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最新热点新闻事件高考作文素材

发布时间:2014-10-07 20:57: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4年最新热点新闻事件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

2014-05-22 1125

2014年最新热点新闻事件高考作文素材

哪个行业才是最暴利的行业?调查显示,并非普通投资者印象中的石油、证券、地产、金融,而是高速公路!2010年度,A股市场上19家上市路桥公司去年狂赚120亿,绝大部分具有市政或准市政属性的公路收费等同于投资者或地方政府的印钞机。天价买路钱成为物流企业无法承受之贵,成为推高物价的隐形杀手。

话中音

“一上路就烧钱,单程的运费才一万多,可光过路费就五千左右,有时候罚款也四五千,根本赚不到什么钱!””——大货车司机

““还贷的边界被一跨而过,收费几成失控之态,延长收费年限、公路转性为经营性公路等乱象不一而足。” ——媒体时评

““坚持非收费公路为主,适当发展收费公路是早在2004年就开始实施的中国《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中明确的大方向。” ——财经评论员

【素材解读】

1、路桥收费竟成2010年最暴利行业

当人们削尖脑袋想挤入券商、房企等经济食物链上游的时候,谁能想到,看起来毫无白领范儿的路桥收费业却是中国360行中的低调冠军?当近期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全部发完后,数据显示,路桥收费的19家上市公司的毛利率高达59.14%,轻松胜过石油、券商和房地产,成为2010年全社会最为暴利的行业。因贷款修路、收费还贷这个历史原因形成的路桥收费行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榨汁机摇钱树,让很多企业从中牟取暴利,不仅无视了公路的公共属性,甚至超越了经济原则。在消费品价格不断上涨的今天,路桥收费成为不可漠视的顽疾

2010年,中国货物运输总量75%是由公路承担的,过路过桥费占到了运输成本的20%30%。以物流费用率来说,2010年,我国物流费用率是9.9%,日本只有4.8%。高速公路公司利润率如何?记者随机选择了一家上市公司现代投资进行了调查,公司经营高速公路246公里,2010年,这家公司净利润率43.42%。对比一下其他行业,2010年,万科净利润率14.36%,中国银行净利润率37.72%,中石油净利润率9.54%,中兴证券40.70%。现代投资在19家路桥业上市公司中主营收入只居中游,19家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率最低也接近20%

2、高额买路费成就高昂的商品价格

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道路不畅、货车禁行、无停车位等因素,成为物流企业头痛的问题。蔬菜进城遭遇物流围城,价格跟着水涨船高。那么城市里其他的商品配送呢?北京德利得物流总公司运营总监恽绵告诉记者,北京王府井、中关村,都是货物流通量比较大的商业区,也是对货车限制最多的地方,怎么把货送进这些区域一直是北京物流企业最头疼的问题。城市配送的最后一公里,交通拥堵、货车限行,还有车难停。

北京市每年货运量2.9亿吨,80%是进城的货,要求货运能力很高,而目前车证少,需要以货代货,或者客货混装。如果没有这一部分车来运货,70%-80%的超市将不得不停业。即使是最小的货车它的载货量是12立方,相当于4辆金杯车的载货量。从现实来看,货车禁行后,上路的面包车多了,其实并没有减轻拥堵压力,反而加剧了拥堵。有资料显示,国内商品90%以上的时间都用在仓储、运输、包装、配送等环节上,这导致物流效率低下且价格高企。

3、是时候反思以路养路的收费模式了

修高速公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节省成本,如机械损耗、省油、省时间等等。现在恰好相反,一旦跑高速路,反而会增加成本。从经济上来说,如果一条路是增加成本的,那么这条路是可以不修的。现在的收费公路,是因为原先政府没钱,为了从多方面的筹措资金来建设路,所以从1984年以来形成了收费修路的模式,从目前来讲,我认为这个模式已经走到头了。第一,我们现在的财政是全球第二大财政,政府是有钱修路的;第二,现在的这种模式本身形成了一个暴利的公路,收费公路本身每年在我们的GDP里占2%,这对经济发展已造成阻碍。

