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职学校-铁岭卫生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方案

发布时间:2020-05-05 23:17: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建设规划

2011-2012

一、指导思想

二、专业建设基础

(一)学院及专业发展情况

(二)专业现状

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

(一)专业建设总体目标

(二)专业建设具体目

(三人才培养目标

四、专业建设内容

(一)推进校院对接,完善校院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

(三)实训与实习条件建设

(四)师资队伍建设

(五)教学资源库建设

(六)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与保障制度

(七)护理专业多元化社会服务功能

、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

(一)改革举措

(二)保障措施

预期目标与绩效考核

专业建设经费预算

(一)经费使用计划表

(二)资金管理办法

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铁岭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大力改革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落实教育部财政部2011—2012年实施“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结合省、市及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铁岭卫生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2年),以提高我院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我院专业服务能力,将我院建设成为立足铁岭、服务辽北、以护理专业为龙头专业,带动其他专业群一同协调发展的高等卫生职业学院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大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人文、技能双重建设为目标”的办学思想,按照“先进性、实用性、针对性、创新性、适应性”原则,转变教育观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院合作,实现“五个对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创新意识和专业特色,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护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以满足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护理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专业建设基础

(一)学院及专业发展情况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护理专业是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形式下,在原铁岭市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自1973年建校以来,经过38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以护理专业为主体、多专业为辅的专业体系。2003年我院以护理专业为特色专业晋升为国家级重点中专;2004年护理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同年我院被卫生部指定为护理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2008年护理专业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随着我院晋升为铁岭卫生职业学院而开设了护理专业。从建校到2010年底共培养了15000余名护理专业毕业生,她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实践技能,其中大部分工作在辽北医疗卫生第一线。近十年来,毕业生质量逐年提高,就业率达到了95%。现学院在校生3997人,专任教师190人,开设了护理、药学等6个专业。学院倡导敬业、博学、进取、求实的教风,和勤学、笃学、恒学的学风。学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辽北地区护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专业现状

1.护理系机构设置 目前护理专业为学院特色和重点建设专业,设有护理系主任室、护理系办公室、基础护理教研室、临床护理教研室、临床护理教研室、临床护理教研室和集教学、实训、实习、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化的护理实训中心。

2.教学条件 现护理实训中心建筑面积4685平方米,一期初步建成了四大操作练习区:(模拟病房去、准备区、示教区、操作练习区)25个模拟实验室:其中多媒体教室3间,内、外、妇、儿护理实验室各1间,模拟手术室1间,模拟供应室1间,基础护理实验室11间,监护室1间,综合模拟病房1间,动物实验室1间,形体训练室2间,另外还有准备室8间,处置室3间。护理实训中心拥有专业设备总值350万元。我院护理专业现有在校学生1039人,高职护理在校生812人。教师58人:专任教师52人,兼职教师6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13.8%,专业教师中硕士以上比例为1.7%双师型教师比例为50%,兼职教师中高级职称占83.3%。护理专业学科带头人宛淑辉被卫生部职业鉴定中心评为先进个人、省优秀示范课、市级优秀教师、自然学科带头人、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师德标兵等,还曾担任省护理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主编并出版了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护理学基础》、“十二五”规划教材《护理学基础》,作为副主编编写了高教出版社《急救护理学》等多部教材, 撰写并发表了6篇国家级论文,主持并参与了三项国家级课题和两项省级课题。 各教研室主任和教师也都积极参加教学科研、教材编写及论文撰写工作,引进十多种原版护理教材,编写护理系列教材5本。我们还聘请医院院长及护理第一线的专家组成智囊团为我校护理专业发展提供专业设计,并坚持走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推动我校与院、校间合作。

3.专业及人才需求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和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近些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卫生组织对各成员国卫生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许多国家护理人才严重短缺。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将急需200万护理人才。在我国,护士的数量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2009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我国护士总数为174万人,(医生总数216万人)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的33.33%;每千人口数是1.3;医护比严重失调,目前全国1:0.61的医护比例远远达不到卫生部1:2的要求,与发达国家1:41:6相比相差更远。另外,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2%,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也将增加,目前我国护士缺口总数近300万人。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 据铁岭市卫生局 2010 年统计,我市现有总人口数305万人,医疗卫生工作人员总数为15235人,注册护士3827人,医生 5587人,病床 8193张,医生与护士的比例仅为1:0.68,病床数与护士的比例为1:0.47,与WHO的要求相比差距很大。由此可见护理专业人才严重短缺,护理专业的设置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大力发展高职护理教育势在必行。  

