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知识框架(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0-03-18 21:04: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 禹传子,家天下——王位世袭制的产生

2、 夏商的统治

王权和神权的结合

初步建立起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 目的:加强对全国有效的统治

2、 分封物:土地和人口

3、 分封对象:(以血缘宗亲为主)王室、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4、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5、形成的等级结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6、评价:

一方面: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另一方面:诸侯国有很大的独立性,随着王室的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矛盾

2、实质: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3、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4、作用:保证了贵族的世袭特权和政治的垄断。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

第二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秦的统一

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二、皇帝制度的确立和特点

1、 独尊——皇帝地位的至尊

2、 独裁——皇权的至高无上

3、 世袭——皇权的不可转移

三、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结构

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御史大夫: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

特点:相互配合,彼此牵制,服务于皇权

word/media/image1.gif

四、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1、特点:直接向中央负责,完全服从于中央;地方官僚都直接由皇帝任命。

2、作用: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第三课 从汉到元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总体特点:这一时期,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时隐时现,但总体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

得到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受到分割和限制。

1、汉武帝的“推恩令”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 唐朝的节度使和藩镇割据

地方藩镇权力很大,发展成为割据势力,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形成了分裂割据之势。

3、 北宋的“强干弱枝”

表现:

军事上:收兵权;

行政上:文官主政地方,相互牵制;

财政上:设转运使,绝大部分收归中央。

结果:改变了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的集权;但是造成了地方力量过弱。

4、 元朝的行省制度

原因:疆域空前扩大,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特点:行省的权力很大,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作用:

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为后世所沿袭

二、选官和用官制度

1、 汉代察举制: 自下而上的荐举;以道德为主要标准

2、 六朝的九品中正制: 以门第为主要的标准

3、 隋开创的科举制: 自上而下的取士;以才学为主要的标准

科举制的作用: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扩大官吏人才来源(封建统治社会基础);

提高关员文化素质;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四课 君主专制的演进和强化

一、汉到元君主专制的加强

1、 汉武帝的中朝制度

word/media/image2.gif

2、 唐朝开创的三省六部制

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相权分散,彼此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

加强了皇权

word/media/image3_1.png

3、 北宋相权的分割——二府三司制

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被分割,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

word/media/image4_1.png

4、 元朝的中书省制

宰相的权力又分到合,宰相权力很大,甚至危及皇权。

word/media/image5_1.png

二、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和内阁的建立

1、明太祖废宰相制度,权分六部

2、内阁的出现

明太祖建立殿阁大学士

明成祖建立内阁

评价: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职权的大小完全以皇帝的旨意而定。不可能制约皇权,只是强化皇权的表现。

三、军机处的建立——君主专制的顶峰

1、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的三足之势

2、 军机处的设立

军机大臣品秩低下;跪受笔录和传达

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使皇帝得以控制了全国的军政大权;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五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一、希腊文明的摇篮

1、 独特的自然环境:临海多山

2、 小国寡民城邦的林立:更有利于参与政治和追求民主权力。

3、 工商业为主的经济形态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1、 梭伦改革——奠定了基础

2、 克里斯提尼改革——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3、 伯里克利改革——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word/media/image6_1.png

三、对雅典政治的评价

积极作用:保障了公民民主权利;推动古希腊文化事业发展;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局限性:男性公民的民主少数人的民主;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抽签选举轮流坐庄的弊端

第六课 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早期习惯法——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贵族垄断立法和司法权,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保护自己,伤害平民的利益

2、成文法的诞生——《十二铜表法》

作用:审判量刑有法可依,平民的利益得到一定的保护,但是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二、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1、公民法 使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保障罗马公民的权利

2、万民法的产生

背景:罗马扩张中疆域扩大,民族矛盾显现出来;政治经济活动中产生了许多的新问题。公民法无法应对

产生:3世纪,罗马帝国内自由民内部公民和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称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3、《民法大全》 ——罗马法体系得最终完成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汇编而成。

word/media/image7_1.png

三、罗马法的评价

1、维系罗马统治: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2、影响后世: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罗马法思想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和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武器。

3、地位: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

4、核心内容:倡导保护私有财产,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5、实质:罗马奴隶主阶级意志的体现。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第七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背景——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1、根源:英国封建君主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领导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3、过程: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

二、《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开始确立

1、内容特点:用法律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权利

2、作用:

确立了法律至上的社会原则,否定了君权神授和专制;

使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开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3、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作用

有利于政治稳定;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保障民主;

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国王的内阁:开始时是服务于国王的,向国王负责

2、议会的内阁

内阁:首相是首脑;集体负责,共进共退;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首相: 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

有权提名内阁成员;

掌握国家行政大权是政府首脑;

