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古镇文化底蕴

发布时间:2020-02-25 22:08: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西塘古镇文化底蕴

在西塘古镇中,有九条河道穿镇而过,相互交汇,把全镇划分成八个地块;根植与“水”的环境,西塘古镇自古就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征。一百多座桥梁使全镇即有空隙和间隔又密切相连,在整体中又自成体系。故“九龙捧珠,八面来风”是人们对西塘古镇的称誉。本文从西塘古镇的整体规划特点出发,

西塘位于浙江嘉兴市嘉善县,是上海、杭州、苏州三城市的交汇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西塘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之称。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才发展成了今天的西塘古镇

 古镇至今依然保留着朴质的民风淳朴的生活,“清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门前街道屋后河,深长弄堂百条多”,“流水溢彩杜鹃美,花中西施天女舞”,都是对古镇宁静幽雅的生活情调和人居和谐关系的赞美。

一、线的艺术——西塘廊桥

在西塘古镇中,沿河100多座的廊桥展示着明清时期水镇街市的遗风,古朴的廊桥也是西塘古镇所区别于其他江南古镇所特有的地方,沿河而建,连绵不绝,组成了一个别样的空间形式。作为一种造型的艺术,它既具有绘画性的二维空间,又具有雕塑性的三维空间,但它不像雕塑和绘画一样侧重于形体光线、线条、色彩等媒介去塑造形象,而是运用空间手段表现几何形体,因此廊桥的设计也是我们从古人建造理念中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廊棚的建造,不是一家一户的行为,而是每家的檐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公共的活动空间,“雨天不湿鞋,照样走人家”就是对西塘古镇廊棚的描述,这也体现出古镇居民朴实、与人为善的处事哲学。

古镇中廊桥的位置大是按照从公共空间向私密空间逐渐过渡的形式安排的,这就是建筑上著名的“灰空间”说法,灰是界于黑白之间,外面明亮,里面比较暗,即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方便主人家里空间的向外延伸。由此也构成了建筑群落的形式美感。在西塘古镇中,由于水道密布,占用了大量的用地空间,也由此形成了特殊的审美情趣

二、灵动的间质——西塘水脉

古镇中水网体系与棋盘式道路相互穿插的布局模式,随河道走势蜿蜒曲折,并以桥梁连接河道与河道间的空隙,使整体空间布局即在整体上趋于统一,又有高低起伏、层次丰富的特点。可见人具有亲水性,早已作为一个规律存在,因此水域的利用要尽可能做到“可观、可近、可触”。

水域空间是西塘古镇整个空间系统的骨架,是人们组织生活、交通的主要脉络,也是我们把握水乡景观空间格局的主要线索。伴随着水乡古镇旅游业的兴旺发展和工业的发展,水乡古镇面临着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往的水乡古镇的水域体系开始暴露出不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保护体系不够完善。

三、院落文化——西塘古屋

古镇的住宅设计中引入了院落的概念,采用内外空间相结合,提高了居住环境的质量,并在庭院中种植树木植被,夏日树木繁茂,阻隔阳光。冬天树木凋零,阳光可渗透入建筑内部,具有保温节能的效果。但对于西塘古镇用地面积狭小的现状,大的院落很少被采用,多作为天井式住宅被广泛运用。从功能上讲,院落既能满足建筑的采光、通风等日常生活的需求,又能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由于当时封建的等级规定和当时社会家庭观念影响。西塘古镇有着传统的大杂院情节,及“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叹。

在整体布局中,天井、小院、花园穿插间隔,和廊桥一起提供了丰富的室外休闲活动空间。古镇中的村落或居住群体是由单体建筑组合而成,因此整体建筑风格的统一性给观者的整体感受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正如中国的传统美学观念“近者观形,远者观势”的审美特点。在平面上,民居的村镇内几乎没有两户房子会在同一条直线上,村镇的大路小巷都随地形、河道而弯弯曲曲,路虽不长,却一眼望不到头,给人以“曲径通幽”的感觉。江南民居在给人以自然美学感受的同时,也体现出建筑生生不息的自然生长的生命力。

 

四、古趣审美,旧的生活——西塘装饰

1、虚实相生的空白美

西塘古镇中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虚实相生与空白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虚实关系体现于“黑多白少”;花鸟画虚实关系体现于“黑少白多”;人物画二者兼有。所谓“知白守黑,虚实相生”,就是黑从白现,深知白处才能处理好黑处。运用在西塘古镇的建筑中则表现为图案大多使用具象图形,而且若干图案并列在一起,会让人的视觉产生混乱,但单个图案仍符合人的视觉需求,这是“绘画特性”在西塘传统装饰雕刻图案的体现。

