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召公谏厉王弭谤1

发布时间:2023-09-03 16:06: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召公谏厉王弭谤1一、内容简介
(一)《召公谏厉王弭谤》说的是周厉王姬胡的故事。他为人暴戾而又刚愎自用,以严酷的政策来治理国家,使得人民怨声载道,背地里纷纷咒骂他。大臣召公好心劝告他说:“人民已经不堪忍受了。姬胡很生气,为了堵住人民的口,派了巫师(革詹)监视百姓言行。这可能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特务机构了。总之,自那以后,大街小巷都布满了由巫师构成的特务眼线,监视百姓们的一言一行,不许他们谈论政治,不许他们对国家领导人表示不满,并将许多对他不满的平民捉来杀死,甚至许多没有发过怨言的百姓也被枉杀,这便是史称的“卫巫监谤”了。姬胡的特务治国的策略,弄得亲友熟人在路上遇到了都不敢互相招呼,只能看上一眼,使得整个国家人人自危,陷入极权专制的恐怖之中。
姬胡自以为得计,得意洋洋地对先前劝过他的召公说:“我有办法叫百姓不敢诽谤我,现在没人再敢说我坏话了。”召公再次劝谏说:“这样堵住人民的嘴,就像堵住了一条河,河一旦决口,要造成灭顶之灾;人民的嘴被堵住了,带来的危害远甚于河水,治水要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民要让天下人畅所欲言,然后采纳其中好的建议。这样,天子处理国政就少差错了。”姬胡听了不以为然,嗤之以鼻,仍然一意孤行,实行暴政。举国上下都是敢怒不敢言。但是3年后,人民最终不堪忍受,自发地拿起生产工具作为武器攻入王宫,把昏君放逐到一个叫彘(今属山西)的地方。这个事件就是史称的“国人暴动”。暴动的人民后来听从了大臣召公和周公的劝解,解散了武装。召公和周公在大臣们的推举下,暂时代替君王处理国家政事,史称“共和行政”。周厉王姬胡本人则于“共和”的第14年,在孤独凄凉和人民的唾弃中结束了可耻的一生。
(二)周厉王不许别人指斥他的过失,用铁血政策钳住了万民之口,百姓只能“道路以目”,敢思不敢言。三年之后,终于土壅而川决,周厉王落得个被流放的下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召公讲的道理再透彻不过,可惜他面对的是一个暴虐昏聩的昏君。一部二十五史,多的是这样的一国之主啊!因而从谏如流的唐太宗,才显得极为难得。


为什么前车已覆,后车不戒?百姓“道路以目”的情景,历代不绝,直到20世纪的“文革”十年还会重现。著名作家臧克家曾说过,“四人帮”以谤止谤,冤狱等等”,恐怕比之厉王犹有过之而无不及。
历史的警钟当须长鸣。当前重提“仁政爱民”“以德治国”,可谓有深意寓焉。
二、写作手法
1.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作为文章主体部分的召公的谏辞颇有特色。如先打比方,“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比喻贴切而生动。再如“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将人民用发表言论,到举政事的好坏,比作土地上有山水,故能生产财物,又比作土地上有高原、洼地、低平之地、水浇之田,故衣服、食物而产于此。用语浅显而又极其形象,既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又加深了论证力量。
较逻辑严密的特点还表现在引用历史的论证。谈到天子处理政事,应当让公卿、史言、音乐师等进谏,天子应当斟酌处理,只有这样做事才能不违背事理。用历史的做法让天子明晓民言不克爽的道理,可谓深刻。
这样,既打比方,又引证,摆事实,讲道理,逻辑性强,论证有力。
2.记叙详略得当,语言生动形象
本文采取记言与记事相结合而以记言为主的写作手法。先简要记叙形势的严峻,“民不堪命矣”又记叙了厉王“使巫监谤者”后的自鸣得意,而后再详记召公的谏辞,最后以冷峻的几笔写出厉王一意孤行,终于垮台的下场。全文脉络清楚,详略得当。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b0be18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1.html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召公谏厉王弭谤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