时过境迁,路桥收费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首先,如今我国财政收入与30年前相比早已有天壤之别,1981年我国财政收入仅有1175.79亿元,而2010年高达83080亿元,加之如今国企利润非常丰厚,修路筑桥的资金早已不在话下,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方式已非不二法门。其次,路桥高收费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活力的瓶颈。现在一说起修路建桥,各地仿佛形成了路径依赖似的,往往走市场融资、公司经营的路子,忽视路桥的公共产品属性,而视其为一项生意,一门心思地想着收费赚钱,把路桥当作印钞机。于是,还贷的边界被一跨而过,收费几成失控之态,延长收费年限、公路转性为经营性公路等乱象不一而足。

4、物流成本问题不能没有回应权力乱象隐身其后(20140516日《长江日报》评论员 李琼)

由菜贱伤农引发的对商品流通领域的调查,已经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社会的关注和讨论仍然保持了相当的热度。就目前的调查和讨论来看,物流成本已经成为舆论关注的主要对象,高昂的物流成本导致市场畸形,成为主要结论。

物流成本过高是一个描述性的结论,其本身是一个复合型的问题,由多方因素累积而成。这些因素包括货车进城难,公路收费过高,罚款过滥,物流领域重复征税,进场费、管理费繁重等等,而这一系列因素又直指当下的体制性、制度性问题,包括地方政府的收费和罚款财政,物流税改革推进艰难,物流市场区域分割等等问题。

这说明,物流成本过高,既是一种市场乱象,也是一种管理乱象和权力乱象。这种体现在物流行业成为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的同时,又成为一个市场效率低下的行业。这种隐藏在市场成本背后的体制性和制度性成本,横亘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既推高了物价,也扭曲了市场。

严格来讲,物流领域中所暴露出的这些问题,单个来看都算不得新鲜的问题,今天媒体调查出的这些乱象,很大程度上是把这一系列问题重新放置在整个市场体系中来集中看待,因此它指向的就不仅仅是单个的人和事,而是整个市场流通领域能否摆脱不合理的管制和干预,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的问题。

从媒体来讲,这种调查应当持续深入,以穷尽其中的每一个不合理环节和制度。整个社会关心的,则是这种问题的集中性曝光能否使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合理化,引发相对应的治理和改革。目前的状况是,物流领域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有媒体和相关机构的调查,有学者的发言,有消费者和企业的呼吁,但并未见到相关部门的解释和回应。

货车进城难,公里收费和罚款过重过滥,税负繁重,市场分割的问题,既有的问题,也有的问题,很难由个人和具体部门担责,其中的利益牵涉和治理难度也都不可谓不复杂、不艰巨。但针对媒体的调查,社会的关注和热议,政府如何看待,对结论是否认同,是否关注,准不准备解决,从哪些方面解决,解决的目标和时间表是什么,都需要明确回应社会的疑问和期待。

物流成本是一个经济学名词,但它起源于民众对物价的感受,起源于企业对于成本的感受,问题能不能解决,解决的效果如何,民众同样也在感受。问题一方面被深度曝光,被高度呼吁,一方面又被置之不理,避而不谈,不是个好现象。

因此,物流成本的问题,是观察一个市场运转是否健康高效的窗口,是观察一个社会是否建立了迅速而良性的纠错机制的窗口,也是一个考验政府直面问题的态度,以及改革诚意和勇气的问题。

5、降低物流成本需打破行政壁垒(20140513日《证券时报》)

央视揭露物流环节成本高推高物价,节目称2010年中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18%左右,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蔬菜从产地到市场,涨价20倍。因存在多环节收费罚款,进城配送费用超过长途运输费用。

