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景点介绍

发布时间:2013-10-30 14:32: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它的前身是清漪园,圆明园的属园。建于万寿山之麓,为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其母后助寿而建。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清光绪年间,慈禧利用海军军费和其他款项在遗址上重建,并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3年修复。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去世。颐和园作为皇家园林的使用功能从此结束。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清王朝被推翻,颐和园作为公园对外开放参观,一直延续至今。1960年颐和园首批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颐和园是目前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文化价值最高的一座皇家园林博物馆。占地四千三百亩,数十处参观点分布在万寿山和昆明湖岸边。苍翠如黛的万寿山,碧波涟漪的昆明湖,辉煌壮观的建筑群,按造园艺术栽种的各种植物,周围借景及人工美与自然美的天然巧成,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精妙绝伦的具有中国鲜明文化特色的山水画卷。

石舫

石舫,也称清晏舫,座落在昆明湖西北部水中,是著名的水上建筑。始建于1755年,乾隆引用唐代魏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典故建造,象征清朝政权稳如磐石永不能覆。舫上舱楼,1860年被毁,1893年重建,取河清海晏之义,定名清晏舫,是慈禧太后观景和饮宴的地方。

排云殿

排云殿是慈禧皇太后祝寿的地方。当年,每当阴历十月初十,慈禧过生日这一天,这里鼓乐齐鸣、卤薄仪仗威严,慈禧坐在排云殿内的正中九龙宝座上,四旁香烟燎绕。光绪皇帝向着排云殿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王公大臣们按辈分和官阶分别跪侍在排云门内,金水桥的桥南桥北。三品以下的官员全都被安排在排云门外行礼。

长廊

长廊婉蜒于万寿山南麓、昆明湖北岸,将如画的景区、景点串联一线,为旖旎的风光镶上画框,使湖山之间的景色层次分明。

长廊是颐和园的主要建筑之一。万寿山阳坡集中了建筑数百处之多,但无杂乱之感。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有长廊这条彩带,既衔接了山水,又有机地把各处建筑串联了起来,构成一个整体。1990年,长廊以建筑形式独特、绘画丰富多彩,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在长廊漫步,景随步移,廊内的有趣画面与廊外的楼台亭阁,使人目不暇给,兴趣盎然。

长廊共273间,全长728米,中间建有象征春、夏、秋、冬的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重檐的亭子。长廊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形如展翅翱翔的蝙幅,长廊以排云门为中心,分为东西两段。在两边各有伸向湖岸的一段短廊,衔接着对鸥舫和鱼藻轩两座临水建筑。西部北面又有一段短廊,连接着一座八面三层的建筑--色湖光共一楼。长廊的西部终端为石丈亭,从邀月门到石丈亭,沿途穿花透树,看山赏水,景随步移,美不胜收。

长廊的东西两部,各有一座临水敞轩,即对鸥舫和鱼藻轩。1750年建廊时,乾隆曾派如意馆画师去杭州写生。根据稿本,在廊内273个横枋两面,共画了546幅杭州风景。廊中彩画系典型的苏式彩画,"包袱"中的人物故事,取材于我国历史故事、古典文学、神话传说、戏曲戏剧等。如把廊中的花卉、虫鸟等写意画全算起来,共有彩画1 4万多幅,故有画廊之称。

仁寿殿

从颐和园东宫门进园后就是仁寿殿。乾隆皇帝规定,凡御苑中临朝的正殿都叫勤政殿,用意是游苑不忘勤理务,仁寿殿的前身也叫勤政殿。颐和园建成后。慈禧太后将此殿改名为仁寿殿成为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在颐和园居住期间朝会大臣的场所。

仁寿殿内,正中是一座四方平台,三面设有雕造精美的木栏台阶,中间设置宝座、御案、掌扇。宝座后是一座饰有二百多个不同写法的寿字屏风。慈禧临庙朝听政时,坐在正中的宝座上,光绪坐在她左边临时摆设的小宝座上。殿内两侧的暖阁。是慈禧、光绪朝会大臣时休息的地方。

