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美学看家庭伦理剧中的“通俗性”与“民族性”-2019年精选文档

发布时间:2021-03-07 02:40: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从接受美学看家庭伦理剧中的“通俗性”与“民族

电视剧可以说是典型的观众艺术 , 没有观众的接受是无法存

在的 ,观众的接受与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视剧作品的命运。 [1]

自改革开放尤其是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家庭伦理剧的开端之作

渴望》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电视剧艺术真正走向成熟 , 随之而来 的是大量带有平民叙事风格电视剧的产生。时至今日 , 家庭伦理 剧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大发展。所谓家庭伦理剧 , 自然是以普 通百姓的家庭生活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为表现内容的电 视剧,多采用日常化叙事和平民视角 , 体现着中国独特的传统伦 理文化的精神价值取向。其在当代繁荣的原因 , 不仅仅是社会历 史转型的必然 , 还因为其两个重要的特征 : “通俗性”与“民族 性”。本文将从接受美学的角度 , 通过对接受主体――观众的审 美心理以及期待视野的探讨揭示这两个特征的深刻内涵。

接受美学理论与观众的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 (Reception Aesthetic) 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康茨坦 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姚斯在 1967 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 受众出发 ,从接受出发。姚斯认为 , “文学作品从根本上讲注定是 为这种接受者而创作的。 ”[2] 所以对于电影电视剧而言 , 无论是 其外在的故事、人物、情节 , 还是内在的、深层的价值体现和文 化认同都应考虑到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所说的期待视野 , 是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阅读经 验构成的思维定式或先在结构。 当电视艺术符合观众既有的期待 视野时,就会使观众获得满足并产生共鸣 ; 当其落后于观众既有 的审美期待视野时 ,观众就会产生失望或抵触心理 ; 而当其超前 时,不仅会提升观众的思想情感 , 同时进一步拓展并影响以后的 期待视野。本文将探讨家庭伦理剧中的“通俗性”与“民族性” 是如何着眼于接受主体――观众的审美心理 , 从而实现甚而超越 了观众的期待视野。

通俗朴实――立足于接受主体

家庭伦理剧所体现的“通俗性”是指其主要接受主体是普 通老百姓 , 表现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和情感故事。家庭剧的平民意 识和平民审美风格是其成为主流电视剧艺术的重要因素。 家庭伦 理剧常常以家或家庭成员为核心 , 叙事线索也是在家庭成员间自 然展开 , 和真实生活极为接近。 从家庭剧的场景选择上看 ,都尽可

能地贴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环境。热播剧《我是一棵小草》中出 租车司机林小草的生活环境就是一个普通的旧居民区中的一个 极其简陋的院落 ,院中的各种摆设都比较陈旧 , 体现出小草是个 平凡百姓的形象。 从人物形象塑造上来看 , 力求生活化、 家常化。

王贵与安娜》 一剧中 , 王贵是个从农村进城进修的工农兵学员 说话带着乡下口音 ,有着不良的生活习惯 , 在向安娜炫耀他的西 方文学修养时 , 开口便唱起了豫剧 ; 但是王贵的宽容和善良、 讲话 方式的幽默风趣又使得他十分惹人喜欢 , 这样一个真实而又丰富

的形象塑造很容易就将观众带入剧中。从叙事内容上看 , 面对家 庭剧中的平民人物形象和情感命运 , 普通观众很自然地感同身受 就像是在回味自己或身边人的经历 , 自然引发他们的审美共鸣。

看着王贵夹在母亲与妻子之间的为难 ; 安娜为了孩子放弃考大学 的机会 ; 儿女的事业、婚事让王贵和安娜这对夫妻操碎了心 哪一桩苦恼不牵动人心 ?哪一件心事又不是人们时常会有的 ?

也就不奇怪收看家庭伦理剧的观众常常将自己融入剧情中 看着剧中人物的故事 , 一边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因此, “通俗性” 是家庭伦理剧的灵魂 ,脱离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 家庭剧也就失 去了其接受主体。

民族性十足――满足传统审美心理

法国文艺理论家丹纳在其著作《艺术哲学》中把种 民族

特性作为构成艺术 精神文化 的一种永恒的“内在动力”

而构成观众审美文化心理最重要的因素无疑就是我们的民族文 化传统 , 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所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中有 着浓厚的家族情节、伦理诉求以及“中和之美”。

家族情节和伦理诉求

家族”是中国文化一个最主要的柱石 , 我们几乎可以说文

化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 , 先有家族观念乃有人道观念 , 先有 人道观念乃有其他的一切。 [4] 中国家庭伦理剧所体现的家庭的 温情和对背离家庭的价值观念的批评满足了人们的传统审美需 求。人的伦理需要是一种人生在世的存在性需要 , 在面对各种人

际关系和交往困境时 ,几乎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内心经验 , 希望 知道应选择何种态度和采取何种行为 , 希望对交往行为的正当与

否有一个明确的判断 , 这就是我们所讲的“伦理诉求”



了好事多磨的幸福 ,生活虽称不上十分完满 ,但逐渐感悟人生 , 最 终获得了心灵上的满足 ;相反,美丽的姐姐孙丽 , 一直是被异性的 真情和关爱所包围 , 但是其欺骗、随意、轻浮、没有责任心等与 中国传统美德背道而驰的人性弱点与误区最终让她受到生活的 惩戒 ,遗失了所有的真情 ,从而满足了观众的伦理期待。