该节目中,物流成本畸高的原因得到总结:进城难、天价过路费、乱罚款、进场费以及重复征税等等。节目采访了一些物流行业的从业者,根据他们透露的信息来看,物流行业几乎是在见缝插针的情况下维持利润,超载、抢时间等等,成为在所难免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物流企业基本是在低水平上竞争,尚处于依靠廉价劳动力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的阶段。与之相比,国际物流业的竞争核心,来自于高度优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基础设施、信息平台。造成这种差距的,与其说是我国物流业竞争门槛低,不如说是政策成本高,间接上造成市场成本高。最后的苦果,即一个西葫芦从产地运到市场涨价20倍,就得由所有的消费者买单了。

不少省市已开始追求产业转型、升级,都会在意本土的硬件、软件条件如何大幅度提升,好为经济发展开路。按理来说,造成高物流成本的政策成本,应该会得到重视。但是,我们得认识到,现代物流业是以第三方物流为标志的,而第三方物流其实应该属于区域产业,而非地方产业。地方主政者所重视的,又往往是本地的经济环境,逾越了行政区划界限,培育市场环境的动力也就疲弱了。因此,物流成本畸高,根本原因在于行政壁垒深重。总之,区域经济仍然还在路上,行政区划所造就的城市经济仍然是市场一体化的很大障碍,物流成本畸高则拜其所赐。

尽管现在不少城市都在为城市内部的交通大搞基础建设,尽最大程度做大交通运力,但对于过路的货车,就都表现得颇为吝啬了——放行的道路少,时间上设限,执法过于苛刻。与城市内部的流通相比,区域间的流通成本难免过于高昂。与此相随的问题是:即便是物流巨头企业,也往往因为区域分割而难以实行一体化管理,作为区域产业的物流业沦为了地方产业。如此,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如何加大?物流的市场成本如何得到压缩?无论造成物流成本高昂的原因有多少,最终都可以化繁为简,归结为一条:行政壁垒深重。

要打破行政壁垒,需要继续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突破行政条块分割对市场一体化的掣肘,进而减小区域间的物流成本,乃至各种市场要素流通的成本。谈区域经济,实际上对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要求。要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要适应市场一体化的发展,那么地方行政部门势必要打破自己的封闭性,才能形成区域间的协调与合作。(肖畅)

6、主持者言

在中国经济目前已经发展到相当规模和一定阶段时,长期以来被掩盖的交通垄断及依附于其上的各种剪不断理还乱利益链条和高额成本的负面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并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路桥费因何而高?恐怕还得归结于以桥养路、以路养路的路桥建设模式。本应成为政府责任的交通服务却泛滥为各地盈利的手段,旨在疏浚经济发展筋脉的公路桥梁,却成为推高物流成本和制约经济活力的瓶颈,这种讽刺十足的异化现象警醒我们:是到了该反思乃至终结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模式的时候了。

【素材运用角度】

经济活力的瓶颈 高速公路模式乱收费 高物价 物流成本 改革 政策成本

 

中国在走向低智商社会

【素材链接】

前些日子,日本著名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智商社会》意外地触动了中国人的敏感神经。根据网上的援引,大前研一如是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513日国际在线,2014-05-15 094823 金羊网羊城晚报)

【素材解读】

感谢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因为他的结论给我们国人狠狠敲响了警钟。

的确如此,看看中国的大街小巷,书店真的是寥寥无几,就算有限的几个书店,也多是热销学习辅导资料,这不能不说是国人读书的一个悲哀,因为这种现象分明告诉我们,大人是不读书的,孩子读书是读辅导资料的,如此读书,能有什么前途?说中国人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我看,实在有点太瞧得起我们了,国人读书,尤其是大人读书的太少了,看看我们的周围吧,喝酒的,玩麻将的,打扑克的比比皆是,至于读书的,几乎就没有,哪里还会有平均15分钟呢?

