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阅读梁惠王

发布时间:2011-11-29 17:21: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孟子》阅读(《梁惠王》)

1、阅读下面《孟子1.1》选段,回答问题。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惠王对前来拜见的孟子很不礼貌,用“叟”来称呼,就象今人说:“老头子。”

B.由于梁惠王对孟子的无礼,孟子认为梁惠王真是一个利欲熏心的昏君,简直无可救药。

C.孟子顺着梁惠王的功利思想,从反面推论,指出交互征利的严重后果,严正警告梁惠王。

D.在《孟子》开宗明义的第一章里,孟子就提出仁政的思想,他主张君王必须施行仁义,仁义才是治国的至德要道。

2)针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在正面否定之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请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1B(“简直无可救药”有误。)(2)孟子针对梁惠王提出的利,提出了先义或利的看法。孟子认为居上位者如果倡导仁义,鄙弃功利,臣民自然能风行草偃,崇善仁义,并且爱亲敬长,勤勉为国,那么国君就可以得到长久的利益了。

2、阅读下面《孟子1.2》选段,回答问题。

1)下面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贤人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不贤的人纵然拥有珍禽异兽,也不会感到真正快乐。

B、老百姓积极支持文王建筑灵台,灵台很快就建好了。说明百姓能主动与文王共同拥有快乐。

C、文王依靠民力造起了高台深池,但百姓却高高兴兴。说明文王能够主动与百姓共同拥有快乐。

D、《汤誓》中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灭亡?我们要跟你同归于尽!”当百姓要与统治者同归于尽时,统治者是不会快乐的。

2)概括上面选段的主旨。

1A3分)(2)(3分)答:只有与民同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3、阅读下面《孟子1.4》选段,回答问题。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梃与刃的譬喻是为了说明以刃与政不仁,来引起惠王的警惕,提高他的觉悟。

B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强调的是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C.文中用人们对兽相食尚且恶其残忍,来说明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就是对人的同情,这样来激发惠王对人民的仁心。

D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直接揭露了梁惠王驱兽食人的残暴行径。

(2)分析上面选段,你认为和下面选段在表现孟子思想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析。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 D这句不是直接揭露梁惠王的残暴行径,而是委婉说明产生这种情况无异于驱兽食人。(2)两个选段都体现了孟子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

(1)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体现了孟子爱民的民本思想。

B.孟子认为用刀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没有什么不同

C.文段中孔子反对用土偶木偶来殉葬,是因为土偶木偶只是像人而不是人。孔子希望用人来殉葬,以体现对祖宗的虔诚。

D.孟子认为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杀死人没有什么不同。

(2)分析上面的文段和下面的文段,你认为论述技巧一样吗?请简述它们的特点。(3)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1) C(孔子不仅反对用人来殉葬,就是用像人的土偶木偶来殉葬,他也反对。)

(2)上、下两个文段论述的技巧一样。它们的特点是:都采用层层设问、步步深入的论证法,逼得齐宣王毫无退路,体现了孟子的雄辩技巧。

4、阅读下面《孟子1.5》选段,回答问题。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一般的请教到寻求雪耻图强的良策,梁惠王已经对孟子信任多了。

B.孟子直截了当地对梁惠王提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即“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不外乎物质生产和修养两方面。

C.在教育方面,孟子认为在在当时情况,文化知识的修习是第一位,德育是第二位,因此强调的是“孝悌忠信”。

D.孟子认为国家无论大小,只要施行他的主张就可以发展壮大,小国可以变成大国,弱国可以战胜强国,因此“仁者无敌”

2)请你概括孟子是怎样认为“仁者无敌”?

