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孤寂的一朵清莲 - 论林徽因独特人生对创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3-10-14 11:15: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湖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设计)

鄂州职业大学教学点

2014届汉语言文学专业

题目:灿烂孤寂的一朵清莲——论林徽因独特人生对创作的影响

学号:2011140222

学生:郑

指导教师:余晓辉

评阅教师:

2013920

--------------------------------------------------------------1

关键词--------------------------------------------------------------1

--------------------------------------------------------------2

1.人生概况---------------------------------------------------------2

1.1林徽因深受中西文化的熏陶---------------------------------------2

1.2林徽因文学创作的成就-------------------------------------------3

2.灿烂的追逐------------------------------------------------------4

2.1林徽因的美----------------------------------------------------4

2.2林徽因创造美--------------------------------------------------5

2.3林徽因将建筑与文学相结合--------------------------------------6

2.4孤高的林徽因创造出真我的价值----------------------------------6

3孤寂的求索------------------------------------------------------7

3.1孤独的童年在林徽因的性格里埋下了孤独的种子--------------------7

3.2林徽因内心孤独决定了其创作理想与创作内容的孤独感--------------8

结束语-----------------------------------------------------------12

致谢词-----------------------------------------------------------13

参考文献---------------------------------------------------------14

论林徽因独特人生对其创作的影响

摘要

“一代才女”林徽因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文理兼备,她在建筑、文学等领域都取得了一般专业人士都难以企及的非凡成就。然而在许许多多灿烂光环下,缘自她的家世、婚恋、病魔,她在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生与死的激烈冲突中,却始终无法掩饰内心深处的孤独本质;而这种孤独的本质,又以她对生命的独特体验,贯穿于其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创作的始终,并形成了一种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林徽因,灿烂,孤寂,人生,文学创作

绪论

早在20世纪的20年代就享有“中国第一才女”盛誉的林徽因,30年代初始步入中国现代文坛,便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独到的感悟,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创作上向世人展示了她非凡的艺术才华,成为所作不多却十分活跃的中国现代作家。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建国后她完全被遗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体系之外;可是星移斗转、时代变迁,这位孤寂了半个世纪的美丽多情、聪慧睿智的才女,最终还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的兴趣。

我个人认为,林徽因不仅是一位建筑家,她还是一位极具人格魅力的女诗人、女作家。林徽因的一生,外表是灿烂的,而内心是孤寂的,但无论是灿烂或孤寂,她对纯美艺术的追求却是始终不变的。得天独厚的文化渊源、生长经历,造就了林徽因中西方文化双重熏陶的特殊人格,以及自然科学与文学艺术修养兼具的心理素质。她于1928年回国,193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她清醒地看到“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破”传统、“袭”西学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而自己则有点不合适宜地在喧嚣躁动的时代氛围里,用“追求超实际的真美”的理想,去孤独地探索和尝试着中国新文学的真正出路。

林徽因的作品从内涵到外延都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都向读者展示了她非同寻常的纯美艺术的新异质素。虽然时间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现在阅读她的作品,仍能唤起读者新鲜而美好的审美冲动;而更重要的是,她在灿烂而孤寂的人生中对文学“超实际真美”的执着追求,她对中国新文学创作的探索精神,对于我们当今正面临着“全球化”冲击的民族古老文化,无疑也仍具有极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1.人生概况

1.1林徽因深受中西文化的熏陶

1904年,林徽因出生于一个富有民主主义思想的名门世家。其祖父林孝绚是前清翰林,思想开放,注重教育,送子侄多人赴日留学(如黄花岗烈士林觉民、林尹民)。其父亲林长民是民国初年的要人,他博学多才,工诗文,善书法,两度赴日留学,主修政治、法律,回国后,积极倡导宪政,与梁启超一道活跃在政界。应该说少年时代能生活于这样一个书香弥漫、思想进步的家庭中,林徽因是十分幸运的。她天质聪慧,五岁发蒙读书,十二岁进教会女中学习;十六岁时其父为拓宽她的眼界,又携其赴欧求学。这期间的生活经历,对林徽因的人生有极重要的意义。几年后林徽因又与未婚夫梁思成赴美学建筑,因当时建筑学只允许男生问津,建筑系不收女生,因而林徽因只得就读于宾州大学美术学院,但她所选修的课程大多与建筑学相近,曾被聘为建筑系“建筑设计课兼任讲师”(先被聘为助教)。获学士学位后,又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成为我国第一个在国外学习舞台美术专业的留学生。优越的家庭环境、丰富的生活阅历、孜孜的求学经历,使林徽因深受中西文化的熏陶,获得了深厚而多重的文化修养,并形成了独特的个人气质,这为她日后在建筑设计与文学艺术等领域中取得非凡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归国后,林徽因与其夫梁思成一起,在东北大学创办了我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建筑系,后又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并伴随梁思成不畏艰辛、四处勘测,对中国古代建筑有多次重大发现,撰写了大量有珍贵价值的研究文稿,在中国建筑史上留下了不朽的业绩。美国汉学家费正清称道林徽因夫妇:“在我们心目中,他们是不畏困难、献身科学的崇高典范。”新中国成立后,她又以重病之身与梁思成一道,参加并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还为抢救濒于灭绝的我国“国宝”景泰兰做出了巨大贡献。1955年,年仅5l岁的林徽因因病去世,被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这正是党和国家对她杰出贡献的充分肯定。