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

(一)专业建设总体目标

学院将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形成院校对接双主体共建、双证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模拟临床护理工作过程,建成集教学、实验、实训、培训一体化现代化护理实验实训中心多个能够满足学生实训、实训要求的校外实训基地造一支专、职相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并不断拓展护理实训中心多元化社会服务功能加强与国际间护理院校的合作,建设适应现代化服务需要、具有专业特色和较高水平、在铁岭地区乃至辽宁省对其他院校和专业起到引领带动作用的品牌专业

(二)专业建设具体目标

1. 推进院对接完善院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确培养目标,建立合作机制体制,创新结合双主体共建、双证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合作单位的资源,校、站、社区联动,实现院双方相互支撑、共同发展。依托护理专业师资优势和良好的实验实训条件等教育教学资源,不断拓展护理实训中心多元化社会服务功能,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与联合办学单位开展科研合作,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提升本专业及其专业群的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培养适合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一定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开展整体护理所必需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规范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修养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为培养目标,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人文、技能双重建设为目标”的办学思想,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护理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将理论和实践教学贴近临床一线,加大人文及社会学科的教学比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要增加实验、实训教学比重,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开发校本教材,2年内开发结合课程2门,并编写妇幼保健和社区护理 2校本教材,建成《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4院内精品课《基础护理学》1门省级精品课

3.进一步改善实验实训条件

以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需要为依据,以护理实践技能为核心,建立虚拟的临床工作过程和仿真的教学环境,加大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速度和力度,不断拓展护理实训中心多元化社会服务功能,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利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和体系,建立集教学、实训、实习、培训、技能鉴定和卫生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护理实中心护理实训中心二期建设在一期建设基础上再增设综合护理练习区、康复护理练习区、完善母婴护理练习区,相应配套添置130万仪器设备。校增设包括5家医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4家妇幼保健站在内的15家实践教学基地

4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学团队

进一步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加大师资引进和培养力度,引进高层次、高水平教师,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两年内引进教师8其中硕士生4-6人,另外聘临床专业骨干教师10人使教师总数达到70人。培养学科带头人2人。加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选派10名基础理论扎实、教学能力较强、具有教学经历的教师作为专业双师素质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使双师型教师达到70%以上。选派一线教师8人到先进医院进修学习护理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通过参加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间的相互交流,鼓励教师在职学习培训并制定提高学历的激励机制。利用教科研活动,加快对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我院将实施“青蓝工程”,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快教师培养步伐。

5.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库建设,转变培养方式

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工作,由学院科研处负责,专业带头人组织实施,在两年内争取完成国家级科研立项1个,省级科研立项2个,市级科研立项3个,并完成国家、省、市级论文10篇;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多媒体及数字化教学手段虚拟临床护理工作实际情境,提高课堂的仿真性、实践性、有效性;建立全方位软件管理系统,进一步开发并运行包括教学软件(虚拟仿真技能操作流程、技能影视录像)、实训教学数字化资源库、课件资源库转变人才培养方式,建立基于临床护理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运用任务引领、项目导入等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6.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与保障制度

不断完善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监测、评价和保障体系,在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的模式下,充分发挥系部管理职能,加强对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将进一步建立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师生交流会制度学生评教制度、专业教师之间相互评教制度等多项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加强教学档案的整理工作,按照教学运行过程,分别将教学资料分类管理

7.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以护理实训中心为平台,不断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开展各级各类护理职业技能培训,为铁岭市相关单位提供护理知识培训,为本地区及周边人群提供急救知识及健康咨询等每年达2人次

(三) 人才培养目标

经过三年的专业培养教育面向全国主要是面向辽宁省、铁岭城乡各级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妇幼保健站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培养适合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一定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展整体护理所必需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规范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修养的高素质、高技能、可持续发展、具有核心能力、通融能力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

