1+1)

⑤缺对体 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称为缺对体,这种情况,对二倍体(2n-2)来说,通常是致死的。但对于多倍体来说仍可成活,例如,异源六倍体小麦的某些缺对体(6n-2),虽然生活力和可育性都降低,但仍可成活(由于多倍体的遗传重复)

二、基因突变

一个基因内部结构发生细微改变,而且这种变化可以遗传下去,称为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染色体上一个座位内的遗传物质的变化,故又称点突变。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基因突变为遗传学研究提供突变型,为育种提供素材。所以基因突变有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意义。

1.基因突变的特性

(1)随机性 摩尔根在饲养的许多红色复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色复眼果蝇。这一事实说明基因突变在发生的时间上,在发生该突变的个体上,在发生突变的基因上都是随机的。

(2)突变的多方向性和复等位基因 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即可以突变为多种等位基因,如基因A可以突变为ala2a3……,因而在该座位上个体的基因型可以是AAAaIAa2Aal……多个组合。染色体座位上有两种以上的基因存在,即复等位基因。

(3)稀有性 基因突变是极为稀有的,也就是说野生型基因以极低的突变频率发生突变。大肠杆菌对链霉素的抗性突变率为4X10-10,玉米紫色籽粒突变率为1X10-5;人亨廷顿舞蹈病突变率为1X10-6,血友病突变率为3X10-5等。

(4)可逆性 野生型基因经过突变成为突变型基因的过程称为正向突变。正向突变的稀有性说明野生型基因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结构。突变基因又可以通过突变而成为野生型基因,这一过程叫回复突变。

2.基因突变的类型

基因突变可自发亦可诱发,自发产生的突变型和诱发产生的突变型在本质上没有差别,诱变剂的作用只是提高基因的突变频率。按照基因结构改变的类型,突变可分为碱基置换、移码、缺失和插入等。

(1)碱基置换突变 一对碱基改变而造成的突变称为碱基置换突变,其中一个嘌呤为另一个嘌呤所取代,或一个嘧啶为另一个嘧啶所取代称为转换;一个嘌呤为一个嘧啶取代,或一个嘧啶为一个嘌呤所取代称为颠换。

(2)移码突变 DNA的碱基序列中一对或少数。几对邻接的核苷酸的增加或减少,造成该位置后的一系列编码发生了变化,称为移码突变。移码突变由于能引起蛋白质分子的全部改变,或形成不正常的蛋白质,将引起生物性状严重异常,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3.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殖细胞中,这样的突变可以遗传给下一代;也可以发生在体细胞中,即细胞突变,这种突变可以引起当代生物在形态或生理上的变化,如某些癌症的发生等,一般不遗传给下一代。

4.突变的诱发

DNA复制、DNA损伤修复等导致的基因突变,称为自发突变;因环境等因素引起的突变,称为诱发突变。引起基因突变的因子叫诱变剂。诱变剂的种类很多。

(1)物理性诱变剂 宇宙射线可能是自然界中引起突变的主要因素,X射线、γ射线、中子流、紫外线等均可引起基因突变。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亦可引起基因突变。

(2)化学诱变剂 化学诱变剂种类很多。如工业污染中的煤烟和汽车尾气中的苯、芘、苄等;工业试剂及工业原料中的乙烯亚胺、甲醛;食品工业中用的亚硝酸盐,食品污染中的黄曲霉毒素;药物中的氮芥、磷酰胺;抗生素中的丝裂霉素C、放线菌素D;核酸代谢中的5-氟尿嘧啶,5-溴尿嘧啶(5-BU)、烷化剂等均可引起基因突变。

(3)生物诱变剂 某些病毒由于其DNA结构简单,也可导致基因突变。

4,突变发生的机制

(1)化学因素

①碱基类似物 如果一种化合物的分子构象很像天然化合物,可在某个化学反应中取代天然化合物。碱基类似物就是一大类。在DNA复制过程中碱基类似物引起碱基对错配。如5-溴尿嘧啶(5-BU),它有两种形式:酮式和烯醇式。

5—BU酮式结构与T结构相似,在DNA复制过程中由A—T变成A—BU 5-BU取代之后,在下一次DNA复制过程中烯醇式5-BU和鸟嘌呤G配对(5-BU醇式结构和c结构相似),出现G—BU碱基对。这样,A—T就被置换成G—C

②诱变剂 亚硝酸或烷化剂等诱变剂可以改变核酸中核苷酸化学组成;与DNA复制无关。如亚硝酸有脱氨作用,使腺嘌呤(A)脱氨成为次黄嘌呤(H);使胞嘧啶(C)脱氨成为尿嘧啶(U);使鸟嘌呤(G)成为黄嘌呤(I)。脱氨后生成的次黄嘌呤与胞嘧啶配对,脱氨后生成的尿嘧啶与腺嘌呤配对。在下一次DNA复制时,胞嘧啶(C)又按常规与鸟嘌呤(G)配对,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配对。结果由原来的A—T转换为G—C,或由原来的G—C转换为A—T,导致DNA分子核苷酸次序发生变化。

③结合到DNA分子上的化合物 吖啶类属于这类化学诱变剂。吖啶类化合物的分子构型较扁平,能插入到DNA相邻碱基之间使它们分开,导致碱基对的增加引起移码突变。

(2)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中紫外线是常见且常用的诱变剂。其作用机制是,当它照射到DNA分子上时,使邻近碱基形成二聚体(主要是胸腺嘧啶二聚体TT)。二聚体的形成使DNA双链呈现不正常构型,从而带来致死的效应或导致基因突变,其中包括多种类型的碱基置换。

第二节 孟德尔遗传

遗传与变异现象早为人们所知,但是子代与亲代之间为什么相似而又不,全相似?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是怎样传递的?它们是否有客观的规律性?最先通过科学试验揭示这一奥秘的是遗传学的奠基者——孟德尔(Mendel1822—1884)。他在原奥地利布隆城修道院做修道士时,选择了菜豆、豌豆、山柳菊、玉米和紫茉莉等植物进行杂交试验,历经8年努力,于1865年在布尔诺自然科学研究协会上分两次宣读了他的论文——“植物的杂交试验”,第二年在该协会的会刊上发表。可是孟德尔的创造性成就并没有受到当时学术界的重视,直到1900年才被重新发现,并经过类似的试验予以证实。他的学术论点也经整理称为孟德尔定律,为遗传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一对基因杂交

孟德尔的整个实验工作贯彻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每次实验从单因子,即单一性状入手。单因子杂交试验就是只考虑有明显差异的一对相对性状。至于相对性状,就是同一性状的相对差异,例如豌豆花色的红色与白色、种子形状的圆形与皱缩等。孟德尔通过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的研究,揭示了遗传的第一个规律——分离规律。孟德尔以高株(2m)豌豆与矮株(02m)豌豆为亲本(P)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发现,不论以高株做母本,矮株做父本,还是反过来,以高株做父本,矮株做母本,正反交的子一代(F1)全部表现为高株性状,杂种(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F1自交,产生的F2代共有1064株,其中高株有787株,矮株有277株。两者的比例是284l,约为31的比例。在F2代中不仅出现显性性状,同时也出现隐性性状(矮株),这种现象叫做性状分离。用遗传图式表示上述杂交结果如下:

1.分离规律的实质及解释

为了解释这些遗传现象,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假说:

(1)相对性状是受细胞中相对的遗传因子所控制。

(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是单个存在的。

(3)杂种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产生数目相等的两种

类型。

(4)雌雄配子之间的结合是随机的,且机会相等。

1910年丹麦学者Johannson把遗传因子称为基因,这个术语一直沿用至今。现在用孟德尔的假设解释前面介绍的豌豆杂交实例。豌豆纯种高株用基因符号TT表示,用tt表示矮株。高株(TT)与矮株(tt)杂交,高株只产生一种T类型配子,矮株只产生一种t类型配子。 T配子与t配子结合产生子一代杂种(Tt),控制相对性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座位的一对基因,称为等位基因,如Tt.由于Tt是显性,F1表现高株性状。子一代杂种(Tt)形成配子时,这一对等位基因彼此分离,产生数目相等的Tt配子,两种配子随机结合形成F2代,出现14TT24Tt14tt,由于TTTt均表现为高株,tt为矮株,造成高株与矮株的分离比例是31,用遗传图式表示如下:

在进行遗传学分析时经常要涉及到以下术语:

①纯合体与杂合体 纯合体由同类型配子结合而成,它们的一对基因是相同的,例如纯合体高株是TT,纯合体矮株是tt,它能够真实遗传。杂合体由不同类型配子结合而成,它们的成对基因是不一样的,例如杂种Tt,它不能真实遗传,杂种后代发生分离。

②基因型与表现型 基因型表示生物个体的遗传组成,通常只表示出所研究的一对或几对基因。例如豌豆高株的基因型是TTTt,矮株的基因型是tt。表现型则是生物个体表现出的性状,例如植物表现出的红花或白花,果蝇的长翅或残翅,它们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是决定表现型的,但是不同的基因型可表现出相同的表现型,例如TTTt。在环境的影响下,相同的基因型也可出现不同的表现型。例如绵羊角的遗传,在杂合体时(Hh),雌性表现无角,而雄性则表现有角。

2.等位基因分离的验证

(1)花粉直接检查法

在减数分裂期间,同源染色体分开并分配到两个配子中去,杂种的等位基因也就随之分开而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去,如果这个基因在配子发育期间就表达,那么就可用花粉粒进行观察检定。例如玉米糯性与非糯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控制着籽粒及其花粉粒中的淀粉性质,非糯性的为直链淀粉,由显性基因Wx控制,糯性的为支链淀粉,由隐性基因wx控制。碘液染色时,非糯性的花粉呈蓝黑色,糯性的花粉呈红棕色。杂种花粉染色时,两者比例为11,清楚地说明巧产生了带有Wx基因和带有wx基因两种花粉:

(2)测交法

把杂种或杂种后代与隐性个体交配,以测定杂种或其后代的基因型,这种方法称为测交。如果等位基因在杂种形成配子时分离,就会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反映在测交后代中也应出现两种类型,约为11的比例。如以杂种Tt为例,让杂种Tt与矮株tt测交,结果获得测交后代166株。其中87株为高株,79株为矮株,比例接近11

3.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在孟德尔研究的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中,显性现象都是完全的,杂合体(例如Tt)与显性纯合体(例如TT)在性状上几乎完全不能区别。但后来发现有些相对性状中,显性现象是不完全的,或者显隐关系可以随所依据的标准而改变的。但这并不有损于孟德尔定律,而是进一步发展和扩充。

(1)不完全显性 两杂交亲本的花色分别为红色和白色,P1的花色为粉红色,F1自交,F2的花色出现了红色,粉红色和白色,其比例为121。这种现象称为不完全显性。

(2)等显性 双亲性状同时在后代个体上出现,例如人的AB血型。

(3)镶嵌显性 双亲的性状在后代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表现出来,这种双亲的性状不一定有显隐性之分。例如,我国学者谈家桢先生对异色瓢虫色斑遗传的研究表明,用黑缘型鞘翅(SAuSAu)瓢虫(鞘翅前缘呈黑色)与均色型鞘翅(SESE)瓢虫(鞘翅后缘呈黑色)杂交,子一代杂种(SAuSE)既不表现黑。缘型也不表现均色型,而出现一种新的色斑,即上下缘均呈黑色。在植物中,玉米花青素的遗传也表现出这种现象。

(4)条件显性 条件显性是指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因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改变。例如,人类秃顶的遗传,是秃顶基因B的作用,在男性BBBb皆表现为显性,出现秃顶性状;而在女性Bb则表现为隐性,只有BB时才表现出秃顶性状,因而秃顶在女性中少见。

二、两对基因杂交

孟德尔研究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提出分离规律后,进一步研究了两对和两对以上相对性状之间的遗传关系,揭示了遗传的第二个基本规律——自由组合(独立分配)规律。

孟德尔仍以豌豆为材料进行双因子杂交,所选用的亲本分别是:一个为子叶黄色、种子圆形,另一个为子叶绿色、种子皱形,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其Fl全部是黄色圆粒种子。表明种子颜色这对相对性状,黄色是显性,绿色是隐性;种子形状性状中,圆粒是显性,皱粒是隐性。再让F1自交,结果得到556粒种子,其中有四种类型,即黄圆、黄皱、绿圆、绿皱。四者比例为9331

从上可以看出,如果按一对相对性状进行分析,则为:

黄色:绿色=(315+101)(108+32)=416140=31

圆粒:皱粒=(315+108)(101+32)=423133=31

F2代分离符合31的比例,说明它们是彼此独立地从亲代遗传给子代,没有任何干扰。同时F2内出现两种重组型个体,表明两对性状遗传是自由组合的。

1。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解释 孟德尔认为,两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以Rr分别代表种子的圆形和皱形,以Yy分别代表子叶的黄色和绿色,这样,种子圆形子叶黄色亲本的基因型为RRYY,种子皱形子叶绿色亲本的基因型为rryy。在这里,基因型RRYYrryy都包含了两对基因而且它们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因而两种基因就出现了在配子中的重新组合。 RY组合形成RY型配子,ry组合形成ry型配子,通过杂交,雌雄配子受精结合形成基因型为RrYyFI,由于RrYy为完全显性,所以,F1表现型皆为圆形黄色。F1自交,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RrYy彼此分离,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在配子中不同对的等位基因随机组合,即RYRyrYry组合到一起,形成数目相等的四种类型的配子,即BYRyrYry,其比例为1111Fl自交,雌雄配子的四种类型随机结合,就形成了F216种组合,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其比率为9331,如图1-5-4所示。

孟德尔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提出了自由组合规律。其实质则是F1在形成配子时,每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2。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

用双隐性纯合亲本与F1杂交,按照自由组合规律,F1可产生四种配子,即YRYryRyr,比例为1111。双隐性纯合体只产生一种配子,即yr。因此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理论上能反映F1所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

三、多对基因杂交

1.多对性状杂交的F2,基因型和表现型

含有两对等位基因的杂种,例如RrYy,在产生配子时,按照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规律,将产生四种类型,正是2的平方,自交后所形成的基因型正是3的平方,即9种类型,而表现型则是2的平方,即4种类型,其表现比率又正是(31)2的展开式,即9331。据此推论,三对基因的杂种F1的配子类型是23种,即8种类型,Fl自交,F1的基因型数目将是33,即27种类型,其表现型将是238种类型,其比率将为(31)3的展开式,同理,n对基因的杂种F1所产生的配子数应为2nF1自交后,F2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率将分别是3n2n(31)n的展开式。详见表1-5-1

2.孟德尔规律的意义

孟德尔所提出的两个遗传基本规律,无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理论意义

孟德尔的工作,为遗传学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明确地提出了作为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基础单位——遗传因子,并从本质上揭示了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同时,两个规律阐明了颗粒遗传的理论,他的基本论点是:遗传因子是独立的,互不了昆合的。通过有性杂交导致基因的分离和重组,这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为现代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实践意义

①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有性杂交育种是常规育种的基本方法,两个规律在这方面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预测比率 根据孟德尔比率可以预测后代将出现的类型、数目和比率。这要求选用杂交亲本都是纯系,Fl自交,F2就会出现一定的类型数目和比率。由于基因的分离与重组,还会出现新类型,这样,就可根据预测的比率,安排一定的种植群体,并在F2这一世代中,按照育种目标的要求进行选择。

b,选育新品种 根据基因的分离与重组的原理,在有性杂交育种中,常常利用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综合于后代的一个新的类型中,或利用某一亲本,改造某一优良品种的某一缺点,来获得符合育种目标的理想的动植物新品种。例如,水稻无芒抗病品种的选育,已知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染病r为显性。现选用有芒抗病型AARR和无芒染病型aarr为亲本进行杂交,根据规律就可推知F2将出现的类型数目和比例,在F2群体中,无芒抗病的纯合植株(aaRR)将占有116,无芒抗病的杂合植株(aaRr)将占216,但这两种植株在F2表型上是无法区别的,还要通过F2自交进行鉴定。这样,就可根据上述分析确定大致的群体结构,例如,要在F2中得到10株无芒抗病的纯合植株,那么,F2至少要种160株。

c.基因型的纯化 根据规律可知,杂交亲本(包括自交系的选育),可采用连续自交的方法使其纯化。而且,在杂交后代的选育过程中,通过自交,促使性状分离,以便选优去劣,并使符合育种目标的性状趋于稳定。例如,小麦某些抗病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选用这种抗病植株时,具体性状不一定能够真实遗传,就需连续自交,以获得抗病性状稳定的纯合植株。应当指出,某些需要选取的隐性性状,虽然在F1并不表现,但是遗传基础并没有消失,通过自交,当它一旦表现出来,就必然是纯合状态,因而就可真实遗传,如棉花矮杆、小麦白粒的选育就是这样。

②杂种优势的应用

在杂种优势的利用中,不论动物和植物,只能利用F1,这是因为强大的优势只能表现在杂种一代,如果F1代自由交配,子二代往往由于严重分离,优劣混杂而降低产量,所以杂种一代,不能当作种用。因此,在作物方面必须年年制种,动物方面需选用优良品种配制杂交组合。

③医学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增长,传染性疾病的控制或被消灭,把控制遗传性疾病提到了日程上来。在临床诊断中,一个医生就可以根据遗传规律以及显隐性遗传病的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做出科学的判断,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结肠息肉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先证者常常是杂合子,如果与一个正常人婚配,其子女就将有12发病的可能性,因此,应及早对其子女进行钡餐透检,采取措施,以避免结肠癌变的发生。

此外,开展优生优育的宣传和遗传的咨询工作,也是医务工作者的重要职责,而这些,也离不开遗传学的基本原理,运用规律去分析、研究、解决问题。

四、孟德尔比率的变化

孟德尔比率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表现出来的,这些条件是:①亲本必需是纯合二倍体,相对性状差异明显。②基因显性完全,且不受其他基因影响而改变作用方式。③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机会均等,形成两类配子的数目相等,或接近相等。配子能良好地发育并以均等机会相互结合。④不同基因型合子及个体具有同等的存活率。⑤生长条件一致,试验群体比较大。

这些条件在一般的实验中,只要加以全面考虑和妥善安排,基本上都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因而都能表现出孟德尔式的比率。但是,在孟德尔以后的研究中,有许多事例表现了孟德尔比率的变更,现就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简要介绍。

1.致死基因

孟德尔的论文被重新发现后不久,法国学者库恩奥就发现小鼠中黄鼠不能真实遗传,不论是黄鼠与黄鼠相交,还是黄鼠与黑鼠相交,子代都出现分离:

黄鼠X黑鼠一黄鼠2378,黑鼠2398

黄鼠X黄鼠一黄鼠2396,黑鼠1235

从上面第一个交配看来,黄鼠很像是杂种,因为与黑鼠的交配结果,下代分离为110如果黄鼠是杂合体,则黄鼠与黄鼠交配,子代的分离比应该是31,可是从;上面第二个交配的结果看来,倒是与21很适合。那末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以后研究发现,在黄鼠X黄鼠的子代中,每窝小鼠数比黄鼠X黑鼠少一些,大约少14,这表明有一部分合子——纯合体黄鼠在胚胎期死亡了。

那就是说,黄鼠基因AY影响两个性状:毛皮颜色和生存能力。 AY在体色上有一显性效应,它对黑鼠基因a是显性,杂合体AYa的表型是黄鼠。但黄鼠基因AY在致死作用方面存在隐性效应,因为黄鼠基因要有两份时,即纯合体AYAY时,才引起合子的死亡。

2。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不同对基因间相互作用而导致杂种后代分离比例偏离正常的孟德尔比例,称为基因互作。

(1)互补作用

两对独立基因分别处于纯合显性或杂合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这种作用称为互补作用。发生互补作用的基因称为互补基因。例如,香豌豆的花色遗传,香豌豆有许多品种,其中有两个白花品种,杂交F1代开紫花,F2代分离出916紫花和716白花。

显然,开紫花是由于显性基因CP互补的结果,因此这两个基因称为互补基因。

(2)累加作用

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则能分别表现相似的性状。例如,南瓜果形遗传,圆球形对扁盘形为隐性,长圆形对圆球形为隐性。用两种不同基因型的圆球形品种杂交,Fl产生扁盘形,F2出现三种果形:916扁盘形,616圆球形,116长圆形。

从以上分析可知,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为长圆形;只有AB存在时,为圆球形;AB同时存在时,则形成扁盘形。

(3)重叠作用

不同对基因互作时,对表现型产生相同的影响,F2产生151的比例,称为重叠作用。这类表现相同作用的基因,称为重叠基因。例如,荠菜果形的遗传。常见果形为三角形蒴果,极少数为卵形蒴果。将两种植株杂交,F1全是三角形蒴果。F2则分离1516三角形蒴果:116卵形蒴果。卵形的后代不分离,三角形则有三种情况:不分离;分离出34三角形蒴果,14卵形蒴果;出现151比例分离。

显然这是9331的变形,其中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果为三角形,缺少显性基因为卵

(4)显性上位作用

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其中一对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称为上位性。反之,后者被前者所遮盖,称为下位性。如果是显性起遮盖作用,称为显性上位基因。例如,西葫芦的皮色遗传。显性白色基因(W)对显性黄皮基因(Y)有上位性作

用。

W存在时,Y的作用被遮盖,当W不存在时,Y则表现黄色,当为双隐性时,则为绿色。

(5)隐性上位作用

在两对互作的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性作用。例如,玉米胚乳蛋白质层颜色的遗传。当基本色泽基因C存在时,基因hpr都能表达各自的作用,即Pr表现紫色,Pr表现红色,缺C因子时,隐性基因ccPrpr起上位性作用。

上位性是作用于非等位基因之间,而显性是发生于等位基因之间,所以是不同的。

(6)抑制作用

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显性基因,本身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称为抑制基因。例如,家鸡羽色的遗传,白羽莱杭鸡与白羽温德鸡杂交,Fl全为白羽鸡,F2代群体出现1316白羽毛和316有色羽毛。

基因C控制有色羽毛,I基因为抑制基因,当I存在时,C不能起作用;只有I基因不存在时,C基因才决定有色羽毛。

第三节 多等位性、重组、伴性.遗传

一、多等位性

上面所讲的总是一对等位基因,如豌豆的红花基因与白花基因;果蝇的正常翅基因与残翅基因;其实一个基因可以有很多等位形式,如a1a2,…,an,但就每一个二倍体细胞来讲,最多只能有其中的两个,而且分离的原则也是一样的。一个基因存在很多等位形式,称为复等位现象。

1ABO血型

人类ABO血型系统是复等位基因系列的经典例子。抗原A和抗原B的等位基因IAIB是等显性,IAIB对无抗原的等位基因i都呈完全显性。

ABO血型与基因型关系见表1-5-2

2Rh血型与母子间不相容

Rh血型最初认为是由一对等位基因Rr决定。 RRRrRh+rrRh-。现在知道Rh血型由18个以上复等位基因决定。

Rh—个体在正常情况下不含Rh+细胞的抗体,但如果Rh-个体反复接受Rh+个体血液,就可能产生抗体。Rh-母亲怀Rh+的胎儿,在分娩时,Rh+胎儿的红细胞有可能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液,使Rh-的母亲产生抗体,当怀第二胎时,胎儿为Rh+,可造成胎儿死亡或生一个患溶血症的新生儿。

3.自交不亲合

同类相抗,自交不育,保证了异花传粉受精。烟草是自交不育的,已知至少有15个自交不亲合基因,它们是S1S2S3,…,S15,构成一个复等位基因系列,相互无显隐性关系。

二、重组

基因重组是通过有性过程实现的。我们已知,任何一个基因的表型效应不仅决定于基因本身还决定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通过有性过程所实现的基因重组,虽然不改变基因本身,但新的组,合可导致新的表型。在有性过程中,由于亲本具有杂合性,由此而发生的遗传基础的重组合,就会产生丰富的遗传变异。基因重组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自由组合

由它所形成的重组是不同对染色体的随机组合。

2.连锁互换

这类重组是同源染色体基因相互交换所发生的重新组合。它是较为稳定的重组。连锁遗传现象是1906年美国学者贝特森和潘耐特在香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首先发现的。他们观察到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杂交后代中常有相伴遗传的倾向,这就是性状的连锁遗传现象。1911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根据在果蝇中发现的类似现象提出连锁和交换的理论,从而确立了遗传学第三定律——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

(1)不完全连锁和完全,连锁

①果蝇的性状连锁遗传:摩尔根用灰身长翅纯系果蝇与黑身残翅纯系果蝇杂交,F1都表现灰身长翅。让FI的雌蝇与黑身残翅雄蝇交配,测交后代(F1)的表现型类型及其数目是:21灰长(42)4灰残(8)4黑长(8)21黑残(4)

在测交子代群体中,亲本型(灰长和黑残)84%,明显多于占16%的重组型(灰残和黑长)。显然F1雌蝇产生的四种类型的配子数目是不等的,即亲型配子远多于重组型配子。

②基因的连锁和交换:摩尔根等人用基因的连锁互换理论解释性状连锁遗传现象,其基本要点如下:

a.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座位上。同一条染色体上彼此连锁的基因群,称为一个连锁群。

b.连锁基因常常联系在一起不分离,随配子共同传递到下一代。这种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相伴遗传的现象称为基因连锁。

c.在减数分裂中,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对应片段的交换,一旦交换发生在连锁基因之间,使位于交换片段上的等位基因互换,从而导致非等位基因间的基因重组。由于伺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交换,而使原来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再伴同遗传的现象称为基因交换。连锁的基因之间能够发生交换,称为不完全连锁。例如,F1灰身长翅雌蝇的基因型为BV/bv,在形成配子时,如果在B—V之间发生交换,那么它将产生BVbvBvbV四种配子。

d.如果连锁基因之间发生一次交换(单交换),该交换只涉及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姊妹染色单体,那么,FI每个发生交换的性母细胞将只会产生一半重组型配子,另一半是亲本型配子。但是交换是较少发生的事件,进行减数分裂的全部性母细胞,不可能都发生完全相同的交换重组过程。因此FI产生的配子总数中,大部分(上例中为84)是两种亲型配子,少部分(上例中为16)为两种重组型配子。也就是说,连锁状态的两对基因杂种产生的重组型配子总是少于亲型配子,即少于配子总数的二分之一。

基因的连锁与互换理论和前述果蝇杂交实验结果是一致的,如图1-5-5所示。

③完全连锁

如果用上述果蝇杂交的Fl灰身长翅雄蝇与黑身残翅雌蝇进行测交,其后代只有灰长和黑残两种类型果蝇,而且各占一半。

Fl中只有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两种亲组合,说明F1雄蝇只形成了两种亲型配子,而没有产生重组型配子。也就是说F1雄蝇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之间没有发生基因交换,使连锁的基因不出现重组。这种连锁基因之间不发生交换,从而不出现基因重组的基因连锁称为完全连锁。细胞中数以万计的基因存在于为数不多的染色体上,基因连锁是必然的。同时连锁对于生命的延续也属必要,这样能够保证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每一个子细胞都能准确地获得每一个基因。然而,完全连锁的现象是非常罕见的,迄今为止,只发现雄果蝇和雌家蚕表现完全连锁。不完全连锁基因之间发生交换已被广泛的事实证明。一般认为减数分裂时见到的同源染色体交叉现象,可以作为基因交换的细胞学证据。

(2)交换值与遗传距离

交换值,通常也称为重组率,是指重组型配子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用以表示连锁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频率大小。计算交换值的公式是:

交换值(RF)=重组型配子/总配子数(亲配子数+重组型配子数)X100

测定重组型配子数最常用的方法是使F1与隐性纯合体测交,根据测交后代中重新组合类型的数目直接确定重组型配子的数目。对于水稻、豌豆等白花授粉作物,由于杂交比较困难,可以利用F,的自交后代(F1)计算重组型配子的数目,测定其交换值。

交换值的大小变动在0—50%之间。当非等位基因是不完全连锁时,交换值总是大于0而小于50%。如果测定交换值为0,说明有关基因是完全连锁的。交换值为50%时,两个被测定的非等位基因表现自由组合。

研究表明,连锁基因间的交换值是相对稳定的。交换值越小,即基因间发生交换的频率越低,表示连锁强度越大;交换值越大,则基因的连锁强度越小。一般认为基因间的连锁强度是由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或称遗传距离)决定的,所以通常用交换值的大小来表示连锁基因间的距离,以1%交换值作为一个距离单位(图距单位),或称厘摩(cM)

(3)基因定位与连锁图

基因定位就是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其主要内容是确定基因之间的距离和顺序。只要准确地估算出连锁基因的交换值,就能确定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根据紧密连锁的多个基因之间的距离,可以决定它们之间的相对顺序。将生物已知基因的相对位置标记在染色体上,绘制成图,称为连锁图或遗传学图。两点测验和三点测验是经典遗传学中基因定位的主要方法。这里介绍两点测验的方法。

两点测验又称两点测交,是基因定位最基本的一种方法。两点测验首先进行杂交获得双基因杂种(F1),然后对F1进行测交,以判断这两对基因是否连锁。如果是连锁的,根据其交换值确定它们在同一染色体上的遗传距离。前面提到的果蝇测交试验就是一次两点测验。根据测交结果,bv之间的交换值:

RF(b-v)=(4+4)(21+21+4+4)X100=16

因此b—v之间的遗传距离为16cM(图距单位)

如果对紧密连锁的三个基因abc分别进行三次两点测验,每两个基因之间的距离分别是:a—b5cMb—c10cMa—c15cM;那么,连锁基因abc在同一染色体上的连锁为

3.转座因子改变位置

细胞中能改变自身位置的一段DNA序列称转座因子。它从染色体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位置,或者从质粒转移到染色体上,从而产生变异。第一个转座因子是麦卡林托克(Mc-Clintock1951)从玉米中发现的。她认为遗传基因可以转移,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所以转座因子也称跳跃基因。转座因子还具有控制其他基因开闭的作用,因为当它们插入某些基因,如影响玉米籽粒颜色的基因附近时,能在玉米籽粒发育期间改变其颜色图型,所以转座因子又可称为控制因子。目前已很清楚,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都具有转座因子,例如,多种细菌质粒、大肠杆菌、啤酒酵母、果蝇等。

三、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是连锁遗传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指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

1.性别决定

雌雄性别是生物的一个特殊性状,动物尤其是这样。性别同其他性状一样,也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1)性染色体及其类别 在生物许多成对的染色体中,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其余各对染色体则统称为常染色体,通常以A表示。常染色体的每对同源染色体一般都是同型的,即形态、结构和大小等都基本相似;惟有性染色体如果是成对的,却往往是异型的,即形态、结构和大小、以至功能都有所不同。例如,果蝇有4对染色体(2n=8),其中3对是常染色体,1对是性染色体。雄果蝇除3对常染色体外,有一大一小的1对性染色体,大的称为Y染色体,小的称为X染色体。雌果蝇除三对与雄性完全相同的常染色体外,另有1X染色体。因此,雌果蝇的染色体为AA+XX,雄果蝇的为AA+XY,如图1-5-6所示。

与人类和果蝇相似,凡雄性是两个异型性染色体的动物和某些植物,都称为XY型。这一类生物在配子形成时,雌性个体只产生一种A+X雌配子;雄性产生一半为A+X和一半为A+Y的两种雄配子。这就是雌性和雄性的比例是11的原因。与XY型相似的还有一种XO型,它的雌性也为XX;而雄性只有一个X而没有Y,不成对。蝗虫就属于这一类型,雄配子的一半是A,另一半是A+X

XY型相反,还有一种ZW型的,即雌性是异型的ZW,雄性是同型的ZZ。为了与XY型相区别,特命名为ZW型。鸟类、蛾类、蝶类和某些鱼类属于这一类型。这一类生物的雄配子只有A+Z一种,雌配子的一半是A+Z,一半是A+W,这也是雌雄比例为11的原因。同样也有少数生物与ZW型相似,雌性为ZO型,只有一个Z而没有W;雄性为ZZ型。鸡、鸭等家禽就属于这种类型,雌配子的一半是A,另一半是A+Z