1.2林徽因文学创作的成就

相对于林徽因奉献一生的建筑,文学创作只不过是她的业余爱好。尽管她的作品与文学巨匠相比数目寥寥,但她的所作,无论是小说、戏剧,还是诗歌、散文,都独具匠心、充满着浓郁的艺术魅力。

30年代初才涉足文坛的林徽因,仅在短短的几年中就佳作叠出,才华耀人。她的小说《九十九度中》,被艺术鉴赏品位很高、以批评严厉著称的李健吾赞叹道:“在这样溽暑的一个北平,作者把一天的形形色色披露在我们眼前,没有组织,却有组织;没有条理,却有条理;没有故事,却有故事,而且那样多的故事;没有技巧,却处处透露匠心。”并称其是“达到一个甚高的造诣”的“最富有现代性”的一篇小说。“。朱自清也称之“确系佳作,其清新也。”林徽因也有很高的小说鉴赏修养。

在诗歌创作上,林徽因更是享有盛誉,她的名字是与诗人连在一起的。林徽因的诗不多,但风格迥异,极富创造力,有玲珑妩媚的,有狂热执着的,有温婉伤感的,有沉郁隐晦的。她把中西文化、古典精髓、现代思潮融会贯通,娴熟自如地运用于抒写,得心应手而绝无矫揉的痕迹。可以说,林徽因的六十余首诗,最能显现出她在文学上的深厚造诣与过人才华。

她的散文不多,却最能显露其气质、性格。透过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睿智、优雅、爽朗、幽默的现代女才子的精神世界。

虽然所著不多,却几乎都是艺术精品。除此之外,她还是一个极具魅力甚为理想的文学沙龙的女主持人,她的北总布胡同寓宅,时人亲切地称其为“太太的客厅”。

2.灿烂的追逐

2.1林徽因的美

林徽因不但有过人的聪慧,而且还有超群的美貌。20岁时她曾参与泰戈尔访华活动的接待,与徐志摩同任翻译。她高雅的气质、美丽的容貌、机智的谈吐一时在京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吴咏《天坛史话》中记载:“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荒岛瘦的徐志摩,有如苍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图。”尤其是她用英语出演齐拉德公主的成功,使她成为北平社交圈中才貌双全的名媛,并为她赢得了“中国第一才女”的美誉。第一次见到林徽因年轻时照片的林洙惊叹于林徽因的美貌:“在我可怜的词汇中找不出可以形容她的字眼,她给人的是一个完整的美感。”即使是在遭受了多年病痛的折磨与苦难,甚至在刚刚做了肾切除手术、肺部结核已到晚期,她也能让人觉得“她是我一生中所见到的最美、最有风度的女子。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美感,充满了生命,充满了热情我不能想象她那瘦小的身躯怎么能迸发生这么强的光和热。她的眼睛里又怎么能同时蕴藏着智慧、和谐、调皮、关心、机智、热情的光泽。”“当你和她接触时,实体的林徽因便消失了,而感受到的则是她带给你的美,和强大的生命力,她是那么吸引我,我几乎像恋人似地对她着迷。”

2.2林徽因创造美

林徽因认为,作诗首先要“愚诚”,要“追求超实际的真美”。她不仅对艺术如此,对人生亦是如此。她渴望美、捕捉美、表现美、创造美,为了美,她甘愿“献出我最热的一滴眼泪/我的信仰,至诚,和爱的力量/永远膜拜/膜拜在你美的面前!(《激昂》)为了达到美的境界,她用她的睿智、才气和激情去“愚诚”地创造,写诗歌、写散文、写小说、写戏剧,使得她的人生呈现出灿烂的光华。