四、专业建设内容

(一)推进校院对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健全校院合作机制,推进校院各项工作的对接形成校院合作办学的体制。与合作医院签订合作培养方案,充分利用医院、妇幼保健站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资源和我院的教学资源,坚持以学院为主体、政府协调、医院指导并参与的专业建设机制,建立校院合作管理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吸收医院行业专家参与学院护理专业建设,形成院校共同管理格局。铁岭市中心医院、铁法矿务局总院、铁岭市妇婴医院等5家医院,铁岭市妇幼保健站、铁法市妇幼保健站、铁岭市银州区妇幼保健站、铁岭县妇幼保健站等4家妇幼保健,铜钟社区卫生服务站、红旗社区卫生服务站等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教学资源。

为了使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更能适应医疗卫生改革及护理科学的发展,根据护理职业和岗位能力的要求及护士职业资格标准,实施“院校结合、双主体共建、双证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基于临床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形成以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为主线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实现学院建病房、病房设课堂,要求学生毕业前除获得毕业证书外,还要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外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等证书。我们还将对学生进行妇幼保健员培训、心理咨询培训等。实行“订单式”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率。

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

充分发挥校院合作管理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将护士职业资格考试要求和医院岗位要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规格,审定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与临床护理工作“零距离”调整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进度满足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的需求,与合作院校共同合作开发课程,加大人文及社会科的教学比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要增加实验、实训教学比重,争取使实验与理论学时比达1:1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打造精品课和开发校本教材2年内开发产学结合课程2门妇幼保健和社区护理并编写出这2本校本教材,建成《基础护理想》《内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4院内精品课和《基础护理学》1门省级精品课。利用每周三下午选修课程,拟开设5门选修课(护理研究、护理教育、护理伦理、医学文献检索和老年心理护理)供学生选修

实训与实习条件建设

以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需要为依据,以护理实践技能为核心,建立虚拟的临床工作过程和仿真的教学环境,加大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速度和力度,进一步加强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建设,二期建设将增设 3个护理实验、实训室综合训练室、新生儿沐浴室、新生儿感觉统和训练室相应配套添置包括1带8的全套模拟急救系统、全能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床旁监护仪、电动床、注射泵、营养泵、血液净化仪在内的130万仪器设备。不断拓展护理实训中心多元化社会服务功能,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和体系,打造集教学、实训、实习、培训、技能鉴定和卫生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护理实训实习平台在原有实习基地基础上进一步建立12个稳固院外实习基地6家医院3社区卫生服务站3家妇幼保健站充分满足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训实习

)师资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教学团队梯队建设,加大师资引进和培养力度,引进高层次、高水平教师,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两年内计划引进高素质教师8人提高研究生教师的比例使研究生教师的比例达到15%;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0%以上聘用兼职教师,将原有的外聘教师人数增加到20建立兼职护理教师资源库,成立护理教师流动工作站,通过各项学术交流及理论技能大赛,择优选拔优秀的兼职护理教师,指导学生护理实践。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2人。选派10名基础理论扎实、教学能力较强、具有教学经历的教师作为专业双师素质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到医院进修学习护理新理论、新技术,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通过参加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间的相互交流,鼓励教师在职学习培训。利用教、科、研活动,加快对教师的培养,对青年教师我院将实施“青蓝工程”,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快教师培养步伐使青年教师尽快进入教师角色增创1个省级优秀团队

教学资源库建设

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工作,由学院科研处负责,专业带头人组织实施,在两年内争取完成国家级科研立项1个,省级科研立项2个,市级科研立项3个,并完成国家、省、市级论文10篇;开发仿真护理技能资源库,包括各门课程的纸质或电子资料、文献资料、教学视频、虚拟仿真软件、全程教学课件、试题库、网络资源和互动平台等使学生在虚拟和仿真环境下演练护理操作流程,巩固、强化学生的护理实践技能两年内完成2本校本教材的编写;开发4门网络课程,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创造学生自主学习条件。

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与保障制度建设

不断完善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师规范制定、教师业务考核制度、教学差错与事故认定制度、教学检查制度、督导考核管理规定等,实验教学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等,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监测、评价和保障体系,在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的模式下,充分发挥系部管理职能,加强对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将进一步建立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师生交流会制度学生评教制度、专业教师之间相互评教制度等多项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七)拓展多元化社会服务功能

