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游戏论

发布时间:2018-11-04 22:03: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儿童游戏论

满分100

一、名词解释(每4分,共20分)

1.象征性游戏

答: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为表现形式的象征过程,反应周围现实生活。

2.恩物

答:福禄培尔为儿童设计的游戏玩具,他认为恩物是神赐给儿童的东西,是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恩物能够使儿童得到知识和发展各种能力。

3.复演说

答: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尔,他认为,游戏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重现了人类进化过程中祖先的动作和活动,游戏是人类遗传活动的表现。

4.游戏的觉醒理论

答:又称内驱力理论,代表人物是伯莱茵,他认为,觉醒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环境刺激是觉醒的重要源泉,当机体缺乏刺激时,机体采取游戏的方式来增强刺激,提高觉醒水平,使机体感到舒适。

5.学前儿童游戏的评价

答:是指对学前儿童游戏的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前儿童游戏知道的评价,包括对游戏环境创设、游戏组织实施和游戏现场指导的评价,二是对学前儿童游戏发展水平的评价。

二、辨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感觉运动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

答:这种说法正确。

感觉运动游戏:也称机能性游戏或练习性游戏,主要是2岁前儿童进行的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早出现的游戏形式,它是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或运动构成,使学前儿童的感觉或运动器官在运用过程中获得快感的一种游戏形式。

2.纽曼的游戏特征“三内说”是指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和内部体验。

答:这种说法错误。

纽曼的游戏特征“三内说”是指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和内部动机。内部控制是指游戏者控制游戏的过程、方式与时间,内部真实是指游戏的特征是虚构或想象的,对游戏者来说它却是真是的,内部动机是指游戏是“目的在自身”的活动,是内部动机支持的行为,游戏者不追求=游戏以外的目的。

三、简答题(每6分,共30分)

1学前儿童游戏理论研究有哪些发展趋势?

答:(1)从理论的发展来看,理论本身由纯思辨的性质向实证的性质转变。

2)从游戏价值观的变化来看,对游戏的发展价值的认识由思辨的、不全面的或有所侧重的,发展到确切的、全面的认识。

3)研究的范围拓宽,不仅注意纯理论的问题,而且逐渐注意应用问题。

4)从研究的技术来看,由不注重条件控制的自然注意的研究发展到注重条件控制的实验室研究,现在又出现了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有条件控制的自然观察的方法。

2. 学前儿童游戏的情景特征有哪些?

答:(1)几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

(2)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儿童自行決定。

(3)活动的难度与儿童的能力相匹配。

(4)童不寻求或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

3. 学前儿童游戏形式的发展表现出哪些趋势?

答:(1游戏的动作的渐次连贯。

2游戏的语言的准确化。

3)游戏持续时间的推延。

4游戏规则的明朗化

5游戏活动的社会化

4. 按照儿童社会性发展划分的游戏包括哪些类型?

答:(1无所用心的行为或偶然的行为

2旁观行为

(3)单独游戏

(4)平行游戏

(5)联合游戏

(6)合作游戏

5学前儿童游戏对于儿童发展有哪些价值?

答:(1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的身体发展

2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3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4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

四、论述题(每20分,共40分)

1.结合实例论述游戏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促进作用。

:古往今来,任何时代,在何民,任何国家,何地区,没有不做游戏的儿童,没有不喜欢游戏的儿童、在时间上,游戏胡历史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古老而悠久,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在空,它遍及所有生存地域。自从有了儿童有了游,有儿童哪里就有游戏。儿童离不开游戏就像鱼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翅膀。

然而,游戏历史胡悠久及其存在的广泛性却并不必然导致游戏研究胡繁荣与发展。千年,由于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和社会发展历史条件的局限,游戏一直被认为是与儿童的学习、成人的工作相

相容的、琐屑的、不重要,甚至被视为消磨时光的浪费生命的活动。在中国古代就有业精于動而荒于嬉”、“勤有功、戏无益”的说法。即使到了今天,也仍然会有人不屑一顾“游戏有啥,不就是玩吗?”现实中。人们常习惯于将某种不足味道的行为嗤之以“儿戏”

学前儿童正处于从自然人(生活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时期,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阶段。游戏作为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早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使儿童获得了更多的社会环境的知识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和技能。

(1)游戏为学前儿童提供了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学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

①儿童在游戏中熟悉周围的人和事,了解他人的想法、行为和情感

②儿童在游戏中掌握交往的规则,学习分享、谦让、合作等社会交往技能。

(2)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

①游戏有助于儿童学会区别自我和他人,克服自我中心化

②游戏有助于儿童从他人角度来看问题,学会理解他人。

(3)游戏使学前儿童学习社会角色,增强社会角色扮演的能力。

①游戏使儿童实现了性别角色的认同。

②游戏使儿童理解了社会角色的特征

(4)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①游戏有助于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

②游戏有助于儿重理解和遵宁规则。

③游戏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5)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增强自制力。

①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控制冲动,增强自制力。

②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抗拒诱惑,増强自制力。

2.举例说明如何指导学前儿童的结构游戏。

答:(1)丰富和加深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

(2)为儿童提供结构游戏的材料时间和场地

(3)帮助儿童掌握结构的知识和建构的技能

(4)培养儿正确对待结构材料和建筑成果

(5)针对儿的发展水平培养建构活动的目的性和坚持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989ed4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0.html

《学前儿童游戏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