马头墙的高低错落与实体墙形成对比,形成了很好的疏密关系,整体群落的色彩融于环境的素雅,给人以极强的美的感受。实墙使宅内自成一个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空间,形成一种出于世外,宅内安静淡定的神韵。另一构成要素,则强烈地体现在“线”的巧妙运用上。“线”是形赖以立足的基础。其流线处理大体上按照东、中、西来安排使其相互沟通又没有死胡同的感觉。它似绘画中“骨法用笔”,是再现物的一种简化了的表现形式,体现一个虚实相容的空间。

2、形神兼备,以形写神

形是具体的,可以得之于视觉、触觉,但必须有神而后才有生命,神是抽象的,能代表一定事物的本质特征,却不可能独立存在,必须形具而后神生。在中国绘画中,花鸟、山水、人物在使用的形象中,占有主体地位,无论是具象的工笔画,还是带有抽象意味的水墨画,“形象”都具有人为的组合因素。如工笔花鸟中的线以及鸟的羽毛,都被人为地予以了秩序化,特别是鸟羽的归整性,与自然形象有一定的差异。在写意绘画中,人为因素更为突出,往往将自然形象的秩序予以简化,用朴素的墨色塑造意境中的形象,以此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效果。

中国传统绘画历来重视“意境”的表达,将人的品性融入绘画作品中,同时又注重线的“骨”性。无论是工笔,还是水墨写意,视觉形象都被赋予“人”的精神,即所谓的“以形写神”。西塘古镇的传统装饰艺术中,许多人物与风景的组合图案,画面中的景色树人为予以了秩序化,形成了“点”的排列,视觉形象被赋予了“人”的精神;而人物形象往往形态各异,神态悠然自得。这是传统装饰图案具有“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绘画特性”的很好例证。

3、水墨西塘中“墨”的运用

墨是中国传统绘画造型的基本手段,由于受儒道朴素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绘画色彩不像西洋画那样,讲究光的物理特性,而是用墨的浓、淡来体现情感上的需求。虽有时也辅以色彩,但大多只强调物象的固有色,并且在色与墨的使用中,强调“色不碍墨,墨不碍色”。

西塘古镇传统装饰图案的色彩总体上来说朴素自然,基本上保留了木、砖、石头的基本色,装饰图案的自然色调与西塘古民居的白墙黑瓦容易形成整体性,呈现出一种朴素美。所以在西塘古镇的民居装饰中隐藏着很多“绘画特性”的特征等待人们去发掘。

 

五、结语:世外桃源,天人合一的西塘古镇

西塘古镇,总是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它独特的传统人文景观,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吟咏赞叹江南水乡市镇,可说是史不绝书。如西塘古镇,在明代时有著名诗人周鼎的《苹川十景诗》描写西塘十景。这十景是:西塘晓市、北翠春耕、南泓夜泛、东根古坝、福源精舍、环秀断虹、雁塔湾头、渔家栅口、斜漤采帆、桐村书屋。每一景色的描写生动细腻而写实,如著名的《西塘晓市》:旭日满晴川,翩翩贾客船;千金呈百货。跬步塞齐肩。布褐解市语,童乌识伪钱;参差鱼网集,华屋竞烹鲜。这些景色名称都是历代文人所创。实际上,许多江南市镇都不止一种八景或十景,在不同朝代甚至同一朝代也有几种说法。只要当地文人或过路文人被市镇的秀丽风景所吸引,按文人的习惯.就不仅仅会击节赞赏,随口吟咏,还往往会挥洒笔墨,写诗作画,为后世留下生动而珍贵的资料。

对于现代民居建筑而言,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古人所提出的一些建造手法,都只能达到相对舒适的环境,我们所提出的现代的生态建筑理念,是在传统民居这种“天人合一”的基础上,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改良,创造出一种新型的,更适宜人们居住的环境。

随着生态学的兴起,特别是保存在其中朴素的民居建筑理念和技术经验又一次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对传统民居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对建筑形态的研究,更应该深入挖掘古镇民居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并注入现代化得生活方式和设计理念展现出人文景观上的生态美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48eb0efa1c7aa00b42acb17.html

《西塘古镇文化底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