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来激荡人心的精彩讲话-中国卷_第八章 飘荡在学校里的高昂旋律 --校园讲话-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民族之魂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218 背景资料

1927718日,国民政府广州市教育局在广州市立师范学校礼堂主办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在开幕式上,当时的广州市市长林云陔、教育局长刘懋初等均在会上打着"学术"旗号作反共演说。当时也"邀请"学者演讲,鲁迅的这篇演讲正是针对林云陔、刘懋初之流的言论所作。

讲话实录

我今天所讲的,就是黑板上写着的这样一个题目。

中国文学史,研究起来,可真不容易,研究古的,恨材料太少,研究今的,材料又太多,所以到现在,中国较完全的文学史尚未出现。今天讲的题目是文学史上的一部分,也是材料太少,研究起来很有困难的地方。因为我们想研究某一时代的文学,至少要知道作者的环境、经历和著作。

汉末魏初这个时代是很重要的时代,在文学方面掀起一个重大的改变,因当时正在黄巾和董卓大乱之后,而且又是党锢的纷争之后,这时曹操出来了--不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现在我们再看历史,在历史上的记载和论断有时也是极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因为通常我们晓得,某朝的年代长一点,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点,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为什么呢?因为年代长了,做史的是本朝人,当然恭维本朝的人物,年代短了,做史的是别朝人,便很自由地贬斥其异朝的人物,所以在秦朝,差不多在史的记载上半个好人也没有。曹操在史上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说坏话的公例。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研究那时的文学,现在较为容易了,因为已经有人做过工作:在文集一方面有清严可编辑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晋南北朝文》。其中于此有用的,是《全汉文》《全三国文》《全晋文》

在诗一方面有丁福保编辑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丁福保是做医生的,现在还在。

辑录关于这时代的文学评论有刘师培编的《中国中古文学史》这本书是北大的讲义,刘先生已去世,此书由北大出版。

上面三种书对于我们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能使我们看出这时代的文学的确有点异彩。

我今天所讲,倘若刘先生的书里已详的,我就略一点;反之,刘先生所略的,我就较详一点。

董卓之后,曹操专权。在他的统治之下,第一个特色便是尚刑名。他的立法是很严的,因为当大乱之后,大家都想做皇帝,大家都想叛乱,故曹操不能不如此。曹操曾自己说过:"倘无我,不知有多少人称王称帝!"这句话他倒并没有说谎。因此之故,影响到文章方面,成了清峻的风格--就是文章要简约严明的意思。

此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尚通脱。他为什么要尚通脱呢?自然也与当时的风气有莫大的关系。
因为在党锢之祸以前,凡党中人都自命清流,不过讲""讲得太过,便成固执,所以在汉末,清流的举动有时便非常可笑了。

比方有一个有名的人,普通的人去拜访他,先要说几句话,倘这几句话说得不对,往往会遭倨傲的待遇,叫他坐到屋外去,甚而至于拒绝不见。

又如有一个人,他和他的姊夫是不对的,有一回他到姊姊那里去吃饭之后,便要将饭钱算回给姊姊。她不肯要,他就于出门之后,把那些钱扔在街上,算是付过了。个人这样闹闹脾气还不要紧,若治国平天下也这样闹起执拗的脾气来,那还成什么话?所以深知此弊的曹操要起来反对这种习气,力倡通脱。通脱即随便之意。此种提倡影响到文坛,便产生多量想说什么便说什么的文章。

更因思想通脱之后,废除固执,遂能充分容纳异端和外来的思想,故孔教以外的思想源源引入。

总括起来,我们可以说汉末魏初的文章是清峻,通脱。在曹操本身,也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可惜他的文章传的很少。他胆子很大,文章从通脱得力不少,做文章时又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

所以曹操征求人才时也是这样说,不忠不孝不要紧,只要有才便可以。这又是别人所不敢说的。曹操做诗,竟说是"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他引出离当时不久的事实,这也是别人所不敢用的。还有一样,比方人死时,常常写点遗令,这是名人的一件极时髦的事。当时的遗令本有一定的格式,且多言身后当葬于何处何处,或葬于某某名人的墓旁;操独不然,他的遗令不但没有依着格式,内容竟讲到遗下的衣服和伎女怎样处置等问题。

陆机虽然评曰"贻尘谤于后王",然而我想他无论如何是一个精明人,他自己能做文章,又有手段,把天下的方士文士统统搜罗起来,省得他们跑在外面给他捣乱。所以他帷幄里面,方士文士就特别地多。

孝文帝曹丕,以长子而承父业,篡汉而即帝位。他也是喜欢文章的。其弟曹植,还有明帝曹叡,都是喜欢文章的。不过到那个时候,于通脱之外,更加上华丽。丕著有《典论》,现已失散无全本,那里面说:"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典论》的零零碎碎,在唐宋类书中;一篇整的《论文》,在《文选》中可以看见。

后来有一般人很不以他的见解为然。他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当时那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用近代的文学眼光看来,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所以曹丕做的诗赋很好,更因他以""为主,故于华丽以外,加上壮大。归纳起来,汉末、魏初的文章,可说是:"清峻,通脱,华丽,壮大。"在文学的意见上,曹丕和曹植表面上似乎是不同的。曹丕说文章事可以留名声于千载;但子建却说文章小道,不足论的。据我的意见,子建大概是违心之论。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子建的文章做得好,一个人大概总是不满意自己所做而羡慕他人所为的,他的文章已经做得好,于是他便敢说文章是小道;第二,子建活动的目标在于政治方面,政治方面不甚得志,遂说文章是无用了。

曹操曹丕以外,还有下面的七个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刘桢,都很能做
文章,后来称为"建安七子"。七人的文章很少流传,现在我们很难判断;但,大概都不外是"慷慨""华丽"罢。华丽即曹丕所主张,慷慨就因当天下大乱之际,亲戚朋友死于乱者特多,于是为文就不免带着悲凉,激昂和"慷慨"了。

七子之中,特别的是孔融,他专喜和曹操捣乱。曹丕《典论》里有论孔融的,因此他也被拉"建安七子"一块儿去。其实不对,很两样的。不过在当时,他的名声可非常之大。孔融作文,喜用讥嘲的笔调,曹丕很不满意他。孔融的文章现在传的也很少,就他所有的看起来,我们可以瞧出他并不大对别人讥讽,只对曹操。比方操破袁氏兄弟,曹丕把袁熙的妻甄氏拿来,归了自己,孔融就写信给曹操,说当初武王伐纣,将妲己给了周公了。操问他的出典,他说,以今例古,大概那时也是这样的。又比方曹操要禁酒,说酒可以亡国,非禁不可,孔融又反对他,说也有以女人亡国的,何以不禁婚姻?其实曹操也是喝酒的。我们看他的"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诗句,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他的行为会和议论矛盾呢?此无他,因曹操是个办事人,所以不得不这样做;孔融是旁观的人,所以容易说些自由话。曹操见他屡屡反对自己,后来借故把他杀了。他杀孔融的罪状大概是不孝。因为孔融有下列的两个主张:第一,孔融主张母亲和儿子的关系是如瓶之盛物一样,只要在瓶内把东西倒了出来,母亲和儿子的关系便算完了。第二,假使有天下饥荒的一个时候,有点食物,给父亲不给呢?孔融的答案是:倘若父亲是不好的,宁可给别人。--曹操想杀他,便不惜以这种主张为他不忠不孝的根据,把他杀了。倘若曹操在世,我们可以问他,当初求才时就说不忠不孝也不要紧,为何又以不孝之名杀人呢?然而事实上纵使曹操再生,也没人敢问他,我们倘若去问他,恐怕他把我们也杀了!与孔融一同反对曹操的尚有一个祢衡,后来给黄祖杀掉的。祢衡的文章也不错,而且他和孔融早是"以气为主"来写文章的了。故在此我们又可知道,汉文慢慢壮大起来,是时代使然,非专靠曹操父子之功的。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

这样下去一直到明帝的时候,文章上起了个重大的变化,因为出了一个何晏。

何晏的名声很大,位置也很高,他喜欢研究《老子》和《易经》。至于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那真相现在可很难知道,很难调查。因为他是曹氏一派的人,司马氏很讨厌他,所以他们的记载对何晏大不满。因此产生许多传说,有人说何晏的脸上是搽粉的,又有人说他本来生得白,不是搽粉的。但究竟何晏搽粉不搽粉呢?我也不知道。