(2)性别决定的畸变,性别决定也有一些畸变现象,通常是由于性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使得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两;者正常的平衡关系受到破坏。例如,雌果蝇的性染色体是2X,而常染色体的各对成员是2A,那末两者之比是XA=22=1。但是,假如某个体的性染色体是1X,而常染色体的各对成员仍是2A,那么,两者之比是XA=12=12=05,这样,该个体就可能发育成雄性。同样,如XA=32=15,就可能发育成超雌性;如XA=13=033,就可能发育成超雄性;如XA=23=067,就可能发育成中间性。人类也有类似的性别畸形现象,例如,有一种睾丸发育不全的克氏综合征患者,就是由于性染色体组成是XXY,多了一个X。还有一种卵巢发育不全的特纳综合征患者,就是由于性染色体组成是XO,少了一个X。高等动物的性别决定除上述两种以外,还有第三种情况,即取决于染色体的倍数性。例如蜜蜂、蚂蚁等由正常受精卵发育的二倍体(2n)为雌性,由孤雌生殖而发育的单倍体(n)为雄性。

(3)植物性别的决定 植物的性别不像动物那样明显。低等植物只在生理上表现出性的分化,而在形态上却很少有差别。种子植物虽有雌雄性的不同,但多数是雌雄同花、雌雄同株异花,但也有一些植物是雌雄异株的,如大麻、菠菜、蛇麻、番木瓜、石刁柏等。据研究,蛇麻是属于雌性XX型和雄性XY型,而菠菜、番木瓜、石刁柏等则未曾发现有性染色体的区别。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研究表明,玉米性别的决定是受基因的支配。例如,隐性突变基因ba可使植株没有雌穗只有雄花序,另一个隐性突变基因ts可使雄花序成为雌花序并能结实。因此基因型不同,植株花序就表现不同。 Ba_Ts_正常雌雄同株,Ba-tsts顶端和叶腋都生长雌花序,babaTs_仅有雄花序,babatsts仅顶端有雌花序,如果让雌株babatsts和雄株babaTsts进行杂交,其后代雌雄株的比例为11,这说明玉米的性别是由基因Tsts分离所决定的。

(4)性别分化与环境条件 性别除了决定于染色体的组成或基因的作用以外,性别分化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例如,在鸡群中常会遇见母鸡叫鸣现象,即通常所指的“牝鸡司晨”现象。经过研究发现,原来生蛋的母鸡因患病或创伤而使卵巢退化或消失,促使精巢发育并分泌出雄性激素,从而表现出母鸡叫鸣的现象。在这里,激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检查这只性别已经转变的母鸡的性染色体,它仍然是ZO。又如蜜蜂孤雌生殖发育成为单倍体(n=16)的雄蜂,受精卵发育成为二倍体(2n=32)的雌蜂。雌蜂并非完全发育,其中只有在早期生长发育中,获得蜂王浆营养较多的一个雌蜂才能成为蜂王,并且有产卵能力,其余都不能产卵。很明显,雌蜂能否产卵,营养条件起了重要的作用。植物的性别分化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例如雌雄同株异花的黄瓜在早期发育中施用较多氮肥,可以有效地提高雌花形成的数量。适当缩短光照时间,同样也可以达到上述目的。又如南瓜,降低夜间温度,会使它的雌花数量增加。

2.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是摩尔根等首先发现的。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以果蝇为材料进行遗传试验时,在纯种红眼果蝇的群体中发现个别白眼个体。他们为了查明白眼与红眼的遗传关系,便以雌性红眼果蝇与雄性白眼果蝇杂交,结果F1无论雌性或雄性全是红眼;再让F1的雌果蝇和雄果蝇进行近亲繁殖,F2既有红眼,又有白眼,比例是31。这说明红眼对白眼是显性,而且它们的差别只是一对基因的差异。很显然,白眼是红眼基因突变的结果。特别引入注意的是:在F2群体中,所有白眼果蝇都是雄性而无雌性,这就是说白眼这个性状的遗传,是与雄性相联系的。根据观察到的特异遗传现象,结合果蝇的性别决定于XY异型染色体的事实,于是上述杂交结果的合理解释就只能是,果蝇的白眼基因(w)X性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从图1-5-7所示染色体及其载荷的红眼和白眼基因的分离和重组,足以验证这一解释的合理。

摩尔根等通过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不仅揭示了性连锁遗传的机理,更重要的是把孟德尔遗传规律直接与细胞学结合起来,创立了细胞遗传学。

人类中有一种叫血友病的遗传疾病,患者血浆中缺少抗血友病球蛋白(AHG),这是一种凝血因子,缺少它,在受伤流血时,血液不易凝结而引起死亡。在一个家族里患血友病的几乎都是男性,而且是隔代遗传。如果用血友病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伴性遗传来解释,问题就清楚了。血友病基因Xh是隐性基因。女性是血友病基因的携带者,细胞中含有杂合基因XHXh,但表型正常。在与正常男性(XHY)结婚时,子女中有14是生病的男孩(XhY)14为携带血友病基因的女孩。如果是有病的男性(XhY)与正常的女性结婚,其子女中,12是正常的男孩,1/2为携带血友病基因的女孩。所以,血友病一般是由男人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外孙。可见血友病遗传与上述果蝇眼色遗传是一致的。图1-5-8是英国皇族中血友病遗传谱系。维多利亚女王的祖先没有血友病患者,她所携带的基因可能是突变产生的。

芦花鸡的毛色遗传也是性连锁的,这个品种的羽毛呈黑白相间的芦花条纹状。芦花基因(B)对非芦花基因(b)为显性,Bb这对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以雌芦花鸡(ZB)与非芦花的雄鸡(ZbZb)杂交,Fl公鸡的羽毛全是芦花,而母鸡全是非芦花。让这两种鸡近亲繁殖,F2公鸡和母鸡中各有半数是芦花,半数是非芦花。如果进行反交,情况就大不相同。以非芦花雌鸡(Zb)作母本与芦花雄鸡(ZBZB)杂交,Fl公鸡和母鸡的羽毛全是芦花。再让这两种芦花鸡近亲繁殖,F2的公鸡全是芦花,母鸡同正交的一样,半数是芦花,半数是非芦花。

前面所介绍的都是遗传基因在X性染色体上的遗传。也有基因在Y性染色体上的遗传,这种遗传使性状只表现在雄性性别上。这种遗传现象称为限雄遗传。例如来亨鸡只有雄鸡的颈和尾才有长、尖而弯曲的羽毛,母鸡则没有。对于ZW型,有基因存在于W性染色体上,这种遗传使性状只表现在雌性性别上,称为限雌遗传。

性连锁的理论在实践上也有重要意义。家养动物的利用价值,常因雌雄性别而大不相同,畜牧业需要母畜、母禽,养蚕业需要雄蚕。如果能够有效地控制或在生育早期鉴别它们的性别,这对人类将会带来很大的好处。例如,为了鉴别小鸡性别,可以利用芦花母鸡跟非芦花公鸡交配,在后代孵化的小鸡中凡属芦花羽毛的都是公鸡,而非芦花羽毛的全是母鸡,这样就能尽早而准确地鉴别出公鸡和母鸡来。

第四节 基因频率和哈迪温伯格定律

一、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

群体内特定基因型数目占该基因位点全部基因型总和的比率叫做基因型频率。例如对一个二倍体生物来说,为方便起见仅考虑一个基因位点,如果只有Aa两个等位基因,有三种基因型即AAAaaao假定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分别为503020,总共为100。因此三种基因型在群体中的相应基,因型频率为0.50030020

基因频率是指特定位点上一个等位基因数目占该位点上全部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也可以说是该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出现的频率。如果仍以上例说明,50AA基因型个体有100A基因;30Aa基因型个体有30A基因和30a基因;20aa基因型个体有40a基因。因此在该群体中A基因共有100+30=130个,而a基因共有30+40=70,基因总数为130+70=200,即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30200=065,而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70200=035。基因频率是由基因型频率推算而来的,是一个理论值。基因频率是决定一个群体遗传性质的基本因素。

若把上述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分用nln2n3表示,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计算可用表1-5-3来表示。

根据上表可以计算出,A基因的频率a基因的频率:q=于是可以得到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关系式:

同一位点基因频率之和。例如上例,DHR分别为0.50030020,那么A基因的频率为:p=0.50+1/2x030=065a基因的频率为:q=0.3X1/2+0.2=0.35,p+q=0.65+0.35=1

①在共显性或无显性时,表型与基因型一致,容易估算基因频率(如上述)

②在完全显性情况下,而又没有更多的世代资料去将显性表型分为纯合型和杂合型时,可用p=1-q来估算基因频率。

③存在复等位基因的情况下计算基因频率。可以估算每个等位基因的频率,也可按一对等位基因方法估算频率(感兴趣的基因,其他等位基因当作一个基因)。表1-5-4是人类ABO血型的基因频率估算法。

④伴性基因频率的计算。以雄性为异型合子(XY)、雌性为同型合子(XX)一对等位基因为例。见表1-5-5

PfPm为当代基因频率,pfPm为上一代基因频率。Pm=pfPf=1/2(Pf+Pm)Pf-pm=—1/2(Pf-pm)。说明雌雄性间A基因频率的差异的绝对值是上一代的一半。

二、哈迪-温伯格定律

为简单方便起见,仅以二倍体生物的一个基因位点为例,先从配子交配的角度看。设等位基因位为A-a,起始群体中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记为DoHoRo,基因Aa的频率分别记为Poqo,则有P0+qo=(Do+1/2Ho)+(1/2Ho+Ro)=Do+Ho+Ro=1。显而易见,含A基因和a基因的配子的频率分别为POqO。当个体间随机交配时,因为实际上就是配子的随机结合,所以根据独立事件的乘法法则计算其基因频率如表,1-5-6所示。

同样,根据个体间交配也可以求出子代的基因型频率。AAAaaa三种基因型,在只考虑基因型而不考虑雌雄性时共有6种交配类型,交配结果列于表1-5-7

在此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群体中,

A基因的频率:

a基因的频率:

从此可看出后代群体的基因频率与亲代群体的完全相同,而子代群体与起始群体的基因型

频率就不一定相同。例如,起始群体Do=050Ho=030Ro=020,则po=065qo=

035;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分别为Dl=PO2=042H1=2Poqo=046

同理可以简单地证明,只要保持完全随机交配方式,有:

也即是说,随机交配群体世代的遗传组成处于一种稳定状态。

英国数学家哈迪和德国医生温伯格,通过各自独立的研究分析,于1908年分别提出了

关于随机交配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重要遗传规律,被称为哈迪温伯格定律

(Hardy—Weinberg Law),又称群体平衡法则,其要点如下:

①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若没有选择、突变和迁移等因素的影响,则各个世代的基因

频率会保持不变。

②在一个大群体内,不论起始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是多少,在经过一代随机交

配之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世代间保持恒定,群体处于遗传平衡状态,这种群体叫做

遗传平衡群体,它所处的状态叫做哈迪温伯格平衡。

③处于哈迪温伯格平衡状态的群体中,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存在的关系,如表1-5-

8所示。

现假设有5个起始群体,其遗传组成如表1-5-9

可以计算出以上5个群体的基因频率都一样,A基因的频率p06a基因的频率q0.4,所以进行随机交配一代以后,由(06A+04a)2可得到5个子代群体的基因型频率都是:

并且只要保持完全随机交配,这5个群体以后各世代的遗传组成将保持不变。任何一个群体,对于常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而言,不论起始群体的遗传组成如何,只要经过一代随机交配,群体遗传组成都会处于哈迪温伯格平衡状态。并且,对于基因频率一样的所有群体,在随机交配一代以后都将达到遗传组成相同的平衡状态。

但对于多对基因组成的基因型并不是一代的随机交配就能达到遗传平衡的,涉及的基因位点越多,达到平衡所需的世代数也就越多,存在连锁的多位点基因型达到平衡的速度就更慢。伴性基因也需要若干代才能达到遗传平衡。

三、遗传平衡的检验

根据哈迪温伯格定律可知,后代的基因型频率由其亲本的基因频率所决定。亲代与子代的基因频率相同,因此后代实测的基因频率可用作其亲代的基因频率的估值。如果该群体处于平衡状态,子代与亲代的基因型频率也相同。根据所测定的基因频率计算哈迪温伯格平衡下的基因型频率,并计算出各基因型相应的理论次数,然后进行X2适合性检验。

已知人类的MN血型由一对等位基因LMLN决定。 LN基因决定M抗原的存在,基因型LMLM表现为M血型。LN基因决定N抗原的存在,基因型LNLN表现为N血型。而且LMLN这对等位基因具有共显性,基因型LMLN表现为MN血型,三种血型在表型上可以区分,因此基因型频率与表型频率一致。上海中心血站1977年关于血型的调查结果如表1-5-10所示。

上表中3种基因型的实测频率的计算:

基因频率的计算:

而根据哈迪温伯格定律,由基因频率可算得基因型的期望频率:

用基因型期望频率乘以群体的总个体数就得到各种基因型的期望数。然后进行X2测验,自由度=表型数目等位基因数。

在此,当

表明实际值与根据哈迪温伯格定律而算得的理论值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三种血型基因型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定律。

四、哈迪温伯格定律的意义

哈迪温伯格定律揭示了随机交配群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遗传规律,是遗传学的重要定律。自然界中许多群体都是很大的,个体间的交配也是接近于随机的,所以哈迪温伯格定律基本上普遍适用。它已成为分析自然群体遗传规律的基础,对一些不能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的群体(例如人类群体)也是适用的。生物的遗传变异,归根结底,主要是基因和基因型的差异。同一群体内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一般起源于等位基因的差异,而同一物种内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主要在于基因频率的差异,因此基因频率的平衡对于群体遗传结构的稳定起着直接的保证作用。群体的遗传平衡确保了群体的相对稳定性,而由于突变、选择、迁移等因素的作用改变了群体的遗传结构,只要这些因素不再继续产生作用,而进行随机交配时,则群体又将进行平衡状态。另一方面,可通过人工选择、诱变等方法打破群体的遗传平衡,改变群体的遗传特性,这是植物群体改良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五节 进化的机制

世界上的生物形形色色、多种多样,这些生物是怎样来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对于这一问题的一个正确回答就是:这些种类是一种或少数几种原始生物不断变化形成的,这个回答就是进化论。与此相反的一个错误回答就是神创论,神创论主张世界上各种物种都是神所创造的。神创论在目前科学发展的时代已经经不起批判了,但是生物的进化又有什么证据呢?生物是女口何演变进化成为目前这样多的种类的呢?

一、进化的证据

1.古生物学证据

古生物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态、分布、发生和演化等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化石。古生物学的研究发现,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里的出现有一定的时间顺序,在越是古老的地层里,化石生物越是简单、原始;在越是晚近的地层里,化石生物越是复杂、高级。以发现的动物化石为例,在地层中最初出现的是生活在水中的无脊椎动物,以后依次出现水生的鱼类,开始登陆的两栖类,陆生的爬行类和由爬行类分化出的鸟类以及哺乳类,最后才出现人类。在植物方面,最初出现的是水生的藻类,再依次出现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古生物出现的顺序性不仅证明了生物是进化发展的,而且还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古生物学的研究还发现,生物的进化是由许多中间过渡类型将其连接起来的。已知最早的两栖类——鱼石螈,四肢短,并有类似鱼的尾部;已知最古老的爬行类——蜥螈,具有一系列古代两栖,类的特征以及爬行类的特征;始祖鸟有许多方面跟爬行类相似;最初的哺乳类也跟爬行类相似。这些都足以说明脊椎动物各大类群之间的进化关系。原始的种子蕨也是一类从蕨类演变到种子植物的典型过渡类型。古生物学的研究,不仅从大的类群方面证明了生物的进化,而且在物种进化方面也提供了许多具体的例证。在这方面研究得比较清楚的有马、象和骆驼等。如马的进化,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经历了许多发展阶段,有许多过渡类型。古生物学的研究还发现,生物的进化是跟自然条件的演变分不开的。自然条件的急剧变化,促进了生物的进化。在石炭纪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两栖类特别繁盛;石炭纪末期发生了造山运动,形成了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爬行类出现并得到发展;到了.中生代,地壳运动比较平静,爬行类,尤其是恐龙,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期;但进人中生代末期,地球表面发生巨大造山运动,随着这种变化,气候变冷,恐龙和其他体型大的爬行类因适应不了这样的气候,就大量灭绝。植物方面的进化情况也是跟环境紧密联系的。

2。比较解剖学证据

比较不同生物体的器官结构,可以发现彼此伺的亲缘关系,其中最有价值的证据是同源器官和痕迹器官。同源器官最初是法国动物学家圣·提雷尔通过比较不同动物相同位置上的器官发现的。当时他把这一现象叫器官相似原则。后来由英国的比较解剖学和古生物学家奥温确定了同源器官的’概念,以便跟同功器官区别。如不同脊椎动物(人、蝙蝠、鲸、马、鸟等)的前肢,虽然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但在发育中起源相同,在躯体上占据相似位置,并且结构相同。这些前肢的近躯体部分都是肱骨,前面是桡骨和尺骨,再前面是腕骨和掌骨,最后是指骨。这些同源器官的位置和结构相似,只能用这些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起源于共同祖先来解释。只是由于生物进化过程中所处的环境不同,适应于不同功能,才有了形态上的不同。

同源器官跟功能相同而起源不一定相同的同功器官是有区别的。如鸟和昆虫的翅是同功器官,鸟翅是前肢变成的,昆虫翅则是由体壁分化形成的。同功器官是不同生物的不同器官适应于相似环境的结果,并不说明它们亲缘关系和共同起源。

痕迹器官是失去功能因而在发育中退化,只留残迹的器官,人的瞬膜、耳动肌、蚓突、胸毛、尾椎骨等都是痕迹器官,是人类起源于动物的证据。鲸类体内有后肢带的痕迹,跟脊椎已失去了联系,说明现在生活在水里的鲸类起源于陆生哺乳动物。蟒蛇体内也有后肢残留下来的髋骨,并在身体外侧鳞片中能找到跟髋骨相联系的爪,说明爬行动物的无足类型起源于有足类型,在生活环境改变的过程中才失去四肢。在植物中,葡萄适于攀缘的卷须、马铃薯适于贮藏的块茎、仙人掌贮藏水分的肉质茎,也是同源器官。仙人掌上的刺是叶的痕迹器官,它还有保护的功能。

3.胚胎学证据

胚胎学是研究生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组织、器官和系统分化规律的科学。德国胚胎学家海克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曾提出著名的生物发生律,也叫重演律,认为“个体胚胎发育是系统发育简短而迅速的重演”。因此,胚胎学的研究也能提供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不同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是说明生物进化的经典例证。所有脊椎动物的胚胎都是从受精卵开始发育的,相当于单细胞的原生动物。以后经过卵裂,形成囊胚,然后形成原肠胚,出现了内胚层和外胚层,相当于两胚层的腔肠动物。再后出现了中胚层,次第形成初生和次生体腔,相当于组织更高级的三胚层动物。而所有器官的起源和发育也都是大体上相似的。如所有这些动物的外胚层都参加形成身体的表皮、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内胚层形成消化道、消化腺、鳃或肺的上皮;中胚层产生体腔的内膜、肌肉、骨骼、性器官和所有类型的结缔组织。不同脊椎动物胚胎的性状分歧是在较晚时期才逐步出现的。它们的早期胚胎都有鳃裂,一切陆生脊椎动物都不例外,这证明它们共同起源于用鳃呼吸的鱼类祖先。都有相当长的尾,即使人类的胚胎也不例外。在两个月的人类胚胎中,可以分辨出几个尾椎,以后才停止生长愈合成尾骨,这证明人类跟有尾的猿猴类有共同的起源。利用胚胎学证据可以追溯动物的进化历程。如脊索动物柱头虫幼虫跟棘皮动物的短腕幼虫相似,它们的口都不是发源于原口,而是在原口相反的一端由内外胚层紧贴穿孔发育而成,叫后口,原口则都变为幼虫的肛门。这说明脊索动物是由原始的后口动物进化而来的。

4.分类学证据

分类学是研究生物系统分类的科学。按照生物性状的综合,把生物归人一定的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不同分类范围内,构成自然分类系统,这也反映生物的亲缘关系和起源进化。因此,现代分类学也叫系统学。在分类学中,作为进化证据最明显的实例是中间类型生物。例如:栉蚕,它是介于环节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之间的中间环节,在现代分类系统中属于节肢动物门原气管纲。栉蚕的身体细长,体表有环纹,只有不分节而带爪的疣足,用肾管排泄,跟环节动物相似。但它们有开放的循环系统,用气管呼吸,有附肢变成的口器和触角等,又类似节肢动物。这说明环节动物跟节肢动物起源于共同的祖先。鸭嘴兽是爬行纲和哺乳纲的中间环节,在现代分类系统中属于哺乳纲、原兽亚纲、单孔目,只生存在澳洲大陆。它们虽然全身披毛,用乳汁哺育幼仔,有原始哺乳动物的特征,但生殖方式仍是卵生,只有共同的泄殖孔,又类似爬行动物。这说明哺乳动物由爬行类进化而来。树鼯,它是介于食虫目和灵长目的中间环节,在现代分类系统中归食虫目,也有人将它列人灵长目。树鼯外形象松鼠,吻部长而尖,齿分化不明显,外形和习性有食虫目的特征,但头骨特征跟某些原始的原猴类颇相似,说明灵长目由古代的食虫类进化而来。

5.生物地理学证据

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类型地理分布的一门科学。生物进化的时间历程总是要反映在它们的空间地理分布上,因此,研究生物类型的地理分布,可以追溯它们的进化历程,为生物进化提供又一方面的证据。其中最典型的实例是:

(1)澳洲大陆原始哺乳类的适应辐射 根据现代地质学中的板块理论或大陆漂移学说,大约在2亿年以前,地球上各个板块还集中为统一的大陆,以后才开始解体,变成包括欧亚板块、北美板块的北方大陆群和包括南美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板块、澳大利亚板块、南极板块的南方大陆群。澳洲南极洲板块是在大约1亿8千万年前从南方大陆群中分离出来的,那时原始的哺乳类已经形成,而有胎盘哺乳类还没有分化,因此独立发展成现在澳大利亚动物地理区所特有的区系。在澳洲大陆可以找到鸭嘴兽、针鼹等卵生的单孔目哺乳类,这在其他动物地理区是完全没有的。由于没有像其他动物地理区那样受到新兴的高等有胎盘哺乳类的竞争和排挤,没有真正胎盘的有袋目能发展成适应于各种生态条件的不同类型,如大袋鼠、袋跳鼠、袋鼹、袋鼯、袋熊和袋狼等。

(2)海洋岛屿上生物类型的特点 海洋岛屿是由海底上升形成的。它们在开始出现时没有生物类型,以后的物种是由邻近大陆迁来的。一般岛屿越小,物种的组成越贫乏。岛上生活条件的差异和完善的隔离,使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逐渐演变成当地的特有种。达尔文曾研究过加拉巴哥斯群岛上的生物,这里跟南美西海岸相距约1000km,所遇到的108个物种中82种是特有种。有18种陆上龟类,每个岛上都不相同;在48种陆生软体动物中,41种是特有种。所有这些特有种都跟南美西海岸相应物种相似,保留大陆类型的痕迹,说明它们是从南美洲起源的,在岛上新的生态条件下,使它们向不同的方向发生性状分歧,形成各种有特色的特有种。

6.生理学证据

生物进化在生理学上的证据也是十分丰富的:①所有生物的原生质都含有几乎相同的元素组成,都含有比例上大体相近的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②所有生物的代谢反应都由酶来催化,而且很多酶蛋白在生物中的分布极厂泛。像分解淀粉的淀粉酶,从海绵动物到人类都有存在;分解蛋白质的胰蛋白酶,从原生动物到哺乳动物都能找到。③所有生物都以ATP作为细胞代谢中能量流通物质。呼吸作用都首先通过糖酵解的过程。以上这些共同特征,只能用生物的共同起源来解释。

生物的分化和亲缘关系也可从生理学方面找到许多线索。比较血清学证据就是其中最典型的实例。如用人的血清作为抗原注射到家兔体内产生抗体,再用这种家兔的抗人血清来检查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血清反应。结果表明,跟人的亲缘关系越密切,抗原抗体反应越显著,它们的血清跟家兔抗人血清混和后出现的沉淀越多。血清学反应现在已成功地应用在植物分类上,把某种植物蛋白质浸液注射到家兔体内,使家兔产生抗血清,然后用不同植物的蛋白质浸液测定抗原抗体反应,也可以由此确定它们亲缘关系的远近。对这种抗血清产生的沉淀反应越显著的植物,亲缘越密切;反之,则就越疏远。

7.分子遗传学证据

分子遗传学的诞生、发展,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证据。现已知道,除了一些RNA病毒,所有生物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DNA分子碱基顺序中蕴藏的遗传。信息转录为mRNA以后,也都按相同的转译途径控制蛋白质的合成;mRNA中的三体遗传密码在生物中都是一样的。这些同样只能用生物的共同起源来解释。生物的亲缘关系可以从DNA组成的差异中反映出来。要测定两个种间的DNA差异,常用的一个方法是分子杂交技术。这个技术是这样的:①从两种生物AB提取DNA,将A(B)DNA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再分别加热,使DNA分子解脱为单链。②在适当温度下,把少量A种的单链DNAB种的单链DNA一起温育,使形成杂种双链DNA(A—B)。由于A的单链DNA所占的分量很少,所以极少有机会形成(A—A)双链,因而所有标记的双链DNA都可以被认为是杂种DNA(A—B)。③把这种双链DNA提取出来,测定它的“熔解温度”,即测定双链DNA解脱为单链时的温度,以检验它们的同源性质。如果从两种生物AB来的DNA完全同源,核苷酸的顺序相同,那么杂种DNA(A—B)解脱为单链的“熔解温度”自然跟A—AB—B一样。如果两个种间的DNA有差异,相互间核苷酸不相称,那么这样的杂种DNA就比较容易解脱,从而稳定性下降,所需的“熔解温度”也较低。据研究,两种生物的核苷酸组成有差异时,每增加1%的差异,杂种DNA分子对温度的稳定性降低1.6。实验结果表明:两个种间的亲缘关系近,核苷酸差异就少;亲缘关系疏远,差异就大。如人和黑猩猩的核苷酸顺序差异是2.5%,而人和非洲狐猿的差异达42%。

上面谈了许多进化的证据,知道了世界上这些形形色色的物种有着共同起源。那么,它们具体是怎样演变的呢?这就是进化的机制问题。关于这一方面的回答主要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拉马克学说。

二、进化学说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拉马克是法国伟大的博物学家。他的代表作《动物学哲学》对此前的传衍理论作了连贯的、彻底的、逻辑性的、总结式的阐述,并系统地、完整地提出了自己的进化学说。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可以归纳如下:

(1)传衍理论。拉马克列举了大量事实说明生物物种是可变的,所有现存的物种,包括人类,都是从其他物种传衍、变化而来;而生物的变异和进化是连续的渐变过程。化石记录越久远,生物类型越古老;反之,则与现存的生物越相近。拉马克还相信生命的“自然发生”(由非生命物质直接产生生命)说和生物进化多源论。

(2)进化等级说。拉马克认为生物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等级逐步向上的发展过程。

(3)“生物器官用进废退”学说和“获得性遗传”学说。拉马克认为环境的改变使生物发生适应性的变异和进化,这种变化是可遗传的,即获得性遗传。环境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许多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与相应的野生动植物有别,是因为所处环境条件不相同。外界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有两种形式:对于植物和低等动物,这种影响是直接的,如水生毛茛生长在水面上的叶片呈掌状,而生长在水面下的叶片呈丝状;对于具有发达神经系统的高等动物,这种影响则是间接的,当外界环境条件改变时,首先引起动物习性和行为的改变,然后促使某些器官在使用上的加强或削弱,这样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生物逐步得到发展。

2.达尔文的进化学说

查尔斯·达尔文1809212出生于英国的一个小城镇:Shrewsbury1831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同年1227日以学者身份参加英国海军水文地理战舰“Beagle”号的.科学考查。这一历时五年的科学探险活动,使得达尔文获得了对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感性认识,还收集到了大量的关于生物进化的第一手材料。后经多年的刻苦研究,于18591124出版了举世闻名的《物种起源》一书。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可以归纳如下:

(1)物种是不断变异和进化的:新种在不断产生,旧种在逐渐消灭。生物的变异有些能遗传,有些不能遗传,但他当时不明了是什么原因。

(2)生物的进化是逐渐和连续的。他当时错误地认为不存在不连续的变异或突变。

(3)生物之间都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它们有着共同的祖先。现存的物种是从过去存在的物种传衍、进化而来。

(4)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他认为,生物都具有繁殖过剩的倾向,即每个物种都产生比能够生存下来的多得多的后代。但每个物种的群体都保持相对稳定。也就是说,一个物种的生存空间和食物都是一定的,它们必须为生存和繁殖后代而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种群内有利生存的变异被保持下来以及能繁殖自己的后代,不利于生存的个体则将被消灭掉或者是不能繁殖后代。长期的定向选择,能将微小的变异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变异,最终可能导致新种的形成。这是自然选择,起主导作用的是自然界。而人工选择则可根据人类的生产目的选择出符合需要的新品种。

(5)性状分歧与物种形成。在同一个物种内,个体之间在结构和习性上愈是歧异,则在适应不同环境条件方面愈是有利,因而将会繁殖更多的个体,分布到更广泛的范围。由于定向选择的结果,中间类型和不再适应环境的旧种不断灭亡,适应力更强的类型不断产生。这样,随着差异的积累,歧异愈来愈大,于是原来的一个种就会逐渐演变为若干个变种、亚种,乃至不同的新种。达尔文还强调了地理隔离对性状分歧和新种形成的促进作用。

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选择。在生物科学中,从以上观点出发认识生物是发展和进化的,称为达尔文主义(Darwinism)

三、突变

基因突变对于群体遗传组成的改变具有两个重要的作用:首先,基因突变本身就改变了基因频率,是改变群体遗传结构的力量。例如,当基因A突变为a时,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就减少,而a基因的频率就增加;其次,基因突变是新等位基因的直接来源,从而导致群体内遗传变异的增加,并为自然选择和物种进化提供物质基础。没有突变,选择即无从发生作用。当突变和选择的方向一致时,基因频率改变的速度就变得更快。虽然大多数突变是有害的,但也有一些突变对育种是有利的,如控制矮秆和某些抗病基因。突变可分为如下三种情形:

1.非频发突变

非频发突变指的是仅偶尔发生一次而不能以一定频率反复发生的独一无二的突变。这种突变在大群体内长期保留的机会很微小,因而,不大可能对群体的基因频率有什么影响。除非突变基因有特殊的生存价值(突变体生活率、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繁殖力等),或育种者在它出现后能及时正确地识别并选择它,否则很难在群体内长期保留。如果实际的生物群体并不大,独一无二的突变基因在这种群体内可能长期保存,再加上随机漂移的作用,最终可能导致群体基因频率的变化。

2.频发突变

以一定的频率反复发生的突变叫频发突变。由于这种突变能够反复发生,突变基因得以在群体内维持一定的基因频率,从而成为引起群体基因频率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假定A基因以固定的频率μ突变为a基因,则每经一代之后。a基因的频率就会增加μXP(其中P为上代A基因的频率),因此a基因的频率越来越大,而A基因频率越来越小,也就是说a基因的数目逐渐增加,而A基因的数目逐渐减少。突变使群体的遗传结构逐代发生变化,这种作用称为突变压。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阻碍,最后a基因将可能完全取代A基因,则这个群体最后将达到纯合性的a。假设基因A在某一世代的频率为po,则在经过n代之后,它的频率pn将是:

因为大多数基因的突变率是很小的(10—410—7),因此只靠突变压而使基因频率发生显著改变,就需要经过很多很多世代;不过有些生物的世代是很短的,因而突变压就可能成为改变群体遗传结构的重要因素。

3.回复突变

一个等位基因可以突变为其相对的另一个等位基因,反之另一个等位基因也可以突变为原来的基因,这种突变叫回复突变。由A变为a叫正向突变,其突变率为u,反之由a变为A称为反向突变,其频率为V。当然,这两个方向的突变率不一定相等。对这种回复突变可表示为:

四、自然选择

达尔文指出,自然界中生物的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的过程。由于不同基因型很可能在育性、生活率或其他方面不同,也即在某些内在条件或外界因素的作用下,不同的基因型产生的后代数目不同,从而导致一些基因型频率逐代增高,另一些逐代降低,这就是自然选择作用的实质。

