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环境卫生学第7版考研复习笔记

发布时间:2020-05-23 04:23: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一章 绪论

1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基本任务:阐明环境与机体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对象: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环境由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

环境介质包括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环境因素包括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

研究内容:①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②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③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④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2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有利影响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的空气、水、土壤。

有害影响: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可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次生环境:是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有利影响:在改造自然和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

有害影响:英国伦敦的煤烟型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湾的慢性甲基汞中毒(水俣病)和神通川流域的慢性镉中毒(痛痛病)、印度博帕尔市农药厂异氰酸甲酯毒气泄露事件、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

光化学污染:主要是由于汽车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而形成的,其成分包括臭氧、过氧酰基硝酸酯和醛类等多种复杂化合物。

3、环境卫生工作和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①加强环境因素健康效应的研究;②新技术、新方法在环境卫生工作中的应用;③加强环境与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④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⑤开拓环境卫生工作的新领域。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1人类自然环境的构成、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本质的区别:

人类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生物圈。

生态环境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包含生物这是与自然环境的本质区别。

2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双重性、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物学基础。

生物富集作用(bioenrichment:是指某些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污染物,在体内逐渐聚集,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达到相当高,甚至引起其他生物(或)人中毒的浓度。

发生生物富集的条件:①化学物质易为各种生物体吸收;②污染物性质稳定,较难分解和排泄;③污染物急性毒性不大,在生物体内浓集时,不会对该生物体造成致命性伤害。

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是由于各级生物个体的生物富集作用,会出现高位生物体内浓度大大高于低位生物体内浓度的现象。在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迁移的过程中,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渐增大的现象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hormesis”效应:也称兴奋效应,即某些物质在低剂量时对生物系统具有刺激作用,而在高剂量时具有抑制作用。例饮酒

环境污染性疾病的特点:①环境污染区域内的人群不分年龄、性别都可能发病;②发病者均出现与暴露污染物相关的相同症状或体征;③除急性毒性外,大多具有低浓度长期暴露、陆续发病的特点;④往往缺乏健康危害的早期诊断标准

3环境改变与机体反应的基本特征

环境介质与环境因素暴露:环境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

环境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环境物质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移过程。这种变化常常伴随着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浓度的改变。包括单一介质内的迁移、不同介质内的迁移和生物性迁移三种方式。

环境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转化化学物(或污染物)在环境中主要通过化学的或生物学的作用转变成另一物质的过程。通常把在环境中发生各种反应而转化形成的与原来的污染物理化学性状不同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而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的污染物称为一次污染物。包括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2种形式。

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暴露的影响:①扩大暴露范围;②增加暴露途径;③改变污染物性质和毒性;④影响暴露剂量。

暴露特征与反应:暴露途径、剂量-反应关系和暴露时间对反应有一定影响。

暴露途径:影响总暴露量、影响吸收率、改变作用靶。

剂量反应关系:无阈值化合物主要为遗传毒性致癌物,两个阈值的化合物主要有必需微量元素或必需营养素。

环境多因素暴露与联合作用: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短期内先后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综合毒性作用,称为化学物的联合毒性作用。包括相加作用(1+2=3)、独立作用(1+2=1+2)、协同作用(1+2>3)、增强作用(0+3>3)、拮抗作用(1+2<3)等。

人群健康效应谱与易感人群

健康效应谱(spectrum of health effect:不同级别的效应在人群中的分布称之为健康效应谱。环境有害因素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健康效应,效应从弱到强可分为5级:①污染物在体内负荷增加,但不引起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的变化;②体内负荷进一步增加,出现某些代偿性的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变化,非病理学改变;引起某些生化代谢或生理功能的异常改变,具有病理学意义;机体功能失调,出现临床症状,成为临床性疾病;出现严重中毒,导致死亡。

易感人群:通常把这类对环境有害因素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敏感人群)

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①非遗传因素:年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生活习惯、暴露史、心理状态、保护性措施等。②遗传因素:性别、种族、遗传缺陷和环境应答基因的基因多态性等。(对环境因素的作用产生应答反应有关的基因称之为环境应答基因)

高危人群又称高风险人群,指对环境暴露的健康效应出现得较早、效应较显著、易感性较高的人群,包括高暴露人群(如职业人群和特殊暴露人群)和高敏感人群(易感人群)。

研究高危人群的意义:①高危人群是最早出现健康效应的人群,关注他们对于全人群健康效应的早发现、早预防有很大帮助;②高危人群的健康效应比其它人群更为复杂和严重,对于该人群的保护就是对于全人群的保护;③对高危人群的提早筛查可以获得最大的流行病学和卫生经济学效益。

4环境污染与健康: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远期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

急性危害:环境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环境,可使暴露人群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不良反应、急性中毒甚至死亡。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烟雾事件、过量排放和事故性排放引起的急性危害、生物性污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

慢性危害:环境中有害物质以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危害。主要包括非特异性影响、引起慢性疾患(例COPD)、持续性蓄积危害。

持续性蓄积危害的污染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铅、镉、汞等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另一类是脂溶性强、不易降解的有机化合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是一类能在环境中长期残留持久存在,在生物体内持续性蓄积的化合物。

POPs的特点:①持久性(环境中稳定);②生物蓄积性;③半挥发性;④长距离迁移性;⑤高毒性。

POPs对健康的危害:①内分泌干扰效应;②对生殖和发育的影响;③神经行为异常;④免疫毒性;⑤致癌性。

致癌危害:苯并(a)芘(BaP)是云南宣威肺癌发病的主要原因,而苯并(a)芘(BaP)来源于烟煤燃烧产物。

IARC致癌物分类1对人致癌。确证人类致癌物的要求是:①有设计严格、方法可靠、能排除混杂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有剂量-反应关系;另有调查资料验证或动物实验支持。2A对人很可能致癌。此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2B对人可能致癌。此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是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3对人的致癌性尚无法分类。即可疑对人致癌。4对人很可能不致癌

致畸危害:“反应停”造成的海豹畸形儿。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危害:生殖障碍、出生缺陷、发育异常、代谢紊乱以及某些癌症(如乳腺癌、卵巢癌)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EEDs:是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和调节发育过程的体内天然激素的生成、释放、转运、代谢、结合和效应造成严重影响的一类外源性物质。

5环境与健康标准体系环保部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和卫生部制定环境卫生标准体系环境质量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五类三级,按照内容可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和环境样品标准;按照级别可以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一般企业标准优于地方标准,地方标准优于国际标准。环境卫生标准体系包括环境卫生专业基础卫生标准环境卫生单项标准。最高容许浓度:指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在短期或终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时,不会引起身体上或精神上的疾患;或以现有的检查方法在近期或远期、当代或后代检测不到超过生理适应性反应变化的浓度限量。

环境卫生标准制订的原则①保障居民不发生急性中毒或慢性危害;②为主观感受无不良影响;③对人体健康无间接影响;④选用最敏感指标的原则;掌握经济合理和技术可行的原则。

制订的方法:环境毒理学试验、感官功能影响的测定、环境流行病学方法、其他研究方法(人类受控实验、人体负荷量测定、混合污染物质的容许水平研究、数学计算方法

基准与标准的比较

6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环境流行病学和环境毒理学

环境暴露与健康效应的测量

暴露测量外剂量内剂量生物有效剂量。人体接触某一有害环境因素的过程称之为暴露。环境暴露水平是指人群接触某一有害环境因素的浓度或剂量。

外暴露剂量:通常是用测定人群接触的环境介质中的某种环境因素的浓度或含量,根据人体接触的特征(如接触的时间、途径等),估计个体的暴露水平。

内暴露剂量:指过去一段时间内机体已吸收至人体内的污染物量。通过测定生物材料(如血液、尿液等)中污染物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来确定。

生物有效剂量:指经吸收、代谢活化、转运,最终到达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或分子等靶部位或替代性靶部位的污染物的量。

健康效应测量:疾病率的测量及生化和生理功能测量,如死亡率、患病率、发病率等

环境有害暴露与健康效应因果关系判断①关联的强度;②关联的稳定性;③关联的时序性;④分布的符合性;⑤医学及生物学的合理性;⑥剂量-反应关系。

生物标志biomaker/biological maker):是生物体内发生的与发病机制有关联的关键事件的标志物,是机体由于接触各种环境因子所引起机体器官、细胞、亚细胞的生化、生理、免疫和遗传等任何可测定的改变。

