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模拟题精选: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9-05-21 00:29: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 “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这篇评论最有可能发表在(

A.1905年《民报》B.1915年《青年杂志》

C.1922年《申报》D.1946年《解放日报》

2.1879年起,欧洲旅行家毕晓普夫人先后在中国的广州、东北及中西部旅行。1896年,毕晓普夫人从上海出发,途经九江、汉口、沙市、宜昌、长江三峡、奉节、万县、成都、灌县、汶川、理县、马尔康、重庆等地,之后还出版了配有作者拍摄的113幅照片的书-1898:一个英国女人眼中的中国》。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近代社会妇女地位的提高B.通商口岸受西方影响较大

C.中国内地具有一定开放性D.欧洲加紧在华的殖民活动

3.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以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在称呼上,逐步采用平等的“先生”“同志”,代替了“老爷”“大人”等称谓。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

A.鸦片战争时期B.太平天国运动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

4.近代以来,农耕时代的粗略世界观念逐渐被精确的现代钟表世界观念所替代。对此事件观念改变影响最大的是(

A.服饰方面中西合璧B.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并存

C.并行于世的中西餐D.交通通讯工具领域的改变

5.文明婚礼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取得男女之同意,以监督自由。这里的“文明婚姻”(

A.彻底冲破了传统婚姻的束缚B.表现出新旧杂陈的某些特征

C.体现出契约性的原则D.采用了简单化的形式

6.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A.《定军山》B.《歌女红牡丹》C.《渔光曲》D.《风云儿女》

7.抗战期间,有电影人认为,中国影片自产生以来,其制作的对象,都是都会市民。而今天抗战电影最大多数的观众,是农村的小城市市民与农民士兵,我们必须制作以农村观众为对象的“农村影片”。这主张意在(  )

A.激发沦陷区民族意识B.以文化宣传增强抗战力量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实现电影创作重心的转移

8.辛亥革命后,出现了握手、鞠躬礼,大街上还不时能听到“先生”、“同志”的称呼,这不能表明(

A.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由理念化为行动B.列强对中国文化侵略不断加剧

C.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出现了新陈代谢D.重大历史事件是社会习俗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

9.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女孩子不能化妆,不敢穿裙子,更不敢烫发。若要烫发,需要单位开证明,说某某同志是文艺工作者,有烫发之必要。这表明当时(

A.受到了苏联生活方式的影响B.人们的生活物质非常短缺

C.“左”倾错误困扰了经济建设D.人们生活受政治氛围的影响

10.杨乃武案发生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案发伊始,社会舆论对杨乃武极为不利,但《申报》扭转了这一局面,清统治者在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使杨乃武案昭雪平反。这说明报刊(

A.发挥了引导舆论监督司法的作用B.以维护公平正义为办刊宗旨

C.对司法案件审理起了决定性作用D.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11.1903417日《大公报》注:“他们(当时的上海居民)看着外国事,不论是非美恶,没有一样不好的;看着自己的国里,没有一点是好的,所以学外国人惟恐不像。”材料表明当时上海居民(

A.生活方式和日常消费西方化B.注重传统习俗与西方习俗的融合

C.从不接受西方的习俗 D.盲目崇洋和讲求虚荣

12.20世纪初,民办中型轮船企业逐渐增多,许多新创办的公司明确提出了收回航权的口号。他们在同外国公司的竞争中,大都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这使他们在外国垄断势力的压迫下,不但得以坚持下来,甚至还能有一些发展。”材料主要表明(

A.近代中国航运业因受到外国势力压迫难以发展

B.民办轮船企业的发展与近代爱国思潮紧密相关

C.民办轮船企业在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D.民办轮船企业成为近代中国航运业的主导力量

13.194611月,广州市举办了一场集体婚礼,由市长证婚。参加者除要取得“婚姻注册许可证”外,还要增加合格医生开具的健康检查证明书。举行仪式时,男穿蓝布中山装,女穿长袖全白旗袍,并手持花球一束。这表明(

A.广州人民观念先进B.婚姻习俗逐渐简约文明

C.政府操控婚姻习俗D.中国婚俗已经完全西化

14.“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伤不起”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D.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15.轮船进入中国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放相联系的;铁路的开通是与晚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丧失路权相始终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是在被称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出现的。材料现象表明(

A.西方控制了中国近代运输B.外国侵略阻碍了近代交通发展

C.近代中国的交通发展缓慢D.晚清中国交通发展丧失独立性

16.1943年春节,有记者报道太行根据地乡村民众过年的情况:旧历元旦,驻在各村的团体机关与驻地民众一同举行团拜,机关领导还和村代表携带礼物,慰问村中抗战烈属;“耍钱”等各种不正当的娱乐已经减少,演新戏、开晚会等是最常见的娱乐;有些村的民众不辞远途去凭吊左权将军的陵墓。据此可知(

