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群文阅读家国情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发布时间:2019-09-07 11:54:5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单元群文阅读·家国情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限时15分钟)

家是游子的心灵港湾,是浓得化不开的情结。然而古往今来,少小离家建功立业,几乎成为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人生选择与内心情感逆向行驶,并非是因为不眷顾家园亲情,而在于炽烈情怀早已从乡土走向家国。

家国情怀,与其说是心灵感触,毋宁说是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抑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就来自那个叫作“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正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在传承优良家风中筑牢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正家风、齐家规中砥砺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负,在履行家庭义务中知晓责重山岳、公而忘私的大义,正是家风传承中所蕴藏的时代课题。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当我们专注于亲情眷念、自我圆满,不应忘了民生之疾苦同样关乎自我之荣辱。更好地兼顾小家与国家,将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从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壮志豪情,到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慷慨赴义,再到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为民情深,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是共产党人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见证共产党人的忠诚信仰和无私情怀。以伟岸人格承接伟大担当,以家国情怀托举复兴使命,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有这样的使命自觉。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意义。家国情怀是一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涌流,有了它的丰润,我们必能描绘大写的人生、成就不凡的意义。

(选自2016年1月20日《人民日报》)

1根据文中“家国情怀”的阐释,下列经典名句不能体现“家国情怀”的一项是(  )

A.顾炎武《日知录》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刘邦《大风歌》中“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C.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D.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项名句意思是民族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这是一种担当精神;C项表达在国家危难之际,理应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的家国情怀;D项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等;B项只是抒发了荣归故里的自豪。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家国情怀就来自那个叫作“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它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

B.在人们的意识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情怀就是生命自觉或家教传承。

C.因为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所以感念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

D.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我们只要正家风、齐家规就可以构建起永不衰竭的家国情怀。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辨析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B项应是“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的前提下,同时“是生命自觉或家教传承”中“或”应为“和”字;C项因果倒置;D项表述绝对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将对国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

B.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是共产党人的生动写照。

C.有了家国情怀的丰润,我们的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了意义,必能描绘大写的人生、成就不凡的意义。

D.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以伟大担当塑造伟岸人格,以家国情怀托举复兴使命,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有这样的使命自觉。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偷换概念,“将对国的情意”应为“将对家的情意”;B项表述范围不当,“是共产党人的生动写照”应为“是共产党人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D项应是“以伟岸人格承接伟大担当”。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限时20分钟)

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

长沙第一师范对毛泽东的成长无疑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在这里,毛泽东度过了他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

青年人求学,大多喜欢谈立志。毛泽东认为,离开真理来谈立志,只是对前人中有成就者的简单模仿。真正的立志,首先是寻找真理。1915年9月,在给好朋友萧子升的信中,他提出有“为人之学”“为国人之学”“为世界人之学”。看来,心系社会,苦学砺志,是这位师范生当时最基本的自我设计。

在一师,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是教伦理学的杨昌济。杨昌济,长沙板仓人,1903年留学日本,六年学成后又赴英国修学三年,然后游历德国、瑞士。归国后,数次辞谢做官而从学,把教书育人看作自己的天职。他在一师讲修身课时,要求学生“高尚其理想”,鼓励他们要“奋斗”“有朝气”“有独立心”,能“立定脚跟”,而办事又要“精细”,“小不谨,大事败矣”。对学问,他认为要“贯通今古,融合中西”,自己要有分析批判的精神。毛泽东很喜欢杨昌济的课,还时常去他的家里讨论问题。他自称:“近年来有所寸进,于书本得者少,于质疑问难得者多。”除杨昌济外,毛泽东还常到徐特立、黎锦熙、方维夏等老师那里去求学解疑。这在黎锦熙1915年的日记中有多处记载,所谈内容有“读书方法”“在校研究科学之术”,也有“改造社会事”。

在学校的课程中,毛泽东把重点放在修身、哲学、国文、历史和地理等几门上,对数学、图画不花很多精力。他给朋友的信中说:“从前拿错主意,为学无头绪……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他每天总是在天色微明时就起身,晚上熄灯后还借外面一点微弱的灯光苦读,从不肯浪费半点时间,而且持之以恒。从先秦诸子到本省的县志,他都认真地研读。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开列了77种古代经、史、子、集的著作,说“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