1.适合度和选择系数

生物体育性和生活率的差异可以用适合度(W)表示.特定基因型的适合度可用具有该基因型的个体所产生的平均后代个体数目表示。适合度的概念包含生活率和育性两个方面。生活率用达到繁育年龄的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比例表示;育性则用每个繁育个体的平均后代数表示。一对亲本的后代数应该一半属于父本,另一半属于母本。例如,4AA基因型的个体中有3个存活到繁育年龄,因此其生活率是3/4;属于这3个繁育个体的后代共有6个个体,因而每个繁育个体的平均后代是6/3;所以AA的适应度W1=3/4X6/3=15。同理可算出其他基因型的适合度。以这种方式算得的适合度叫做绝对适合度。遗传学中习惯于应用两种基因型绝对适合度的比值,叫做相对适合度。如果以AA为标准,那么AA的相对适合度是1515=l0。由于相对适合度应用范围很广,为方便起见,往往直接把它称为适合度。另外,为使选择的理论模型简单化,有时把适合度的含义等同于生活率的含义,而略去育性的作用。

选择系数是表示选择强度的参数,用s表示,并且s=1w。它表示在选择的作用下降低的适应值,用以测量某一个基因型在群体中不利于生存的程度,0s1,当s=0W=1,表示选择不改变适应值。当s=1时,W=0,表示选择使适应值完全消失,使该基因型100%不能繁育后代,例如对致死或不育基因纯合体的选择。

2.选择的基本类型

(1)稳定性选择 稳定性选择即把趋于极端的变异淘汰掉而停留那些中间型的个体,使生物类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类选择多见于环境相对稳定的群体中。选择的结果将使性状的变异范围不断缩小,群体的基因型组成更趋于纯合。例如,在美国的一次大风暴后,邦帕斯搜集了336只受伤的麻雀,他把它们饲养起来,结果活下来的有172只,死去的有164只。在这164只中,大部分是个体比较大的、重的,变异类型比较特殊的。这表明离开常态型的变异个体容易受到淘汰。据报道人类新生儿的体重为平均体重者,其死亡率最低。过轻或过重者死亡率均较高。

(2)单向性选择 把趋于某一极端的变异保留下来,淘汰掉另一极端的变异,使生物类型朝向某一变异方向发展,这类选择称单向性选择。这种选择的结果也会使变异的范围逐渐趋于缩小,群体基因型组成趋向于纯合。单向性选择多见于环境条件逐渐发生变化的群体中,人工选择大多属于这种类型即定向选择。尺蛾黑化即属于这种选择。

在单向性选择作用下,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物种就可能转化为新的物种。在古生物学上就有这方面的材料,如马的祖先朝体躯增大的方向进化,以致逐渐形成体躯高大的现代马。

(3)分裂性选择 分裂性选择即指把一个群体中的极端变异个体按不同方向保留下来,而中间常态型则大为减少的选择。这种类型也是在环境发生变化的群体里进行的。原先较为一致的生态环境分隔为若干层次,或群体向几种不同地区扩展,都会出现分裂性选择。例如,马德拉、克格伦岛上的甲虫,正是向不同的方向进化,才逐渐形成残翅、无翅或翅膀特别发达这样两种类型,而具有一般飞行能力的逐渐被淘汰了。

五、遗传漂移

群体达到和保持遗传平衡状态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群体必须足够大,理论上说应该是无限大,以保证个体间进行随机交配和基因能够自由交流。但实际上任何一个具体的生物群体都不可能无限大,人工群体尤其如此。因此,实际中的群体只能看成是来自某随机交配群体的一个随机样本,每世代从基因库中抽样以形成下一代个体的配子时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这种由于抽样误差而引起的群体基因频率的偶然变化叫做遗传漂移,也称为遗传漂变。

遗传漂移一般发生在小群体中。因为在一个大的群体里,个体间可进行随机交配,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群体能够保持哈迪温伯格平衡。而在一个小群体里,即使无适应性变异等发生,群体的基因频率也会发生改变,这是因为在——个小群体里,由于与其他群体相隔,个体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随机交配,也即群体内基因不能达到完全自由分离和组合,基因频率就会容易发生偏差。一般地说,群体越小,遗传漂移的作用越大。

遗传漂移对基因频率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①减少遗传变异。这是遗传漂移的结果,在小群体内打破原有的遗传平衡,即改变原有各种基因型频率,使纯合体增加,杂合体数目减少,因而各小群体内个体间的相似程度增加,而遗传变异程度减少,甚至最终产生遗传固定,即群体是单一的纯合基因型,等位基因之一的频率为1,另一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

②由于纯合个体增加,杂合个体减少,群体繁殖逐代近交化,其结果是降低了杂种优势,降低了群体的适应性,群体逐代退化。

③遗传漂移使大群体分成许多小群体(世系),各个小群体之间的差异逐渐变大,但在每一小群体内,个体间差异变小。

④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漂移的作用可能会将一些中性或不利的性状保留下来,而不会像大群体那样被自然选择所淘汰。

六、奠基者效应

奠基者效应也叫建立者效应,它是遗传漂变的一种极端的情况。假如从一个大的种群里分出几个个体(如雌雄一对),迁移到另一个生物地理区(如某海岛),并与原来的群体相隔离。在这种情况下,后来的基因型就决定于这些个体的基因型,不管它们在选择上是否有利,如果后代大量繁殖,就会形成不连续的隔离种群。迈耶把这种现象称为奠基者效应。最早被分出的几个个体就是后来新群体的奠基者。

人类群体中奠基者效应的例子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亚米希”族。该族居民中曾有一种罕见的多指跟矮体型相结合的隐性纯合基因型。这种病最早发现于1860年,在有文献可查的100个病例中,有55例出现在亚米希族居民中。而亚米希族则起源于1744年的一对外来移民夫妇。他们就是这个亚米希族人的奠基者。有人分析奠基者效应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可能比遗传漂变有更重要的意义。

七、迁移

群体间的个体移动或基因流动叫做迁移,是影响群体基因频率的一个因素。迁移实质上就是两个群体的混杂。这种个体或基因流动既可能是单向的,也可能是双向的,如是后者,又可叫做个体交流或基因交流。由于群体间个体或基因流动,必然会引起群体基因频率的改变。

可见迁移对群体基因频率的影响大小由迁入个体的比率以及频率差所决定。

八、隔离的概念

隔离是指在自然界中生物不能进行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现象。除了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等因素外,隔离在生物进化机制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很久以前,很多学者包括拉马克和达尔文等就已经认识到隔离对生物进化,特别是在物种形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或多个发生了优良遗传变异的个体,如果不和由普通遗传型的个体组成的群体隔离开来,彼此间进行自由交配,则新基因或新基因型就会混合在这个普通的群体中,并且会很快消失,因而也就不能形成新的物种。隔离开的类群不断地积累变异,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逐渐分化形成新物种。

1.隔离的形式

地理隔离:是指由地理环境不同而造成的隔离,例如海洋、大片陆地、高山、沙漠等等,使得许多动物不能自由迁移,相互之间不能自由交配,或使植物间不能进行相互间的授粉,结果是相互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因而就形成了相互独立的物种。

生态隔离:是指由于所要求的食物、环境或其他生态条件的差异而发生的隔离。例如,两种生物虽然同处一个地区,但因繁殖季节不同而不能达到相互交配或受精的目的。

生殖隔离:是指相互间不能进行杂交或杂种不育等生物学特性造成的隔离。例如,相互间生殖器官差异太大,或生理不协调以及遗传结构上的差异等,从而造成交配不成功或杂种不育。

地理隔离和生态隔离可以说是一种条件性的生殖隔离。分离开的生物间不能相互杂交,不能进行遗传物质的交流,这样,在各个隔离群体里发生的遗传变异,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就会朝着不同的方向积累和发展,久而久之即分化形成不同的类群或亚种,最后过渡到生殖上的隔离,形成独立的种。

隔离机制是指造成两个或几个亲缘关系比较接近的类群之间不易交配或交配后子代不育的原因。根据隔离机制作用时间,可分为受精前隔离和受精后隔离两种。

受精前的隔离因素有:地理隔离、生态隔离、季节隔离、性别隔离、形态隔离等。性别隔离是指不同类群的雌雄性别个体,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微弱或缺乏而、造成的隔离。形态隔离是生殖器官或花器部分在形态上的差异而导致的隔离。

受精后的隔离因素有:配子或配子体隔离、杂种不活、杂种不育、杂种体败坏等。配子或配子体隔离是指一个类群的精子或花粉管不能被吸引到达卵或胚珠内,或者它在一个物种的输卵管中不易生活等等而产生的隔离。杂种不活是指杂种接合子不能存活,或者是接合子在适应性上比亲代差很多而造成的隔离;其根本的原因是两个基因组不协调或生理失调等。杂种不育是指杂种不能产生具有正常的染色体组的、有正常受精功能的性细胞而造成的隔离。杂种体败坏即是杂种子二代(F2)或回交杂种世代的全部或部分个体不能生活或适应性低下的现象,例如树棉与草棉之间的FI杂种是健壮而可孕的,但其F2太弱,以致不能生存。

2.隔离与物种形成

物种的形成一般是通过隔离实现的。因为只有通过隔离才能导致遗传物质交流的中断,巩固由自然选择所积累下来的变异,保障物种形成。

一个群体被隔离成若干分群后,为什么会各自发展成不同的物种呢?这可能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被分隔的各个分群体的基因组成或基因频率一般不会完全一样,假如被隔离形成的群体很小,由于遗传漂移作用的结果,这些小群体的遗传组成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是它们往不同方向发展的起因。第二,各个被分开的群体中完全可能出现不同的基因突变。由于不同的群体间已经不存在基因交流,它们必然向着不同的方向分化和发展。第三,一般情况下,被分隔开的群体所处的地理和生态环境条件是不同的,不同的自然环境进行着不同的自然选择,这就使得不同的群体的遗传组成的差异越来越大,以致最后造成生殖隔离,形成不同的物种。

九、物种的概念与形成方式

1.物种的概念

物种是自然界中实际存在的生物群体单位。

对物种概念的定义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早在17世纪,John Ray就认为物种是一个繁殖单元。林奈进一步提出,物种是由形态相似的个体组成,同种个体间可自由交配,并能产生可育后代;而异种个体间则杂交不育。达尔文提出,种是显著的变种,是性状差异明显的个体类群。杜布赞斯基认为,物种是享有一个共同基因库、能进行杂交的个体的最大的生殖群落。迈尔给物种下了一个定义:物种是由种群所组成的生殖单元(和其他单元在生殖上隔离着),它在自然界中占有一定的生境地位。陈世骧对此定义作了补充:物种在宗谱上代表一定的分支。尽管很多学者对物种的概念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但都忽视了营无性生殖的低等生物,这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2.物种形成的方式

物种形成也叫物种起源,是指物种的分化产生,它是生物进化的主要标志。物种的形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根据生物发展史的大量事实,物种的形成可以概括为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渐变式,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旧的物种逐渐演变成为新的物种,这是物种形成的主要方式。另一种是爆发式,即在短时期内以飞跃形式从一个物种变成另一物种,它在高等植物,特别是种子植物的形成过程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形式。

(1)渐变式物种形成 渐变式物种形成方式是通过突变、选择和隔离等过程,首先形成若干亚种,然后进一步逐渐累积变异造成生殖隔离而成为新种。渐变式又可分为两种方式:即继承式和分化式。

①继承式物种形成 指一个物种可以通过逐渐积累变异的方式,经历悠久的地质年代,由一系列的中间类型,过渡到新的种。例如纵观马的进化历史,就可以看到这种进化方式。 ②分化式物种形成 指一个物种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群体,由于地理隔离或生态隔离,而逐渐分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新种。它的特点是种的数目越变越多,而且需要经过亚种的阶段,如地理亚种或生态亚种,然后才变成不同的新种。例如,棉属中一些种的,变化。

(2)爆发式物种形成 爆发式物种形成方式,是指不需要悠久的演变历史,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新物种的方式。这种形式一般不经过亚种阶段,而是通过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异、远缘杂交、大的基因突变等,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逐渐形成新物种。

十、适应

一般认为,适应是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合环境条件而形成一定性状的现象。适应既可表现为一个过程,也可是一种结果。例如,有的植物在低温条件下细胞内的含糖量不断增加,以适合于御寒的环境;生活在冰雪环境中的北极熊是白色的,不易被发现,有保护作用。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过程,本身也在改变着环境。例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而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氧气又改变着大气的成分。可见生物的适应过程也是与周围环境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过程。

1.适应的普遍性

(1)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植物的各种器官明显地表现出对于生活条件的适应,例如高等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功能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合是一种适应。在达尔文看来,虫媒花的构造、颜色、花蜜、香气等与昆虫的传粉是相适应的。风媒花的特征(花粉粒小而数量大等)同风的传粉又有很好的联系。由风传播的种子,像蒲公英的种子;在果实上生着毛绒绒的白色纤维,适于被风吹走。由动物传播的种子,例如窃衣和鬼针草的种子、果实上有刺,能附着在动物身上。由果实的弹射作用而传播的种子,像凤仙花种子,果实成熟后,被风一吹,立即裂开,里面的种子便被弹射出来。陆生植物的果实或种子落入水中容易腐烂但长在海边的椰子树,却能依靠海水的漂浮来扩大椰子的生长区域。

(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动物对于环境的适应更是形形色色,多种多样。水生的动物,例如海绵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等都适于水里的生活。陆生的动物,例如大部分爬行类和哺乳类,都适于陆上的生活;它们都由肺呼吸空气,都有完善的皮肤来保护水分的过分散失,都有四肢便于奔走。空中的动物,例如昆虫和鸟类,它们的身体一般不大,都有飞翔的器官等。动物的适应有多种类型,例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当冬天地面完全被白雪覆盖时,雷鸟换上了白色的羽毛,这就叫保护色;产在巴西的一种角蛙,全身具有鲜艳色彩和斑纹,头上长有两只角,这就成为其他动物的警戒。枭蝴蝶的翅上长有大斑点,其斑点的颜色和形状与猫头鹰的眼睛十分相似故称其为拟态。某种螳螂有着奇异的外表,它们与栖息地的环境十分相似,并且有保持静止不动的能力。

(3)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昆虫和细菌的抗药性便是一例。自从抗菌素药物发现以后,医生们认为有此灵药,许多细菌性疾病就不成问题了。可是不到一二十年,一些细菌就适应了新药,使疗效大大降低;有时即使药量增加,也不显效。如肺结核菌对于链霉素产生了抗药性等。

总之,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微生物;无论是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还是行为习性,无一例外。

2.适应的相对性

适应现象尽管很巧妙,很合理。但是,适应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首先,适应是针对一定的条件说的,而不是对所有条件说的。如警戒色是相当巧妙的适应现象,大多数食虫鸟怕吃毛虫,但是一只杜鹃在一天中却可以吃到上百条毛虫。蛾类结茧,固然有利于保护自身,然而棉红铃虫的悲剧又恰恰就在茧上,金小蜂正是借助于茧对红铃虫的束缚作用,顺利地将卵产到它的体内。其次,适应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它不是永久性的。也就是说当适宜的环境变化时,适应就失去了作用。不仅如此,有时还成为一种有害的、甚至致死的因素。例如,禽类的蹼是适合于游泳的,可是陆地上的鹅虽然还有蹼,却很少走近水边,因此这个蹼对它就失去了适应的意义。保护色也是相当巧妙的适应现象,雷鸟和貂都借助于保护色,若没有降雪,它们的颜色的变更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容易被敌害所发现。

适应的相对性是由于遗传基础(基因等)的稳定性、多效性和环境条件的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3.适应的起源

(1)先期适应 先期适应也称预期适应或前适应。它指的是作为导致适应材料的变异性早已存在于种群内。也就是说,由于遗传等原因,群体里存在着丰富的变异,当某些变异与环境相协调时,由自然所选择,表现为适应。

(2)后期适应 后期适应也称后适应。它指的是生物由于早已存在的某些变异而得到生存(即先期适应)后,在新的条件下发生新的有利变异从而加强了适应。这种新的有利变异是由突变和基因重组造成的。后期适应的理论对解释生物的复杂结构和门、纲、目等适应性状的产生有重要作用。因为这些现象的形成都需有一个长期过程,决不可能一次完成的。例如,长颈鹿的颈、哺乳类的大脑的形成都可能与此有关。

(3)不同方式的适应 同一类生物对相似的生活环境可有不同的适应方式(包括性状等)。例如,犀牛的角,产于印度的有独角犀;产于非洲的有双角犀。角的功能在于防御故害的侵袭。如果认为独角的专门适于印度,而双角的却只适于非洲,那是不可信的,那么为什么角的数目不同呢?可能是两种犀牛的祖先原来都没有角,由于遗传基础上的差异,使印度犀长出一只角,非洲犀长出二只角,使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略有区别。

第六节 生命的起源

地球上生存着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生物,有人估计,植物有30多万种,动物有150多万种,微生物约有十多万种。这样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怎样起源的呢?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有人又把它分为四个阶段,即:①由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②由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类脂等);③由生物大分子组成多分子体系;④由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下面就这四个阶段讨论一下生命是怎样具体起源的。

1.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1828年维勒首先由氰酸铵合成了尿素,以后大量的有机物不断地从无机物中合成。但是在自然界,无机物是怎样合成为有机物的?据推测原始大气中有甲烷、氨、水蒸气及氢(另外还有硫化氢、氰化氢等)成分,这些气体在外界高能作用下(例如自然界不断产生的紫外线及宇宙射线,闪电及局部高温作用)就可能自然合成出一些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如氨基酸、核甘酸、单糖等。这些有机化合物将来再合成生物大分子。第一个证明这个推想的是米勒(Miler),在1953年他在实验室内就用四种气体(甲烷、氨、水蒸气及氢)的混合气体,放在一个密闭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1-5-9),处理一星期,结果发现在反应物内有11种氨基酸(其中4种是天然蛋白质的组成氨基酸)

接着,许多人进行了类似的工作,其中有人改用了其他气体,也得到了大致相同的结果。除了氨基酸之外,其他有机小分子,如嘌呤、嘧啶等碱基,核糖及脱氧核糖、脂肪酸也可以在同样情况下形成,甚至于有人报导了核苷酸、卟啉、烟酞胺这类化合物也在这些实验的合成物中被发现。

2.由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生物大分子

在生命起源以前,构成生命物质基础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是不是也可以不通过酶的催化而在原始地球上产生呢?近年来,福克斯等人设想,在原始地球上曾经历一个相对高温时期。因此,采用干热聚合的方法,使一些氨基酸混合物在无氧的140—180干热条件下经过若干小时,终于形成了含5090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聚分子,这种多聚分子叫类蛋白。某些类蛋白有或多或少的催化性能,可能催化核酸的形成。有些研究者采用溶液聚合的方式也合成了多肽。至于模拟早期地球:条件,让核苷酸在较高温度下的聚合试验,只获得有限的成功。1971年,麦克莱等用各种核苷酸经紫夕卜线照射90min,已获得较短的多核苷酸链。

3。由生物大分子组成多分子体系

氨基酸、核苷酸等聚合成生物大分子,还必须足够地浓集起来,构成多分子的相互作用体系,原始生命才有可能诞生。目前,大多数资料都介绍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的假说,认为当地球不断冷却、大量水蒸气凝集为原始海洋时,已形成的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在原始海洋里不断累积,通过“团聚体”或“微球体”的形式,构成更复杂的多分子体系。

4.由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作为多分子体系的“团聚体”或“微球体”还不是生命。但是,随着这种相对稳定结构的进一步复杂化和完善化,一旦它们在最原始的意义上能实现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这便意味着原始生命的诞生。原始生命的诞生,把地球的历史从化学进化阶段推向了生物进化阶段。对于生物界来说,更是开天辟地的第一件大事,没有这件大事,就不可能有生物界。

原始生命是一种非细胞的生命物质,出现以后,随着地球的发展而逐步复杂化和完善化,演变成为具有较完备的生命特征的细胞,从而产生了原核单细胞生物。1973年在南非距今32亿年前的无花果层中发现了细菌化石,证明在那时,地球上已经有了原核生物,非细胞生命物质的出现当然是早于32亿年以前了。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资料:第六章 生态学

[考点解读]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即各类生物与环境中生

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本

章内容主要包括生态因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四个部分。根据IB0考纲细目和近年来试

题的要求,下面从知识条目和能力要求两方面定出了生态学的具体内容和目标要求。

(知识阐释)

第一节 生态因素

一、基本概念

1.生态因素

对于每个生物来说,它周围的一切都属于它的环境。环境因素,就其性质来说,可以分 为三类,一类是无机或物理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土壤等因素;另一类是有机或生物因素,包括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种内和种间);第三类是人的因素,即人类活动的影响,这其实也属于生物因素,只是由于人类对于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因而,人的因素被划出而列为第三类。各种因素对于生物可以单独地直接起作用,也可联合起来发生作用。如将一些长日照的植物放在短日照的地区,就不能开花结果。但如人为地延长日照时间,就能开花结果。而热带雨林植物既需要高气温也需要高湿度;又如某些植物需要锌,但如放在阴湿处,对锌的需要量就降低了。所以在研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时,既要分析单个因素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

2.生态幅

生态幅是指每种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要求有适宜的量,过多或不足都可能使其生 命活动受到抑制,乃至死亡,或者说,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因,素都有一个耐受范围,这个范围称为生态幅。一般说来,在生态幅的中间为最适区,它的两端为两个生理受抑区,再向外延伸,超出生态幅,则为不能耐受区(1-6-1)

3.限制因素

生物进行生长发育需要从环境中摄取多种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如果某一因素的量只是某一生物所需的最低量,而其他因素的量都比较丰富,则这一最低量的因素就是该生物生长的限制因素。降低这一因素的含量,这一生物就不能生长。限制因素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2个或多个。例如,在培养一种细菌时,如果别的条件不变,提高培养液中蛋白质的含量,细菌就长得快,否则就长得慢。在这里蛋白质的量就是一个限制因素。如果蛋白质和其他条件不变,把温度从20℃提高到25℃,细菌繁殖加快,那么温度也是一个限制因素了。 4.最低量定律所谓最低量定律是指各种生物的生长速度受它所需的环境因素中最低因素的限制。如谷物产量往往不受水和C02含量的限制,而是受一些需要量很少的因素如硼、锰等的限制。

二、非生物因素

1.光

除极少数化能合成的生物外,日光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最终能源。不同波长的光对生物的作用不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蓝紫光及红光。变温动物依靠“晒太阳”升高体温,主要是依靠日光中红外光的作用。波长在300—200nm之间的紫外光有强烈的杀菌作用,有破坏核酸与蛋白质结构的能力,因而有导致基因突变的作用。

光对动、植物的生活和生长发育都有影响。动物的能量代谢、行为、生活周期和地理分布等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夜出性动物及穴居动物需光极少,但多数动物有趋光性,只有在有光照的情况下才活动。动物的昼夜节律以及蛰伏、繁殖、换毛等周期性活动都与光照周期的长短有关。有几种蚊子在日照时间变短时即停止发育。植物的开花也与日照长短有关。动物的体色在缺乏阳光的环境中多为灰色或白色。鱼背面的颜色总比腹面的颜色深。

自然界中的其他辐射如宇宙射线、r射线、X射线等对生物也有一定影响。它们的作用主要是引起生殖系统、胚胎发育以及遗传特性的改变。低等的生物一般对它们具有较高的抗性,而越高,等的生物(主要是动物)越是敏感。

2.温度

生物的生存都具有一定的温度范围。干燥的细菌孢子对温度的耐受性很强,能耐受130℃的高温及-250℃的低温,但是多数生物只能生活在较窄范围内。各类生物的抗寒与抗热能力不同,一般动物生命活动的低限是冰冻,高限是45℃,最适温度在20-25℃之间。

在可耐受的温度幅度之内,生物的生长发育及各种生理活动一般都是随温度上升而加快,在最适温度中生长发育最快,超过最适温度时,生长发育就要有所下降。植物必须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才能发芽。昆虫完成一定的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积温(以温度与时间的乘积表

)。气温低时,发育时间就要长一些,高时就短一些(1-6-2)

因此可以根据:有效积温法则,推算出害虫可能发生的时期与世代数,这是常用的一种预测害虫发生期的方法。

动物的行为随温度的变化而不同。例如,在炎热干旱的沙漠中,昆虫、蛇和小型哺乳动物多在夜间活动,白天隐蔽于洞穴或阴凉处。有些动物如爬行类,某些哺乳类,特别是蜗牛等动物在炎夏就不活动,进入夏眠。很多动物冬季深藏地下,进入冬眠。温度变化还可引起动物的迁徙,鱼类的洄游等。温度也是决定生物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热带生物不能在寒带生存。如苹果、梨等主要因温度的限制而不能在热带生长,柑橘不能在北方栽种。动物的区系分布也受温度的影响。

鸟类和哺乳类等恒温动物有较高的热能代谢水平,能靠自身代谢产热维持体温,因而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较小,并且抗寒力也较大(狗能短时间内抗-100℃的低温)。值得注意的是恒温动物的恒温不是绝对的,也受外界环境影响。例如,很多啮齿类动物的体温就常随外界温度的变化,如季节差异、昼夜变化等而有所波动,甚至有些低等的哺乳动物在休眠时体温与变温动物相似。

3.水

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一般高等植物体含有60-80%的水分,有的在90%以上。一株玉米每天耗水2kg

动物体也含有大量水分。鱼含水约70%,蝌蚪含水约93%,水母含水可高达99%。初生的婴儿含水量约为72%,成人含水量只有65%。动物失水的后果常比饥饿更为严重。

动物的失水,可通过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和从体外取得水分来补偿,有些水生动物可通过体表吸收水分。两栖动物甚至可从空气中吸取水分,但主要的水采源仍是饮水及食物中的水分,另外还有一个来源为代谢水,即糖与脂肪氧化时产生的水。骆驼在温和的季节吃进大量食物,把它们转化为脂肪而储藏起来,到了旱季缺水时,就靠脂肪分解,取得代谢水,维持体内正常水分。

湿度对于生物的生长发育及生殖力也有一定影响。低湿可以抑制新陈代谢,高湿可以加速发育(有一定限度)。仓库害虫必须在各粒含水量达13%以上才能大量繁殖。啮齿类

动物,如食物中含水量减少,生长受到阻碍。

4.化学因素

对于陆生生物,化学因素主要是指大气成分,而对于水生生物,化学因素主要是指水的盐分与酸碱度。

二氧化碳是阻挡大气层外的紫外线辐射的屏障,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因而也是制造一切生命物质的碳源。但空气中过高的二氧化碳含量对于陆生动物有抑制生长发育的作用,甚至引起昏迷及死亡。如粮食保管中用自然气调法(让昆虫呼吸作用来消耗氧及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来抑制害虫的发生。

氧是除厌氧生物之外一切生物呼吸作用所必需的。氧在细胞代谢中的主要功能是作为氢的最终受体,和氢结合形成水。氧对脂肪、糖及蛋白质的氧化作用是动物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水生生物从水中摄取氧,动物在无氧时将窒息而死。

氮是生物体的主要成分,但是大气中的分子氮(N2)除固氮菌可以利用外,对于大多数生物没有直接的用处。

在水生环境中,盐分是最重要的。按照盐类与生物的关系,可把水生生物分为两类:变渗压的、恒渗压的。前者体液的浓度随周围水中盐分的改变而改变,如很多海产的无脊椎动物等。后者又可分为高渗与低渗两类。淡水生物多数为高渗类,而咸水的种类多为低渗类。这些动物对于渗透压的保持,主要是依靠水分的调节,其次是靠盐分的调节,也有少数依靠体表外膜的不渗透性,使与周围水体隔离(少数水生昆虫)。草履虫和淡水的硬鱼就是依靠第一种机制,将多余的水分排出,维持一定的渗透压。海产硬鱼则依靠第二种机制,它吸取海水,把水分与盐分一同摄人,但是它保留水分,把多余的盐分排出,以维持一定的渗透压。两栖类及昆虫不能在海水中生存,主要就是由于它们缺少这种机制。

水的酸碱度对水生生物有重要影响。深海海水的酸碱度pH约为8。大面积、的淡水域酸碱度也较稳定,pH6—9之间。雨水由于溶解了空气中的C02,所以是偏酸性的,pH约在56。沼泽地中由于腐殖质多而呈酸性。大多水生生物喜中性或微碱性的水生环境,所以酸性的沼泽地中除了些嗜酸的植物、动物(如有壳变形虫类、某些小鞭毛虫等)外,很少有其他生物。

海洋和湖泊等水域有较强的调节pH的能力。这是由于水域存在着H2C03和碳酸盐的缓冲系统。酸碱度的改变对生物的生长生殖和活动都能产生影响。例如,绿草履虫,在酸性的培养液中(pH606.3),体长可达120um,在碱性培养中(pH76—80),体长只有86um。海胆在pH62的水中不能受精,pH低于46时死亡。

5.土壤因素

土壤是由地壳表面的风化层和其中的生物以及生物死亡分解而产生的腐殖质所构成。土壤为陆生植物提供了固着的基地,也提供了矿物质和水,为很多细菌、真菌、多种地下动物(如原生动物、线虫)、各种地下昆虫(如蚂蚁)等提供了栖息地。反过来,这些生物的新陈代谢又为土壤输送了多种有机质,并由此而不断地改变土壤的结构。

土壤中除空气和水外,它的固体物质包括无机的矿物质和有机的腐殖质两大部分。

土壤是比较稳定的环境,它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等除了表层以外都是很少变化的。所以它是生物很好的栖息场所。对于羞光动物更是一个理想的庇护所。但是土壤在一定情况下,也有可能发生温度、湿度等的巨大变化。土温太高(超过42)时,土栖的地蚕及其他节肢动物就会死亡,土壤温度季节性的改变,使某些土栖昆虫及蚯蚓等,发生垂直性的迁移;冬季表层温度低时,它们向下迁移,夏季温度升高,它们向上迁移。土壤湿度也可引起类似的改变;湿度过高时,金针(叩头虫幼虫)等即向上迁移,水分过多时甚至可引起死亡,这就是利用灌溉杀虫的原理;土壤过分干燥时也可引起某些动物的死亡。

三、生物因素

1.种内斗争

种内斗争是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因对资源或其他因素的争夺而引发的斗争。它是调节种群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同种植物个体之间的斗争表现在对水分、养料、光照等无机因素方面。因此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空间和地方,提高产量,栽种过密,作物之间相互遮光,争夺养料,通风性差,会降低作物产量。同种动物之间,会由于食物、栖息地、繁殖等因素而引发的斗争也经常发生。如池塘中蝌蚪过多时,蝌蚪的肠道中分泌出的有毒物质积累到一定浓度,从而抑制蝌蚪的生长和发育;如果池塘中除了鲈鱼以外没有其他鱼类,那么鲈鱼就会以本种的幼鱼为食。种内斗争对于失败的个体来说是有害的,甚至会引起死亡,但对于种的生存是有利的,它可以使同种内生存下来的个体得到比较充分的生活条件,或使出生的后代更优良一些。

2。种内互助

种内互助现象是常见的。动物通过种内互助可以更有效地获取食物、避敌,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如麝牛群比单独的麝牛更能有效地防御狼群的袭击。

3.捕食

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捕食关系是群落中最常见的关系之一。捕食者和被捕食者通过捕食关系来调节彼此数量上的波动关系,捕食者数量上的高峰总是在被捕食者之后。两者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在形态、生理和行为上产生了一系列的适应性。

捕食者不仅仅是动物,有些真菌也是捕食性的,如土壤中的指状节菌(1-6-3A)能捕食土壤或水中的线虫。当指状节菌接触到线虫时,菌线立刻膨胀,环绕在线虫体上,菌丝伸入线虫体内而将线虫消化吸收。另外一种德拉指菌(1-6-3B)以菌丝的球状末端附着到线虫体上,使线虫不得脱身,然后由菌丝分泌酶而消化吸收之。

捕食与被捕食者不是固定不变的,大鱼吃小鱼,大鱼是捕食者,小鱼是被捕食者。小鱼吃虾米,小鱼变成了捕食者,虾米则是被捕食者。虾米以浮游生物为食;虾米又成了捕食者,在自然界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经常保持平衡的关系。捕食者大量吞食,繁殖快了,因而数目增加时,被捕食者数目却越来越少。此时捕食者因食物不足,数目也将逐渐减少;而被捕食者的数目又逐渐上升。所以两者的关系总是维持一个波动的平衡状态。