暴露生物标志:机体内部可测量的外源性物质及代谢产物,或者外源性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与靶分子、靶细胞相互作用的产物。包括内剂量和生物有效剂量生物标志。例香烟内剂量生物标志物可铁宁(尼古丁)

效应生物标志:机体内可测定的生化、生理或其他方面的改变。致突变物引起机体产生微核

易感性生物标志:能够指示机体接触某种特定环境因子时的反应能力的一类生物标志,因先天遗传性或后天获得性缺陷,反映个体对环境因素反应差异的生物标志。药物/毒物代谢酶多态P450、乙酰化酶。

7健康危险度评价Health risk assessmentHAR):是按一定的准则,对有害环境因素作用于特定人群的有害健康效应进行综合定性、定量评价的过程。基本内容:危害鉴定、剂量-反应关系评定、暴露评价、危险度特征分析

危害鉴定:依据主要来源于流行病学、毒理学和构效关系资料,明确毒作用或健康有害效应特征和分类。

剂量-反应关系有阈化学物剂量-反应关系评定一般采用NOAEL法推导出参考剂量或可接受的日摄入量,而无阈化学物的剂量-反应评定的关键是通过一些数学模型外推低剂量范围内的剂量-反应关系。

暴露评价暴露途径、暴露浓度、暴露持续时间等。

危险度特征分析分析判断人群发生某种危害的可能性大小,并对其可信程度或不确定性加以阐述。

土壤卫生

1土壤的组成:固相、液相和气相物质组成。土壤气相包括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土壤液相是指土壤中水分及其水溶物;土壤气相是指土壤孔隙所存在的多种气体的混合物。

2土壤的特征:从卫生学角度研究土壤的特征,是研究土壤对健康的影响、土壤卫生标准和土壤卫生防护的基础。

土壤的物理特征土壤容水量:是指一定容积的土壤中含有水分的量。②土壤渗水性:是指水分渗透过土壤的能力。③土壤的毛细管作用:土壤中的水分沿着孔隙上升的作用,称为土壤的毛细管作用。

土壤的孔隙度:在自然状态下,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容积所占的百分率。土壤颗粒↓,孔隙↓,土壤容水量↑,土壤渗水↓,毛细管作用↑;土壤颗粒↑,孔隙↑,土壤容水量↓,土壤渗水↑,毛细管作用↓。

土壤的化学特征包括土壤的吸附性、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等,能够影响土壤的结构、质量及污染物的转归。

土壤背景:是指该地区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天然土壤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研究意义①评价化学污染物对土壤污染程度的参照值;②是确定土壤环境容量,制订土壤中有害化学物质卫生标准的重要依据;③评价土壤化学环境对居民健康影响的重要依据;④也是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地方病防治工作的科学依据。

土壤环境容量又称土壤负载容量,是一定土壤环境单元在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保证农产品的生物学产量和质量,在不使环境系统污染的前提下,土壤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土壤环境容量=卫生标准-土壤背景值,没有考虑土壤环境的自净作用与缓冲性能。

土壤有机质:系土壤中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包括腐殖质、生物残体及土壤生物。腐殖质(humus):即进入土壤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等死亡残体经分解转化形成的物质,是土壤特有的有机物质,通常带有电荷并具有较强的吸收、缓冲性能,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性性质有重要影响。

土壤的生物学特征土壤生物是土壤形成、养分转化、物质迁移、污染物降解、转化和固定的重要参与者。其中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重要的分解者,对土壤自净具有重要的卫生学意义。

3土壤污染:是指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出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中,超过一定限量,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基本特点:隐蔽性、累积性、不可逆转性、长期性。污染物污染土壤的方式气型污染:是由大气中污染物沉降至地面而对土壤造成的污染;②水型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灌田而对土壤的污染。③固体废弃物型污染:是工业废渣、生活垃圾粪便、农药和化肥等对土壤的污染。

4土壤自净作用(soil self-purification:是指受污染的土壤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作用,使病原体死灭,各种有害物质达到无害的程度,土壤可逐渐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这一过程称为自净作用。

5土壤污染物的转归:表现为化学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降解和残留。(1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土壤对农药的吸附,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挥发、扩散和迁移,农药在土壤中降解过程。(2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土壤胶体、腐殖质的吸附和螯合作用,土壤pH的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6土壤污染对健康影响: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性污染。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i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是指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并可借助大气、水、生物体等环境介质进行远距离迁移,通过食物链富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特性:持久性、蓄积性、迁移性、高毒性。对健康的影响:肝肾毒性、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等产生急性和慢性毒性,并具有明显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作用。

7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国家为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维护人体健康所制订的土壤中污染物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容许含量值。制订原则:保护陆地生态安全;保护人体健康。GB 15618-1995

8土壤卫生防护1粪便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粪尿混合发酵法、堆肥法、沼气发酵法。(2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利用垃圾的压缩、粉碎和分选,垃圾的卫生填埋,垃圾的焚烧。(3有害工业废渣的处理措施:安全土地填埋、焚烧法、固化法、化学法、生物法、有毒工业废渣的回收处理与利用。(4污水灌溉的卫生防护措施:灌田污水必须预先处理,防止污染水源,防止污染农作物,防止污染大气,防止蚊蝇孳生。

9土壤卫生监督与控制:预防性监督、经常性卫生监督、土壤卫生监测。

预防性监督包括场址选择的审查、土壤污染的预测、验收工作。

土壤卫生监测:污染源的调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监测,土壤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调查。根据土壤监测的目的,土壤环境监测有4种主要类型:区域土壤环境背景监测、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和土壤污染事故监测。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1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符合条件:①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②疾病的发生与地质中某种化学元素之间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③上述相关性,可以用现代医学理论加以解释。地方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流行特征明显的地区性分布:非病区健康人进入病区后,可患病,且属高危人群;从地方病区迁出后,病情不会加重,有的可减轻甚至痊愈。②人群流行强度与某种化学元素的环境水平有着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环境污染性疾病

1环境污染性疾病:暴露人群接触环境污染性致病因素引起的疾病。环境污染性致病因素:凡能污染环境,使环境质量恶化,而直接或间接使人患病的环境污染因素。

环境污染性疾病的特点①环境污染区域内的人群不分年龄、性别都可能发病;②发病者均出现与暴露污染物相关的相同症状和体征;③除急性危害外,大多具有低浓度长期暴露、陆续发病的特点;④往往缺乏健康危害的早期诊断指标;⑤预防的关键在于消除环境污染性致病因素、加强对易感人群和亚临床阶段人群的保护。

环境污染性疾病的确认:①患者有某种污染物接触史或在该污染区内有连续居住史;②患者及人群中有与污染物相关联的症状和体征;③有污染地区人群疾病发病、死亡资料;④有环境部门提供与人群疾病分布一致的环境监测数据;有可靠的医学检查资料;有关部门和专家的论证的认定。

公害病:是环境污染引起的,由政府认定的地区性环境污染性疾病,因此具有医学和法律的双重含义。

环境污染性疾病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异同

大气卫生

1大气圈:是指包围在地球表面,并随地球旋转的空气层,一般情况下认为,从地球表面到2000-3000km的气层作为大气圈的厚度,超出3000km以外气体非常稀薄,就是宇宙空间了。

按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可将大气层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逸散层。

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低层,其厚度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在距地表8-18km的范围内,赤道处为16-18km,两极处为8-9km,平均厚度为12km 特点: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因为地表热辐射是对流层主要的热源,所以,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②垂直对流运动显著:由于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利于大气污染物的稀释。③密度大,大气分子围绕着地球是受地心引力吸引,离地表越近引力越大,所以,大气总质量的3/4以上集中在此层。④主要天气过程如雨、雪、雹的形成均出现在此层。对流层和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平流层:自对流层顶至55km高度范围为平流层。特点:①气温的垂直分布:在35km以上,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在35km以下随高度变化气温变化很小,也称同温层。因该层温度基本不受地面温度的影响,而是靠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升温。②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在同温层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污染物进入平流层后,能长期存在。③臭氧层(15-35km):太阳光紫外线作用于氧分子,产生臭氧,在平流层内形成臭氧层,虽然浓度很低,但对保护地球生物不受短波紫外线的辐射,起很大作用,320nm以下的短波紫外线几乎全部被臭氧层吸收。④水汽和杂质极少,故云、雨现象近于绝迹,天气晴朗,有利于高空飞行。