但何晏有两件事我们是知道的。第一,他喜欢空谈,是空谈的祖师;第二,他喜欢吃药,是吃药的祖师。此外,他也喜欢谈名理。

他身子不好;因此不能不服药。他吃的不是寻常的药,是一种名叫"五石散"的药。

"五石散"是一种毒药,是何晏吃开头的。汉时,大家还不敢吃,何晏或者将药方略加改变,便吃开头了。五石散的基本,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怕还配点别样的药。但现在也不必细细研究它,我想各位都是不想吃它的。

从书上看起来,这种药是很好的,人吃了能转弱为强。因此之故,何晏有钱,他吃起来了;大家也跟着吃。那时五石散的流毒就同清末的鸦片的流毒差不多,看吃药与否以分阔气与否的。现在由隋巢元方做的《诸病源候论》的里面可以看到一些。据此书,可知吃这药是非常麻烦的,穷人不能吃,假使吃了之后,一不小心,就会毒死。先吃下去的时候,倒不怎样的,后来药的效验即显,名曰"散发"倘若没有"散发"就有弊而无利。因此吃了之后不能休息,
非走路不可,因走路才能"散发",所以走路名曰"行散"。比方我们看六朝人的诗,有云:"至城东行散"就是此意。后来做诗的人不知其故,以为"行散"即步行之意,所以不服药也以"行散"二字入诗,这是很笑话的。

走了之后,全身发烧,发烧之后又发冷。普通发冷宜多穿衣,吃热的东西。但吃药后的发冷刚刚要相反:衣少,冷食,以冷水浇身。倘穿衣多而食热物,那就非死不可。因此五石散一名寒食散。只有一样不必冷吃的,就是酒。

吃了散之后,衣服要脱掉,用冷水浇身;吃冷东西;饮热酒。这样看起来,五石散吃的人多,穿厚衣的人就少;比方在广东提倡,一年以后,穿西装的人就没有了。因为皮肉发烧之故,不能穿窄衣。为预防皮肤被衣服擦伤,就非穿宽大的衣服不可。现在有许多人以为晋人轻裘缓带,宽衣,在当时是人们安逸的表现,其实不知他们是吃药的缘故。一班名人都吃药,穿的衣都宽大,于是不吃药的也跟着名人,把衣服宽大起来了!

还有,吃药之后,因皮肤易于磨破,穿鞋也不方便,故不穿鞋袜而穿屐。所以我们看晋人的画像或那时的文章,见他衣服宽大,不鞋而屐,以为他一定是很舒服,很飘逸的了,其实他心里都是很苦的。

更因皮肤易破,不能穿新的而宜于穿旧的,衣服便不能常洗。因不洗,便多虱。所以在文章上,虱子的地位很高,"扪虱而谈",当时竟传为美事。比方我今天在这里演讲的时候,扪起虱来,那是不大好的。但在那时不要紧,因为习惯不同之故。这正如清朝是提倡抽大烟的,我们看见两肩高耸的人,不觉得奇怪。现在就不行了,倘若多数学生,他的肩成为一字样,我们就觉得很奇怪了。

此外可见服散的情形及其他种种的书,还有葛洪的《抱朴子》

到东晋以后,作假的人就很多,在街旁睡倒,说是"散发"以示阔气。就像清时尊读书,就有人以墨涂唇,表示他是刚才写了许多字的样子。故我想,衣大,穿屐,散骃等,后来效之,不吃也学起来,与理论的提倡实在是无关的。

又因"散发"之时,不能肚饿,所以吃冷物,而且要赶快吃,不论时候,一日数次也不可定。因此影响到晋时"居丧无礼"--本来魏晋时,对于父母之礼是很繁多的。比方想去访一个人,那么,在未访之前,必先打听他父母及其祖父母的名字,以便避讳。否则,嘴上一说出这个字音,假如他的父母是死了的,主人便会大哭起来--他记得父母了--给你一个大大的没趣。晋礼居丧之时,也要瘦,不多吃饭,不准喝酒。但在吃药之后,为生命计,不能管得许多,只好大嚼,所以就变成"居丧无礼"了。

居丧之际,饮酒食肉,由阔人名流倡之,万民皆从之,因为这个缘故,社会上遂尊称这样的人叫作名士派。吃散发源于何晏,和他同志的,有王弼和夏侯玄两个人,与何晏同为服药的祖师。有他三人提倡,有多人跟着走。他们三人多是会做文章,除了夏侯玄的作品流传不多外,王何二人现在我们尚能看到他们的文章。他们都是生于正始的,所以又名曰"正始名士"但这种习惯的末流,是只会吃药,或竟假装吃药,而不会作文章。

东晋以后,不做文章而流为清谈,由《世说新语》一书里可以看到。此中空论多而文章少,
比较他们三个差得远了。三人中王弼二十余岁便死了,夏侯玄、何晏二人皆为司马懿所杀。因为他二人同曹操有关系,非死不可,犹曹操之杀孔融,也是借不孝做罪名的。

二人死后,论者多因其与魏有关而骂他,其实何晏值得骂的就是因为他是吃药的发起人。这种服散的风气,魏、晋,直到隋、唐,还存在着,因为唐时还有"解散方",即解五石散的药方,可以证明还有人吃,不过少点罢了。唐以后就没有人吃,其原因尚未详,大概因其弊多利少,和鸦片一样罢?

晋名人皇甫谧作一书曰《高士传》,我们以为他很高超。但他是服散的,曾有一篇文章,自说吃散之苦。因为药性一发,稍不留心,即会丧命,至少也会受非常地苦痛,或要发狂;本来聪明的人,因此也会变成痴呆。所以非深知药性,会解救,而且家里的人多深知药性不可。晋朝人多是脾气很坏,高傲,发狂,性暴如火的,大约便是服药的缘故。比方有苍蝇扰他,竟至拔剑追赶;就是说话,也要糊糊涂涂地才好,有时简直是近于发疯。但在晋朝更有以痴为好的,这大概也是服药的缘故。

魏末,何晏他们以外,又有一个团体新起,叫做"竹林名士",也是七个,所以又称"竹林七贤"正始名士服药,竹林名士饮酒。竹林的代表是嵇康和阮籍。但究竟竹林名士不纯粹是喝酒的,嵇康也兼服药,而阮籍则是专喝酒的代表。但嵇康也饮酒,刘伶也是这里面的一个。他们七人中差不多都是反抗旧礼教的。

这七人中,脾气各有不同。嵇阮二人的脾气都很大;阮籍老年时改得很好,嵇康就始终都是极坏的。

阮籍年青时,对于访他的人有加以青眼和白眼的分别。白眼大概是全然看不见眸子的,恐怕要练习很久才能够。青眼我会装,白眼我却装不好。

后来阮籍竟做到"口不臧否人物"的地步,嵇康却全不改变。结果阮得终其天年,而嵇竟丧于司马氏之手,与孔融何晏等一样,遭了不幸的杀害。这大概是因为吃药和吃酒之分的缘故:吃药可以成仙,仙是可以骄视俗人的;饮酒不会成仙,所以敷衍了事。

他们的态度,大抵是饮酒时衣服不穿,帽也不带。若在平时,有这种状态,我们就说无礼,但他们就不同。居丧时不一定按例哭泣;子之于父,是不能提父的名,但在竹林名士一流人中,子都会叫父的名号。旧传下来的礼教,竹林名士是不承认的。即如刘伶,他曾做过一篇《酒德颂》谁都知道他是不承认世界上从前规定的道理的,曾经有这样的事,有一次,有客见他,他不穿衣服。人责问他;他回答说,天地是我的房屋,房屋就是我的衣服,你们为什么进我的裤子中来?至于阮籍,就更甚了,他连上下古今也不承认,在《大人先生传》里有说:"天地解兮六合开,星辰陨兮日月颓,我腾而上将何怀?"他的意思是天地神仙,都是无意义的,一切都不要,所以他觉得世上的道理不必争,神仙也不足信,既然一切都是虚无,所以他便沉湎于酒了。然而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饮酒不独由于他的思想,大半到在环境。其时司马氏已想篡位,而阮籍名声很大,所以他讲话就极难,只好多饮酒,少讲话,而且即使讲话讲错了,也可以借醉得到人的原谅。只要看有一次司马懿求和阮籍结亲,而阮籍一醉就是两个月,没有提出的机会,就可以知道了。