苏州街

苏州街在乾隆年间称买卖街,1860年被焚、1990年在原址上复建而成。这是一条专供清朝帝后妃嫔们逛市的商业街。苏州街全长300余米,一水两街,沿岸作市。 工作人员全部着清代服装,招幌牌匾均为古式模样,在六十多个铺面中,分别设有茶馆、酒楼、药房、钱庄、帽店、手饰铺、点心铺,集中展现了中国18世纪的商业文化。

智慧海

智慧海和众香界,均为佛教建筑,位于佛香阁上方中铀线上。这两座建筑都是砖石结构,都未被英法侵略者焚毁,但外部琉璃佛头等多被捣毁。智慧海是说佛的智慧无边。居于万寿山中峰之颠。众香界为佛国之地名,是智慧海前方琉璃牌坊,似为佛国之门。从佛香阁登上此二处无平整之台阶,更为吃力,以考验朝拜者的虔诚。但经过一段艰苦磨练,登上最高峰后,确有一些脱出尘俗的美感。

牌楼

牌楼滨湖而立。牌楼正背两面分别书有云辉玉宇星拱瑶枢八字,意指这里是九天仙界,玉宇琼楼。

文昌院

文昌院位于颐和园内知春亭之东,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规模最大、品级最高的文物陈列馆。

馆内设有六个专题展厅,陈展了上自商周、下迄晚清数以千计的颐和园精品文物,品类涉及铜器、玉器、瓷器、金银器、竹木牙角器、漆器、家具、书画、古籍、珐琅、钟表等,几乎涵盖了中国传世文物的所有门类,其中许多展品为首次公开展出。由于颐和园特定的皇家环境,这些艺术品代表了当时最好的工艺水平,许多珍品在当时即为国之重器;馆中还陈展了部分清代宫廷生活用品,它们与帝后生活密切相关,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是中国皇家文化最具真实性的物证。

澹宁堂

堂名取《诸葛亮.诫子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之意。乾隆皇帝小时侯深得康熙皇帝宠爱,曾将畅春园内的澹宁居赐与居之。乾隆皇帝延用澹宁二字冠以堂名,是弗望旧也

宝云阁

在佛香阁西侧的宝云阁,是一座完全用铜铸造的建筑,重207吨,高7.5米,由数万个铜部件组成,建造工艺精湛,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品。

转轮藏

在佛香阁东侧的转轮藏,院中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石碑正面是乾隆题的万寿山昆明湖记,背面记述了扩展昆明湖的用意和经过。

听鹂馆

听鹂馆面朝昆明湖,背靠万寿山。占地5600平方米,因借黄鹂鸟的叫声比喻音乐的优美动听而得名听鹂馆。原是乾隆、慈禧娱乐宴饮的地方。现在这里作为宴会场所,成为专营宫廷菜式的餐厅,先后接待过上百个国家的首脑,是中国最著名的御膳饭庄。

玉澜堂

仁寿殿后的玉澜堂是光绪的寝室。堂内中央地平床上的一套宝座御案,用沉香木和紫檀木镶嵌拼贴雕造而成,制作之精美在颐和园内的家俱中首屈一指。戊戍政变后,在1898至1908的十年里,慈禧将光绪囚禁在南海的瀛台,驻园期间,就将光绪带来颐和园关在玉澜堂里。院内还增砌了多道砖墙,防备光绪出走与接触外人。至今,玉澜堂东西配殿内还留有雨道砖墙,就是这次政治事件的历史见证。

四大部洲

后山的主要景观是四大部洲。独特的平面布局,奇异的建筑立面,强烈的宗教色彩,给这座寺庙多少带来几分神秘感,这原是由十九座单体建筑组合而成的,根据佛经的描述,在佛所居的须弥山周围是咸海,海上四方有四个大部洲:北俱卢州,南赡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贺洲,形状多不相同,分别依次为方形、三角形、半月形、圆月形。据说这四种不同形状,又对应着佛家称为四大--地(方形)、火(三角形)、风(半月形)、水(圆形)。另十五座建筑是八小部洲、日台、月台、四座塔台和象征须弥山的香岩宗印之阁。

