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中考试题整理集

发布时间:2020-04-28 06:15: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出师表中考试题整理集



《出师表》中考题及答案

19 .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

A .夙夜优叹(早晚) B .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 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 D .至于斟酌损益(革除)

21 .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 .恐/托付不效 B .深追先帝/遗诏

C .臣/不胜受恩感激 D .进尽/ 忠言

9、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

(1)咨:(询问) (2)夙:(早) (3)攘除:(排除,铲除) (4)损:(减少)

秋(时) 报(报答) 光(发扬光大) 塞(阻塞、堵塞) 躬(亲自) 损(除去、减少) 零(落下) 感激:感动,激动 故:所以 秋:时、时期、时刻 简:选拔、挑选、选 损益 益:增加 后值倾覆 值:遇到 义:适宜、恰当 布衣:平民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驱驰:奔走效劳 不毛:不长草木 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1)远: (2)所以:……的原因(3 )() 都,全 日而待也 恐托付不 实现 以伤先帝之英明 先帝以驱驰(答应) 至于斟酌(减少)

3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A

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7、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此先汉兴隆也 此殆天资将军 (《隆中对》)

B、若有作奸犯科及忠善者 不足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宜付有司论刑赏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中(《狼》)

D、先帝不臣卑鄙 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5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与“败军之际”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B

A.咨臣以当世 B.吾欲南海 C.祗辱于奴隶人 D.永之人争奔走焉

12“开张圣听”的意思是扩大圣明的听闻,“引喻失义”的意思是说话不恰当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以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②引喻失(适宜、恰当)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给予) ④悉以之(询问,征求意见)

8、请解释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也 (时候) 一叶知(秋天)

②盖追先帝之遇(特别特殊) 途同归(不同)

1.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B )

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B.庶竭驽钝——声嘶力竭

C.兴复之效——东施效颦 D.咨诹善道——道听途说

1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1)以光先帝遗德 光:发扬光大 (2)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 挑选,选拔

(3)亲贤臣,远小人 远:疏远 (4)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昭: 显示,表明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浯相同的一项是

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B、诚宜开张圣听C)

C、不宜妄自菲薄 D、叹息痛恨于桓、灵

19 .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2 分)

A .夙夜优叹(早晚) B .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 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 D .至于斟酌损益(革除)

1.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读音和意思都不相同(A.C)

A. 以光先帝 B. 宜付有司论其

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 其长吏

C. 此诚危急存之秋也 D. 使内外法也

河曲智叟以应(《愚公移山》) 渔人甚

E. 恢弘士之气

苦其心(《〈孟子〉二章》)

25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A)

以咨之 今南方

A 贞良死节之臣 B 是亦不可以

来二十有一年矣 幽泉怪石,无不到

C 问君何能 亲贤臣,小人

49、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C 2分)

A、(1)元方入门不 2臣于草庐之中

B、(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陛下之职分也 2之属也,可以一战

C、(1)尔来二十一年矣 2)舟首尾长约八分

D、(1)故崩寄臣以大事也 2)执策而之,曰:“天下无马!”

56.下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B

 A.深入不 求疵B.驽钝 声嘶力C.兴复之 东施 D.咨诹善 听途说

6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A. 忧叹(早晚)B奸凶(排除、铲除)C.以先帝之灵(劝告) D其咎(表明)

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译文:希望您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取得成效,就请惩治我失职的罪过。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3)遂许先帝以驱驰。于是答应先帝,愿意为他奔走效劳。

4)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5)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翻译: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都忠诚无二。

(6)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的美德,发扬扩大忠志之士的气节。

(7)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先帝知道我细致谨慎,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寄托给我

(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诚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

(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译文如果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

10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征询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

11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译文:希望陛下亲近他们,相信他们,那么汉室的兴隆,就可以指日而待了。

1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译文:(先帝)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拿天下大事来询问我。

1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这确实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

14①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译文:(他们)大都是追念先帝在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要报答给陛下啊。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文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显示短浅(来拜访我)。

(15)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一点也不懈怠。

(16)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

17)诚宜开张声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宏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译文:的确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德行,发扬扩大有志之士的精神,不应该(过分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来堵塞忠心进谏的道路

18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译文:应当奖励并率领全军,向北平定中原,(我)希望竭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那些奸邪的势力,兴复汉朝皇室,回到原来的都城。

19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隆的原因。

②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先帝在世的时候,每当和我谈论这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叹息、感到痛心和遗憾的。

20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后来遇到兵败,(我)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东吴)

21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我)接受命令以来,早晚忧愁叹息,担心先帝托付的使命不能完成。

2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亲自耕种田地。

22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1、概括选文臣本布衣一段的主要内容。自叙本志及先帝“三顾草庐”之恩。

12、结合选文分析先帝将重任委于诸葛亮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答:谨慎、才智过人、忠心

13、选文“臣本布衣”两段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报先帝而忠陛下

10、诸葛亮从当前的形势出发,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了哪些建议?