依托现代化护理实训中心,不断拓展多元化社会服务功能,积极为医疗机构提供培训服务,开展各级各类护理职业技能培训:包括护理员、妇幼保健员、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培训等;为全市下岗女工再就业培训300人次,为铁岭市各县区乡医培训800人次、国家工人等级考试400人次、卫生系统急救培训500人次;学生岗前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及为本地区及周边人群提供急救知识讲座及健康咨询等每年达2人次

、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

(一)改革举措

1、建立院校合作管理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由其负责与铁岭市中心医院、铁法矿务局总院、铁岭市妇婴医院等5家医院,铁岭市妇幼保健站、铁法市妇幼保健站、铁岭市银州区妇幼保健站、铁岭县妇幼保健站等4家妇幼保健站,铜钟社区卫生服务站、红旗社区卫生服务站等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制定相关制度,吸收医院领导、护理部主任及行业专家参与学院护理专业建设,形成院校共同管理格局。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教学资源。通过上述改革举措,形成院校结合、双主体共建、双证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订单式”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率。

2、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

在院校合作管理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将护士职业资格考试要求和医院岗位要求相结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规格,审定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与合作院校共同合作开发课程,贴近临床护理工作实际调整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进度加大人文及社会科学的教学比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的需求 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护理系主任负责组织编写校本教材建设 《基础护理想》《内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4院内精品课和《基础护理学》1门省级精品课。利用每周三下午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护理研究、护理教育、护理伦理、医学文献检索5门选修课

3、进一步加强实验实训中心建设,由护理系主任和护理实训中心主任具体负责,增设 3个护理实验、实训室综合训练室、新生儿沐浴室、新生儿感觉统和训练室添置包括1带8的全套模拟急救系统、全能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床旁监护仪、电动床、注射泵、营养泵、血液净化仪在内的130万仪器设备。 拓展护理实训中心多元化社会服务功能,利用现代化护理实训实习平台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在原有实习基地基础上6家医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3家妇幼保健站签订顶岗实习协议

4、师资队伍建设

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由护理系提出人才引进及培养计划,学院人事处具体负责,引进高素质教师8人提高研究生教师的比例使研究生教师的比例达到15%;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0%以上聘用兼职教师,将原有的外聘教师人数增加到20院校合作管理委员会负责建立兼职护理教师资源库,成立护理教师流动工作站,通过各项学术交流及理论技能大赛,择优选拔优秀的兼职护理教师,指导学生护理实践。由院科研处负责培养护理专业学科带头人2人,选派10名基础理论扎实、教学能力较强、具有教学经历的教师作为专业双师素质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到医院进修学习护理新理论、新技术,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 利用教、科、研活动,加快对教师的培养,由护理系各教研室主任负责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实施“青蓝工程”,使青年教师尽快进入教师角色,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5、由学院科研处负责,护理系主任主持并落实实施在两年内完成国家级科研立项《与执业考试对接的护理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研究》1项,省级科研立项2个,市级科研立项3个,并完成国家、省、市级论文10篇;购置价值90万元专业图书和期刊;开发仿真护理技能资源库,包括各门课程的纸质或电子资料、文献资料、教学视频、虚拟仿真软件、全程教学课件、试题库、网络资源和互动平台等两年内完成2本校本教材的编写;打造4门精品课;开发4门网络课程

6、由学院教务处负责起草并完善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包括:教师规范制定、教师业务考核制度、教学差错与事故认定制度、教学检查制度、督导考核管理规定等,实验教学管理制度,由院实习处负责制定并实施“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等,由科研处负责建立健全并实施教学管理监测、评价和保障体系在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的模式下,加强对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师生交流会制度学生评教制度、专业教师之间相互评教制度等多项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7、 由学院培训处和护理系共同负责并实施各种培训工作,依托现代化护理实训中心,不断拓展多元化社会服务功能,积极为医疗机构提供培训服务,开展各级各类护理职业技能培训:包括护理员、妇幼保健员、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培训等;为全市下岗女工再就业培训300人次,为铁岭市各县区乡医培训800人次、国家工人等级考试400人次、卫生系统急救培训500人次;学生岗前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及为本地区及周边人群提供急救知识讲座及健康咨询等每年达2人次