作为湖南人,毛泽东这个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选择,深受湘学士风的影响。湖南历来注重兴办书院,许多著名学者曾在岳麓和城南等书院讲过学。学子们历代相传,不断阐发,到了晚清,形成以推崇性理哲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为基本特征的湘学士风。在这种风气熏陶下,湖南学人大多关心世事,热衷于投身政治活动,涌现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从而使湖南成为近代以来最有朝气的省份之一。年轻的毛泽东,自然受到这一浓厚的文化土壤的强烈感染。湖南一师规定的《教养学生之要旨》里,专列一条:国民教育趋重实际,宜使学生明现今之大事,察社会之情状。毛泽东在《讲堂录》里记下不少这方面的言语,如:“实意做事,真心求学”“古者为学,重在行事”“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

耳濡目染,手写心记,强化了毛泽东对社会实际的重要性的认识。他常对同学们讲,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这无字之书,就是实际的社会。1917年暑期,他邀了当时已从一师毕业、在楚怡小学教书的萧子升,各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外出“游学”。毛泽东他们没带分文,历时一个多月,走了九百多里路,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的不少乡镇。途中,结交了农民、船工、财主、县长、老翰林、劝学所所长、寺庙方丈各色人等,写了许多笔记。这样的“游学”,毛泽东在校期间还进行过几次。第二年春天,他和蔡和森沿洞庭湖南岸和东岸,经湘阴、岳阳、平江、浏阳几县游历了半个多月。他日后养成的调查研究作风,从这里已可看出些端倪。

中国社会这时正处在剧烈的动荡中。在一师期间,毛泽东总共花了160块钱左右,大约有三分之一用在订阅报刊上面。和同学们谈起时事,他总是有条有理,了如指掌,并且往往充满着激情。于是就有了“时事通”的外号。这更加深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1918年,毛泽东从长沙一师毕业,结束了五年半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此时的中国,一场急风暴雨就要来临。

(节选自金冲《毛泽东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毛泽东也看重立志,但他反对对前人中有成就者进行简单的模仿,他认为,首先应当寻找真理,并将其与社会需求相联系,才是真正的立志。

B.毛泽东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学习,所以他要求好友萧子升阅读古代经、史、子、集著作,并开列了推荐书目77种。

C.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是湘士学风的全部特征,这一风气催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毛泽东自然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D.毛泽东在校期间分别与萧子升和蔡和森进行过“游学”,这两次“游学”经历养成了他注重调查研究的作风。

E.本文选取毛泽东在长沙一师时的学习生活材料,围绕“修学储能”这个中心,表现了一代伟人在青年时代就展现出的卓尔不群的素质。

答案 AE

解析 B项,原文信息是“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开列了77种古代经、史、子、集的著作,说‘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并无“要求”意味。C项,特征中遗漏了“推崇性理哲学”的信息。此外,不是“全部特征”,而是“基本特征”。D项,与“调查研究作风”相关的“游学”不只是“两次”,而且并没有立刻“养成”调查研究作风,文中说的是“日后养成的调查研究作风”,这里只是“可看出些端倪”。

2.长沙一师的老师们给了毛泽东哪些方面的影响?请简要概括。

答: 

 

答案 ①修身方面的谆谆教诲。②做学问从内容和方法方面的指导。③改造社会方面的释疑解惑。(意思对即可)

解析 出题点和答题区间都在第三段。但这一段的重点是在杨昌济老师对毛泽东的影响上,其他几位老师则是略写。因此要注意写得再详可能也只有一个要点,而在略写的内容里要点反而更密集。

3.从三、四两段看,毛泽东在一师期间是如何对待学习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

答: 

 

答案 ①有批判精神,喜欢质疑问难。②学习重点明确,主次分明。③懂得为学之道,能处理好博与约、中与西、普通与专门的关系。④惜时苦读,持之以恒。⑤认真研读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打下扎实的学问根基。

解析 答题的区间很明确,要注意的是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题目要求是“概括回答”,因此要找到原文的对应信息,尽量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4.长沙一师五年的师范生生涯,为毛泽东后来投身社会革命储备了哪些能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 

 

答案 ①立下了正确的人生志向:心系社会,探求真理。②打下了深厚的学问基础:广博学习,注重方法。③形成了重视社会实际的思想方法:关心世事,经世致用。④初步养成了调查研究的作风(或获得了社会活动的初步经验):几番游学,深入生活。⑤培养了关心时事的强烈社会责任感:订阅书报,风云在胸。

解析 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整合要围绕着毛泽东这一时期的学习和以后从事革命的关系进行,要尽量找到毛泽东在这一时期的学习内容和以后领导革命的关系。能就其中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即可,要求有理有据。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限时15分钟)

黎明前夜

陈德鸿

大勇说,娘,回吧。

娘抓住大勇的右手说,到西风口寻找到你弟,就让他回家来。一时走不脱,也让他寻机跑回来。娘顿了顿,又说,你爹这一没,日子眼瞅就过不下去了。

大勇抽出手,揩了揩娘脸上的泪说,娘,我知道了。外面冷,回吧!

