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

发布时间:2011-09-05 11:13: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王夫之

王夫之像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即万历四十七年-康熙三十一年),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或署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晚年隐居于形状如顽石的石船山,自署船山病叟,学者遂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明末大。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之际三大思想家。

生平

家世

十一世祖王仲一曾从朱元璋起兵。父亲王朝聘就读于北京国子监。明末求学于岳麓书院,并师从吴道行,吴教以湖湘家学,“以朱(熹)张(栻)为宗”,与旷鹏升等订“行社,聚首论文,相得甚欢”。崇祯十二年秋,赴武昌参加乡试,落第。是年十月,和郭风蹮管嗣裘文之勇等设“匡社”,意指互相匡正。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乡举第五名,以《春秋》试卷列第一。十二月到南昌等候会试。当时李自成大顺军已进入承天(今湖北钟祥),张献忠取黄梅。会试被迫延期,王夫之由南昌返衡阳。

抗清

清兵南下时,王夫之上书明朝湖北巡抚,力主联合农民军共同抗清,其二兄、叔父、父亲均死于战火,崇祯十六年张献忠在衡州时,招贤纳士,王夫之隐匿衡山,拒不受聘[1],大顺军攻入北京时,作《悲愤诗》一百韵,吟已辄哭[2]。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明安宗在芜湖被俘,续写了《悲愤诗》一百韵。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开始研读《周易》,后来编为《周易稗疏》。曾经和管嗣裘管嗣箕夏汝弼和南岳僧人性翰、造纸工人、农民等近百人在衡山方广寺参加抗活动,被湘谭人尹长明击败,方广寺被焚,管嗣裘家中老小全部遇难,性翰受重伤,王夫之事败逃亡肇庆,投奔南明永历政权,堵胤锡荐为翰林院庶吉士。又结识瞿式耜金堡蒙正发方以智等人,永历三年(清顺治六年)春,离开肇庆,赴桂林暂居。永历四年(清顺治七年)二月十八日,任南明永历政权行人司行人。

永历四年朝廷深陷党争,吴党得势,为营救楚党,夫之和董云骧上疏,谓“大臣进退有礼,请权允辅臣之去,勿使再中奸毒,重辱国而灰天下之心”。永历帝以王夫之“职非言官”而奏事,严词加以指责[3]鲁可藻又奏请逮治王夫之,以致夫之“愤激咯血”[4],幸好焦琏马进忠赵印选曹志建等上疏反对大兴党狱,由于焦琏等人握有兵柄,永历帝只得将金堡蒙正发丁时魁等人除罪,改为削职远戍。七月,王夫之前往桂林依瞿式耜。不久与襄阳郑仪珂之女结婚[5]。兵败后潜回广东广西李定国收复衡阳时,派人招请王夫之,“进退萦回”,始终未去成[6]。永历九年(清顺治十一年)因清军搜捕,被迫流亡零陵、郴州一带,变姓名为瑶人,授徒著书,“为常人说《周易》《春秋》…常宁文士来者益众”,这期间著有《周易外传》,《老子衍》。

遗民

日后王夫之多往来长乐、库宗桥、新塘等地。永历十四年(淸顺治十七年、1660)春,举家迁居衡阳金兰乡高节里,于茱萸塘(今船山乡湘西村)筑茅屋,名“败叶庐”。清康熙十四年(1675)秋,在衡山石船山麓定居著述,筑草堂而居,人称“湘西草堂”,“栖伏林谷,随地托迹”,“安之若素,终日孜孜不倦,刻苦自励,潜心著述。”,自题堂联“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终未剃发。康熙三年,在“败叶庐”设馆讲学。又重订《读四书大全说》。晚年贫病交迫,连纸笔都靠朋友周济。吴三桂称帝,请王船山写《劝进表》,遭严辞拒绝;王夫之认为“以其入国仇也,不以私恩释愤”。自题墓石:“抱刘越石之孤忠”,“希张横渠之正学”。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正月初二,去世。

作品

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等。其作品在生前皆未刊行。道光十九年(1839),其裔孙王世全邓显鹤开始搜集散佚,刻成《船山遗书》一百五十卷,称邓显鹤刻本。同治年间,曾国藩曾国荃重刻,有一百七十二卷。民国后,刘人熙搜辑散佚,又有补刻本。1930年,谭延闿胡汉民于右任等重刊船山遗书,分经史子集四都,凡七十种,共三百五十八卷。1971年,台北船山学会重印《船山遗书全集》,为二十二册。

思想

王夫之的研究领域包括天文历法数学地学,专精于经、史、文学。批评程朱理学唯心主义,总结古代唯物主义思想。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即无不是也”,以为“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是客观规律。又用“絪蕴生化”说明“气”变化日新的性质,认为“阴阳各成其象,则相为对;刚柔、寒温、生杀,必相反而相为仇”,同时也又“互以相成,无终相敌之理”。他强调“天下惟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从“道器”关系建立其历史进化论。在知、行关系上,强调行是知的基础,反对陆王心学“以知为行”和禅学“知有是事便休”的论点。在社会历史方面,他批判“泥古薄今”的观点,认为人类历史是不断进化的。他反对天命观,认为历史发展具有规律性,是“理势相成”。

王夫之笃信程朱理学,但不赞成“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天理之大同,无人欲之或异”。王夫之思想没有超出封建主义的范畴,他坚持维护封建制度,他认为封建制度不能变,能变的只是制度,又主张“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

后代研究王夫之思想的学术流派,被称为船山学。所著后人编为《船山遗书》。

评价

谭嗣同评价“万物招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7]

章太炎称道“当清之季,卓然能兴起顽懦,以成光复之绩者,独赖而农一家而已”[8]

前苏联人弗.格.布洛夫称:“研究王船山的著作是有重要意义的,因为他的学说是中世纪哲学发展的最高阶段……他是真正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注释

1. ^ 光绪《衡州府志》卷29《兵燹》

2. ^ 王敔:《姜斋公行述》

3. ^ 《王船山诗文集》第646页。

4. ^ 王敔:《姜斋公行述》。

5. ^ 罗正钧:《船山师友记》第173页。

6. ^ 王夫之:《章灵赋》,《王船山诗文集》第87页。

7. ^ 《论六艺绝句》

8. ^ 《船山遗书序》

参考书目

罗正钧:《船山师友记》

王敔:《姜斋公行述》

《王船山学谱》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de18612f18583d0496459dc.html

《王夫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