阮籍作文章和诗都很好,他的诗文虽然也慷慨激昂,但许多意思都是隐而不显的。宋的颜延
之已经说不大能懂,我们现在自然更很难看得懂他的诗了。他诗里也说神仙,但他其实是不相信的。嵇康的论文,比阮籍更好,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嵇康做的《难自然好学论》,却道,人是并不好学的,假如一个人可以不做事而又有饭吃,就随便闲游不喜欢读书了,所以现在人之好学,是由于习惯和不得已。还有管叔蔡叔,是疑心周公,率殷民叛,因而被诛,一向公认为坏人的。而嵇康做的《管蔡论》,就也反对历代传下来的意思,说这两个人是忠臣,他们怀疑周公,是因为地方相距太远,消息不灵通。

不过何晏王弼阮籍嵇康之流,因为他们的名位大,一般的人们就学起来,而所学的无非是表面,他们实在的内心,却不知道。因为只学他们的皮毛,于是社会上便很多了没意思的空谈和饮酒。许多人只会无端的空谈和饮酒,无力办事,也就影响到政治上,弄得玩"空城计"毫无实际了。在文学上也这样,嵇康阮籍的纵酒,是也能作文章的,后来到东晋,空谈和饮酒的遗风还在,而万言的大文如嵇阮之作,却没有了。刘勰说:"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师心""使气"便是魏末晋初的文章的特色。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的精神灭后,敢于师心使气的作家也没有了。

到东晋,风气变了。社会思想平静得多,各处都夹入了佛教的思想。再至晋末,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文章便更平和。代表平和的文章的人有陶潜。他的态度是随便饮酒,乞食,高兴的时候就谈论和作文章,无尤无怨。所以现在有人称他为"田园诗人",是个非常和平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家常无米,就去向人家门口求乞。他穷到有客来见,连鞋也没有,那客人从家丁取鞋给他,他便伸了足穿上了。虽然如此,他却毫不为意,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自然状态,实在不易模仿。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而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的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现在有钱的人住在租界里,雇花匠种数十盆菊花,便作做诗,叫作"秋日赏菊效陶彭泽体"自以为合于渊明的高致,我觉得不大像。

陶潜生在晋末,是和孔融于汉末与嵇康于魏末略同,又是将近易代的时候。但他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表示,于是便博得"田园诗人"的名称。但《陶集》里有《述酒》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这样看来,可见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不过他的态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不至于招人注意罢了。还有一个原因,先已说过,是习惯。因为当时饮酒的风气相沿下来,人见了也不觉得奇怪,而且汉魏晋相沿,时代不远,变迁极多,既经见惯,就没有大感触,陶潜之比孔融嵇康平和,是当然的。例如看北朝的墓志,官位升进,往往详细写着,再仔细一看,他是已经经历过两三个朝代了,但当时似乎并不为奇。

据我的意思,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间世的,也是没有的。既然是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譬如墨子兼爱,杨子为我。墨子当然要著书;杨子就一定不著,这才是"为我"。因为若做出书来给别人看,便变成"为人"了。

由此可知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也不能忘掉"",这是他诗文中时时提起的。用别一种看法研究起来,恐怕也会成一个和旧说不同的人物罢。

自汉末至晋末文章的一部分的变化与药及酒之关系,据我所知的大概是这样。但我学识太少,没有详细的研究,在这样的热天和雨天费去了诸位这许多时光,是很抱歉的。现在这个题目
总算是讲完了。

经典解读

鲁迅的演讲,总是那么有趣、那么耐读。将一段古代文学史讲得如此深入浅出、趣味盎然,在现代中国学术讲坛上,也属不多见。鲁迅在1927年以魏晋文章为题目发表演讲,本身也是有深意的。1927年,国民革命以国共分裂告终,白色恐怖笼罩中国,鲁迅恰在此时辞去了中山大学的职位,他本人就处在一个敏感的地带。现实乖谬,但不能讲,只好讲历史;讲历史也不能直接评价政治,那么评价文学可也。鲁迅后来说过:"在广州之谈魏晋事,盖实有慨而言。"讲魏晋,探究中国历史易代之际、乱世之中的文人心态,既浇块垒,亦可借题发挥。在本文中,他例举了曹操和司马懿作为政治流氓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政治行为一方面是随意杀人;另一方面,是行为和议论相矛盾。魏晋以孝治天下,孔融和嵇康都是以"不孝"为罪名被杀的。"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呢?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曹操司马懿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这便是政治流氓的"德治"所以鲁迅讲的是文学,谈的却是政治和文学及文人的关系。讲演中时有双关,令人会心一笑。

名句赏析

"更因皮肤易破,不能穿新的而宜于穿旧的,衣服便不能常洗。因不洗,便多虱。所以在文章上,虱子的地位很高,'扪虱而谈',当时竟传为美事。比方我今天在这里演讲的时候,扪起虱来,那是不大好的。但在那时不要紧,因为习惯不同之故。这正如清朝是提倡抽大烟的,我们看见两肩高耸的人,不觉得奇怪。现在就不行了,倘若多数学生,他的肩成为一字样,我们就觉得很奇怪了。"
鲁迅的文章及演说的一大特点是犀利,另一大特点则是幽默。比如这段关于"扪虱而谈"的讲述,就足可以令人忍俊不禁。进而由古代的"扪虱"引申到近代的抽大烟,给学生们以更深层的启示。

2.民族之魂鲁迅:读书与革命 背景资料

1927116日,蒋介石已经窃取了北伐军的实权,他一方面利用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的力量,一方面却一再挑起事端,准备对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动手。当时,鲁迅是中山大学教务主任兼文学系主任。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对这一时局有着非常清楚的认识。鲁迅十分反对国民党反动势力鼓吹"国粹"提倡旧道德的作法,更加担心中国青年在读死书、"古书"中沉寂下去,因此,借中山大学开学典礼之机,作了这篇题为《读书与革命》的著名演讲。

讲话实录

现在我因为职务上的关系,不能不说几句话,可是有许多好的话,以前几位先生已经讲完了,我再没有什么话可讲了。我想中山大学,并不是今天开学的日子才起始的,三十年前已经有了。中山先生一生致力革命、宣传、运动,失败了又起来,这就是他的讲义。他用这样的讲
义教给学生,后来大家发表的成绩,即是现在的中华民国。中山先生给后人的遗嘱上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中山大学就是"努力"的一部分。为要贯彻他的精神,在大学里,就得如那标语所说,"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因为大学是叫青年来读书的。

本来,青年原应该都是革命的。因为在科学上已经证明:人类是进步的。以前有猿人,或者在五十万年以前吧--这是地质学上的事,我不大清楚,好在我们有地质学专家在这里,问一问便知道,--后来才有了猿人。虽然慢得很,但可见人本来是进化的前进的。前进即革命,故青年人原来应该是革命的。但后来便做不革命了,这是反乎本性的堕落,倘用了宗教家的话来说,就是:受了魔鬼的诱惑!因此,要恢复他的本性,便又另要教育、训练、学习去了。

中山大学不但要把不革命反革命的脾气去掉,还要想法子,引导人恢复本性,向前进行到革命的地方。

说革命是要有经验的,所以要读书。但这可很难说了。念书固可以念得革命,使他有清晰的、二十世纪的新见解。但,也可以念成不革命,念成反革命。因为所念的多属于这一类的东西,尤其是在中国念古书的特别多。

中山大学在广东革命政府之下,广东是革命青年最好的修养的地方,这不用多说了。至于中山大学同仁应共同负的使命,我想,是在中山大学的名目之下,本着同一的目标,引导许多青年往前进,格外努力。

然而有一层又很困难。这实在是中国青年最吃力的地方了,就是一方面要学习,一方面又要革命。

有许多早应该做的,古人没有动手做便放下了,于是都压在后人的肩膀上,后人要负担几千年积下来的责任。这重大的事,一时做不成,或者要分几代来做。

因此,青年们要读书不忘革命,的确是很吃苦,很吃力的了。但,在现在社会状况之下,又不能不这样。

青年应该放责任在自己身上,向前走,把革命的伟力扩大!

要改革的地方很多:现在地方上的一切还是旧的,这些都尚没有动手改革,我们看,对于军阀,已有黄埔军官学校同学去攻击他,打倒他了。但对于一切旧制度、宗法社会的旧习惯、封建社会的旧思想,还没有人向他们开火!