捕食者捕食被捕食者时,最易被捕到的是体弱或有病的个体。在美国北部边界一个岛上,狼所捕杀的动物几乎一半患有肺部疾病,比种群中患病的比率(2)高得多。所以捕食者虽然消灭了很多被捕食者,被捕食者却因淘汰了弱劣个体而提高了种群基因库的质量。

应当指出,生物彼此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种群数量的变动不一定总是受捕食者的影响。图1-6-4是加拿大兔和捕食兔的山猫的种群变动曲线。这一记录表明,这两种动物之间是存在着互为消长的关系,但是在加拿大一些没有山猫的地区,兔群也同样出现十年一轮的消长。北极地区的旅鼠在没有捕食者的情况下也存在着三四年一轮的

周期性消长。所以,动物种群的消长,除捕食者一个因素外,还受其他多种因素如食物、出生率、死亡率等的影响。

4.竞争

竞争是两种不同种的生物个体之间因争夺同一食物或同一栖息地等共同资源而发生的相互关系。从理论上讲,两种生物的需求越相近竞争越激烈。竞争的结果可能是一个物种获得生存发展,另一个被淘汰;也可能导致两.者的生态需求发生分化而长期共存。前一种情况在实验室里比较单线性的实验种群中是可以出现的。

如有位生态学家曾做过。草履虫的竞争实验(1-6-5)。他将有尾草履虫和双小核

草履虫分别培养在容器中,各给以细菌作为食物,不久一种草履虫分裂繁殖而和细菌达到此起彼伏的平衡。但是如把两种草履虫放在同一培养皿中,给以细菌,16天后,有尾草履虫消失,只有双小核草履虫继续存活其中。这是一种草履虫竞争的结果。两种草履虫并无互相攻击,但由于双小核草履虫比有尾草履虫世代时间略短而繁殖速度略快,所以在一定量食物的限制之下,它就战胜有尾草履虫而生存下来。这个现象称为种间竞争排斥。这是一个高度简化的实验。自然环境中,没有像上述实验中那种简单的环境,因而极少有单纯竞争造成一种动物被淘汰的现象。实际上在自然界,这两种草履虫是可以生活于同一池塘中的。虽然两者生长速度不同,但池塘中还有其他因素介入,情况就不会像上面实验那样简单了。例如,池塘中有另一种纤毛虫-----栉毛虫(1-6-6),是以草履虫为食的。数量多的草履虫被捕食的机会多,因而两种草履虫可借助栉毛虫的捕食而达到平衡。栉毛虫实际上只是对这一种草履虫的数量变动有作用的诸多环境因素之一,所以在自然环境中一种草履虫是难以消灭另一种草履虫的。

再如,将两种仓谷害虫——拟谷盗和锯谷盗共同饲养于面粉中,由于拟谷盗吞食锯谷盗的卵和蛹,因而不久拟谷盗种群发展起来,而锯谷盗逐渐衰落。但如果以舂碎的麦粒替换面粉,锯谷盗由于能在碎麦粒中化蛹而得到保护,因而两个种群都能生长(1-6-7)

5.寄生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种生物以消耗另一种生物体内的有机物质为主,前者(寄生物) 受益,后者(寄主)受损,这种现象叫寄生。寄生现象在生物界非常普遍。

如澳洲本没有兔,1859年,一英国人引进十几只,6年以后,杀死了2000万只后,兔仍大量繁殖,兔群遍布澳洲各地,危害植被,严重妨碍畜牧业。 1950年,澳大利亚从南美洲引进了感染有黏液瘤病毒的兔。南美洲的兔是此种病毒的天然寄主,感染后只有轻微症状。此种带病毒的兔进入澳洲后,澳洲兔对病毒高度敏感,因而大量死亡,于是植被逐渐恢复,这种病毒与兔的关系就是寄生关系。

6.共栖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种生物为另一种生物提供栖息的场所,对一个物种有益,对另一个物种无影响,这种现象就是共栖。这种现象在海洋生物中最多,如硅质海绵偕老同穴,又名天女之花篮,生于深海,底生、附着(1—6-8)。幼年时2只小虾,即俪虾,一雌一雄,双双进人偕老同穴的水管腔中,以海绵水流中的浮游生物为食,逐渐长大,由于海绵水管腔的开口处长有筛样横板,因而再也不能走出,直至死亡,这种虾叫“俪虾’,海绵也因此获得“偕老同穴”的美名,这种海绵与俪虾的关系就是共栖。再如僧帽水母是海洋漂浮的群体腔肠动物,以一种特化的水母体,即漂浮体,漂在海面上。水母体的底面有许多触手,上面有刺囊,可捕食各种小生物,但有一种小鱼,经常徘徊于漂浮体之下、触手之间,它们不受僧帽水母刺囊的攻击,反而以僧帽水母为“保护伞”,有时游出漂浮体之外,遇到紧急情况就又游回来。海参直肠中经常有小鱼栖息,有时从海参肛孔游出,但迅速游回,以免被其他大鱼吞食。这两种关系也是共栖关系。

7 原始合作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互相有利,如分开时,各自都能生活,此种关系即合作关系。如寄居蟹体形以及附肢都有变化,适于隐藏于螺壳中。螺壳上有时附有一或两个海葵,寄居蟹可藏于其下,而不为敌害动物所发现,并且海葵触手上有刺细胞,可帮助寄居蟹驱赶敌害动物,另一方面寄居蟹行动迅速,可帮助海葵扩大捕食区域,寄居蟹捕食时,一些食物碎渣就可为海葵食用,它们的关系是合作的关系,但这种合作关系并不紧密,如果分开,则双方都能独立生活。蚂蚁和蚜虫的关系也属于合作。

8.互利共生

如果二种生物共同生活,互相有利,彼此都要依靠对方才能生活,分开后双方的生活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那么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就是互利共生。如白蚁必须依靠鞭毛虫来消化纤维素,鞭毛虫必须生活在白蚁消化管内这样一个条件适宜、食物丰富的环境中,否则就要死去。新出生的白蚁总要从成长的白蚁的肛门附近舐食流出的液体,取得 其中的鞭毛虫,否则虽食人木屑,也不能消化。此外,地衣是菌和藻的共生体;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关系也是互利共生。互利共生的例子很多。这里不再列举。

9.化学互助和拮抗

动植物之间可以通过化学物质而实现互助或拮抗关系,如一种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促 进另一种生物的生长繁殖,称之为化学互助。例如,生物在土壤中杂居共处时,有些生物产生一些物质,如生长素、维生素等,对其他生物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土壤微生物使土壤活化,变成肥沃土壤,有利于其他植物的生长,也是一种化学互助作用。如果某种生物产生并释放某些物质,抑制另一些生物的生长繁殖,则称为化学对抗或拮抗。化学拮抗最突出的例子是抗生素。例如,青霉菌分泌青霉素,使周围细菌死亡。青霉菌是获益者,因为杀死了细菌就去除了食物竞争者,细菌则是受害者,所以又可称为偏害共栖。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典型的适应色,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这部分内容第四章已述。

第二节

一、种群动态

1.种群

种群是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占有一定地域(空间)的同种所有个体的自然组合。 例如,一个池塘中全部大大小小的青鱼,它们组成一个基因库,彼此间可以进行有性繁殖,这就是一个种群。

2.种群密度

一个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的个体数目,叫种群密度,用于显示种群的大小。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有关。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种群密度将会增加,迁人多于迁 出时,种群密度也会增加,反之种群密度将减少。出生率是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所出生的后代 个体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死亡率是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死亡个体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

理论上最大的出生率等于种群的繁殖力或繁殖潜能,即在理想的最适条件下种群不受外界因素限制时的出生率,最小的死亡率是指只有年老而自然死亡时的死亡率。但事实上,永不可能有理想的最适条件,并且由于生存竞争等因素的存在,繁殖力总要受到多方面的抑制;由于竞争而出现的食物缺少,气候变动,影响生殖力;由于疾病、饥饿、冻死、被捕食以及各种意外事件而夭折。所以实际的出生率或称生态出生率总是低于理想的最大出生率的,实际死亡率或生态死亡率总是远远大于最小死亡率。

年龄组成也能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年龄组成有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1-6-10)

3.种群增长

在有充分的食物供应,并且没有其他生物与之竞争的适宜环境中,种群的增长是呈直线上升的,这种增长方式称为指数增长。如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如果它的生长繁殖不受限制,一个细菌36小时就可产生出21081023个后代,这是一个天文数字。象的繁殖是很慢的,但是按达尔文的估计,一对象,如果保证食物和其他条件,在没有其他生长或天敌危害的情况下,740—750年后就可繁殖成19 000000头的巨大种群。这些事例都表明,种群是具有巨大的生殖潜力的。

种群的指数增长可用下式表示:

其中dNdt为种群的生长速度,也即在一定时间中个体数的变化;N为种群原有的个体数;t为时间;r为增长率,在这里即出生率减去死亡率,也可写成下式:

其中Ntt时间后的数量,n0为开始时间的数量,r为增长率,t为时间;e为自然对数的底。这一公式可用来预测在某一时间种群增长的数量。

但是,尽管物种具有如此巨大的增长潜力,在自然界中,种群却不能无限制地增长。因为,随着种群数量的增长,制约因素的作用也在增大。种群密度增高会引起传染病流行而使死亡率增加,捕食者也会因捕食对象增多而更多捕食,而更重要的是食物的供应将越来越不足,所以在自然界,种群总是在增长到一定限度后,出生率和死亡率逐渐达到平衡。

在自然环境中所有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不是直线而是一个S形曲线(1-6-11),即开始时经过一适应环境的延滞期后,即进入指数增长期(即个体呈指数增长),然后增长速度变慢,最后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种群不再增长而进入最高密度的稳定期。这时种群的密度是环境所能负担的最高密度,即环境的满载量,或负载能力。

在实验室内培养酵母、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就可得到种群指数生长的曲线。但是继续生长下去,酵母或草履虫等的生长速度就会因食物不足等因素的制约而减慢下来,最后生长停止而达到环境的满载量,如图1-6-11所示。种群生长全过程的S形曲线称为逻辑斯谛曲线。它的数学公式是

其中r为增长率,N为某一时间原有的个体数,K为负荷能力或满载量,即环境所能接受的种群数量。K—N为种群在某一时间的数量与满载量之差,表示这一种群还能继续增加多少数量。当 时,即在种群开始生长,N值很小时(如开始接种酵母时,酵母很少),种群生长快。当N值达到K2时,种群减速增长。当种群密度很高时,即N值很大时,接近于K时,,种群即不再增长,此时种群即达到了满载量的平衡状态。

二、种群密度的调节

1.密度制约因素

影响种群个体数量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的作用是随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例如,传染病在密度大的种群中更容易传播,因种群密度越大,其对种群数量的影响就越大,反之,种群密度小,对种群的影响就小。

2.非密度制约因素

有些因素虽对种群数量起限制作用,但其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无关,如气候因素就是这样,刮风、下雨、降雪、气温都会对种群的数量产生影响,但这种因素起多大作用与种群密度是无关的,这类因素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无论是密度制约因素还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它们都是通过影响种群出生率、死亡率或迁移率而起着控制种群密度的作用。

生物种群数量的不规则变动往往同非密度制约因素有关。非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一般总是很猛烈的,灾难性的。例如,我国历史上屡有记载的蝗灾是由东亚飞蝗引起的。引起蝗虫大发生的一个物理因素是干旱,东亚飞蝗在禾本科植物的荒草地中产卵,如果雨水多,虫卵因水淹或霉菌感染而大量死亡,因而不能成灾,只有气候干旱蝗虫才能大发生,所以我国历史上干旱常伴随蝗灾。

第三节 生物群落

一、基本概念

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地区中的各种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

1.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复杂性,包括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对于一个群落来说多样性越高,其稳定性越高,反之就越低。自然群落包括的物种极多,有人调查过,一个森林群落的生物,在一英亩(04公顷)中大约平均有400多个物种,还不包括原生生物及微生物在内。这些物种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使自然群落成为一个有内在联系和自我调节能力的整体,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易突然增多,也不易突然消失。相反,一些人为的群落,由于物种数目极少,各物种的数量可以很容易地改变。我们前面讲的一种草履虫和细菌组成的群落就是一例。在农业上,一片农田由于作物单一而形成物种很少的群落,某些害虫一旦摆脱其控制因素(如天敌)就可能大发生,从而破坏这个群落。

2.优势种

群落中各个物种的数量虽然保持平衡,却不是相等的,总有某些物种的数量比其他物种多些。如果这个物种不仅数量多,而且生产量大,在群落结构中起主要作用(如在能量流动及物质的循环中,在维持群落稳定性中起主要作用),那么它就成为优势种。在不同群落中,由于结构及组成不同,优势种也是不同的。

3。生态位

生态位指的是生物种群在群落中生活方式和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占有的地位。生态位不只是具体的栖息地,还包括这一物种在这一群落中的营养地位,所需的物理和生物条件,如温度、湿度、pH、压力(如在深水中)等,以及在时间和季节变化时它们有什么节律性的行为变化,它们要求什么食物,它们与其他生物有什么关系等,简言之,所谓生态位就是这一物种在群落中处于什么地位和起什么作用。

群落中生态位相似的两个物种常发生竞争关系,以夺取生态位。生态位越近似的物种,竞争越激烈,选择压就越强。激烈竞争的结果,可能使其中一个物种趋于灭绝,例如,我们前面所提两种草履虫在同一环境中的竞争。但是,这种现象在自然情况下是较少发生的,只有在外力(如人力)介入或新物种进入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更多的是,生态位相似的物种,通过自然选择,生态位发生了分化,从而减少或排除了它们的竞争,使它们共存下来(1—6—12)。具体地说,如果两个种群的生态位有重叠之处,例如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种群主要以b为食,它们所吃食物有些是共同的,即图1-6-12中的c。自然选择对于以c为食的个体有更大的压力,因而两个种群中以c为食的个体就日趋没落。结果,两个种群的生态位发生了变化,各就各位,都生存下来。

生态位也可以发生分化,如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岛上观察的地雀是生态位分化的很好 实例。14种地雀的主要区别是身体和喙的大小和形态,而喙的大小决定了它们所食植物种 子的不同,这样就排除了它们在食物上的竞争。再如老鹰和猫头鹰的生态位比较接近,自然 选择使它们一个在白天活动,一个在夜间活动,这样就使它们各就各位而避免了竞争。

植物中生态位分化的例子也很多。沼泽地中常有多种蕨类植物生活在一起。它们之所以能够共同生活在一起,乃是因为它们各有不同的分布:有些物种占领水底,有些物种只能生活在沼泽边缘,有些则生活在沼泽中较干燥的高地上。所以表面上看,它们都生活在同一沼泽地中,其实详细观察后就可看出,它们实际各自要求不同的湿度及其他条件,因而它们的生态位是各不相同的。

生态位的多样性是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

三、群落结构

1.垂直结构

群落中各种生物所占据的空间及时间各不相同,因而各种群落都有一定的结构,表现为种群在其中的分布。这种分布有空间上的分布,包括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也有时间上的分布,并有时表现出时辰节律。

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由于不同物种的遗传特性及其对光、温度、水、营养等的不同要求,不同物种处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群落的这种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就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森林群落的垂直分布最复杂(1-6-13),分为地下层、地表层、草被层、灌丛、下木层和树冠层。树冠层是森林吸收日光的主要部分。各层中都栖息着不同的动物类群:地下层有蚯蚓和步行虫、叩头虫、金龟子等的幼虫,地表层的落叶内有蝇、蚊、蟋蟀、蜘蛛、潮虫等。

水生群落也有垂直分布情况。一个淡水湖泊的表面水层,阳光能够透过,是浮游藻类活动的场所。浮游动物和剑水蚤等主要生活在有植物的区域,即表水层,但也能在较深水域中活动。在靠岸的浅水中有芦苇和菖蒲等扎根的水生植物。在近岸水面有漂浮的植物如浮萍、凤眼莲等。环节动物如泥蚓等,软体动物如河蚌等,蟹、龙虱、以及蜻蜓、蜉蝣的幼虫等均在水底生活。

2.水平结构

由于生态因素分布的不均匀性,群落内部环境的不一致性及植物种类本身的生态生物学特点,导致在一个群落的某一地点,植物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从而群落内部形成小群落。这就是群落的水平结构。在同一个水平上,生物的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大致可分三种类型:一是随机分布型。在这种分布中,各个体的分布不受其他个体分布的影响。二是集体分布型:个体相聚一处成群,如蚂蚁成窝,鱼类结队成群等。有些植物种子成熟后,直接落在植株周围,这样就形成了集中分布。三是均匀分布型。个体之间有相斥的作用,因而它们的分布很均匀。如荒漠上的植物,由于彼此抑制之故,株距十分相近。正在营巢的鸟类,由于有地盘割踞的习性,巢的距离十分均匀。各种生物在群落中水平分布的形式,决定于物理及生物因素(特别是与群落中其他生物的关系),以及它本身的生物特性。

3.时间分布

一天有昼夜之分,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地球周而复始地运转,生物的分布随昼夜、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例如蝴蝶、蜜蜂和蝇等在白天活动,入夜即潜伏不动;蚊、螟蛾、萤火虫等则在夜间活动,白日潜伏。很多鸟都是白日活动的,但夜鹰、猫头鹰则是夜间活动的。松鼠白天活动,蝙蝠则夜间活动。白日行动的动物称为昼行性动物,夜间行动的动物称为夜行性动物。有些动物只在拂晓或黄昏时活动,称为暮行性动物。

水生群落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也有很多随昼夜而变化的。淡水浮藻类白天在水的表层进行光合作用。浮游动物也随浮游植物一同漂游于水的表层,但在中午日光最强时,下沉到水的深处,日落之后,又浮到水面采食浮游植物或互相捕食。这种和地球24h自转相适应的分布规律叫做时辰节律或日节律。

四、群落演替

1.初级演替

在群落发展的过程中,群落中一些种群兴起了,另一些种群衰落以至消失了。环境条件也同时在发生着变化。群落的这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变化称为演替。经过演替而达到最终稳定状态的群落称为顶极群落。

从一个未被生物占领过的原始裸地或湖泊开始的演替称为初级演替。初级演替一般说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要经过这样的几个阶段:一是地衣阶段。这是最早的阶段,在没有任何生物的地方,地衣可以生活,它极耐干旱,可长在岩石上,并能溶解岩石,从岩石中摄取矿物质,也能吸收雨水中溶解的矿物质。地衣中的藻类或蓝藻部分在有雨水时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地衣死后,它的残体为细菌所分解,残体中的物质又可为别的地衣所用。岩石风化而成的碎屑被地衣所阻留,和矿物质、地衣死后生成的腐殖质以及细菌等日积月累而形成岩石表层的土壤。有了土壤,就为苔藓类植物创造了生存的条件。二是苔藓阶段。地衣为苔藓的生存创造了条件。苔藓植物比地衣能更好地利用日光,繁殖力也强,因而它们顶替了地衣而处于主导地位,而岩石风化产生的颗粒也被更有效地保存于原地。苔藓死后的残体为细菌、真菌等分解而产生腐植酸类物质和各种矿物质。前者有分解岩石的作用,后者被保存于土壤中或被新一代植物所吸收,所以这一阶段是含有细菌、真菌、腐植酸、无机盐等的土壤逐步形成的阶段。同时一些动物如螨、蚂蚁以及蜘蛛等也逐渐出现。三是草本植物阶段。当土壤厚度增加到能保持足够湿度的时候,草本植物的幼苗就能够存活,并逐渐发展而取代苔藓。这时,昆虫、蜗牛等以及小型的哺乳动物开始侵人并各自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土中的营养物也逐渐丰富起来。四是灌木阶段。首先出现喜光的灌木,以后灌木大发展,而草本植物逐渐衰败下来。随着草类的衰败,昆虫种类也将略有减少,而鸟类则由于树木提供了浆果及掩蔽所而增多。五是树林阶段。在灌木丛中,乔木生长起来,最终占有优势。

2.次级演替

次级演替是指在原来存在的生态系统被破坏后重新发生演替的过程。例如,砍伐森林、改种作物后又撂荒不用,大火烧光植被,河流堵塞而成沼泽等,造成生物群落的全部消失,此时开始发生的群落演替就是次级演替。次级演替一般都比初级演替进行得快。这是因为原来群落中的一些生物遗体和有机质遗留下来,环境条件较好。

3.顶极群落

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是顶极群落。顶极群落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其中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生产量和消耗量也都达到平衡。只要气候、地形等条件稳定,不发生意外,顶极群落可以几十年几百年保持稳定而不再发生演替。现在地球上的群落大多是在没有人为干扰下经过亿万年的演替而达到的顶极群落。

4.群落演替的特征

群落演替的结果使不稳定的、生产量低的群落逐步达到物种丰富、能高效率地利用日光能的稳定的顶极群落。

演替具有一定的方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能量的角度看,总生产量逐渐增加,但净生产量逐渐降低,表现为群落内有机物总量增多,无机物从生物外部转移到生物体内;从结构上来看,营养结构、空间结构越来越复杂,多样性增高,稳定性越来越强;从生活史看,生物个体增大,生活周期变长,生态位变窄;从物质循环角度来看,从开放转为封闭,交换速度变慢。

第四节 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包括人)及其无机环境。在生物圈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中,还可以分出多个生态系统,如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池塘、一块农田、一条河流等都可成为一个生态系统。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是生态学上的一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上的最高层次;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组织、自我更新能力的动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尽管在自然界有多种多样的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但作为生态系统,它们还是有着相同的组成成分和组成结构。如前所述,除了非生物环境以外,生态系统还包括生物成分。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有三大功能类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一种以营养为纽带,把生物和非生物紧密结合起来,包括以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为中心的三大功能类群。它们与环境之间发生密切的物质循环(1-6-14)。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对于每——个生态系统都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但总的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处在经常不断的循环之中的。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我们把生物之间的这种传递关系称为食物链。例如,兔吃草,而狐狸吃兔子;野鼠吃粮食,而猫头鹰或狐狸吃野鼠。如在湖泊中,许多甲壳动物和昆虫幼虫都吃藻类,但前者又是小鱼的食料,小鱼又被鲈鱼所食,狗熊又捕捉鲈鱼。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蝗虫吃牧草,蛙吃蝗虫,蛇吃蛙,鹰吃蛇,它共有5个营养级(1-6-15)

2.食物链的类型

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四种食物链类型:碎屑食物链、捕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

(1)碎屑食物链 碎屑食物链是以碎屑为基础。高等植物的枯枝落叶被分解者所利用,分解成碎屑,然后再为多种动物所食。其构成方式为枯枝落叶→分解者或碎屑→食碎屑动物→小型肉食动物→大型肉食动物。

(2)捕食食物链 捕食食物链直接以生产者为基础,继之以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各种生物以捕食关系连接起来的能量流动渠道,是生态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食物链。如在草原上:青草→野兔→狐狸→狼。

(3)寄生食物链 寄生食物链由宿主和寄生生物构成,由于寄生生物的生活史很复杂,所以寄生食物链也很复杂。如哺乳动物:鸟类→跳蚤→细滴虫(寄生原生动物)→细菌→病毒。

(4)腐食食物链 腐食食物链以动物尸体为基础。如:动物尸体→俪蝇。

一般说来,食物链的环节不会多于五个,这是因为能量在沿着食物链的营养级流动时,不断地减少,在流经几个营养级之后,所剩下的能量已经不足以再维持一个营养级的生命了。

3.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有许多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并不孤立,而是纵横交织,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多方向的网状结构,我们称之为食物网。如图1-6-16所示的一个食物网。

食物网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生产者制造有机物,各级消费者消耗这些有机物,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不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其中某一种群数量突然发生变化,必然牵动整个食物网,在食物链上反映出来。

食物网是生态系统长期发展形成的。人为地去除其中的某个环节,将使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甚至使生态系统崩溃。因此,研究食物网中各个营养级的能量关系,利用动物间的相互制约,借天敌来控制有害动物的危害是有重要意义的。

四、生态金字塔

1. 能量金字塔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要靠各种有机物的转化和传递。在顺着营养

级序列传递时,大部分用于呼吸以维持生命活动或被分解者利用,只有10%左右输送给下一营养级。这样便形成了逐渐递减的图形,在生态学上常用金字塔来形象地描绘能量的这种转化,这种金字塔叫能量金字塔,金字塔的一个等级代表一个营养级,而每一等级的宽度则代表一定时期内通过该营养级的能量值。

2.数量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是在生态系统中,每个营养级用机体的数量来表示。数量金字塔明显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数量大于植食动物,植食动物的数量又大于肉食动物,而顶级肉食动物的数量,在所有种群中通常是最少的。

3.生物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是在生态系统中,每个营养级用生物量表示,一般用单位空间、时间和生物体重量来表示。生物量金字塔表明,生产者的生物量,一般大于植食动物的,而植食动物的生物量,一般又大于肉食动物的。

有时候,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是倒塔形的。以湖泊和海洋为例来说明。春季,藻类繁盛,浮游植物的数量必定大于浮游动物,但在其他季节,情况正相反。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藻类如何能支持一个比其自身生物量更大的生物量呢?这是因为,尽管藻类的体积小,又不断被吃掉,但它们的繁殖速率很高,在单位时间内,不仅繁殖出大量的个体,同时也有大量的个体被吃掉。因此,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内,藻类的生物量要比消费者的生物量小。但尽管生产者的生物量小,生产者的生产量的能量却远远大于通过消费者的能量。

五、生态系统的功能

1.生物量、现存量 生物量是单位面积上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重量,如一片森林中松树或松树上的叶片、这片林中的啄木鸟或松塔牛肝菌的重量,都可认为是生物量。在生态系统演替的不同时间,生物量是不同的。某一时刻的生物量叫做现存量。生物量通常用干重表示。

2.初级生产 在一定时间或阶段内某个种群或群落生产出来的有机物总量,叫生产量或生产力。初级生产是指植物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初级生产积累能量的速率就称为初级生产力,通常以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累积的能量或生产的干重来表示。一般用初级生产力来衡量整个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的高低。

初级生产量又可分为:

(1)总初级生产量 在某单位时间内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2)净初级生产量 总初级生产量减掉生产者呼吸消耗后上的数值。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量就是植物在该系统中构成的有机物质和能量,是系统中其他生物成员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陆地以热带雨林的净初级生产量最高。

3.次级生产 次级生产是指除初级生产者以外的其他有机物体的生产,即消费者还原者利用初级生产量进行同化作用,表现为动物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营养物质的存贮等其他生命活动的过程。例如,牧草被牛、羊采食以后,体重增加,繁殖后代等过程就是次级生产。次级生产力是指次级生产的效率。

初级、二级、三级消费者的生产量都属于次级生产量。可用下列公式计算次级生产量:

次级生产量=同化量-呼吸量

或: 次级生产量=个体增重+新个体体重量。

4.生态效率和十分之一定律 在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的利用效率就叫生态效率。生态效率从根本上讲就是能量输出和输入之间的比率,即所生产的物质量或产量,与生产这些物质所消耗的物质量的比例。从能量流动来说,次一营养级的生产力与前一营养级生产力的比率,就是生态效率。生态效率的表示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光合作用效率、消费者同化效率、生长效率等等。

生态系统的能量损耗主要存在于无效能、未消化的多余的能、吃剩的或遗留下的能量、未消化的粪便和呼吸作用产生的热散失等,都是有机体不能作为净生产力利用的能量。所谓无效能是指那些单一食物链上,不能被下一营养级的有机体直接利用的净生产力。未消耗的多余的能量是指生态系统所产生的、超过有机体利用的那部分富余的能量。吃剩下的能量是指有机体吃剩下的物质。非同化的能量是指物质被机体呼吸以后,没有全部被同化成为有机体而抛弃的无用物质。维持能也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损耗的一种,这种能量只用于维持有机体,而不用于有机体的生长。如图1-6-17所示。

一般说来,大型动物的生态效率高于小型动物,老年动物的生态效率低于幼年动物,肉食动物的同化效率高于植食动物,原因是植物性食物中难以消化的成分高。食肉动物的净增长率比草食动物的低,因为它们在追捕猎物时要消耗许多能量。食物链越长,损失的能量就越多。

“十分之一定律”当初是林德曼在水生生态系统和实验室的培养箱的研究中得到的。 “十分之一定律”是指能量从上一个营养级传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转移效率为10%,也就是说,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有90%的能量损失掉了,这就是营养级不能超过4级的原因。六、物质循环

1.水的循环 水的循环是物质循环中最重要的一个(1—6-18),可以说没有它就没有生态系统的一切活动。水以液体、固体和气体三种状态存在。水的循环主要依靠日光能。日光照射到海洋、湖泊、河流等水体,水变为水蒸气而进人大气中。此外,植物的蒸腾作用以及各种生物的呼吸、排泄以及汗腺分泌等,都有水蒸气产生。水蒸气在大气中随气流而上升,遇冷则凝成雨、雪、冰雹而降落。落到陆地土壤中的水,除供给植物及其他生物之用外,一部分重新蒸发,另一部分渗入地下而成地下水,地下水也缓慢流回海洋。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而返回大气中去。动物饮水,同时还从食物中取得水分,通过体表蒸发、呼吸及排泄等活动再把水送回环境中去。动物总的失水量远不如植物多。

2。碳的循环 碳的循环过程见图1-6-19。自养植物及自养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把大气中的C02同化为糖,再由此合成脂类和蛋白质等其他有机物,同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这些糖类化合物供绿色植物生长呼吸之用,动物则直接或间接从植物取得碳。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向空气返还C02,但是它们呼吸放出的C02远远不足以补偿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摄取的C02,动、植物死亡后,尸体被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而放出C02,是碳循环中十分重要的步骤。这些C02进入大气中才使大气中C02的支出得到有效的补偿。

植物死后如果长期压在地下,而未被细菌、真菌等全部分解,就可能通过一系列化学变化而成了泥炭,或进一步成了煤、石油、天然气等。约3亿年以前的石炭纪地层中的煤层就是这样产生的。现在由于这些能源不断地过度开采,大量使用,把以前储存的C02过多过快地还给了大气,再加上森林的减少,大气中C02含量已在上升,引起温室效应。

3.氮的循环 氮的循环过程见图1-6-20。空气中79%是氮。氮是一种惰性气体,不能直接为绝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依靠某些生物如固氮菌及蓝藻等才能固定下来。此外,人类可以用工业方法固氮。

某些蓝藻、豆类植物的根瘤菌,以及土壤中的各种固氮菌都能把大气中的氮固定成为氨或氨盐,再经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变成亚硝酸盐及硝酸盐,供植物吸收,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动物则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摄取植物的蛋白质,经消化改造成为自身的蛋白质。在动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一部分蛋白质分解成为含氮的废物(氨、尿素、尿酸等)排到土壤或水中。动、植物尸体受到腐生细菌的作用,蛋白质、核酸等含氮化合物也分解成氮、氮化物、二氧化氮和水。这些氮与氮化物也排人到土壤和水中,各种氮化物经细菌转化为硝酸盐后,又可为植物所吸收。硝酸盐也可经反硝化细菌的作用,分解成为游离的氮,进人大气中,是一个与生物固氮相反的过程。另外,闪电等自然电离现象也可将大气中的氮氧化成为硝酸盐,经由雨水进入土壤中,参与氮的循环。

工业方法固氮、生产氮肥,随着农业化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氮的输入与输出是平衡的。但是人的干预往往打破这种平衡。盲目开发草原,砍伐森林,使土壤有机物暴露,易于分解,再加上水土流失,土壤中许多营养物质也随之流走,因而土地含氮量下降而变得贫瘠。 农田作物每年从土壤中摄取了大量的氮,因而施肥是必要的,但过多施肥,包括化肥和动物的粪尿,也将破坏生态平衡。这些氮化物留在水体中,可使水体富含养料,于是分解者细菌大量繁殖,大量消耗氧,这样就使水体含氧量降低,导致鱼等水生生物不能生活,许多两栖动物也因缺氧而死亡,这一过程称为水体的富营养化。

4.沉淀循环 钙、钾、钠、镁、磷等盐类的循环均属于沉淀循环,我们以钙的循环为例说明沉淀循环。沉积岩中的钙由于风化和水的溶蚀而从岩石中释放出来。这些物质或溶于水中,或以灰尘的形式进人土壤或海洋中。土壤中的钙离子被植物所吸收,成为植物的生命物质。植物被动物所取食,钙离子又成了动物的生命物质。动、植物尸体的分解,把钙又归还到土壤内。一部分钙盐随水流带进海洋,形成海洋沉积物。海水中的钙盐,可进人海洋生物的食物链,沿着海洋的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进行再循环,也可为海洋动物如有孔虫、珊瑚、有壳的甲壳类所吸收,沉积于骨骼之中。这些生物死亡后,沉人海底,少部分分解而溶于海水中,大部分在分解者还来不及将它们分解之前就被淤泥和沙所覆盖。