A.根据地村民的文化素养普遍提升B.传统节日受重视的程度有所下降

C.根据地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民俗节日呈现出革命动员的特征

17.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境内开通了第一部电话,地点是在(

A.北京B.天津C.上海D.南京

18.1885616日杭州一菜场失火,上海的《申报》当天就接到关于此事的电讯稿,第二天就登在报纸上了。《申报》的新闻搜集如此快捷主要得益于(

A.铁路运输的发展B.轮船航运的发展C.电报等通信发展D.报纸等传媒发展

19.从晚清顽固派官僚认为火车的轰鸣与震动会“损害地脉”到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亲自担任全国铁路督办的历史变迁反映了(

A.封建迷信是当时阻碍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

B.官员的喜好对各行业的发展有决定性影响

C.中国交通近代化的趋势是向机械动力演进

D.近代交通的进步逐渐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20.甲午战争后,“剪发易服”行动不断推进,服饰西方化潮流刺激了西装面料的进口,传统面料销量日减。为此,立宪派也日益注重倡导中式服装。“剪发易服”与“国货运动”并行的主要原因是(

A.易服与保存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B.剪发与维护清朝统治之间的矛盾

C.服饰西方化潮流引发利权之争D.立宪派以剪发易服推进宪政改革

21.1929年《大公报》刊登一则《离婚法论》实书广告,称:“本书共二十余万言,有学说、有法条、有判例、有轶闻,足为解决离婚问题之圭臬,足供改进法律之参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传统婚姻观发生变化B.中国深受西方文明影响

C.南京国民政府重视法治建设D.国人婚姻法律意识淡薄

22.1902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慈禧弃之不用主要是因为(

A.封建观念无法适应近代文明B.闭关政策使中国尚不需汽车

C.遏制当时社会崇洋媚外思想D.中国社会落后无力供应燃料

23.20198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一百年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可能(

①脚穿塑料胶鞋出现在赛场上②通过手机询问比赛时况

③乘坐轮船或汽车赶往比赛城市④在比赛地可以买到来自全球各地的商品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4.新修订的2019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与2019年第一版相比,新增347个职业、取消894个职业,共计减少547个职业。职业分类“吐故纳新”源于(

A.中国经济社会大变迁B.职业分类方式的创新

C.人们社会意识的更新D.就业创业观念的变化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代)郓州须城县杨村,民张诚者,其家自绾至诚,六代同居,凡一百一十七口,内外无闲言,衣裳无常主。旦日,家长坐堂上,率子弟而分职事,无不勤。张氏世为农者,不读书,耕田捕鱼为业,无蓄积,而能人人孝悌,友顺六世,几二百年,百口无一口小异,亦可尚也。

——摘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材料二

民国时期,家庭小型化后,夫妇与子女成为家庭的中心,随着男女平权的提倡,人格对等的夫妻关系逐步取代等级尊卑的父子、夫妻关系,成为家庭关系的主轴。家庭中长辈权威逐渐旁落,他们更多地受到照顾而非绝对服从,子女们开始自由选择职业、自主婚姻。

1919 年江苏吴江县农民离村率是 4.88%,山东化县的离村率更高达 8.7%。农民到城市

后获得新的职业,一些富裕地主进城后转为官商,而贫苦农民大部分成为工矿企业的工人。20 年代社会上开始反对多生子女,《妇女声》等杂志很早就提出“节制生育”、“控制人口”的观点。之后妇女运动领导人纷纷主张“救治中国……必须改良人种”,“与其多生而不能养不能教,不如生的少,养的好”。

——摘编自陈蕴茜《论民国时期城市家庭制度的变迁》

(1)概括材料一中宋代家庭的特点。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民国时期的家庭呈现出哪些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类型家庭的优缺点。

答案

1.D2.C3.D4.D5.B6.B7.B8.B9.D10.A11.D12.B13.B14.B15.D16.D17.C18.C19.D20.C21.A22.A23.D24.A

25.1)特点:大家庭人口多聚族而居;以农耕为主自给自足;实行家长制重视宗族关系;分工合理互助合作;家庭和睦。

2)变化:①家庭规模小型化;

②家庭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成员关系趋向平等;

③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被打破(家庭经济来源多样化,家庭成员外出谋生增多);

④家庭观念的变化(多子多福到节制生育注重教养、男尊女卑向男女平等转变)。原因:

自然经济的解体、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政治变革的影响;

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等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

3)大家庭(或宋代家庭):

优点:培养互助合作精神、增强家族凝聚力、利于家族文化的传承、重视伦理关系;

缺点:家长制、男女不平等、家庭成员间依赖性强、经济不独立。

小家庭(或民国家庭):

优点:男女平等、淡化等级观念、家庭成员的社会化程度较高、经济独立;

缺点:易导致个人主义,抗风险能力低。(其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27c5da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e.html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模拟题精选: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