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0-11-29 15:43: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1 中国当前的经济现状综述

2 经济失衡的表现

3 经济失衡的原因

4 经济失衡的影响

5 对于经济失衡应对策略

改革开放拉开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序幕,30多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速达到9%以上,已跻身于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出口国。对此,外国媒体创造了中国奇迹(China miracle)一词。而近年来,中国经济在世界金融危机中的卓越表现更是让西方世界重新认识到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然而,面对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啧啧称赞,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剥去所谓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浮华外衣,看到其背后的隐忧,我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并存在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回顾建国60年来经济发展的道路,屡屡受到结构失衡的困扰,调整经济结构多次被列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文革期间的“抓革命促生产”,70年代后期的“洋跃进”,8090年代经济过热中,都伴随严重的结构失衡问题,经济运行难以为继,不得不开展调整或整顿。十四大后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结构性矛盾一度缓解。但加入 WTO后,我国在全球化冲击下,以内外需失衡为代表的经济结构问题再次凸现。

1 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主要表及会带来的影响

1)诸多产业投资过度,造成产能过剩,同时相关高新技术产品短缺

盲目扩大投资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引起产能过剩。中国目前已有诸多产业存在产能过剩,一些传统行业,如钢铁、水泥等产能大量过剩。调查显示,2009年中国国内钢铁产量约为6.6亿吨,而国内需求为4.7亿吨;即使加上出口需求,也存在25%左右的过剩产能。而国内水泥总产能已达17亿吨,存在约3亿吨富裕产能。此外,相关资料显示,风电和光伏电等新型能源产业由于政府政策大力扶持,但却缺乏有序发展,极可能形成新一轮产能过剩。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表现及对策中央电视台200996日《经济半小时》报道,上半年全国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已逾17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倘若这些产能全部实现,相当于全球多晶硅年需求量的两倍以上。与此同时,我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特种钢材;多品硅核心技术依然掌握在国外大企业手中,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中,国内企业扮演的仅仅是赚取“加工费”的角色。

2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带动,经济社会效益较高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我国发展过程中第二产业一马当先,占GDP的比重近年来一直稳定在45%~50%的区间内。第三产业则为40%左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也低于印度50%的水平。与第二产业相比,发展第三产业对资源、土地等生产要素的要求较低,吸纳的就业人数较多,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济结构失衡与发展方式转变)

3)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的消耗,有利于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科学技术、劳动者素质以及管理水平发挥作用不明显。第二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而在第二产业中,高耗能的重化工业发展迅速,使得我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资源消耗。经济结构的“重型化”,制约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也使我国的资源环境不堪重负。2008年,我国GDP占全球总量的7.3%,一次能源消耗量为20.03亿吨油当量,占世界的17.7%。美国、日本、印度的能源消耗量占世界的比重为24.4%4.5%3.8%,而我国的GDP大约为美国的1/3,与日本相当,是印度的3倍。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环境可持续指数”排名中,中国位居第133位。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20069月发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05%。(经济结构失衡与发展方式转变

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与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之间存在矛盾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成因对策《当代经济》—2010年第3龙源

  人口密度大、环境承载力弱对我国发展形成严重制约。由于人口基数过大,资源人均占有量匮乏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截止2005年,我国人均耕地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3%,淡水为27%,森林为14%,草地为32%,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1%4.5%,铁、铜、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储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61619。但当前我国资源粗放使用仍旧很严重,长期依靠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扩张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有相当部分 GDP以资源过度使用为代价而取得。土地、水资源被廉价甚至无偿使用,地下水被过度开采,煤炭被滥采滥挖,稀土金属被无序肆意开采。此外,我国GDP占全世界的4%5%左右,但原煤、钢材、水泥的消耗量分别占全世界消耗量的31%30%40%,石油、铁矿石的进口依存度分别达到40%6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出环境容量。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环境可持续指数”排名中,中国位居第133位。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20069月发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05%

 3固定资产投入过大,政府投资量大而民间资金蛰伏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超过40%,远高于多数国家20%左右的水平。即使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战后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时期,其投资率也远没有达到中国目前的水平。如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其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峰值也从未超过GDP34%2009年上半年,为刺激经济增长,政府投资增速长25%,全年将增长32%以上。同时,约46万亿民间资金处于观望状态。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成因及对策