5.富集现象 除了生物所需的物质参与上述循环之外,某些并非生物所必需的物质有时也进入了循环。例如,DDT这类有机氯杀虫剂。它由于在农业上以及防治蚊、蝇等昆虫时的喷洒而进人大气中、散落在地面并污染植物。动物吃了被DDT杀死的昆虫或污染了DDT的植物而得了DDT。由于DDT极易溶于脂肪而不溶于水,因此在动物体内,DDT很容易在脂肪组织中累积起来。通过食物链,这种杀虫剂一级一级地富集,其量甚至多到足以造成食物链顶部的肉食生物的死亡或种群缩小的程度。例如鹈鹕吃了富集DDT的鱼,由于DDT影响钙的代谢,导致所产的卵的外壳很薄,在孵卵时,卵常因经不起鹈鹕身体的重量而被压碎,因而鹈鹕数量减少。但是DDT的循环和碳、氮、钙等的循环不同,因为DDT终是要降解消失的,每循环一次,特别是动物死后,尸体进入土壤,DDT即逐渐降解消失。因此停止使用DDT若干年后,这一杀虫剂的循环就不复存在了。

七、生物圈和人

1.生物圈

地球的外壳是一层坚硬的岩石,称为岩石圈。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一个薄层。岩石圈的外部有水的地方称为水圈,地球周围的大气称为大气圈。土壤、岩石、水、大气加上来自太阳的辐射能,构成了地球的无机环境,生物就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生物圈是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称。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太阳是这一生.态系统的能源。日光的照射,加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生物圈的环境中出现了风、雨、潮汐、水流等多种运动,也使生物圈的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气候条件,因此,生物经过长期的进化发展,导致在不同地区出现了不同的生物群落。然而,地理和气候条件相似的环境无论相距多远,都有相似的生物群落。例如,不同地区的沙漠,生物种类虽然并不相同,但它们在形态上,特别是在适应性上都很相似:它们都能耐干旱,都有防止或减少水分蒸发的能力或行为(如昼伏夜出)等,这是趋同进化的结果。因此,各地沙漠都属于同一生物群落型。我国云南西双版纳有热带雨林,印度、南美等地也有热带雨林,它们的地理条件如温度、湿度等相似,生物种类也很相似,因此它们也属于同一群落型,即热带雨林。

2。污染

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个能力是有限度的,如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人量如果超过了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能力,就将造成污染o

(1)水污染 水的污染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有些工业废水含有CuHgCl等毒物,使水变质,使水生生物的组织中积累毒物导致死亡。此外,大陆架开采石油、大油轮远洋运输,以及最近的海湾战争,都使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富营养化就是大量生活废水涌人,造成水的营养价值提高。营养价值低的或贫营养化的湖泊,初级生产者数目很少,适当的富营养化可促进藻类生长,对鱼虾养殖有利,也不致破坏水体能量收支的平衡。富营养化使蓝藻及各种腐蚀性鞭毛虫、纤毛虫滋生,结果水中氧气不足,不但鱼虾不能生活,大量生长的蓝藻和藻类,也常因氧气的不足而大批死亡、腐烂,结果生机盎然的湖泊变成腐败的臭水一滩。

(2)热污染 发电厂和其他工厂放出的热水进入水体使水温提高,水的含氧量降低。同时水中有机物的氧化由于水温提高而加快,这就进一步降低了水中的含氧量,而水生动物却因体温升高,代谢速度加快,需氧量反而提高了,因此水生动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它们可因此而窒息、死亡,也可因此而转移到相邻的水域,这样就不但破坏了本地的生态系统,也干扰了邻近的生态系统。

(3)空气污染 工厂、汽车废气、吸烟都会造成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物以及粉尘等,其中最多的是一氧化碳。有些污染物可在空气中相互作用产生次级污染物,如S02在空中可与水蒸气结合而形成酸雨,S02可与粉尘颗粒混合而形成厚的化学烟雾层。1952年伦敦上空S02烟雾迷漫四五天不散,一周之内就有4000多人中毒。空气污染的主要类型有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

温室效应:工业化使大气中C02含量逐步提高。大量C02的排放可导致热污染。C02有保留热量的功能。太阳光射到地面,地面吸收后,又以红外波的形式而重新辐射到空中而为大气中的C02分子所吸收,因而空气才能保持现在的温度。大气中C02含量高了,热能保持多了,气温就要升高,这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

酸雨:正常的雨水由于溶有C02,是微酸性的,pH55—58。大量的S02N02的排放,使雨水中含有硫酸和硝酸而成为酸雨,其pH可低至4—45,偶尔竟可低到210

酸雨对动、植物的毒害很大。它使植物的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成熟率降低,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降低土壤的肥力,因而造成森林枯萎,树木死亡。农作物也可因酸雨而减产。湖泊可因酸雨而增加酸度,结果氢离子多,钙含量降低。如果pH降至50以下,鱼卵常不能孵化,即使孵化,骨骼也呈畸形。酸雨可随风飘流。

臭氧层的破坏:地球上空的臭氧层,能阻挡太阳光中绝大部分紫外线。紫外线射人臭氧

层时,臭氧分子吸收紫外线而分解为有高度活性的氧原子,氧原子又立刻重新结合而复原成

臭氧分子,同时放出热能。由于臭氧分子这种周期性的分解复原过程,大量紫外线被吸收,

结果射到地面的紫外线的量甚微,生物能够耐受。但是近几十年来人类的生产活动对臭氧

层造成了严重破坏。从人造卫星收集的资料可知,现在臭氧层已经变薄,在北极和南极的夏

季,臭氧层已经出现了空洞,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含氯、氟的烃类化合物,氯氟烃遇紫外线即放出氯,氯破坏臭氧分子的能力极强,一个氯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

(4)农药污染 为了防治害虫,人们使用了杀虫剂;为了消除杂草,人们使用除草剂;为了防治细菌:人们使用了杀菌剂等,这些都是生物毒剂。它们不但能杀死害虫,而且也能杀死其他动物,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1940年以后,由于DDT特别有效,接着又出现了许多更有效的杀虫剂,如六六六、有机磷杀虫剂等,害虫防治变成了单纯使用杀虫剂的化学防治。这种办法开始时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会使有抗性的害虫发展起来,并且由于害虫的自然控制者,即天敌,也被杀虫剂杀死,因而虫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这就使防治时的用药量不得不一次一次地增加,环境污染因此也变得越来越严重。1970年左右,人们提出了害虫综合治理,即用生态学原则来指导害虫防治。这个策略强调自然控制:多数害虫在早期是由自然控制的,因此为害不严重,只有少数害虫要用人工防治方法。在必须用人工防治时,要强调用农业技术防治(如选择抗虫品种)及生物防治,因为它们是与自然控制协调的,它们都是促进自然控制的,真正不得已时才用化学防治法。保护及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世界上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是保护和合理改造原来的自然,一是防止污染。这两方面又是相互联系的,如防止污染就是保护环境的一种措施,而保护自然环境的结果则是使环境具有了一定的防止污染的能力(如森林能吸收一部分废气,使空气净化等)

3.人口问题

无论人类的技术达到多么高的水平,人总不能脱离他所在环境——生物圈。人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破坏自然环境。人在食物链中位于最高层,消耗资源的量最大。前面已经讲过,任何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负载能力。如果不断地向环境索取,超过了环境的满载量,生态平衡就将遭到破坏,而一经破坏就很难恢复,人类也将因自己的“努力”而受到惩罚。

自有人类以来,人口一直在增加,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据统计,公元之初,人口增长一倍需要1000年;到了上一世纪的中期,人口增长一倍只需100年就够了。1830年,世界人口不过10亿,100年之后,1930年,已经增加到20亿了,到1975年又翻了一倍,达到了40个亿。1989年世界人口已有525亿,并且正以每年增加8000万的速度急剧增大。

人口急剧增长,导致土地的过度开发。利用各种手段提高农产品质量,结果导致农业生;态系统的退化。无节制地施用化肥和农药使土壤板结,有机物质减少,而有害物质在土壤和农作物中积累,成为地下水和江河湖泊的污染源。农药的使用“筛选”了很多有抗性的害虫。

人口增多了,耕地不够了,人们就被迫通过毁林开荒,毁草开荒,围湖造田等手段来增加耕地,结果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沙漠化等,世界上每年因沙漠化而失去600万公顷土地。 人口增加了,对能源和水资源的需求也要增加,而地球上能源储藏量是有限的。由于能源紧张,今后世界14人口的燃料将不得不依赖植物秸秆和森林,甚至把耕地遗留下来的作物根都收集起来作为燃料,这样又转而对土地资源增加了压力。

人口持续高速度增长所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上述的这些。但从这里就可清楚地看到,人口的增长是有限度的,和其他物种一样,不能超过环境负载量。人类明智的决策只能是人类自己决定自己的人口限度,用控制出生率的方法把人口控制在环境负载量之下。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与环境和谐共存,创造光明的未来。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资料:第七章 生物系统学

[考点解读]

生物系统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规律的

学科。本章包括无脊椎动物、脊索动物和植物的形态、结构功能等一系列的知识。根据IB0

考纲细目和近年来试题的要求,以下从知识条目和能力要求两方面定出了具体目标。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

一、原生动物(3万种)

1、主要特征

(1)体形微小,原生动物大小一般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一般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见,也有少数比较大,如玉带虫和蓝喇叭虫,体长可达1—3cm

(2)身体一般由单细胞构成,有些种类是群体性的,单细胞的原生动物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不但具有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而且也具有一般动物所表现的各种生活机能,如消化、呼吸、排泄、感应、运动等,它和高等动物内的一个细胞不同,而是和整个高等动物相当,是一个能营独立生活的有机体。当然,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只能出现细胞内分化,由细胞质分化出各种细胞器来完成相应的各项生命活动,如伪足、纤毛、鞭毛为运动的细胞器;胞口、胞咽为消化的细胞器等。群体性的原生动物,一般组成群体的细胞并不分化,而是各个个体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原生动物是最低等、最原始的动物。

(3)具有3种营养方式,一是植物性营养,又称光合营养,如绿眼虫;二是动物性营养,又称吞噬营养,如变形虫,草履虫等;三是渗透营养,又称腐生营养,如疟原虫,孢子虫等。

(4)分布很广,可生存在各种自然条件下,如淡水、海水以及潮湿的土壤中,也有不少种类是寄生在植物的浆液,动物和人类的血液、淋巴液和体液中。当遇到不良条件时,它们形成包囊,把自己同不良的外界环境隔开,等到合适的环境条件,恢复正常的生活。

2.原生动物门代表——大草履虫(1-7-1)

(1) 草履虫的形状很像倒放的草鞋,体表长满了纵行排列的纤毛,全身的纤毛有节奏地摆动,使虫体螺旋形地旋转前进。

(2)体表被一层表膜,这层表膜结构复杂,由典型的细胞膜、表膜泡和纤维层构成,其内的细胞质分化为内质和外质,外质紧贴表膜,为一透明薄层,里面布满了垂直于表膜排列的刺丝泡,内质是颗粒性的,能够流动并不断地在虫体内作循环运动。

(3)虫体前半部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一条斜向的口沟,胞口在口沟的后端,内连着一个漏斗形的胞咽。在胞咽内有特殊的纤毛组不断摆动,可以使水流进人胞口,水流中带来的食物(如细菌或其他小的生物及腐烂的有机物)于胞咽下端形成小泡,小泡逐渐胀大落人细胞质内部即为食物泡,食物泡进入细胞质后,与溶酶体融合,在食物泡内进行消化,不能消化的残渣由身体后部的胞肛排出。

(4)草履虫的前部和后部的内质里各有一个伸缩泡,与围绕着它呈放射状排列的收集管连在一起,它们有节奏地交替收缩和舒张,既能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维持一定的渗透压作用,也有排泄代谢废物作用。

(5)草履虫内质中有一个略呈肾形的大核,主要负责营养代谢,为多倍体的细胞核,小核位于大核的凹处,主要负责遗传,为二倍体的细胞核。

3.原生动物的分类

(1)鞭毛纲(代表动物:眼虫,图l—7—2)

①一般身体具鞭毛(9+2型结构,即周围9对联合微管,称双联管,中央有2个微管,如图1-7—3所示),以鞭毛为运动器。

②营养方式:有些种类体内以色素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称为光合营养(植物性营养);有些种类通过体表渗透吸收周围呈溶解状态的物质,称为渗透营养(腐生营养);有些种类吞食固体的食物颗粒或微小生物,称为吞噬营养(动物性营养)

③繁殖:无性繁殖一般为纵二分裂;有性繁殖为配子结合或整个个体结合。

(2)肉足纲(代表动物:大变形虫,图1-7—4)

①以伪足为运动器,伪足有运动和摄食的机能。

②体表无坚韧的表膜,仅具极薄的细胞质膜。虫体有的是裸露的,有的种类具石灰质或几丁质的外壳或有矽质的骨骼。

③繁殖方式:二分裂;有的种类具有性生殖。普遍能形成包囊。

(3)孢子纲(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

①孢子纲动物全是营寄生生活,无运动器,或只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以鞭毛或伪足为运动器。

②生活史复杂,有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的两个世代交替,2个世代多数在2个寄主体内进行,有性世代在无脊椎动物体内进行,无性世代在脊椎动物(或人)的体内进行。

③繁殖方式:无性生殖是裂体生殖;有性生殖是配子生殖,其后为无性的孢子生殖。

(4)纤毛纲(代表动物:大草履虫)

①以纤毛(纤毛结构与鞭毛相同,不同点是纤毛较短,数目较多,运动节律性强)运动。

②结构一般比较复杂,是原生动物中分化最多的,如细胞核分化出大核与小核,大部分有摄食的胞器。

③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横二分裂;有性生殖是接合生殖。

二、多孔动物(海绵动物门,约1万种)

1.主要特征

(1)海绵的体形各种各样,有不规则的块状、球状、树枝状、管状等;主要生活在海水中,极少数(只一科)生活在淡水中,成体全部营固着生活,海绵的体型多是不对称的,少数辐射对称。

(2)海绵有细胞的分化,但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的组织,体壁由皮层、胃层和二者之间的中胶层组成。皮层由扁细胞(有保护作用)和扁细胞之间穿插的孔细胞构成;中胶层是胶状物质,其中有钙质或矽质的骨针和()类蛋白质的海绵质纤维,起骨骼支持作用,还有移人的变形细胞和生殖细胞;胃层由一层特殊的领鞭毛细胞构成,通过鞭毛摆动,水中的食物颗粒和氧,落人细胞质中形成食物泡,在领细胞内进行消化,可以完成取食、呼吸和排泄等多种功能。

(3)水沟系指多孔动物特有的水流进出体内的通道,对适应固着生活很有意义。根据复杂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单沟型(白枝海绵),双沟型(毛壶),复沟型(浴海绵、淡水海绵)三种类型。

(4)海绵动物的生殖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可分为出芽和形成芽球两种。有性生殖:海绵有些为雌雄同体,有些为雌雄异体,精子和卵细胞由原细胞和领细胞发育而来。胚胎发育有胚层逆转现象。受精卵进行分裂,形成囊胚后,动物极的小细胞向囊胚腔内生出鞭毛,另一端的大细胞中间形成一个开口,后来囊胚的小细胞由开口倒翻出来,里面小细胞具鞭毛的一侧翻到囊胚的表面,此时,动物极的一端为具鞭毛的小细胞,植物极的一端为不具鞭毛的大细胞,形成两囊幼虫。随后两囊幼虫离开母体,水中游动一段时间后,具鞭毛的小细胞内陷形成内层,而另一端大细胞留在外边形成外层细胞,这与其他多细胞动物原肠腔形成正相反,称为胚层逆转。

2.多孔动物的分类

(1)钙质海绵纲(代表动物:白枝海绵,图1-7—5)

骨针为钙质,水沟系简单,体型较小,多生活于浅海。

(2)六放海绵纲(代表动物:偕老同穴、拂子介)

骨针为矽质,六放形,复沟型,体型较大,生活于深海。

(3)寻常海绵纲(代表动物:浴海绵、淡水海绵)

矽质骨针或海绵质纤维,复沟系,鞭毛室小,体型不规则,生活在海水或淡水。

三、腔肠动物(1万种)

1.主要特征

(1)体型呈辐射对称。从腔肠动物门开始,体型有了固定的对称形式,大多数腔肠动物,通过其体表内的中央轴(从口到反面)有许多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2个相等的部分,是一种原始的低级的对称形式,只适应在水中营固着的或漂浮的生活。有些种类已由辐射对称发展为两辐射对称,即通过身体的中央轴,只有两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相等的两部分,是介于辐射对称和两侧对称的一种中间形式。

(2)具两胚层,原始消化腔。腔肠动物是真正具有二胚层(内外胚层)的动物。在二胚层之间有由内、外胚层细胞分泌的中胶层。由二胚层围成的腔(胚胎发育中的原肠腔),既有消化的的功能,又兼有循环的作用,能将消化后的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分,所以又称消化循环腔。

(3)出现组织分化。腔肠动物不仅有细胞的分化,而且开始分化出简单的组织。腔肠动物上皮组织占优势,形成体内、外表面,并分化为感觉细胞、消化细胞、皮肌细胞、腺细胞等。其中,皮肌细胞内含可以收缩的肌原纤维,具有上皮和肌肉的功能,这表明上皮与肌肉未分开,是一种原始的体现。

(4)出现扩散神经系统。这是动物界最简单最原始的神经系统。由二极和多极的神经细胞以及感觉细胞基部的纤维相互连接而成。无神经中枢,神经的传导一般是无定向的,也称为扩散神经系统,而且神经的传导速度也比较慢,比人的神经传导速度慢1000倍以上,这些说明该神经系统的原始性。

2。腔肠动物门代表——水螅

(1)水螅生活在淡水中,在水流较缓,水草丰富的清水中常可采到。常附着在水生植物上,以水蚤或小蠕虫等为食。

(2)水螅体为圆柱状,能伸缩,遇到刺激可将身体缩成一团。一端附于水草或其他动物上,称为基盘;另一团有口,口长在圆锥形的垂唇上,在口的周围,一般有6-10条触手,辐射状排列在垂唇。

(3)水螅身体内部是一空腔,由口与外界相通,也与触手的中空部分相通,称为消化循环腔。体壁由外胚层、中胶层和内胚层构成。外胚层包括皮肌细胞、间细胞、刺细胞和感觉细胞等,主要有保护和感觉的功能。中胶层起支持作用。内胚层包括皮肌细胞、腺细胞、间细胞和感觉细胞等,主要有营养的功能。水螅以各种小型甲壳动物(剑水蚤、水蚤等)、昆虫的幼虫等为食。食物在消化循环腔内,由腺细胞分泌酶(主要为胰蛋白酶)进行细胞外消化。消化后形成食物颗粒,由内皮细胞吞人进行细胞内消化,不能消化的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4)水螅无专门的呼吸和排泄器官 呼吸是体壁上的细胞直接吸收水中的溶解氧,排除二氧化碳。代谢的废物通过体表渗透排入水中。

(5)水螅神经细胞分散于外胚层中,能感觉来自身体内部和外部的刺激,并通过网状神经作出相应的反应,主要的反应方式是全身性收缩和移动位置。

(6)水螅的生殖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无性生殖表现为出芽生殖。由体壁向外突出,逐渐长大,形成芽体,待生长成熟到一定时期,便从母体上脱落下来,营独立生活。有性生殖是精卵结合。大多数种类为雌雄异体,少数为雌雄同体。卵巢常长在基盘的附近,精巢常长在触手下不远处。受精卵进行完全卵裂,形成实心原肠腔,经过一个较长休眠期,到春季或环境较好时,发育成小水螅。水螅的再生能力很强,如把水螅切成几个数段,每段都能长成一个完整的小水螅。

3.腔肠动物的分类

(1)水螅纲(代表动物:水螅,图1-7-6A)

①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生活史中大部分有水螅型和水母型两个阶段,即有世代交替现象。

②水螅型结构简单,有简单的消化循环腔;水母型有缘膜(伞下面边缘的一圈薄膜),触

手基部有平衡’囊。

(2)钵水母型(代表动物:桃花水母,图1-7—6B;海蛰,图1-7-6C)

①全部生活在海水中,大多为大型的水母类。水母型发达,而水螅型退化,且水母型的结构比水螅水母复杂,如钵水母的胃囊有胃丝,而水螅水母则无。

②钵水母的感觉器官为触手囊,而水螅水母为平衡囊。

③钵水母的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而水螅水母的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

(3)珊瑚纲(代表动物:海葵、珊瑚虫,图1-7-7)

①全部生活在海水中。只有水螅型,没有水母型。

②水螅体的结构较水螅纲的水螅体复杂,如有口道、口道沟、隔膜和隔膜丝。

③海葵是单体的,无骨骼;珊瑚虫为群体,大多具有外骨骼。

④珊瑚纲水螅型体的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

四、扁形动物(2万种)

1.主要特征

(1)两侧对称 从扁形动物门开始出现了两侧对称的体型,即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对称面(切面)将动物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分。从动物演化上看:凡是两侧对称的动物,其身体可明显分出前后、左右、背腹。背面发展具保护的功能,腹面发展具运动和摄食的功能,前端首先接触外界条件,促进了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越来越向前集中,逐渐出现了头部,使动物从不定向运动变为定向运动,使动物的感应更迅速、准确,适应的范围更广泛。这种体制不仅适合于游泳,而且适于爬行,这是从水中爬行进化到陆地上爬行的重要条件。

(2)中胚层的形成 在内、外胚之间出现了中胚层,这对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发展很有大意义。从动物演化上看:一方面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引起了一系列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为生物体结构的发展和器官生理的复杂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使扁形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另一方面,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强。如中胚层形成了复杂的肌肉,增强了运动机能,使动物在更大范围内摄取更多食物。同时,消化管壁有了肌肉,使消化管壁的蠕动能力加强,产生的代谢废物增多,促进了排泄系统的形成。此外,中胚层形成的实质是组织有储存养料和水分的功能,使动物可耐饿和抗干旱,保护内脏器官和再生新器官。因此,中胚层的形成也是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

(3)皮肤肌肉囊 由中胚层形成肌肉,如环肌、纵肌、斜肌。与外胚层形成的表皮相互紧贴而组成的体壁,具保护和运动功能。

(4)消化系统 除单咽目(临时肛门),通到体外的开口既是口又是肛门。除了肠以外没有更大的体腔,肠是由内胚层形成的盲管,营寄生生活的种类,消化系统趋于退化(如吸虫纲)或完全消失(如绦虫纲)

(5)排泄系统 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原肾管,是由体内封闭的焰细胞、毛细管、排泄管和开口于体外的排泄孔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调节渗透压,同时也兼有排泄功能。含氮废物还是通过体表排出。

(6)神经系统 神经细胞逐渐向前集中,形成“脑”,从“脑”后分出若干条纵神经索及彼此连接的横神经,构成梯式神经系统。

(7)生殖系统 大多数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形成了固定的生殖腺及一定的生殖导管,如输卵管、输精管等,及一系列附属腺,如前列腺、卵黄腺等。这样使生殖细胞通过体外进行交配和体内受精,摆脱了水的束缚。

2.扁形动物门代表——涡虫(1-7-8)

(1)生活在淡水溪流中的石块下,身体柔软、扁平而细长,背面稍凸,腹面色浅而密生纤毛。身体前端呈三角形,两侧各有一个耳状的突起,叫做耳突。头部背面有两个黑色的眼点。口位于腹面近体后13处,咽部常从口中伸出,呈长吻状。在口的后方为生殖孔,无肛门。

(2)皮肤肌肉囊 从扁形动物开始为真正的三胚层无体腔的动物。皮肌囊在结构上包括单层表皮、基膜和肌肉。涡虫利用表皮的杆状体进行捕食和防御敌害;利用肌肉的收缩和纤毛的运动,能在物体上作游泳状的爬行。

(3)呼吸和循环 涡虫没有专门的呼吸和循环器官,仅依靠体表的扩散作用进行气体交换。借助网状的实质组织增加表面面积,由其中的液体运送和扩散新陈代谢的产物。

(4)消化系统 由口、咽和肠道组成。肌肉质的咽,可从口中伸出来捕捉食物。肠道分3支主干,一支向前,两支向后,分别位于咽囊的两侧,经反复分出小支,小支末端封闭为盲管,无肛门。

(5)排泄系统 为原肾管型,由焰细胞和排泄管组成。通过焰细胞收集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液体废物,经排泄管由体背面的排泄孔排出体外。

(6)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为梯状神经系统,头部有一对脑神经节,由脑神经节向后分出一对腹神经索通向体后,在腹神经索之间还有横向神经分支相互连接。感觉器官主要有眼点和耳突,眼点由色素细胞和视觉细胞构成,只能辨别光线的明暗但不能成像。耳突上富有许多感觉细胞,能感觉味觉和触觉。在表皮内还有许多触觉细胞,对食物是正向反应,对光线的刺激是避强光。

(7)生殖系统 具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雌雄同体,但为异体受精。无性生殖为横分裂。

(8)再生 涡虫的再生能力很强,即使切成许多段,每一段能再生成一完整的涡虫。涡虫的再生表现出明显的极性,再生的速率由前向后呈梯度递减。

3.扁形动物的分类

(1)涡虫纲(代表动物:三角涡虫)

①主要营自由生活,体表一般具纤毛及典型的皮肤肌肉囊,强化了运动的机能。

②感觉器官和神经一般较发达。

③具有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

(2)吸虫纲(代表动物:华枝睾吸虫,血吸虫,图1—7—9)

①均为寄生种类。运动机能退化,体表无纤毛。

②消化系统趋于退化,一般较简单,有口、咽、食管和肠。

③生殖系统、生殖机能和生活史趋向复杂。一般有两个以上的寄主。

(3)绦虫纲(代表动物:猪带绦虫,图1—7—10)

①全部寄生在人或其他脊椎动物体内。

②身体一般由许多节片构成,前端有一个特化的头节,具吸盘、小钩或吸钩等结构。

③体表纤毛消失,感觉器官完全退化,消化系统也全部退化,通过体表来吸收寄主小肠内已消化的营养。

④生殖器官高度发达,在每一个成熟的节片内都有生殖器官。

⑤大多数只有一个中间寄主。

五、线形动物(15万种)

1.主要特征

(1)角质膜 线虫体表一般具角质膜。它是上皮细胞分泌形成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一般分皮层、中层、基层三层,最内为基膜,角质膜有保护作用。由于角质膜的存在,其生长受到限制,所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旧的角质膜周期性脱落,称蜕皮。

(2)原体腔 它是由胚胎时期的囊胚腔发展而成的。原体腔只具体壁肌肉层,无肠壁肌肉层,且没有体腔膜包围,也不和外界相通,体腔内充满体腔液,致使虫体鼓胀饱满。

(3)消化系统 线虫有发育完善的消化管,有口有肛门。肛门的出现促进了肠在形态和生理机能上的分化,使消化管分化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三部分。前肠由外胚层原口处内陷形成,包括口、口腔及咽。中肠是由内胚层发育形成,是主要消化和吸收的部位。后肠由外胚层内陷而成,包括直肠和肛门。

(4)排泄系统 可分为腺型(海产类)或管型(寄生类)两种。腺型排泄器官较原始,由1-2个腺细胞(原肾细胞)构成。管型排泄器官由一个原肾细胞特化形成,略呈“H”型。

(5)生殖系统 大多数为雌雄异体且雌雄异形,雄性个体小于雌性个体。

2。线形动物门代表——人蛔虫(1-7-11)

(1)外部形态 人蛔虫是人体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体呈圆柱形,向两端渐细,全体乳白色,侧线明显。虫体前端顶部有口,具三片唇,口稍后的腹中线上有一极小的排泄孔。雄虫较短且细,尾端呈钩状;雌虫长且粗,后端伸直不弯曲。

(2)体壁和原体腔 体壁由角质膜、表皮层和肌肉层构成。角质膜能抵抗寄主消化酶的侵蚀,起保护作用。蛔虫的体壁与消化管之间的空腔是它的原体腔,内充满了体腔液,使身体具一定的形状。消化管及生殖器官浸在体腔液内。

(3)消化系统 蛔虫的消化系统结构简单,为一直管。由口、咽、肠和肛门组成。蛔虫没有消化腺,主要摄取的食物是宿主肠内已消化或半消化的食物,一般可以直接吸收。

(4)呼吸和排泄系统 由于生活在含氧量极少的肠腔内营寄生生活,进行厌氧呼吸。因此,蛔虫无专门的呼吸系统。其排泄系统属于管型。

(5)神经系统 蛔虫的神经系统简单,咽部有一围咽神经环,由此向前向后各伸出6条神经。

(6)生殖系统 蛔虫的生殖系统发达,生殖力强。雄性个体具精巢、输精管和储精囊。雌性个体具卵巢、输卵管和子宫。

3.线形动物的分类

(1)线虫纲(代表动物:人蛔虫、钩虫、人蛲虫)

①身体呈长圆筒形。

②体壁由角质膜、表皮和肌肉层组成。

③无呼吸器官,自由生活种类为体表呼吸,寄生种类为厌氧呼吸。

④多数为雌雄异体,生殖腺管状,雄性导管通人直肠末端。

(2)轮虫纲(代表动物:旋轮虫)

①身体极小,一般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

②各器官组织的结构均为合胞体,且各部分含有的细胞核数目是恒定的。

③在环境条件良好时营孤雌生殖;当环境条件恶化时,孤雌生殖产生混合雌体。

六、环节动物(17万种)

1.主要特征

(1)分节现象 环节动物身体分成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不仅体表分节,同时许多内部器官如循环、排泄、神经等也表现出按体节排列的现象,称真体节,是无脊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促进了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环节动物除前端两节及末一节外,其余各体节在形态上基本相同,称同律分节。体节若再进一步分化,各体节的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差别,身体不同部位的体节完成不同功能,内脏器官也集中于一定体节中,称异律分节,为动物逐渐分化出头、胸、腹三部分提供了可能。

(2)次生体腔(真体腔) 为环节动物的体壁和消化管之间的空腔。由早期胚胎发育时期的中胚层裂开成腔,逐渐发育扩大,其内侧中胚层附着在内胚层外面,分化成肌层和脏体腔膜,与肠上皮构成肠壁,外侧附在外胚层的里面,分化为肌层和壁体腔膜,与体表上皮构成体壁。由于次生体腔位于中胚层之间,为中胚层裂开形成,故又称为裂体腔。

由于消化管壁有了肌肉,增强了独立蠕动,提高了消化机能,为消化系统的复杂化提供了条件,同时消化管与体壁为次生体腔隔开,这就促进了循环、排泄、生殖等系统的发展,使动物体结构进一步复杂,各种机能趋于完善。

(3)刚毛和疣足 为环节动物的运动器官。它们的出现,增强了运动功能,使环节动物

的运动更敏捷、更迅速。

(4)循环系统 环节动物具有较为完善的循环系统,由纵血管和环行血管及其分枝血管组成。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不流人组织间的间隙中,构成闭管式循环系统。血液循环有一定的方向,靠血管的收缩与扩张来推动,流速恒定,提高了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的机能。

(5)排泄系统 环节动物的排泄器官为后肾管。典型的后肾管是一条迂回盘曲的管子,一端开口体内的纤毛漏斗,称肾口;另一端开口于体节的体表,为肾孔。除排泄体腔中的代谢产物外,因肾管上密布微血管,也可排除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分。

(6)神经系统 环节动物的神经系统更为集中,为索式神经系统,由脑、围咽神经、咽下神经节和腹神经索构成。

2.环节动物门代表——环毛蚓(1—7—12)

(1)外部形态 环毛蚓体呈圆柱状,细长,两端较尖,各体节相似,每节有节间沟。头部不明显,由围口节及其前端的口前叶组成。围口节为第工体节,其腹侧为口,在口前叶下方。口前叶膨胀时,可伸缩蠕动,有掘土、摄食、感觉等功能。除前端第工节和最后Ⅰ、Ⅱ节外,每节均具刚毛,环绕体节排列,为运动器官,大部分位于壁内的刚毛囊中。性成熟的个体,第X Ⅵ体节,形成生殖带(环带)。在第X Ⅳ体节腹面中央,有一个雌性生殖孔。在第X Ⅷ体节腹侧两侧有一对雄性生殖孔。自XⅡ~XⅢ体节起,以后背线处有背孔,背孔张开可排出体腔液,湿润体表,有利于呼吸作用和减少土壤对身体的摩擦。

