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会熄灭吗教案

发布时间:2012-05-11 15:13: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并设计简单的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学会记录。

  2、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认识空气的气体形态及成分,了解人类对空气性质的利用。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尊重证据,善于反思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话题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先来给大家变个戏法,想请两个小助手来帮忙,谁愿意?(邀请两位同学与老师配合)

  师:大家看,这是两支高低一样的蜡烛,请他们俩同时点燃。两个大小一样的杯子,假如我用杯子把它盖住,大家猜结果会怎样?

  生:蜡烛肯定会熄灭。

  师:噢,怎么回事?(蜡烛一支没灭)其实这不是戏法,老师刚才做的是一个对比实验。请这位小助手告诉你秘密吧。

  生:看,这个杯子没底儿。

  师:为什么杯子没底,蜡烛就不会灭呢?

  生:我想,杯子没有底,空气就会进去。

  师:可见,蜡烛燃烧可能和什么有关?

  生:空气。

  师:同学们来对比一下刚才实验中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 :蜡烛的高低、粗细、火焰大小一样。

  生2 :杯子的高低、粗细、大小也一样。

  生3 :老师是同时把杯子盖在蜡烛上。

  ……

  师:有什么不同点呢?

  生:一个杯子有底儿,一个杯子没底儿。

  师:看来,有许多个相同点,只有一个不同条件,这就是对比实验的要求。

  (设计意图: 教师以变戏法的形式开头,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有没有底儿的对比实验,使学生直观地感知了燃烧与空气可能有关,顺利引入了新课。)

  二、猜想——实验,探究新知

  (一)判断蜡烛燃烧与垫棋子有什么关系

  师:同学们看,如果现在在这个杯子(上组实验中有底的玻璃杯)下面再垫一枚棋子,你猜结果会怎样?

  生1 :过一会儿就灭了。

  生2 :蜡烛不会熄灭,一直到蜡烛燃尽了。

  师:蜡烛会不会熄灭,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与杯口下面垫得棋子的多少到底有什么关系,同学们想不想用实验来证明吗?

  师:好,赶快小组讨论一下怎么做。

  师:哪一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想法?

  生1 :我们组想用三个杯子,下面分别垫一枚、二枚、三枚棋子,比一比哪支蜡烛先灭。

  师:对蜡烛有什么要求吗?

  生1 :蜡烛要一样高,一样粗细。

  生2 :我补充,蜡眼儿也要调整成一样大。

  师:对杯子有什么要求吗?

  生3 :杯子的大小、高低、粗细都要一模一样。

  生4 :还要记住杯子都要有底儿。

  师:其他的组还有什么办法?

  生5 :我们组设计用三个杯子,一个不垫棋子,一个垫一枚,一个垫两枚,看哪支蜡烛先灭。

  师:杯子、蜡烛还有其他条件是不是都要一模一样?

  生5:是。

  师:下面就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注意小组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实验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还要注意杯子轻拿轻放,注意安全,小心烫伤。(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参与其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教师注意:①实验过程中蜡烛点燃几次后,要用剪刀把蜡眼剪得一样大。②蜡烛要始终保持一样高,需用尺子不时量一量。③每次实验后提醒学生将杯口提起晃动,放出杯口的二氧化碳,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师:看到大家在实验中认真钻研的劲头,老师觉得你们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好,现在大家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吧。

  生1 :我们组实验的结果是,垫一枚棋子蜡烛燃烧3.96秒,垫二枚棋子蜡烛燃烧5.79秒,垫三枚燃烧6.18秒。我们发现杯子下面棋子垫得越多,蜡烛燃烧时间越长。

  生2:我们测得的结果是,不垫棋子蜡烛燃烧了1.71秒,垫一枚棋子蜡烛燃烧了2.16秒,垫二枚棋子燃烧了2.83秒。我们想,杯子下面棋子垫得越多,缝隙就越大,蜡烛燃烧时间就长。

  生3 :我觉得杯子下面棋子垫得越多,缝隙就大,流入的空气就多,蜡烛燃烧时间就长。

师:同学们不仅有了发现,还说明了原因,真棒。那么,从刚才大家的实验结果来看,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与空气有关吗?

  生:与空气的确有关系。 师:那么,刚才的实验同样是只有哪个不同条件?

  生:棋子的多少。

  师:只有棋子的多少这一个条件不相同,其余条件都相同,这也是一个对比实验。现在大家学会设计对比实验了吗?

  (设计意图: 学生在教师已经演示了一个对比实验的基础上,再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是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学生经过见证杯口下面垫棋子多少不一样的确导致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不同,从初步感知蜡烛燃烧可能与空气有关,到明白蜡烛燃烧 的确 与空气有关,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判断蜡烛燃烧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师:既然大家已经学会设计对比实验了,那么蜡烛燃烧时间长短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能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吗?

