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以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文言文虚词以

【篇一:文言文虚词以】


虚词是 “实词 ”的对称。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

词和拟声词六类(见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 [试用 ] ”)。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介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经常 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有些介词可附着在动词后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少数副词如 “不 ”、 “也许 ”、 “没有 ”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
如判断句 ............ ”、被动句的 “为 ...... ...... 等”虚词在文言文中







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18 个虚词的用法
1 “而”字主要的用法如下: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 “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 “并且 ”或“而且 ”。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 “就 ”“接着 ”,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 “但是 ”“却 ”。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 “如果 ”“假如 ”。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 ⋯⋯ (《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 “你的 ”;偶尔也作主语,译为 “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三.复音虚词 “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 “罢了”。




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2 “以”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 “用”“拿”“凭借 ”“依据 ”“按照 ”“用(凭)什么身份 ”等。例如:①乃入见。问: “何以战? ”(《曹刿论战》)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逍遥游》)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 “把 ”。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寡人之于国也》)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 “因 ”“由于 ”。 如:罚所及,则无以怒而滥刑。(《谏太宗十思疏》)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 “于”,可译为 “在 ”“从 ”。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 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 “与 ”,可译为 “和 ”“跟”,有时可译为 “率领 ”“带领 ”。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 ?? 周策》)
二、用作连词。用法和 “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 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 “而 ”“又”“而且 ”“并且 ”等,或者省去。如: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
(二)表示承接关系, “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 “而 ”或省去。如: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
(三)表示目的关系, “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 “而”“来”“用来 ”“以致 ”等。如:故远人不服,则 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 “因为 ”。如: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 师》)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来中心语,可译为 “而”,或省去。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三、复音虚词 “以是 ”“是以 ”,相当于 “因此 ”,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3 “于”字主要的用法:
“于 ”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一)、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 “在”“在⋯⋯ 方面 ”“在 ⋯⋯
中”“向”“到”“从 ”“自 ”“跟”“同 ”“对 ”“对于 ”“给”“由于 ”等。如:得复 见将军于此。(《鸿门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师说》)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二)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 “胜过 ”。例如:良曰: “长于臣。 ”(《鸿门宴》) (三)、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 词前还有 “见 ”“受 ”等字和它相应。例如:李氏子蟠,











“被 ”,有时动
⋯⋯ 不拘于时。

(《师说》)(四)复音虚词 “于是 ”,用法与现代汉语的 “于是 ”不完全相同。
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 (《勾践灭吴》)



2、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 “于是 ”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 “于 ”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 “在这 ”“从这 ”等。例如: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在这职业上 ”《捕蛇者说》) 4 “为”字主要的用法:
“为 ”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 “做”。还可作判断词 “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一、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 “向 ”“对 ”等。例如: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 “替 ”“给 ”等。例如: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 “当 ”“等到 ”等。例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 “为了 ”“为着 ”。如: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 “因为 ”“由于 ”。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 “被”。 “为”所引进的是动 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 “所”结合,构成“为 ”或 “为⋯⋯ 所”。例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 宴》)
二、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 “呢? ”例如:如今人为刀俎 ⋯⋯ 何辞为?(《鸿门宴》)
5 “其”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 “他(她)的 ”“它的 ”(包括复数)。如: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勾践灭吴》)
(二)第三人称。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 “的 ”。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写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 “我的”“我(自己) ”。如:勾践说于国人曰: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

















也⋯⋯”(《勾践灭吴》)(四)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 为“那”“那个 ”“那些 ”“那里 ”。如: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 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 ”“难
道”“还是 ”“可要 ”等,或省去。如:圣人之所以为圣, ⋯⋯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其有敢不尽 力者乎?(《勾践灭吴》)
三、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 “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 “还是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
假设)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6 “则”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 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 “就 ”“便 ”或译为 “原来是 ”“已经是 ”。例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 则利。(《劝学》)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 于“假使 ”“如果 ”;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 “那么 ”“就 ”。如: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以上的 “则 ”连用,每个 “则 ” 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
上)分句之间(不是表示两词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 “就”,或不译。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 “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 “可是 ”“却 ”;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
意时, “则 ”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 “虽然 ”“倒是 ”。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二、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 “是 ”“就是”。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7 “所”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 “所 ”字结构。“所 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 “所⋯⋯ 的人 ”、 “所⋯⋯ 的事物 ”、 “所 ⋯⋯ 的情况 ”等。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所

















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 如:
“所 ”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二、在有些句子中, “为”和 “所”呼应,组成 “为 ⋯⋯ 所 ⋯⋯”的格式,表示被动。如: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三、复音虚词 “所以 ”。“所”和“以 ”连用,文言文中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如: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8 “且”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如:晋侯、秦伯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有时相当于 “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 宴》)
二、用作副词。相当于 “将”“将要 ”“暂且 ”“姑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黔之驴》)
9 “莫”字主要的用法:
用作无指定代词,充当主语。
(一)代人时,相当于 “没有人 ”“没有谁 ”。如:宫妇左右莫不私