娘蹒跚着回了屋,一会儿又跑出来,冲走远的大勇喊,路上千万当心,寻不到,就早点回家。

走到村外一片收割后的田野时,大勇停下来,在地头找到一个写着父亲名字的木橛,就蹲在地上,用右手抓了一把土,紧紧攥在手里,嘴里喃喃自语,小勇啊,咱家有地了,是政府分的,哥使不上力,你回来帮哥种吧!

第二天傍晚,大勇赶到西风口时,长长的队伍在不停地过着,土道旁,挤满了一层又一层的人。

大勇挤进人群,看着队伍中一张张稍纵即逝的脸,犯起愁来,这可上哪儿找小勇啊!听说兵是从昨天开始过的,小勇也不知过去了没有。

大勇想了想,也学旁人从队伍边拽出一个兵问,同,同志,我向你打听个人?

兵停住脚,叫啥名,是哪个部队的?

叫赵小勇,是,是3纵的。

不认识。兵摇摇头,3纵还没过来,你再等等吧。

大勇舒了口气,刚在离土道不远的一个土墙边坐下来,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便挤坐在他旁边。

大勇往边上挪了挪,男人又挤过来,说,兄弟,俺姓韩,刚才你和那个长官的话俺都听到了,俺儿子也是3纵的。

那敢情好。大勇说,我是赵家堡的,你是哪的?

男人说,俺家在马家洼。

那地方我去过,有个牲口市。大勇问,那边的地也分了?

分了,分了。我这次找儿子,就是告诉他这事。这回家里有地了,俺再捣腾点牲口啥的,日子就更好了。

家里还有啥人,能忙过来?大勇问。

家里还有个小的,不顶啥事。他娘病在炕上好几年了。男人说,俺一个人,多吃点辛苦就有了。

看着男人满足的笑意,大勇忽然想起来,前年在马家洼买骡子时,曾经和这个男人打过交道。

那时,大勇相中了一头骡子,这个男人要价十五个大洋。大勇磨了半天,男人死活不吐口。眼瞅着太阳快落山了,一个年轻人突然把男人拉到一边,互相把手伸进对方的袖子里……大勇急了,拽过男人说,十五个大洋,这骡子我要了。到家没几天,大勇发现这骡子走路爱往右边去,找来八爷一看,说是骡子左眼受过伤。听大勇讲了买骡子时的情况,八爷说,你这是让人唬了,那是爷俩,专好下扣子。

见大勇不吭声,男人说,我儿在部队表现可好了,打锦州时还立了功呢。

大勇愣了愣,问,你这次来,是想把儿子叫回家去帮你?

男人撇了撇嘴说,那哪行啊,俺就是想儿子,让他对家里放心,告诉他在部队好好干,全国都解放了再回来。

大勇尴尬地笑了笑,不吭声了。

半夜时,许多汽车和马拉的炮车驶过之后,又开始过起长长的队伍。男人问了几个兵,高兴地对大勇说,这是3纵的,咱俩精神点,互相帮衬着打听。

天快亮时,男人找到大勇说,兄弟,你慢慢打听着,我,我回家了。

咋?大勇一边盯着队伍,一边问。

俺儿,俺儿他没了。男人蹲在地上,呜呜哭了起来。

大勇不知怎样安慰男人,只是用右手轻轻拍着男人的肩膀。

过了好久,男人站起来,擦了擦脸上的泪,踉踉跄跄边走边说,兄弟,管咋,俺儿这是光荣,没给俺韩家丢脸。

走了几步,男人又折回来,对大勇说,兄弟,那事对不住了。等回去,俺给你寻头好的送家去,换回那头病骡子……

男人的身影在黑暗中消失了很长时间,大勇才回过神来,泪水早已湿了眼睛。

快中午时,大勇终于看到了队伍里扛着机枪的小勇。

小勇吃惊地摇着大勇的右手问,哥,你的左手呢。

大勇含糊着说,我这只右手也啥都能干,不耽误事儿。

小勇问,爹娘都好吗?