或许有人说,我们在上网,我们在搞网络阅读啊,我看,这纯粹是自我麻痹,看看上网的人群,有几个读书,大多是在游戏的海洋遨游,是在聊天上下工夫啊。

要我看,当前的中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不爱读书的,不信,我们可以去做调查,去看看火车汽车上的乘客,去看看晚上灯光下的家庭成员在干什么。读书不仅是为了增长知识,更是为了提高智力,可以说,读书是最好的智力训练,是最好的创新力量积聚,没有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人,没有读书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没有读书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这并非耸人听闻,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力量已经得到了最形象、最有力的体现,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靠的是知识,人的价值的实现靠的是知识,没有知识就没有未来。

过去我们说,发展经济是硬道理,因为不发展,就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但是,在我们发展了经济之后,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读书是硬道理,因为不读书就弱智,弱智就必然被愚弄,被淘汰,被奴役。

中国在走向低智商社会,让我们知耻后进。

【运用角度】读书  民族未来  国民素质

  

茅台镇搬迁,南辕北辙树形象

【素材回放】

日前,贵州省茅台镇以建白酒一条街提升形象为由,突然通知百家商铺,要求在2天内搬迁,造成经济损失没人管。许多商户未按时搬迁,镇政府派出由城管、公安等组成的执法队,强扣店铺货物,拿棍锤砸东西。副镇长说,补偿安置方案不可能,政府没有资金买单(515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素材解读】

茅台镇欲建白酒一条街,这种决策的初衷可能是好的,为了追求整体的形象美,甚至可能给当地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但再好的初衷,也必须按规矩、规律办事,而不能想当然地一拍脑袋,说推行就推行。否则,很容易导致捡起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在笔者看来,茅台镇欲建白酒一条街提升形象,至少要做到两点一是事先应该问问当地群众需不需要、答不答应。很明显,如此花大力气建白酒一条街,不是芝麻绿豆小事,而是涉及到很多居民商户的切身利益,那么,在此项重大决策、工程实施前,理当经过稳定风险评估这一前置程序,评估的重大方式之一就是以民意为根本判断标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也是党和各级政府反复强调要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应有之义。茅台镇又岂能让人家经营得好好的店铺,突然被要求立即搬迁呢?并且不给予任何商量的余地,“自己不搬,有人动手”,如此不听证、不公示、不通报的粗糙野蛮做法,究竟将民意置于何地?

第二点就是要依法行政。在提倡依法治国的语境下,法治政府应该是政府从决策到执行及监督的整个过程都纳入法制化轨道。很明显,在没有任何补偿安置方案,也没有资金买单的情况下,政府就强制让商铺搬离,如此举动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有损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的形象。

我们说,一个良好的政府形象必定是与依法行政密不可分的。因此,提升政府形象的前提是不悖法治,切实依法办事。政府形象塑造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是长远意义上的公众利益的最大化。但像茅台镇这样用自以为是的武断方式去提升形象,顶多在表面上提升一下当地的白酒形象,但于真正打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恐是南辕北辙、渐行渐远。(邓子庆)(20140517日来源:法制日报)

【素材使用】想法与做法 政府形象依法办事

 

故宫锦旗别字门

【素材回放】

故宫锦旗错别字道歉:强词夺理尤其错误

故宫博物院16日通过微博就其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出现错字一事,向公众道歉。故宫在这份声明中说,此次赠送锦旗由保卫部门负责联系、制作,赠送前未交院里检查。在媒体质疑时,该部门未请示院领导,仍然坚持错误,强词夺理,不仅误导公众,而且使故宫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故宫博物院日前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感谢警方迅速破获展品被盗案。而一面写有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的锦旗,引起网友质疑,称为错别字,正确用字应为。面对质疑,接受媒体采访的故宫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字没错,显得厚重。跟"撼山易,撼解放军难"""字使用是一样的。此举引发外界更大的质疑,有语言文字方面的专家表示,字在这里肯定是错别字。

16日,故宫博物院通过微博对外发布声明,就此事向公众道歉。

故宫方面的声明全文如下。

由于我们工作的疏漏,在513日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的锦旗上出现错别字,谨向公众致歉。