王⋯⋯ (《邹忌讽齐五纳谏》)



(二)代物时,相当于 “没有什么 ”。如:



二、用作否定副词。

“不”。如: (一)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表示否定,相当于

“不要 ”“不能 ”。如: (二)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劝戒或禁止,相当于
10 、“盖”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副词。 “盖”用在句首,作副词,表示下边说的一些话,是带有推测性的断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 “大概 ”“推想 ”的意思。(表示这种意思的 “盖 ”也有用于句中的。)如: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将伐颛臾》)
一、用作连词。连接上文,起说明原因的作用,也含有不十分确定之意。如: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
11 、“然”字主要的用法:
二、用作代词。相当于口语中 “这样 ”“如此 ”。如: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三、用作助词,又分两种情况。













(一)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中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 (《捕蛇者说》)
“⋯⋯地”。如:

(二)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 “若 ”“如 ”“犹 ”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 “的样子 ”“一般 ”“那样 ”。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逍遥游》)
四、 “然 ”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的 “是的 ”“对的 ”相似。或者表示赞成、同意,即 “认为是 ”“认为对 ”的意思。如:(触龙曰) “⋯⋯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太后曰: “然。 ”(《触龙说赵太后》)成然之。(《促织》)
“虽 ”字主要的用法
“虽 ”作连词,在文言中有两种用法。
一、用在假设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种假设,然后转入正 意,可译为 “即使 ”。如: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 (《捕蛇者说》)二、用在转折关系的句子里,作用是先承认一种
事实,下面再转入正意。可译为 “虽然 ”。如: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12 、复音虚词 “虽然 ”字主要的用法:
现代汉语用 “虽然 ”的地方,文言只用一个 “虽”字。文言的 “虽然 ”,“虽 是转折连词, “然 ”是指示代词,结合在一起,有承上转下的作
用,相当于 “虽然如此 ”或 “话纵然这么讲 ”。如: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13 、“乃”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 “就 ”“于是 ”“这才 ”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 “却”“竟(然) ”“反而 ”“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 “才”“仅”等。如:王曰: “善。 ”乃下令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今其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一、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 “你的 ”;也作主语,译为 “你”。不能作宾语。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 翁。(陆游《示儿》)
二、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 “是 ”“就是 ”等。如:若事之不 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三、 “乃 ”有时还可作连词用,释为 “如果 ”“至于 ”等。 14 、“既”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完结,可译为 “⋯⋯以后 ”“已经 ”“完全”等,有时 “既已 ”连用,可译为 “已经 ⋯⋯ 之后 ”;也可表示在隔了一段短时间以后,发生了某事,可译为 “不久 ”,有时 “既而 ”连用,意义不变。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烛之武退秦师》)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过秦论》)
二、用作连词,连接词与词、分句与分句,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或者由前一分句的事实引出下一分句的推论。常和 “且”“则”“又 ”等词前后呼应。如: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15 、“即”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有在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让步,可译为 “即使 ”“纵使”;或表示假设,可译为 “如果 ”“假如 ”。如: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与妻书》)
一、用作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前后两件事紧相衔接,或表示两 种情况紧相联系。可译为 “立即 ”“马上 ”“就 ”等。如:(樊)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鸿门宴》)
二、用在判断句起确认作用,可译为 “是 ”“就是 ”。如: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治平篇》) 16 、“之”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 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 “他(他们) ”“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揉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代事理,作宾语)(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 “这 ”,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或补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
之间,或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 “的 ”或“得 ”,有的可不译。如: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 赋》)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17 、“何”字主要的用法:一、用作疑问代词。
(一)单独作谓语,问原因,且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 ”,可译为 “为什么 ”“什么原因 ”。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二)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 “哪里 ”“什么 ”。译时,“何 要后置。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三)作定语,可译为 “什么 ”“哪 ”。如: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二、用作副词。
(一)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 “为什么 ”“怎么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 “怎么 ”“多么 ”“怎么这样”。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复音虚词 “何如 ”“何以 ”。
(一) “何如 ”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 “怎么样 ”或“什么 ”。如: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 ”(《鸿门宴》)
(二) “何以 ”即 “以何 ”,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 “以 ” 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 “拿什么 ”“凭什么 ”等。如:何以战? (《曹刿论战》)
18 、“因”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 译为 “因为 ”“由于 ”“趁着 ”“凭借 ”“经过 ”“通过 ”。如: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不如因善遇之。(《鸿门 宴》)
二、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 “于是 ”“便”。如: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 ⋯⋯ (《鸿门宴》)