林徽因天生有着艺术家的浪漫、唯美情怀。而16岁随其父在英伦生活的一年多时间里,也使她较多地沐浴了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的阳光。尤其与徐志摩的相识与交往,更使她那浪漫主义诗人的唯美气质愈发浓郁。

林徽因“追求超实际的真美”,这美就已不是自然中、生活中的表象美,而是熔铸了她意识的、潜意识的、直觉的、情感的美。如她早期的代表作之一《笑》中写道:“笑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边浑圆的漩涡/艳丽如同露珠/朵朵的笑向/贝齿的闪光里躲/那是笑~一神的笑,美的笑/水的倒影,风的轻歌/笑是她惺松的鬈发/散乱的摸着她的耳朵/软软如同花影/痒痒的甜蜜/涌进了你的心窝/那是笑一一诗的笑,画的笑/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林徽因认为,艺术的“真美”是超越生活本身的一种纯粹理念,就像叶子虽然是自然生长在树干上,毫无矫揉造作之感,但“自然的不都是美的,美不是现成的”;将其升华为艺术之美,还必须经过作家细致地选择和雕琢,在林徽因的各类作品中,无论是春天的桃花、夏日的荷叶,还是秋日的红叶、冬天的霜雪,甚至连讨厌的蛛丝、残落的梅花,也都能引起她对于“美”的无限联想。尤其是在她的诗歌中,她常常将自然之美描绘得淋漓尽致。如《一首桃花》:“桃花/一树的嫣红/像是春说的一句话/朵朵露凝的娇艳/是一些/玲珑的字眼/一瓣瓣的光致/又是些/柔的匀的吐息/含着笑/在有意无意间/生姿的顾盼/看一一/那一颤动在微风里/她又留下,淡淡的/在三月的薄唇边/一瞥/一瞥多情的痕迹!

林徽因捕捉美的瞬间是敏锐的,她用抒情彩笔创造美的意境的技艺也是高超的。在她这首小诗里,动态美与静态美,古典美与现代美,自然美与生命美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又如她的一首用自然美突现生命美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一一句爱的赞颂》:“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问呢喃,一一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2.3林徽因将建筑与文学相结合

另外,林徽因还将自己在建筑美术方面的学识修养,灵活自如地运用到文学创作之中。建筑家的身份以及在美术方面的修养,使得她对于形体、线条、光影、色彩的构图有着一种特殊的敏感,一种深刻而细腻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因此,她特别善于以色彩、画面,来表现自己丰富多彩的内心情感。几乎她的每一首诗作中,都有对于形体、色彩的细致描述,诗中描绘的景色就像一幅幅或清丽或浓重的水彩画卷,无比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的视野中。“黄水塘游着白鸭/高梁梗油青的刚高过头/这跳动的心怎样安插/田里一窄路,八月里这忧愁?(《八月的忧愁》)黄水、白鸭、油青的高梁梗,意象简单,色彩对比鲜明,勾勒出一幅既美又富有很强空间层次感的图画,使八月乡村的景象尽现读者眼前。她不仅继承了新月诗歌“绘画美”的特点,并将其发展到了臻于完美的地步;而且她还经常把古建筑作为一种意象形态融入诗歌,人为地造成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意境:“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让不知名雀来盘旋?是谁/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摇上/云天(《深笑》)

2.4孤高的林徽因创造出真我的价值

出身高贵的她有着清峻孤高的贵族气质,但她从不掩饰自己的优越感和高傲的仪态,常常剖析自己,坦率地暴露自己,表现出不同一般女性的豪爽、真诚。在《窗子以外》中,林徽因深感自己生活圈的狭小,不满自己得天独厚的优裕生活,想接近民众,贴近现实,林徽因想摆脱自己的生活圈融入广阔的社会,但字里行问却透出她无法融入的孤高。尽管孤高,但她深沉的人道主义情怀是随处可见的。如觉得自己那不算太贵鞋袜却是“有人每月的工资,一定只有这价钱的一半乃至更少”,既表达她不满自己奢华的生活,又流露出她对社会下层民众生活疾苦的同情;明知道拉车的要价高得多,自己的厨子虚报菜价,“但是你好意思争!”显现了她的善良宽厚本性。