答: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14第一段话作者分析了当时蜀汉所处的形势,既指出了不利的客观条件,又指出了有利的主观条件,并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作者认为如果不这样做的后果是。以塞忠谏之路

50、“先帝之殊遇”体现在哪里?请把它归纳出来。①三顾茅庐。 ②临危委重任。③临崩寄大事。

3.请从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答:陛下亦宜自谋……深追先帝遗诏

5.诸葛亮智慧化身《三国演义》很多事例体现这特点,如摆八卦阵,空城计 火烧赤壁 六出祁山

14.结合选文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报先帝,忠陛下 南方已定,兵甲以足

15.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三顾茅庐 白帝城托孤 临危受命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9、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

答:主要表达了他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23.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4分)

答: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

3. 前文段中有两个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它们是妄自菲薄作奸犯科

4. “使内外异法”中,“内”指宫内,“外”指朝廷;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宫中府中

36.选段中写道:“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②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37诸葛亮为什么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为了解除后顾之忧 为了汉室之隆

40. 3段文字中,表明出师条件已具备的语句是:(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4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此” 五月渡泸,平定南方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两件事

68.“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4第一段话作者分析了当时蜀汉所处的形势,既指出了不利的客观条件,又指出了有利的主观条件,并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作者认为如果不这样做的后果是以塞忠谏之路

28从选文可以看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人。忠心耿耿淡泊名利 有谋略

32、下列对文章(节选)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B)(2分)

A、表、记,都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

B、两段文字五次提到先帝,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忧叹”之情。

C、作者把“北定中原”看作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D、这两段文字,寓情于议,感人之深。

33诸葛亮指挥的两个战例:赤壁之战、火烧新野

34.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A.此皆 用心B畅军事 家喻户C之臣 衣缩食D日而待 千方百

55.你从这几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

答: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

58.请从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陛下亦宜自谋……深追先帝遗诏

59.请用6个字概括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报先帝忠陛下

60.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事例足以体现这一特点,如“摆八卦阵”,空城计火烧赤壁 六出祁山

11.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

12.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13.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

15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2分)

B. 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秋”字可看出,诸葛亮写这封信是在秋天。

C. 文中“先帝”“陛下”是指同一个人。

D.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是个倒装句,即“于内不懈”,“于外忘身”。

5. 对这两段文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B. 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有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C. 诸葛亮指出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平严明的治理。

D.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和赏罚严明的建议

6. 写出第一段最能概括作者主张的一句话。诚宜开张圣听

10“臣本布衣”段文字着重记叙了先帝的哪两件事?三顾茅庐 、临终寄事

48、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C) (1分)

A、苟全 /性命于乱世 B、先帝不 /以臣卑鄙

C、受任 /于败军之际 D、至于斟酌 /损益

10.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臣/ 不 胜 受 恩 感 激

21 .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B)( 2 分)

A .恐/托付不效 B .深追先帝/遗诏

C .臣/不胜受恩感激 D .进尽/ 忠言

48、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C 1分)

A、苟全 /性命于乱世 B、先帝不 /以臣卑鄙

C、受任 /于败军之际 D、至于斟酌 /损益

13.下列与“咨臣以当世之事”句子结构相同的一项是(A)。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世也

C.遂率子孙荷担着三夫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时、时期、时刻2)躬耕于南阳 躬:亲自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选拔、挑选、选4)至于斟酌损益 益:增加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③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75.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 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给予)(2)未尝不叹息于桓、灵也()痛心遗憾

(3)其谁可而之(做、担任)(4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过了

76.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

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您问的是谁可以担任(县令),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

77.甲乙两文都说到“用人”的问题,但两文各有不同。诸葛亮出师前给后主刘禅所提出的中肯建议,其核心是亲贤臣远小人;祁黄羊举荐贤人的特点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先帝知臣谨慎,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节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7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故临崩臣以大事也 托付奸凶 铲除思惟北征,先入南 应该今贼疲于西 正好

8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 兴复汉室,还旧都      B.  以奉先帝遗愿

顾王业不可偏安蜀都        辍耕垄上

C. 议者谓为非计       D.  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水落石出者            以是人多书假余

8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就是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两天才吃一顿饭。

83.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北伐的三个理由

①是自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职责;②南方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③敌方受到东西方威胁,正处于疲惫之时。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损抑。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16.解释下列短语。(2分。任选4个作答)

( 2)裨补阙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3)优劣得所:才能高的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4)意气扬扬:趾高气扬得意洋洋

(5)名显诸侯: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1)(2)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

18.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D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19.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

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晏子的标准则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

汉,郭伋字细侯。茂陵人,为并州守。素结恩德。后行部①至西河。童儿数百。各骑竹马②,迎拜于道。问使君③何日当还伋,计日告之。既还。先一日,伋恐违信,遂止野亭,候期乃入。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先归一日。宁止野亭以候期,可谓信之至矣。

注释:①行部:巡视州郡。 ②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③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结恩德(平素) ②后行部西河(

15.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郭伋“遂止野亭,候期乃入”的原因是什么?

郭伋比约定的日期早到了一天,担心自己失信于孩子们,就在路边的野亭里了一夜,准备第二天和孩子们相见

16.郭伋在汉代以贤良著称,数百儿童道旁迎之的雅事更被传为美谈。阅读本文,说一说郭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郭伋是一个对儿童守信、亲切和蔼的人

诫子书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f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32eabd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e.html

《出师表中考试题整理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