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首相掌握实权

word/media/image8_1.png

第八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

1、美国的独立

2、邦联制下的严峻形势

政治上:不利于统一和稳定

经济上: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外交上:不利于稳固独立

3、结果: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领导人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二、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制政体

1、宪法的产生:各州代表平等协商,相互妥协的结果

2、内容

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权分立原则: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三权分立,独立平等,相互制约。

有效地防止了独裁,保障了民主

word/media/image9_1.png

民主共和的原则:国家元首和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的任期。

3、评价

积极性:强调了国家权力,有利于统一和稳定

分权制衡的原则有利于保障民主 ,防止独裁

总之,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民主政治的环境。

局限性:没有规定人民的权利自由;民主的狭隘性——奴隶制的存在,人权的不平等。

具有种族歧视的烙印。

第九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法国革命的爆发 封建君主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共和制和君主制的艰难斗争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封建的保守势力日益削弱,民主共和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3、普法战争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成立

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和稳定

1、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内容:(分权和制衡的原则)

法国总统制共和制

word/media/image10_1.png

2、作用

使共和派逐步掌握国家大权,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日益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基础。

三、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德国的统一

根源:分裂的政治局面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领导国家和主要人物:普鲁士(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俾斯麦

方式:三次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2、统一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内容:①确立联邦制,以普鲁士为核心,把普鲁士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移植到整个帝国

②君主立宪制,(君主是实,立宪是虚)通过法律来保障君主专制的权利

word/media/image11_1.png

评价: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推动了德国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发展和提高;

但这种民主制度十分保守和不彻底;使德国成为欧洲乃至世界最不稳定因素之一。

第十课 鸦片战争

一、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背景)

1、鸦片战争前夕的英国和中国

2、鸦片走私

正当中英贸易中:中国出超,英国入超

走私鸦片目的: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走私鸦片的结果:改变了中英正当贸易的状况,中国由出超变为入超,白银大量外流,

严重危害清朝统治。

3、虎门销烟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二、第一次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加紧对外扩张以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的结果——中英《南京条约》

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被破坏,香港成为英国侵略中国的基地

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中国人民的负担,开创列强勒索赔款的先例

开放广厦福宁上为通商口岸——东南沿海门户被打开,便利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最能

体现侵略者企图的条款)

英商进出口货物的税率,中国要同英国商定——关税主权被破坏,对中国经济掠夺提供条件

3、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破坏,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A.《天津条约》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进一步控制清统治核心

十口通商──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便利商品在内地倾销,威胁中国安全

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文化侵略,掠取情报

赔偿英法600万两白银──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B.《北京条约》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增开天津为商埠──成为侵略势力在中国北方的重要活动基地,威胁北京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使英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扩大

准许华工出国──掠卖中国劳动力

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进一步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更加受损;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第11课 太平国运动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起义的背景

 ① 根本原因:民族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

 ② 具体原因:

 鸦片走私,白银外流;洋货涌入,手工业者大量破产;巨额的战争赔款负担;自然灾害

2、过程

 ① 发动起义组织方式:拜上帝教

 ② 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永安建制,初建政权——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   

   立政权

3、北伐西征——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1856年

 ① 北伐失败原因:                      

 ② 北伐的作用:                       

 ③ 西征主要领导者:            

二、《田朝天亩制度》的颁布

1、内容

①土地分配原则和方案:                  

                              

②产品分配原则和方案:                      

                                

③目的:                     

2、评价

①积极性: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反映了农民阶级革命性的一面。

②消极性:体现了 的思想,脱离实际。

三、天国的悲剧

1、天京变乱——转折点(1856年)

2、《资政新编》——建国新方案

①突出特点:                          

②评价:首次提出自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迫于形势未能实行。

3、失败——天京陷落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1、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2、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反映了世界发展潮流。

3、利用中西结合的理论——       ——发动组织起义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扩张政策的结果

2、过程:

  丰岛海战——平壤战役,     牺牲——黄海海战,     牺牲——辽东战役,日  本进行野蛮的     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覆没。

3、《马关条约》

①内容:

割地                                     

赔款                                     

开埠                                     

设厂 允许日本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②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表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使侵略势力渗入中国内地;

   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的发展;

   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

1、义和团运动

   口号:“ ”,既具有爱国性,又有浓厚的           色彩。

2、八国联军的侵华

  借口: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转变:                           

3、《辛丑条约》的签订

 ①内容:

   赔款                                  

“设馆”                                 

 驻兵                                  

   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体现了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工具)

   盖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居六部之上。

 ②影响:列强从经济,军事,外交控制了清政府,标志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

第13课  辛亥革命

一、武昌起义

1、历史背景

 ①新政和预备立宪,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革命思想的传播(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的思想)

 ③革命团体的建立和同盟会的创立

   第一个是:           

   同盟会的纲领:                               

   机关报:                         

   同盟会历史地位:                               