都好,都好,地也分了,咱家分了二十多亩呢。大勇说,爹妈特意让我来告诉你,家里不用你操心,在部队上好好干,不解放全国不许回家。

哥,家里的事你就多辛苦了。小勇向大勇敬了个军礼说,让爹娘放心,我一定会戴着军功章,平平安安回家。

大勇往家走时,觉得自己的脚步比来时坚定了许多,也踏实了许多。

1950年4月,赵小勇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光荣牺牲。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注重细节描写,多次写大勇使用右手,暗示他身有残疾,独自承担家庭生活有困难,使大勇找弟弟回家的情节更符合生活逻辑。

B.小说精心设置主场景,安排大勇与韩姓男子在西风口寻找亲人巧遇,巧妙地绾结了两个家庭的故事,使情节更集中,更有戏剧性。

C.目睹曾下套坑自己的韩姓男子的变化,大勇情感是复杂的,听完他对儿子的夸奖和期盼,大勇以尴尬一笑和不吭声表示对他不信任。

D.大勇受到身边人物支持革命的精神感染,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被唤醒,克服了小农意识的局限性,毅然决然鼓励弟弟留在部队。

答案 C

解析 C项,“表示对他不信任”错误,应是“对自己找弟弟回家种地”不好意思。

2.小说以“黎明前夜”为标题,有何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暗示了人民军队浴血奋战,即将赢得全国大解放的时代背景;②意味着翻身做主拥有土地的农民,思想觉悟开始发生深刻变化。

解析 根据“1950年4月,赵小勇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光荣牺牲”,可知标题“黎明前夜”指的是全国解放前夕,暗示了人民军队浴血奋战,即将赢得全国大解放的时代背景。根据“都好,都好,地也分了,咱家分了二十多亩呢。大勇说,爹妈特意让我来告诉你,家里不用你操心,在部队上好好干,不解放全国不许回家”,看出农民翻身做主人,积极支持国家,思想觉悟高。

3.小说以赵小勇光荣牺牲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答: 

 

答案 ①呼应开头,交代人物归宿,结构更完整,更有张力;②强调革命胜利需要民众的理解和支持,更需要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深化了作品主题;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强化了悲剧之美。

解析 从结构上分析,呼应开头,全文结构严谨;从主题上分析,文章歌颂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从表达效果上分析,增加了故事真实性,强化了悲剧之美。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限时20分钟)

叶盛,字与中,昆山人。正统十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师覆土木,诸将多遁还,盛率同列请先正扈从失律者罪。且选将练兵,为复仇计。王即位,例有赏赉,盛以君父蒙尘辞,不许。也先迫都城,请罢内府军匠备征操。又请令有司储粮料给战士,遣散卒取军器于天津,以张外援。寇退,进都给事中。言劝惩之道在明赏罚敢战如孙镗死事如谢泽韩青当赏其他守御不严赴难不力者皆当罚帝是之寻命出安集陈州流民。京卫武臣及其子弟多骄惰不习兵。盛请简拔精壮,备操守京城。勋戚所置市廛,月征税。盛以国用不足,请籍其税佐军饷。皆从之。擢右参政,督饷宣府。寻以李秉荐,协赞都督佥事孙安军务。英宗复位,盛遭父忧,奔丧。天顺二年召为右佥都御史,巡抚两广。乞终制,不许。宪宗立,议事入都,给事中张宁等欲荐之入阁。以御史吕洪言遂止,而以韩雍代抚广东。初,编修丘与盛不相能。大学士李贤入言,及是草雍敕曰:“无若叶盛之杀降也。”盛不置辨。稍迁左佥都御史,代李秉巡抚宣府。请量减中盐米价,以劝商裕边。复举官牛官田之法,垦田四千余顷。以其余积市战马千八百匹,修堡七百余所,边塞益宁。满都鲁诸部久驻河套,兵部尚书白圭议以十万众大举逐之,沿河筑城抵东胜,徙民耕守。帝壮其议。八年春,敕盛往会总督王越、巡抚马文升、余子俊、徐廷璋详议。初,盛为谏官,喜言兵,多所论建。既往来三边,知时无良将,边备久虚,转运劳费,搜河套复东胜未可轻议。乃会诸臣上疏,言守为长策。帝善其言,而圭主复套。师出,竟无功。人以是服盛之先见。十年卒,年五十五,文庄。

(节选自《明史·叶盛传》)