中间层:从平流层顶到85km高度这一层称为中间层。在这一层里有强烈的垂直对流运动,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在中间层,一则由于臭氧已稀少,二则由于所能被氮、氧等气体直接吸收的波长较短的太阳辐射,大部分已被上层大气吸收,层内温度类似于对流层的情况,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递减。

热成层:位于85~800km的高度之间。特点:①气体温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原子氧层可吸收太阳辐射出的紫外线,因而在这层中的气体温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②电离:由于太阳和宇宙射线的作用,该层大部分空气分子发生电离,使其具有较高密度的带电粒子,故称为电离层。电离层能将电磁波反射回地球,故对全球性的无线电通讯有重大意义。

逸散层:从800km往上,没有明显的上界,是大气圈的最外层。

2大气的组成:自然状态下的大气是由混合气体、水汽和气溶胶组成。除去水汽和气溶胶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

干洁空气:氮(N2)占78.10%、氧(O2)占20.93%、二氧化碳(CO2)占0.04%

水汽:主要来自海水蒸发,少量来自江河、湖、土壤和植物;大气中水汽含量为0.02%--6%

气溶胶:液体或固体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悬浮体系。

3大气的物理性状主要有太阳辐射、气象条件和空气离子。

太阳辐射:①紫外线UVUV-A400~320nm穿透皮肤能力较强,但生物活性较弱,具有色素沉着和保护皮肤作用;UV-B320~290nm抗佝偻病、红斑作用;UV-C290~200nm具有生物杀伤作用。可见光:能提高视觉与代谢功能,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条件之一。③红外线:热效应;使机体局部温度升高,血管扩张,促进新陈代谢及细胞增生。过度照射,引起皮肤烧伤和白内障等。

气象条件:主要是气温、气流、气湿、气压。适宜的气象条件有利于健康,天气变化使某些疾病加重,能够影响污染物的扩散。

空气离子大气中带电荷的物质统称之。空气离子化:指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电离形成空气正离子或负离子。轻离子(0.001-0.003a1155692e3f69913320174f980c7eaf1.pngm):空气离子电负性大,吸附周围的中性气体分子。重离子(0.03-0.1a1155692e3f69913320174f980c7eaf1.pngm):轻离子和灰尘、烟雾等结合。空气离子的卫生评价:①空气负离子数:清洁空气 >1000/cm3。②重离子/ 轻离子比值> 50 ,说明空气污浊。③空气离子单极系数:阳离子/ 阴离子,清洁地区该值低。

4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天然污染和人为污染。人为污染包括燃料的燃烧、工业生产过程的排放、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交通运输和其他等。

5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按属性一般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三类,以化学性污染物种类最多、污染范围最广。

根据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存在状态,可将其分为气态和气溶胶。

气态污染物:包括气体和蒸汽。

大气颗粒物:大气气溶胶体系中分散的各种微粒常常也被称作大气颗粒物。在气流中,如果所研究的大气颗粒物与一个有单位密度的球形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效应相同,则这个球形颗粒物的直径就定义为所研究大气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Dp)。按粒径大小分为:①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 TSP):指空气动力学粒径≤ 100a1155692e3f69913320174f980c7eaf1.pngm的各种颗粒物的总称,它是评价大气质量的常用指标。②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le IPPM10):指空气动力学粒径≤10a1155692e3f69913320174f980c7eaf1.pngm的固体和液体颗粒。因这类颗粒可被吸入呼吸道,故与健康的关系最密切。③细颗粒物(fine particle PM2.5):空气动力学粒径≤ 2.5a1155692e3f69913320174f980c7eaf1.pngm的细颗粒。它对有机物和重金属有很强的吸附力,可穿透肺泡进入血液,对健康危害极大。④超细颗粒物(ultrafine particle PM0.1):空气动力学粒径≤ 0.1a1155692e3f69913320174f980c7eaf1.pngm的大气颗粒物。它对健康危害受到广泛的关注。

按大气污染物形成过程可分为:①一次大气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排入大气环境中,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均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②二次大气污染物:排入大气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理化性质不同于一次大气污染物的新的污染物。

6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

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它是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主要因素,排放情况又受排出量,排出高度和与污染源的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排出量:在其它影响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单位时间排出的污染物量越大,大气受污染程度越严重。

排出高度:指有效排出高度。有效高度=烟囱实际高度+烟气抬伸高度。一般认为污染源下风侧的污染物浓度,与烟波有效高度的平方成反比。既有效排出高度增加一倍,污染物浓度可降低至原浓度的1/4。增加有效排出高度可降低周围大气污染物浓度,但对远方环境将造成污染。

与污染源的距离a.污染物浓度与烟波着陆点有关:烟波着陆点:烟气从烟囱排出后,受重力作用,返回地面时的着陆点。近地面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以烟波着陆点最大。b.与污染物性质有关:气体污染物的烟波着陆点距烟囱的距离较远;颗粒污染物的烟波着陆点距烟囱的距离较近。

气象因素风和湍流、温度层结、气压、气湿。

风和湍流:①是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它的流速和方向分别以风速和风向表示。流速影响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风向影响受污染的方向。②湍流则是指空气不规则的运动,垂直温差大,湍流运动强,污染物易于扩散和稀释。③风向频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方向吹来的风的次数与各方向吹来的风的总次数的百分比。将一定时期内各个风向出现的频率按比例标在罗盘坐标上,可以绘制成风向频率图(风玫瑰图)。全年风向频率最大的风向叫全年主导风向,在其下风侧,受污染最严重。

温度层结:即气温的垂直梯度,它决定大气稳定程度,影响大气湍流的强弱,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密切相关。①大气稳定度:指气体在垂直方向的运动程度。它与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b0e5ed29efd576246de3282fa163293b.png)和气块干绝热垂直递减率(c36e6bb4d2d2bb279c36d72d5e7c4abf.png这两个指标有关。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b0e5ed29efd576246de3282fa163293b.png指高度每增加100m气温下降的度数,通常为0.65℃。气块干绝热垂直递减率(c36e6bb4d2d2bb279c36d72d5e7c4abf.png是空气垂直运动过程中因气压变化而发生温度的绝热变化,干燥空气的c36e6bb4d2d2bb279c36d72d5e7c4abf.png0.986/100m,即每上升100m,温度下降0.986℃。1b0e5ed29efd576246de3282fa163293b.png>c36e6bb4d2d2bb279c36d72d5e7c4abf.png:表示在相同的上升高度,大气温度降低的度数大于绝热气团。因此绝热气团的温度比它周围大气的温度高,这样绝热气团趋于上升,便易于形成对流。此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2b0e5ed29efd576246de3282fa163293b.png<c36e6bb4d2d2bb279c36d72d5e7c4abf.png:表示大气温度降低的度数小于绝热气团,既在相同的上升高度,绝热气团的温度小于周围大气的温度,趋于回复,不易形成对流,大气处于稳定状态,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3b0e5ed29efd576246de3282fa163293b.png=c36e6bb4d2d2bb279c36d72d5e7c4abf.png:表示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的变化与绝热气团一样,大气处于中性状态,空气垂直对流不剧烈,污染物扩散不充分

逆温:这种大气温度随着距地面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此时b0e5ed29efd576246de3282fa163293b.png<0。逆温的形成有许多情况:①辐射逆温,是地面长波辐射冷却而形成的。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强烈辐射,地面大气迅速冷却,而上层大气降温较慢,而形成逆温。②锋面逆温,是暖空气运动,运移到冷空气之上,形成冷暖相交的锋面,如果锋面上下暖冷空气的温度差较大,则形成逆温。③地形逆温,是局部地形条件引起的。在山谷盆地中,晚上冷空气较重,沿山坡流动,聚集在山谷底部,上部有暖气流通过,也不会透过山谷中停滞的冷气团,由此形成下部冷空气上部是一层暖气层。④水库的水面温差原因,也会产生逆温,如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的三峡水库,会产生逆温现象,使库区的气温将夏降、冬升各约2 ℃。但对库区的工业排放污染物产生一定的影响。