东堤

昆明湖与北京最大的水库--密云水库相连接,是北京城近郊最大的一块水域。沿岸建造的知春亭、文昌阁、铜牛、廓如亭(八方亭)等景点建筑和湖中的岛屿,把昆明湖点辍得妩媚迷人。每年的4月至10月,是颐和园的游览旺季,乘坐大小御舟和各种游艇在昆明湖上畅游消暑,是最为吸引人的活动。

万寿山

万寿山,地处颐和园的中心部位,荟萃了园内建筑精华,是宫廷功能、宗教功能、园林功能的集中体现。从昆明湖北岸的中间码头开始,经过云辉玉宇排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众香界、智慧海九个层次,层层上升。从水面一直到山顶构成一条垂直上升的中轴线。无论是从下往上仰视还是从上往下俯视,那层层升高的宏伟建筑,充分展示了这座皇宫御苑的皇家气派。

谐趣园

谐趣园是乾隆于1751年下江南时,看中了江苏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在这座皇家园林中仿其意而建造的,保留了江南园林的灵秀之气,被称为园中之园。谐趣园由临水的十座亭、台,楼,榭和百间游廊组成。

谐趣园的正殿涵远堂,原为慈禧来这里钓鱼时休息的便殿。面对涵远堂,池南岸有一座水榭。名为饮绿,是专供慈禧钓鱼之所。太后钓鱼,事前由太监潜入水中、将备好的活鱼挂在她下的钩上。使她提杆不致扫兴。

园中八景

八景即八组建筑,其名称是:载时堂、墨妙轩、就云楼、澹碧斋、水乐亭、知鱼桥、寻诗径、涵光洞。

园中八趣

更名为谐趣园之缘由,取意于乾隆《惠山园八景诗序》:"一亭一径、一步一景,景随步移,步步皆奇趣""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的意境。

八趣有: 时趣:春夏秋冬四时有景,各具特色。 水趣:利用后湖之水的落差,建造了巧夺天工的玉琴峡,水穿石而过,叮咚如鸣琴,是为水趣式声趣。 桥趣:园中桥有七、八座,风格各异,有的一端连路一端边廊,有的一侧临水一侧靠廊,有的一侧有桥栏望柱,而一侧荡 …… 其中最负盛名者,为桥面低平、观鱼垂钓的极佳之处--知鱼桥。桥名取自《秋水·濠上》中庄子和惠子相互辩论的故事。 书趣:园中书法墨宝随处可见,如《寻诗径》碑及墨妙轩之石刻。 楼趣:园内西部有瞩新楼。从园外看此楼一层,从园内看则是二层,高低不同,效果迥异。 画趣:园中游廊上的苏式彩画可与长廊媲美。 廊趣:楼堂亭榭以曲廊相连,三步一回,五步一折,与长廊相比。另有情趣。 仿趣:谐趣园是颐和园中的园中之园,应是典型的皇家园林,但该园的造园手法别具一格,仿造的是寄畅园私家园林,在金碧辉煌、端庄肃穆中,独显其静雅清幽。

西堤

昆明湖上最著名的桥要数玉带桥,因形似玉带而得名。仿佛是在西堤这绿色的项链上镶嵌的一颗耀眼的明珠。西堤是一道婉蜒水中的长堤,仿杭州西湖上的苏堤也建有六座桥亭。除玉带桥外,其它五桥,从北向南是界湖桥、豳风桥、镜桥、练桥、柳桥。