1C(相反,应该是德育是第一位,文化知识的修习是第二位);(2)①施行仁政,少用刑罚,减轻赋税;②搞好教育,让民修孝悌忠信;③不要夺占百姓的农时重视农业生产,父母有所养。

1)下面各项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粱惠王再三战败,一心一意只想雪耻复仇,“愿比死者一洒之”体现了其爱民之心。

B在文中,孟子认为只有法治清明,刑期无刑;降低税率,藏富于民,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努力稼穑,增加生产。这体现了其“养民”的政治思想。

C人民饱食暖衣之余,就要提高其教育水准,为此孟子提出“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这体现了其“仁政”思想的另一个主要方面“教民”。

D孟子通过对“彼夺其民时”一针见血的分析,得出结论:只有采取爱民的行为方式的人才无敌于天下。这不仅是指秦、楚、齐等国,其实也直指梁惠王。

2)结合文本并联系历史简要说明你对战争的看法。(3分)

1A(报仇雪恨的基础就是要动员民众为他打仗,这就是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百姓的利益了;“愿比死者一洒之”实际上是一种霸权统治的行为方式。)

2)孟子反对为了满足国君开疆拓土的私欲而“陷溺其民”的战争,认为只有施仁政于民,让人民安居乐业,这样才能得民心;否则人民必然叛离,国君将成独夫。(结合文本阐述观点1分)自古以来,为了满足侵略野心,发动世界大战的许多独夫如希特勒、墨索里尼、日本军阀,尽管逞其淫威暴虐于一时,但是最后的下场都很凄惨,莫不自食恶果,败国丧身。当今凡是大权在握的政治、军事领袖应该以此为鉴戒。(联系现实2)

1)本章孟子提出了:“□□□,□□□,□□□□”的“养民”措施和修习“□□□□”的“教民”措施,体现了其“仁政”思想。

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孝、悌、忠、信

5、阅读下面《孟子1.6》选段,回答问题。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里记录的是孟子见了梁襄王后的感受和他的自述的谈话内容。

B.“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两句著名的话描绘一个国君不成器的样子,真是形象生动而入木三分。

C.孟子给梁襄王谈的其实是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天下统一才能够安定。第二层,谁能统一天下?孟子说得非常简单:不喜欢杀人的人能够统一天下。

D.孟子在这里用了两个举例论证,表面上分别写的是百姓“久旱逢甘霖”的喜悦和百姓归顺犹如水往低处流的不可阻挡。实际上更指实行仁义之后的天下统一。

(2)就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孟子定天下”主张的理解。

(1)D(2)因为当时战火纷飞,征伐不断,各国的老百姓都吃够了战争的苦头,就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样,痛苦不堪。如果这时候有哪个国君公然树起和平的旗帜,不再让他的老百姓去打仗卖命,而营造出一派社会稳定和发展生产的局面,那天下的老百姓都会闻风而至,诚心归服了。

6、阅读下面《孟子1.7》选段,回答问题。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用的是逻辑上的归谬法,先假定了两种荒唐的说法:“力足以举千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B.当宣王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还有些不清楚时,孟子又作了生动的举例说明,这就是“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的区别。“挟太山以超北海”是不能,是做不到,而“为长者折枝”则是愿不愿意做的问题了。

C.孟子就是要使齐宣王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是不能,而是不为。也就是说,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做。

D.这里所说的“不为”和“不能”,即是指国君不推恩与百姓,也就是对百姓不实行仁政。

(2)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同样意思,结合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1)D(2)“推己及人”,首先自己做起,然后推及自己的夫人、兄弟,再到整个家族和国家。那么,天下便可安定。

7、阅读下面选自《孟子1.7》文段,回答问题。(6分)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不仅要将仁爱之心施与家人,还要将这种仁爱之心推广到他人身上,这样才可以达到自如地统治天下。

B、《诗经》所说的“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的道理与孟子所说的推恩是一样的。

C、孟子用“足以保四海”和“无以保妻子”造成强烈的对比,说明推恩与不推恩其结果是不同的。

D、孟子认为古时候的人大大地超过今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善于推销自己。

2)“推恩”就是推行仁政,这里孟子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劝导齐宣王?请谈谈你的认识。

