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抗洪救灾纪实终

发布时间:2012-03-24 09:35:5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党旗闪耀南城,干群心手相连

——南津街街道“9.20抗洪救灾纪实

1984年以来最大的洪峰过境合川,南津街街道有6个社区、11个村属于受灾范围,需转移户数5492户,人口15894人,企业和养殖户510家,商铺2340户,发生的经济损失达到4.2亿余元。由于受灾面积大、人口多,加之此次洪灾预兆迟、水位高、来势快,使得抗洪救灾的任务重、压力大,形势相当严峻。在洪水肆虐的危急时刻、关键时刻、万难时候,街道党工委和各级党组织及时部署、全面动员,在抗洪中“创先”;党员干部坚定决心、迎接挑战,在抢险中“争优”;人民群众坚强不屈、顽强拼搏,在大水中奋战。党旗始终飘扬在抗洪救灾的第一线,心手始终相连在南城的每一个角落。

决战中的号角:排山倒海却裂不开党旗飘飘的坚固堡垒

决战时刻,街道党工委和各级党组织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吹响了战斗的号角。街道党工委、行政全面部署整个街道的抗洪救灾工作。18日晚,街道党工委接到汛情通知之后,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立即成立了街道党工委书记为指挥长、行政主任和武装部长为副指挥长的抗洪抢险指挥部,启动防洪应急预案。

919上午930分,街道召开了机关、村、社区干部参加的抗洪救灾动员大会,对全街抗洪救灾工作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部署,要求实现“零伤亡”目标,并严格了抗洪救灾纪律。区委常委叶华、区政府副区长牟少伦参加会议,要求思想不放松、工作不懈怠、物资不断供、人员不脱岗,坚决打赢抗洪救灾战役。

按照会议部署,党政班子成员齐上阵,分区分片分块负责制,责任落实到人头,牵头实施责任范围内防汛救灾工作在指挥部下设抢险救灾组、企业抢险组、党员应急抢险先锋组等9个工作组,落实了每一个组、每一个人的责任;其余机关干部和村、社区干部组成17个村、社区工作组在17个受灾村、社区实施包村(社区)、包片、包点的责任制。抽调100名民兵、100民协勤投入到抗洪救灾的战斗中。所有人员坚持24小时值守,不得擅自离岗。驻村、社区工作组成员坚持吃在村、社区,住在村、社区。洪水不退、淤泥不除、防疫不完、排查不全绝不离开。

在街道党工委的有力领导和组织下,全街上下成为了一个团结奋战的整体、一股拧不断的绳子。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星夜间屹立于南城大地;9个工作组与17个村、社区工作组,犹如26面鲜艳的党旗,洪水中飘扬在文峰塔下。

孤岛中的力量:惊涛骇浪却撞不断众志成城的南城脊梁

在洪水到来的最艰辛时刻,南城的党员干部迸发出了最强大的人格、最伟大的奉献精神。他们率先垂范,奋勇争先,支撑起了撞不断、压不垮的钢铁脊梁。

东津沱、张桥场镇、张家村、夜雨村、临渡村在此次洪灾中被洪水包围,形成了一座座孤岛。但在这一座座孤岛上,却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无私的温情。

东津沱社区辖区被洪水淹没面积达83.3%,是此次洪灾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国十七大党代表、社区党委书记张年全不顾自己的年龄,在洪水来临,社区成为孤岛之后,不眠不休、调集物资安置群众、协调冲锋舟转移必须转移的人员。正如他所言:“绝不让一个群众有危险、不让一个群众挨冻、不让一个群众受饿”。他在这个孤岛中坚守两天三夜,挨冻受饿。在洪水退去后,张年全当即病倒在家。

在东津沱小学安置点,得到妥善安排、衣食无忧的群众满怀感激。一个小女孩则拿起粉笔在小黑板上写下了4个大字:“谢谢大家!”,干群连心的温情在这一刻显露无疑。

而在这个孤岛之外,也有许许多多的人为他们牵挂、为他们奋战。机关干部张华才和重庆市武警7支队的战士们一起,驾着冲锋舟从里向外转移群众。920,他在从被洪水围困的葛根还房对面的居民楼转移群众过程中落水,被救起后仍旧穿着湿透的衣服,坚持战斗在第一线。在冷风中患了重感冒,由于担心吃药导致的嗜睡负作用,不吃药带病坚持,深受群众赞扬。