此次赠送锦旗由院保卫部门负责联系、制作,由于时间紧,从制作场地直接将锦旗带到赠送现场,未再交院里检查。下午媒体播出后,院里才发现把写成的严重错误。尤其错误的是,在媒体质疑时,该部门未请示院领导,仍然坚持错误,强词夺理,不仅误导公众,而且使故宫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事情发生后,院里即时进行认真调查,给予当事人严肃的批评教育,并采取了补救措施。故宫博物院现正组织全院各部门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堵塞漏洞,增强工作责任心,进行全面整改。

【素材解读】

有憾于故宫的失守、失与失

文化是要有载体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要说到现实象征,就算是老外,也会脱口而出:故宫、长城……梁漱溟先生对中国文化的定义——“中国人夙昔生活所需要之一切,足见国人对中国文化载体的情感更加深厚如海。从这个意义上说,故宫发生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如今牵丝攀藤发生在故宫的几桩故事,着实令人揪心。一是失守,且是失守于一个很不专业的小贼。这确实让全国人民都不放心了。那是故宫博物院啊,拥有百万余件文物、50余万册典籍,安放着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深厚的家底呢!凡我国人,闲来若想到有故宫、长城稳如泰山地搁在京城,就算没去过,心里也有种心魂相守般的踏实。而那里一旦失守,由不得国人不心慌。当然,老虎也有打盹儿的时候,世界上很多名满天下的博物馆,都有过狼狈的失窃纪录,有从事研究艺术品犯罪的专家甚至认为,盗窃艺术品的更多的是笨蛋,而非职业高手。在防不胜防之时,亡羊补牢,永远不嫌晚。怕就怕,失守的不仅是若干套安保防线,还有发自内心的对守护国家级博物院那种如履薄冰的敬畏感。十来年前,一位文化耆宿在有人建议他去故宫担纲时,摆手不迭,称故宫国之重器,不敢有米芥之疏,望八高龄难担大任。那种对国宝深深的敬畏之情与责任意识,令人动容,也令人怀想。

二是失。文化重地故宫刚发生了低级安保失误,接着又出现了不该发生的笔误。故宫赠给北京公安局的锦旗写着,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文字虽不雅训,意思也算不错,惜乎将错成了,望之瞠目。不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可惜,故宫相关人士此后的辩称让人惋叹,说是为了显得厚重才选用了字,与撼山易,撼解放军难同义……怎么,难道这个字可以通假到捍山易,捍解放军难么?选用此字,究竟是厚重还是轻薄?一个字的错用,姑且置之一笑,然而,故宫守护人的责任意识,是厚重还是轻薄就是兹事体大了。君子莫大于学,莫害于昼,莫病于自足,莫罪于自弃。懒惰、自满与自弃,君子不为,故宫独不惕然而惧乎?

三是失。关于建福宫是否成了国际富豪的顶级会所,论辩双方尚争得不可开交。其实,会所的建与不建并不重要,甚至症结也不在于此举是不是对文物的保护性利用。更重要的是,此事究竟该由谁来决策?决策过程有没有必要公开透明?作为国宝级文保单位,作为国家级博物馆,故宫者,非故宫工作人员所有,本属于国民共享的公共文化资源。然而,从当初星巴克入驻故宫,到如今的疑似富豪会所,此类决策过程一直失,远离公众监督的视线,着实让国人不踏实、不放心。

如果没有殷墟、兵马俑、长城和故宫们的幸存,以及一批文化人殚精竭虑、如履薄冰的守护,我们很难想象中华文明能薪火相传,不绝如缕,屹立五千年而不倒。我们为此要向故宫所有工作人员致敬。同时,由这一次故宫失守、失语与失明的故事开始,也该明确故宫的公共文化资源性质,提高故宫的公众文化服务水准。那种把故宫商业化、神秘化、小众化的倾向,确实到了该纠偏的时候了。 

 【素材追踪】

故宫锦旗错误不止一个字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故宫博物院关于锦旗错别字及事后强词夺理行为的公开道歉信。但是,我认为,故宫博物院以微博方式发表的道歉信,道歉并不到位,且有向下(安保部门)推诿职责之嫌——网上很容易找到高清图片,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的是一位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锦旗落款都是故宫博物院呢。