(2)体壁和体腔 环毛蚓的体壁由角质膜、上皮、环肌层、纵肌层和体腔上皮等构成。最外层为柱状上皮细胞,这些细胞的分泌物形成角质膜,其间夹杂着腺细胞,分为黏液细胞和蛋白细胞。当遇到刺激时,能分泌黏液,有保护作用。体壁的环肌和纵肌交替舒缩,加上刚毛的配合,这样肌肉的收缩波沿身体纵轴由前向后逐渐传递,可以不断前进。

环毛蚓的体腔为次生体腔,是容有内脏器官并充满体腔液的空腔。体腔把体壁与肠壁分隔开来,使得消化道肌肉的活动不受身体活动的影响。内脏器官浴于体腔液中,使各器官联系加强,体腔液起着物质交换、排泄的作用。

(3)消化系统 消化管纵行于体腔中央,穿过隔膜。管壁的肌层可增进蠕动和消化机能。消化管分化为口、咽、食道、砂囊、胃、肠和肛门等部分。咽部肌肉发达,可辅助摄食。咽外有单细胞咽腺,分泌黏液和蛋白酶,有湿润食物和初步消化作用。食道外有食道腺,能分泌钙质,可中和酸性物质。食道后为肌肉发达的砂囊,可以磨碎土壤砂泥。从口到砂囊由外胚层形成,属前肠,砂囊后一段富含微血管和腺体的消化管,称胃。胃后消化管扩大形成肠,其背侧中央凹人成一盲道,以扩大吸收面积。消化和吸收主要在小肠内进行。胃和肠为内胚层形成,属中肠。后肠较短,无盲道和消化机能。肛门开口于体外。

(4)循环系统 由纵血管、环血管和微血管组成,属闭管式循环。纵血管有位于消化管背面中央的背血管和腹血管。背血管较粗,可搏动,其中的血液自后向前流动。腹血管较细,血液自前向后流动。环血管主要有4—5对,起心脏的功能。蚯蚓的血管未分化出动脉和静脉,血液中含有血细胞,血浆中有血红蛋白,故显红色。

(5)呼吸和排泄 蚯蚓以体表进行气体交换。氧气首先溶解在体表湿润薄膜中,再渗入角质膜及上皮,到达微血管丛,与血浆中血红蛋白结合,输送到体内务部分。

蚯蚓的排泄器官为后肾管。一般种类每体节是一对后肾管,称为大肾管。而环毛属无

大肾管,而具有三类小肾管:体壁小肾管(无肾口,肾孔开口于体表);隔膜小肾管(有肾口,肾孔开口于肠中)、咽头小肾管(有肾口,肾孔开口于咽)

(6)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蚯蚓为典型的索式神经。由一对咽上神经节()与咽下神经节相连。咽下神经节伸向体后连着一条腹神经索。腹神经索的每个神经节伸出3对神经,伸人到体壁和各器官。

感觉器官不发达,主要通过体表的感觉细胞来感受刺激。

(7)生殖系统 为雌雄同体,通过异体受精来繁殖后代。

3.环节动物的分类

(1)多毛纲(代表动物:沙蚕)

①除极少数种类外,都生活在海洋中,底栖。

②头部明显,感官发达。

③具疣足,其上有成束的刚毛。

④雌雄异体,个体发育经担轮幼虫期。

(2)寡毛纲(代表动物:环毛蚓)

①大多数陆地生活,穴居土壤中,称陆蚓;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底栖,称水蚓。

②头部不明显,感官不发达。

③具刚毛,无疣足。

④雌雄同体,有生殖带,异体受精,直接发育。

(3)蛭纲(代表动物:水蛭)

①营暂时性外寄生生活。

②头部不明显,常具眼点数对。

③无刚毛,体前、后端各具一吸盘,有吸附功能。

④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直接发育。

七、软体动物(13万种)

1.主要特征

(1)身体的划分 软体动物的身体可分为头、足和内脏团三部分。

头位于身体的前端。行动敏捷的种类,头部分化明显,其上生有眼、触角等感觉器官,如田螺、蜗牛、乌贼等。行动迟缓的种类,头部不发达,如石鳖。穴居或固着生活的种类,头部已消失,如蚌类、牡蛎等。

足通常位于身体的腹侧,为运动器官。常因适应不同的环境,而形态各异。有的足部发达,呈叶状、斧状或柱状,可爬行或掘泥沙,如田螺、无齿蚌等;有的退化,失去了运动功能,如扇贝。固着生活的种类,则无足,如牡蛎;有的足特化成腕,着生于头部,为捕食器官,如乌贼和章鱼。

内脏团为内脏器官所在部位,常位于足的背侧。

(2)外套膜 它是由身体背侧皮肤向下伸展而成的膜状结构,由内、外两层上皮构成。外层上皮的分泌物,形成贝壳;内层上皮细胞具纤毛,纤毛摆动,使水循环于外套腔(外套膜与内脏团的空腔)内,借以完成呼吸、排泄、摄食等。

(3)贝壳 体外具贝壳为软体动物重要特征之一。大多数软体动物具1—2片贝壳。在不同的种类中,形态各不相同。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少量基质。这些物质都由外套膜上皮细胞分泌形成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和支持身体的柔软部分。

(4)消化系统 软体动物的消化管发达,少数寄生种类退化。多数种类口腔内具颚片和齿舌。齿舌是软体动物特有的器官,位于口腔底部,由角质齿组成,似锉刀状。

(5)体腔和循环系统 软体动物的次生体腔极度退化,仅残留围心腔、生殖腺和排泄器官的内腔。而初生体腔存在于各组织器官的间隙,内有血液流动,形成血窦。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窦及血液组成。心脏一般位于内脏团背侧围心腔内,由心室和心房组成。血液自心室经动脉,进人身体各部分后汇人血窦,经静脉回到心耳。动脉和静脉不相连,故又称为开管式循环。有些快速游泳的种类,为闭管式循环系统。

(6)呼吸器官和排泄器官 水生种类用鳃呼吸,由外套膜内面的上皮伸展形成,位于腔内。陆生种类用肺呼吸,由外套膜内部一定区域的微细血管密集成网形成,可直接摄取空气中的氧。

软体动物的排泄器官一般是后肾管,少数种类的幼体为原肾管。后肾管不仅可排除围心腔中的代谢产物,也可排除血液中的代谢产物。

(7)神经系统 原始种类的神经系统无神经节的分化。较高等的种类,主要有4对神经节(脑、足、脏和侧神经节)及其联络神经。这些神经节有趋于集中之势,有些种类的主要神经节集中在一起形成脑,并有软骨包围,如头足类,成为无脊椎动物最高等的神经系统。

(8)生殖和发育 软体动物大多数为雌雄异体,不少种类雌雄异形,仅少数种类雌雄同体。个体发育中经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两期幼虫阶段。

2.软体动物门代表——无齿蚌(1-7-13)

(1)外部形态 无齿蚌具有两瓣卵圆形外壳,左右同形,壳顶突出。壳前端较圆,后端略呈截形。蚌的运动器官为斧足,左右侧扁,富肌肉,位于内脏团腹侧,向前下方伸出。壳内的肌肉有前闭壳肌和后闭壳肌,为粗大的柱状肌,其收缩可使壳关闭,还有前、后缩足肌及后伸足肌,一端连于足,一端附着在壳的内面,可使足缩人和伸出。

(2)消化系统 无齿蚌的消化系统的特点为:肠道很长,扩大了消化和吸收面积。胃腔内常有一晶杆囊,内有晶杆,晶杆借助囊壁纤毛作一定方向的旋转,有搅拌和混合食物的作用。胃液的酸化作用能使晶杆表面溶解,释放消化酶,使食物充分地消化和吸收,尽可能的利用食物。

(3)循环系统 无齿蚌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窦组成。心脏位于背侧椭圆形围心腔内,由一长圆形心室及左右两薄膜三角形心耳构成。为开管式循环。血液中含血青蛋白,氧化时呈蓝色,还原时五色。血液除输送养分外,尚有排泄功能。

(4)呼吸和排泄 无齿蚌的呼吸器官为瓣鳃,外瓣鳃短于内瓣鳃。瓣鳃上有入水孔、鳃水管等结构。由于鳃及外套膜上纤毛的摆动,引起水流,水由入水管进入外套腔,经鳃孔到鳃腔内,沿水管上行达鳃上腔,向后流动,经出水管排出体外,水经过鳃时,即进行气体交换。

无齿蚌的排泄器官为肾(后肾管特化),位于围心腔腹面左右两侧,各由一海绵状腺体及一具纤毛的薄壁管状体构成,呈“U”型。

(5)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无齿蚌的神经系统具3对神经节,由一对脑神经、一对足神经节和一对脏神经节构成。

蚌的感官不发达,位于足神经节附近有一平衡囊,为足部上皮下陷形成,内有耳石,起身体的平衡作用。

(6)生殖和发育 无齿蚌为雌雄异体。生殖腺位于足部背侧肠的周围,精巢乳白,卵巢淡黄色。生殖导管短,生殖孔位于肾孔的后下方,很小。

无齿蚌的发育经钩介幼虫期(淡水蚌所特有)

3.软体动物的分类

(1)多板纲(代表动物:石鳖)

①身体椭圆形,背侧具8块石灰质贝壳,多呈覆瓦状排列。

②贝壳周围有一圈外套膜,称环带,其上生有鳞或棘。

③足宽大,吸附力强,几乎占有整个腹面。

④头部不发达,神经系统较原始,两条神经索呈梯状。

(2)腹足纲(代表动物:圆田螺、蜗牛、海牛)

①头部发达,具眼、触角。足发达,叶状,位于腹侧且具足腺,为单细胞黏液腺。

②体外多被一个螺旋形贝壳,故又称单壳类。

(3)瓣鳃纲(代表动物:无齿蚌)

①体具两片套膜及两片贝壳(一般左右对称),又称双壳类。

②头部消失,又称无头类。

③足呈斧状,又称斧足类。

④瓣状鳃,又称瓣鳃类。

(4)头足纲(代表动物:乌贼、鹦鹉螺)

①体左右对称,分为头、足、躯干三部分。

②头部发达,两侧有一对发达的眼。咽头除具齿舌外,还有鹦嘴颚(捕食)

③足着生于头部,特化成腕和漏斗,故称为头足类。

④神经系统集中,感官发达。闭管式循环系统。

⑤雌雄异体且异形,体外受精,直接发育。

八、节肢动物(110万种以上)

1.主要特征

(1)发达坚厚的外骨骼,有蜕皮现象 节肢动物体表覆盖一层厚而坚硬的角质层,称为外骨骼,是由上皮细胞向外分泌形成的。自外而内分为三层:上角质膜(上皮)、外角质膜(外表皮)、内角质膜(内皮层),主要成分为甲壳质(含氮的多糖化合物,旧译几丁质)和蛋白质组成。外骨骼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内脏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大量蒸发。外骨骼的出现,使动物能适应陆生复杂的环境。同时,它也限制了身体的生长,因而有蜕皮现象,蜕皮受激素的控制。

(2)异律分节和身体分部 在演化的历程中,节肢动物身体自前而后分为许多体节,这对运动的增强至关重要。虽然环节动物的身体也分节,但为同律分节,而节肢动物却是异律分节,即体节发生分化,其机能和结构互不相同。机能和结构相同的体节常组合在一起,形成体部。通过体节的组合,身体分为头、胸和腹三部分。头部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胸部是运动和支持的中心,腹部为代谢和生殖的中心。总之,体节既分化又组合,从而提高了动物对环境条件的趋避能力。

(3)分节的附肢 节肢动物不仅身体分部,而且附肢也分节。节肢动物的附肢是实心的,内有发达的肌肉,与身体相连处有活动关节,故又称为节肢。节肢基本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双肢型,较原始,例如虾类腹部的游泳肢。另一种为单肢型,由双肢型演变而来的,其外肢已完全退化,保留了原肢和内肢,如昆虫的3对步足。

(4)强劲有力的横纹肌 节肢动物的肌肉不形成肌肉囊,由许多肌纤维集合成肌肉囊,附着在外骨骼上。由于肌纤维为横纹肌,因而能迅速收缩与舒张,增强了运动能力。

(5)简单的开管式循环系统 在发生过程中,由于围心腔的消失,初生体腔与次生体腔相混合,故又称混合体腔。由于混合体腔内充满血液,又可称为血腔。节肢动物的血液从心脏经动脉流人血腔内,再由血腔返回心脏。因此,血液只输送养料,而氧气和碳酸气等则全藉气管。

(6)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在运动器官增强的同时,还必须发展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以便及时感知陆上多样和多变的环境因子,迅速作出反应。节肢动物的感觉器官可分为触觉器、化学器和视觉器等三种。随着感觉器官的发达,神经系统也不断增强。节肢动物的神经系统基本上为梯型,但神经节已有明显的愈合趋势,这与体节的组合有关。头部内消化道的上方的前3对神经节愈合为脑,分别形成前脑、中脑和后脑三部分。

(7)消化系统 运动能力的增强,能量消耗加大,必然要求提高养料的需求量,也就促进了消化系统的发达。一部分种类有十分发达的中肠突出物,便于体内储存养料,这对于陆栖生活很重要。对于陆生动物来说,体内储存水分很重要,绝大多数动物有6个直肠垫,能将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回收,并将其输送到血腔内,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8)呼吸器官和排泄器官 水生种类的呼吸器官为鳃或书鳃,而陆生种类为气管(可直接与组织交换气体)或书肺,都是体壁外突或内陷形成的。

排泄器官分两类:一是与肾管同源的腺体结构,如绿腺、基节腺;二是由中肠或后肠演化而来的马氏管。

2.节肢动物的分类

(1)甲壳纲(代表动物:虾、蟹、水蚤,图1-7-14)

①身体通常分为头胸部和腹部。

②体节数以及与之相关的附肢(多为双肢型)对数都较多。

③口器有上颚一对,下颚二对。颚足数对。足通常每节一对。

④排泄器官为绿腺或颚腺。呼吸器官为鳃。

⑤间接发育,幼体类型多。

(2)蛛形纲(代表动物:圆网蛛、蝎、蜱,图1—7—15)

①身体通常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全身无明显的体节。

②头胸部保留有6对附肢(1对螯肢、1对脚须、4对步足),无触角,无复眼。

③排泄器官为马氏管或基节腺。呼吸器官为书肺或气管。

④有纺织腺,都能产丝但不一定都能织网。

⑤除了螨和蜱为间接发育外,其余均为直接发育。

(3)多足纲(代表动物:蜈蚣、蚰蜒、马陆,图1-7-16)

①身体分为头和躯干两部分,体分节明显。

②头部有1对触角、1对大颚和1-2对小颚。躯干部多节,每节有1—2对同型的步足。

③排泄器官为马氏管。呼吸器官为气管。

④多为土壤动物,视觉器官不发达;间接发育。

(4)昆虫纲(代表动物:中华蝗虫、蟋蟀、蚂蚁)

①昆虫纲都有20个体节,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由顶节和6个体节愈合而成,与外骨骼相互拼和,构成一个坚硬的头壳,为感觉中心,有许多触角和眼等多种感觉器官。胸部由3个体节愈合而成,为运动中心,有翅和足两种运动器官。腹部有11个体节和尾节,不愈合,各节游离,但末3节往往退化而愈合,为营养和繁殖中心,内有消化器官和生殖器官等。

②附肢对数少,且全为单肢型。头部原有6对附肢,由于原第一和第三体节的2对完全退化,只保留4对。原第二体节的一对演变成触角。原头部后3体节的3对附肢演变为3对口肢,即一对大颚、一对小颚和一片下唇,加上唇和舌,组成昆虫的口器。胸部的3对附肢演变为3对步足和2对翅(非附肢演变而来)。腹部的附肢几乎完全退化,只保留第11腹节的一对尾须。

③排泄器官为马氏管,着生在中肠后交界处。呼吸器官为气管,能直接从空气中获得氧

气。

④雌雄异体且异形。具有三种变态发育(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无或略有变态)

⑤昆虫纲重要目的主要特征比较见表1-7-1

各目的代表如图1-7-17所示。

蝶类和蛾类的主要区别,三种蚊属的主要区别见表1-7-2

1-7-3

@ 九、棘皮动物(6000)

1.主要特征

(1)地位 棘皮动物属于后口动物。在胚胎发育中的原肠时期,其原口(胚孔)形成动物的肛门,而在与原口相对的一端,形成一新口称为后口。因此,棘皮动物与大多数无脊椎动物不同,与半索和脊索同属于后口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

(2)体形 身体辐射对称,且大多数为五辐射对称,是次生形成的,是由两侧对称体形的幼体发展而来的。由两侧对称重新演变成辐射对称,故又称为次生辐射对称,在动物界中是惟一的。

(3)具内骨骼 由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有的极微小(如海参类),有的愈合成一个完整的壳(如海胆),也有的形成一骨片,呈一定形式排列(如海星类,蛇尾类及海百合类)。内骨骼常突出体表,形成棘式刺,故又称为棘皮动物。

(4)水管系和管足 这是由次生体腔的一部分特化形成的一系列管道组成。有的开口与外界相通,海水可进入循环。水管系包括:环管、辐管和侧管,具有运动、呼吸、排泄和感觉等多种机能。

(5)生殖和发育 多数为雌雄异体。个体发育中有不同的幼虫(羽腕幼虫、短腕幼虫、海胆幼虫、蛇尾幼虫、樽形幼虫和耳状幼虫等)

2,棘皮动物的分类

(1)海星纲(代表动物:海盘车,图1-7-18)

①体扁平,多为五辐射对称,体盘和腕分界不明显。

②体表具棘和叉棘,为骨骼的突起。内骨骼的骨板以结缔组织相连,柔韧可曲。骨板间突出的膜质泡状突起,外覆上皮,内衬体腔上皮,且与次生体腔相连,称为皮鳃,有呼吸和使代谢产物排出的作用。

③水管系发达

④雌雄异体,一般生殖腺5对。个体发育中有羽腕幼虫和短腕幼虫。

(2)海胆纲(代表动物:马粪海胆、紫海胆)

①体球形,盘形或心脏形,无腕。

②体表具能活动的棘、长棘。内骨骼相互愈合,形成一坚固的壳。

③口周围有5对分支的鳃,为呼吸器官。

④多数为雌雄异体,生殖腺2-5对。个体发育中经过海胆幼虫。

(3)蛇尾纲(代表动物:筐蛇尾、海盘)

①体扁平,盘状,体盘小,腕细长,无步带沟。

②体表具5(某些种类具46)

③管足退化,呈触手状,无运动功能。

④消化管退化,无肠,无肛门。

⑤多数雌雄异体,生殖腺在体盘内间步带区。个体发育中经过蛇尾幼虫。

(4)海参纲(代表动物:刺参、梅花参、海棒槌)

①体蠕虫状,两侧对称,背腹扁平。

②无腕,背侧常有疣足,无吸盘或肉刺。

③由消化道分出一对分支的树状结构,称呼吸树或水肺,为海参特有的呼吸器官。

④雌雄异体,生殖腺口1个。个体发育中有耳状幼虫、樽形幼虫、五触手幼虫。

(5)海百合纲(代表动物:海百合)

①体有柄(海百合类)或成体无柄(海羊齿类),颇似植物。

②具分肢的腕。步带沟内生触手,无运动功能,可捕食。

③雌雄异体,生殖腺位于生殖羽内。个体发育中经过桶形的樽形幼虫。

第二节 脊索动物

一、脊索动物(4万种以上)

1.主要特征

(1)具脊索 背部起支持体轴的一条棒状结构,介于消化道和神经管之间。它来源于胚胎时期的原肠背壁的一部分细胞,离开肠壁而形成。脊索由富含液泡的脊索细胞组成,不分节,外面围以结缔组织性质的脊索鞘。脊索在低等类群中终生存在,而高等脊索动物只在胚胎时期出现,发育完全时即被分节的骨质脊柱所取代。

(2)具背神经管 脊索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是一条位于脊索背方的神经管,由胚体背中部的外胚层下陷卷褶形成。在高等种类中前、后分化为脑和脊髓。神经管腔在脑内形成脑室,在脊髓中形成中央管。

(3)具咽鳃裂 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管前端的咽部两侧壁上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的裂缝,它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就是咽鳃裂。低等水栖脊索动物的鳃裂终生存在并富有毛细血管,作为呼吸器官。高等陆栖脊索动物仅在胚胎期或幼体期具有鳃裂,随后完全消失。

(4)其他 心脏或相当于心脏作用的血管位于消化道腹面。循环大多为闭管式。肛门后方有肛后尾。

2.脊索动物的分类

(1)尾索动物亚门(代表动物:柄海鞘,图1-7-19)

①尾索动物是脊索动物中最低等的类群。由于体外常有被囊,故又称为被囊动物。

②脊索和背神经管仅存于幼体的尾部,成体时消失或退化。鳃裂终生保留。

③循环系统是开管式,反向循环。血液无固定的流向,血管不分动、静脉。

④一般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具世代交替。在发育过程中有逆行变态,即由结构复杂、自由生活的幼体变为结构简单、固着生活的成体。

(2)头索动物亚门(代表动物:文昌鱼,图1-7-20)

①头索动物是一类终生具有发达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等特征的无头鱼形脊索动物。

②脊索不但终生保留,而且延伸至背神经管的前方,故又成为头索动物。

③缺乏真正的头和脑;无心脏。

④发育中有变态现象。

(3)脊椎动物亚门(代表动物:青蛙、眼镜蛇、鸵鸟、兔)

①出现了明显的头部(又称为有头类)。神经管的前端分化成脑、眼、鼻等重要的感觉器官,后端分化为脊髓。

②绝大多数的种类中,脊索只见于发育的早期,以后被脊柱所替代。脊柱和头骨是脊椎动物特有的内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和其他骨骼组合一起,共同构成骨骼系统。

③原生的水生种类用鳃呼吸,次生的水生种类及陆地种类只在胚胎期间出现鳃裂,成体用肺呼吸。

④除了圆口纲外,其余.都具备上、下颌。颌的作用在于支持口部,加强动物主动摄食和消化的能力。

⑤完善的循环系统。出现了能收缩的心脏,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生理机能的提高。

⑥构造复杂的肾脏代替了简单的肾管,提高了排泄系统的机能。

⑦除了圆口纲外,都有成对的附肢作为运动器官。

二、圆口纲

圆口纲又称无颌类,是无成对偶肢和上下颌的低等脊椎动物,是迄今所知地层中最早出现和最原始的脊椎动物。代表动物为七鳃鳗,如图1-7-21所示。

圆口纲主要特征如下:

(1)体形 体呈鳗形,分头、躯体和尾三部分。背部中央有一短管状‘的单鼻孔,因此又称为单鼻类。头部腹面有杯形的口漏斗,是一种吸盘式的构造,周边附生着细小的穗状皮褶,内壁有黄色的角质齿。无成对的偶鳍,背中线上有1-2个背鳍,尾部侧扁,有尾鳍,有侧线。皮肤柔软,表面光滑无鳞,富含黏液腺。

(2)原始性 无上下颌,由于无颌骨的分化,其口为软骨环所支持而呈圆形,称口漏斗。因为无上下颌之分,口漏斗永远张开,故又称为圆口类。

①终生保留脊索,外围有脊索鞘,用于支持体轴。

②消化管没有胃的分化,肠管内有许多的纵行的黏膜褶及螺旋瓣,是增加吸收养料面积的结构。

③开始出现心脏,由静脉窦、一心房和一心室组成。

④躯体部和尾部肌肉为一系列按节排列的弓形肌节及肌隔。

⑤脑的各部分排列在同一平面上,无任何脑曲。脑颅不完整,由软骨底盘、嗅软骨囊、耳囊软骨及支持口漏斗和舌的一些软骨构成。内耳平衡器只有12个半规管。

⑥雌雄异体(七鳃鳗)或同体(盲鳗),生殖单孔,无生殖导管。

三、鱼纲

鱼纲是体表被骨鳞,以鳃呼吸,用鳍作为运动器官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分布广泛,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超过其他各纲脊椎动物的总和,包括硬骨鱼和软骨鱼两大类。鱼纲出现于古生代的志留纪,到泥盆纪已演化出四大类:棘鱼类、盾皮鱼类、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

1.主要特征

(1)体形 鱼类由于生活习性和栖息场所不同,常分化成各种不同体型。纺锤型:适应快速而持久的游泳;侧扁型:游泳较慢,不太敏捷;平扁型:行动迟缓,为底栖生活鱼类的体型;鳗型:适于穴居生活。

鱼体可分为化头、躯干和尾三部分。头和躯干之间以鳃盖后缘的鳃孔为界,而躯干与尾的分界线是肛门或泄殖孔。鱼类不仅有背鳍、臀鳍和尾鳍等奇鳍,还出现了偶鳍(包括胸鳍和腹鳍)。鳍由支鳍骨和鳍条构成,鳍条包括棘和软鳍条两类。胸鳍位于头的后方,协助平衡鱼体和控制运动方向。腹鳍具有稳定身体和辅助升降的作用,体积略小于胸鳍。背鳍位于背部正中,其形态、大小和数目因鱼而异。臀鳍位于肛门和尾鳍之间,是维持鱼体垂直的平衡器官。尾鳍是在鱼的运动中起着舵和推进的作用。

口位于头的前部,由活动性的上下颌支持,是脊椎动物从鱼类开始出现的结构。颌的出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形态发展和进步。有了颌,增加了获取食物的机会,提高了生命活动能力,增强了动物的适应性。

(2)皮肤及其衍生物 鱼类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还有色素细胞、鳞片等皮肤衍生物及附属结构。皮肤的功能主要是用于保护身体,某些种类还有辅助呼吸、感受外界刺激和吸收少量营养物质的功能。表皮内的单细胞腺分泌大量黏液,减少游泳时与水的摩擦,还能保护鱼体免受病菌、寄生物和病毒的侵袭。真皮位于表皮下方,由纵横交错的纤维结缔组织组成。

大多数鱼类的全身或一部分被有鳞片,具保护作用。鱼鳞分三种:骨鳞、盾鳞、硬鳞,分别被覆于硬骨鱼类、软骨鱼类及硬鳞鱼类的体表。骨鳞是鱼鳞中最常见的一种,依据其游离缘的形状可分为圆鳞和栉鳞,由表皮层和真皮层形成。盾鳞由基板和棘构成,由表皮层和真皮层形成。硬鳞由斜方形骨板及上面覆盖一层珐琅质的硬鳞质组成,由真皮形成。

(3)骨骼系统 鱼类已有较发达的内骨骼系统。按功能及所在部位,可分为中轴骨骼和附肢骨骼两部分。中轴骨骼包括头骨和脊柱,附肢骨骼包括带骨和鳍骨。头骨可分为脑颅和咽颅两部分。包围和保护脑及头部各种感觉器官的骨骼称为脑颅,而包围口腔和咽的弧状骨骼称为咽颅。脊柱紧接于脑颅之后,由一连串的脊椎连接而成,取代了脊索的地位。脊柱的分化程度低,分为躯椎和尾椎两部分。躯椎由椎体、椎弓、髓棘和椎体横突等各部分构成。尾椎由椎体、髓弓、髓棘、脉弓和脉棘等构成。附肢骨骼包括鳍骨及悬挂鳍骨的带骨,而鳍骨又可分为奇鳍骨和偶鳍骨。

(4)消化系统 鱼类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有些鱼类无)、肠(软骨鱼和硬骨鱼有螺旋瓣)和肛门,消化道分化不明显。消化腺一般有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而无唾液腺。

(5)呼吸系统 鳃是鱼类的呼吸器官,位于口咽腔两侧,对称排列。除鳃外,还可通过皮肤(鳗鲡、鲇鱼、乌鳢等)及气囊(肺鱼)等各种器官进行辅助呼吸。此外,鳃也有排泄代谢废物和参与:体内、外环境的渗透调节机能。

鳃由鳃弓、鳃膈、鳃瓣组成,气体交换是在鳃瓣的鳃丝上的鳃小叶中进行的。鱼类一般具5对鳃弓,前4对鳃弓的内缘着生鳃耙,最后一对特化成咽下骨。软骨鱼类的鳃膈发达,但无鳃盖,而硬骨鱼鳃膈退化,有鳃盖。硬骨鱼在水中主要依靠口和鳃盖的运动完成呼吸动作。首先,鱼口张开,鳃条骨下沉,口咽腔的容积扩大,水便吸人口中,接着鱼口关闭,鳃盖骨往上提起,鳃膜仍紧贴体表并盖着鳃孔,口咽腔和鳃腔内压减少,于是水由口咽腔进入两侧鳃腔,并通过鳃区,水流经过鳃腔时,口腔瓣已经关闭,鳃盖下落,使鳃腔内的压力增大,水便冲开鳃膜从鳃孔流出体外。鱼鳔的主要功能是使鱼体悬浮在水层中,减少鳍的运动而降低能量消耗。鱼类实现升降运动的主要器官则是鳍和大侧肌的运动。

(6)循环系统 鱼类的循环系统包括液体和管道两部分。液体是指血液和淋巴液,管道为血管和淋巴管。鱼类的心脏小,由静脉窦、心房、心室等3部分构成。血液循环方式属于单循环。淋巴系统不发达。

(7)排泄系统 鱼类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和鳃来完成,但大部分代谢废物是以尿的形式由肾脏滤出,并通过输尿管排出体外。排泄系统由一对肾脏及输尿管组成,除排泄尿液外,对维持体液的浓度,进行渗透压调节也具重要作用。

(8)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鱼的脑分五部,由端脑、间脑、小脑、延脑等五部分组成,结构比较简单,所占比例小。脑神经10对。

鱼类的感觉器官包括:侧线系统,能感知水流方向、水压及低频振动。视觉器官,多数鱼类无活动的眼睑,晶状体呈球状,无弹性。听平衡感觉器:内耳,体表无耳痕,有平衡感觉功能。

(9)生殖系统 鱼类的生殖器官主要由生殖腺和生殖导管两部分组成,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2.鱼纲的分类

(1)软骨鱼系(代表动物:鲨鱼,图1-7-22)

①终生具软骨质骨骼,决不具硬骨;体被盾鳞(由真皮和表皮联合形成);鼻腹位。

②鳃间隔发达,直接与外界相通;肠内具螺旋瓣;无鳔。

③歪尾型。

④体内受精;绝大多数为海产。

(2)硬骨鱼系(代表动物:鲫鱼)

①骨骼一般为硬骨,体被骨鳞或硬鳞;鼻位于吻背面。

②鳃间隔退化,有骨质的鳃盖;肠内无螺旋瓣;有鳔。

③正尾型。

④体外受精。

⑤重要目的主要特征:

硬鳞总目(代表动物:中华鲟,图1-7-23):体被硬鳞;内骨骼为软骨;吻长;口腹位;肠内具螺旋瓣;歪尾型;脊索发达,无椎体。

鲱形总目(代表动物:鲱鱼、鳓鱼、鲥鱼):腹鳍腹位,一般不少于6枚;胸鳍基部位置低,接近腹缘;鳍无棘;圆鳞。

四、两栖纲

两栖类是一类在个体发育中经历幼体水生和成体水陆兼栖生活的变温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生存条件具有显著的差异,动物将面临许多必须克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呼吸和运动。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有了肺和五趾型附肢的出现,初步解决了这一问题。但由于为了防止水分散失,顺利繁殖,两栖类虽然登陆,但仍离不开水。两栖动物很可能是由古代泥盆纪时的总鳍鱼演化而来的,最早发现的两栖类化石为鱼头螈。

1,主要特征

(1)体形 两栖动物的体型可分为蚓螈型、鲵螈型和蛙蟾型。蚓螈型:眼和四肢退化,尾短而不显,营隐蔽的穴居生活,如蚓螈和鱼螈等。鲵螈型:种类四肢短小,尾发达,营水栖或繁殖期营水生生活,如蝾螈和鲵类。蛙蟾型:体形短宽,四肢强健,无尾,适于陆栖爬行和跳跃生活,是两栖动物发展最繁盛和种类最多的类群,如蛙类和蟾蜍。