1D (“善于推销自己”有误。)(2)孟子用的是推己及人的方法。儒家的政治理念是君王由修身做起,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里孟子强调君王要善于将自己的一切好的行为推广到百姓的身上,这样就可以得到百姓的拥戴,从而稳固国家的统治。

1)孟子用“□□□□□”和“□□□□□”进行对比,说明推恩与不推恩其结果是不同的。这里的“推恩”,指的是“□□□□□□□□,□□□□□□□□”。

1)足以保四海 无以保妻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8、阅读下面《孟子1.9》选段,回答问题。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在文献上有说文王有七十里的园林,百姓还觉得小了。

B.“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这正体现了孟子的以民为本的政治主张内容。

C.“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孟子指出齐宣王所占有园林是不能与民共用的,所以民认为太大了原因。

D.“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形象的写出齐宣王所占的园林象陷阱一样百姓不敢靠近,暗示了齐宣王的治国策略是得不到百姓的支持。

2)本段孟子告诉的是什么道理?

1D(文中没暗示的意思);(2)孟子告诉齐宣王要实行“以民同乐”的亲民政策,只有与民共同富有大自然,拉近百姓距离,才会得到百姓支持。

9、阅读下面《孟子1.10》选段,回答问题。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所说的“小勇”指的是血气所为之勇。

B.“王请大之”说的是要齐宣王去掉小勇,换之以一怒震天下的大勇。

C.“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表现的就是武王的大勇。

D.孟子主要运用对比的说理方法来劝说齐宣王去小勇、存大勇。

(2)孟子说:“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章句下》)请联系上文,说说孟子关于“勇”的认识。

(1)B项大勇指的不是“一怒震天下”,而是“一怒安天下”。(2)勇有小勇和大勇之分。小勇指的是好勇斗狠、匹夫之勇,它会使父母受伤害;大勇指的是当国家安全、百姓利益受到侵害之时挺身而出的理义之勇,它可以使百姓得到安生。

10、阅读下面选自《孟子1.14》文段,回答问题。

1)下列各项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国君任用贤人一定要谨慎,否则,就会使地位低的超过地位高的,关系疏远的超过关系亲近的。

B、孟子认为国君任用贤人不能听左右之人和大夫的意见,而要听国人的意见,只有国人的意见才是可靠的。

C、孟子认为国君在任用贤人的时候能做到一切都听从国人的意见,这样的国君就真正是百姓的父母之君了。

D、老百姓认为可以,就任用他;老百姓认为不可以,就不任用他,这是一个深具全民意识的观点。

2)在这里,孟子的民本思想体现出了现代人的民主思想,结合语段,谈谈你的理解。

1A(孟子认为“国君任用贤人一定要谨慎”是指“国君任用贤人时,会出现地位低的超过地位高的,关系疏远的超过关系亲近的”这种情况,所以要谨慎。)

2)左右近臣与“国人”比,毕竟是少数的几个人,少数服从多数,所以应该以“国人”的意见来决定提拔、贬斥或杀人的可否。这也就是一切以全民意向为依归,是人类早期的民主思想。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国君选拔人才,完全以贤能与否作为标准,超越了“尊尊亲亲”的伦常要求,因此就必须格外谨慎地进行考察了。

B.孟子认为,国君只有运用恰当的方法,正确地选拔贤才和罢黜“不才”之人,才能称得上是人民的父母。

C.孟子所说的进贤要倾听国人的意见,在现今社会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没有现实意义。

D.唯有亲见其贤良与否,才能做最好的判断。孟子重点劝说君主要有独立的判断力,不要为左右臣下所蒙蔽;要有实事求是的观察力,不要只凭耳闻。

2)“进贤”是治国的必备要件之一,孟子提出怎样的用人原则?请用自己的话来回答。(3分)