走不出窗子的林徽因,面对着个人、世间的人生苦难,曾有过浓郁的宿命论等宗教色彩。但她并没有一味沉溺于人生无常、人生如梦的宗教神秘中,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逆境中韧性的战斗,因为她更坚信理想、信仰,要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出“真我”的价值,因此,她说:“你应当相信我不会向悲哀投降,什么时候我都相信倔强的忠于生的”,无论人生多苦、多痛,她都以自己微弱的力量积极向上,去感受人生的真谛,体悟生命的乐趣,追求个体人格的完整性。

3.孤寂的求索

3.1孤独的童年在林徽因的性格里埋下了孤独的种子

有着声名显赫的家世,是林徽因的幸事;然而事实上,林徽因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却并不如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幸福,她的童年生活是在孤独中度过的。尤其生母不得林父及祖母的喜欢,长年住在后院,寂寞哀怨,更给林徽因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极深的心理阴影。她的小说《绣绣》,就有许多自己童年记忆的生活投影。林徽因是庶出,其父林长民原配妻子叶氏不能生育,便娶了林徽因的生母何氏为妾。何氏是小作坊主的女儿,既没文化,又不会女红,自然不会讨得善吟诗作对、好舞文弄墨的林长民的欢心。而不会女红、不会操持家务又使林徽因的祖母也不喜欢何氏。嫁入林家的何氏那不讨丈夫、婆婆喜欢的日子有多难捱就可想而知了。林徽因出生第二年,林长民不耐夫妻生活的痛苦再度到日本留学,回国后又为自己的理想在外奔波,很少回家。而林徽因的生母尽管不得丈夫、婆婆欢喜,但封建家庭的礼教又使她必须恪守作媳妇的本份,侍奉婆婆身旁,随时听候婆婆的差遣。林徽因的童年就这样在祖父母的家中孤寂地度过。在无法与人交流的孤寂中,林徽因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林徽因由对美的渴望产生了对世间万物爱的情感。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生现象都令她神往倾心,她的灵魂触着生活任何一方面都若有火焰一闪。而这种充满爱的、美的情感又为她一生不懈追求美的极致作好了辅垫,也为她一生追求自由的个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美,使人产生爱意,使人欢乐;而丑,却使人厌恶,让人唤起不愉快的回忆。因此,林徽因总是有意识地选择、挖掘美的事物,而否定丑的一面,这也是成年后的她接受西方现代派的同时又否定其对丑的赞颂的缘故。

如果说童年生活还只是在林徽因的性格里埋下了孤独的种子,那随后的生活就便孤独在她心中根深蒂固,以致终生不易去掉。随着生母后来所生一子一女的夭亡,林长民再娶程氏,家里的平静打破了。

在孤独和艰难的童年环境中成长,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说,是最大的不幸,然而对于成就一个作家来说,却是最大的幸运。苦难和坎坷可以促使一个人去对人生与世界作深入的思考,也唯有如此,才能体味到更为本质的沧桑与虚无。这样,自小就“习惯于母亲的无用”的林徽因自然也就失却了许多儿童常有的欢乐,多了许多优越环境中的孩子无法品尝的痛苦滋味,但也铸造了她坚强的性格,孕育了她独特的艺术个性。林徽因骨髓里的这种孤独感,是她创作的源泉。有了这份孤独感,才能使她捕捉生活的瞬间,洞察人生的内蕴,同时把笔端指向内心。幼年的林徽因长时间孤寂的面对自然、人生沉思,就势必导致其悲剧性孤独的生成。

3.2林徽因内心孤独决定了其创作理想与创作内容的孤独感

在林徽因的诗篇中,已经显露出焦虑孤独的现代主义情绪,从她的诗中我们可以捕捉到一种精神先觉者的寂寞,而诗人自己也表示出对孤独所包含的精神品格的偏爱。在她的诗作中,频频闪现着“寂寞”、“孤独”、“孤零”等字眼。当她看到一枚菩提叶从树上掉落下来,她感到“一闪冷焰”“无声的坠地”,“仅证明了智慧寂寞 / 孤零的终会死在风前”(《题剔空菩提叶》);在《冥思》一篇中她写道:“心此刻同沙漠一样平,/思想像孤独的一个阿拉伯人;/ 仰脸孤独的向天际望 / 落日远边奇异的霞光,/ 安静的,又侧了耳朵听 / 远处一串骆驼的归铃。”正如尼采所言,有故乡者,拥有快乐;无故乡者,拥有痛苦。这里,抒情主人公独步于心灵的沙漠,渴望寻求到“思想”的故乡,灵魂的栖息地,备感孤独却又不乏执著。万籁俱寂的深夜,是孤独感最易侵袭心绪的时分,诗人在《中夜钟声》中写道:“象哭泣,/ 象哀恸,/ 将这僵黑的 / 中夜 / 葬入 / 那永不见曙星的 / 空洞——/ ——重,/————/ 这摇曳的一声声,/又凭谁的主意 / 把那余剩的忧惶 / 随着风冷——/ 纷纷 / 掷给还不成梦的 / 人。”诗人以低沉阴郁的调子,生动地刻画出夜深人静之际独品孤独这一人生况味的不眠人的形象,强烈的时空感烘托出孤独的终极意味。总之,在林徽因的诗篇中渗透着不尽的孤独。