故宫博物院赠送北京市公安局及其下属之刑侦总队的两面锦旗,问题不是只有一个错别字。除了字显然为错别字外,两面锦旗至少还有如下三个明显的语文问题:

一、撼(捍)祖国强盛,动宾搭配不伦不类。的后边通常都只能带名词,不能带形容词。例如,的后边可以带”“”“岳家军捍(卫)的后边可以带某某理论领土完整民族尊严。因此,道歉信中承认的严重错误,仍然是不对的,犯了另一种错误。比较而言,此句可以改为保祖国强盛

二、卫京都泰安,称北京为京都,不合国人用语习惯。可能是为了避免跟日本京都混淆,国人通常不称北京为京都,而称之为京城京华首都之类。泰安用得也不好,一是个山东省一个城市文字相同,二是形容词泰安国泰民安的缩略。首都国泰民安,不成话;

三、智勇神警,褒扬失实,文风浮夸。

其实,在我看来,北京市公安局及其下属刑侦总队,不过是做了其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作为国家事业单位的故宫,完全没有必要搞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

【素材使用】汉字使用  死爱面子低级错误  网络监督

 

高晓松醉驾

高晓松醉驾的罪与罚

9日晚,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在北京东城区,因醉驾发生追尾事故,造成4车连撞,4人受伤。据警方血检,他的血液中酒精含量达醉驾标准3倍。(法制晚报 510日)

娱乐圈的闹腾,向来是社会喧嚣的镜子:前不久,明星吸毒,让其形象扫地,公共人物的道德准绳也饱受热议;而今,音乐人高晓松的醉驾撞人,无疑在推波助澜,将明星的道德线又推上公共议程。

醉驾,早已是社会公敌。暴殄生命的惨烈后果,弄权炫富的符号化想象,让醉驾成为法治的矛头指向,舆论的众矢之的。在为祸不浅的恶果、沉痛不堪的教训下,醉驾入刑,也已写进法律中。对醉驾采取重典思维,以惩前毖后,从法律层面得到了呼应。9日,北京醉驾入刑首例还以危险驾驶罪,被宣判数月。

明星与醉驾的聚结,自然尤具眼球效应。除了娱乐性,它更富社会启示的价值。公众的殷切关注,不外乎两点:一是明星犯法,能否与庶民同罪?二是明星醉驾产生的直接伤害与负面引导。

高晓松醉驾,已危害公共安全,在围观推动正义的语境里,承担刑责是无可避免的法律回应。法律惩处的轻重,关乎司法的公信和人们的公平向往。

明星醉驾,在法律惩处上当与平民一视同仁;但究其影响,则远非普通人醉驾能等量齐观的。明星们既然占有广泛的社会资源,角色期望就异于常人,道德底线上移,是必要的权利让渡。换句话说,他们的道德自觉,理应高于普通人。毕竟,若是他们行为不端,负面引导不可小觑,某些粉丝们会盲目追捧,甚至效尤。而是非混淆、价值失向,对社会道德秩序的确立来说,不异于随时爆发的隐患。

高晓松近年来风头日劲,拍电影、做音乐、做评委,十分活跃,拥趸甚众;当然,为他赢得声誉的,还有他的口直心快、嫉恶如仇的个性。他痛斥娱乐圈鱼龙混杂,感叹吸毒太堕落;在药家鑫事件上,他怒斥药家鑫漠视生命,希望替天行道”……他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指点,高调而坦荡,让他在名誉的稻田中丰收连连。 

有网友将醉驾者高晓松的成名作《同桌的你》进行了改编,新版名为《酒桌的你》明天你是否会想起,喝的是啤滴白滴?歌迷们都不敢相信,醉酒后肇事的你……明天你是否会后悔,视法律如同儿戏,我也是偶然翻微博,想起酒桌的你……谁灌醉才华横溢的你,谁让你放纵自己,谁让你不尊重法律,谁给你穿上囚衣……啦啦啦啦啦啦

歌曲:同桌的你(酒驾版)

