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语言发展情况调查

发布时间:2020-08-10 01:16: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少数民族语言发展情况调查-



———————————————————————————————— 作者:

———————————————————————————————— 日期:

少数民族语言发展情况调查

            

摘要:中文在严格意义上分为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语言因地区和民族的不同分为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和印欧语系,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组成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关键词:民族语言  民族文化 功能 文化产业

1.选题的起因与意义

(1)选题的起因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月19日发布最新数据警告说,全世界大约2500种语言面临灭绝。这一数目超过了世界语言总数的1/3,也比2001年发布的濒危语言数量增加了好几倍。

2.强势文明有形无形地对其他文明进行压制,威胁文明的多元共存和发展,使文明的多样性日益削弱,导致人类政治、文化资源无可挽回地流失。

3.进入21世纪,面对全球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席卷之势,和部分少数民族加速走向濒危的现状,从民间到政府都开始意识到:保护已然不够,抢救刻不容缓

(二)选题的意义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它所属的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它传播该种文化的工具。语言是人的最基本的交际工具,也是进行思维的工具。通过语言,把作为一个行为个体和积极参与者个体融合人人的群体,也是通过语言,人把特定的行为方式传给他的后代,并组成更大的特定社会文化群体

2.少数民族语言发展现状

《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明确指出,目前,我国少数民族约有6000万人使用本民族语言,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0%以上,约有3000万人使用本民族文字

白皮书指出,20世纪50年代,国家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民族语文工作和研究机构,帮助创制或改进民族文字。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文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语言,有22个民族共使用28种文字,其中壮、布依、苗等12个民族使用的16种文字是由政府帮助创制或改进的。

白皮书指出,民族自治地方有使用民族语言的广播电视机构154个,中央和地方电台每天用21种民族语言进行广播。民族出版社从1978年的17家发展到目前的38家,分布在北京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版的少数民族文字种类由5种发展到26种,2008年出版少数民族文字图书5561种、6444万册,分别比1978年增长6.41倍和6.37倍。内蒙古、新疆、西藏等民族自治区,制定和实施了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有关规定和实施细则

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除了看到跨越地区的科技宏图,超越民族的媒体图景,国际间更多的文化交流之外,也应该看到现代世界政治,文化的多样性,民族化正受到严重的威胁,强势文明有形或无形的弱势文明进行压制,威胁世界文明的多元共存和发展,使人类文明多样性日以削减,造成人类政治和文化资源无可挽回的流失。国家民委副主任吴仕民表示,全世界有六七千种语言,有专家说每年消失的语言在60到70种之多。毫无疑问,中国少数民族的语言,由于社会的发展、交流的增多,会存在一些发展的困难。我们国家采取的措施是尽可能保障少数民族使用语言文字的自由,通过出版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读物、通过进行双语教学、通过设置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文化设施等措施,来保障少数民族的这一权利。

二.少数民族语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体系建设还比较薄弱。

 目前,民族地区还有一些县市没有文化馆、图书馆,一些乡镇没有文化站。特别是一些边疆地区公共文化设施条件建设十分薄弱,还有一些行政村不通广播电视,当地群众能够享受到的公共文化服务还很有限。

“基层老百姓多么渴望有益的精神食粮,我们拍出了那么多好影片,可基层很多县乡没有电影院,乡亲们根本看不上,真让人着急……”全国两会期间,住疆全国政协委员邬丽娅-司马义诺娃的期盼也是艾努瓦尔、卢尼奥夫-尼古拉等委员的愿望。

2.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和服务严重短缺。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类报刊、图书、影视节目等,由于市场规模小,生产成本高,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满足群众需要,造成一些少数民族群众读书看报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看电影难。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流失严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外文化交流的加快,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习俗正在加速消亡,一些具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古迹,由于保护不力遭到损毁,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我国文化多样性、丰富性正受到冲击。

4.少数民族文化单位发展乏力。

特别是国有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单位普遍困难较多,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主渠道作用发挥不好,与各族群众过上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和要求极不适应。

5.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滞后。

突出表现在:文化产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缺少有实力的知名文化企业等,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还比较有限。这与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很不相称,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要求差距还很大。

6.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特别是人民喜爱、国内外知名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缺乏,基层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尤为薄弱。

三.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法

1.制定法律法规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消失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损失。没有语言的文化,很难在世界文化丛林中生存下去。我们国家也在2010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指出,国家扶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保存工作,对也民族语言来说是很好的生存发展机会。保护、传 承、弘扬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也是各民族人的义务。

2.双语教学保障少数民族自由使用语言

在讲人权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自由选择东西,语言也是。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潘守永认为,主张复活濒危语言的学者只是一厢情愿,对老百姓而言,他们有权利选择最低成本的交流语言,国内外专家也没有权利批评他们不传承自己的语言。“但是,作为政府和学者,如果不记录、研究这些濒危的语言,任凭其消失,确是对这个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的缺失。”潘守永说

3.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处理工作。

   到目前为止,制定了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朝鲜文、彝文和傣文编码字符集、键盘、字模等国家标准;在国际标准的最新版本中,在基本多文种平面中正式收入了中国提交的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朝鲜文、彝文和傣文编码字符集;一些少数民族文种的网站或网页初步建成;少数民族文字手机不断面市;少数民族语音及文字识别、机器辅助翻译等也有了一定的成果。

4.应当针对民族学生语言特点进行教学

中国55个少数民族分别使用80多种语言。这些语言分属汉藏、阿尔仄、南亚、南岛、印欧等5个语系。不同语系的语言特点相差很大,当然,各种民族语言同汉语之间也存在许多不同的特点。因而,少数民族学习汉语,常常受到母语的“干扰”,这对少数民族的学生而言,是一个必须攻克的难关,而新的汉语言课程改革,如能针对学生母语的特点进行教学,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5.培育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

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相关产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这是经济文化日益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现有的少数民族语言,都是经历了历史上语言功能竞争的考验而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些语言发展至今成为本族母语,是客观实际需要决定的,都有其客观必然性。各民族都热爱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把语言文字看成民族特征的重要方面,当作民族的宝贵财富,并对民族语言文字有着统一的愿望和意识;同时对本族文字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种稳固或守旧的心理。

   国家采取保护民族语言的措施,有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稳定。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c81da2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c.html

《少数民族语言发展情况调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