中山大学的青年,应该以从读书得来的东西为武器,向他们进攻--这是中大青年的责任。

经典解读

鲁迅之所以要弃医从文,为的就是要唤醒中国的民众,让他们不再麻木,让他们起来革命。青年是民族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只有青年人觉醒和进步,国家和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因此,鲁迅的第一职业是教师,第二职业才是作家。于是,当鲁迅看到一些青年在反动势力威迫下逐渐退缩,并消沉下去时,他痛心疾首。进而,在中山大学开学典礼上,他作了这篇
言辞犀利,直面社会现实的演说,体现了一个循循善诱的师长对青年学子们热切的关怀与殷切的期望。在演说中,鲁迅先生首先以孙中山先生的遗志激励学子,鼓励他们承担起"革命""读书"的双重责任,并热情呼吁青年们向前走,把革命的威力扩大,呼吁青年起来打倒腐朽的一切,向反动势力勇敢进攻。这篇演讲振聋发聩,激发广大青年投身革命的战斗热情,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名句赏析

"现在地方上的一切还是旧的,这些都尚没有动手改革,我们看,对于军阀,已有黄埔军官学校同学去攻击他,打倒他了。但对于一切旧制度、宗法社会的旧习惯、封建社会的旧思想,还没有人向他们开火!中山大学的青年,应该以从读书得来的东西为武器,向他们进攻--这是中大青年的责任。"
五四时期的青年是辛苦的,因为他们要一边读书一边革命;五·四时期的青年更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身处一个真正的思想上活跃自由,百家争鸣的时代,而且他们还有鲁迅先生这样的伟大导师。看看这段激情四溢的演讲词吧!还有什么样的语言更能够激发青年们的爱国热情和革命斗志呢?

3.开学术与自由之风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爱国要培养完全的人格 背景资料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绍兴县)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蔡元培开"学术""自由"之风,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杰出的教育家之一,不论是在教育制度的变革、教育机构的创设,还是教育思想的研究上,都有着了不起的贡献。

1902年,蔡元培和章炳麟在上海创办了爱国女校。1917年,已经是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回到上海爱国女校,对学生们发表了这篇名为《爱国要培养完全的人格》的精彩演讲。

讲话实录

本校初办时,在满清季年,含有革命性质。盖当时一般志士,鉴于满清政治之不良,国势日蹙,有如人之罹重病,恐其淹久而至不可救药,必觅良方以治之,故群起而谋革命。革命者,即治病之方药也。上海之革命团体,名中国教育会,革命精神所在,无论其为男为女,均应提倡,而以教育为根本。故女校有爱国女学,男校有爱国学社,以教育会会员担任办理之责,此本校校名之所由来也。其后几经变迁,男校因苏报案而解散;中国教育会,亦不数年而同志星散;唯女校存立至今。辛亥革命时,本校学生,多有从事于南京之役者,不可谓非教育之成效也。当满清政府未推倒时,自以革命为精神,然于普通之课程,仍力求完备,此犹家人一面为病者求医,一面于日常家事,仍不能不顾也。至民国成立,改革之目的已达,如病已医愈,不再有死亡之忧,则欲副爱国之名称,其精神不在提倡革命,而在养成完全之人格。盖国民而无完全人格,欲国家之隆盛,非但不可得,且有衰亡之虑焉。造成完全人格,使国家隆盛而不衰亡,真所谓爱国矣。完全人格,男女一也,兹特就女子方面讲述之。


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最要之事为运动。凡吾人身体与精神,均含一种潜势力,随外围之环境而发达。故欲其发达至何地位,即能至何地位。若有障碍而阻其发达,则萎缩矣。旧俗每为女子缠足,不许擅自出门行走,终日幽居,不使运动,久之性质自变为懦弱。光阴日消磨于装饰中,且养成依赖性,凡事非依赖男子不可。苟无男子可依赖,虽小事亦望而生畏,倘不幸地有战争之事,敌兵尚未至,畏而自尽者比比矣,又安望其抵抗哉!是皆不运动不发达其身体之故,卒养成懦弱性质,以减杀其自卫能力与胆量也。欧美各国女子,尚不能免此,况乎中国。闻本校有体育专修科,不特各科完备,且于拳术尤为注意,此最足为自卫之具,望诸生努力,切勿间断。即毕业之后,身任体操教员者,固应时时练习,即担任别种事业者,亦当时时练习。盖此等技术,不练则荒,久练益熟,获益匪浅也。

次在智育,智育则属精神方面。精神愈用愈发达,吾前已言及矣。盖人之心思细密,方能处事精详,而练习此心思使之细密,则有赖于科学。就其易于证明者言之:如习算学既可以增加知识,又可以使脑力反复运用,入于精细详审一途。研究之功夫既深,则于处世时,亦须将前一事与后一事比较一番,孰优孰劣,了然于胸。而知识亦从比较而日广矣。故精究科学者,必有特别之智慧,胜于恒人,亦由其脑筋之灵敏也。

更言德育,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今先言吾国女子之缺点。女子因有依赖男子之性质,不求自立,故心中思虑毫无他途,唯有衣服必求鲜艳,装饰必求美丽,何也?以其无可自恃也。而虚荣心于女子为尤甚,喜闻家中人做官,喜与有势力人往还皆是。故高尚之品行,未可求诸寻常女界中也。今欲养成女子高尚之品行,非使其除依赖性质有自立性质不可。然自立不可误解,非傲慢自负、轻视他人之谓,乃自己有一定之职业,以自谋生活之谓。夫人果能自谋生活,不仰食于人,则亦无暇装饰,无取虚荣矣。尚有一端,女子之处家庭者,大凡姑媳妯娌间,总是不和,甚至诟谇,其故何在?盖旧时习惯,女子死守家庭,不出门一步,不知社会情状,更不知世界情状,所通声息者,家中姑媳妯娌间而已,耳目心思之范围,既限于极小之家庭,自然只知琐细之事,而所争者,亦只此琐细之事。若是而望女子之品行日就高尚,难乎其难,盖其所处之势使然也。女子之缺点固多,而优点亦不少。今举其一端,如慈善事业。恻隐之心,女子胜于男子。不过昔时专在布施,反足养成他人懒惰之习,今则推广爱人以德,与人为善之道。凡有善举,宜使受之者亦出劳力有益于社会,则其仁慈之心,为尤恳挚矣。女子讲自由,在脱除无理之束缚而已,若必侈大无忌,在为无理之自由,则为反对女学者所借口,为父兄者必不送女子入学。盖不信女学为培养女德之所,而谓女学乃损坏女德之地,非女学之幸也。又今日女子入学读书后,对于家政,往往不能操劳,亦为所诟病。必也入学后,家庭间之旧习惯,有益于女德者,保持勿失。而益以学校中之新知识,则治理家庭各事,比较诸未受教育者,觉井井有条。譬如裁缝,旧时只知凭尺寸裁剪而已,若加以算学知识,则必益能精。如烹饪,旧时亦只知当然,若加以化学知识,则必合乎卫生。其他各事,奠皆不然。倘女学生能如此,则为父兄者,有不乐其女若妹之入学者乎!

夫女子入校求学,固非脱离家庭间固有之天职也,求其实用,固可相辅而行者也。美国有师范学校,教授各科,俱用实习,不用书籍。假如授裁缝时,为之讲解自上古至现在衣服之变更,有野蛮时代之衣服与文明时代之衣服,是即历史科也;为之讲解衣服之原料,如丝之产地、棉之产地等,则地理科也;衣服之裁剪,有算法焉,其染色之颜料,有理化之法则焉,是即数学理化科也;推之烹饪等料,亦复如是。寓学问于操作中,可见女学固养成女子完全之人格,非使女子入学后,即放弃其固有之天职也。即如体操科之种种运动,近亦有人主张徒事运动而无生产,为不经济,有欲以工作代之者,庶不消耗金钱与体力,使归实用,此法
以后必当盛行。益可见徒知读书,放弃家事,为不合于理矣。

经典解读

演讲开始,蔡元培首先简单回顾了女校的历史,紧接着便引出"欲副爱国之名称,其精神不在提倡革命,而在养成完全之人格"的演讲主题。然后从体育、智育、德育三个方面论证了什么是完全的人格。纵观整篇演说辞,蔡元培采用"先破后立"的方法,先从当时女子的缺点说起,点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论述中穿插社会中的真实案例,增强了生动性和说服性。演讲的结束,蔡元培指出了培养完全人格的途径--"寓学问于操作中"。蔡元培不愧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宗师级人物,就连演说都足以为人师表。这篇演讲无论是从说理论证方面,还是从对听众的启发和教育方面,都堪称是演说词中的典范之作。