气压:即大气的压强,主要通过影响空气的流动而影响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1低压对气流的影响:当地面受低压控制时,周围高压气团流向中心,促使中心的空气上升,形成上升气流,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稀释。(2高压对气流的影响:当地面受高压控制时,中心部位的空气向四周下降,高层的空气就自上而下来补充,形成下降气流,阻止污染物向上扩散。

气湿:大气所含水分的多少,一般以相对湿度表示。对污染物的影响:(1)湿度大,使污染物不易扩散,特别是颗粒状污染物因吸收水分而增加重量,影响运动速度,扩散不易。(2)利于二次污染物的形成,如二氧化硫,溶于水后易被氧化成硫酸,形成酸雨。

地形:主要通过影响气象条件而影响污染物的稀释扩散。(1山谷:夜晚易形成大气污染事件。夜晚山坡表面的温度低于谷地,冷空气下沉,周围山地又阻挡气流向四周流动。(2海滨与陆地:在海边,湖边等大面积水体与陆地相连的地方,白天由于太阳加热沿岸陆地的速度比加热水面快,所以,形成由水面吹向陆地的风,而在夜晚,陆地的温度低于水面,于是,形成由陆地吹向水面的风。

7大气污染物的转归污染物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在大气中发生的变化和最终结局,包括自净、转移和形成二次污染和二次污染物。

8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大气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少部分也可通过消化道和皮肤。

直接危害:急性危害、慢性影响、心血管疾病、肺癌

急性危害1)煤烟型烟雾事件:主要由燃烧产生的大量污染物排入大气,在不良气象条件下不能充分扩散所致。2)光化学烟雾事件: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日紫外线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烟雾所致,其主要成分是臭氧、醛类以及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

煤烟型烟雾事件与光化学型烟雾事件发生条件的比较

慢性影响影响呼吸系统功能,降低机体免疫力,引起变态反应及其他。

间接危害: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大气棕色云团及其他。

温室效应: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如CO2等能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增温的作用,称为温室效应。这些气体统称为温室气体,主要包括CO2、甲烷、氧化亚氮和氯氟烃等。

臭氧层破坏:臭氧空洞形成,消耗臭氧层的物质主要有N2OCCl4CH4、溴氟烷烃类以及CFCs等。

酸雨:当降水的pH小于5.6时称为酸雨,其主要前提物质是SO2NOx

大气棕色云团ABC):是指区域范围的大气污染物,包括颗粒物、煤烟、硫酸盐、硝酸盐和飞灰等。

9大气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二氧化硫、颗粒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铅、多环芳烃等。

颗粒物:包括TSPPM10PM2.5PM0.14种。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4ed488053cd13f9fcd5926bd4af4db80.png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由直接排入空气中的一次微粒和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通过化学转化生成的二次微粒组成。空气中PM2.5的浓度达到1000bf46c11a30afaec9c88975d68952c2.png/m3对居住的人群健康可产生有害影响。

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0大气卫生标准:是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法定最高限值,是防止大气污染,保护居民健康,评价大气污染程度,制订大气防护措施的法定依据。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将我国全国范围分为两类不同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大气卫生标准制订原则1)对于能在短期引起刺激,过敏或急性中毒的物质,要制订一小时平均浓度限值。2)对有慢性作用或远期危害的物质要制订日平均浓度限值。3)对于既有急性危害,又有慢性危害的物质,要同时制订一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和日平均浓度限值。

11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污染源的调查、污染状况的监测、人群健康调查。

污染源的调查污染源可分为点源、面源和线源三种类型,污染源调查分为点源调查、面源调查和线源调查。

污染状况的监测:采样点的选择、采样时间、监测指标、采样记录、监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人群健康调查:暴露评价、健康效应测定、资料统计。

暴露评价资料:大气监测资料调查问卷个体暴露测定生物材料监测

健康效应资料:死亡率和发病率资料调查表资料体检各种生物效应指标

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

1住宅的基本卫生要求小气候适宜采光和照明良好空气清洁卫生隔音性能良好环境安静整洁卫生设施齐全

2住宅设计的卫生要求

住宅的平面配置住宅朝向、住宅间距和住宅中给类房间的配置

住宅朝向住宅建筑物主室窗户所面对的方向,以南向或东南向为宜。

方位角:日出后各个时间观察点与太阳的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和观察点与正南方向的连线所夹的角。中午时太阳的方位角为零。方位角表示太阳在不同时间照射的方位。中午前后太阳都位于正南方。

高度角:指一日内各个时间观察点与太阳的连线和地平线之间所夹的角,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

住宅间距前后相邻两排建筑物的间距卫生要求a.保证室内在冬至日不少于1小时的满窗日照时间b.应保证主室窗户面对夏季的主导风向多排建筑物时,建筑物轴线走向与主导风向间成60°角时,效果较好。

住宅中房间的配置a.避免干扰客厅与卧室应适当隔离主室与辅室特别是厨房应适当隔离b.主室和厨房应有直接采光c.主室厨房和卫生间应有良好的通风

住宅的卫生规模住宅居室容积、净高、面积和进深

居室容积:每个居住者所占有居室的空间容积。全国城镇住宅居室容积的卫生标准为20m3/人。

居室净高室内地板到天花板之间的高度。居室净高不应低于2.40m

居室面积按我国现行标准,居室容积为20m3/居室净高为2.8居室面积应为7m2/人。

居室进深:开设窗户的外墙内表面至对面墙壁内表面的距离。一般居室进深与居室宽度之比不宜大于2:1,以3:2较为适宜。室深系数:居室进深与地板至窗上缘高度高度之比。单侧采光的室深系数不应超过2~2.5,双侧采光的不应超过4~5

a.进深与日照:阳光中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和抗佝偻病作用。

b.进深与采光照明居室内自然照度至少要75Lx才能满足生理需求

窗地面积比:指直接天然采光口的窗玻璃的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规定卧室、起居室、厨房不应小于1/7

投射角:指室内工作点与采光口上缘的连线和水平线所成的夹角。投射角不应小于27°。

开角:室内工作点与对侧室外遮光物上端的连线和工作点与采光口上缘连线之间的夹角。开角不应小于4°。

采光系数:指室内工作水平面上(或距离1m处)散射光的照度与室外相同时间的空旷无遮光物地方接受整个天空散射光(全阴天,见不到太阳,但不是雾天)的水平面上照度的百分比(%)。主室采光系数最低值不低于1%,楼梯间不低于0.5%

窗地面积比投射角和开角都未考虑当地光气候和采光口方向的影响是粗略的指标。采光系数能反映上述因素的影响,因此是综合性的指标。

照明:指人工光源的可见光部分在夜间或白天光线不足时使用

居室隔声:卧室、起居室在关窗状态下,白天允许噪声为45dB,卧室夜间允许噪声为37dB

住宅设计的发展方向:健康住宅和绿色建筑。

健康住宅:是指在符合住宅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突出健康要素,以人类居住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满足居住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多层次的需求,为居住者创造一个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高品质住宅和社区。

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3住宅小气候对健康的影响及其卫生学要求

室内小气候:住宅的室内由于屋顶、地板、门窗和墙壁等围护结构以及室内的人工空气调节设备等综合作用,形成了与室外不同的室内气候。室内小气候由气温、气湿、气流和热辐射组成,主要影响机体的热平衡。

反映小气候对人体影响常用的生理指标皮温、体温、脉搏、出汗量、温热感、热平衡测定体温是判断机体热平衡是否受到破坏的最直接的指标。

小气候的评价指标4类):①根据环境因素的测定而制订的,例湿球温度、黑球温度;②根据主观感受结合环境影响因素测定而制订的,例有效温度、校正有效温度、风冷指数;③根据生理反应结合环境因素测定而制订的,例湿球-黑球温度指数;④根据机体与环境之间热交换情况而制订的,例热强度指数、热平衡指数。

4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室内空气污染的特点:①由于住宅的密闭性,室内产生的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持续时间较长。②由于人在室内停留时间长,室内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甚至引起急性中毒。③室内污染来源的种类繁多,接触频繁。④个人的生活习惯直接关系到接触污染物的频率和数量。