在此次洪灾中,南津街街道共转移群众11921人,安置群众1540人。实现了“零死亡”。

战斗中的颂歌:汹涌澎湃却扑不灭万众一心的熊熊斗志

在洪水肆虐之时,南城的干部群众饱着不屈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他们共同谱写了一首气势恢弘、壮怀激烈的抗洪战歌。

涪滨路上波浪涛天、文峰塔下一片汪洋。280余名干部群众奋战在这片泽国之中,转移被困群众、开展值勤警戒。民建会员、街道机关干部曹毅就是其中的一员。在洪水过境和恢复生活的三天三夜的战斗中,他时时刻刻在岗、分分秒秒不误,在患有急性肠胃炎的情况下坚守岗位。由于连续作战、不吃不睡,在20日上午,他再次病发,痛得直不起身、满头大汗。周围一个参战群众——曹毅到现在也不知道他的名字——见状立即掏出手机打电话给他的爱人,几乎是吼叫着叫她送药到现场,在将药和水递到曹毅手上后立即转身投入到工作之中。

920早上8点多,在洪水围困的东津沱社区唯一入口处的生命通道被漂浮物堵住,外面的船无法靠岸。曾经到汶川灾区志愿抢险、此次主动请缨的团员志愿者袁世平知悉情况后立即就跳进齐胸深的水里。从8点多忙到9点多,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泡在冰冷的水中。纵然身体被漂浮物撞击、皮肤被污水浸泡、冷得浑身发动,仍然坚持完成了任务。在现场指挥的南津街街道行政主任柳萍感动得热泪盈眶,在他上来后立即抱着棉被,冲上前去给他披上。一位住在附近的村民从家中端出一碗荷包蛋,递到袁世平手中。这是24小时来袁世平的第一口饭。同样的志愿者还有北京卫戍军区退伍军人王文军,主动到办事处请战,随后参与了紫荆园社区的抗洪抢险战斗。

9.20抗洪战役中,南津街街道共组织干部、民兵、协勤、群众志愿者2534人参与其中。这2534人,就如同2534个先锋示范岗,闪耀在嘉陵江、涪江之畔。他们饿了喝矿泉水吃面包,困了或坐在地上、或靠在墙角眯一会,最幸福的事,就是吃上一顿热的、就是能伸直了睡一会。他们手牵手铸就钢铁长城、心连心抒写大爱无疆。

泥浆中的激情:遍地狼籍却毁不掉重建家园的坚定决心

洪水退去后,有这样的一群可爱的人,昼夜力战的疲倦早已清晰可见,衣服上层层泥浆的淤痕已不知道有了多少次的重叠,但是面对洪峰过后受灾地区的一片狼藉,他们又顷刻间重回新的战斗——恢复生产生活,重现美丽家园

20日下午洪水退却的时候开始,南津街街道根据退水情况,提前准备人力、物力,组织专业队伍与2000余名干部群众,按照“分片、包区、定点”的原则全力以赴,切实保证了“水退到那,就清扫到那”。

21日下午的希尔安大道,伴随着洒水车轻快的音乐、激射的水柱和垃圾车隆隆的轰鸣,干部群众手持扫帚清扫垃圾、挥舞铁铲消除污泥,赤手空拳搬运洪水退后留下来的烂椅子、脏桌子。“一、二、三、起”的口号响彻大道的上空,“跟上、跟上,不要落后”的声音萦绕在人们的耳旁。一车车淤泥和垃圾被装起、被运走,留在原地的,是一个个从头黑到脚的泥人,是一件件汗水湿透的衣衫。经过400余人一整天的奋战,一条宽敞、美观、整洁、明亮的希尔安大道,与往常无异般呈现在众人的眼前。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任谁也想不到,这条路段在9.20特大洪峰过境的时候是一片汪洋,最深处深达4米。

截止目前,共打扫城区街道43条、农村街道38条,清运淤泥2100余吨,清淤任务完成100%。同时,开展卫生防疫、地质灾害排查、重点户帮扶等工作,确保群众生产生活、生命财产安全,努力恢复美丽家园。

在此次抗洪救灾中,南津街街道应转移的群众、商铺、企业和养殖户全部实现转移,安置群众1540人。实现了“零死亡”目标,共计挽回经济损失1亿余元。正是这些人以非凡的意志力,用不屈的臂膀支撑起了南城抗洪抢险的“大爱”天空,实践着共产党人永恒的誓言——为人民服务。争取到了抗洪救灾的最终胜利。

通讯员 孟余 梁意 /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958621314791711cc79174a.html

《“920”抗洪救灾纪实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