[注] ①土木:即土木堡。明英宗率领的明军在土木堡被元朝残余势力也先的大军打败,明军全军覆灭,明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随后,也先便大举入侵中原,直逼北京。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言/劝惩之道/在明赏罚/敢战如孙镗死/事如谢泽韩青/当赏/其他守御/不严赴难/不力者皆当罚/帝是之/

B.言/劝惩之道/在明赏罚/敢战如孙镗/死事如谢泽韩青/当赏/其他守御不严/赴难不力者/皆当罚/帝是之/

C.言劝惩之道/在明赏罚/敢战如孙镗/死事如谢泽韩青/当赏/其他守御/不严赴难/不力者皆当罚/帝是之/

D.言劝惩之道/在明赏罚/敢战如孙镗死/事如谢泽韩青/当赏/其他守御不严/赴难不力者/皆当罚/帝是之/

答案 B

解析 “言”意思是“说”,表对话的词语后面要断开,排除C、D两项;“敢战如孙镗”和“死事如谢泽韩青”两句句式结构对称,且“孙镗”是人名,在句中作宾语,后面自然不能再加一个“死”,排除A项。故选B。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明代殿试及第者分为三甲:一甲状元,二甲榜眼,三甲探花。

B.给事中,官名。明代给事中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监察六部,纠弹官吏,与御史互为补充。

C.终制,父母去世服丧满三年。“制”,指居丧的制度。旧时父母或祖父母死后,儿子或长孙须在家守孝,在此期间,不任官、应考、嫁娶等,谓之“守制”。

D.谥,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答案 A

解析 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地对文化常识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A项,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状元、榜眼、探花分别是一甲中第一、二、三名,合称“三鼎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盛颇具家国情怀。新帝即位,按惯例有所赏赐,叶盛却认为皇上蒙难,此时受赏不符合为臣之道,因而推辞。

B.叶盛虽为文臣,军事才干突出。大敌当前,危及都城,他奏请建立军队后备力量,加强军需粮草饲料储备,派士卒到天津取武器以扩大外援。

C.叶盛为国谋划,尽心尽责,深得皇上器重。请求选拔精壮士兵操练守卫京城,对皇亲国戚所设置的集市每月征税,以补充军饷,都获采纳。

D.叶盛治边有方,成绩卓著。代理宣府巡抚期间,奏请酌量减少盐米的价格,以励商富边。开垦田地四千多顷,凭屯垦结余购买战马,修建城堡,边塞更加安宁。

答案 D

解析 “代理宣府巡抚期间”有误。从文中来看,“稍迁左佥都御史,代李秉巡抚宣府”,此处的“代”不是代理,意思是“代替”,文中是说代替李秉到宣府任巡抚。选项曲解了实词的意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覆土木,诸将多遁还,盛率同列请先正扈从失律者罪。

译文: 

 

(2)帝善其言,而圭主复套。师出,竟无功。人以是服盛之先见。

译文: 

 

答案 (1)明军在土木堡全军覆灭,众将大多逃回,叶盛率领同僚请求首先惩治护驾不力的侍从的罪。(关键点:覆,覆灭;介词“于”省略;正,正法、治罪;失律,出战失利,这里是护驾失利;扈从,随从。)

(2)皇上认为他说得好,但白圭主张收复河套。军队出击,最终没有取得成功。人们因此佩服叶盛的先见之明。(关键点:善,认为或觉得……好,意动;复,收复;竟,最终,最后,终究;以是,因此;服,佩服,折服。)

[日积月累]

文言实词:

1正扈从失律者罪

2如孙镗死事

3寻命出安集陈州流民

4其税佐军饷

5编修丘与盛不相

6及是

7以其余积战马千八百匹

8搜河套东胜未可轻议

文化常识:

1盛遭父忧

2终制,不许

参考译文

叶盛,字与中,昆山人。正统十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兵科给事中一职。明军在土木堡全军覆灭,众将大多逃回,叶盛率领同僚请求首先惩治护驾不力的侍从的罪,并且挑选将领训练士兵,为复仇做准备。王即位,按惯例有赏赐,叶盛以皇上蒙难而推辞,未被允许。也先逼近都城,叶盛请求取消内府军匠的差役,把他们充入军队为准备出征而操练。又请求让有关部门储备粮草供给战士,派溃散归来的士兵到天津取武器,以充实外援军力。敌人败退后,进官都给事中。叶盛说:“鼓励惩罚的道理,在于分清赏罚。像孙镗这样敢于作战,谢泽、韩青这样死于国事的,应该赏赐。其他守御不严,奔赴危难不尽力的,都应该惩罚。”皇上认为他说得对。不久,命令他出京去安抚召集陈州的流民。守卫京城的武臣及其子弟大多骄纵懒惰,不学习军事。叶盛请求选拔精壮士兵,预备操练守卫京城。皇亲国戚所设置的集市,每月征税。叶盛以国家费用不足,请借用这些税帮助补充军饷。皇帝都听从了他。叶盛被提升为右参政,管理宣府的粮饷。不久因为李秉的推荐,协助辅佐都督佥事孙安管理军务。英宗复位,叶盛碰上父亲去世,去奔丧。天顺二年,召任右佥都御史,在两广任巡抚。叶盛请求服丧满期三年,不被许可。宪宗即位后,叶盛因商议政事进京,给事中张宁等人想推荐他进入内阁。因御史吕洪的话于是停止,而派韩雍代替他到广东做巡抚。当初,编修丘与叶盛不和。大学士李贤听取丘的话,这时在起草给韩雍的敕令中说:“不要像叶盛那样屠杀投降的人。”叶盛没有进行辩解。不久叶盛升任左佥都御史,代替李秉到宣府任巡抚。向皇上请求酌量减少商人运送军需物资时运费中盐米折算的比价,来鼓励经商活跃边贸,使边境地区富裕起来。又推行官牛官田法,开垦田地四千多顷,还用屯垦剩余的积蓄购买战马一千八百匹,修建城堡七百多座,边塞更加安宁。满都鲁各部长期驻扎在河套地区,兵部尚书白圭主张派十万大军大举驱逐他们,沿黄河筑城抵达东胜,迁移老百姓到那里耕种防守。皇上觉得他的建议很宏伟。八年春,命叶盛去会见总督王越、巡抚马文升、余子俊、徐廷璋进行详细商议。当初,叶盛作为谏官,喜欢谈论军事,多有论述建议。到三边后,叶盛了解到当时没有良将,边境防备长久空虚,转运物资耗费人力物力,攻下河套收复东胜的主张不能轻易提出。于是会同各位大臣上书,说防守应为长久之计。皇上认为他说得好,但白圭主张收复河套。军队出击,最终没有取得成功。人们因此佩服叶盛的先见之明。成化十年去世,享年五十五岁,谥号文庄。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限时10分钟)

闻雨

陆游

慷慨心犹壮,蹉跎鬓已秋。

百年殊鼎鼎,万事抵悠悠。

不悟鱼千里,终归貉一丘。

夜阑闻急雨,起坐涕交流。

[注] 此诗作于孝宗乾道四年秋天,陆游44岁,在山阴三山别业,诗人自乾道二年罢归故乡,业已两年。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陆游作此诗时,虽已被罢官归乡,但仍然不能忘怀于社会和现实,同时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茫然。

B.颔联的“鼎鼎”谓人生不过百年,此句化用陶诗“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悠悠”即渺远。

C.颈联表达了作者做不到像鱼儿一样疾行千里,不能理解志在远方的志士,只得沦落于山野的无奈。

D.尾联以叙事作结,作者写自己在雨夜伤心落泪,其所包含的痛苦之情与杜甫的家国情怀非常类似。

E.陆游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本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风格沉雄豪迈而又不失含蓄柔媚。

答案 CE

解析 C项,颈联“不悟”是不能理解,“作者做不到”分析不当;E项,“又不失含蓄柔媚”错误。

2.“惊回万里关河梦,滴碎孤臣犬马心”是陆游《秋夜闻雨》中的诗句,请比较这两句诗与本诗首联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答: 

 

答案 相同之处:两句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不同之处:“惊”句侧重表达了对国事的担忧,不被重用、报国无门的痛苦;“慷”句着重表达了诗人虽心系祖国,但岁月流逝双鬓斑白,无法为国效力的悲凉与无奈。

解析 这是一道分析诗歌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进行分析。本题需要分别分析本诗首联和陆游《秋夜闻雨》中诗句的情感。“慷慨心犹壮,蹉跎鬓已秋”,结合注释内容“陆游44岁,在山阴三山别业,诗人自乾道二年罢归故乡,业已两年”,从关键词语“犹壮”“鬓已秋”等内容分析可知,表达志士暮年,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为国效力的悲凉与无奈。“惊回万里关河梦,滴碎孤臣犬马心”,结合关键词语“惊”“碎”“孤臣”“犬马心”等分析可知,表达对国事的担忧,不被重用、报国无门的痛苦。两句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1a9670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1.html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群文阅读家国情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