4)居民收入和消费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

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近十五年来,居民收入提高速度低于人均GDP增速,占GDP比重逐年下降,而国有企业和政府收入增速却高于GDP增速。经济增长成果不为民所用,存在着“国进民退”的问题。中国的国有企业向来在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处于优势地位。除去部分民企在经营和管理上存在问题,更多的是由于国企与民企处于不同的起跑线,政府在一些相关产业政策法规上往往直接或间接对国有企业给予优惠。刺激经济增长的资金几乎都流向国有企业,在短期内有助于提振经济和确保就业,但长期来看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为中小企业和民营公司才是革新和增长的推动力。相对于国有大企业,私营中小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在同等量的资本运营条件下能产生更多的就业岗位。私营企业的发展可为与之相关的居民带来资产上的收入,从而带来新的内需增长;而与之相对的国有资产的增值只能带来极其有限的民间消费需求的增长。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成因及对策

5)我国总需求结构失衡。我国总需求的失衡既表现为内需与外需的失衡,也表现为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失衡,还表现为政府消费需求与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不协调。从内外需求的结构看,我国人口众多,潜在消费能力很大,但实际消费能力低下,消费率不高,国内消费市场相对狭小,大量投资带来的产能只能靠外部需求来消化 从内外需求的结构看,我国人口众多,潜在消费能力很大,但实际消费能力低下,消费率不高,国内消费市场相对狭小,大量投资带来的产能只能靠外部需求来消化。近几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在60%以上,大大高于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20%左右的水平。对外部需求依存度的提高导致我国国际收支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的顺差越来越大,巨额外汇储备使得人民币面临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从投资与消费需求的结构看,近年来,在投资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最终消费占GDP的比例持续下滑,2008年为48.6%,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亚洲国家的平均水平。从政府与居民的消费需求看,二者近年来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政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断增大的同时,居民消费占比不断下降。2003年以来经济的高增长也没有有效地提高居民消费的比例。从外部需求的结构看,我国出口的迅速扩张是粗放式,虽然出口总值连年大幅增长,出口商品数量跨越式提升,但出口商品结构和盈利能力却很不合理。从投资需求结构看,房地产投资和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较高,而科学研究、环境保护以及民生领域的投资比重较低;资金重点投向了第二产业,且第二产业中重化工业的投资比重过大。(结构失衡与发展方式转变)

2 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原因

 二、经济结构长期失衡的深层次原因

  我国经济长期存在失衡问题,有发展战略方面的原因,但根本在于传统体制引起。短期的供给过剩是市场机制“试错”的客观要求,否则就没有优胜劣汰,就没有技术进步与发明创造,而3年以上的失衡,尤其是60年的失衡,与计划体制和经济转轨未完成密切相关。

  1、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滞后,是结构失衡的首要原因

  (1)长期实行赶超发展战略的负面效应。作为发展中大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具有历史必然性,实行赶超发展战略在干部群众中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我国建国后不久提出“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改革开放以来,“大跨越”,“跳跃式发展”等词汇经常成为地方政府文件中的高频关键词。实行投资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重投资、轻消费,重总量、轻结构,重规模、轻升级,实行生产要素低价格政策,低工资、低利率和低资源成本。赶超发展战略长期运行的结果,累积了产能过剩、消费需求不足等结构失衡问题,至今依然存在巨大惯性。

  (2)不均衡发展战略的配套政策不完善。产业发展中,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曾经实施“以钢为纲”、“以粮为纲”的发展战略,人为造成农、轻、重之间及其内部结构的失衡。近年来,第二产业生产能力提升很快,我国成为制造大国,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在区域发展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由沿海到内地梯级递进的开放步骤,又分阶段采取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这些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地区间你追我赶的发展竞争,加快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但由于均等化公共服务的配套政策措施没跟上,在累积了巨大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同时,也扩大了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进而造成地区间的发展能力差异过大,引发国内需求的结构性失衡。

  (3)出口导向发展战略调整滞后。我国出口导向政策实施30年来,通过压汇率、出口补贴和退税政策,刺激出口,换取急需的技术装备,提高了我国的产品竞争能力,发挥了后发优势。但在2001年加入WTO后,我国全球化进程明显加速,顺差增长迅速,汇率调整缓慢引发升值压力,热钱大量涌入,外汇储备大量增加。由于过分重视出口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出口导向政策调整比较缓慢,导致外汇储备的大量累积。大量外汇投资于美国国债市场,等于大量资源供美国廉价使用,面临美元不断贬值的风险,不利于产业升级,加重了内外经济结构失衡。