名句赏析

"旧俗每为女子缠足,不许擅自出门行走,终日幽居,不使运动,久之性质自变为懦弱。光阴日消磨于装饰中,且养成依赖性,凡事非依赖男子不可。苟无男子可依赖,虽小事亦望而生畏,倘不幸地有战争之事,敌兵尚未至,畏而自尽者比比矣,又安望其抵抗哉!是皆不运动不发达其身体之故,卒养成懦弱性质,以减杀其自卫能力与胆量也。欧美各国女子,尚不能免此,况乎中国。"
对于女子缠足,在演说中,蔡元培给出了极其精辟的论断。蔡元培指出,女子缠足是男子控制女性的一种手段,一旦女子缠了足,自然也就成了男子的附庸。进而,蔡元培的观点也就不言自明了,要想培养女子的独立人格,那么缠足自然是必须首先抵制的陋习。这一观点对于爱国女校的学生们来说自然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4.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每天四问 背景资料

1939年,陶行知为了帮助烈士的遗孤和街头流浪儿创立了育才学校。当时,育才学校并没有按照国民政府的要求设立"训育处",也不使用国民党政府审定的教科书,所以受到了反动政府的政治高压和经济封锁。1941年育才学校的师生生活极端困难,每人每顿只能吃10颗胡豆充饥。但是陶行知却并没有被困难所压垮,他硬是凭着"背着爱人游泳,越游越有劲"的顽强精神,带领育才学校渡过了难关。这篇演说是1942年育才学校三周年纪念晚会上陶行知发表的演讲。

讲话实录

今天是本校三周年纪念,我有一些意见提出来和大家谈谈,作为先生、同学和工友们的参考。

本校从去年的二周年纪念到今年的三周年纪念,能在这样艰难困苦中支持了一年,几乎是一个奇迹。这一个奇迹,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够做得出来的,而是全体先生、同学工友共同坚持,共同进步,共同创造;以及社会关心我们人士的尽力赞助所得来的。

本校在这一年中,好像是我们先生、同学工友二百人坐在一只船上,放在嘉陵江中漂流,大
的漏洞危险虽然没有,但是小的漏洞是出了一些,这些小漏洞也可以变成大漏洞,使我们的船沉没下去的!然而我们的船没有因为这些小漏洞沉没,竟因为我们这些同船的人,一见有小漏洞,即想尽方法用力去堵塞,有时用手去堵,有时用脚去堵,甚至有时用头用全身的力量去堵:终于把这只船上这些小漏洞堵塞住,而平稳地度过这一年,而达到了目的地,这是一个奇迹,一个共同努力,共同创造的奇迹。

"一切为纪念",刚才主席说的这一个口号,当然提出的意义是有他的作用的,大家用力对着这一个目的来创造,是很好的。但是我对于这一个口号有点害怕,害怕费钱太多,害怕费力太多,以至精疲力尽,恐怕得不偿失,所以我主张明年四周年纪念,要改变方针,我们的成绩,要从明天起,即开始筹备,日积月累,"水到渠成"的成绩。不要再在短期内来多费钱和多费力量,只要到了明年71日,开始把平日的成绩装潢一下,便有很丰富的成绩,再不像今年和去年这样忙了。大家也可以很从容很清闲而有余裕地过着四周年纪念。

现在我提出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

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首先,我们每天应该要问的,是"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健康第一"。没有了身体,一切都完了!不禁使我想到了去年二周年纪念前九日邹秉权同学之死!与今年三周年纪念前九日魏国光同学之死!两人之死的日子是恰恰一周年,不过时间上相差八九个钟点罢了。因为这两位同学的死,使我联想到,我们必须继续建立"健康堡垒"。要建立健康堡垒,必须注意几点:(一)"科学的观察与诊断"(二)"饮食的调节与改进"(三)"预防疲劳的休息"(四)"用卫生教育代替医生"......我们要以决心推进卫生教育的效力来代替医生,以保证健康的胜利。以卫生教育代替医生,在两月前,我已有信来学校,提出十几条具体事实来,希望照行,现在想来,还是不够,需要补充。待补充之后,提交校务会议商决进行。但是今天在此先提出来告诉大家,希望大家多多准备意见,贡献意见。在建立"科学的健康堡垒"上多尽一份力量,便是在卫生教育施行上多一份力量,卫生教育胜利上多一份保证。大家都成为建立"科学的健康堡垒"的主要的成员之一,健将之一,共同来保证"健康第一"的胜利。

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其次,我们每天应该问的,"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的源泉"。学问怎样能够进步?重要在有方法研究。现在我想到有五个字,可以帮助我们学问易于进步。哪五个字呢?


第一个,是""字。一是"专一"的一。荀子说:"好一则博。"这句话是很有精义的。因为有了一个专一的问题做中心,从事研究,便可旁征博引,自然而然地广博起来了。我看世界名人学者对于治学的解释,尚少如此精辟的,治学必须"专一",这是天经地义的了。"专一"英文为Concentration,我们对于一件事物能够专心一意地研究下去,必然能够有一旦豁然贯通之时。所以我希望有能力研究的先生和同学,必须择定一个题目从事研究,即使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也可以研究出很深刻很渊博的大道理来。于人于己都可得到切实的益处,而且可能有大的贡献。

第二个,是""字。集是"搜集"的集。集照篆字的写法,好像许多钩钩一样。我们研究学问有了中心题目,便要多多搜集材料,我们便像""的篆写一样,用许多钩钩到处去钩,上下古今,左右中外的钩,前前后后,四面八方的钩,钩集到一起来,好细细研究。集字在英文为Collection,我们有了丰富的材料,便可以原原本本地彻头彻尾地来研究它一个明明白白,才能够真正理解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够"迎刃而解"才能够收得"水到渠"的效力。所以我希望大家对于每一个问题,都必须多多搜集材料,以便精深的精益求精地研究。在研究上发生力量,在研究上加强创造力量,集体创造,共同创造,在创造上建立起我们事业的新生命,树立起我们事业的新生机,稳定我们事业的新基础。

第三个,是""字。钻是钻进去的钻,就是深入的意思,钻是要费很大的力量,才能够钻得进去,深入到里面去,看得清清楚楚,取得了最宝贵的宝贝。做学问虽不能像钻东西那么钻,但是能够用最好的方法,也可以很快钻进去。我在外国,参观一个金矿,他们开采的机器,是运用大气的压力来发生动力的。我见到他们开采的速度,是比现代所称的"电化"的电力,还不知要增加若干倍咧。我们做学问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能够在学术气氛中的大气压力下,发生动力去钻,一定能够深入到里面去,探获学问的根源奥妙与诀窍,而必有很好的收获。""字在英文为Penetration,所以我希望大家对于一个问题拿定了,便要尽力向里面钻研,钻出一大套道理来,使我们学术气氛有着飞跃的进步。

第四个,是""字。剖是"解剖"的剖,就是"分析"的意思。有些材料钻进去还不够,必须解剖出来看它的真伪,是有用的还是有毒素的?以便取舍,清化运用。""字在英文为Analyzation,所以我希望大家对于每一个问题搜集得来的材料,除了钻进深入之外,必须更加着意做一番解剖的工夫,分析入微,如同在解剖刀下,在显微镜下,看得明明白白,分析得清清楚楚,真的有用的没有毒素的就拿来运用;如果是假的有毒素的就舍去抛掉不用。如此,鉴别材料,慎选材料,自然适宜了。

第五个,是""字。韧是坚韧,即是鲁迅先生所主张的"韧性战斗"的韧。做学问是一种长期的战斗工作,所以必须有韧性战斗的精神,才能够在长期战斗中,战胜许许多多困难,清除种种障碍,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走入新的境界。""字在英文中尚难找得一个适当的字来翻译,勉强可以译为Toughness,所以我希望大家在做学问上,要用韧性战斗的精神,历久不衰的,始终不懈的,坚持下去,终可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能把""""""""""五个字做到了,在做学问上一定有豁然贯通之日,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有贡献。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再次,我们每天要问,"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工作的好坏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都是很大的。我对于工作也提出几点意见。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点最要紧的,是要"站岗位"。各人所负的责任不同,各人有各人的岗位,各人应该站在各人自己的岗位上,守牢自己的岗位,在本岗位上努力,把本岗位的职务做得好,这是尽责任的第一步。我最近在想,人人应该有"站岗位"的教育。站牢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教育自己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教育着自己进步。

第二点最要紧的,是要"敏捷正确"。人常说,做事要"敏捷",这是对的。但我觉得做事只是做到敏捷还不够,敏捷是敏捷了,因敏捷而做错了怎么办?所以敏捷之下必须加上"正确"字,工作敏捷而正确才有效力。一件工作在别人做起来需要四小时,你只要二小时或三小时就做好了,而且做得很正确,这才算是工作的效力。工作怎样能够做得敏捷正确呢?这就要靠熟练与精细。粗心大意,是最易弄错弄坏事情的。做事要像做算术的演算题一样,要演算得快演算得正确。