 ④军事上的准备

 ⑤保路运动的配合

2、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爆发1911年10月10日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成立时间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内容:主权在民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   

 ②历史意义:是第一部 的民主宪法,具有 的进步意义。

三、民主进程的丰碑

1、清王朝的覆灭1912年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                          

①推翻了 结束了

②建立了 使人民获得了

③使 深入人心了;

④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                           

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等

3、过程,注意中心和主力的转移

北京——上海;学生为主力—— 为主力

4、初步胜利

释放    ;罢免 ;拒绝         

5、意义:标志了中国 的开端。

性质:                             

特点: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时间、地点、主要人物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国民大革命

1、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标志:                                  

2、过程/概况(1924年——1927年)

①工人运动

②农民运动

③建立统一政权—— 广州国民政府

④军事斗争: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

进行北伐战争

 北伐对象:                              

 战争成果:                                

                                      。

3、失败

①蒋介石发动“

② 陈独秀坚持 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和对武装的领导权。

③汪精卫发动“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

一、南昌起义

1、国民革命的教训:                               

2、起义的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着   、

     、    的开始。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汉口)

  内容: 确定了                          的总方针;

      决定秋收时节发动起义。 

  意义:                                   。

2、湘赣边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3、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自己的路”

  主要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4、星火燎原

  ①到1930年夏,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十几个省,武装力量达十万人。

  ②1931年,成立了统一的革命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   ,  

     制定了《宪法大纲》

三、红军长征(1934年——1936年)

1、原因  左倾错误领导,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遵义会议

  ①内容:纠正了                                            

      肯定了                              

      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和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②历史意义:结束了                             ;  

       事实上确立了                          ; 

       成为了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长征的胜利

 1935年中央红军打到陕北吴起镇;

 1936年三大主力会师于         ,长征胜利结束。

第16课 抗日战争(1937——1945年)

一、全民族的抗战

1、30年代日本对华的侵略加剧

   九一八事变;建立伪满洲国;华北事变等等

2、        事变——抗战开始

3、国共合作为基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敌后战场的开辟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深入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  

  建立抗日根据地。

5、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淞沪会战(粉碎敌人速决战的计划),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

  取得了平型关(属于正面战场太原会战,战斗的领导者为中共)、台儿庄等战役胜利。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

2、潘家峪惨案

3、罪恶的七三一部队

三、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1940年 华北 彭德怀

     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2、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3、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

4、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

①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反帝侵略的完全胜利—— ②增强了                         。 

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做出了重大贡献——  ④提高了中国的          

第17课  解放战争

一、内战的爆发

1、重庆谈判和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①国民党谈判的原因:舆论压力尤其是                 。

②《双十协定》

③政协的召开,通过了有利于和平、民主的决议

2、内战的爆发——1946年

①国民党的全面进攻:首攻中原解放区

②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解放区  

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1、反攻开始——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它是中国革命由被动转向主动的转折点,是中国革命走向全国胜利的转折点。

2、三大战役

 ①1948年9月——1949年1月,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       战役。

 ②意义: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长江以南奠定了基础。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北平和谈——该时期国共第二次谈判

  国民党争取时间,重新部署内战的阴谋

2、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4月21日

  4月23日解放        ,国民党统治终结。

3、历史意义:

  ①国内:                                 

  ②世界:                                 

  ③思想理论的胜利: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诞生的背景)

1、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暴露——经济根源

2、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法国      、      和英国      是其中著名的代表

3、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阶级基础

  ①时间:        ②国家:           

  ③历史意义:说明了工人阶级意识的觉醒,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但同时,也说明他们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1、马恩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理论来源

  批判继承德意志的         、英国           

      英法               ,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①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等等。 

  ②意义:标志了        诞生;推动了             的发展

三、1871年巴黎公社

1、背景:普法战争法国的失败和第三共和国临时政府的投降卖国和反动政策。

2、公社成立和措施(3月28日到5月28日)

  最能体现无产阶级政权性质的是:                       

3、失败 

4、历史意义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国际共运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1、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2、一战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3、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的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7年3月)

   革命后出现了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二、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1、临时政府继续参与一战和对革命的镇压

2、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号召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       革命,争取和平夺权。

3、彼得格勒起义——十月革命的爆发

三、伟大的开端

1、全俄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①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召开

 《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           》——号召结束世界大战,实现和平。后来,退出一战

 《           》——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②工兵苏维埃政府的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2、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③是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共运的新局面。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初步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会议的内容:通过了《共同纲领》, 确立了新中国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首都;国旗;国歌;采用公元纪年等

2、职能的变化——1954年之后,不再代行 的职权,但仍作为    

  统一战线组织存在,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

3、新阶段——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资产阶级消亡,各民主党派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政党,   

       阶级基础发生变化。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八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954年,通过 方式产生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大法的形式, 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体现了       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2、概况 1947年成立了 自治区; 共成立了五个自治区。