明湖西堤,仿杭州苏堤而建。在昆明湖西堤上,亦能体会出"苏堤景致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的意境来。西堤是纵贯昆明湖的一道南北长堤,把昆明湖水分成东西两半,长堤上建有风格各异的六条桥,像是镶在彩练上的六颗明珠。六桥自北向南依次排列: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 界湖桥:该桥位于西堤最北端的前湖和后湖转折处,为昆明湖的进水口。 豳风桥:桥亭为重檐四坡顶,清漪园时叫桑苎桥,与西部的耕织图机织房为同一组建筑,即"织女"所在地,与湖东南岸的"牛郎"(铜牛)"天河"(昆明湖)相望。慈禧不喜欢桑苎之音,命改为豳风桥。西部的耕织图与机织房逐渐荒废,建颐和园时被弃在围墙之外。 玉带桥:该桥为高拱石桥,桥拱高而薄,与水中倒影相连,形如玉带,故名。此桥拱之所以建高,是由于清漪园时,乾隆皇帝乘龙舟赴静明园时,须从此桥下通过。 镜桥:桥名取意于唐代诗人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之句。桥上的八角重檐亭,是解放后根据原柱基础重新设计修复的。 练桥:该桥之名取意于南朝诗人谢眺"澄江静如练"的诗句。 柳桥:该桥为西堤最南之一桥。桥名取意于杜甫"柳桥睛有絮"的诗句。桥亭是重檐歇山的元宝顶。 西堤一带风景绝佳,且极幽静。清漪园时堤上不仅植桃柳,还广植果树。乾隆游堤时曾有赠赐大臣水果的记载。慈禧也爱游西堤,她有时化装游湖,曾扮过渔婆,李莲英扮渔公,在豳风桥前合过影,还有慈禧倒骑驴过玉带桥之传说。 现在正施工恢复柳桥北边的景明楼。该楼修复之后,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将现于西堤之上。

佛香阁

佛香阁高41米,八面三层四重檐,建于万寿山前山的巨大石造台基上,这座台基,包山而筑。把佛香阁高高托举出山脊之上。仰视有高出云表之概,随处都能见到它的姿影。

阁仗山雄,山因阁秀,万寿山在远处西山群峰的屏嶂和近处玉泉山的陪衬下,小中见大,气势非凡,苍松翠柏,秀色葱茏。佛香阁面对的昆明湖又恰到好处地把这个画面全部倒映出来,山之葱茏,水之澄碧,天光接引,令人荡气舒怀。中国造园家们所津津乐道的造园手法--借景、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运用和体现。

顺爬山廊左右包抄到德辉殿。该殿为穿堂殿,登殿后114级台阶可达佛香阁。1860年佛香阁被烧,但石阶未坏。光绪时在原石阶上重建此阁。清漪园时,此处亦为大报恩延寿寺之一部,原计划建一座九级宝塔。乾隆二十三年(1758),建到第八层,又改计划,拆塔,改建为现在式样的佛香阁。阁高41米,八面、三层、四重檐。阁内有八根铁梨木大柱,进贯顶部。此阁系光绪十七年(1891)重建,1894年竣工,因原阁于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之手。上层榜曰"式延风教",中层榜曰"气象昭回",下层榜曰"云外天香",阁名"佛香阁"。内供接引佛,每月朔望,慈禧在此烧香礼佛。 自颐和园开辟为公园以来,只开放第一层供人游览。据说慈禧太后也未登过第二、三层。1988年对佛香阁进行了大修,殿内重新布置,历时10个月,于1989年国庆节对外开放。第一层为千手千眼菩萨,第二层是乾隆时三世佛像,第三层为佛香阁建筑艺术展览。游人可从一层游览到第三层,饱览湖光山色。

德和园

这是一组专供清朝帝后们看戏用的建筑群,其中的古戏楼闻名遐迩。每逢节日和帝后生日,都要把社会上的一些著名京剧演员传进宫里,在德和园组织规模宏大的演出活动。

德和园共三进院落,占地三千平方米,主要由演戏用的三层大戏楼,专供慈禧看戏的颐乐殿及其两庑供王公大臣看戏的看戏廊组成。大戏楼上下三层,高21米,底层舞台宽17米,三层舞台之间有天井相通。底层舞台的台板采用活动组装结构,即使表演天上、地下、神出鬼没的戏,都能运用自如。现存于顶层舞台上的辘轳绞车,是表现升降布景的机关。底层舞台的底部有一日深水井和五个方形水池,为了增强演唱时的共鸣效果和为水法布景提供真水上台。