第三点最要紧的,是要"做好为止"。有些人做事,有起头无煞尾,做东丢西,做西丢东,忙得不得了,不是一事无成,就是半途而废。我们做事要按照计划,依限完成,就必须毅力坚持,一直到做好为止。

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最后,我们每天要问的,是"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是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在不久以前,就提出"人格防"来,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现在分"公德""私德"两方面来说。

先说"公德"。一个集体能不能稳固,是否可以兴盛起来?就要看每一个集体的组成分子,能不能顾到公德,卫护公德,来衡量它。如果一个集体的组成分子,人人以公德为前提,注意着每一个行动,则这一个集体,必然是日益稳固,日益兴盛起来。否则,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这个集体的基础必然动摇,并且一定是要衰败下去!要不然,就只有把这些不顾公德的分子清除出这个集体;这个集体才有转向新生机的希望。所以我们在每一个行动上,都要问一问是否妨碍了公德?是否有助于公德?妨碍公德的,没有做的即打定决心不做,已经开始做的,立刻停止不做。若是有助于公德的,大家齐心全力来助他成功。

再说"私德"。私德不讲究的人,每每就是成为妨碍公德的人,所以一个人私德更是要紧,私德更是公德的根本,私德最重要的是"廉洁"。一切坏心术坏行为,都由不廉洁而起。所以我在讲"建筑人格长城"的时候,提到了杨震的"四知",甘地的漏夜"还金",华盛顿的勇敢承认错误,和冯焕章先生所讲的平老静"还金镯"的故事,这些,都是我们大家私德上的好榜样。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效法这些榜样,把自己的私德建立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则我们的学校必然的到了四周年,是有一种高贵的品德成绩表现出来。


我今天所讲的"每天四问",提供大家作为进德修业的参考。如果灵活运用的说到做到,明年今日四周年纪念的时候,必然可以见出每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进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而有着大大的进步。

经典解读

演讲是一门艺术,给不同的人演讲,就要用不同的方式。总之,整篇演讲结构严谨,论证充分,内容丰富,给学生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起到了教育和激励学生的作用。我们很容易看到,陶行知的这篇演讲与其他演讲相比,在结构上有极大的差异。在这篇演讲中,陶行知用设问句把整篇演讲辞的结构层次分得极其清楚,就像是条分缕析的教科书一样。这是因为陶行知这次所面对的听众虽然也是学生,但这些学生的年龄更小,文化程度更低。因此,用平常讲课的方式来进行演讲有利于在座的学生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演讲中的内容。与此同时,陶行知每论证一个观点,都会加入一个事实作为例证,既增强了说服力,也让演讲变得丰富起来。大量的设问句,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增加了演讲的趣味性。

名句赏析

"然而我们的船没有因为这些小漏洞沉没,竟因为我们这些同船的人,一见有小漏洞,想尽方法用力去堵塞,有时用手去堵,有时用脚去堵,甚至有时用头用全身的力量去堵:终于把这只船上这些小漏洞堵塞住,而平稳地度过这一年,而达到了目的地,这是一个奇迹,一个共同努力,共同创造的奇迹。"
陶行知用共同去堵塞船上的漏洞来形容这一年来,面对困境时师生们同舟共济的精神可谓既形象又生动。这一生动形象的比喻让在座的学生们有了空前的自豪感,同时也有了继续克服困难,刻苦学习,努力拼搏的勇气和动力。

5.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背景资料

丁肇中1936-)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毕业于美国密执安大学,美国华裔实验物理学家。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和自己中文姓氏""类似的英文字母""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1976年,丁肇中发现了J粒子,并因此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享誉世界的大科学家,这不仅是丁肇中个人的荣耀,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荣耀。作为一个华裔科学家,丁肇中热心为中国培养高能物理学人才,经常选拔一些中国青年科学工作者加入他领导的小组工作。同时,他一有闲暇就会回到中国讲学,向尽可能多的中国人阐述他的学术思想。1991《瞭望》周刊授予他创作的《怀念》"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他在人民大会堂作了这次获奖演讲,在阐述自己实验主义的学术思想的同时,对中国学生加以指点。

讲话实录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
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为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
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经典解读

由于有中西不同的教育背景,丁肇中对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体会深切。这篇演讲,他以一位华裔美国科学家的身份,选取了"格物致知"这一传统命题,用恳切的言辞阐述了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怎样在学术上有所突破,就中国文化中某些与自然科学实验精神不相适应的部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期与中国学生交流,为中国学生做一点提醒。与此同时,他还以自己的经历,把中国的教育和西方的教育作了对比,表达了对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的担心和忧虑,也殷切希望中国的新一代能对"格物致知"有一个新的认识。当然,丁肇中的演讲,并不是要否定中国传统教育,而是提醒在中国成长的年轻学生,在科学研究的思维上应有自觉的调整和追求。

名句赏析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
实践出真知。丁肇中格物致知的实验主义理论不仅仅是针对科学研究的,更是一种做人乃至生存的哲学。多怀疑,多思考,拥有属于自己的判断能力,这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6.亚洲最有成就的企业家李嘉诚:成功3 背景资料

作为亚洲首富的李嘉诚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大商人,更是一个热心公益的慈善家。1980年,他"推动建立'奉献文化'及培养创意、承担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为宗旨创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李嘉诚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成立后,对教育、医疗、文化及公益事业支持的款额约110亿港元。2001年,李嘉诚捐赠一亿港元给香港理工大学。2001124日,他应邀出
席香港理工大学李嘉诚楼命名典礼,并发表了这篇题为《成功3Q》的演讲,意在与年轻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

讲话实录

今天很高兴在这里与各位聚首一堂,理工大学在胡应汀主席、校董会同仁和渊宗光校长领导下,成功地为香港的高等教育肩负重要的使命。理大历史悠久,她前身是培养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的理工学院,是中小型企业的摇篮,很多毕业生亦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她对香港的成长,实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人能为理工大学的发展尽一份力,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承大学方面以本人名字为这座宏伟的大楼命名,谨表谢意。

你们可能不知道,当我为今天讲话定题的时候,同事们马上议论纷纷,不同的分析论点接踵而来。有些说光是3Q是不准确的,5Q比较切实,有些说无限Q,也就是nQ才是绝对概括,老实说我并非学者,今天也不是作学术报告,我所知的都是从书本及杂志吸收而来,但我的知识及见解却是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所累积。究竟成功人生有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程式。

每个人都可以有巨大的雄心及高远的梦想,分别在于是否有能力实现这些梦想,当梦想成真的时候,能否在成功的台阶上更知进取?当梦境破灭、无力取胜、无能力转败为胜时,能否被套在自命不凡的枷锁里?抑或会跌进万念俱灰无所期待的沮丧之中?再有学识再成功的人,也要抵御命运的寒风,虽然我在事业发展方面一直比较顺利,但和大家一样,无论我喜欢或不喜欢,我也有达不到的梦想、做不到的事、说不出的话,有愤怒、有不满、伤心的时候,我亦会流下眼泪。

人生是一个很大、很复杂和常变的课题,我们用分析、运算、逻辑理性的智商(IQ)解决诸多的问题;用理解和自我控制的情绪智商(EQ)去面对问题;用追求卓越、价值扩激发自强的心灵智商(SQ)去超越问题。这在个人经历中,对此3Q的不断提升是必要的。IQ、EQ、SQ皆重要:学术专业的知识,使我们有能力去驰骋于社会各行各业中;对自己及他人环境的了解,能发挥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心,加强家庭、学校、机构的团队精神;慎思明辨的心灵能力驱使我们对意义和价值的追求,促动创造精神,把经验转化成智慧,在顺境和逆境之中从容前进。

今日全球经济明显欠佳,平常生活中经历的所有挫折,均显得更加沉重,遗憾的是在经济转型中,并没有即时显效的灵丹妙药,亦没有人可以向你保证说所面对的问题会持续多久。只有睿智的人洞悉到今天不是昨天,知道要承担无可逆转的改变,尽管今天没有破译的方法,他们也不会凝固于痛苦与自我折磨之中,不会斤斤计较面对、思考及冲破问题,是构成丰盛人生的重要环节,及为人生累积最有价值的财富。即使处境可能不会因自己的主观努力或意志转移,但他们早已战胜生活的苦难,为转危为安作好一切准备。

