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米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上部

发布时间:2020-12-09 02:54: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35米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上部结构设计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是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对于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发展国民经济,促进文化交流和巩固国防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幅员辽阔,大小山脉和江河湖泽纵横全国,在已通车的公路路线中尚有大量渡口需要改建为桥梁,并且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逐步实现,还迫切需要修建许多公路、铁路和桥梁,在此我们广大桥梁工程技术人员将不断面临着设计和建造各类桥梁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一、工程概况及方案比选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上的一座分离式立交,上部结构为一孔35米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路基全宽26,半幅桥梁宽12.75,两侧采用刚性护栏宽度各0.5,不设人行道;桥面铺装采用10厘米沥青混凝土+9厘米沥青混凝土;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

桥梁主梁混凝土采用C50,预应力钢束采用标准强度为1860MPa的高强度钢绞线。桥梁下部结构采用U形台,扩大基础。

5.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评价

1)地质构造

本区域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动,多种构造相互叠加,构造行迹比较复杂,影响本区域的构造体系主要有:开远山字型构造体系、南北向构造体系、北西向构造体系。

路线K123+000~止点K128+200一带为南北向构造影响区域。路线所经区域有南北向构造主干大断裂朋普~开远~个旧断裂于K124+400附近穿越该区域,为第四系地层所覆盖。朋普溶蚀断馅盆地即为该断裂所控制形成。

2)地层岩性

K124+100K128+200一带分布河湖相黄色、灰白色粘土(其中灰白色粘土具膨胀性),灰黑色泥炭土,记忆砂、砾石土。

3)岩土物理力学指标: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1.1

岩石

名称

密度(g/cm3

吸水率

平均

软化

系数

抗压强度(Mpa

动弹性

模量

EdMPa

动泊松

(μ)

湿

天然

状态

浸水饱和

灰岩

白云

灰岩

2.59

2.76

2.51

2.74

0.9

3.5

2.3

8.8

0.86

0.87

32.4

50.6

20.3

101.8

2.65

2.73

2.62

2.70

0.7

2.1

1.8

4.7

0.82

0.93

52.6

107.6

39.2

109.3

57134.7

66981.1

0.28

0.30

粉砂岩

2.73

2.62

2.66

2.8

4.1

8.6

11.0

0.72

6.9

9.1

2.8

13.1

36409.6

0.28

页岩

2.63

2.82

2.63

2.74

2.1

4.9

5.6

12.4

0.69

7.9

11.4

2.7

11.8

21667.6

0.32

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1.2

天然密度ρ。

g/cm3

土粒比重Gs

饱和度Sr

%

天然孔隙比e

含水量ω

%

塑限ωp

液限ωl

%

塑性指数

IP

液性指数

Il

内聚力

C

kPa

内摩擦角φ

压缩系数a1-2

MPa

压缩模量Es1-2

MPa

自由膨胀率Fs

%

1.64

2.02

2.74

2.86

85

100

0.70

1.65

24

58

28

52

51

118

23

51

<0

0.49

39.6

134.4

1.9

25.4

0.09

0.14

15.82

21.80

20

88

1.64

1.91

2.66

2.85

88

100

0.938

1.65

33.6

58

36

54

72

128

34

86

<0

0.49

67.6

134.4

1.9

15.0

0.1

0.15

14.86

19.04

40

88

1.77

2.06

2.72

2.79

70

99

0.63

1.4

17

36

16

25

24

41

8

17

<0

0.76

54

62

21.7

22.6

0.073

0.083

12

13.7

1.34

1.87

2.78

2.86

85

100

1.01

1.31

35

87

24

62

42

101

18

39

<0

0.64

7

49

16.6

25.1

0.048

0.200

5

21

6.水文地质条件

路线所经区域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三大类。K124+100K128+200路段所在区域为朋普溶蚀断馅盆地,地表有甸西河流经区内,地下水埋深较浅,平均埋身1.27,地下水类型为HCO3Ca型水,局部为HCO3Ca.Mg(Na)型水。

7.不良地质地段

本段路路线所经过区域不良地质地段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主要不良地质地段类型有膨胀土、崩塌、泥石流、滑坡、溶岩漏斗、软弱土地基等。

膨胀主要分布于平远街构造溶蚀盆地、朋普溶蚀断馅盆地等段。

崩塌主要分布于飞鱼泽至底打段。

泥石流主要分布于飞鱼泽至底打段。

滑坡主要分布于飞鱼泽至底打段。

溶岩漏斗主要分布于平远街至老玉坡段。

软弱土地基段落主要分布玉朋普溶蚀断馅盆地内。

8.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综合评价

该段路线穿越区为朋普溶蚀断馅盆地,以地表水、地下水强烈溶蚀作用、大陆停滞水堆积作用和地表河流侵蚀堆积作用为主。该段地层以粘土、亚粘土、泥炭土、砂、砾石土为主。地下水埋深较浅、平均埋深1.27,地基承载力值较低。主要不良地质现象有软土和膨胀土,软土段落有K124+250K124+400K124+700K125+300K125+700K126+550K128+150K128+940四段。前三段为甸西河河床所流经处,因河流位置变更,地形低洼,地下水、地表水汇集长期浸泡而成。地表粘土呈软塑状,局部段落存在泥炭土,但成硬塑状,价值埋藏较深,对路基影响较小,因此这三段可抽取地表水,采用换填碎石、抛石挤淤等浅层方法处治。K128+150K128+940一段为沼泽相软土,需做深层处治。膨胀土段落有K126+600K128+200一段,岩性为褐红、褐黄夹灰白色粘土,路线K127+250K128+050一段为挖方地段,所取费方不可用做路堤填料。K124+000K128+200一段路堤填料可用K124+000处深挖方及附近料场、攀枝花村后山石料场碎石土填筑。

(三)方案比选

1比选方案的主要标准

桥梁方案比选有四项主要标准:安全,功能,经济与美观,其中以安全与经济为重。过去对桥下结构的功能重视不够,现在航运事业飞速发展,桥下净空往往成为运输瓶颈,比如南京长江大桥,其桥下净空过小,导致高吨位级轮船无法通行,影响长江上游城市的发展。至于桥梁美观,要视经济与环境条件而定。

2方案编制

1悬臂桥

1.1

2T型钢构桥

1.2

3先简支后连续梁T型梁桥

1.3

4斜拉桥

1.4

3方案比选

方案比选表 1.3

悬臂桥

T形刚构桥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

斜拉桥

适用性

1.桥墩上为单排支座,可以减小桥墩尺寸2.主梁高度可较小,降低结构自重,恒载内力减小

超静定结构容易受温度、混凝土收缩徐变作用、基础不均匀沉降等影响,容易造成行车不顺

1.施工方便。2.适合中小跨径。3.结构尺寸标准化。

跨越能力大

安全

1.在悬臂端与挂梁衔接处的挠曲线折点不利行车。2.梁翼缘受拉,容易出现裂缝,雨水浸入梁体成为安全隐患

建国初期大量采用

目前国内大量采用,安全,行车方便。

1.行车平稳

2.索力调整工序比较繁复,施工技术要求高

美观性

做成变截面梁较漂亮

结构美观

结构美观

具有现代气息,结构轻盈美观

经济

支架昂贵,维修费用高

造价较低,工期较短

造价第二,用钢量大

造价最高

纵观桥梁的发展,悬臂桥已经基本不采用,由于跨线桥,跨度不大,斜拉桥一般用于大跨度的跨海、跨河大桥,T形钢构桥容易受地震等影响,云南省多地震,以及经过上述方案的比较,决定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桥。

二、主梁设计

设计概况及构造布置

1设计资料

1设计跨径:标准跨径20.00m(墩中心距离),简支梁计算跨径(相邻支座中心距离)19.50m,主梁全长19.96m

2荷载:汽车-20级;挂车-100级;人群:3KN/m2;每侧栏杆、人行道的重量分别为1.52KN/m3.6KN/m

3材料及工艺:

混凝土:主梁用40号,人行道,栏杆及桥面铺装用20号。

预应力钢束采用符合冶金部YB255-64标准的φs5mm碳素钢丝,每束由24丝组成。

普通钢筋直径大于和等于12mm的用16Mn钢或其它Ⅱ级热轧螺纹钢筋;直径小于12mm的均由Ⅰ级热轧光钢筋。

钢板和角钢:制作锚头下支承垫板、支座垫板等均用普通A3碳素钢,主梁间的联接用16Mn低合金结构钢钢板。

按后张法工艺制作主梁,采用45号优质碳素钢结构钢的锥形锚具和直径50mm抽拨橡胶管。

(二)横截面布置

1.主梁间距和主梁片数

主梁间距通常应随梁高与跨径的增大而加宽为经济,同时加宽翼板对提高主梁截面效率指标ρ很有效,故在许可的条件下应适当加宽T梁翼板。但标准设计主要为配合各种桥面宽度,使桥梁标准化而采用统一的主梁间距。交通部《公路桥涵标准图》(78年)中,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简支T形梁跨径从16m40m,主梁间距均为1.6m (2㎝工作缝,T梁上翼沿宽度为158cm)。考虑人行道适当挑出,净-72×0.75m的桥宽则用五片。

2.主梁跨中截面细部尺寸

1)主梁高度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主梁高度与其跨径之比通常在1/15~1/25,本设计取1.33 m