1C(“没有现实意义”错。)(2)孟子认为,唯有亲见其贤良与否,才能做最好的判断。(1分)国君要既不被臣下蒙蔽,又要好民之所好,恶民之所恶,以自己的判断加上百姓的共同看法,缜密考虑,慎重地选拔人才。(2分)

11、阅读下面《孟子1.16》选段,回答问题。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举木工为例,劝诫齐宣王不应该因自己的喜好而去确认木工的称职。

B.“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说的是一个人在小时学到了一种本领,长大后想好好地去运用它。

C.“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就是学了就要为我有所用的意思。

D.孟子在文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强调统治者要发挥人才的特长,不能因统治者的武断而浪费人才。

2)文中用玉人治玉道理说明了一种什么思想?

1C (是你学的先放着,先为我所用);(2)说明领导者做事情要根据各种人员的特长安排工作,不要瞎指挥。

12、阅读下面《孟子1.17》选段,回答问题。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选段看,孟子是反对攻伐燕国的,他认为会造成“水益深,火益热”的后果。

B、“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说的是被攻伐的国家的百姓欢迎犒劳前来的仁义之师。

C、孟子以为是否攻打燕国应该看燕国人民的态度,做事情要尊重人民的意愿。

D、文中举周武王和周文王的做法,是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从而回答宣王的问题。

2)结合下面选段,请简要分析孔子和孟子的战争观有何异同?(3分)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A 。孟子并不反对,而是认为应尊重人民意愿的思想。如果不能使百姓“避水火”反而“水益深,火益热”,就会造成老百姓流离失所。

2)孔子和孟子战争观的立论基础是以"民本"为核心的"仁政"原则。不同:孔子希望用“仁义”代替战争,“足食”、“足兵”和“民信”,三件为政大事,孔子毫不犹豫地主张“去兵”,其对战争暴力的警惕和不认同态度于此可见;孟子认为进行战争的起点和支点是"仁政",只要符合老百姓的意愿,使百姓远“避水火”,就可以攻伐。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宣王认为如果不攻取燕国会违背天意。

B.孟子认为要不要攻打燕国要看齐国的百姓乐意不乐意。

C.孟子认为燕国的百姓欢迎你大王的军队是为了摆脱水深火热的日子。

D.孟子肯定周武王能够为百姓的利益平定天下。

(2)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结合上面的选段谈谈你的看法。

(1)B是看燕国的百姓而不是齐国的。(2)孟子主张一切以民为贵,攻打一个国家能否胜利关键要看百姓是否能得到利益。帮助百姓从水深火热中摆脱出来就会得到百姓的欢迎,攻取就能成功,国家就能稳定。所以在孟子看来,社稷、国王都依赖于百姓。

13、阅读下面《孟子1.19》选段,回答问题。(6)

(1)下列各项中,对下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穆公感到不解的是,有一批死命报效国家的忠臣,为什么百姓不愿意为国家赴死尽节。孟子认为这根子上还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

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达,必须以官员为桥梁,因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有司与百姓这层关系。君主要施行仁政,让官员勤政,善待人民,百姓才愿意为他赴难。

C.孟子指出当老百姓灾荒年岁饿死或逃荒时,国家明明是仓廪充实,而官吏却乘机巧取豪夺。这种毫不体恤百姓的贪官污吏,是不可能得到百姓的信任的。

D.孟子引述曾子的话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就是要让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若真要追究的话,那么弃百姓于不顾的官员,才是造成恶果的主要原因。

(2)“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离娄下》),孟子说的也是投桃报李的道理,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出乎尔者,反乎尔者的理解。(3)

(1)(3)C(原文没有乘机巧取豪夺的意思,而是强调官吏在灾年毫不体恤百姓,见死不救。)

(2)(3)贤明的君主待臣下如手足,臣下必把君主当腹心,以死相报。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这种情况在我们平常的人际交往中,也同样存在。“你不仁,我不义”和“你仁我义”情况的产生,都是原先善恶的回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0d890292af90242a895e5de.html

《文化经典阅读梁惠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