各位朋友,世人都想有一本成功的秘籍,有些人穷其一生精力去找寻这本无字天书,但成功的人,一生都在不断编制自己的无字天书。今天在这里希望能与大家共勉。谢谢大家。

经典解读

每个人都想成功。但是怎样才能成功呢?成功是不是真的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程式呢?
对于这个问题,李嘉诚给出了属于他自己的答案,也就是3Q。即,"用分析、运算、逻辑理性的智商(IQ)解决诸多的问题;用理解和自我控制的情绪智商(EQ)去面对问题;用追求卓越、价值扩激发自强的心灵智商(SQ)去超越问题。"但是,紧接着,李嘉诚话锋一转。那3Q仅仅是我李嘉诚的经验,我李嘉诚的话就是真理吗?我李嘉诚的经验就一定适合于所有人吗?恐怕未必。这样一来,听众们对于成功的理解再次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总的来说,李嘉诚虽是一个商人,但却有哲人的才华气度;这篇演讲虽然简短,但却让人受益匪浅。

名句赏析

"各位朋友,世人都想有一本成功的秘籍,有些人穷一生精力去找寻这本无字天书,但成功的人,一生都在不断编制自己的无字天书。"
这句话再也无需解析,你,准备好去编制自己的成功秘籍了吗?

7.北大第一任教务长马寅初:北大之精神 背景资料

马寅初(18821982,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1906年赴美国留学,先后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14年回国,先后在北洋政府财政部当职员、在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1919年任北大第一任教务长。新中国建立后,他曾担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校长等职。1957因发表"新人口论"方面的学说而被错划成右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平反。他一生专著颇丰,特别对中国的经济、教育、人口等方面有很大的贡献。

1927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取代段祺瑞执掌北京最高权力,全面推行反动路线。北京大学被合并,改名为京师大学校,教员断薪,学校长时间停课,北大名存实亡。邵飘萍、林白水、李大钊等一批正直和革命的知识分子纷纷被迫害。北大在军阀的淫威下暂时消亡,北大校友为表达抗议和缅怀之情,在杭州举行了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二十九周年纪念大会。当时在浙江财务学校任教,并任浙江省省府委员的马寅初在会上做了这篇演讲,全面地阐述了北大精神就是牺牲精神这个主题。

讲话实录

今日为母校二十九周年纪念,令人发生深切之印象。现学校既受军阀之摧残而暂时消亡,但今天之纪念会,仍能在杭州举行,聚昔日师友同学至二百数十人之多,可见吾北大形式暂时虽去,而北大之精神则依然存在。

回忆母校自蔡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五四运动,打倒卖国贼,作人民思想之先导。此种虽斧钺加身毫无顾忌之精神,国家可灭亡,而此精神当永久不死。然既有精神,必有主义,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

苟有北大之牺牲精神,无论举办何事,则结果之良好,俱可期而待。今以浙江一省而论之,
如以北大牺牲精神,移办政府与党务,则不出一年,必可为全国之模范省。盖浙江现时之地位,较他省优良之点甚多。财政之统一,一也。浙江之财政厅,尚能统辖全省财政,较之江苏、安徽、福建等省,俱远过之。江苏因为孙传芳之战事未了,所统一者仅长江以南之一部分;安徽在前数月间虽征收税吏,俱归二三军队首领所委派;福建即菜担妓女,亦俱贴印花,其财政上之紊乱,可以想见;至湖广江西等省,更无须深论矣。金融之平稳,二也。全省无滥发纸币,引起金融之扰乱。军队之统一,三也。教育之优良完全,四也。此次革命军兴,全省所受之损失不大,五也。既具此五种之优点,苟政治能上轨道,办事人员俱抱北大精神而徐图改革,则将来之浙江,必较今日可以远胜万倍。

虽然,欲图改革,必须自环境之改造入手。重心不在表面,而在人心。今日国家社会之所以每况愈下,根本原因,在于吏治之不良,道德之堕落。如寅初回浙未久,而请寅初代谋统捐局长者,不知凡几,且有欲寅初推荐往禁烟局者。彼辈之心理,以为寅初现正在反对禁烟局,则寅初推荐之人员,禁烟局不敢不留用。际此生活困难之时,在政界谋事,果属生活问题,情尚可原。然来寅初处谋事之人,甚至预先说价,必须月薪至若干元以上,或有其他不正当之收益者而后可。是故中国大半人民,虽其私人道德亦有甚好者,但脑筋中实无一""字之印象。故公家观念之薄弱,已达极点,而对一己之升官发财,譬诸厕所之苍蝇,群相鹜集。故无论何界,苟有一人稍有地位,则其亲戚朋友,全体连带而为其属下,家庭观念之深切,世无其右。当知吾人对于国家社会之义务,应以人民之幸福为前提,不当以个人弥补亏空或物质享受为目的。北大昔日既为群众之导师,今而后当如何引导人民,打破家庭观念,而易以团体观点;打破家庭主义,而易以国家主义,恢复人生固有之牺牲精神。否则,若仅有表面之革命,恐虽经千百次,于国家于社会仍无补于事也。

且中国人民之心理,对公家事,若不相干,可以不负责任。如寅初此次反对鸦片,时有人以"在此种社会何必做恶人"之语,来相劝勉。若寅初家中妇女如作此语,寅初本可不加深责,此种浅薄之语,竟发诸现在之官吏与夫东西留学生之口。呜呼!一人公正之勇气能有几何?今不以努力助鼓励,而反以冷水浇头,人心至此,可深浩叹!中国人以""字为道德,如不嫖不赌,不饮酒,不吸烟,果属静止之道德,然缺乏相当之努力,与夫牺牲之精神,以尽人生应有之义务。虽方趾圆颅,实类似腐尸。西人谓lifeisactivity,否则,反不如截发入山,做和尚之为愈,何必在世上扰哉。

是故以北大之精神,牺牲于社会,对于全国,或以范围过大,尚须相当时日。若仅浙江一省,则改造之目的,诚可立而待也。欲使人民养成国家观念,牺牲个人而尽力于公,此北大之使命,亦即吾人之使命也。举凡战胜环境,改造人心,驱除此等奄奄待毙不负责任之习俗,诸君当与寅初共勉之!

经典解读

严格地说,马寅初的所谓"牺牲主义"并不能完美地概括北大精神,而且他以北大精神为救世良方,也显得书生气十足。但如果联系这篇演讲发表的语境及马寅初的身份和处境来看的话,我们不难体会,马寅初对北大自蔡元培执掌至五四运动所形成的"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的精神的强调,对北大精英"虽斧钺加身毫无顾忌之精神"的缅怀,确实凸现了北大一种非常可贵的精神传统。伸张正义,鞭挞邪恶是这篇演讲的最大特点,这些邪恶的东西都是与北大精神背道而驰的,也是北大人应该拒绝和坚决予以揭露和批判的。马寅初的演讲一贯富于激情,正义凛然,充满强烈的感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马寅初的演讲表达手法多样,主题明确,观点清晰,论述严谨有力,虽然文白夹杂,却仍然简洁明了,流利晓畅,显示出过人的语言能力。

名句赏析

"呜呼!一人公正之勇气能有几何?今不以努力助鼓励,而反以冷水浇头,人心至此,深浩叹!中国人以''字为道德,如不嫖不赌,不饮酒,不吸烟,果属静止之道德,然缺乏相当之努力,与夫牺牲之精神,以尽人生应有之义务。虽方趾圆颅,实类似腐尸。西人谓lifeisactivity,否则,反不如截发入山,做和尚之为愈,何必在世上扰哉。"
对于当时的浙江乃至全国官场,马寅初深感其"吏治之不良,道德之堕落",那些为一己之私升官发财的现象就像"厕所之苍蝇,群相密集",马寅初对这样的官吏深恶痛绝,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因此才有了对北大精神的提倡和这段无比愤懑的发泄式的语言。

8.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治国学的两条大路 背景资料

五四时期是一个类似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时代。为探索救亡振兴道路,中国知识分子把西方各种思想和理论引入中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绝大多数人主张打倒孔家店,彻底抛弃中国传统思想和礼教。这种极端的观点固然有利于思想启蒙,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势必造成毁灭性打击。作为思虑深远的学者和思想家,梁启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永恒价值,应该继承和发扬。为弘扬传统文化,他着力甚多。这篇演讲,便是他总结自己学习和研究国学的方法,19231月在东南大学发表的,旨在指点大学生们找到研究国学的门径的演说。

