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践行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心得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9-08-02 06:01: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小学践行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心得与反思

作者:宋阳玲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9年第02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而对于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作为一名国语的传授者,倍感责任重大。我与我校的几位同仁在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这条路上也曾浅尝,只是深感举步维艰,现作为个例与大家探讨。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乡镇中学,自1999年成立一个校园文学社——赧水文学社,在校园文学活动及创作方面尤其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方面做了一点浅尝。众所周知,诗词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我国历史上的诗经”“离骚”“唐诗”“宋词”“元曲”……曾在历史的不同阶段辉煌灿烂着华夏文明。由于新体诗的风靡,我们的古体诗词创作日渐捉襟,在诗词的传承方面更让人担忧。我去年加入了潇湘散曲社与潇湘散曲社雪峰分社的散曲创作学习,见到的大多是七八十岁的老师,稍年轻点的也是五、六十岁的老师。据说,全国从事散曲创作的只有几千人,我深感到:我们如此优秀的传统文化若再不传承,那真的会真的造成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岂不让人扼腕叹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名传承人,我想:我能做点什么呢?我与我校几名志同道合者开始了我们的一个课题设想——农村中学诗词进校园模式化实践与研究。想凭借我校有利的师资:3-5位诗词创作颇有研究的教师,在诗词进校园方面进行一些实验探究。诗词进校园,这呼声业已好几年了,但见诸众多者是:古诗词句的环境宣传:学校走廊、黑板报诗词名句、故事宣传;经典朗诵、或编辑成韵律操等等形式,气氛倒也热烈,但热烈之后呢?……如一阵风过去,没落下根。孩子们或许多多少少受到一点感染,难道这就叫传统文化进校园?愚以为:非也。传统文化进校园,一定是一个植入灵魂的系统工程。不能如此轻描淡写,我们得沉下心来,做点实际的事情。于是我们试着在我校找到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个切入点:诗词创作。写新诗、吟诗者比比皆是,但会写诗词者就寥寥无几。我想,我们可以尝试下,教我们的孩子们学写诗词。因为我校教师在诗词创作方面已有一些小小的成绩:诗词(旧体诗)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700多首,如《中华诗词》、《中华散曲》、《诗词报》、《湖南诗词》……于是,我们利用我校校园文学社——赧水文学社这个平台,每周四第七节课进行诗词及文学讲座,吸引了不少孩子,不到3年,学生的诗词创作也有了小小的收获,一些学生基本掌握了五绝、七绝的创作常识,能独立创作了,还有一些学生毕业升入高中后,仍坚持诗词写作,更有甚者,我校每周四的文学讲座,还有毕业的学生来听课,这是我们倍感欣慰的。我想,我们的诗教行为,虽然还很幼稚,而且还很不成熟,但我们欣喜看到,诗意之花已在孩子们心中萌发。现共有20来首学生诗词在《诗词报》、《邵阳日报》、《邵阳晚报》……发表。但我们深感效果不佳,故有点滴反思与诸君探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bbe397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06.html

《中小学践行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心得与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