3、意义

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造反派的批斗使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

造反派的夺权使党政机关陷于瘫痪

造反派的武斗使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全国人大没有召开,政协制度不能实行,民主政治制度被中断。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1、背景

文革灾难使党和人民得到深刻地认识:要保护人民民主,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2、过程

  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十六字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  必究。”为法制建设奠定了政治基础。

  ②之后,平法冤假错案,加强立法工作

 3、成果和影响

   形成了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和完善

1、重新召开人大和政协

1982年中共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政协制度进一步完善

2、更加重视民族工作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

3、加强基层民主,推进农村民主制度建设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台湾问题的由来——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从此两岸隔绝敌对

2、和平统一方针的确定——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

3、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成为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时间: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79年实现真正停火,中央政府倡议实现“三通”

2、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经济文化方面进行交流。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3、1990年,台湾成立             ,大陆成立           

1992年,两会达成“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历史性突破。

4、2005年,“胡连会”重申“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背景

① 新中国成立,人民希望和平,独立

② 国际上两大阵营的对立,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的封锁,军事上的包围威胁政策。

2、基本内容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作用:是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的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地提出

1、第一年冲破美国外交孤立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地提出

①  在发展和邻国以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过程中,周恩来提出。

 ② 影响: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逐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50年代中期

1、1954年日内瓦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2、1955年万隆会议

周恩来提出了“ ”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联系,推动了中国和更多的亚非国家建交。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

① 美国的抵制,使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国民党集团占据

②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大力支持

2、1971年,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正式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此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1、70年代前中美关系的敌对

发动朝鲜战争,威胁中国;

干涉中国内政;

阴谋制造“两个中国”;

发动越南战争,威胁中国等

2、中美关系正常化——尼克松访华(1972年)

 ① 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阐述了一个中国的原则等

  ② 影响:中美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中日关系正常化并建交——田中角荣访华

4、影响:

推动了中国掀起新的建交热潮,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外交政策的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与推动世界发展

4、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2001年成功举办了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 

  议。达成“上海共识”。

5、积极发展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活动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6、影响:

中国成为世界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国际力量,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从盟友到对手

1、背景

  ①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在战争后期开始形成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从而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打破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② 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的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最大障碍。

2、美国“冷战”政策的提出——1947年“杜鲁门主义”

    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全面开始

二、美苏冷战

1、美国

① 实施马歇尔计划1948年

  目的:遏制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稳定欧洲资本主义,控制西欧。

② 建立北约1949年 ——加剧了美苏冷战

2、苏联

①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

  目的:加强内部合作,打破美国的经济封锁

② 建立华约1955年

  影响: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也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1、特点: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交替

2、表现

①德国的分裂(1949年,美苏冷战的结果)

②朝鲜和越南战争的发生

③古巴导弹危机

3、影响

① 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② 由于双方的均势,美苏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的武装冲突,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6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政治力量的不均衡发展:西欧的联合;日本的重新崛起;第三世界的崛起;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等等冲击着两极格局,开始出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欧共体的建立 1967年

① 背景:

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共谋发展;

两极格局下,确保安全,提高国际地位;

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相似的民族文化传统等因素

② 过程:

  1951年《巴黎条约》决定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化解法德矛盾,有利于欧洲进一步联合;

之后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三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2、加强政治上的联合——70年代以来“用一个声音说话”

西欧国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摆脱美国的控制。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日本经济的崛起——8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① 民主改革和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封建落后因素

② 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由抑制到扶持

③ 有效利用朝鲜战争契机,开拓世界市场

④ 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2、谋求政治大国地位——80年代正式提出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目的: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民族独立

2、过程

5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

1961年正式形成(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

70年代反对美苏霸权为重要任务,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3、影响:

① 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 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国家政治舞台的一支相对独立的政治力量,一定程度上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80年代末90年代初)

1、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2、东欧剧变——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第一个国家是 波兰

德国的统一 ——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

3、苏联的解体(1991年)——两极格局结束,冷战结束

 1991年,成立了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不复存在,这是主权国家的联合。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世界局势的特点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2、紧张和动荡

原因和表现:

  ① 两极格局下抑而不发的矛盾爆发; ② 美国称霸行为,插手别国内政和地区冲突。

   (比如南斯拉夫内战和科索沃战争)

  ③ 国际恐怖主义的泛滥 (比如911事件等)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背景 

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其他国际力量的增强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发展

2、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因素

① 1993年欧盟的成立,欧盟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 日本经济不断发展和积极争取 “入常”,跻身政治大国

③ 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力量、经济的复苏,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改善

④ 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高,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⑤ 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力量的壮大和斗争

总而言之:当今世界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的格局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它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b604e1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f6.html

《高一历史知识框架(完整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