讲话实录

诸君!我对于贵会,本来预定演讲的题目是"古书之真伪及其年代"。中间因有病,不能履行原约,现在我快要离开南京了,那个题目不是一回可以讲完,而且范围亦太窄,现在改讲本题,或者较为提纲挚领于诸君有益罢。

我以为研究国学有两条应走的大路:

一、文献的学问,应该用客观的科学方法去研究。

二、德性的学问,应该用内省的和躬行的方法去研究。

第一条路,便是近人所讲的"整理国故"这部分事业。这部分事业最浩博,最繁难,又且最有趣的,便是历史,我们是有五千年文化的民族;我们一家里弟兄姊妹们便占了全人类四分之一;我们的祖宗世世代代在"宇宙进化线"上头不断地做他们的工作;我们替全人类积下一大份遗产从五千年前的老祖宗手里一直传到今日没有失掉,我们许多文化产品,都用我们极优美的文字记录下来,虽然记录方法不很整齐,虽然所记录的随时失散了不少。但即以现存的正史,别史,杂史,编年,纪事本末,法典,政事,方志,谱牒,以及各种笔记金石刻文等类而论,十层大楼的图书馆也容不下。拿历史家眼光看来,一字一句,都藏有极可贵的史料,
又不独史部书而已,一切古书,有许多人见为无用者,拿他当历史读,都立刻变成有用,章实斋说"六经皆史",这句话我原不敢赞成,但从历史家立脚点看,说"六经皆史料",那便通了。既如此说,则何只六经皆史?也可以诸子皆史,诗文集皆史,小说皆史,因为里头一字一句都藏有极可宝贵的史料,和史部书同一价值,我们家里头这些史料,真算得世界第一个丰富矿穴,从前仅用土法开采,采不出什么来;现在我们懂得西法了,从外国运来许多开矿机器了,这种机器是什么?是科学方法,我们只要把这种方法运用得精密巧妙而且耐烦,自然会将这学术界无尽藏的富源开发出来,不独对得起先人,而且可以替世界人类恢复许多公共产业。

这种方法之应用,我在去年所著的历史研究方法和两个月前在本校所讲的历史统计学里头,已经说过大概,虽然还有许多不尽之处,但我敢说这条路是不错的,诸君倘肯循着路深究下去,自然也会发现许多支路,不必我细说了,但我们要知道:这个矿太大了,非分段开采不能成功,非一直开到深处不能得着宝贝,我们一个人一生的精力,能够彻底开通三几处矿苗便算了不得的大事业,因此我们感觉着有发起一个"合作的史学运动"之必要,合起一群人在一个共同目的共同计划之下,各人从其性之所好以及平时的学问根底各人分担三两门做"窄而"的研究,拼着一二十年工夫下去,这个矿或者开得有点眉目了。

此外和史学范围相出入或者性质相类似的文献还有许多,都是要用科学方法研究去。例如: 一、文字学。我们的单音文字,每一个字都含有许多学问意味在里头,若能用新眼光去研究,做成一部"新说文解字",可以当做一部民族思想变迁史,或社会心理进化史读。

二、社会状态学。我国幅员广漠,种族复杂,数千年前之初民的社会组织,与现代号称最进步的组织,同时并存。试到各省区的穷乡僻壤,更进一步入到苗子番子居住的地方,再拿二十四史里头蛮夷传所记的风俗来参证,我们可以看见现代社会学者许多想象的事项,或者证实,或者要加修正。总而言之,几千年间一部竖的进化史,在一块横的地平上可以同时看出。除了我们中国以外,恐怕没有第二个国家了。我们若从这方面精密研究,真是最有趣的事。

三、古典考释学。我们因为文化太古,书籍太多,所以真伪杂陈,很费别择;或者文义艰深,难以索解,我们治国学的人,为节省后人精力而且令学问容易普及起见,应该负一种责任,将所有重要古典,都重新审定一番,解释一番。这种工作,前清一代的学者已经做得不少。我们一面凭借他们的基础,容易进行;一面我们因外国学问的触发,可以有许多补他们所不及。所以从这方面研究,又是极有趣味的事。

四、艺术鉴评学。我们有极优美的文学美术作品。我们应该认识它的价值,而且将赏鉴的方法传授给多数人,令国民成为"美化"。这种工作,又要另外一帮人去做,我们里头有性情近于这一路的,便应该以此自任。

以上几件,都是举其最重要者。其实文献学所包含的范围还有许多,就是以上所讲的几件,剖析下去,每件都有无数的细目。我们做这类文献学问,要有三个标准以求到达:

第一求真。凡研究一种客观的事实,须先要知道它"的确是如此"才能判断它"为什么如此"文献部分的学问,多属过去陈迹,以伪传伪失其真相者甚多。我们总要用很严谨的态度,仔细别择,把许多伪书和伪事剔去,把前人的误解修正,才可以看出真面目来。这种工作,前
"乾嘉诸老"也曾努力过一番;有名的清学正统派之考证学便是。但依凭我看来,还早得很哩。他们的工作,算是经学方面做得最多,史学方面便差得远,佛学方面却完全没有动手哩。况且我们现在做这种工作,眼光又和先辈不同,所凭借的资料也比先辈们为多。我们应该开出一派"新考证学",这片大殖民地,很够我们受用哩。

第二求博。我们要明白一件事物的真相,不能靠单文孤证便下武断。所以要将同类或有关系的事情网罗起来贯穿比较,越多越妙。比方做生物学的人,采集各种标本,越多越妙。我们可以用统计的精神,作大量观察。我们可以先立出若干种"假定",然后不断地搜集资料,来测验这"假定"是否正确。若能善用这些法门,真如韩昌黎说的"牛溲马勃,败鼓之皮,兼收并蓄,待用无遗"。许多前人认为无用的资料,我们都可以把它废物利用了。

但求博也有两个条件。荀子说:"好一则博";又说:"以浅持博"。我们要做博的工夫,只能择一两件专门之业为自己性情最近者做去,从极狭的范围内生出极博来。否则,便连一件也博不成。这便是好一则博的道理。又,满屋散钱,穿不起来,虽多也是无用。资料越多越丰富,则驾驭资料越发繁难。总须先求得个"一以贯之"的线索,才不至"博而寡要"。这便是以浅持博的道理。

第三求通。好一固然是求学的主要法门,但容易发生一种毛病,这毛病我替它起个名叫做"显微镜生活"镜里头的事物看得很清楚,镜以外却完全不见,这样子做学问,也常常会判断错误。所以我们虽然专门做一种学问,却切不要忘却别门学问和这门学问的关系;在本门中,也常要注意相互的关系,有许多在表面上看不出来的,我们要用锐利眼光去求得它。能常常注意关系,才可以成通学。

经典解读

梁启超一生的头衔极多,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等等。但是作为这一切的基础的是学问家。若非梁启超本身学问极好,兼通古今中外诸子百家的话,那么他不是可能成为以上任何一种""的。对于新文化运动,梁启超是极有发言权的,同时对于新文化运动的优劣之处,梁启超也是了然于胸。因此,当国人们如火如荼地传播和推崇西方新思想的时候,作为启蒙思想家的梁启超却偏偏唱起了反调,大谈国学,目的就是为了提醒世人--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学问,是决不能抛弃的。对于这篇演讲辞在学术上的成就,我们不做论述。从演讲技巧上来说,梁启超的论证虽然不多,但是每一个都非常到位、精辟、透彻。而且他还采用大量的修辞手法,有时打比方,有时引用名言,有时举例说明,使得演讲准确、生动,把深奥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演讲的兴趣和演讲本身的说服力,称得上是一篇优秀的学术演讲。

名句赏析

"荀子说:'好一则博';又说:'以浅持博'。我们要做博的工夫,只能择一两件专门之业为自己性情最近者做去,从极狭的范围内生出极博来。否则,便连一件也博不成。这便是好一则博的道理。又,满屋散钱,穿不起来,虽多也是无用。资料越多越丰富,则驾驭资料越发繁难。总须先求得个'一以贯之'的线索,才不至'博而寡要'。这便是以浅持博的道理。"
不管是研究西学还是国学,其治学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现如今,新文化运动早已过去,国
学也早已经不是人们读书学习的重点,但是梁启超所阐释的以浅持博的治学思想却是永恒的,是值得每一个喜爱读书,热爱知识的人去细心思索和研究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cad1cb80242a8956bece4c7.html

《三千年来激荡人心的精彩讲话-中国卷_第八章 飘荡在学校里的高昂旋律 --校园讲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