化学污染物CO2、燃烧产物、烹调油烟、甲醛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甲醛对健康的影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指一大类室内空气有机污染物,是在常温下饱和蒸气压约大于70Pa、常压下沸点在260度以内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烃类、氧烃类、卤代烃类及硫烃类化合物,主要指C3-C8有机化合物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对健康的影响

物理性污染:噪声和非电离辐射

噪声国际标准化组织已采用等效声级Leg)作为环境噪声的评价指标,而美国环境保护局推荐采用昼夜等效声级Ldn)评价环境噪声。昼夜等效声级考虑到噪声在夜间对人的影响比白天严重,通过增加对夜间噪声干扰的补偿以改进等效声级。 05a6c00d5530176cf21283895be5c529.png

887fb41f1d99cdfd199b96189d90d1eb.png

Ld为白天7~22点的等效声级(dBA)Ln为夜间22~7点的等效声级(dBA)

非电离辐射指波长大于100nm的电磁波,由于其能量低于12eV(电子伏),不能引起水和组织电离

生物性污染军团病主要表现为以肺部感染为主的全身性损伤军团菌属G-杆菌空调冷凝水带菌是主要原因

放射性污染物氡及子体:氡衰变Po)又成固体,附着于物体上继续衰变为fcf2fc3be27cfc6ef2e6f822422ac8f5.png直至6b9ab665c4c4aeba221a6c9041342bc1.png,再进一步衰变为6441d09f1108db94e017aa8530fd6750.png直至c2e85bfb737c944df3282a896a8c0654.png,上述衰变过程中的产物总称为氡子体

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疾病不良建筑物综合征(SBS建筑物相关疾病(BRI化学物质过敏症(MCS

1不良建筑物综合症发病快患病人数多病因很难鉴别确认患者一旦离开症状可缓解或消失。

2)建筑物相关疾病患者的症状可明确诊断病因可鉴别确认患者离开现场症状也不会消失必须治疗。

3)化学物质过敏症由低浓度化学物质引发的、复发性、症状呈慢性过程。

5国家制定的室内环境以及相关标准的区别

控制时段和对象不同1)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制定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控制的是人们在正常活动情况下的室内环境质量;2)由建设部制定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控制的是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装饰工程室内环境质量;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制定的十种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控制的是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
控制污染的项目不同1)《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标准对室内空气中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指标进行全面控制;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主要对氡、游离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物5项污染物指标的浓度限制;3)《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控制的十种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

由于控制对象不同检测条件不同1)《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是要求评价在人们正常活动情况下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影响时,要求日平均,至少监测一日,每日早晨和傍晚采样,早晨不开窗通风。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规定: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通风后门窗关闭1小时后进行。

标准的强制力不同,但是都具有法规的性质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是国家的强制性标准必须强制执行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是国家的推荐性标准,相当于一些非强制的法律法规,一方面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引用了以后就具有了强制力。

水体卫生

1水资源的种类及卫生学特征:水资源是指全球水量中对人类生存、发展可用的水量,主要是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地球上的天然水资源分为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三类。

三类水资源的卫生学特征

2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水质的性状用于反映天然水是否符合卫生要求,是否受污染及来源、性质和程度如何。

物理性状指标:可判断水质的感官性状好坏,也可以说明水质是否受到污染。包括水温、色、臭和味、浑浊度

水温:地表水的温度随季节和气候条件而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变化范围大约在0.1~30。地下水的温度比较恒定,一般变化于8~12℃左右

:水中溶解性物质(真色)和悬浮物质(表色)对光线作用的结果。多数清洁的天然水色度在15~25

臭和味:天然水中臭和味的主要来源有:①水生动植物或微生物的繁殖和衰亡;②有机物的腐败分解;③溶解的气体如硫化氢等;④溶解的矿物质或混入的泥土。铁盐过多时有涩味含氧较多的水略带甜味

浑浊度表示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物对光线透过时的阻碍程度。浑浊度的标准单位是以1L水中含有相当于1mg标准硅藻土形成的浑浊状况,作为1个浑浊度单位,简称1度。

化学性状指标pH、总固体、硬度、含氮化合物、溶解氧、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氯化物、硫酸盐、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有害物质。

pH:天然水的pH一般在7.2~8.5之间。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时,有机物因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可使水的pH降低。当大量酸性或碱性废水排入水体时,水的pH可发生明显变化。

总固体:是指水样在一定温度下缓慢蒸发至干后的残留物总量,包括水中的溶解性固体和悬浮性固体。

硬度指溶于水中钙、镁盐类的总含量,以CaCO3(mg/L)表示。一般分为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也可分为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暂时硬度指水经煮沸后能去除的那部分硬度,反之称为永久硬度。

含氮化合物:包括有机氮、蛋白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主要指“三氮”,即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氮的硝化过程含氮有机物→NH3NO2NO3

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阳性的卫生学意义

溶解氧(DO:指溶解在水中的氧含量影响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因素:①大气氧溶解;②光合作用;③有机物分解耗氧。清洁地表水的溶解氧含量接近饱和状态。溶解氧含量可作为评价水体受有机性污染及其自净程度的间接指标

化学耗氧量(COD: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它是测定水中有机物含量的间接指标。优点:简便快速,适用于快速检测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情况缺点:不能反映有机污染物的化学稳定性及其在水中降解的实际情况。

生化需氧量(BOD:指水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被需氧微生物分解时消耗的溶解氧量。影响因素:有机物含量、温度、时间、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在实际工作中规定以20℃培养5日后,1L水中减少的溶解氧量为5日生化需氧量2fc5bd42cacca655d99767e15e4e3cbc.png清洁水生化需氧量一般小于1mg/L优点:能反映水体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实际情况。缺点:受水质影响,测定时间较长。

氯化物天然水中均含有氯化物,其含量各地有所不同,但同一水域水体内氯化物含量是相对稳定的。当水中氯化物含量突然增高时,表明水有可能受到人畜粪便、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污染。

硫酸盐:天然水中均含有硫酸盐,其含量主要受地质条件的影响。水中硫酸盐含量突然增高,表明水可能受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或硫酸铵化肥等污染。

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总有机碳(TOC:是指水中全部有机物的含量,它只能相对表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是评价水体有机需氧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之一,但不能说明有机污染的性质。总需氧量(TOD:指一升水中还原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时所消耗氧的毫升数,是评定水体被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数值愈大,污染愈严重。

有害物质:主要指水体中重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物,如汞、镉、砷、有机氯和多氯联苯等。

微生物学性状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等。

菌落总数:指1ml水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37℃培养24h后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优点:可以反映水体受生物性污染的程度,水体污染愈严重,水的细菌总数愈多。缺点不能表示水中所有的细菌数,更不能指出有无病原菌存在。因此细菌总数可作为水被生物性污染的参考指标

总大肠菌群:是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在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h内产酸产气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分两类:人体肠道和其他温血动物肠道内存在的粪大肠菌群和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大肠菌群细菌。总大肠菌群作为反映受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指标

粪大肠菌群:在(44.5dc9505c7e13e00185dcfcdc9e311fbfc.png0.2℃环境中培养能生长繁殖使乳糖发酵而产酸产气的大肠菌群细菌。作为粪便污染水体的微生物学指标

3各种水体的污染特点

河流:污染程度取决于河流的径污比(径流量与排入河流中污水量的比值),河流的径污比大,稀释能力强,河流受污染的可能性和污染程度较小。

湖泊、水库:以水面宽阔、流速缓慢、沉淀作用强,稀释混合能力较差,水交换缓慢为显著特点。当湖泊、水库水接纳过多含磷、氮的污水时,可使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形成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①恶化水的感官性状;②产生有毒有害物质;③增加供水成本;④影响水生生态环境。由于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红色、绿色、蓝色等,这种情况出现在淡水中时称水华,发生在海湾时叫赤潮

地下水:污染过程缓慢,一旦受到明显污染,即使查明了污染原因并消除了污染来源,地下水水质仍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

海洋:污染持续存在,危害较为严重;污染范围大。

4水体污染的自净及其机制水环境容纳量:天然水体能接纳一定量的污染物进行自净,使水质成分保持平衡的能力,称为水环境容纳量。

水体自净:是指水体受污染后,污染物在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在,使污染成分不断稀释、扩散、分解破坏或沉入水底,水中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水质最终又恢复到污染前的状况。影响水体自净过程的因素:受纳水体的地形、水文条件、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水温和复氧能力以及污染物性质和浓度等。