(2)皮肤 两栖类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表皮:角质层不发达,含多细胞的皮肤腺,尤其黏液腺发达。真皮:有成层分布的色素细胞,它们通过形态变化,引起体色的改变。

(3)骨骼系统 头骨的骨化程度不高,骨块数目也很少。头骨自接型,舌颌骨转化为耳柱骨,枕髁2个。脊柱有了较大的分化,由颈椎、躯干椎、荐椎和尾椎组成,与头部上下运动有关。荐椎的分化,使腰带与脊柱连接,从而使后肢获得了牢固的支持。四肢为典型的五趾型附肢,包括上臂、前臂、腕、掌和指等五部分。

(4)呼吸系统 成体用肺和皮肤呼吸。具一对囊状的肺,结构简单,肺内仅少数皱褶,呼吸面积不大。由于无胸廓,呼吸采用吞咽式呼吸。

(5)循环系统 两栖类的循环系统包括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心脏由两心房、一心室、静脉窦、动脉圆椎四部分构成。血液循环方式发展为肺循环和体循环的双循环,提高了血循环的压力和速度。不完善的双循环和体动脉内含混合血液,是两栖类的特征。

(6)排泄系统 两栖类的排泄器官是肾脏、皮肤和肺等。肾脏(中肾)一对,除了泌尿功能外,还有调节体内水分和维持渗透压的作用。中肾管为其输尿管,具泄殖腔和膀胱。

(7)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两栖类开始出现了原脑皮,形成了左右大脑半球,脑神经10对,小脑不发达。

两栖类的视觉器官调节能力不强,所以在陆地上只能算是近视动物。听觉器官,有中耳和内耳。内耳包括三个半规管和椭圆囊、球状囊。中耳包括鼓膜、耳柱骨、鼓室和耳咽管。嗅觉器官,开始兼有嗅觉和呼吸的两重机能。

(8)生殖系统 雄蛙具睾丸一对,精子经中肾管排出。雌蛙具卵巢、输卵管和子宫,其输卵管和输尿管是分开的。

2.两栖纲的分类

(1)蝾螈目,又称有尾目(代表动物:大鲵,图1-7-24)

①皮肤光滑无鳞;头平扁;一般有上、下眼睑;上、下颌具齿,具梨骨齿。

②具肋骨和胸骨

(2)蛙形目,又称无尾目(代表动物:蟾蜍、中国林蛙)

①体形短阔,四肢强健,适于跳跃和游泳;成体无尾。

②皮肤裸露,富含皮肤腺;具眼睑和瞬膜;下颌无齿。

③头骨骨化程度不高;一般不具肋骨,胸骨发达。

五、爬行纲

爬行纲是体表被角质鳞或硬甲,在陆地繁殖的变温羊膜动物。爬行类是真正的陆栖脊椎动物,在脊椎动物进化中有重要意义。

1.主要特征

(1)羊膜卵 羊膜卵的出现使羊膜动物彻底摆脱了个体发育初期对水的依赖,保证了脊椎动物在陆地上能进行繁殖。羊膜卵的结构特点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绒毛膜、羊膜、尿囊等一系列胚膜包围胚胎。卵壳坚韧,由石灰质或纤维质构成,能维持卵的形状,减少卵内水分蒸发,防止病原体侵入。卵壳表面有许多小孔,通气性良好,保证了气体的代谢。卵具卵黄,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2)外形 身体外形差异显著,可分为蜥蜴型(如蜥蜴、鳄)、龟鳖型(如龟、鳖)、蛇型(如蛇)。除蛇型种类外,身体可明显区分为头、颈、躯干和尾部。四肢强健有力,前后肢五指()。尾发达。

(3)皮肤 爬行类的皮肤特点是表皮高度角质化,约由10层细胞构成,且外被角质鳞,构成完整的鳞被,可以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皮肤干燥,缺乏腺体。真皮内含丰富的色素细胞,可引起体色的变化。

(4)骨骼系统 爬行类的骨骼系统大多由硬骨构成,骨骼的骨化程度高,很少保留软骨部分。头骨的骨化程度高,产生次生腭,单髁。脊柱分化为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颈椎分别特化为寰椎和枢椎,提高了头部的灵活性。躯干部发达的肋骨和胸骨形成胸廓,加强了对内脏的保护并加强了呼吸作用的机能。

(5)消化系统 从爬行动物开始出现了盲肠,具肌肉质的舌,颌骨上具端生齿(飞蜥、沙蜥)、侧生齿(大多数蜥蜴和蛇)、槽生齿(鳄类),均为同型齿,有的大牙特化为毒牙。

(6)呼吸系统 爬行类的内鼻孔呈裂缝状,因次生腭的出现而后移,接近咽喉。随着颈的分化出现了气管和支气管,具复杂褶壁的囊状肺。呼吸方式除可进行咽式呼吸外,还发展了胸腹式呼吸。

(7)循环系统 爬行类的心脏包括两心房、一心室,心室具不完全中隔,使动脉血和静脉血混合程度大大降低,但仍为不完善的双循环。动脉系出现了肺动脉弓、左体动脉弓和右体动脉弓。静脉系中的肾门静脉开始退化。

(8)排泄器官 爬行动物以后肾管作为滤尿器官,后肾管为输尿管,除了鳄类和蛇类外,均有膀胱。排泄物是尿酸。有肾外排泄器官——盐腺。

(9)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爬行类的大脑半球较发达,出现了新脑皮。间脑小,小脑发达,延脑出现了颈曲。脑神经12对。

嗅觉器官,蛇类和蜥蜴具梨鼻器,各种化学气味物质进入梨鼻器后将溶解于嗅黏膜上,产生嗅觉。视觉器官,具有改变晶状体凸度来调节视距的环状肌,具眼睑和瞬膜。听觉器官,出现了外耳道。

(10)生殖系统 雄性个体具睾丸,输精管和交配器。雌性个体具卵巢和输卵管。体内受精,产羊膜卵。

2.爬行纲的分类

(1)龟鳖目(代表动物:乌龟、甲鱼)

①身体宽短,躯干部被包含在坚固的骨质硬壳内,头、颈、四肢和尾外露;甲板常与脊柱、肋骨、胸骨愈合。

②头骨无颞窝;颌和口内无齿;舌无伸缩性;有瞬膜和活动性眼睑。

③泄殖腔纵裂或圆形;雄性具交配器。

(2)蜥蜴目(代表动物:蜥蜴、壁虎)

①蜥蜴目是爬行纲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

②四肢发达,指趾5枚,末端有爪,适于爬行和挖掘。

③体被角质鳞;双颞窝;两颌具端生齿或侧生齿;眼睑可动。

@ ④泄殖腔横裂;雄性具一对交配器。

(3)蛇目(代表动物:金环蛇、眼镜蛇)

①体细长,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颈部不明显,四肢退化。

②双颞窝;端生齿或侧生齿;无活动性眼睑、瞬膜和泪腺。

③泄殖腔孔横裂;雄性具一对交配器。

(4)鳄目(代表动物:扬子鳄,图1-7-25)

①头骨有发达的次生腭;两颌有槽生齿;具横隔。

②颅骨双颞孔型;心室完全隔开,两动脉基部具潘氏孔。

③泄殖腔孔纵裂,雄性具单个交配器。

六、鸟纲

鸟类是体表被覆羽毛,有翼,恒温和卵生的高等脊椎动物。鸟类最突出的特征是新陈代谢旺盛,并能在空气中飞行,种类(9000余种)仅次于鱼类,遍布全球。

1.主要特征

(1)外形 鸟类身体呈纺锤型,体表被覆羽毛,具流线型外廓,从而减少了飞行中的阻力。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头端具喙,是啄食器官。颈长而灵活,尾退化,躯干结实,后肢强大,前肢特化为翼,后肢具四趾(区别于其他脊椎动物)

(2)皮肤 鸟类皮肤的特点是薄、松而且缺乏腺体。有许多皮肤衍生物,如羽毛、角质喙、鳞片和爪等。根据羽毛的构造和功能,可分为正羽、绒羽和纤羽。

(3)骨骼系统 鸟类适应于飞翔生活,在骨骼系统有显著的特化,表现为骨骼轻且坚固,骨骼内具充满气体的腔隙。头骨、脊柱、骨盆和肢骨有愈合现象。肢骨和带骨有较大的变形,头骨薄而轻且愈合,单枕髁。脊柱分化为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五部分。颈椎,为异凹型椎骨,第一枚颈椎称寰椎,第二枚颈椎称枢椎。胸椎5-6枚,与硬骨质的肋骨和胸骨联合构成胸廓。会飞的鸟类胸骨发达,具龙骨突,由少数胸椎、腰椎、荐椎及一部分尾椎愈合而成。综荐骨,是鸟类所特有的结构。具开放式的骨盆。

(4)消化系统 鸟类消化系统特点是:具有角质喙及相应轻便的颌骨和咀嚼肌群,这与牙齿退化,以吞食方式将食物贮存于消化道有关。有些鸟类具嗉囊。鸟类的胃分为腺胃(前胃)和肌胃(砂囊)两部分。鸟类消化能力强,消化速度快,直肠较短,不储存粪便。

(5)呼吸系统 鸟类的呼吸系统十分特化,具发达的气囊系统与肺气管连通。气囊存在于内脏、骨腔以及某些运动肌肉之间,一般有腹气囊、后胸气囊、颈气囊、锁间气囊和前胸气囊。气囊的存在,使鸟类产生独特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鸣管是器官特化的发声器官,位于气管与支气管的交界处。

(6)循环,系统 鸟类的循环系统主要表现在:动静脉完全分开,完全的双循环。心脏容量大,心跳快,动脉压高,血液循环迅速,因而气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代谢旺盛。

(7)排泄系统 鸟类的肾脏,在成体时为后肾,后肾管为输尿管,不具膀胱。排泄尿酸,随粪便一起排出体外。

(8)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鸟类大脑半球发达,主要部分为纹状体。大脑和小脑的表面都比较平滑。嗅叶退化。脑神经12对。鸟类的感觉器官以视觉最发达,听觉其次,嗅觉最退化。

(9)生殖系统 雄性个体具成对睾丸和输精管(开口于泄殖腔);雌性个体仅具单一( )有功能的卵巢和输卵管。产大型硬壳卵,有孵卵和育雏等本能。

2.鸟纲的分类

(1)平胸总目(代表动物:鸵鸟、几维鸟,图1-7-26)

①为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适于奔走生活。

②翼退化,胸骨不具龙骨突起,不具尾综骨和尾脂腺。

③羽毛均匀分布(无羽区和裸区之分);羽毛枝不具羽小钩(不形成羽片)

④雄鸟具发达的交配器;足趾减少。

(2)企鹅总目(代表动物:王企鹅,图1-7-27)

①前肢鳍状,适于划水;尾短;腿短而移至躯体后方;趾间具蹼,适应游泳生活;具发达的龙骨突。

②具鳞片状羽毛(羽轴短而宽,羽片狭窄)

(3)鹳形目(代表动物:苍鹭、白鹳,图1-7-28)

①为大中型涉禽,栖于水边,涉水生活。

②嘴、颈及腿均长;胫部裸露;趾细长,4趾在同一平面上。

③晚成鸟。

(4)鹤形目(代表动物:丹顶鹤,图1-7-29)

①体型大小不等的涉禽。

②腿、颈、喙多较长,颈部裸露无羽,趾不具蹼或微具蹼,4趾不在一平面上。

③早成鸟。

(5)雁形目(代表动物:绿头鸭,图1—7—30,鸿雁,豆雁)

①大中型游禽,是重要的经济鸟类。

②嘴扁,边缘具有梳状栉板(具滤过功能),嘴端具加厚的“嘴甲”;腿后移,前3趾间具蹼。

③雄鸟具交配器;尾脂腺发达;早成鸟。

(6)隼形目(代表动物:游隼、秃鹫、苍鹰,图1-7-31)

①肉食性鸟类,体多大、中型。

②嘴具利钩,具撕裂作用;脚强健有力;视力敏锐;善疾飞及翱翔。

③晚成鸟。

(7)鸡形目(代表动物:鹌鹑、鹧鸪、石鸡)

①适应于陆栖步形。

②腿脚健壮,具适于挖掘的钝爪;上嘴弓形;嗉囊发达;翼短圆,不善远飞。

③雌雄大多异色;雄鸟羽毛鲜艳;早成鸟。

(8)鸽形目(代表动物:毛腿沙鸡,原鸽,山斑鸠,家鸽,图1-7—32)

①陆禽。

②嘴短,基部大多柔软;鼻孔外具有蜡膜;腿脚健壮,4趾位于一平面上。嗉囊发达。

③晚成鸟。

(9)鸨形目(代表动物:猫头鹰)

①夜行性猛禽。

②外趾后转成对趾型,以利攀缘;眼大而向前,眼周有放射性细羽构成的“面盘”,以利夜间分辨声响;耳孔特大;羽片柔软,飞时无声。

③晚成鸟。

(10)鴷形目(代表动物:啄木鸟)

①攀禽。

②脚形似凿,专食树皮下栖息的害虫。尾羽的尾轴坚硬而具弹性,起支架的作用。

③晚成鸟。

(11)雀形目(代表动物:百灵、家燕、喜鹊)

①鸣禽,占现存鸟类的绝大多数。

②鸣管及鸣肌复杂,善于鸣啭;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附跖后部的鳞片愈合成一块完整的鳞板。

③晚成鸟。

七、哺乳纲

哺乳动物是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和哺乳的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最复杂的一个高等动物类群。

1.进步性特征

(1)具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协调复杂的机能活动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

件。

(2)出现了口腔的咀嚼和消化,提高对能量的摄取。

(3)体表被毛,具高而恒定的体温(25—37),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o

(4)具有陆上快速运动的能力。

(5)胎生和哺乳,保证了后代较高的存活率。

2.主要特征

(1)外形 哺乳类外形最显著的特点是体外被毛。躯体的结构和四肢的着生方式,均适应在陆上步行和快速奔跑。

(2)皮肤及衍生物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表皮又分为发达的角质层和生发层。真皮为致密的纤维性结缔组织构成,内含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感觉末梢,能感受温、压及痛觉。

皮肤的衍生物,属于表皮衍生的角质结构,如毛、皮肤腺、爪、蹄、指甲等。毛为表皮角质化的产物,由毛干和毛根组成,可分为针毛、绒毛和触毛三种类型。针毛长而坚韧,按一定方向着生,具保护作用。绒毛位于针毛下层,无方向,起保温作用。触毛长而硬,在嘴边,具触觉作用,是特化的针毛。皮肤腺来源于表皮的生发层,为多细胞腺,主要有四种类型:皮脂腺、汗腺、乳腺(特有)和味腺。角为头部表皮及真皮部分特化的产物,常见的有洞角及实角。洞角不分叉,终生不更换,如牛角。实角是分叉的骨质角。每年脱换一次,如鹿角。犀牛角为毛的特化产物。

(3)骨骼系统 哺乳类的中轴骨包括头骨、脊柱、胸骨和肋骨。头骨的骨块减少,愈合,下颌由单一的耻骨构成,具双髁骨和次生腭。脊柱分为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五部分。椎骨为双平型。颈椎数目为7枚,是哺乳类特征之一。胸椎、胸骨和肋骨构成胸廓,为保护内脏,完成呼吸动作和间接地支持前肢运动的重要器官。

哺乳类的附肢骨由带骨——肩骨和腰骨、肢骨——前肢和后肢组成。

(4)肌肉系统 哺乳类的肌肉系统的特点:具特殊的膈肌,是呼吸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皮肤肌发达;咀嚼肌强大,是捕食和防御的重要武器。

(5)消化系统 哺乳类的消化系统主要表现在消化管分化程度高,出现了口腔消化,消化腺十分发达。消化管包括口、口腔、咽、食道、胃(反刍动物为复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耳下腺、颌下腺和舌下腺)、肝、胰、胃腺及肠腺。

(6)呼吸系统 哺乳类的呼吸系统很发达,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鼻具发达的鼻甲骨,鼻腔具有使吸人空气增温、湿润和过滤作用。喉由肌肉、软骨、韧带和黏膜构成,是空气的人口和发声器官。喉除了会厌软骨外,由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构成喉腔。在甲状软骨和勺状软骨之间有黏膜皱襞构成声带,是哺乳动物的发声器官;肺为海绵状,由许多微细支气管和肺泡组成。肺泡上有弹性纤维,呼吸肌有肋间肌和膈肌。

(7)循环系统 哺乳类的心脏由左心房、左心室和右心房、右心室组成。具左体动脉弓;大静脉的主干趋于简化,肾门静脉消失,新出现了奇静脉和半奇静脉。血液循环属于完全的双循环,动静脉血不混合。

(8)排泄器官 哺乳类的排泄系统由肾(属后肾)、输尿管(属后肾管)、膀胱(贮尿)和尿道。哺乳类是以尿素的形式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肾脏还参与了调节水盐平衡、酸碱平衡的作用,从而保持了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泄殖腔。

(9)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能够有效地协调体内外环境的统一并对复杂的外界条件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哺乳类的神经系统主要表现在大脑和小脑体积增大、神经细胞聚集及皮层加厚和表面出现了皱褶(沟和回)

哺乳类的感觉器官十分发达,主要表现在嗅觉和听觉(有三对听小骨和外耳道)的高度灵敏。

(10)生殖系统 雄性个体具睾丸、输精管和阴茎等;雌性个体具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胎生、哺乳。

3.哺乳纲的分类

(1)原兽亚纲(代表动物:鸭嘴兽、针鼹)

①卵生,产具壳的卵,雌兽具孵卵行为。

②乳腺仍为一种特化的汗腺,无乳头。

③大脑皮层不发达、无胼胝体;成体无齿,代以角质鞘。

④有泄殖腔;雄兽不具交配器官。

⑤能维持体温基本恒定在26—35℃,但缺乏完善地调节体温的能力。

(2)后兽亚纲(代表动物:袋鼠)

①胎生,但尚不具有真正的胎盘,因而幼仔发育不良,需继续在雌兽腹部的育儿袋中长期发育,又称有袋类。

②具有乳腺,乳头位于育儿袋内;大脑皮层不发达,无胼胝体;无异型齿,门齿数目较多,属低等哺乳类性状。

③泄殖腔趋于退化,交配器具双阴茎和双阴道。

④体温维持在33-35℃之间。

以下均为真兽亚纲。

(3)食虫目(代表动物:刺猬、鼹鼠)

①个体一般较小,吻部细尖,适于食虫。

②肢多而短小,指()端具爪,适于掘土。牙齿结构比较原始;体被绒毛或硬刺。

(4)翼手目(代表动物:蝙蝠)

①前肢特化,具特别延长的指骨;前肢仅第——或第二指端具爪;后肢短小,具长而弯的钩爪,适于悬挂栖息;胸骨具胸骨突起,锁骨发达;齿尖锐。由指骨末端至肱骨、体侧、后肢及尾间,着生有薄而柔软的翼膜。

②飞行中发出高频声波,并借耳及颜面部的特殊感官收集从物体折回的声波(回声定位)

(5)啮齿目(代表动物:松鼠、黄鼠)

①为哺乳类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

②体中、小型;上下颌各具一对门齿,仅前面有釉质,呈凿状,终生生长;无犬牙,门牙于前臼齿间具有间隙。

③咀嚼肌特别发达,适于啮咬坚硬物质。

(6)食肉目(代表动物:狼、狐、大熊猫)

①门牙小,犬牙强大而尖锐,上颌最后一枚前臼齿和下颌第一枚臼齿的齿突如剪刀状相交,特化为裂齿(食肉齿)

②指()端常具利爪以撕裂食物;脑及感官发达

③毛厚密且多具光泽,为重要的毛皮兽。

(7)长鼻目(代表动物:非洲象)

①现存最大的陆栖动物。具长鼻,为延长的鼻与上唇所构成。

②体毛退化,具5(),脚底有厚层弹性组织垫;上门牙特别发达,突出唇外,即通常的“象牙”,臼齿咀嚼面具多行横棱,以磨碎坚韧的植物纤维。

(8)奇蹄目(代表动物:马、犀牛)

①主要以第三指()负重,其余各趾退化或消失;指()端具蹄,有利于奔跑。

②门牙适于切草,犬牙退化,臼齿咀嚼面上有复杂的棱脊;胃简单。

(9)偶蹄目(代表动物:猪、河马、梅花鹿、羚羊、双峰驼)

①第三、四指()同等发育,以此负重,其余各指()退化;具偶蹄;尾短。

②上门牙常退化或消失,臼齿结构复杂,适于草食。

(10)鲸目(代表动物:须鲸、抹香鲸)

①体毛退化(胎儿头部尚具毛),皮脂腺消失、皮下脂肪增厚,前肢鳍状、后肢消失;具“背鳍”及水平的叉状“尾鳍”,适于游泳。

②鼻孔位于头顶,其边缘具有瓣膜,入水关闭,出水呼气时声响极大,形成水柱,称为“喷水孔”。

(11)灵长目(代表动物:金丝猴、猕猴、黑长臂猿)

①拇指()多能与它指()相对,适于树栖和攀援及握物。锁骨发达,手掌(及跖部)裸露,并具有两行皮垫,有利于攀缘。指()端多具指甲。

②大脑半球高度发达;眼眶周缘具骨,两眼前视,视觉发达,嗅觉退化。

③雌兽有月经。

第三节 植物分类

一、藻类

()蓝藻门

1.主要特征

(1)形态和构造 蓝藻植物体有单细胞、群体和丝状体三种。蓝藻细胞的原生质体,分化为中心质和周质两部分。中心质在细胞中央,由于无组蛋白,不形成染色体,DNA以细纤丝状存在,无核膜和核仁的结构,却有核的功能,又称为原始核,故又称为原核生物。周质,在中心质四周,由于没有分化成载色体等细胞器,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周质中的光合片层呈单条的有规律的排列。在光合片层表面有叶绿素a、藻蓝蛋白、藻红蛋白及一些黄色色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为蓝藻淀粉和蓝藻颗粒体,这些营养物质分散在周质中。

(2)繁殖 蓝藻营养繁殖是以细胞直接分裂方法繁殖。单细胞类型是细胞分裂后,子细胞立即分离,形成单细胞;群体类型是细胞反复分裂后,子细胞不分离,于是形成多细胞的大群体,群体破裂,形成多个小群体;丝状类型是以形成藻殖段方法繁殖,每个藻殖段发育成一个丝状体。

蓝藻的无性生殖是以产生孢子的方法繁殖。在丝状类型中(颤藻科除外)产生后壁孢子(普通营养细胞体积增大,营养物质积累,细胞壁增厚形成),环境适宜时,分裂形成新的丝状体。在管孢藻目中,有些种类产生外生孢子,母细胞发生横分裂形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原生质,上端较小的一块形成孢子,基部较大一块仍继续分裂形成孢子。还有一些种类产生内生孢子,是由母细胞增大,多次分裂后,形成许多薄壁的子细胞,母细胞破裂后全部放出,每个孢子萌发成为一个新的植物体。

(3)分布 分布很广,主要生活在淡水中,海水中也有。生活在水中的蓝藻,有的浮游于水面,特别是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夏季大量繁殖,聚集水面,形成水华;也有的生活在水底或者在潮湿的土壤、岩石等物体上,甚至有些种类与真菌共生形成地衣。

2.代表植物:发菜、念珠藻、地木耳

()裸藻门

1.主要特征

(1)形态和构造 裸藻门除胶柄藻属外,均为无细胞壁,有鞭毛,能自由游动的单细胞植物。藻体前端有胞口和狭长的胞咽,胞咽下部膨大部分为储蓄泡,其周围有一至多个伸缩泡。鞭毛1—3根,由中央轴丝和外部的鞭毛鞘构成。轴丝由微管构成,鞭毛鞘由原生质膜构成,在鞭毛鞘上有1列螺旋排列的鞭茸,故称为茸鞭型,其横断面在鞭毛鞘内周边部有9条轴丝,每条轴丝由两条微管组成,中央有两条轴丝,每条轴丝由一条微管组成,故称为92条轴丝。眼点一般位于储蓄泡和胞咽之间的背面,由2050个橙色油滴组成,主要含有叶绿素ab,β-胡萝卜素和三种叶黄素。载色体有三层膜包围,外边一层是内质网膜,里边两层是载色体膜,类囊体是3条一束。同化产物是裸藻淀粉和油。裸藻淀粉是裸藻特有的产物,只存在细胞质中,绝不在载色体中

(2)繁殖 裸藻以细胞纵裂方式进行繁殖。分裂开始,着生鞭毛一端发生凹陷,同时细胞核开始有丝分裂,鞭毛器和眼点也分裂,这些结束后,细胞本身发生缢裂,结果每个子细胞各保留一半的叶绿体和裸藻淀粉粒,一个细胞保留原有的鞭毛,另一个子细胞长出一条新的鞭毛。

(3)分布 裸藻大多分布在淡水中,少数生长在半咸水,很少分布于海水中。特别在有机质丰富的水中,生长良好,是水质污染的指示植物。夏季大量繁殖,浮在水面上形成水华。

2.代表植物:眼虫

()硅藻门

1.主要特征

(1)形态和构造 硅藻植物体单细胞,可以连接成丝状或其他形状的群体。细胞壁由两个套合的半片所组成,称半片为瓣。外面的半片为上壶,里面的半片为下壶,瓣的正面叫做壳面,侧面是两个瓣套合的地方,很像一条环形的带,称做环带。上壳和下壳都是由果胶质和硅质组成的,没有纤维素。壳面上有各种各样的花纹,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辐射硅藻类、圆形、辐射对称,壳面上花纹自中央一点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另一种是羽纹硅藻类,长形,花纹排列成两侧对称。载色体有4层膜,外边两层是载色体内质网膜,里面两层是载色体膜,载色体中有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和α-胡萝卜素,叶黄素类中主要含有墨角藻黄素,其次是硅藻黄素和硅甲黄素,由于墨角藻黄素所占比例比叶绿素ac大,使载色体呈现橙黄色或黄褐色。同化产物为金藻昆布糖和油,营养体中无游动细胞,仅精子具有鞭毛,其类型为茸鞭型,轴丝是9+0条,没有中央轴丝,这种构造是硅藻独有的。

(2)繁殖 硅藻是以细胞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细胞分裂时,原生质沿着与瓣面平行的方向分裂,1个子原生质体居于细胞的上壳,另1个子原生质体居于母细胞的下壳,每个子原生质体立即分泌出另一半细胞壁,新分泌出的半片,始终是作为子细胞的下壳,老的半片作为上壳,结果1个子细胞体积和母细胞等大,另1个则比母细胞略小一些,以产生复大孢子的方式恢复其大小。

(3)分布 硅藻分布极广,在淡水、半咸水,海水和陆地上都有,生长旺盛,是鱼类、贝类及其他动物的主要饵料之一。

2.代表植物:羽纹硅藻

()绿藻门

1.主要特征

(1)形态和构造 绿藻门植物体形态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和叶状体。绝大多数绿藻的营养体不能运动,只在繁殖时形成的游动孢子和配子有鞭毛能运动,是藻类植物中最大的一门。绿藻细胞有细胞壁,分两层,是原生质体分泌的,内层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外层是果胶层。细胞中的载色体和高等植物的叶绿体结构相似,所含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ab,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以及一些叶黄素类。同化产物是淀粉,也是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运动细胞具两条或四条顶生等长鞭毛,鞭毛由9+2条轴丝组成。轴丝几乎全被鞭毛鞘包围,仅末梢上没有羽状鞭茸结构,称为尾鞭型。

(2)繁殖 绿藻繁殖有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营养繁殖:群体、丝状体以细胞分裂来增加细胞的数目。由于动物摄食,流水冲击等机械作用,使其断裂,每个断裂的群体、丝状体发育成1个新的植物体。

无性生殖:可形成游动孢子或静孢子。游动孢子无壁,放出后游动一个时期,缩回或脱掉鞭毛,分泌一层壁成为一个营养细胞,继而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有些藻类以静孢子或似亲孢子(静孢子的一种)进行生殖,静孢子或似亲孢子无鞭毛,不能运动,有细胞壁,环境适宜时发育成一个新个体。

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叫配子。在形态、结构、大小和运动能力等方面完全相同的两个配子结合,称为同配生殖。在形态和结构上相同,但大小和运动能力不同,大而运动能力迟缓的为雌配子,小而运动能力强的为雄配子,称为异配生殖。在形态、大小和结构上都不相同的配子,大而无鞭毛不能运动的为卵,小而有鞭毛能运动的为精子,精卵结合称为卵式生殖。两个没有鞭毛能变形的配子结合,称为接合生殖。

(3)分布 绿藻分布在淡水和海水中,海产种类约10%,淡水产种类约占90%。

2.代表植物:衣藻、水绵、小球藻

()红藻门

1.主要特征

(1)形态和构造 红藻门植物体多数是多细胞的,少数是单细胞的。藻体有简单的丝状体,也有形成假薄壁组织的叶状体或枝状体。细胞壁分两层,内层是纤维素质的,外层是果胶质的。光合片层有类囊体,类囊体上有藻胆体。载色体外有两层载色体膜包围,没有内质网膜。载色体中含有叶绿素ab,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类,还有不溶于脂肪而溶于水的藻红素和藻蓝素。一般是藻红素占优势,故藻体多呈红色。同化产物是红藻淀粉。红藻淀粉是一种肝糖类多糖,以小颗粒存在于细胞质中,而不在载色体中。有些红藻贮藏的养分是红藻糖。

(2)繁殖 无性生殖:红藻多以产生无鞭毛的静孢子进行。有的产生单孢子,如紫菜;有的产生四分孢子,如多管藻。

有性生殖:雄性器官为精子囊,在精子囊内产生无鞭毛的不动精子;雌性器官为果胞,果胞上有受精丝,果胞中只含一个卵。果胞受精后,有的立即进行减数分裂,产生果孢子,发育成配子体植物;有的不进行减数分裂发育成果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寄生在配子体上。

(3)分布 红藻植物绝大多数分布于海水中。

2.代表植物:紫菜、石花菜

()褐藻门

1.主要特征

(1)形态和构造 褐藻门植物体是多细胞的。植物体基本上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分枝的丝状体;第二类是由分枝的丝状体互相紧密结合,形成假薄壁组织;第三类是比较高级的类型,是有组织分化的植物体。多数藻体的内部分化成表皮层、皮层和髓三部分。表皮层的细胞较多,内含许多载色体。皮层细胞较大,有机械固着作用。髓在中央,由无色的长细胞组成,有输导和贮藏作用。细胞壁分两层,内层是纤维素质的,外层由藻胶组成,同时细胞壁内含有一种碳水化合物,叫褐藻糖胶,它可使藻体在退潮时免于干燥。载色体有四层膜包围,外面二层是内质网膜,里边是两层载色体膜。载色体内含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和6种叶黄素,叶黄素中有1种叫墨角藻黄素,色素含量最大,掩盖了叶绿素,使藻体呈褐色,在光合作用中所起作用最大。同化产物是褐藻淀粉和甘露醇。褐藻细胞中具特有的小液泡,称为褐藻小液泡,呈酸性反应,大量存在于分生组织、同化组织和生殖细胞中,许多褐藻细胞中含大量的碘,因此是提取碘的工业原料。褐藻的精子和游动孢子,一般具2条不等长侧生鞭毛,向前方伸出的1条较长,是茸鞭型的;向后方伸出的1条较短,是尾鞭型的。

(2)繁殖 营养繁殖:以断裂的方式进行,断裂后形成的每个部分都可发育成1个新的植物体。

无性生殖:除墨角菜目外,都可以游动孢子和静孢子进行繁殖。

有性生殖:在配子体上形成1个多室的配子囊,配子结合有同配、异配、卵式生殖。

(3)分布 褐藻是营附着生活的植物,绝大多数在海水中,仅有几个稀见种生活在淡水中。

2.代表植物:海带、鹿角菜

()原绿藻

1.主要特征

(1)形态和构造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也没有分化出线粒体等细胞器。原绿藻的叶绿素包含叶绿素ab,这与高等植物一样,而和蓝藻不同,也含有类胡萝卜素,但不含藻蓝、藻红素。同化产物是淀粉。

(2)繁殖 原绿藻是以裂殖的方式进行,裂殖后形成的每个部分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