主梁截面细部尺寸:为了增强主梁间的横向连接刚度,除设置端横隔梁外,还设置3片中横隔梁,间距为4×4.875m,共5片,采用开洞形式,平均厚度0.15mT型梁翼板厚度为8cm,翼板根部加到20cm以抵抗翼缘根部较大弯矩。为了翼板与腹板连接和顺,在截面转角处设置圆角,以减小局部应力和便于脱模。

在预应力混凝土梁中腹板处因主拉力很小,腹板厚度一般由布置孔管的构造决定,同时从腹板本身的稳定条件出发,腹板厚度不宜小于其高度的1/15。标准图的T梁腹板厚度均取16cm。腹板高度87cm

马蹄尺寸基本由布置预应力钢束的需要来确定,实践表明马蹄面积占截面面积的10%~20%为合适。这里设置马蹄宽度为32cm,高度18cm。马蹄与腹板交接处做成45°斜坡的折线钝角,以较小局部应力。这样的配置,马蹄面积占总面积15.75%,按上述布置,可绘出预制梁跨中截面如图2.1所示。马蹄从四分点开始向支点逐渐抬高,在距梁端一倍梁高范围内(133cm)将腹板加厚到与马蹄同宽。变化点截面(腹板开始加厚区)到支点的距离为123cm,中间还设置一节长为30cm的腹板加厚的过渡段。

2.1 预制梁跨中截面图

2)桥面铺装:采用20号混凝土,坡度由桥面铺装层找平。

2.2 桥横截面图

2.3 主梁纵截面

梁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1.截面几何特性

预制时翼板宽度为1.58m,使用时为1.60m,分别计算这二者的截面特征。计算公式如下:

中主梁跨中毛截面的几何特性在预制阶段如图2.1,及表2.1

跨中截面(跨中与L/4截面同)毛截面几何特性 2.1

分块

面积

Ai(2)

yi

(cm)

Si=Ai*yi

(Cm3)

(ys-yi)

(cm)

Ix=Ai(ys-yi )2

(Cm4)

Ii

(Cm4)

1136

4

4544

40.6

18.725×105

852

12

10224

32.6

9.055×105

1840

57.5

105800

-12.9

3.062×105

64

112.3

7187

-67.7

2.933×105

576

124

71424

-79.4

36.313×105

同时,用桥梁博士软件也可得出一致的结果。软件使用例子:设计-截面设计-创建新文件。使用界面如下:

选择T型,然后进行几何参数设置。计算书如下:

<<桥梁博士>>---截面设计系统输出

文档文件: E:\田轩\123\设计文件1.sds

文档描述: jk

任务标识: def

任务类型: 截面几何特征计算

------------------------------------------------------------

截面高度: 1.33 m

------------------------------------------------------------

计算结果:

基准材料: JTJ023-85: 40号混凝土

基准弹性模量: 3.3e+04 MPa

换算面积: 0.447 m**2

换算惯矩: 9.07e-02 m**4

中性轴高度: 0.884 m

沿截面高度方向 5 点换算静矩(自上而下):

主截面:

点号: 高度(m): 静矩(m**3):

1 1.33 0.0

2 0.998 8.87e-02

3 0.665 8.59e-02

4 0.333 6.54e-02

5 0.0 0.0

------------------------------------------------------------

计算成功完成

边主梁截面与中主梁的翼缘宽度有差别,翼缘159cm:如图2.4

2.4 边主梁截面

现在使用桥博士来计算毛截面几何特性:

<<桥梁博士>>---截面设计系统输出

文档文件: E:\田轩\123\边主梁跨中横截面几何特性.sds

文档描述: 截面特性

任务标识: 11

任务类型: 截面几何特征计算

------------------------------------------------------------

截面高度: 1.33 m

------------------------------------------------------------

计算结果:

基准材料: JTJ023-85: 40号混凝土

基准弹性模量: 3.3e+04 MPa

换算面积: 0.448 m**2

换算惯矩: 9.09e-02 m**4

中性轴高度: 0.885 m

沿截面高度方向 5 点换算静矩(自上而下):

主截面:

点号: 高度(m): 静矩(m**3):

1 1.33 0.0

2 0.998 8.9e-02

3 0.665 8.61e-02

4 0.333 6.55e-02

5 0.0 0.0

------------------------------------------------------------

计算成功完成

Am=0.448㎡,yx0.885mIm=909

2检验截面效率指标ρ

以跨中截面为例

根据设计经验,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在设计时,检验截面效率指标取0.450.55,且较大者亦较经济。上述计算表明,初拟的主梁跨中截面是合理的。

主梁内力计算

1恒载内力计算

1主梁预制时的自重(一期恒载)g1

此时翼板宽1.58m

按跨中截面计算,主梁每延米自重(即先按等截面计算)

中主梁:0.4468×2511.17kN/m (0.4468Am,2540号混凝土的容重,单位kN/m3)

内、外边梁:0.448×2511.2 kN/m

由马蹄增高抬高所形成的4横置的三棱柱重力折算成的恒载集度:

梁端腹板加宽所增加的重力折算成恒载集度:

(式中0.593为主梁端部截面积,主梁端部截面如图2.5

2.5 主梁端部截面

边主梁的横隔梁:

2.6 内横隔梁图

2.7 端横隔梁图

内横隔梁体积:

2栏杆、人行道、桥面铺装(三期恒载)g3

一侧栏杆1.52 kN/m,一侧人行道3.60 kN/m

桥面铺装层,见图2.2

现将两侧栏杆、人行道和桥面铺装层恒载简易地平均分配到5片主梁上,则:

3 主梁恒载内力计算

如图2.8所示,设为计算截面离左支点的距离,并令,则:

主梁弯矩和剪力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恒载内力计算见表2.2

恒载内力(1号梁)计算表 2 .2

计算数据

跨中

四分点

变化点

四分点

变化点

支点

α

0.5

0.25

0.0718

0.25

0.0718

0

0.125

0.0938

0.0333

0.25

0.4282

0.5

一期恒载

12.3224

585.699

439.509

156.030

60.072

102.891

120.1434

二期恒载

5.4255

257.881

193.514

68.699

26.449

45.302

52.899

2活载内力计算(修正刚性横梁法)

1冲击系数和车道折减系数

按“桥规”第2.3.2条规定,对于汽-20

按“桥规”2.3.5条规定,平板挂车不计冲击力影响,即对于挂车-1001.0

按“桥规”2.3.1条规定,对于双车道不考虑汽车荷载折减,即车道折减系数

2.8 恒载内力计算图

2计算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跨中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mc

如前所述,该设计采用5片横隔梁,3片内横隔梁,具有可靠的横向联结,且承重结构的长宽比为:

所以可按修正的刚性横梁法来绘制横向影响线和计算横向分布系数

a.主梁抗扭惯矩

对于T型梁截面,抗扭惯矩可近似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相应为单个矩形截面宽度和厚度;

——矩形截面抗扭刚度系数;

——梁截面划分为单个矩形截面的个数。

对于跨中截面,翼缘板的平均换算厚度:=14cm;

马蹄部分的平均换算厚度:22cm

2.9给出了的计算图式,的计算见表2.3

计算表 2.3

分块名称

翼缘板①

腹板②

蹄③

160

97

32

14

16

22

0.0875

0.1649

0.6875

1/3

0.298371

0.191500

1.46347

1.18546

0.65251

3.30144

其中根据《桥梁工程》表252内插求得。

2.9 计算图式

b.计算抗扭修正系数β

设计主梁间距相同,并将主梁近似看成等截面,由《桥梁工程》式25得:

式中:

《桥梁工程》P112规定,混凝土的剪切模量G可取等于0.425E,代入计算公式求得:β=0.91256

c.按修正的刚性横梁法计算横向影响线竖坐标值:

式中:

计算所得的值列于表2.4内。

横向影响线竖坐标值 2.4

()

(或

(或

1

2

3

3.2

1.6

0

0.5650

0.3825

0.2

0.0175

0.1087

0.2

-0.1650

0.0175

0.2

d.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123号主梁的横向影响线和最不利布载图式如图2.10所示。对于1号梁,则:

汽-20 0.54230.33750.1896-0.0151)=0.52715

挂-100 0.48540.3830.28060.1783)=0.3318

人群荷载 0.6417

支点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m

如图2.11所示,按杠杆原理法绘制荷载横向影响线并进行布载,1号梁活载的横向分布系数可计算如下:

2.10 跨中的横截面分布系数mc计算图式

横向分布系数汇总(见表2.5

1号梁活载横向分布系数 2.5

mc

m

汽-20

挂-100

人群

0.52715

0.3318

0.6417

0.434

0.140

1.422

2.11 支点的荷载横向分布计算图式

用“桥博士”软件计算横向分布系数如下:

2.12 软件截面

<<桥梁博士>>---横向分布计算系统输出

文档文件:

文档描述:

任务标识: 东三分

计算方法: 杠杆法

------------------------------------------------------------

结构描述:

主梁间距: 4*1.6 m

------------------------------------------------------------

桥面描述:

人行道 分隔带 车行道 中央分隔带 车行道 分隔带 人行道

0.750 0.000 3.500 0.000 0.000 3.500 0.000 0.750

左车道数 = 1, 右车道数 = 1, 不计车道折减

汽车等级: 汽车-20

挂车等级: 挂车-100

人群集度: 3.000 KPa

------------------------------------------------------------

影响线数值:

坐标X 1# 2# 3# 4# 5#

0.000 1.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600 0.000 1.000 0.000 0.000 0.000

3.200 0.000 0.000 1.000 0.000 0.000

4.800 0.000 0.000 0.000 1.000 0.000

6.400 0.000 0.000 0.000 0.000 1.000

------------------------------------------------------------

横向分布系数计算结果:

梁号 汽车 挂车 人群 满人 特载 车列

1 0.434 0.140 1.057 2.194 0.000 0.000

2 0.498 0.468 0.000 1.600 0.000 0.000

3 0.595 0.468 0.000 1.600 0.000 0.000

4 0.500 0.468 0.000 1.600 0.000 0.000

5 0.436 0.140 1.057 2.195 0.000 0.000

------------------------------------------------------------

计算成功完成

3计算活载内力

在活载内力计算中,这个设计对于横向分布系数的取值做如下考虑:计算主梁活载弯矩时,均采用全跨统一的横向分布系数mc,鉴于跨中和四分点剪力影响线的较大坐标位于桥跨中部(图2.13),故也按不变化的mc来计算。求支点和变化点截面活载剪力时,由于主要荷重集中在支点附近而应考虑支承条件的影响,按横向分布系数沿桥跨的变化曲线取值,即从支点到之间,横向分布系数用值直线插入,其余区段均取值(见图2.142.15)。

计算跨中截面最大弯矩及相应荷载位置的剪力和最大剪力及相应荷载位置的弯矩采用直接加载求活载内力,图2.13示出跨中截面内力计算图式,计算公式为

a.汽车和挂车荷载内力计算在表2.6内。

2.13 跨中截面内力计算图式

跨中截面车辆荷载内力计算表 2.6

荷载类别

汽-20

挂-100

1.19125

1

0.52715

0.3318

最大

弯矩

及相

应剪

60

120

120

250

250

250

250

1254

26.466

3556.25

146.825

1号梁

内力值

788.337

16.620

1179.964

48.717

最大

剪力

及相

应弯

合力P

2×120+60=300

250×4=1000

0.4159

4

0.3359

3.25

125.07

1200

335.9

3250

1号梁

内力值

78.540

753.561

111.452

1078.35

注:栏内分子、分母的数值分别为对应的及相应影响线坐标值。

b.对于人群荷载

q=0.75q=0.75×3=2.25kN/m

相应的

相应的

求四分点截面的最弯矩和最大剪力(按等代荷载计算)

计算公式为:

式中:如图2.8所示,对于四分点弯矩影响线面积为,剪力影响线面积为

于是上述计算公式即为:

1号梁的内力列表计算见表2.7.

四分点截面内力计算表 2.7

荷载类别

项目

K

(kN/m)

内力值

汽-20

1.19125

19.236

23.204

35.65

5.48

0.52715

430.637

79.851

挂-100

1.0

45.838

61.075

35.65

5.48

0.3318

542.203

111.050

1.0

2.25

35.65

5.48

0.6417

51.472

7.912

求变化点截面的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

2.14示出变化点截面内力计算图式,内力计算表见表2.8

1号梁变化点截面内力计算表 2.8

荷载类别

汽-20

挂-100

1+u

1.19125

1.0

1.0

mc

0.52715

0.3318

0.6417

合力p

300

250×4=1000

q=2.25

y

1.187

1.074

1/2×19.5×1.30

Mmax

223.62

356.35

18.30

Pi

120

120

60

250

250

250

250

q=2.25

yi

0.928

0.875

0.663

0.928

0.880

0.670

0.610

m1

0.460

0.486

0.52715

0.195

0.242

0.3318

0.3318

Qmax

146.8

204.7

14.0

注:表中

2.14 变化点截面(1号梁)内力计算图式

求支点截面的最大剪力

2.15示出了支点最大剪力计算图式,最大剪力列表计算在表2.9内。

1号梁支点最大剪力计算表 2.9

荷载

类别

汽-20

挂-100

人群

1+u

1.19125

1.0

1.0

P1

120

120

60

70

130

250

250

250

250

Q=2.25

y1

1.0

0.928

0.723

0.210

0

1.0

0.938

0.7332

0.672

1.0/2

y=0.928

m1

0.434

0.460

0.5272

0.510

0.43

0.14

0.187

0.3318

0.3318

0.556

×19.5

0.5×

0.7803×

4.875

159.24

195.41

16.17

注:

2.15 支点剪力(1号梁)计算图式

3主梁内力组合

主梁内力组合 2.10

荷载类别

跨中截面

四分点截面

变化点截面

支点截面

第一期恒载

第二期恒载

总恒载=+

人群

汽-20

挂-100

汽+人=

恒+汽+人=+

恒+挂=

SjI=1.2×恒+1.4×

SjIII=1.2×恒+1.1×挂

提高后的SjI

提高后的SjIII

585.699

257.881

843.58

68.627

788.337

1179.964

856.964

1700.54

2023.54

2212.15

2310.26

49.9%

56%

2212.15

2356

0

0

0

3.52

78.540

111.452

82.06

82.06

111.452

114.88

122.60

95.7%

100%

114.88

125

439.509

193.514

633.023

51.472

430.637

542.203

482.109

1115.13

1175.23

1434.58

1356.05

42%

44%

1434.58

1383

60.072

26.449

86.521

7.912

79.851

111.050

87.763

174.28

197.57

226.69

225.98

49.3%

54%

226.69

230

156.030

68.699

224.729

18.30

223.62

356.35

241.92

466.71

581.079

608.363

661.66

51.5%

59%

608.363

675

102.891

45.302

148.193

14.0

146.8

204.7

160.8

308.99

352.893

402.952

403.00

51%

56%

402.952

411

120.143

52.899

173.042

16.17

159.24

195.41

175.41

348.45

368.45

453.22

422.60

49.2%

51%

453.22

431

控制设计的计算内力

2356

125

1434.58

230

675

411

453

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及其布置

1估算钢束面积

1按强度要求估算

由《结构设计原理》式(1392)有:

式中:——混凝土强度安全系数,取1.25

——计算弯矩,由表2.10可得2356kNm 为设计经验系数,这里取0.76计算,由此可得:

2913.53kN

每束为24φs5mm、面积为4.71471,其抗拉设计强度1280Mpa。钢束数为:4.83

2按施工和使用阶段的应力要求估算

此时,翼板可采用麦尼尔不等式进行钢束截面得估算。

对于施工阶段有

式中:——传力锚固时的有效预加力,其应力损失可按估算。

1200 Mpa,则=(1-0.20.8×0.750.75为张拉时,构件上缘混凝土拉应力的限制值:。设张拉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即相当于0.8×4032号,由《结构设计原理》附表11内插得2.20Mpa,故0.7×2.201.54 Mpa。同理可求得0.7×22.415.68 Mpa

项几何特性均按表2.1采用毛截面几何特性,各项弯矩值由表2.10求得。代入上式得:

A

得:

B

对于使用荷载阶段

式中:——第二阶段应力损失系数,=0.8

——使用阶段混凝土压应力的限制值:

荷载组合时,0.50.5×2814。代入上式得:

C

④由(不容许出现拉应力)得:

D

将式(A)、(B)、(C)、(D)绘于图2.16中。其式(D)与(B)数值相近,在图中共用一条直线表示,因而其可行区必在此直线上。

为使用钢量经济,应尽可能使加大,但应满足钢束布置时保护层等构造要求。取800mm,并取可行区的中值得:

3.5,即2857×N故需要的钢束数为:

3)钢束数的选定

根据以上计算,均接近5束,故暂选钢束数

2.钢束布置

1)跨中截面钢束的布置,如图2.17

构造要求:预留孔道净间距10mm,梁底净距50mm,梁侧净距35mm,图中布置均满足以上要求。

2.16

2.17跨中截面钢束布置

2固面钢束布置

为使施工方便,全部5束均锚固于梁端,这样布置符合均匀分散原则,能满足张拉要求。如图2.18所示。

3其它截面钢束位置及其倾角

钢束的形状及倾角计算

采用圆弧曲线弯起;

弯起角θ:

1234号束采用13°;

5号束采用15°

钢束弯起点及其半径计算

5号束为例,其弯起布置如图2.19

求起弯点k的位置:

2.18 梁端钢束锚固

各钢束的弯起点及半径见表2.11

2.19 5号束弯起布置

各钢束弯起点及其半径计算表 2.11

钢束号

升高值

c

(cm)

θ°

(cm)

(cm)

支点到

锚固点

的距离

d cm

起弯点

k到跨

中线距

Xk

5

90.9

15

0.966

2673

0.259

691

11.8

295.8

34

26.7

13

0.974

1043

0.225

234

15.3

756.3

12

8.1

13

0.974

316

0.225

71

21.4

925.4

注: 单位:cm

各截面钢束位置及其倾角计算

仍以5号束为例,由图2.19可求得计算点i离梁底的距离ai=a+ci

式中:a——钢束起弯前其重心至梁底的距离:

a=23.5(见图2.19

ci——计算截面I钢束位置升高值:

R——钢束曲线半径:R2673cm

——计算截面I钢束的弯起角(即倾角):

——计算截面I至弯起点k之水平距离。

对于5号束的支点截面(图2.19):

各截面钢束位置(ai)及其倾角(θi)计算值见表2.12

各截面钢束位置(Ai)及其倾角(θi)计算表 2.12

计算

截面

编号

cm

R

cm

(cm)

a

(cm)

跨中

截面

12

为负值

尚未弯起

0

0

1

0

7.5

(同左)