慈禧看戏也并不固定坐在颐乐殿内正中的宝座上、她倒是常坐在面对舞台演员出台的方向,这样。演员一出台亮相,她就能从最佳角度欣赏。光绪看戏是在颐乐殿廊下。只有后妃及女宾才能进入殿内看戏。

德和园最后一座院落的正殿叫庆善堂,美国女画家柯尔曾在这里为慈禧画像。

东宫门

东宫门是颐和园的正门。门为三明两暗的庑殿式建筑。中间正门专供帝、后出入,称为御路;两边门洞供王公大臣出入;太监、兵卒从南北两侧的边门出入。

在颐和园正门——东宫门正前方约200米处,有一座高大的三门四柱七楼牌楼,这就是涵虚牌楼,也有人称它为东宫门牌楼。涵虚牌楼,正面有两个正楷大字涵虚,反面刻有罨秀两字。涵虚意为山高水阔,罨秀意为可以捕捉、欣赏到美丽的景色。它告诉人们,走过这座牌楼之后,就要进入一个山青水秀的境界了。

《万寿山昆明湖》碑和转轮藏

佛香阁东侧下方,有一高达约10米的石碑,正面镌刻乾隆手书的"万寿山昆明湖"六字,背面记叙了当时开掘昆明湖的情况,碑后为一组宗教建筑。当中正殿三层,配亭内是著名的"转轮藏"。这是一个贮放经文的塔形木架,中心木轴通地板下,塔下有地道,轴上有转把。届时由太监推动转把,木塔即转,每转一轮,比喻阅经一遍。

五方阁和宝云阁

佛香阁西侧下方,有一组建筑即五方阁,中间为著名之"铜亭",正名宝云阁,建于1755年,用铜41400斤。这座独特的建筑,遭到了列强的两次破坏之后,门窗全无,只剩下亭子和供桌。1945年日本侵略者又将供桌盗走,由于抗战迅速胜利,才从天津运回颐和园。

智慧海

智慧海是一座两层仿木砖石结构的殿堂,亦称无梁殿。由于该殿无木料,故1860年未被烧毁,但殿中佛像及殿外壁上千余尊小佛像未能幸免。殿前有琉璃牌坊一座。牌坊两面坊额和大殿前后殿额,均为三个字,连起来读,正是佛家偈语:"众香界,祗树林,智慧海,吉祥云" 智慧海是万寿山的至高点,位于前后山坡的中心,因而它亦是后山中轴线的终点。

凤凰墩

在昆明湖东南隅,绣绮桥北面的湖面中,有一园形小岛,即象征东海三山之一的瀛洲,名凤凰墩。岛上原有仿江苏无锡运河中皇甫墩而建的凤凰楼。清道光皇帝有公主九位,相比之下,儿子少了。风水先生说,凤凰属阴,而岛上偏建凤凰楼,故皇帝多女,因而把楼拆去。后来因"填湖造田"使小岛与南岸连成一片。现在又恢复景观,岛上建了小亭。

南湖岛

是昆明湖中最大的岛屿。在未扩湖之前这里是瓮山脚下,自蓝靛厂至六郎庄的一道长堤,堤上有一龙王庙。乾隆扩湖时,保留了庙宇,挖去四周泥土,形成岛屿。全岛面积约十六七亩,周围用条石砌岸,以青白石雕栏围护。岛上之龙王庙,现称广润灵雨祠。该岛有十七孔桥与东岸相连。 岛北石洞门额"岚翠间",下临码头。岛上北部为叠石假山山上建涵虚堂。清漪园时,是一座仿武昌黄鹤楼而建的三层楼阁,名望蟾阁。光绪十六年(1890)重修后,为两卷殿,改名涵虚堂。堂下石洞通岚翠间。岛上还有龙王庙(广润灵雨祠),鉴远堂、澹会轩、月波楼、云香阁等,均为毁后重建之建筑。戊戍变法后,慈禧为了取代光绪而物色的大阿哥溥 (端王载漪之次子)曾以岛上鉴远堂为学堂。后殿五间澹会轩戊戍前光绪曾以此处为夏季避暑书房,后来因怕打雷,不敢离龙王太近,又迁回玉澜堂。 岛北侧的岚翠间,1889年慈禧曾做为阅兵台,检阅李鸿章调来的北洋水师及新毕业的水师学堂陆战队学员。为适应演习,把小火轮改为炮舰,东西两岸排列着炮队和马队。 当时为水师报时的大铜钟,1900年险被劫走,后来置于燕京大学内。今北京大学内未名湖畔钟亭内即此物。 南湖岛与东岸相连者是一座17孔汉白玉长桥。该桥望柱雕有小狮544只,仿卢沟桥而建。桥长150米,宽8米,北额" 偃月",南额"修炼凌波"