水体自净过程的特征:①自净过程中,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②有毒污染物转变为低毒或无毒的化学物③重金属污染物在溶解状态时可被吸附或转变成不溶性化合物沉淀至底泥或进入食物链中。④复杂的有机物能被微生物利用和分解⑤不稳定的污染物可转变成稳定的化合物;⑥自净过程初期,溶解氧急剧降低,到最低点后又缓慢上升,最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有毒的污染物可影响水中的生物活动。

水体自净的机制物理净化作用:包括稀释、混合、扩散、吸附、沉淀等过程。②化学净化作用a.纯化学反应;b.由有生命的物体及其酶系统引起的化学反应;c.光化学作用:光解反应和光氧化反应。③生物净化作用:水体中生存的微生物、藻类、鱼贝类、昆虫幼虫等生物,通过它们的代谢作用分解水中污染物,使其数量减少,直至消失。

生物净化作用在地表水自净作用中最为重要且最为活跃,溶解氧可作为水体自净指标,也可作为有机污染指标。水中某些特殊的微生物种群和高级水生植物如浮萍、凤眼莲、芦苇等能吸收、分解或浓缩水中镉、汞、锌等重金属及难于降解的人工合成有机物,使水体逐渐净化。①浮萍对镉具有很强的富集能力,可以大量吸收污水中的氮磷,从而具有较高的氮磷去除率。凤眼莲能从污水中吸收重金属元素,能使水中酚等有毒物质分解成无毒物质,对水中氮、磷等有吸收作用。③新鲜芦苇可分解水中的酚,对水体中的磷的去除率为65%,能吸收汞和铅。④人工湿地是低成本治理污水新途径。

word/media/image7_1.png氧垂曲线: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溶解氧的同时,空气中的氧可通过水面不断溶解补充到水中,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也补充到水体,这就是水体的复氧过程水中溶解氧含量即为耗氧与复氧两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氧垂曲线图是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溶解氧为纵坐标。氧垂曲线上的Cp为溶解氧的最低点,在此点之前,耗氧作用大于复氧作用,水中溶解氧逐渐降低,水质恶化Cp点以后复氧作用大于耗氧作用,溶解氧逐渐恢复,水质逐渐好转。若Cp点溶解氧含量大于地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数值4mg/L),表明废水中耗氧有机物的排放未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若排入的有机物过多,超过河流的自净能力,则Cp点低于卫生标准规定的最低溶解氧含量

5水体污染物的转归:指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空间位移和形态变化,包括污染物的迁移污染物的转化

污染物的迁移包括随水流迁移、在重力作用下沉降、通过固体颗粒和胶体物质吸附和凝聚而转移或沉淀、岁食物链转移

生物富集作用:指某些生物不断从环境中摄取浓度极低的污染物,在体内逐渐聚集,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达到相当高,甚至引起其他生物(或人)中毒的浓度。如甲基汞、有机氯农药。浓集系数=a2f4955e20c960059561bcdaab5d31b3.png01b25a83583b85fc84953676f291faa3.png表示某污染物在环境中浓度,e8fce23934ebb055ceefe0de2eb9610b.png表示某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

生物放大作用:是由于各级生物个体的生物富集作用,会出现高位生物体内浓度大大高于低位生物体内浓度的现象。生物放大作用最终的结果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达到很高浓度,对最高位的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必备条件:①化学物质易为各种生物体吸收;②污染物性质稳定,较难分解和排泄;③通过食物链进行;④在生物体内浓集时,尚不会对该生物体造成致命性伤害。

污染物的转化:主要是指污染物在水体中所发生的核衰变、化学、光化学和生物学作用。核衰变主要通过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等作用来完成。化学转化主要通过水解、化合、氧化还原等作用来实现。光化学作用是指有机化合物在水中吸收太阳辐射大于290nm的光能而发生分解反应。生物转化一般是指水中某些有毒污染物在生物作用下转变成无毒或低毒化合物。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生物降解起着关键作用。

DDT在水生食物链中的迁移和转归分析DDT是一种化学性质稳定、脂溶性强的有机氯农药,半衰期长达25年,一旦被动物机体吸收,则代谢、分解和排出过程缓慢。如果动物持续不断地低浓度或低剂量长期摄取DDT就会在脂类含量丰富的组织和脏器中累积,发生生物富集作用。DDT在水生食物链上会出现如下浓度变化:水(0.33b23aa6a4dd00f035abe3bc407e955b9.png)—浮游植物(303ce351f6df3501c3a056356a8d2c1c6e.png)—小鱼(0.3296f8887db2ef8993397b007b576a056.png)—大鱼(3dafc27a0ad7db90c06fb41f1e5c20e28.png)—水鸟(30dafc27a0ad7db90c06fb41f1e5c20e28.png),富集了10万倍。DDT对水环境的污染,通过众多食物链的传递,可以造成对全球环境的污染。

6水体污染的危害生物性污染的危害化学性污染的危害、物理性污染的危害。

藻类毒素污染的危害污染来源在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聚集在一起,浮于水面可影响水的感官性状,使水质出现异臭异味。在富营养化淡水湖泊中生长的优势藻类是毒性较大的蓝藻,其中铜绿微囊藻产生的微囊藻毒素(MC和泡沫节球藻产生的节球藻毒素是富营养化水体中含量最多、对人体危害最大的两类毒素。②健康危害MC急性毒性以MC-LR最强,肝脏是MC的主要靶器官,MC-LR和黄曲霉毒素B1有协同促进作用,微囊藻毒素是迄今已发现的最强的肝癌促进剂,另外还有肾、肠和皮肤毒性。由于MC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一般常规供水净化处理和家庭煮沸均不能消除和减轻其毒性。卫生标准MC-LR限值为0.001mg/L预防与控制:从产生水体富营养的源头控制,能有效降低藻类毒素污染的危害。

苯酚类化合物危害:①污染来源主要来自炼焦、炼油、造纸等工业含酚废水。健康危害酚为细胞原浆毒物,在低浓度时能使蛋白质变性,高浓度时则能使蛋白质沉淀。酚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腐蚀作用,也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或损害肝肾功能。能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而失去毒性,使尿呈棕黑色(酚尿)。杀钉螺药物五氯酚可干扰机体甲状腺素的正常功能。酚还可使水的感官性状明显恶化,降低鱼贝类经济和使用价值,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存,抑制水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影响水体的自净作用。卫生标准五氯酚限值为0.009mg/L预防和控制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是根本,加强水体监测是基础,严格执行卫生标准是强有力手段。

多氯联苯的特点及其危害:①污染来源:多氯联苯(PCBs)主要随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进入水体,并且通过食物链对生物体产生影响。②健康危害:特点:在水环境中极为稳定,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被认为是一类广泛存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脂肪组织蓄积,对肝微粒体酶有诱导作用,能导致皮肤损害、严重痤疮、色素沉着,是典型的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的环境雌激素样化学污染物,具有拮抗雄激素睾酮的作用,还可通过胎盘和乳汁进入胎儿或婴儿,进而对子代造成影响IARC将其列为“人类可能的致癌物质”。卫生标准2.0*10-5mg/L预防和控制控制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排放,推行清洁工艺。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并通过各种环境介质能够长距离迁移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

邻苯二甲酸脂类化合物危害:①污染来源:邻苯二甲酸脂类(PAEs)最常见的是DBPDEHP,具有非常大的流动性,容易从塑料中逸出,水环境中的PAEs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②健康危害:环境中的PAEs可经呼吸、消化道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大多数PAEs急性毒性很低,具有环境激素作用、致突变作用和致癌作用PAEs具有较强的雄性生殖毒性,是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生殖毒性的基础是对抗体内的雄激素作用。IARCDEHP列为2B类人类化学致癌物。③卫生标准DBP限值为0.003mg/LDEHP限值为0.008mg/L预防和控制控制工业废水排放,加强水体环境监测,推行清洁生产工艺。

7水环境标准:我国水环境标准体系可概括为“六类三级”,即水环境质量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环境卫生标准、水环境基础标准、水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和水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六类,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三级。水环境标准的主体是水环境质量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环境卫生标准3种。