34

15.5

5

23.5

0

0

1

钢束截面重心

13.9

截面

12

为负值未弯

0

0

1

0

7.5

7.5

34

15.5

15.5

5

191.7

2673

4.113

6.884

23.5

30.384

4.113

0.0717

0.997

钢束截面重心

15.307

变化

点截

xi=835

12

Li为负值未弯

0

0

1

0

7.5

7.5

34

78.7

1043

4.327

2.973

15.5

18.473

5

539.2

2673

11.68

55.35

23.5

78.85

6.778

0.12

0.993

钢束截面重心

26.274

支座

截面

xi=975

12

55.3

316

10.08

4.878

7.5

12.378

34

222.3

1043

12.31

23.98

15.5

39.48

5

681.3

2673

14.77

88.32

23.5

111.82

11.91

0.206

0.978

钢束截面重心

43.107

(六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在张拉钢束时管道尚未压浆,由预应力引起的应力按构件混凝土净截面(不计构造钢筋的影响)计算;在使用阶段,预留管道已经压浆,认为管束与混凝土结合良好,故按换算截面计算。跨中截面的净截面与换算截面几何特性计算,列表进行,如表2.13所示。同理,可求得其它控制截面得净截面和换算截面的几何特性如表2.17

跨中截面的净截面与换算截面的几何特性计算表 2.13

分块

名称

分块面积

Ai

(cm2)

Ai重心

至梁顶

距离yi

cm

对梁顶

边的面

积矩

Si=Aiyi

自身惯

性矩

Ii

(cm4)

(ys-yi)

(cm)

Ix=Ai(ys-yi)2

(cm4)

截面惯

性矩

I=Ii+Ix

毛截面

4468

44.6

199273

90.658×105

-1.7

0.129×105

预留管

道面积

-98

119.1

-11672

0

-76.2

-5.690×105

混凝土

净截面

Aj=4370

yjs=42.9

Si=

187601

90.658×105

-5.561×105

85.097×105

钢束换

算面积

(ny-1) Ay

=119

119.1

14173

0

-72.6

6.270×105

毛面积

4468

44.6

199273

90.658×105

1.9

0.161×105

换算截

面面积

4587

46.5

Si=

213446

90.658×105

6.431×105

97.089×105

注:ny=Ey/Eh=2.0×105/3.3×104=6.06, Ey值查《结构设计原理》附表2-2Eh查附表1-2

Ay=5ay==5×4.71=23.55cm2

L/4截面的净截面与换算截面的几何特性计算表 2.14

分块

名称

分块面积

Ai

(cm2)

Ai重心

至梁顶

距离yi

cm

对梁顶

边的面

积矩

Si=Aiyi

自身惯

性矩

Ii

(cm4)

(ys-yi)

(cm)

Ix=Ai(ys-yi)2

(cm4)

截面惯

性矩

I=Ii+Ix

毛截面

4468

44.6

199273

90.658×105

-1.6

0.114×105

预留管

道面积

-98

117.7

-11535

0

-74.7

-5.468×105

混凝土

净截面

Aj=4370

yjs=43.0

Si=

187738

90.658×105

-5.354×105

85.304×105

钢束换

算面积

(ny-1) Ay

=119

117.7

14006

0

-71.2

6.033×105

毛面积

4468

44.6

199273

90.658×105

1.9

0.161×105

换算截

面面积

4587

46.5

Si=

213279

90.658×105

6.194×105

96.852×105

变化点截面的净截面与换算截面的几何特性计算表 2.15

分块

名称

分块面积

Ai

(cm2)

Ai重心

至梁顶

距离yi

cm

对梁顶

边的面

积矩

Si=Aiyi

自身惯

性矩

Ii

(cm4)

(ys-yi)

(cm)

Ix=Ai(ys-yi)2

(cm4)

截面惯

性矩

I=Ii+Ix

毛截面

4760

48.1

228956

99.7×105

-1.2

0.069×105

预留管

道面积

-98

106.7

-10457

0

-59.8

-3.505×105

混凝土

净截面

Aj=4662

yjs=46.9

Si=

218499

99.7×105

-3.436×105

96.264×105

钢束换

算面积

(ny-1) Ay

=119

106.7

12697

0

-57.2

3.893×105

毛面积

4760

48.1

228956

99.7×105

1.4

0.093×105

换算截

面面积

4879

49.5

Si=

241653

99.7×105

3.986×105

103.69×105

支点截面的净截面与换算截面的几何特性计算表 2.16

分块

名称

分块面积

Ai

(cm2)

Ai重心

至梁顶

距离yi

cm

对梁顶

边的面

积矩

Si=Aiyi

自身惯

性矩

Ii

(cm4)

(ys-yi)

(cm)

Ix=Ai(ys-yi)2

(cm4)

截面惯

性矩

I=Ii+Ix

毛截面

6020

49.2

296184

107×105

-0.7

-0.029×105

预留管

道面积

-98

89.9

-8810

0

-41.4

-1.680×105

混凝土

净截面

Aj=5922

yjs=48.5

Si=

287374

107×105

-1.709×105

105.29×105

钢束换

算面积

(ny-1) Ay

=119

89.9

10698

0

-39.9

1.894×105

毛面积

6020

49.2

296184

107×105

0.8

0.039×105

换算截

面面积

6139

50.0

Si=

306882

107×105

1.933×105

108.93×105

各设计控制截面的净截面、换算截面几何特性计算表 2.17

计算截面

A

(cm2)

ys

(cm)

yx

(cm)

ey

(cm)

I

(cm4)

W(cm2)

Ws=I/ys

Wx=I/yx

Wy=I/ey

跨中

截面

净截面

4370

42.9

90.1

76.2

85.097×105

2.501×105

0.944×105

1.117×105

换算截面

4587

46.5

86.5

72.6

97.089×105

2.506×105

1.122×105

1.337×105

L/4

截面

净截面

4370

43.0

90

74.7

85.304×105

2.501×105

0.948×105

1.142×105

换算截面

4587

46.5

86.5

71.2

96.852×105

2.504×105

1.120×105

1.360×105

变化点

净截面

4662

46.9

86.1

59.8

96.264×105

2.578×105

1.118×105

1.610×105

换算截面

4879

49.5

83.5

57.2

103.69×105

2.582×105

1.242×105

1.813×105

支点

截面

净截面

5922

48.5

84.5

41.4

105.29×105

2.601×105

1.246×105

2.543×105

换算截面

6139

50.0

83

39.9

108.93×105

2.609×105

1.312×105

2.730×105

()钢束布置位置(束界)的校核

为了使计算简化,可近似地假定预应力混凝土的合力作用点就是钢筋重心的位置。根据张拉阶段和使用阶段的受力要求,由《结构设计原理》公式13-9413-95可给出其许可布置钢束重心的限制线(即束界)E1E2

式中:

各截面钢束位置的校核,用表2.18列表计算。

钢束重心位置(束界)校核表 2.18

计算

截面

Aj

(cm2)

Wjs

(cm3)

Wjx

(cm3)

Kx

(cm)

Ks

(cm)

Ny

kN

Mg1

(kN-m)

M

(kN-m)

Mg1/Ny

(cm)

M/0.8 Ny

(cm)

E1

cm

ey

(cm)

E2

(cm)

说明

跨中

4370

2.501×105

0.944×105

57.23

21.6

2260.8

585.699

1700.54

25.9

94.0

83.13

>76.2<

72.4

不满

2023.54

111.9

90.3

L/4

4370

2.501×105

0.948×105

57.23

21.7

2260.8

439.509

1115.13

19.4

61.7

76.63

>74.7>

40

1175.23

65.0

43.3

变化点

4662

2.578×105

1.118×105

55.30

24.0

2260.8

156.030

466.71

6.9

25.8

62.2

>59.8>

1.8

581.079

32.1

8.1

5922

2.601×105

1.246×105

43.9

21.0

2260.8

0

0

0

0

43.9

>41.4>

-21



钢束预应力损失估算

1钢束张拉控制应力(

按《公路桥规》规定采用0.750.75×16001200Mpa

2钢束应力损失

1钢束与管道壁间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由《结构设计原理》式(13-12)有:

对于跨中截面:分别为摩擦系数与管道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采用抽芯橡胶管成型时,由《结构设计原理》附表2-5查得:。跨中截面各钢束摩擦应力损失值见表2.19

跨中摩擦应力损失计算 2.19

钢束

编号

m

弧度

12

13

0.2269

0.1248

9.964

0.0149

0.1304

1200

156.48

34

13

0.2269

0.1248

9.903

0.0149

0.1304

1200

156.48

5

15

0.2618

0.1440

9.868

0.0148

0.1468

1200

176.16

160.42

L/4点摩擦应力损失计算 2.20

钢束

编号

m

弧度

12

13

0.2269

0.1248

5.089

0.0076

0.1240

1200

148.8

34

13

0.2269

0.1248

5.028

0.0075

0.1239

1200

148.68

5

10.887

0.1900

0.1045

4.993

0.0075

0.1060

1200

127.2

144.43

变化点摩擦应力损失计算 2.21

编号

m

弧度

12

13

0.2269

0.1248

1.444

0.0022

0.1193

1200

143.16

34

8.673

0.1514

0.0833

1.383

0.0021

0.0819

1200

98.28

5

3.32

0.0579

0.0318

1.348

0.0020

0.0332

1200

39.84

104.54

支点摩擦应力损失计算 2.22

钢束

编号

m

弧度

12

2.92

0.0510

0.0281

0.214

0.0003

0.0280

1200

33.6

34

0.69

0.0120

0.0066

0.153

0.0002

0.0068

1200

8.16

5

0.23

0.0040

0.0022

0.118

0.0002

0.0024

1200

2.88

17.28

各设计控制截面的平均值 2.23

σs1平均值(Mpa

160.42

144.43

104.54

17.28

2锚具变形、钢丝回缩引起的应力损失(

按《公路桥规》规定,可按平均值计算。

其中:由《结构设计原理》附表2-6查得,锥形锚具为6mm,两端同时张拉,则6×21.2㎝;取各钢束锚固点间的平均长度计算,20302×171996cm(预制梁全长2030cm,各束锚固点距支座中心线平均距离为17cm)。故