【篇二:文言文虚词以】




文言虚词:其、以、之、为字的用法 “其 ”“以”“之”“为”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四个重点虚词,用法整理如下: 一、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作定语,相当于 “他(们)的 ”“她(们)的”“它(们)的 ”。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2.秦贪,负其强。(《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语,相当于 “他”“她”“它 ”。 3.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 “我”“自己 ”“我的 ”。
5.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6.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勾践灭吴》) 4)指示代词,表近指,相当于 “这”“这个 ”。例 7.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5)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 “那”“那个 ”。例 8.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6)指示代词,相当于 “其中 ”“其中的 ”,后多为数词。例 9.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2、副词。
1)表测度,相当于 “恐怕 ”“或许 ”“大概 ”。例 10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2)表反诘,相当于 “难道 ”“怎么 ”。
11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3)表婉商、祈使,相当于 “还是 ”“可要 ”。例 12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例 13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3、连词。
1)表选择,用在句首,相当于 “是⋯⋯ 还是 ⋯⋯”。例 14 .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假设,用在句首,相当于 “如果 ”。
15 .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4、助词,补充音节。
16 .既其出。(《游褒禅山记》
17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二.以
1、介词
1)表动作行为的处置,相当于
“把”。





















1.秦亦不以城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相当于 “按照 ”“凭借 ”“凭什么身份 ”。 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3.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相当于 “在 ”“从 ”。例 4.余以乾隆三十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登泰山记》)4)表动作行为的方式,相当于 “用”“拿”
5.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5)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 “因为 ”“由于 ”。
6.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6)表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 “率领 ”“带领 ”。 7.欲以客往赴秦军。(《信陵君窃符救赵》) 2、连词,用法类似 “而 ”,表示多种关系。 1)表因果关系,相当于 “因为 ”。
8.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并列关系,相当于 “又 ”,或不译。
9.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3)表修饰关系,不译。
10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4)表目的关系,相当于 “来 ”“用来 ”“以便 ”等。 11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3、副词,同 “已 ”,相当于 “已经 ”。 12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固定结构
1)以是、是以、以故、以此,意思是
“因此 ”“所以 ”。


13 .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就赵》)
14 .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
15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
16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信陵君窃符就赵》) 2)所以,有两种用法,一表原因,一表凭借。 17 .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18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师说》)3)何以,意思是 “怎么 ”“怎样 ”。










19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4)有以、无以,意思是 “有(无)用来 ⋯⋯ 的办法 ”。例 20 .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
21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5)足以,意思是 “足够用来 ”。
22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游褒禅山记》)
6)以为, “以为 ”后是动词或形容词结构, “以为 ”是认为的意思;“以 ”后是名词性结构, “以为 ”是“把⋯⋯ 作为 ”的意思。
23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24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劝学》 三、之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 “他”“他们 ”“它 1.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2.人非生而知之者。(《劝学》) 2)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 “我”。
3.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3)指示代词,相当于 “这 ”“这个 ”。
4.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助词( 1)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 “的 ”。例 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2)结构助词,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之间,相当于 “得”。例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8.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劝学》)
5)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9.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10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6)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不及物动词或三字之间,凑足音节。 11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12 .公子勉之矣。(《信陵君窃符就赵》) 13 .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过秦论》)四.为
















1、介词。
1)表被动,读作 w i ,相当于 “被 ”,常和 “所”组合。例 1.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 2.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例 3.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2)表动作行为的替代,读作 w i ,相当于 “给”“替 ”。 4.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3)表动作行为的对象,读作 w i ,相当于 “对”“向 ”。 5.持其踵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4)表动作行为的原因,读作 w i ,相当于 “因为 ”“由于 ”。 6.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5)表动作行为的目的,读作 w i ,相当于 “为了 ”。 7.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2.助词,用于句尾,表疑问语气,前面一般有疑问代词呼应。读作 w i
8.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篇三:文言文虚词以】


【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 .译为:拿 , ,凭着 .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石钟山记》)2.表示凭借 .译为:凭 , .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 ,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 .译为:把 .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 .译为:于 ,,.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 ,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 ,而汝以辰时气绝 .
.
5.表示原因 .译为:因为 ,由于 .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 ,不敢复有株 .(《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故内惑于郑袖 ,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6.表示依据 .译为:按照 ,依照 ,根据 . ①今以实校之 .(《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
说明: “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 ,有时可以省略 .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 氓》) (二)连词 .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 .可译为 “而 ”“又”“而且 ”“并且 ”等,者省去 . ①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 .(《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 ,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游褒禅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 .(《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 ,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 可译 “而 ”“来”“用来 ”“以致 ”等 .
①请立太子为王 ,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 ,于伊、颍之上 ,以待余年 ,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日削月割 ,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 ,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 ,可译为因为 .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 ,多客 ,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可译为而 ,或省去 .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 ,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例:
①受命以来 ,夙夜忧叹 .(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以:表范围) 2.作语助 ,起调整音节作用 .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7c369aae6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dc.html

《文言文虚词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