制定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①防止通过地表水传播疾病;②防止通过地表水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及远期危害;③保证地表水感官性状良好;④保证地表水自净过程能正常进行生活饮用水水源水相当于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相应标的卫生标准按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的标准执行。

8水体卫生防护: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预防,是防止水体污染的根本性措施。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内容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

中水回用:指采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化学方法将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使之达到一定水质要求,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因其水质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故称中水。如景观用水、冲地冲厕水等。

请简述水中DOCODBOD的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饮用水卫生

1饮用水污染与疾病:介水传染病和化学性污染中毒。

介水传染病:指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或食用被这种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流行特点:①水源一次严重污染后,可呈暴发流行,短期内突然出现大量病人,且多数患者发病日期集中在同一潜伏期内。若水源经常受污染,则发病者可终年不断,病例呈散发流行。②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抑制。多数患者都有饮用或接触同一水源的历史。③一旦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并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后,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

介水疾病:由饮水水质不良引起的疾病通称为介水疾病或水性疾病。包括由病原体引起的介水传染病,化学污染引起的中毒,由“三致”物质和放射性物质造成的远期危害和放射病,以及水性地方病。

隐孢子虫病:①起因:饮用含隐孢子虫卵囊的水。②隐孢子虫的分布: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从粪便以卵囊形式排出体外,在绝大多数天然地面水、防护不良的地下水和处理不好的自来水中都可检出卵囊。卵囊的特点:体积小,对人的感染剂量低,能够抵抗常用的饮水消毒剂。暴发原因:当自来水厂处理工艺不良或失误时就易发生隐孢子虫病的介水暴发流行。

化学性污染中毒:除非受到大量意外的污染引起的急性中毒,饮水化学性污染主要引起慢性中毒和远期危害。

氰化物:①污染来源:主要来自炼焦、电镀、化工及合成纤维等工业排放的废水。②毒作用机制:氰化物经口进入人体后,经胃酸作用形成氰氢酸。游离氰离子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Fe3+结合,形成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使Fe3+失去传递电子的能力,中断呼吸链,阻断细胞内氧化代谢过程,造成细胞窒息死亡。③危害急性中毒分为4期,即前驱期、呼吸困难期、惊厥期和麻痹期,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缺氧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突然昏迷死亡;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运动肌的酸痛和活动障碍等。

硝酸盐:①污染来源: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农业生产活动等。②毒作用机制:硝酸盐本身相对无毒,但硝酸盐摄入后,在胃肠道某些细菌作用下,可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后者不再有输氧功能,因而可造成缺氧亚硝酸盐在胃肠道的酸性环境中也可以转化为亚硝胺,是一种确定的致癌物。危害可造成缺氧,严重时可引起窒息死亡。6个月内婴儿摄入过量硝酸盐时易患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也称蓝婴综合征,可能原因:婴儿胃酸pH值偏高5~7,更易形成变性血红蛋白;变性血红蛋白还原酶活性低;单位体重摄水量为成人3倍。亚硝酸盐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2氯化消毒副产物与健康危害氯化消毒副产物系指在氯化消毒过程中氯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所产生的卤代烃类化合物。分类:挥发性卤代有机物和非挥发性卤代有机物。挥发性三卤甲烷(THMs和非挥发性卤代乙酸(HAAs是氯化消毒饮水中最常见的两类氯化消毒副产物。

影响氯化消毒副产物形成的因素:①有机前体物的含量:通常把水中能与氯形成氯化消毒副产物的有机物称为有机前体物,如腐殖酸、藻类及其代谢物、蛋白质等。②加氯量、溴离子浓度、pH和温度等:水中腐殖酸含量越高、投氯量越大、接触时间越长,则生成的三卤甲烷类物质越多。

氯化消毒副产物对健康的影响:许多氯化副产物在动物实验中证明具有致突变性致癌性致畸性。三卤甲烷(THMs)对实验动物有致癌性,可引起肝、肾和肠道肿瘤;三卤甲烷(THMs)能诱发小鼠肝肿瘤。卤代羟基呋喃酮,以MX为代表,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强的诱变物之一,MX可引起实验动物的多脏器肿瘤,肝脏和甲状腺是其致癌作用的敏感其滚。氯化饮用水对生殖和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可引起自然流产、死胎和早产以及出生缺陷,可使新生儿体重减轻、早熟或胎儿生长迟缓等。

减少氯化消毒副产物的措施:①采用生物活性炭法或降低有机前体物含量;通过混凝沉淀和活性炭过滤等净化措施来降低或除去氯化副产物;改变传统氯化消毒工艺,如避免预氯化和折点氯消毒,采用中途加氯法。采用其他消毒方法,如采用二氧化氯或臭氧做氧化剂/消毒剂,或改用氯胺消毒等,以减少氯化副产物形成。

二次供水:集中式供水在入户前经再度储存、加压和消毒或深度处理,通过管道或容器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3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包括106项指标,其中42项常规指标、62项非常规指标。卫生标准制定原则:①流行病学安全;②所含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无害;③保证水的感官性状良好;④经济技术上可行。卫生标准制定依据:实验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健康饮用水的标准:①没有污染的水-无毒、无害、无异味;②符合人体健康生理需要的水-含有一定有益矿物质;③没有退化的水-具有生命活力的水,整水,pH值中性或微碱性,水分子团小。

4集中式给水:由集中式供水单位直接给居民作为饮水和生活用水,该水的水质必须确保居民终生(70年)饮用安全。优点:有利于水源的选择和防护;易于采取改善水质的措施,保证水质良好;用水方便;便于卫生监督和管理。缺点:一旦污染,危害面广。

水源选择的原则:①水量充足;②水质良好;③便于防护;④技术经济合理。

地表水水源卫生防护:①取水点位于城镇和工业企业的上游;②取水点周围半径100m的水域内,严禁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③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得从事有可能污染该水域水质的活动;④取水点上游1000m以内的一定范围河段划为水源保护区,严格控制上游污染物排放量。

取水点的位置:位于城镇和工业企业的上游,取水点的最低水深应有2.5~3.0m

饮用水的水质处理:常规处理、特殊处理和深度净化处理。常规处理包括净化和消毒地面水的常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地下水如水质较好,仍需消毒处理。

混凝沉淀天然水体中的细小悬浮物,特别是胶体颗粒,难以用自然沉淀的方法加以去除,需加入混凝剂才能将细微颗粒凝聚成大颗粒而沉降的过程。原理:压缩双电层作用、电性中和作用和吸附架桥作用。

混凝剂的种类和特性:用化学物质来澄清浑水称为混凝。所加入的物质称为混凝剂。有些混凝剂本身在澄清浑水中只起辅助作用,称为助凝剂。

常用混凝剂的优缺点比较

助凝剂的作用①调节或改善混凝条件;②改善絮凝体结构。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水中微粒的性质和含量;水温;水的pH值和碱度;水中有机物和溶解性盐类;混凝剂的种类和数量;混凝剂的投加方法、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等。

混凝沉淀的效果:浑浊度降低98%,色度降低80%,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约降低50%

过滤:是以具有孔隙的粒状滤料层,如石英砂等,截留水中的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过滤的功效使滤后水浊度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去除水中大部分病原体;水经过滤后,残留的微生物失去了悬浮物的保护作用,为滤后消毒创造了条件。

过滤的净水原理:筛除作用和接触凝集作用。

滤池的工作期成熟期:滤料较清洁,过滤效率较差,需降低滤速或实行初滤排水过滤期滤料表面已有滤膜,过滤净水最好;清洗期滤层孔隙不断减小,水流阻力越来越大,终因产水量大减,或出水水质欠佳,而需停止过滤进行清洗。滤池从上至下依次是无烟煤、石英砂、磁体矿砂,颗粒由大到小。

滤料的卫生学要求本身应无毒,且有足够的化学稳定性;不能被微生物利用和分解;要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不易磨损和碎裂;颗粒粒度均匀,有一定的级配和适当的孔隙率。(孔隙率=孔隙的体积/滤料层的体积)