  2、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作用不充分

  我国大部分产品价格已经由市场决定,但一部分重要生产要素的价格还被政府控制,不能反映其稀缺程度。如政府仍控制着利率、汇率、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价格的形成,一方面资本、土地、水资源等被廉价开采和使用,另一方面污染排放权等未能通过竞争方式形成价格,市场通过价格竞争配置资源的能力受到制约。从市场运行的法治环境看,社会保障的城乡差异,内外资优惠政策不一致,地方保护主义,城乡同命不同价,司法部门给予本地企业更多保护,资源在国际流动比国内流动更容易等,都不利于市场功能的发挥。

  3、市场主体建设滞后

  市场主体间的充分平等竞争,是实现经济均衡的基础性条.件。我国政府拥有大量居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一部分国有企业虽经过股份制改造,但“一股独大”使其治理结构不完善。政府控制着国有企业领导的任命,给予特殊关照,控制着相关行业的进入门槛,客观上使其可以不注重科技进步、产品创新而求发展,甚至通过浪费资源、低水平建设挤压民营活力和空间。近年来,证券等新兴产业出现大量新的政府控股企业,一些竞争性行业“国进民退”,国资背景的企业容易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市场主体地位的差异,成为结构失衡的基础性原因。

  4、现有科技体制不能充分助力产业升级

  政府支持科技研发,促进产业升级,是解决结构失衡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多年来我国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进行了大量投入,但科技管理体制与市场竞争过程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在科研项目立项、评估中由少数人、少数单位说了算的情况突出,科研方向和科研成果与生产脱节。部分科研项目的审批、研究、评奖、结项在行政部门和教育、科研机构循环,脱离生产环节,耗费大量经费的科技成果市场应用价值低,专利产品转化率低。

  5、经济政策碎片化

计划体制下,经济干预微观化,计划审批是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在向市场体制转型过程中,政府对土地、资源、利率、汇率等价格的形成具有主导作用,对产业准入等有大量的管制措施。但政府规划约束力弱,我国产业结构现状与“十一五”规划的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写得科学,干得不科学”。从国家宏观战略规划到主要产业规划,执行主体责任不够明确,检查督办制度约束力不强。某些经济政策执行中流于碎片化,脱离原来的政策目标,甚至受强势利益集团左右。如中央早就对地方政府建设廉租房问题提出明确要求,但地方在落实政策时进展缓慢,甚至借机发展高档房地产,或为本部门牟利。

3 经济结构失衡带来的影响

1)产业结构失衡,第二产业增长过快使煤电油运等方面出现了紧张状态,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形成了瓶颈制约,生产资料价格的涨幅较大,而服务业增长缓慢使就业增长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使消费增长没有随着经济增速的上升而相应加快。在当前结构性通胀趋势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宏观调控政策如果对第二产业部门的作用力度过大,第二产业增速的大幅下降将引起经济增长过程的较大波动,整个经济运行有可能发生转折,再度陷入结构性通缩状态。同时第二产业发展过快会引起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下降。第二产业的就业功能或密度明显低于第三产业,尤其是在我国工业相对发达而服务业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工业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远小于服务业。当工业高速增长而服务业增长缓慢时,整个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会明显降低。这种状况还会导致消费增长滞后于投资增长。此外,容易导致经济出现结构性通胀并转变为结构性通缩。工业增长过快而服务业增长滞后,由此导致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就业增长落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将引起经济运行的结构性通胀,即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主要是能源、基础原材料和运输)的相对短缺和价格上涨;而瓶颈制约的加剧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又可能使整个经济转变为结构性通缩,即出现一般工业品的相对过剩和价格下降。

2 投资与消费增长关系失衡,将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导致总需求增长超过潜在总供给增长,即经济过热。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的基本表现或导因是投资增长过快。因为消费增长总是相对稳定的,投资与消费的失衡越明显,也就是投资过度扩张越突出。而固定资产投资具有乘数效应和加速效应,投资增长过快不仅具有自加强趋势,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消费增长相应加快,导致总需求增长超过总供给的潜在增长率,出现经济过热的趋势。这种趋势的一般特点,是由局部过热发展转变为整体过热。二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下降,即投资效应降低。由于投资与消费失衡,总需求增长主要由投资扩张拉动,而投资的拉动作用受到总供给增长潜力和结构的制约,投资过度扩张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相对下降。如1981-2002年,投资拉动系数(即1个百分点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所拉动的GDP增长的百分点)为0.495,其中1992-2002年为0.478,而在经济过热的1992-1996年期间,投资拉动系数只有0.371。三是导致经济容易由通胀状态转变为通缩状态,即经济大起大落。投资过度扩张拉动总需求过度扩张,使经济进入通胀状态,在投资与消费失衡的条件下,这种通胀主要表现为结构性通胀,如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而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相对较小。当投资过度扩张受到消费需求制约或宏观调控时,由于产业链条循环的作用,投资增速容易大幅回落,通胀状态会较快转变为通缩状态,其基本特点是由局部过剩很快转变为整体过剩