(3)分布 附生于海鞘的泄殖腔内。

2.代表植物:原绿藻

二、菌类

()细菌

1.主要特征

(])形态和构造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的原核微生物,平均体长2-3um,宽05um。通常在形态上分为球形、杆形和螺旋形三种基本形态。球菌按分裂后排列方式可分为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及八叠球菌。杆菌可分为短杆菌、棒杆菌、分枝杆菌、竹节杆菌等。螺旋菌可分为螺旋菌和弧菌。细菌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含己酰胞壁酸的肽聚糖。肽聚糖是一种N—己酰氨基葡萄糖、N—己酰胞壁酸及短肽(四肽)构成的多层次、网状结构,是细菌细胞壁的骨架。细菌内充满了细胞质,细胞小时,细胞质密而均匀,无内含物,容易着色,细胞成熟后,细胞质无真正的细胞核,核质分散于细胞质中,核质内有脱氧核苷酸,称为原核。

多数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壁的周围包被着一层黏性的薄膜,称荚膜。荚膜的主要成分为多糖、多肽或蛋白质,以多糖居多。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贮存养料,堆积代谢废物及吸附。荚膜与碱性染料的亲和力弱,故可采用负染色法观察。

某些种细菌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失去水分浓缩,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内生孢子,称为芽孢。它对不良环境具有较强的抗性。一个营养细胞一般只产生一个芽孢,因而芽孢为非繁殖体。由于芽孢具有极强的抗性,常常是罐头工业中引起罐头食品变质的原因之一。有少数能形成,芽孢的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还会产生一种碱溶性蛋白质晶体毒素——伴胞晶体,这种毒素可毒杀鳞翅目等昆虫幼虫,对人畜无害,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农药。

(2)染色 革兰氏染色是染细菌的壁,是鉴定细菌的一个简单方法。先用结晶紫液、碘液将细菌染成深紫色,再用乙醇褪色,用番红复染。如细菌保持深紫色,即是革兰,氏阳性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如深紫色褪去而成红色,即是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前者对青霉素敏感,后者对青霉素不敏感,但对链霉素敏感。此外,还有抗酸性染色、芽孢染色、姬姆萨染色、鞭毛染色等方法。

(3)繁殖 细菌进行无性生殖,除少数种类外,分裂繁殖是细菌的惟一方法。细菌的裂

殖速度相当惊人,在适宜条件下,每分裂一次仅需20—30min,因此,食物在夏秋之季会很快腐烂。

2.代表植物:根瘤菌、固氮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等。

()真菌

1.主要特征

(1)形态和构造 除典型的单细胞真菌外,绝大多数真菌是由菌丝构成的,菌丝是纤维的管状体,组成一个真菌的全部菌丝称为菌丝体。菌丝常呈圆筒状,分枝或不分枝,分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两种。无隔菌丝通常为多核体,有隔菌丝中横隔膜把菌丝分隔成许多细胞,每个细胞中含1或多个核,横隔上有小孔,原生质可以通过小孔流通。真菌的细胞结构比较完整。绝大多数真菌有细胞壁,某些低等真菌的细胞壁为纤维素,高等真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为几丁质。菌丝细胞内含有分化明显的细胞核和细胞器以及贮存的蛋白质、油滴和肝糖等养分。菌丝又具有吸收养分的功能,在外界环境条件不良或繁殖的时候,菌丝互相密结,菌丝体变态成菌丝组织体,常见的有根状菌索、菌座和菌核。

(2)繁殖 真菌繁殖能力强,通常有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三类。

①营养繁殖:少数单细胞真菌如裂殖酵母属,通过细胞分裂而产生子细胞。大部分真菌的营养菌丝可以产生孢子,如芽生孢子、厚壁孢子、节孢子等。

②无性繁殖:真菌具有发达的无性生殖过程,对其繁衍起着巨大的作用,通常以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等形式进行无性繁殖。

③有性繁殖:低等真菌为配子的结合,产生结合孢子,有同配生殖和异配生殖之别,和绿藻相似。有性真菌形成卵囊和精囊,由精子和卵接合形成卵孢子。子囊菌有性配合后,形成子囊,在子囊内产生子囊孢子。担子菌有性生殖后,在担子上形成担孢子。担孢子和子囊孢子是有性生殖结合后产生的孢子,和无性生殖的孢子完全不同。

(3)真菌的生活史 从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阶段的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样孢子的全过程,就是真菌的生活史。分为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无性阶段就是孢子在适当条件下萌发形成芽管,再继续生长形成新的菌丝体,在一个生长季节里可以产生若干代的无性孢子和菌丝体,如半知菌。有性阶段就是在生长后期,从菌丝上产生配子囊,产生配子,一般先经过质配形成双核阶段,再经过核配形成双相核的细胞即合子。低等真菌质配后随即核配,核配后随即进行减数分裂,双倍体时期很短,如接合菌、鞭毛菌等。高等真菌质配后,有一个明显的较长的双核时期,然后再进行核配,如担子菌等,在真菌的生活史中,双相核是一个合子而不是一个营养体,只有核相交替,因此,没有世代交替现象。

2.真菌的主要类群

真菌包括2个门:真菌门和粘菌门。真菌门分为5个亚门。

(1)鞭毛菌亚门(代表植物:水霉属、霜霉属)

①除一部分为典型的单细胞外,大部分是分枝的丝状体。

②菌丝通常无横隔,多核。

③只在繁殖时期,在繁殖器官的基部产生横隔,把繁殖器官分成一个典型的细胞。无性生殖产生单鞭毛或双鞭毛的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或休眠孢子,低等种类为同配或异配生殖。

(2)接合菌亚门(代表植物:根霉属)

①大多数是分枝的丝状体。

②菌丝通常无横隔,多核。

③有性生殖形成接合孢子;无性生殖形成孢囊孢子或分生孢子。

④利用它们制成酒曲,可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这种糖化作用是酿酒的第一步。

⑤腐生,兼性寄生,寄生或专性寄生。

(3)子囊菌亚门(代表植物:酵母菌属、白粉菌属等)

①除酵母菌类为单细胞外,绝大多数都是多细胞的有机体。

②菌丝有隔,通常每个细胞中有一个或多个细胞核。

③无性生殖,单细胞的种类为出芽繁殖,多细胞的种类产生分生孢子。有性生殖形成子囊,合子在子囊内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子囊孢子。既不产生游动孢子,也不产生游动配子,具陆生植物特征。

④单细胞的种类,子囊裸露不形成子实体,子囊被包于子实体内,子囊的形成要经过一个特殊的钩头分裂过程。

(4)担子菌亚门(代表植物:银耳、木耳、蘑菇、香菇等)

①菌丝有横隔,有两种菌丝体,一种为初生菌丝体,细胞单核,在生活史中寿命很短,另一种为次生菌丝体,细胞双核,在生活史中寿命很长。

②无性生殖一般很不发达,有芽孢、分生孢子、粉孢子和厚壁孢子等。有性生殖为冬孢 子、厚壁孢子或担子内的双核结合,形成双相的担子,经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单相的担孢子。 冬孢子和厚壁孢子萌发后产生担孢子。

③高等担子菌由次生菌丝体形成子实体,称为担子果,为三生菌丝体,但营养菌丝仍为 双核菌丝。多种担子菌的双核菌丝,进行细胞分裂时,具有一种特殊的分裂方式,称为锁状 联合。

三、地衣

1.主要特征

(1)形态和构造

地衣是多年生植物,是由真菌和藻类共生形成的复合有机体。地衣的形态,又分为壳 状、叶状、枝状三种类型。根据构造的不同分为同层和异层两类。构成地衣的真菌绝大部分 属于子囊菌亚门,少数为担子菌亚门。地衣中的藻类为绿藻和蓝藻。两者是一种特殊的共 生关系,菌类控制藻类,地衣体的形态几乎完全是真菌决定的。

(2)繁殖

营养繁殖 营养繁殖是地衣中普遍的繁殖形式,通过地衣体的断裂,形成粉芽、珊瑚芽 和碎裂片来进行营养繁殖。

有性生殖 地衣体中的子囊菌或担子菌,产生子囊孢子或担孢子。子囊孢子放出后,落 到藻细胞上萌发为菌丝,藻细胞和菌丝反复分裂,形成新地衣。

2.地衣的分类

地衣分为三纲:子囊衣纲、担子衣纲、半知衣纲或不完全衣纲

3.地衣与人类的关系

长于岩石上和峭壁上的地衣能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加快岩石转变为土壤。有的地衣可作为药材,如松萝、石蕊、石耳等;有的地衣可提取天然的染料,如染料衣可提取石蕊试剂。地衣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敏感,可用于监测大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四、苔藓植物

1.主要特征

(1)形态和构造 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多细胞绿色植物,多生于阴湿的环境中。简单的种类与藻类相似,为扁平的叶状体,比较高等的种类已有假根和类似茎、叶的分化。植物体内部构造简单,假根由单细胞或一列细胞组成,无中柱。在较高等的种类中,有类似输导组织的细胞群。

(2)繁殖 苔藓植物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常见的植物体是它的配子体,配子体在世代交替中占优势,孢子体占劣势,且寄生在配子体上。雌雄生殖器官都是多细胞组成的。雌性生殖器官称颈卵器,外形如瓶状,上部细狭的部位称颈部,下部膨大部位称腹部,内有一个大形的卵细胞。雄性生殖器官称精子器,外形多成棒状或球状,由1层细胞构成。精子器内具有数个精子,精子形状长而卷曲,有两条鞭毛。苔藓植物的受精离不开水。精子游到颈卵器内与卵结合,形成合子,合子不经过休眠即开始分裂而形成胚,胚在颈卵器内发育成孢子体。孢子体通常分为三部分:上端为孢子囊(又称孢蒴),中部为蒴柄,最下端为基足。基足伸人配子体的组织中吸收营养物质,供孢子体的生长。孢蒴内有造胞组织,产生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孢子,成熟后散布于体外。孢子萌发成绿色的丝状体,形如丝状绿藻类,称原丝体。原丝体生长一定时期后,在原丝体上再生成配子体。

2.苔藓植物的分类

根据其营养体的形态结构,通常分为苔纲和藓纲。

(1)苔纲(代表植物:地钱)

①苔类植物的营养体(配子体)形状很不一致,配子体多为扁平的叶状体。假根由单细胞构成。茎通常不分化成中轴,叶无中肋。孢蒴成熟后常以四瓣分裂,孢蒴内除形成孢子外,还有弹丝帮助孢子散发。原丝体不发达,通常只发育成一个配子体。

②地钱配子体内绿色分叉的叶状体,常贴生于阴湿的土地上,叶状体前端为芽杯,杯中生有孢芽,可进行营养繁殖。地钱为雌、雄异株,雄性生殖托,呈圆盘状,具有长柄,精子器着生在托的上面。雌性生殖托,呈伞状,具8—10条下垂指状芒线,在两芒线间有1列倒悬的颈卵器,颈卵器两侧各有1层薄膜遮住,称蒴苞。

(2)藓纲(代表植物:葫芦藓)

①藓类植物的营养体(配子体)已有茎、叶的分化,为无背腹之分的茎叶体。茎内常有中轴分化。叶常有中轴。蒴柄内有蒴轴,无弹丝,借助蒴齿帮助孢子萌发。原丝体发达,每1个原丝体常形成多个植物体。

②葫芦藓为土生喜氮的小型藓类。配子体小型,有茎、叶的分化。茎直立,茎部生有假根,叶密集生于茎上部,卵形或舌形,中肋较粗。葫芦藓为雌雄同株,但雌、雄生殖器官分别生长在不同的枝上。精子器集生于枝顶,形如花蕾状。颈卵器数个生于另一枝端,形如瓶状。在颈卵器内,合子不经休眠发育成胚,胚逐渐分化成基足、蒴柄和孢蒴。由于孢蒴被蒴柄顶出颈卵器之外,被撕裂的颈卵器部分,附在孢蒴外面,形成蒴帽。孢子体主要部分是孢蒴,可分为三部分:顶端为蒴盖,中部为蒴壶,下部为蒴台。蒴壶和蒴盖相邻处,由表皮细胞加厚构成的环带,内侧生有蒴齿,共32枚,分内、外两层,各16枚。

五、蕨类植物

1.主要特征

(1)形态和构造 蕨类植物又称羊齿植物,具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蕨类植物的孢子体远比配子体发达,并有根、茎、叶的分化,出现了维管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木质部主要成分为具环纹、螺纹、梯纹或其他加厚的管胞,也有一些蕨类具导管。韧皮部的主要成分为筛胞和筛管,这些有别于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叶片,有的仅进行光合作用,称为营养叶或不育叶,有的主要作用是产生孢子囊和孢子,称为孢子叶或能育叶。有些蕨类的营养叶和孢子叶是不分的,且形状相同,称同型叶。也有些孢子叶和营养叶形状完全不相同,称为异面叶。在系统演化过程中,叶子由同型叶向异型叶方向发展。

(2)繁殖 无性生殖是产生孢子,孢子萌发后,形成配子体,配子体又可称为原叶体,小型,结构简单,生活期较短。原始类型的配子体呈辐射对称的块状或圆柱状体。绝大多数的配子体为绿色,具有腹背分化的叶状体,能独立生活。

有性生殖器官为精子器和颈卵器。精子多鞭毛。

2。蕨类植物的分类

(1)石松门(代表植物:石松属、卷柏属)

①孢子体有真根、茎、叶的分化。茎多数为二叉分枝,常具原生中柱,木质部为外始式。叶小,仅一条叶脉,互生或对生。

②每一孢子叶的基部生一个孢子囊,孢子叶通常集生于分枝的顶端,形成孢子叶球。

③孢子同型或异型,配子体两性或单性。

(2)木贼门(代表植物:木贼属)

①孢子体有横生的根状茎,从根状茎长出不定根和直立的气生茎,气生茎的节上有轮生的叶,叶脉简单,各叶的基部相连成鞘。茎表皮富含硅,中为空腔。

②孢子囊生在特殊的孢囊柄上,孢囊柄在茎顶端密集形成孢子叶球。

③孢子同型。

(3)水龙骨门(代表植物:芒萁、贯众、铁线蕨)

①水龙骨门是蕨类植物门中最大的1目。孢子体分根、茎、叶三部分。茎为根状茎,有分枝,横卧地下,从根状茎上长出不定根。叶每年从根状茎上生出,叶片大,幼叶拳曲,成熟后呈三角形,2—4回羽状复叶。

②孢子囊群生于孢子叶的背面,沿叶缘生长。

③孢子同型。

(4)莱尼蕨门(代表植物:大莱尼蕨、莱尼蕨)

①孢子体分横卧的根状茎与直立的气生茎两部分。无根。直立枝为二叉分枝,茎内具有原生中柱的分化,中柱小,木质部由管胞构成,韧皮部只有筛管。光滑无叶。

②孢子囊呈圆筒形,生于分枝的顶端。

③孢子同型。

六、裸子植物

1.主要特征

(1)形态和构造 裸子植物为多年生的木本植物,大多数为单轴分枝的高大乔木。根有强大的主根,形成庞大的根系。维管系统发达,具形成层和次生生长,木质部大多数只有管胞,极少数有导管,韧皮部只有筛胞而无筛管和伴胞。叶多为针形、条形和鳞形,极少数为扁平的阔叶,叶表皮有较厚的角质层和下陷的气孔,排列成浅色的气孔带,显示出对干旱、寒冷环境的适应。

(2)胚珠裸露,形成球花 裸子植物的孢子叶大多数聚生成球果状,称孢子叶球或球花。孢子叶球单生或多个聚生成各种球序,通常都是单性,同株或异株。小孢子叶(雄蕊)聚生成小孢子叶球(雄球花),每个小孢子叶下生有小孢子囊(花粉囊),内有许多小孢子母细胞(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小孢子(单核的花粉粒)。大孢子叶(心皮)丛生或聚生而成大孢子叶球(雌球花),大孢子叶常变态为珠鳞(松柏类)、珠领(银杏)、珠托(红豆杉)、套被(罗汉松)和羽状大孢子叶(铁树)。大孢子叶腹面生有一至多个裸露的胚珠,仅珠孔远端的一个大孢子发育成雌配子体。

(3)孢子体发达,配子体退化,受精作用不受水的限制 裸子植物的配子体在结构上明显退化,完全寄生生活在孢子体上。雌配子体近珠孔端产生颈卵器(除百岁兰属、买麻藤属),结构简单,埋藏于胚囊中,颈部有2—4个颈壁细胞,腹部有1个卵细胞和1个腹沟细胞,无颈沟细胞。雄配子体由小孢子发育成的仅具34个细胞的花粉粒构成。

裸子植物的雄配子体(花粉粒),由风力(少数例外)·传播,经珠孔直接进入胚珠,在珠心上方萌发,形成花粉管,进入胚囊,将精子直接送到颈卵器内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

(4)具多胚现象 大多数裸子植物都具两种多胚现象,一种为一个雌配子体上有几个或多个颈卵器的卵细胞同时受精,形成多胚,称简单多胚现象;另一种由1个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胚原组织分裂为几个胚,称裂生多胚现象。

2.裸子植物的分类

(1)铁树纲(苏铁纲)(代表植物:铁树)

①常绿木本植物,茎干粗壮,常不分枝。髓不发达。叶,常绿,分营养叶和鳞叶,相互成环着生,营养叶大,羽状深裂,集生于茎顶,幼叶拳卷。

②孢子叶球单生于茎顶,雌雄异株。

③大孢子叶,羽状分裂或不分裂,螺旋状排列。小孢子叶,盾形或扁平鳞状,螺旋状排列,其背面着生多数小孢子囊。

④精子有纤毛,能游动,铁树的精子发达(0.3mm),是生物界中最大的精子。

⑤种子,生于大孢子叶柄上,核果状,具三层种皮,胚乳丰富。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为上一代孢子体(2n)部分;胚乳为雌配子体(n),胚为新一代孢子体(2n)的雏体。

(2)银杏纲(代表植物:银杏)

①落叶乔木,枝条有长、短之分。叶扇形,先端2裂或波状缺刻,在长枝上呈螺旋状散生,常生2裂的叶,为营养枝。在短枝上,簇生,其上生孢子叶球和具波状缺刻的叶。

②小孢子叶球呈葇荑花序状,由1短柄和柄顶上的2个小孢子组成。大孢子叶球由1长柄和柄端的2个环形大孢子叶组成,称珠领,生l直立的胚珠。

③种子,核果状,外被白粉,具3层种皮:外被皮厚,肉质,并含油脂及芳香物质;中种皮白色,骨质,具2-3纵脊;内种皮红色,纸质。胚乳肉质,2片子叶,不出土。

(3)松柏纲(代表植物:银杉、金钱松)

①常绿或阔叶乔木,稀为灌木,有长、短枝之分。茎的髓部小,次生木质部发达,由管胞组成,具树脂道。叶单生或成束,针形、鳞形、钻形、条形或刺形,具较厚的角质层和下陷的气孔。

②孢子叶球单性,同株或异株,孢子叶排列成球果状。大孢子叶球(雌球花)由苞鳞与珠鳞排列而成,每一片珠鳞的苞鳞着生于背面,胚珠着生于腹面,大孢子叶球发育成球果,珠鳞变为种鳞。小孢子叶球有气囊。

③精子无鞭毛,种子有翅或无翅,胚乳丰富。

④松属:常绿乔木,稀灌木。叶有两型:鳞叶(原生叶)单生,螺旋状着生于长枝上。针叶(次生叶),生于苞片状鳞叶的腋部,着生于不发育的短枝顶上,235针一束,每束针基部由8-12枚芽鳞组成的叶鞘包围。

孢子叶球单性同株,小孢子叶球生于新枝下部,大孢子叶球单生或2—4个生于新枝近顶端。球果常第二年秋季成熟,种鳞木质,宿存,种子上部具长翅、短翅或无翅。

松属分为单维管束亚属和双维管束亚属。单维管束亚属特点:叶内具1条维管束,针叶5针一束或3针一束,叶鞘早落,针叶基部的鳞叶不下延,如红松、华山松、白皮松等。双维管束亚属特点:叶内有2条维管束,针叶23针一束,叶鞘宿存,鳞叶下延,如马尾松、油松、黄山松、黑松等。

松属的生活史:一般花粉完成传粉发生在第一年春季,受精作用则在第二年夏季(历时13个月),在第二年的秋季,大孢子叶球成为球果,同时胚珠发育成种子。

3.裸子植物中松科、杉科和柏科的特征比较

4.松、杉、柏三科植物中,容易混淆的植物名称

名松而不属于松科的植物:杉科的水松和金松,红豆杉纲罗汉松科的罗汉松、陆均松、鸡毛松等。

名杉而不属于杉科的植物:松科的云杉、冷杉、银杉、铁杉、黄杉、油杉等;南洋杉科的南洋杉、贝壳杉等;红豆杉纲的三尖杉科的三尖杉,红豆杉科的红豆杉、白豆杉、穗豆杉等。

竹柏属罗汉松科而非柏科。

七、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的类群,现知被子植物共1万属,20多万种。被子植物分木兰纲(双子叶植物)和百合纲(单子叶植物)

1.主要特征

(1)具真正的花,特别是具雌蕊。典型的被子植物的花由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4部分组成。花的各部在数量上、形态上极其多样,被子植物的传粉方式也具多样性,传粉的效率大大提高。雌蕊由心皮组成,包括花柱、柱头和子房三部分。柱头形态多种多样,与传粉的适应有关。柱头专门接受花粉,可避免近亲交配,使后代具更多的变异性和活力。胚珠包藏在子房内,得到子房的保护。子房在受精后发育成为果实,果实对于保护种子,帮助种子散布起重要作用。

(2)具双受精现象。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现象,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即两个单倍体精子进入胚囊后,1个与卵细胞结合成为二倍体的合子,另1个与2个极核结合,形成三倍体的胚乳,作为养料供新一代孢子体早期发育所需。

(3)孢子体高度发达,配子体进一步退化。被子植物的孢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型等方面,比其他各类植物更加完善化、多样化。在解剖构造上,如输导组织中,由高效率的导管,筛管分别代替了低效率的管胞、筛胞。韧皮部有伴胞,从而使体内物质运输畅通。营养器官形态和植株生活型的多样化,更能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配子体更为退化,大部分成熟的雄配子体仅具23细胞的花粉粒。雌配子体仅具8个核或7个细胞,颈卵器消失,其残余的卵器为2个助细胞和1个卵细胞。

2.各性状的演化趋势

在被子植物中,叶、果实和种皮的演化趋势表述如下:

叶:常绿一落叶;单叶全缘一叶分裂或为复叶;互生一对生或轮生。

果实:聚合果一单果一聚花果;真果一假果。

种子:有胚乳种子一无胚乳种子;胚小,直伸一胚弯曲或卷曲;子叶2片一子叶1片。

必须指出的是,不能根据几个特性,就给植物下一个进化还是原始的结论。因为各器官的进化不同步,同一性状在不同植物中的进化意义也不是绝对的。

3.被子植物的分类

被子植物的可分为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它们的基本区别

如下:

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区别是相对的、综合的,实际上有交错现象。例如:被子植物的毛茛科,有1片子叶,须根系、星散维管束、花部3基数。单子叶植物的天南星科、百合科具网状脉;单子叶植物的眼子菜科、百合科的花部4基数。

4.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

(1)木兰科

木本,单叶互生,全缘或浅裂;托叶大,包被顶芽,早落,在节上留下环状叶痕。花大型,单生,常两性,虫媒花,花被呈花瓣状,雄蕊和雌蕊均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在伸长的花托的下半部和上半部,花丝短,花药长,花柱呈柱状。果实为聚合蓇荚果,稀为具翅坚果(鹅掌楸属),种子具小胚,胚乳丰富,成熟时常悬挂在一细丝上,该细丝是由珠柄内的导管螺纹展开而形成的。本科属木兰目,是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1个目。如:木兰、玉兰、鹅掌楸、含笑、木连。

(2)毛茛科

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叶基生或互生,稀对生(铁线莲属),掌状分裂或羽状分裂,或1至多回3小叶复叶。花两性,整齐花,花部分离。雄蕊和雌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膨大的花托上。果实为聚合瘦果或聚合瞢荚果。种子有胚乳。本科属毛茛目,是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草本类型,毛茛科植物含有多种生物碱,有毒,多数为药用植物。如:毛茛、牡丹、芍药、黄连、乌头(子根人药称“附子”)

(3)壳斗科

常绿或落叶乔木,稀灌木。单叶互生,革质,羽状脉,有托叶。花单性,雌雄同株,无花瓣,雄花排成葇荑花序,每苞片有1花,花丝细长,花药2室,花粉粒多为长球形,雌花单生或3朵雌花二歧聚伞式生于1总苞内,总苞由多数鳞片覆瓦状排列组成,花柱与子房生于总苞片,总苞由多数鳞片覆瓦状排列组成,花柱与子房室同数,宿存。果实为坚果,半包或全包于壳斗(由总苞发育而成)内,壳斗是壳斗科所特有。种子无胚乳,子叶肥厚。如:山毛榉、栗、麻栎。

(4)锦葵科

木本或草本,皮质富纤维,具黏液。单叶,互生,常为掌状脉,托叶早落。花两性,辐射对 称,有副萼,雄蕊单体,花药1室,肾形,花粉粒大,具刺。中轴胎座,果实为蒴果或分果,种子无胚乳。如:大陆棉、木槿、扶桑。

(5)葫芦科含关♂*K(5)C(5)A1+(2)+(2) *K(5)C(5)G(31)

攀缘或匍匐草本,有茎卷须,茎5棱,具双韧维管束。单叶互生,常深裂。花单性,同株 或异株,合瓣,稀离瓣,单生或为总状花序、圆锥花序。雄蕊3,少为25,分离或各种结合, 花药弯曲成S型,为聚药雄蕊,花丝两两结合,1条分离,雌蕊3心皮组成,侧膜胎座,子房下位,果实为瓠果,种子无胚乳。如:除木瓜外,各种瓜果。

(6)十字花科*K2+2C4A2+4G(2l)

草本,常有辛辣汁液。单叶互生,无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总状花序。十字形花冠, 四强雄蕊、雄蕊6,外轮2个短,内轮4个长。子房上位,由2心皮结合而成,常有1个次生的 假隔膜,把子房分为假2室,侧膜胎座,果实为角果,种皮无胚乳。如:荠菜、卷心菜、花菜、青菜、大头菜、榨菜等。

(7)蔷薇科

木本或草本,常有刺和皮孑L。叶,常互生,单叶或复叶,成对托叶常附着于叶柄上。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被与雄蕊常愈合成筒状,花瓣5,分离,覆瓦状排列。子房上位或下位,心皮1至多数,每心皮有1至数个倒生胚珠。果实为核果、梨果、瘦果、瞢荚果等,种子无胚乳。如:玫瑰、草莓、木瓜、梅、梨、李。

(8)蝶形花科

木本至草本。叶有单叶,3小叶复叶或1至多回羽状复叶,有托叶,叶枕发达。花,两侧对称,蝶形花冠,花瓣下降覆瓦状排列,即最上方为旗瓣,位于最外方。雄蕊10枚,常为两体雄蕊,也有单体雄蕊。果实为荚果,种子无胚乳。如:大豆、落花生、菜豆、赤豆、绿豆等。

(9)含羞草科

木本,稀草本。叶,12回羽状复叶。花,辐射对称,穗状或头状花序,花瓣或花冠裂片镊合状排列。雄蕊多数。花粉多为复合花粉,复合体为4(四合花粉)4的倍数。果实为荚果,具次生横隔膜,种子无胚乳。如:合欢、含羞草、台湾相思。

(10)苏木科

木本。 12回羽复叶,稀草叶。花,两侧对称,花瓣常成上升覆瓦状排列,最上方的1花瓣最小,位于最内方,为假蝶形花冠。雄蕊10枚,分离或联合,花粉单粒。果实为荚果,种子无胚乳。如:云实、紫荆、皂荚、苏木。

(11)芸香科

乔木,灌木,有发达的油腺。叶,互生,稀对生,多为复叶或单生复叶(羽状复叶或单身复叶),通常有透明的油腺点。花,两性,稀单性,多为辐射对称,雄蕊常两轮,外轮雄蕊常和花瓣对生,具花盘,子房上位居花盘之上。果实为蒴果、浆果、核果、瞢荚果、柑果。如:柑橘、柚、酸橙。

(12)茄科

草本或灌木,具双韧维管束。叶,单叶全缘,分裂或羽状复叶,互生,无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单生或聚伞花序,由于花轴与茎结合,使花序生于叶腋之外。、花萼5裂,宿存,常花后增大,花冠合瓣,具花盘,冠生雄蕊。子房2室,位置偏斜,中轴胎座,胚珠多数。果实为浆果或蒴果,种子具胚乳。如:茄、马铃薯、辣椒、枸杞。

(13)唇形科

草本,含挥发性芳香油。茎,常4棱形,方茎。叶,单叶,稀复叶,对生或轮生,无托叶。花,两性,两侧对称,腋生聚伞花序构成轮伞花序,通常组成穗状或总状花序,花萼,宿存,唇形花冠,雄蕊4枚,2强,稀2枚,为二强雄蕊。子房上位,2心皮,四分子房,花柱基生。果实为小坚果,种子具少量或无胚乳。如:黄岑、一串红、益母草。

(14)木犀科

木本,叶对生,有时轮生,无托叶。花,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常圆锥或聚伞花序,花萼常4裂。果实为浆果、核果、蒴果或翅果。种子具胚乳或无胚乳。如:女贞、小蜡、桂花、茉莉花、水曲柳。

(15)菊科

假舌状花:

草本,半灌木或灌木。叶,互生,无托叶。花,两性或单性,少数或多数花聚集成头状花 序或缩短的穗状花序。小花生于苞片内,花序有由1至多层总苞。头状花序根据小花的类型分为三类:全为筒状花,舌状花,异形,小花,即外围为假舌状花,中央为筒状花。花萼不发育,变态为冠毛状、刺毛状或鳞片状。花冠合瓣,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雄蕊5个,聚药雄蕊,药室内向开裂。子房下位,具1胚珠。果实为连萼瘦果,种子无胚乳。如:菊花、雪莲、蒲公英、莴苣。

5.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

(1)天南星科

草本,稀木质藤本,有根状茎或块茎。叶,单叶或复口十,叶基常具膜质鞘。花,小,两性或单性,排列成肉穗花序,常外包一大型佛焰苞片(佛焰花序)。花被缺或为46个鳞片状体。单性同株时,花序上部为雄花,中部为不育部分或中性花,下部为雌花。雄花46,离生或为单体,雌蕊由3心皮组成,子房上位,1至多室。果实为浆果。种子胚乳丰富。如:芋、马蹄莲、龟背竹。

(2)禾本科

草本或木本,秆有显著的节和节间,节间多中空。单口十互生,2列,每片口十分叶鞘、叶片、叶舌和叶耳四部分。叶鞘包被着秆,包着竹秆的称箨鞘,一侧开裂。叶片狭长,叶片与叶鞘交接处内方有叶舌,两侧常有叶耳。花,小,常两性,雄蕊36,花丝长,花药丁字形着生,雌蕊柱头常为小穗(花序的基本单位),每一小穗基部着生内颖和外颖。小穗为一穗状花序,进一步排成穗状、总状、圆锥状或指状。果实为颖果或稀为胞果、浆果等。种子含丰富的淀粉质胚乳,基部有一细小的胚。如:水稻、大麦、毛竹。

(3)百合科

大多数为草本,具根状茎、鳞茎、球茎。单叶互生,少数对生、轮生或退化。花,两性,辐射对称,常3基数。花被花瓣状,排成2轮。子房上位,稀半下位,通常3室,中轴胎座。果实为蒴果或浆果。种子具丰富胚乳。如:百合、葱。

(4)兰科

草本,单叶,常互生。花,两性,稀单性,两侧对称,花被片6,排列为2轮,外轮3片为萼片,通常花瓣状,内轮两侧的2片称花瓣,中央的1片特化为唇瓣。最突出的特征是雄蕊和花柱(包括柱头)生成合蕊柱。雄蕊的花粉常结成花粉块,子房下位,1室,侧膜胎座。果实为蒴果,三棱形、圆柱形或纺锤形。种子极多,微小,无胚乳。如:天麻、白芨。

(5)棕榈科

乔木或灌木,叶常绿,大形,互生,掌状分裂或羽状复叶。花,小,两性或单性,同株或异株,肉穗花序,外由1至数枚大形的佛焰状总苞包着,生于叶丛中或叶鞘束下。果实为核果或浆果。种子胚乳丰富。如:棕榈、蒲葵、椰子。

各科植物的花图式如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df9acb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7.html

《(免费)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资料(包含全部内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