歌手:老狼

专辑:同桌的你

词曲  高晓松

改编:杨玉栋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端的酒杯

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喝的你

粉丝们都已想不起从不出问题的你

我也是偶然看电视才看见同桌的你

谁劝了多愁善感的你

谁斟满你的酒杯

谁把你的酒瓶举起

谁让你不肯停杯

你从前总是很小心让我别酒后驾驶

你也曾无意中说起喜欢跟我在一起

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

你总说酒驾会坐牢去转眼就各奔东西

谁遇到多愁善感的你

谁安慰爱喝的你

谁忘了你给我说的话

谁把它丢在风里

从前的日子都远去我还将有我的事

我也给朋友看视频给她讲坐牢的你

谁忘了多情贪杯的你

谁安慰爱喝的你

谁让你方向盘抓起

谁让你操前车屁屁

...........

 

高晓松的矛刺破了自己的盾

高晓松因涉嫌危险驾驶罪已被刑事立案。车祸发生后,高晓松血液中酒精含量达醉驾标准三倍。事发后,高晓松拒绝受访,但很痛快地写了7个字对媒体作出回应:对不起!永不酒驾!既是回应,也是道歉,更是承诺。

然而这种东窗事发后的道歉,因其来得太不假思索,而让人很是怀疑。孙兴道歉了,莫少聪道歉了,都表示以后绝不再沾染毒品,但是,如你所知,这样的承诺就如秋天的黄叶一样,望风而落,轻飘无比。

道歉是问题明星一个必要的修复程序,假如他还想在这个圈内存活的话。所以,涉毒明星、醉驾明星无一例外,都会在事发后声泪俱下、做出貌似触及灵魂的检讨,同时对以后做出相应的承诺和保证。先入为主地认定涉事明星只是作秀、只是危机公关,有诛心之嫌;但事实上,从过去的诸多案例来看,多少明星都在信誓旦旦之后二次犯案,让人不得不对问题明星的保证和泪水,持以高度的怀疑。

即如高晓松,因为之前在美国就有醉驾的案底,此番关于永不醉驾的承诺就很难让人信服,盖一之谓甚,岂可再乎。所以,人们有理由认为,问题明星一拍脑袋张嘴就来的永不醉驾永不涉毒,那不是真正来自内心的忏悔,更多的只是急于摆脱困境的一种策略,真相大抵不外如此。

醉驾的高晓松前些时候在评论药家鑫事件时,大义凛然地说鉴于西安音乐学院学生集体支持药家鑫,今后音乐界将不接纳他们,生命都漠视的人会热爱音乐吗?高晓松作为公众人物,积极对社会公共事件发表看法,谴责不义,呼吁人伦,这是公民意识的体现,客观上也让发言者的形象高大了几个百分点。但是,醉驾即是漠视生命的典型行为之一,如今看来,醉驾的高晓松即便谈不上什么一语成谶,至少也可以说是,作为音乐人的他提前给自己的醉驾写了一个绝妙的注脚———“今后音乐界将不接纳高晓松,生命都漠视的人会热爱音乐吗?

高晓松的矛刺破了自己的盾,并由此产生了张力十足的戏剧效果。药家鑫当然可耻,但是,高晓松事件也让人们看到,满嘴仁义道德的,不一定就是正人君子,正如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有可能是唐僧。

  

不能容忍的不是酒驾

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因酒后驾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四车连撞,警方的血检结果显示,其血液中酒精含量已达醉驾标准三倍。

这条新闻可谓是热闻中的热闻,它的热度,主要来自以下几个元素一、主人公是娱乐名人,特别是各种选秀节目的评委和特邀嘉宾,受关注度极高;二、时间,正是北京乃至全国抓酒驾的风口浪尖上;三、则是因为在不久前有关药家鑫的热点新闻中,高曾经高调呼吁音乐圈封杀西安音乐学院学生,因为他们集体支持药家鑫”——漠视生命的人会爱音乐吗?