影响过滤效果的因素滤层厚度和粒径;滤速;进水水质,如浑浊度、色度、有机物、藻类等;滤池类型,慢滤池过滤效果好。

消毒旨在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常用方法:氯化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理想消毒剂的选择①杀灭病原体的效果,既能杀细菌也能杀病毒,最好也能杀真菌和寄生虫,迅速灭活病原微生物;②在使用的浓度水平无毒;③控制和检测的难易;④剩余消毒剂的有无;⑤对水的感官性状的影响;⑥副产物对健康的影响,以及预防或消除的可能性;⑦经济技术的可行性。

氯化消毒应用氯或氯制剂对饮水进行消毒的方法。供饮用水消毒的氯制剂液氯漂白粉[Ca(OCl)Cl]漂白粉精[Ca(OCl)2]氯胺[NH2ClNHCl2]等。有效氯:含氯化合物中具有杀菌能力的有效成分即含氯化合物分子团中氯的价数大于-1者。

基本原理

氯溶于水后发生以下反应Cl2H2O HOClH+Cl- HOCl H+OCl-

漂白粉和漂白粉精在水中均能水解成次氯酸

2 Ca(OCl)Cl2H2OCa(OH)22HOClCaCl2 Ca(OCl)22H2OCa(OH)2 2HOCl

氯的杀菌作用机制次氯酸体积小,呈电中性,易于穿过细胞壁;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损害细胞膜,使蛋白质、RNADNA等物质释出;影响多种酶系统,从而使细菌死亡;氯对病毒的作用,在于对核酸的致死性损害。

当水中含有氨时,氨将与HOCl发生如下反应

NH2ClNHCl2的杀菌原理仍是HOCl的作用只有HOCl消耗完后反应才向左进行。氯胺是弱氧化剂,杀菌作用不如HOCl强,需要较高浓度和较长接触时间。

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

加氯量和接触时间加氯量除满足需氯量外,为抑制水中残存的细菌的繁殖,管网中尚需维持少量的剩余氯。即加氯量 = 需氯量 + 余氯量

需氯量指因杀菌、氧化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以及某些氯化反应所消耗的氯量。

余氯指加氯氧化和杀菌后剩余的有效氯。包括游离氯(HOClOCl-)和化合氯(NH2ClNHCl2)两种。游离氯效果好,稳定性差;化合氯效果差,稳定性好。

一般要求氯加入水中后,接触30min,有0.30.5mg/L的游离氯,而对化合性余氯则要求接触12h后有12mg/L余氯。管网末梢水游离性余氯可起指示作用,整个管网均含氯。

右图实线的意义:在出现余氯后,随着加氯量的增加,余氯量逐渐上升,但产生的是化合氯。当余氯量升至C点时,加氯量如再增加,余氯反而逐渐下降,其原因是氯胺在过量的氯作用下逐渐分解。达D点时,分解过程结束。如继续加氯,则余氯量又重新上升,这时形成的余氯全部为游离氯。故D点称为折点。一般而言,原水游离氨在0.5mg/L时,产生的化合性余氯已够消毒,故加氯量可控制在C点前

水的pH:次氯酸是弱电解质,其离解程度与pH值有关:当水的pH值<5.0时,HOCl接近100%;随pH值增高,HOCl逐渐减少,OCl-逐渐增多;当水的pH值>9时,OCl-接近100%HOCl的杀菌效率是OCl-80~100倍。杀菌效果:二氯胺>一氯胺>三氯胺,但二氯胺很臭。

水温:水温每提高10℃,病菌杀灭率约提高23倍。

水的浑浊度HOClOCl-必须直接与水中细菌接触,方能达到杀菌效果。水的浑浊度很高,则氯的作用达不到细菌本身,使杀菌效果降低。

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微生物对氯的耐受性不同,一般来说,大肠杆菌抵抗力较低,病毒次之,原虫包囊最强;水中微生物的数量过多,则消毒后水质较难达到卫生标准的要求。

氯化消毒方法:普通氯化消毒法、氯胺消毒法、折点氯消毒法、过量氯消毒法。

普通氯化消毒法:指水的浊度低,有机物污染轻,基本上无氨(0.3mg/L)、无酚时,加入少量氯即可达到消毒目的的一种消毒方法。优点游离氯,消毒效果好,可产生氯化副产物,所需接触时间短,效果可靠。缺点:游离性余氯不稳定,管网中易分解。

氯胺消毒法:加氯量控制在C点前,在水中加入氨(液氨、硫酸氨或氯化胺),则加氯后生成一氯胺和二氯胺。优点三卤甲烷(THM)类物质明显减少;先加氨后加氯,则可防止产生氯酚臭,化合氯较稳定,在管网中可维持较长时间,保证管网末梢余氯量。缺点消毒作用不如次氯酸强,接触时间长,费用较高;操作复杂;对病毒的杀灭效果较差。

折点氯消毒法加氯量超过折点(D),在水中形成适量的游离氯优点消毒效果可靠;能明显降低锰、铁、酚和有机物含量;具有降低臭味和色度的作用。缺点:耗氯多,氯化副产物多;需事先求出折点加氯量,比较麻烦,有时水样折点不明显,会使水的pH过低,故必要时尚需加碱调整。

过量氯消毒法适用于严重污染的水源水,加氯量大大高于通常的加氯量。消毒后的水需要脱氯处理。

氯化消毒的优缺点优点①有液态、气态、粉末状,便于贮存和运输;②消毒后有余氯存在,可防止二次污染;③氯对绝大多数微生物有效;④比其它消毒剂便宜、经济;⑤水溶性高。缺点:①氯与水中有机物反应生成氯化有机物;②氯可与水中氨反应生成氯氨,一方面降低了消毒效果,另一方面氯氨具有异味;③氯可与水中酚反应生成氯酚,具有异味。

二氧化氯消毒原理对细胞壁有较好的吸附性和渗透性,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快速控制蛋白质合成,使膜的渗透性增高;改变病毒衣壳,导致病毒死亡;可将水中残存有机物氧化降解为含氧基团(羧酸)为主的产物,无氯代产物出现;可将BaP氧化成无致癌性的醌式结构。

二氧化氯消毒的优缺点优点杀菌效果好、用量少,消毒作用时间长,可以保持剩余消毒剂量;可减少水中氯化副产物的形成;其氧化和消毒作用不受水中氨的影响;氧化性强,能分解细胞结构,并能杀死孢子;消毒作用不受水质酸碱度的影响;消毒后水中余氯稳定持久,防止再污染的能力强;可除去水中的色和味,不与酚形成氯酚臭;对铁、锰的除去效果较氯强ClO2的水溶液可以安全生产和使用。缺点ClO2有爆炸性;制备含氯低的ClO2较复杂,成本高;ClO2的歧化产物对动物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和变性血红蛋白症等中毒反应。

臭氧消毒原理氧化细胞膜而使其渗透性增加;影响病毒的衣壳蛋白,导致病毒死亡。

臭氧消毒的优缺点优点消毒效果ClO2Cl2好;用量少;接触时间短;pH68.5内均有效;不影响感官性状;具有除臭、色、铁、锰、酚等作用;不产生三卤甲烷;前处理时能促进絮凝和澄清,降低混凝剂用量。缺点:投资大;不稳定,控制和检测需一定技术;对管道有腐蚀作用;需要第二消毒剂;与铁、锰、有机物等反应,可产生微絮凝,使水的浊度提高。

紫外线消毒原理紫外线可透入微生物体内,作用于核酸、原浆蛋白与酶,使DNA上相邻的胸腺嘧啶键合成双体,致DNA失去转录能力,阻止蛋白质合成而不能繁殖而造成病原微生物死亡。

紫外线消毒的优缺点优点接触时间短、杀菌效率高,有广谱消毒效果;对隐孢子虫有特效消毒效果;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能降低臭、味和降解微量有机污染物;占地面积小、消毒效果受水温和pH影响小。缺点没有持续消毒效果,需与氯配合使用;石英管壁易结垢,降低消毒效果;被杀灭的细菌有可能复活;价格较贵。

几种消毒方法比较消毒效果O3>ClO2>Cl2>NHCl制水成本ClO2> O3> NHCl > Cl2氯化副产物生成情况Cl2> NHCl > ClO2> O3

深度净化常用方法:活性炭吸附法、生物滤塔预处理的活性炭深度处理、膜过滤法。

氯化消毒、二氧化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比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db207a800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0.html

《(完整版)环境卫生学第7版考研复习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