昆仑石

东堤昆仑石上刻有乾隆"西堤诗",游人常不解其故,原来此堤东面是畅春园西墙外之护堤,后来昆明湖向东扩展,与此堤相连,称西堤者,是以畅春园而言。所以乾隆诗中才有"西堤此日是东堤"之句.

廓如亭

该亭位于十七孔桥东端,面积130平方米,由24根圆柱和16根方柱支承着重檐攒尖顶,是全国最大之亭。乾隆年间建此亭时,清漪园无东墙,亭北湖水烟波浩渺,东南千顷稻田,登亭远眺,廖廓无际,故名廓如。

铜牛

廓如亭北,有一著名铜牛,牛身下是一个由青石雕成的有海浪纹的须弥座。牛背上用篆文铸成的《金牛铭》为乾隆所写。该牛铸于乾隆二十年(1755)。据说古代大禹治水时,每治好一处,就铸一铁牛沉于水底,以镇水患。唐代开始,改为将铁牛置于岸上。扩展昆明湖后,特铸此牛置于东堤。

文昌阁

沿堤北行有一城关式建筑,即文昌阁。该阁建于乾隆时期。城上阁三层,中层供文昌帝君像。此阁近年来首次开放,居高临下,是品茗摄影的好地方。

知春亭

文昌阁下,昆明湖滨有一小岛,岛上有亭名知春亭。大岛前还有小岛,岛与岛之间有桥相连。该亭建于乾隆时期,1860年被毁,光绪二十三年(1897)重建。每当湖水解冻,桃花绽红时,知春亭总是尽早向人们报以春意。

耶律楚材祠

昆明湖东岸,有元丞相耶律楚材的墓和祠。耶律楚材,字晋卿,契丹族人,蒙古名臣。成吉思汗时,为左右员外郎,太宗时拜中书令。元代初立国,规模典章多由其奠定。1244年死,生前要求葬在瓮山泊畔。乾隆拓湖时,将其祠与墓东迁于现址。

苏州街

后湖两岸,是仿江南水镇而建的买卖街。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这些店铺中的店员皆为太监、宫女妆扮。皇帝游幸时开始"营业"。建筑有清可轩、赅春园、澹宁堂、绘芳堂、构虚轩、倚望轩、嘉阴轩、看云起等数十处之多。可惜这些店铺和建筑全被列强焚毁。 1986年投资复建,历时5年,1991年竣工开放。颐和园北宫门,现为苏州街景区的正门。沿河两岸修复店铺62家,其中通裕号银钱庄,专管"兑换"业务。因为苏州街市的店铺,通用货币是铜元和"金银锞子"。市面店铺有泰来号皮货庄、新正号花木房。沉香斋胭脂铺、揽涛楼茶馆、三义原老针铺、独一居老酒店、登云斋鞋铺、成锦号染房、通源号奶茶铺、广兴号灯草铺等。古色古香店铺门面,店员均着清朝服装,两相辉映,是一处吸引游人的旅游区。

眺远斋

园北围墙内有一座楼阁名眺远斋,建于清漪园时期,后被毁。园外即大有庄,庄前广场是每年耍会场所,去妙峰山赴会的必经之路。传说慈禧在园内听见外面锣鼓热闹,想看会,李莲英建议重建此楼,以便眺望园外。重建后为五楹卷棚歇山式大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32db3fcc1c708a1284a4472.html

《颐和园景点介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