而舆论因为第三条而对高进行了强烈的声讨,我观察了一下,所有评论文字,没有不拿药家鑫事件中高的表现来说事的。因为人们从高的表现中,看到了比他酒驾更不能容忍的东西———双重标准,和散布自己所不信奉的东西。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如果一个人不特意在乎并常常夸耀自己皮肤白净,别人也就不会在乎他脸上偶尔长出的小雀斑。人们最嫉恨和讨厌的,莫过于打左灯朝右转言不符实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托马斯·潘恩曾说:一个人已堕落到宣扬他所不信奉的东西,那么,他已做好了干一切坏事的准备。

也许高晓松本人的主观意愿,并不如人们所骂的那样,是一种虚假和伪善,也许在某时某地某个时间段,他的心里真是那样想过,并通过微博表达出来,至少在那一刻,他的想法是那样的,只是因时移地易,而在一念之间放松了自己的警惕。但客观上,醉酒顶风驾车并造成重大车祸,造成难以追悔的严重后果,甚至可能使他原本美好的生活与前程化为泡影,可以说,在整个事件中,受损失最大的是他本人,他其实也是个受害者,只是没有多少人同情而已。

为什么没有人同情他呢?这是因为他所遭遇到的灾祸,并非别人强加于他,而是完全可以避让和躲闪的,但由于他放松了心灵的刹车,任由自己的自信伤害了自己——就像许多前半生无往而不胜后半生却一败涂地的胜利者共同的遭遇那样。

但愿这事,只是一个风波,而不是一个灾难。但愿经历了磨难的他,能从中咂磨出点什么来,并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尊重生命的音乐与感悟。

 

高晓松离药家鑫有多远

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因为醉驾,涉嫌危险驾驶罪510日被北京警方依法刑拘。

提到高晓松,总让人想到药家鑫。高晓松与药家鑫扯上关系,缘于高晓松在微博上谈他对药家鑫案的看法:即便他活着出来,也会被当街撞死,没死干净也会被补几刀。这些话在那些对药家鑫恨之入骨的人们听来,相当快意,所以这条微博被转发56000多次。但人们如今再次提到这条微博,注意到的却是该微博最后一句话:生命都漠视的人会爱音乐吗?

20多天前高晓松咄咄逼人、厉声说出这质问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这一质问最后会调转头来,指向了自己。

高晓松之漠视生命,在那条微博中已现端倪,实不必等到醉驾来证明——一个敬畏生命的人,岂会说出当街撞死补几刀的话来?其实生命都漠视的人会爱音乐吗这一问题本就无厘头——“生命都漠视的人怎么就不会爱音乐?当然,高晓松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其实是生命都漠视的人配爱音乐吗,在这里高晓松把音乐看得很神圣、很崇高,而他之所以敢说这句话,则是自认为居于道德高地。确实,几乎每个人都自认为居于道德高地,这种错觉有时会终其一生,只在很少情形下人们才会蓦然发现,自己内心深处同样潜藏着魔鬼。

我甚至以为,漠视生命爱音乐之间,未必不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安知不是因为过于爱音乐才导致了漠视生命?一时找不到例子,但记忆中似乎有过这样的例子,一个特别热爱艺术的人,为了他的艺术而把朋友给杀掉了。

不管爱什么,即使是爱艺术,也与极端的自私与冷漠并不矛盾。不要把艺术看得多神圣,一个人爱音乐、爱绘画,与一个人爱打麻将,至少在道德上并无高下。药家鑫与高晓松的悲剧是,在音乐世界里,他们品学兼优,而当他们一个杀人、一个醉驾,与其说是露出本性,不如说是跌落凡间——在路上开车的他们,已不在音乐世界

如果要从教育上找原因,有人或者会说要加强生命教育。但我又怀疑,一个人即使学会了敬畏生命,是否就能阻止其对他人痛下杀手?窃以为,一个人漠视生命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自我判断、自我约束的理性,高晓松醉驾如此,药家鑫杀人也是如此,都跟是否漠视生命没有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60660a6aa00b52acec7ca2e.html

《2014年最新热点新闻事件高考作文素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