生:能

师: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设计方案。

生:同学们分组讨论。

师:各组根据自己组的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生:学生分组实验。

师:实验成功的小组请把你们的记录贴在黑板上,进行汇报。

  生1:我们猜想蜡烛燃烧时间长短与蜡烛高低有关,用一支5厘米的蜡烛,一支8厘米的蜡烛,看哪个蜡烛燃烧时间长。结果,蜡烛高的先灭。

  生2:我们组猜想蜡烛燃烧时间长短与杯子大小有关,用一个大杯子和一个小杯子同时盖住蜡烛,结果大杯子里的蜡烛燃烧了9.43秒,小杯子里的蜡烛燃烧了5.35秒。我们想大杯子的空气多,所以蜡烛燃烧时间长。

  生3:我们也猜想与杯子大小有关,先用一个杯子盖住蜡烛,只燃烧了8.38秒,然后把蜡烛放子杯子里点燃,上面再倒扣一个杯子,结果燃烧了9.94秒。我觉得两个杯子的空气比一个杯子里的多,蜡烛燃烧时间长。

  生4:我们组猜想蜡烛燃烧时间长短与火焰大小有关,把蜡烛火焰用剪刀剪成一个长的,一个短的,同时盖上杯子,结果火焰大的蜡烛先灭。我认为火焰大的蜡烛燃烧需要的空气多,而杯子上面的空气不够用,它就先灭了。

  师:从大家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蜡烛燃烧需要空气吗?

  生:需要。

  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个小资料,请同学们了解一下。(将课本72页的阅读制作成课件播放。)

  师:从这个小资料中,我们知道其实是空气中的什么能够支持燃烧?

  生:氧气能支持燃烧。

  (设计意图: 本环节可以说是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为了节省时间,让学生从猜想、设计方案,到实验一同进行,然后再进行汇报,知识点上使学生知道了燃烧需要空气,更进了一步。)

  三、拓展思维,合作小结

  师:燃烧需要氧气,除此外燃烧还需要哪些条件,留做课后思考,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

  师:现在,同学们来说说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吧。

  生:……

  师:同学们这节课不经意间做了很多伟大的事情,大胆的猜想,严密的计划与组织,认真的实验,还有仔细的观察、用心的记录等等,这些都是科学家从事的事情,我们都做到了,同学们真棒,请为我们加油吧!

  (设计意图: 结尾不但让学生对自己有所评价,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知到科学并不神密,愿意亲近科学。)

2蜡烛会熄灭吗教学设计

【要点】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目标】

1)初步学习并设计简单的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学会记录。

2)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认识空气的气体形态及成分,了解人类对空气性质的利用。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尊重证据,善于反思的科学态度。

【怎样进行】

1)猜想与实验引入。为了更好地突出事实与证据这个一级目标的训练,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课文的开始就安排了几个杯中的蜡烛会熄灭吗?的猜想环节,将其作为探究活动的引子,旨在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大胆的猜想,并加以记录,然后验证自己的猜想。文中安排了几种不同情况,首先出示了形状、高度都相同的两个杯子,但1号杯子无底,2号杯子有底。用两个杯子同时扣住高度相同的正在燃烧的蜡烛,结果会怎样?接着出示3号杯,杯子下垫1个棋子,猜想里面的蜡烛会熄灭吗?记录下猜想的结果。然后又出示了在3号杯口垫2个棋子、3个棋子,里面的蜡烛又会怎样的情况,这个环节的安排,既渗透了变量控制的实验主旨,又为引出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可能与什么有关?的问题研究做了铺垫。

教学中,宜采用分组实验,具体的分工由学生自定。实验时,尽量选取透明度较好的玻璃杯,易于观察蜡烛燃烧的时间。由于1号杯无底,蜡烛不会熄灭,只有将燃烧物(蜡烛)本身燃尽时才会熄灭,而2号杯中有底倒扣,杯中存有一定量的空气,因此蜡烛也不会立即熄灭,待燃尽杯中的氧气后蜡烛才会熄灭。做完验证后,出示3号杯,在杯子口垫一枚棋子儿,会怎样呢?在学生猜想记录的前提下,动手一试,获得证据。至于杯子口下垫2枚、3枚甚至更多枚棋子会怎样,此刻只进行猜测即可,因为它只是问题的引子,后面控制变量实验的设计还要具体地研究。(实验时,3号杯会有少量的空气从杯底补充进去,因此,蜡烛燃烧的时间比2号杯子要长些,同样杯口垫棋子的多少会与燃烧的时间成正比)。在这种猜测的基础上,自然引出对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可能与什么有关?的进一步猜想,从而进行控制变量实验的教学与设计。