“中和之美”

中和” ,并不是指作品叙事结构的各个部分和各条线索之

间分量相同且整齐划一 , 而是指家庭剧的结构安排注重多元合一

两极中和 ,即多线索并存于交错发展中达到有机统一 , 在两极的

个方面 , 诸如整体结构特征、情感表达方式、人物形象塑造以及 叙事结局等方面。尤其是在叙事结局上 , 家庭伦理剧往往追求冲 突的和谐解决 ,很多作品都采用了大团圆结局 , 符合了观众的审 美期待。中国人仿佛是天生的乐天派 , 这样的审美心理促使国人 偏爱团圆。同时, 家庭剧充分体现着“正义的力量” , “善有善报 ,

恶有恶报” ,但在表达上却比较温和 , 对有过失的剧中人大多数 进行温和的惩戒 , 劝恶扬善 , 而不是对抗到底、不留余地。这样才 能满足受众对“人伦之和”、 社会和谐的需求心理。家庭伦理剧

我是一棵小草》在大结局的处理上就满足了观众这种“大团 圆”的传统审美心理 ,善良坚强的小草正如其名字一样 , 没有花 的美丽和芬芳 ,也没有树的高大挺拔 , 但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 难她都一如既往的乐观和坚强。 她将第一任丈夫留下的私生子视 如己出 ; 面对失去儿子而变得古怪刁钻的婆婆她给予极大的耐心 和孝心;一向对她冷言冷语的小姑子出事之后 , 她竭尽所能地给 予帮助 , 以德报怨。对于这样一个几乎继承了所有民族传统美德 的人物形象 , 赋予她一个完美的结局是顺应民意 , 符合中国观众

大团圆”传统审美心理的必然要求。

传统文化的突破――超越期待视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 整个社会处于急速发展变化之中 呈现出具有时代特点的社会现象与社会矛盾 , 由此带来了家庭伦 理的一系列变化。在这种情况下 , 家庭伦理剧应该直面家庭成员 的真实人性 , 深刻地表现由社会发展不平衡、不成熟、不公正所 引发的在家庭人情、伦理方面的问题。

对传统家庭模式的发展与超越

随着社会多元文化格局的不断构建以及人们思想的不断解 放 , 一些家庭伦理剧尝试了一些新的家庭模式 , 给观众带来情感 上和审美上的新鲜感 , 超越了传统的审美期待。 《我是一棵小草》 中小草顶着巨大的压力 , 嫁给在生活背景、文化程度上都与其有 巨大差距的刘水 , 一个结过婚的出租车司机与有家族企业的国外 留学归来的设计师结合 ,这本身已经足够吸引观众的视线 ; 当小

草带着婆婆和已故丈夫的私生子一起出嫁时 , 整个故事情节达到 了高潮部分 , 一对夫妻、两个婆婆、一个非血缘关系的孩子和一 个亲生的孩子组成了一个完全超越传统模式的家庭 , 但是真情却 最终使得这个家庭幸福和谐。 这无疑是对传统文化表现出与时俱 进的现代性追求 ,满足观众对传统的民族美德的伦理需求 , 又令 人感受到超越传统审美风格的力量 , 超前于观众既有的期待视 野。

叙事结局的突破

在叙事结局方面 , 一些家庭伦理剧对社会、家庭问题的复杂 性不回避也不做简单化处理 , 而是突破“大团圆”的表现模式 提供一种新的审美视角 ,将更加真实的一面呈现给观众 , 超越观 众的期待视野。 《我是一棵小草》中岳小梅是个爱慕虚荣、性格 古怪刁钻的女孩 , 为了过上有钱人的生活 , 不惜成为奸诈小人厉 坤鹏的情人并被其利用 , 差点走上犯罪的道路。在嫂子小草的帮 助下,岳晓梅重新做人 ,并接受了警察小王的感情 , 剧情发展到这 时,符合观众对于“亡羊补牢 ,尤为未晚”的传统审美期待 , 但是 剧情并未按照观众预期设想的那样发展 , 小王最终无法接受岳晓 梅的“过去”而选择离开她 , 而晓梅也没有能够突破性格上的弱

,不能像小草那样勇于面对问题而最终选择逃避 , 嫁给一位只 见过一面的华侨到美国去了 , 整个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和悬念十 足都提高了观众收视期待。在面对小草的挽留时 , 晓梅的那句

嫂子,我不是你 ,无法做到像你那样的坚强和勇敢”将人性的

复杂和真实呈现给观众 , 让观众的情感和审美心理都得到了一次 升华和超越。

结语

从《渴望》到《我是一棵小草》 , 从《牵手》到《王贵与安 娜》 ,家庭伦理剧伴随着中国电视剧的产生、发展和成熟一路走

, 以其特有的“通俗性”和“民族性”受到广大普通百姓的认 可。本文运用接受美学的理论 , 选取几部典型的家庭伦理剧进行 分析得出:只有立足于平民百姓的生活 即“通俗性” 、传承中

国独特的传统伦理 即“民族性” 的剧作才能满足受众的审美

心理和期待视野。 当然,在新的历史阶段 , 电视剧艺术也面临着新 的理念变革 , 家庭伦理剧的未来发展也要做到与时俱进。雅俗共 赏、继承并超越传统的民族审美 , 将是家庭伦理剧未来的一个发 展方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b53868a6b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d.html

《从接受美学看家庭伦理剧中的“通俗性”与“民族性”-2019年精选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