美丽聪慧、博学多才的林徽因在多个领域获得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成就。然而在这许多非凡成就的光环背后,在内心深处,林徽因却始终是一个孤独者,她的开朗热情,她的奔放执著,都无法掩饰她内心里的孤独本质。这种挥之不去的孤独感与林徽因自身的人生经历有着割不断的联系。

林徽因是一个不能离开朋友的人,朋友是她整个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她视朋友间的畅谈为人生的莫大乐趣,并且这种畅谈也经常成为她艺术灵感的来源。在新月友人徐志摩、方玮德相继逝去后,林徽因深感知音难觅的痛苦与孤独:“此后 / 寂寞的平凡中 / 都让谁来支持?/ 一星星理想,难道 / 从此都空挂到天上。”(《吊玮德》)挚友的英年早逝更加强化了她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林徽因既是一个内心丰富、情感细腻、多愁善感的女诗人,又是一位充满热情,有着极强韧性的独立自强的新女性,一生不懈地追求理想信念,追求真善美,追求非同凡响的自我价值。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尤其是在动荡不安的三四十年代,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无疑是巨大的,而且“林徽因的聪慧和高傲隔绝了她和一般人的距离”(李健吾语);加上染上了像今天癌症一样可怕的肺病,多年卧病在床,使她更切身地体味到理想的难寻、孤寂的难耐。于是,她将情感付诸笔端,或宣泄理想,或直白孤寂,或托物寓意,极力抒写她内心的孤独寂寞。

在林诗中主要描写了两类孤独。一类是由理想的幻灭带来心理上的失落而产生的孤独,如“像个灵魂失落在街边,/ 我望着十月天上十月的脸,/ 我向雾里黑影上涂热情 / 悄悄的看一团流动的月圆。”(《十月独行》)“你曾那样拿理想赌博,不幸 / 你输了;放下精神最后保留的田产,/ 最有价值的衣裳,然后一切你都 /赔上,连自己的情绪和信仰”(《忧郁》);另一类是面对时光的流逝而人却无所作为所产生的孤独,较有代表性的是《六点钟在下午》:

用什么来点缀六点钟在下午?

六点钟在下午

点缀在你生命中,

仿佛仅有的灯光,

褪败的夕阳,窗外

一张落叶在旋转!

用什么来陪伴

六点钟在下午?

六点钟在下午

陪伴你在暮色里坐,

等光走了,影子变换,

一支烟,为小雨点

继续着,无所盼望!

“梦”是林诗中常用的一个意象。“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 你和我 / 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深夜里听到乐声》)“走,迈向理想的山坳子 / 寻觅从未寻着的梦:/ 一茎梦里的花,一种香。”“梦在哪里,你的一缕笑,/ 一句话,在云浪中寻遍 / 不知落到哪一处?”(《红叶里的信念》)“它只是 / 轻的一片,/ 一点子美 / 像是希望,又像是梦”(《风筝》)。“梦”在林诗中是希望、理想和美的化身,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圆满境界。情感的失意、心理的失落,以及对现实的失望,促发了诗人对“梦”的热切向往。梦的实质是“欲望的满足”,确切地说,“梦是(被压抑的)欲望(经过伪装)的满足” 。在梦中,人的灵魂可以任意驰骋,不受羁绊;在梦中畅游,可以痛痛快快地自言自语,可以彻彻底底地倾吐心声。梦是一种思想和情感的依托,也是一个独语者的倾诉对象。梦的功能主要是一种“补偿”:“梦的一般功能是企图恢复心理的平衡,它通过制造梦中的内容来重建整个精神的平衡和均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梦中寻求精神的安慰与补偿也正是人的孤独感的一种体现。一生不懈追求身心自由的林徽因对“梦”这一意象的摹写,也正是其内在的孤独精神的一种折光。