考虑反摩阻作用时钢束在各截面处的预应力损失,可根据《结构设计原理》式(13-18a),(13-18b),及式(13-20)列表进行计算,如表2.24所示。

从表2.24中可以看出:考虑反摩擦阻力计算,其数值较小,分布规律也比按平均值计算的更符合实际情况。

3分批张拉时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此项应力损失,对于简支梁一般可取L/4截面按《结构设计原理》式(13-24)进行计算,并以其计算结果作为全梁各钢束的平均值。在此,按简化公式(13-29)进行计算,即:

式中:m——批数,m5

ny——按张拉时混凝土的实际标号计算;假定为设计强度的80%,即0.8×4032号,查附表1-2得:3.06×104,故6.54

其中:=(1200144.4392.8)×5×4712267.32KN

故: 20.02

所以

4钢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考虑采用超张拉工艺施工,对于高强钢丝[普通松弛级,按公式(13-33]

5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由《结构设计原理》式(13-35)有:

式中:——加载龄期为时的混凝土徐变系数终值和收缩应变终值;

——对加载时的龄期,即达到设计强度为80%的龄期,近似按照标准养护条件养护计算则有:0.8R,则可得14d;对于后加恒载

值(考虑反摩擦影响)计算表 2.24

m

判别式

m

m

锚固面

x0

支点

0.17m

变化点

1.4m

L/4

=5.045m

跨中

=9.92m

3L/4

=14.80

Mpa

(m)

Mpa

(m)

Mpa

s-x

(m)

Mpa

s-x

Mpa

Mpa

12

0.1248

0.71

1>0.089

(S>lw)

26.48

25.77

383.2

lw-x=0.54

310.8

S-x=25.1

79.0

21.4

67.3

(36.8)

104.1

16.6

52.2

(52.2)

104.4

36.8

(67.3)

104.1

34

0.1248

2.34

1>0.300

(S>lw)

23.26

20.92

373.6

lw-x=2.17

351.2

lw-x=0.94

189.3

18.2

57.1

(26.7)

83.8

13.3

41.7

(41.7)

83.4

26.7

(57.1)

83.8

5

0.1440

6.91

1<1.067

(Sw)

6.69

0

358.7

s-x=6.52

349.5

s-x=5.29

283.5

1.645

88.2

0

(88.2)

374.5

334.7

164.0

92.8

75.1

92.8

判别式1m><,(其中为一端值)主要判定,还是,以选定计算的公式;

为各钢束锚固点至计算截面的平均水平距离;

()中的值是由另一端锚具变形所产生的;

的加载龄期180d

该构件所属的桥位为野外一般地区,相对湿度为75%,则构件得名义厚度h由图2.1截面可得2×4468/558.616.0。其中,为构件的横截面面积,u为构件与大气接触的周边长度,这里u158+32+2×(8+18+75+11.3+72)=558.6。由此可按《桥规》附表4-2查得其相应的徐变系数终值为:

混凝土收缩应变终值为:

为传力锚固时在跨中和截面的全部受力钢筋截面重心(该设计部考虑构造钢筋,故亦为预应力钢筋截面重心)处,由(考虑加载龄期不同,按徐变系数变小乘以折减系数:)所引起的混凝土正应力的平均值:

跨中:

截面:

取跨中与截面的平均值计算,则有:

将以上各式代入即得:

若按《结构设计原理》式(13-35`)计算,则为:

考虑现行《公路桥规》对值计算偏大,故这里采用式(13-35`)计算的值计算。现将各截面钢束预应力损失平均值及有效预应力汇总于表2.25

各截面钢束预应力损失平均值及有效预应力汇总表 2.25

工作阶段

预加应力阶段

使用阶段

钢束有效应力

应力损

失项目

预加应力阶段

σyI

使用阶段

σyII

计算截面

跨中截面

160.42

75.1

52.37

287.9

54

162.6

216.6

912.1

695.5

L/4截面

144.43

92.8

52.37

289.6

54

162.6

216.6

910.4

693.8

变化截面

104.54

164.0

52.37

320.9

54

162.6

216.6

879.1

662.5

支点截面

17.28

334.7

52.37

404.4

54

162.6

216.6

795.6

579

其中:

(九预加应力阶段的正截面应力验算

跨中截面可根据《结构设计原理》式(13-42)验算。

1施工阶段构件在预加力作用下的应力限制值:混凝土标号为40号,张拉时取R`0.8R32号,由附表1-1内插得:

2.截面上、下缘混凝土正应力

上缘:

其中:

截面特性见表2.17

代入上式得:

以上应力与限制值比较,均基本满足要求。

3.支点截面或运输、安装阶段的吊点截面的应力验算,其方法与此相同。

(十使用阶段的正应力验算

对于简支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正应力,由于配设曲线筋束的关系,应取跨中、L/4L/8、支点及钢束突然变化处(截断或弯出梁顶等),分别进行验算。这里只给出跨中截面,按《桥规》相关规定验算。

1.截面混凝土正应力验算:

(1)荷载组合I

截面上边缘:

截面下边缘:

2)荷载组合III

截面上边缘:

截面下边缘:

(属于部分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验算通过。)

2.使用荷载作用下钢束中的应力验算

以荷载组合III控制计算。由《结构计算原理》式(13-47)有

(十使用阶段的主应力验算

本设计取剪力与弯矩都较大的变化点截面进行计算。

1.截面面积矩计算

2.20 截面面积矩计算图式

按图2.20和表2.17进行计算。现以梗肋a-a以上截面面积对净截面重心轴xj-xj的面积矩Sja计算为例:

同理可计算出不同计算点处的面积矩,汇总于表2.26

面积矩计算表 2.26

面积矩所对的重心轴

净截面对其重心轴

xj-xj

换算截面对其重心轴

x0-x0

计算点位置

a-a

xj-xj

x0-x0

b-b

a-a

xj-xj

x0-x0

b-b

面积矩符号

Sja

Sjxj

Sjxo

Sjb

Soa

Soxj

Soxo

Sob

面积矩×105cm3

0.903

0.961

0.962

0.820

0.963

1.032

1.033

0.908

2主应力计算

上梗肋处(a-a)的主应力计算

1)剪应力

1)荷载组合I

2)荷载组合III

2)正应力

1荷载组合I

2荷载组合III

3)主应力

1荷载组合I

2荷载组合III

xj-xj)处主应力计算:

1)剪应力

1)荷载组合I

2)荷载组合III

2)正应力

1)荷载组合I

2)荷载组合III

3)主应力

1)荷载组合I

2)荷载组合III

xo-xo)处主应力计算:

1)剪应力

1)荷载组合I

2)荷载组合III

2)正应力

1)荷载组合I

2)荷载组合III

3)主应力

1)荷载组合I

2)荷载组合III

xb-xb)处主应力计算:

1)剪应力

1)荷载组合I

2)荷载组合III

2)正应力

1)荷载组合I

2)荷载组合III

3)主应力

1)荷载组合I

2)荷载组合III

变化点截面各处主应力计算汇总于表2.27

变化点截面主应力计算表 2.27

计算纤

面积矩(cm3

剪应力τ(MPa

正应力σ(MPa)

主应力σz(MPa)

净截面Sj

换算截面So

荷载组合I

荷载组合III

荷载组合I

荷载组合III

荷载组合I

荷载组合III

σzl

σza

σzl

σza

a-a

0.903

0.963

1.14

1.395

2.056

2.38

-0.507

2.563

-0.644

3.024

xj-xj

0.961

1.032

1.223

1.496

3.41

3.44

-0.393

3.803

-0.56

4.000

x0-x0

0.962

1.033

1.224

1.498

3.54

3.54

-0.382

3.922

-0.549

4.089

b-b

0.820

0.908

1.08

1.318

5.527

5.091

-0.204

5.731

-0.321

5.412

3.主应力的限制值

荷载组合I时:

荷载组合III时:

4.主应力验算

将表2.27中的主应力值与主应力限制值进行比较,均小于相应的限制值,且最大主拉应力按《公路桥规》的要求,仅需按构造布置箍筋。

十二截面强度计算

1正截面强度计算

一般取弯矩最大的跨中截面进行验算。

1求受压区高度

略去构造钢筋影响,由可求得所需混凝土受压区面积

说明轴位于翼缘变化段内(图2.21

2.21 截面强度验算图式

设翼缘板受压区高度,受压区与梗肋交割长度每侧为(见图2.21),则

故得

2的重心至受压区顶边的距离

4.15cm

3正截面强度验算

以荷载组合III控制设计,由表2.102356kNm

构件抗弯强度由式(13-69)有:

2斜截面强度验算

1斜截面抗剪强度验算

变化点截面处的抗剪强度验算,以荷载组合III作用控制。首先根据“公预规”第4.1.12条规定:公式验算截面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式中:b=16cm(腹板厚度);133-26.274=106.726cm(斜截面顶端截面的有效高度);R为40号(设计标号)。代入上式得:

所以本设计主梁T形截面尺寸符合要求。

如考虑预应力对抗剪的有利影响,还可以近似按下式验算:

再由式(13-80)有

式中:106.726cm

,其中Q取表2.10中的QmaxM应为Qmax时之相应值,对于变化点截面Qmax的荷载图式与Mmax的图式不同,故M值可直接取表2.10中的Mmax值。

1.54<1.7,取m1.7

箍筋直径为φ8,双肢,间距Sk20cm,则

采用全部3根弯起钢筋的平均值,即取0.12

所以

325.70kN

kN

325.70+147.59473.29kN>Qj=411kN

所以主梁变化点处的斜截面抗剪强度满足要求,同时也表明上述的箍筋配置也式合理的。

2斜截面抗弯强度验算

该设计中,由于梁内预应力钢束根树沿梁跨没有变化,不需要进行该项强度验算。

十三锚固区局部承压验算

梁端锚具及钢筋网和螺旋筋的布置如图2.22所示。

根据梁端锚具的布置情况,以14号束的局部承压条件最为不利,现在取12号束进行验算。

1.局部承压强度验算

由“公预规”第5.1.16条和第4.1.24条有:

式中:——取14号束中的最大值计算,即

张拉锚固时的混凝土标号号由附表1-1内插而得Rl=1.83Mpa

式中:Ac——承压面积,锚圈外径11cm,钢板垫厚20mm,锚圈通过钢垫,按45°分布于混凝土上的局部承压面积的直径为:

式中Ad——局部承压面积,为椭圆形,形心与锚圈中心重合,故

式中:Ahe——混凝土核心面积,对于椭圆形承压底面积,可取等于[长轴][短轴]面积范围以内的间接钢筋所包罗的面积,由图2.22并参照图2.18得:

根据《公路桥规》的规定,上式第二项不应超过第一项底50%。现第二项值为452.18×103N>第一项值为268.30×103。则上式第二项值取第一项值的50%,则有总抗力:

(不满足要求)

现在改用不提前张拉,则Ra23Mpa,故有

由于两值接近,故基本满足要求。

2.局部承压抗裂验算

由式(10-7)有

2.22 锚固区图式

式中:——单束传力锚固时的预加力,即565.20KN

——系数:

对于圆形承压面积V2

A——局部承压构件的最小轴剖面面积(扣除孔道面积):

Ag——通过面积A的间接钢筋的面积:

(不满足要求)

因此可以将间接钢筋的直径由φ8增加到φ12,并应待混凝土达到100%设计强度(40号)时才允许张拉,此时Rl=2.15Mpa,于是

(通过)

同理,可对34号束进行局部承压计算。

(十四主梁变形(挠度)计算

根据主梁截面在使用阶段混凝土正应力验算结果,可知主梁属于部分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即主梁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截面不开裂。

1.短期荷载作用下主梁挠度验算

主梁计算跨径L19500mm40号混凝土弹性模量Eh=3.3×104Mpa。由表17可见,主梁在各控制截面的惯性矩各不相同,这里为了简化,取L/4处截面惯性矩I。=96.852×109mm4作为全梁的平均值来计算。

由式(13-86)可得到主梁挠度的验算式为

现将汽车荷载、挂车荷载视为均布荷载(等代荷载集度q)作用在主梁上,则主梁跨中挠度系数(查《结构设计原理》13-3)。

1)汽车荷载引起的主梁挠度

不计冲击系数时的汽-20级静活载弯矩为:

其中:788.337kNm由表2.10得到。

由汽车荷载引起的简支梁跨中截面的挠度为

2)挂车荷载引起的主梁挠度

2.拱度设置计算

1反拱度计算

采用L/4截面处的永存预加力矩作为全梁的平均预加力矩计算值,即在使用阶段的预加力矩为:

则主梁反拱度(跨中截面)计算为

2)由梁自重和二期恒载作用引起的挠度

3)使用荷载作用下主梁跨中变形

故不另设预拱度。

3.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由前计算得到徐变系数,则由式(13-89)得到

三、行车道板计算

1设计资料

T梁翼板构成铰接悬臂板,荷载为汽-20级和挂车-100级。桥面铺装为20号混凝土,容重为25kN/m3,主梁为40号混凝土,容重为25kN/m3。铺装为两层,各为7cm12.3cm

2恒载及其内力(以纵向1m宽的板条进行计算)

1每延米板上的恒载g

桥面铺装层

T梁翼板自重

合计:

2每延米宽板条的恒载内力

弯矩

剪力

3汽车-20级产生的内力

将加重车后轮作用于铰缝中轴上(见图3.1),后轴作用力为P2×120kN,轮压分布宽度如图3.2所示。对于汽车-20级加重车后轮的着地长度为(由《桥规》查得),则得:

3.1 悬臂板计算图式

荷载对于悬臂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

冲击系数

作用于每延米宽板条上的弯矩为:

作用于每延米宽板条上的剪力为:

4.挂车-100产生的内力

对于挂车-100车轮的轴重为P250kN,着地长度为(由《桥规》查得)。车轮在板上的布置及其压力分布图形如图3.3所示,则:

3.2 汽车-20级计算图式

铰缝处纵向2个车轮对于悬臂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为:

悬臂根部处的车轮尚有宽度为的部分轮压作用:

轮压面上的荷载对悬臂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为:

轮压面上的荷载并非对称于铰缝轴线,为简化计算,这里还是偏安全地按悬臂梁来计算内力。

最后可得悬臂根部每米板宽的弯矩为(图3.4):

3.3 挂车-100计算图式

3.4 悬臂上荷载图式

作用在每米板条尚的剪力为:

5荷载组合

+汽:

(恒+挂)

所以,行车道板的设计内力为:

(由汽-20控制)

(由挂-100控制)

6钢筋配置

改设计的行车道板属于单向板,在长跨方向只需要布置分布钢筋即可。

四、重力式桥台设计

设计资料

桥梁上部结构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型梁。采用重力式U形桥台,标准跨径Lb20m,计算跨径19.5m,摆动支座,桥面净宽为桥面宽度为净7+2×0.75m。设计荷载为汽-20级,挂-100,人群荷载为3.0kN/m2。材料:台帽为20号钢筋混凝土台身为7.5号浆砌片石,,基础为15号混凝土,;后台填土内摩擦角,内聚力,容重,地基容许承载力(砂性土)。基础底埋置深度为1m

(二)设计方法与内容

1桥台尺寸拟定

按《公路设计手册》(墩台与基础)的规定,初步拟定桥台尺寸如图4.1所示。

4.1 桥台尺寸

2.截面几何性质

1台身底面

截面面积

界面重心位置至前墙底边缘之距

惯性矩

2基础底面

底面积

界面模量

核心半径

3荷载计算及荷载组合

1恒载计算

1)上部结构支座反力

支座反力着力点至基底形心轴距离

支座反力着力点至台身底形心轴距离:

2)台身、侧墙及填土恒载计算(表4.1

恒载计算 4.1

序号

计 算 式

恒载

对基底中心轴偏心距

弯距

对台身底

中心轴偏心距

弯 距

一、台身

1

376.10

2.17

816.14

1.47

552.87

2

41.44

1.68

69.62

0.98

40.61

3

198.11

1.055

209.00

0.355

70.33

4

30.81

1.005

39.00

0.305

11.84

5

1527.93

1.305

1993.94

0.605

924.40

6

983.14

0.212

208.42

-0.488

-479.77

二、侧墙及填土

7

412.76

-0.23

-94.93

-0.93

-383.87

440.74

-0.23

-101.37

-0.93

-409.89

8

1804.66

-1.933

-3488.41

-2.633

-4751.67

1277.10

-1.933

-2468.63

-2.633

-3362.60

9

87.98

-4.068

-357.90

-4.7068

-414.10

21.40

-3.293

-70.47

(襟边以上土重)

10

527.32

-3.776

-1991.16

-4.476

-2360.28

106.83

3.26

-348.27

合 计

3)基础恒载计算:

对基底中心轴之弯矩为:

2土压力计算

土压力按台背竖直,台后填土水平,按朗金土压力理论计算。

(1)台后填土表面无活载时土压力计算:

水平作用的主动土压力:

基底:

台身底:

合力作用点距基底面的距离:

合力作用点距台身底面的距离:

竖直方向的土压力在计算台身恒载时已考虑。

(2)台后填土表面有汽车荷载时:

破坏棱体长

基底:

台身底:

破坏棱体内只能布置一辆重车的两组轴重(双行)

由汽车荷载换算为等代均布土层厚

基底:

台身底:

则台背在填土和车辆荷载共同作用下所引起的土为:

基底:

台身底:

合力作用点距基底面距离为:

合力作用点距台身底面距离为:

(3)台后填土表面有挂车时:

在破坏棱体上能容纳的挂车总重为:

基底:

台身底:

换算为等代均布土层厚

基底:

台身底:

合力作用点距台身底面距离为:

合力作用点距台身底面距离为:

台背填土及挂车共同作用下所引起的土压力:

基底:

台身底:

3车辆及人群荷载计算

(1)桥上有汽车荷载及人群荷载,后台无活载,获得最大支座反力的车队排列如图4.2(两行车队)

人群荷载支座反力:

4.2 汽-20级布载图式

支座反力作用点距基底形心轴距离为:

支座反力作用点距台身底形心轴距离为:

车辆及人对基底形心轴产生的力矩为:

车辆及人对台身底形心轴产生的力矩为:

汽车制动力按一辆重车的30%计算,摆动支座传递的制动力为:

2)桥上、台后均有汽车荷载及人群荷载、重车载台后。

此时,在重车及桥上车辆产生的支座反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较大的逆时针向力矩。其荷载布置如图4.3所示:

4.3 汽-20布载图式

汽车荷载引起的支座反力(二行汽车):

人群荷载引起的支座反力:

车辆及行人对基底形心轴产生的力矩为:

车辆及行人对台身底形心轴产生的力矩为:

相应的汽车制动力:

3)桥上有挂车荷载

全桥通行一辆,产生的最大支座反力的布置如图4.4所示。

4.4 挂-100布载图式

支座反力

对基底形心轴之矩

对台身底形心轴之力矩

4支座摩阻力

摆动支座摩擦系数,则

1)桥上有汽车和人群,台后无活载:

2)桥上和台后均有汽车和人群(重车载台后):

3)桥上台后均无车

5浮力计算

跨线桥,无河流,地基水位较低,无浮力。

6荷载组合

用于验算桥台身底截面的荷载组合

1)桥上有活载,后台无汽车荷载:

组合I(包括恒载、桥上活载及土压力)

组合II(主要设计组合加支座摩阻力)

2)桥上有活载,后台也有汽车荷载:

组合I

组合II

3)桥上无活载,台后有汽车荷载

组合I

组合II

4)桥上无挂车,后台有挂车

组合III(验算组合)

5)桥上有挂车,后台无挂车

组合III

6)无上部结构时

组合Ⅳ(施工组合)

用于验算基底的荷载组合

1)桥上有活载,后台无汽车荷载

组合I(包括恒载、桥上活载及土压力)

组合II(主要设计组合加支座摩阻力)

2)桥上有活载,后台也有汽车荷载

组合I

组合II

3)桥上无活载,后台有汽车荷载

组合I

组合II

4)桥上无挂车,后台有挂车

组合III(验算组合)

5)桥上有挂车,后台无挂车

组合III

6)无上部结构时

组合Ⅳ(施工组合)

7荷载组合汇总表

1)用于验算桥台身底截面的荷载组合汇总表(见表4.2

桥台身底截面荷载组合汇总 4.2

桥上有活载,台后无汽车荷载

组合I(主要)

11291.32

1733.65

4202.61

组合II(附加)

11291.32

1837.05

4894.38

桥上有活载,台后也有汽车荷载

组合I(主要)

11025.39

2048.78

4938.53

组合II(附加)

11025.39

2174.88

5541.33

桥上无活载,台后有汽车荷载

组合I(主要)

10484.78

2084.78

5508.88

组合II(附加)

10484.78

2147.85

5930.82

桥上无挂车,台后有挂车

组合III(验算)

10484.78

1798.10

5450.30

桥上有挂车,台后无挂车

组合III(验算)

11655.04

1733.65

5670.42

无上部结构

组合Ⅳ(施工)

9403.58

1733.65

8045.95

2)用于验算基础底面的荷载组合汇总表(表4.3

基础底面荷载组合汇总 4.3

桥上有活载,台后无汽车荷载

组合I(主要)

10678.47

1567.24

1579.68

组合II(附加)

10678.47

1641.1

2221.52

桥上有活载,台后也有汽车荷载

组合I(主要)

10488.52

1818.07

2380.60

组合II(附加)

10488.52

1882.43

2939.89

桥上无活载,台后有汽车荷载

组合I(主要)

10102.37

1818.07

1702.91

组合II(附加)

10102.37

1863.12

2094.39

桥上无挂车,台后有挂车

组合III(验算)

10102.37

1957.39

2326.29

桥上有挂车,台后无挂车

组合III(验算)

10938.27

1567.24

2035.63

无上部结构

组合Ⅳ(施工)

9201.37

1567.24

1012.63

4台身底截面强度和偏心验算(见表4.4

强度和偏心验算 4.4

荷载组合情况

桥上有活载,台后也有汽车荷载(组合I

11025.39

4938.53

0.448

1.545

11025.39

0.930

47882.92

桥上无荷载,台后有汽车荷载(组合I

10484.78

5508.88

0.525

1.545

10484.78

0.906

46647.23

桥上有挂车,台后无挂车(组合III

11655.04

5670.42

0.487

1.854

9324.03

0.918

47265.08

无上部结构(组合Ⅳ)

9403.58

8054.95

0.856

1.854

7522.86

0.779

40108.38

注:组合Ⅰ时:0.51,组合Ⅲ、Ⅳ时, 0.60.83.09m,台高不足20m1当计算跨径小于50m时,取1

5基底应力及偏心验算(见表4.5

应力及偏心验算 4.5

荷载组合情况

桥上有活载,台后无汽车荷载(组合I

10678.47

1578.68

0.148

1.132

193.28

1.25×455.09

桥上有活载,台后也有汽车荷载(组合I

10488.52

2380.60

0.227

1.132

201.58

1.25×455.09

桥上有活载,台后也有汽车荷载(组合II

10488.52

2939.89

0.280

1.132

209.49

1.25×455.09

桥上有挂车,台后无挂车(组合III

10938.27

2035.63

0.186

1.132

203.90

1.25×455.09

无上部结构(组合Ⅳ)

9201.37

-10102.63

0.110

0.849

161.62

1.25×455.09

注:

(桥台仅受永久荷载);(桥台受永久荷载、可变荷载时)。

6桥台基础抗倾覆与抗滑动稳定性验算

1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抗倾覆稳定系数由为最大值时控制设计,通过对表4.2的结果分析可知,由“桥上有活载,台后也有汽车荷载”控制设计:

主要组合:(组合I

附加组合(组合II

均满足要求。

2抗滑动稳定系数验算

基底为砂类土,

通过对表33分析可知,主要荷载组合由“桥上无活载,台后有汽车荷载”的组合I控制设计,验算组合由“桥上无挂车,台后由挂车”的组合III控制设计:

主要组合:

验算组合:

均满足要求。

五、重力式桥墩设计

(一)设计资料

桥上部结构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型梁。标准跨径Lb20.00m,计算跨径L19.50m。摆动支座,桥面宽度为净7+2×0.75m,设计荷载为汽-20,挂-100,人群荷载为3.0kN/m2。墩帽为20号钢筋混凝土墩身为7.5号浆砌片石、块石,,基础为15号混凝土,。桥梁位于高速公路上,桥下无河流。

(二)设计方法与内容

1桥墩尺寸拟定、截面面积及几何性质

1桥墩整体尺寸、墩帽平面尺寸

初步拟定桥墩整体尺寸(如图5.1所示)和墩帽平面尺寸(如图5.2上图所示)。

2)截面面积及几何性质

1)墩身底截面(图5.2

5.1 桥墩整体尺寸

5.2 墩帽平面尺寸

5.3 基础底面

惯性矩

2)基础底面(图5.3

截面模量

核心半径

2荷载计算

1恒载计算

1)上部构造恒载:

由主梁计算可知:主梁预制时的自重,栏杆、人行道、桥面铺装,那么五根主梁以及桥面铺装、人行道和栏杆等每延米重量为,每跨共重1802kN,那么作用于一个桥墩所有支座上的反力共计:901

2)桥墩恒载计算(表5.1

桥墩恒载 5.1

部位

 

体积

m3

容重(kN/ m3

重力

kN

墩帽

3.40

25

85

墩身

59.73

22

1314

上层基础

9.72

23

223.6

下层基础

12.66

23

291.26

基础台阶上土重力

2.94

17

49.98

总重

1963.84

2车辆荷载计算

1)相邻两孔均有一行汽车(图5.4

由图5.4布载形式得:

5.4 汽车布载形式

2)一孔上有一行汽车(图5.5

由图5.5的布载形式得:

5.5 汽车布载形式

3)汽车横向排列(图5.6

在桥的横截面上,汽车靠一边行驶时,两行汽车荷载的合力偏离桥梁中线:,一行荷载的合力偏离桥梁中线

5.6 汽车横向布载

3人群荷载计算(图5.6

每一孔每边人行道上的人群荷载对桥墩支点的反力

一边人行道上的荷载合力偏离桥梁中线

4挂车荷载计算(图5.7

全桥只允许通行一辆(单孔加载)

由图5.7布载形式得:

靠一边行驶时,(即横向偏载),荷载合力偏离桥梁中线

5.7 挂车布载形式

5风力

1)横向风力

桥墩

基本风压值采用

设计风速频率换算系数取

风载体型系数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地形地理条件系数

横向风压为:

作用于墩帽上的风力:

作用点距基础底面的距离为:5.310.156.15m

作用点距墩身底面的距离为:6.1515.15m

作用在墩身上的风力:

作用点距基础底面的距离为:2.40613.046m

作用点距墩身底面的距离为:2.046m

上部结构:支座高度360mm(摩擦系数0.05);

桥梁及人行道高1.6m;

栏杆高度1.0m

作用在相邻两孔各半跨上的风力都传递到桥墩上。

栏杆上的风力:栏杆迎风面积折减系数取0.2

作用点距基础底面的距离为:

作用点距墩身底面的距离为:

8.7617.76m

桥梁及人行道上的风力为:

实体式梁迎风面积折减系数取1.0

作用点距基底面距离为:

作用点距墩身底面距离为:

8.261.07.26m

2)纵向风力(顺桥方向)

迎风面积折减系数为0.7

桥墩:

作用于墩帽上的风力:

作用于桥墩上的风力:

桥梁纵向风力(忽略不计)

6汽车制动力

按计算跨径内汽车荷载排布轴重的10%计:

或者:,取

简支梁摆动支座应计算的制动力

制动力的着力点在桥面以上1.2m,墩台计算时,可移至摆动支座的底板面上而不计其产生的力矩,即移至墩帽顶端,所以其作用点距基底6.3m;距墩身底为5.3m

7支座摩阻力

相邻两孔跨径相等,由温度产生的支座摩阻力可相互抵消,故不考虑支座摩阻力影响。

3荷载组合

1用于墩身底验算的荷载组合

1)组合I(主要设计组合)

①顺桥方向

双孔满载:(上部结构重力+墩身重力+双孔汽车荷载支座反力+双孔人群荷载支座反力)

单孔满载:(上部结构重力+桥墩重力+单孔汽车荷载支座反力+单孔人群荷载支座反力)

②横桥方向

双孔荷载:

双孔单行汽车单行人群荷载:

2)组合II(附加设计组合)

①顺桥方向

双孔满载加风力和汽车制动力:

单孔满载加风力和汽车制动力:

②横桥方向

双孔单行汽车单行人群:上部结构重力+墩身重力+双孔单行汽车支反力+双孔单行人群支反力+风力(墩帽、墩身)

3)组合III(验算组合)

①顺桥方向

上部结构重力+墩身重力+挂车荷载支反力

②横桥方向

2用于基底验算的荷载组合

1)组合I(主要设计组合)

①顺桥方向

双孔满载:(上部结构重力+桥墩重力+双孔汽车支反力+双孔边人群支反力

单孔满载:(上部结构重力+桥墩重力+单孔汽车支反力+单孔双边人群支反力)

②横桥方向

双孔满载:

双孔单行汽车单行人群荷载

2)组合II(附加设计组合)

①顺桥方向

双孔满载加风力和汽车制动力

单孔满载加风力和汽车制动力

空载高水位(浮力)+风力+汽车制动力

4.4为墩身风力,桥下无水流,故浮力为0

②横桥方向

双孔单行汽车单行人群+风力+水压力

(水压力为0

3)组合III(验算组合)

①顺桥方向

②横桥方向

4荷载汇总表

1用于墩身底验算的荷载组合汇总表(见表5.2

荷载组合汇总 5.2

组合

荷载内容

顺桥方向

横桥方向

I

双孔满载

4965.54

121.2

0

4965.54

547.9

0

单孔满载

4736.36

375.97

0

双孔单行汽车单行人群

4403.37

1294.3

0

II

双孔满载+风力+汽车制动力

4965.54

302.66

38.03

单孔满载+风力+汽车制动力

4736.36

557.43

38.03

双孔单行车单行人+风力+水压力

4403.37

1542.06

35.00

III

验算荷载

5040.2

503.57

0

5040.2

1378.8

0

2于基底验算的荷载组合汇总表(见表5.3

荷载组合汇总 5.3

载内容

顺桥方向

横桥方向

I

双孔荷载

4568.94

86.54

0

4568.94

391.369

0

单孔荷载

4405.24

268.55

0

双孔单行汽车单行人群

4167.39

924.48

0

II

双孔满载+风力+汽车制动力

4568.94

243.32

27.17

单孔满载+风力+汽车制动力

4405.24

425.33

27.17

空载(高水位)+风力+汽车制动力

3765.84

156.78

27.165

双孔单行车、人群+风力+水压力

4167.39

1126.46

25.00

III

验算荷载

4622.25

359.69

0

4622.25

984.87

0

5.2、表5.3说明:在计算附加组合时,应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021-89)(表2-1-3)中所列的其它可变荷载不同时组合表的原则进行荷载组合。在计算中,根据实践经验,对明显不控制设计的组合可以不进行计算。但应谨慎从事,防止漏算控制设计的组合。

5墩身截面强度及偏心验算

1顺桥方向(见表5.4

截面强度验算及偏心验算 5.4

荷载组

合情况

双孔布载

双孔满载

4965.54

121.2

0.024

0.0.408

4965.54

1.00

26015.63

双孔满载+

风力+

制动力

4965.54

302.66

0.061

0.489

3972.43

0.999

26015.62

双孔单行

汽车单

行人群

单孔布载

单孔满载

4736.36

375.97

0.079

0.408

4736.36

0.999

26015.61

单孔满载+

风力+

动力

4736.36

557.43

0.118

0.489

3789.09

0.999

26015.60

验算荷载

5040.2

503.57

0.099

0.489

4032.16

0.999

26015.59

注:组合I组合IIIII,墩高不足20,取1.0

为材料或砌体安全系数,为截面形状系数,为截面或换算截面重心至偏心方向截面边缘的距离,为荷载组合系数,荷载安全系数,结构的重要性系数,当计算跨径<50时,取1

2横桥方向(见表5.5

截面强度验算及偏心验算 5.5

荷载组合情况

双孔满载

4965.54

547.9

0.110

2.158

4965.54

1.000

26015.63

验算荷载

5040.2

1378.8

0.274

2.589

4032.16

0.999

25989.61

双孔单行车、人群+风力+压力

4403.37

1542.06

0.350

2.589

3522.70

0.999

26013.02

注:其余同上表注。

6基底面应力及偏心验算

1顺桥方向(见表5.6

基底应力及偏心验算 5.6

荷载组合情况

双孔满载

双空满载

4568.94

86.54

0.019

双空满载+风力+

制动力

4568.94

243.32

0.053

双孔单行汽车单行人群

单孔布载

单孔满载

4405.24

268.55

0.061

单孔满载+风力+制动力

4405.24

425.33

0.097

空载

空载+风力+制动力

3765.84

156.78

0.042

验算荷载

4622.25

359.69

0.078

注:

其中

所以,土层为细砂密实土。上面各数值及公式参照《基础工程》

下面用桥博士验算基底应力,这里取验算荷载验算。

软件截图如下:

<<桥梁博士>>---基础计算系统输出

文档文件: E:\田轩\123\基底面验算.sdp

文档描述: 12

任务标识: 12

计算类别: 整体基础基底计算

------------------------------------------------------------

数据:

基底宽度B = 2.630, H = 9.630 m

外力 力臂 方向

4622.250 0.078 竖向

合计:竖向力N = 4622.3 KN, 水平力 H = 0.0 KN, 弯矩 M = 360.5 KN-m

------------------------------------------------------------

基底应力验算:

基础最大应力Sx=191.37 <= 374.95 满足!

基础最小应力Sx=173.63 >= 0.0 满足

------------------------------------------------------------

计算成功完成

2横桥方向(见表5.7

基底应力及偏心验算 5.7

荷载组合情况

双孔满载

4568.94

391.369

0.0857

验算荷载

4622.25

984.87

0.2131

双孔单行车、人群

4167.39

924.48

0.2218

注:

<<桥梁博士>>---基础计算系统输出

文档文件: E:\田轩\123\基底面验算.sdp

文档描述: g

任务标识: g

计算类别: 整体基础基底计算

------------------------------------------------------------

数据:

基底宽度B = 2.630, H = 9.630 m

外力 力臂 方向

4622.250 0.213 竖向

合计:竖向力N = 4622.3 KN, 水平力 H = 0.0 KN, 弯矩 M = 985.0 KN-m

------------------------------------------------------------

基底应力验算:

基础最大应力Sx=206.74 <= 374.95 满足!

基础最小应力Sx=158.27 >= 0.0 满足

------------------------------------------------------------

计算成功完成

7桥墩稳定性验算

1顺桥向

(1)抗倾覆稳定系数验算

抗倾覆稳定系数由为最大值时控制设计。

由表5.3可知:主要荷载组合由“单孔满载”控制设计:

附加组合由“单孔满载+风力+汽车制动力”时控制:

均满足要求。

2)抗滑动稳定系数验算

地基土为密实细砂土,查《桥规》可知,此时由附加组合“空载+风力+汽车制动力”时控制设计:

满足要求。

2横桥向

1)抗倾覆稳定系数验算

基底横桥向抗倾覆稳定由“双孔单行汽车单行人群+风力”时最为不利。

满足要求

2)抗滑动稳定系数验算

均满足要求。

【1】 姚玲森:《桥梁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1984

【2】 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3】 高大钊:《土质学与土力学》(第三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4】 冯忠居:《基础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5】 孙训方、方孝叔、关来泰:《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7 贾金青、陈凤山:《桥梁工程设计计算方法及应用》,中国建筑出版社,2002

【8】 易建国:《桥梁计算示例集》,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9】 袁伦一:《连续桥梁简支梁桥墩台计算实例》,1994

【10】“公路桥涵设计手册”编委会:《公路桥涵设计手册》,1991

11浙江交通局三结合编写组:《梁桥与墩台》,人民交通出版社,1978

12公路桥涵设计手册编写组:《墩台和基础》,人民交通出版社,1978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1981

经过将近个月的毕业设计,我们将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重新整理、融合然后直接运用于设计之中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毕业设计的完成,得到了许多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大力支持,让我有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将此次毕业设计做好。在此,我要用我最衷心的感谢,送给每一个在设计上给过我帮助的人。特别是指导老师××自始至终都给予了我特别的指导,并仔细认真地对毕业设计进行了详尽的评阅与修改。可以说,没有指导老师的关心、指导与鼓励,就不可能有本设计的诞生。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动了我,在此我向他致意最崇高的敬意和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外,在我大学四年期间,还受到许多任课老师的精心栽培,特别路桥教研室的老师们,比如××老师、××老师,让我再次向这些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愿所有恩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美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d353dd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86.html

《35米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上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