应注意:1、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各种情况的结果,然后在实验中取证,验证自己的猜想;2、教师在课前对实验多做几次,掌握一定的数据;3、蜡烛的高度一般在5--8厘米比较适宜。杯口下的棋子宜选取长方体形状便于垫放,而且棋子应有一定的厚度(学生们玩的陆战棋子即可)。否则,垫一枚与垫两枚、三枚的燃烧时间没有明显变化(普通硬币的厚度不够,若用硬币则采取246枚进行)。

2)变量控制的实验设计与记录。为了引导学生学习设计控制自变量的简单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课文安排了实验与记录环节,研究蜡烛燃烧的时间与杯口垫棋子的多少是否有关,从而较好地理解实验的本质。文中出示的3号、4号、5号杯子相同,蜡烛的高度也相同,为保证实验的准确,需要控制的是:同时点燃蜡烛,同时扣下杯子,记录燃烧的时间,在此实验中,只有杯口垫的棋子数量这个唯一的条件不同。

教学时,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需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并分析这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认为三个杯子同时实验有一定的难度(分组实验时,需三人同时点燃蜡烛,同时扣下杯子,如果动作不在同一时间则影响准确度),可选择两两杯子进行,如3号杯和4号杯,或3号杯与5号杯,或4号杯与5号杯,这样便于操作,可比度极强。

教学时应注意:1、实验几遍后,随蜡烛高度的变化,实验的数据将有变化,所以提醒学生,对比中的两个蜡烛或三个蜡烛的高度应保持一致,必要时用尺子量一量,用剪子剪一剪;2、分组实验前,让学生充分讨论,分工合作等操作要领。因这个分组实验关系到下边的自行设计实验质量的高低。3、实验后的对比实验条件的分析很重要,不可忽视。4、每次实验后,提醒学生将杯口提起晃动,放出杯口处沉积的二氧化碳,以免影响实验效果。5、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3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研究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待教师引领学生学习了变量控制的实验操作后,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自行利用柱形记录表的形式记录。文中先给予了蜡烛高度不同这个自变量,要求学生试一试,然后进一步提出了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还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研究问题,再次让学生独立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

教学时,教师应采取开放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自由选取相同条件,自由组合实验小组,进行分工与合作。教师应适当点拨学生先进行实验前的组内讨论,方案制定后再进一步实施,记录实验数据。待全班实验完毕,再进行大型的汇报。汇报组需阐述本实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分别是什么,其它组可以进行合理的提问和补充。

需要注意的是:1、由于蜡烛高度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学生设计的实验可能方法较多。如同时扣下相同的两个大杯子,或同时扣下相同的两个小杯子,或同时在两个杯子口下垫一个棋子,或同时在两个杯子口下垫两个棋子等,教师应注意把握。2、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4)讨论:蜡烛熄灭的原因。蜡烛为什么会熄灭的讨论,实质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结合具体实验进行讨论。由于学生参与了实验,已了解到所扣杯子的不同,因而产生的结果不同,所以他们对此讨论会有一定的把握,也会有一定的兴趣。只要他们谈论到燃烧与空气的多少有关就可以。至于燃烧与空气中氧气的关系,文中没做重要的实验,教师可以补充,也可以将此环节与第五部分的阅读有机整合在一起。

5)补充阅读。空气的成分、性质以及人们对空气的利用等有关知识,是借助阅读资料来介绍的。在文字介绍的基础上,安排了学生动手涂一涂的活动,便于进一步了解空气中各种成分的比例。文中的卡通图,介绍了空气与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它处在杯中的底部。

教学时,可以结合第四部分内容进行。教师应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涂一涂,以加深对空气的认识。如果教师认为有必要用实验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可以安排一些有兴趣的氧气支持燃烧、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溶于水、比空气重等小实验,这些实验的选择应考虑为第三课探究燃烧之谜作铺垫。

【应变参考】

1)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将杯口垫棋子的研究放在教学环节一或二中,因为它是问题研究

的过渡环节,是为引出下面的对比实验做铺垫的。

2)教学时应注意,实验的现象和结果会各种各样。因为杯中蜡烛燃烧的时间与蜡烛本身的高度和

杯中空气的多少(杯子大,空气多)有关。也就是说,在材料准备时,若组与组之间准备的杯子大小不相同(或蜡烛高度不同),则燃烧时间的长短也会不同;但相对于同一组来说,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材料与实验结果的关系。

3)用相同杯子同时扣住两个高度不同的正在燃烧的蜡烛,为什么高的先灭?因为二氧化碳具有灭火的性质,而蜡烛燃烧新产生的二氧化碳温度较高,密度低于空气,所以在上层,这样造成上层氧气较早地不足。当上层氧气不足时,较高的蜡烛就先灭了。

4)提醒学生耐心、细致地观察,获取真实的数据。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435b9fbc8d376eeaeaa3103.html

《蜡烛会熄灭吗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