或许是源于女性与生俱来的忧郁气质,或许是对消逝了的美好事物的苦苦追思,或许是疾病缠身剥夺了绮丽的年华,或许是时代的失误造成智慧的痛苦,在林徽因各个时期的诗作中,我们都能听到诗人的哀吟,触摸到她内心的寂寞与孤独。但“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如果没有忍耐孤独的精神,缺乏控制孤独的创造力,则无法存在于社会”。在孤独中,林徽因找到了诗,为孤独找到了一条智慧而巧妙的排遣途径。在她执著地追求理想、信念的过程中,是孤独使她不断产生创造力,也是孤独使她的人生境界得以升华。

有哲人说过,一切真正优秀的人物都是孤独的。只有大智慧才有大孤独,只有大理想才有大寂寞。“一代才女”林徽因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了对孤独的深刻体验与思考,表明了现代女性作为主体的“人”对“存在”的本真状态的追问,深化了现代女性诗歌中的孤独这一主题。

结束语

林徽因的一生是灿烂而孤寂的。她的文学作品虽然不多,却以其独具特色的文学创作和极具个性魅力的艺术风格对中国新文学作出了特有的贡献。

按常理,林徽因无多少孤寂的理由,她出身优越,受过良好的中西教育,除抗战的几年外并无温饱之虞,时代和社会并没有亏待她。但她的孤寂却恰好揭示了她那知识分子的先知先觉和良知,实际上她是以美的艺术来荡涤现实的污泥浊水,对现实丑恶和黑暗的正视正是她“纯美”艺术存在的理由。她用“追求超实际的真美”来进行民族文学的重构,则是她精神上反叛的形式,“因为只有批判的才能才会创作各种清新的形式。”她的创作中审美风格上呈现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正是奠基于她内心对艺术追求、哲学追问的执著上,她的现代性是中国式的,是她以其博学、敏锐,批判地吸纳了西方文学而依然保留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方式的创造。表面看来,她的传统性、现代性都是不彻底的,但实际上却是真正意义的吸收后的创造。她实现民族新文学重构理想的“纯美”艺术不是纯粹的哪个思潮的影响,而是融合中创造的美。她以民族文学的美为基点注入西方文学美的营养,正是她的执著、韧性的追求。

我们现正处于新世纪之初,全球化的经济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打破各个国家的经济堡垒,随之而来的全球化文化也正以迅雷不及耳之势打破各民族文化的界限。可以说,近年来的中国文化是各种观念的堆积物,任何思想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一席之地而又站不住脚。一种观念很快就为另一种更新奇的思想所代替,一种经验刚刚滋长不久就会遭到过时的厄运,而且文学的市场化前程,远比文学的艺术探求之路宽阔远大。表面上看,似乎当代文化显得特别开明或开放,但实际上这是没有根的文化,自然也就难以结果。面临着比20世纪初猛烈得多的新一轮文化冲击,我想,林徽因在文学政治化、功利化的时代,艰难地进行着以美的艺术来重构民族新文学的孤独探索,这种探索精神、探索价值无疑对我们今天民族文化的再重构仍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敲下“致谢”两个字,心中无限感慨,实在是这些简单的文字所不能表达和承载的。

从论文的选题到最终的完成,余晓辉老师都始终给予我悉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并在论文的关键环节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在此,谨向余晓辉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还要感谢鄂州职业大学管理学院的老师、同学们,是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得以这么顺利完成这篇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费慰梅《回忆林徽因——为林微因文集而作》,见《林微因·中国现代作家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332333

[2]林洙《碑树国土上美留人心中——我认识的林徽因》,《人物》,1990年第5期,125

[3]刘小沁《窗子内外忆徽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31

[4] 邵燕祥《林徽因的诗》,见《林徽囡·中国现代作家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340

[5] 李健吾《九十九度中——林徽因女士作》,见《林徽因·中国现代作家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339

[6]陈学勇《林徽因年表》,见陈学勇《才女的世界》,百花出版社,2000年,212

[7]萧乾《一代才女林徽因》,人民文学出版社,l992年,211

[8]陈钟英《林徽因年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398

[9]黄晓娟《散落的珍珠——论林徽目和她的诗》,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113

[10]文洁若《才貌是可以双全的——林徽因侧影》,见刘小沁《窗子内外忆徽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5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98046eb0c22590102029dac.html

《灿烂孤寂的一朵清莲 - 论林徽因独特人生对创作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