(二)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我校成立了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李玉峰任组长,宋大卫和宛淑辉任副组长,教务处、科研处、设备处、财务处、学生处、实习指导处等相关处室领导为主要成员,负责制定并完善项目建设方案和监控体系,制定建设任务书,下达建设任务,全面负责项目的管理、组织和实施;设立以宛淑辉主任为组长的项目工作小组,开展项目的落实和实施。

2、人员保障

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双高”的教师队伍是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实现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重点引进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双高”的主讲教师;鼓励并继续投入专项经费支持在职教师申请攻读硕士学位和进行短期进修,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充分开发、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迅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增加兼职教师数量的同时,提高外聘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3、经费使用与管理

我院在申请中央和地方教育、财政部门的经费支持外,将自筹建设剩余所需经费,为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建设获准实施后,根据教育部、财政部有关资金管理办法和我院财务规章制度的要求,完善我院《专业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设立专门的账户,科学预算、严格实行专款专用,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严肃性和合理性,使资金的使用发挥最大效益。

4、政策保障

在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研究和制定我院《专业建设实施管理办法》等相关的规章制度,对专业建设的程序、内容、进度安排、资金使用等进行明确规定,以加强项目管理、协调和检查。按照项目建设任务书要求,具体划分任务,落实项目责任人,保证每个项目均有专人负责,严格按照各个项目的进度进行实施。使每项工作有制度、有计划、有步骤、有检查、有记录、有考核。

5、质量控制

为确保精品专业建设方案的顺利实施,实现建设目标,学校将通过每月自查、精品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半年检查等途径,对精品专业建设进行监测和绩效考核,发现问题立即进行整改,确保建设项目按计划实施;各分项目工作小组要严格监督分项目的实施情况,定期检查各子项目的建设情况,形成项目建设持续改进的动态调控机制。

预期目标与绩效考核

(一)学院 5家医院,4家妇幼保健站,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制定相关合作与管理制度,建立校院合作管理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共同制定护理、社区护理和妇幼保健3个培养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教学资源。初步形成院校结合、双主体共建、双证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实行“订单式”培养40-80人,提高学生就业率达95%。

(二)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

制定人才培养规格,组织编写校本教材,建设 《基础护理想》《内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4院内精品课和《基础护理学》1门省级精品课。利用每周三下午开设5门选修课。

(三)增设 3个护理实验、实训室综合训练室、新生儿沐浴室、新生儿感觉统和训练室建立急救HPS智能化教学系统、全能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床旁监护仪、电动床、注射泵、营养泵、血液净化仪在内的130万仪器设备。在原有实习基地基础上建立社区实训基地,6家医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3家妇幼保健站签订顶岗实习协议

(四)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高素质教师8人研究生教师的比例达到1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0%以上外聘教师人数增加到20,建立兼职护理教师资源库,成立护理教师流动工作站培养专业学科带头人2人。选派10名基础理论扎实、教学能力较强、具有教学经历的教师作为专业双师素质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到医院进修学习护理新理论、新技术,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

(五)在两年内完成国家级科研立项《与执业考试对接的护理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研究》1项,省级科研立项2个,市级科研立项3个,并完成国家、省、市级论文10篇;购置价值90万元专业图书和期刊;开发仿真护理技能资源库两年内完成2本校本教材的编写;打造4门精品课;开发4门网络课程 。

(六)完善25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师规范制定、教师业务考核制度、教学差错与事故认定制度、教学检查制度、督导考核管理规定等,实验教学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师生交流会制度学生评教制度、专业教师之间相互评教制度等多项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七)依托现代化护理实训中心,不断拓展多元化社会服务功能, 开展各级各类护理职业技能培训为全市下岗女工再就业培训300人次,为铁岭市各县区乡医培训800人次、国家工人等级考试400人次、卫生系统急救培训500人次;学生岗前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及为本地区及周边人群提供急救知识讲座及健康咨询等每年达2人次,提高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和就业率,提高本市、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卫生服务水平,提高社会声誉

、专业建设经费预算

(一)经费使用计划表(单位:万元)

(二)两年度中央财政拨款预算表(万元)

)资金管理办法

由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资金的审批和使用,财务处核算,并由专项管理人员保管资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3c9d7a29b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2.html

《辽宁高职学校-铁岭卫生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