4 经济结构失衡的对策

改变经济结构失衡是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政府效能提高、市场运行优化、科技体制改善等方面入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

 1、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1)变赶超战略为要素禀赋优势发展战略。在赶超战略下,容易走向不顾当地条件、不惜代价的增长方式,在实现部分发展目标的同时,带来资源的浪费,持续发展的条件遭到破坏。实行要素禀赋优势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各地发展基础和条件,充分运用市场价格竞争机制配置资源,通过主体功能区建设,发挥不同地区的要素禀赋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2)变不平衡发展战略为和谐发展战略。改变过分片面强调增加生产能力的发展方式,促进三个产业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之初的经济调整中,通过政策刺激改善了农、轻、重的比例关系。1979年和1980年,国家陆续提高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如粮食统购价格平均提高20%,超购部分再加价50%。全国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这两年分别提高了22.1%71%。当前我国实行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政策,通过财政补贴政策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推动农村商业网络体系建设,提升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我国区域差异较大,在完善公平竞争市场机制的同时,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机制,保持各地具有参与竞争与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是防止结构失衡的重要基础。

  (3)变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为国际收支平衡发展战略。我国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方式,重视取得顺差,是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需要。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发展水平一旦达到较高水平,出口导向政策将不具有可持续性。我国应逐步调整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增加汇率和退税政策灵活性,减少顺差和外汇储备增加的压力。实行国际收支平衡发展战略,可能给部分企业增加生产经营压力,同时也促使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高核心竞争力,延长产业链条,带动研发、设计等服务产业的发展,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促进产业升级。对农民工就业的冲击,应通过提高人力资本和社会保障政策解决更为合理。

  (4)深化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使价格反映资源稀缺程度。逐步放松政府对金融资源、土地资源的管制和垄断,改革利率、汇率、土地、水、能源、矿产价格形成机制,将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纳入资源性产品价格中,将矿业权无偿和有偿取得的“5tX轨制”统一改为有偿取得;深化资源税和环境税改革,将目前的矿产资源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过低的费税标准调整到合理水平。创造优良的制度环境,鼓励和支持民间金融机构加快发展,进一步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使土地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上。建立矿业企业矿区环境治理、生态恢复责任机制和治理环境污染,补偿环境治理成本。

  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民营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环境

  在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打破行业垄断,对民营企业实行全方位开放政策,从财税政策、资本市场、法制环境等全方位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逐步壮大能够真正以市场信号为导向的市场投资、生产主体。由于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承担不起股票、债券的发行费用,更不易取得公开发行上市的资格,因而一般不依赖直接融资。发展中小银行可以优化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中小银行因为资金规模小,无力经营大的项目,只好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而且由于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一样,分散在各地,对当地的中小企业资信和经营情况比较了解,信息费用不高,因而中小银行也愿意为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规模不大,治理结构不规范,抵御风险能力较低,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因此应通过政府建立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体系,给缺乏抵押品的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服务,降低金融机构搜集个人和企业信用的成本。

  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产业升级创造条件

  在硬预算约束的市场体制条件下,供求关系引致的价格调整,逼迫供给者不断创新产品和生产方式。在需求驱动下,经过“过剩——升级——再过剩——再升级”,市场强大的自调节功能使经济结构趋于均衡,并在这个过程中使经济结构不断升级,而科学技术是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引擎。我国要防止结构失衡,提升创新能力是必由之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项目招标中引入市场竞争因素,促进产学研结合,强化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更加注重对生产第一线科研活动及基础性研究的支持。国家财政资助的项目主要应集中在前瞻性、基础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对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高技术项目上。大力发展各类民间科研基金会,促进投入主体多元化。建立规范的评审机制和程序,落实和完善科学技术评价方法。综合运用财税、风险投资等政策手段,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等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努力占领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同时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幅提升农业、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现代化水平。

  4、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

  市场效率依赖于政府有效管制下提高经济自由度。政府应通过行政管理改革,大幅度降低行政管理费用,提高行政效率。在对地方政府和官员的考核中,不仅应重视经济增长指标,而且应重视社会发展指标、绿色GDP指标、人类发展指标等的实现情况,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杜绝“造福当代,祸留子孙”的短期行为。应将政府投资重点放在战略性、先导性产业的支持当中,切实引导民间资金的活跃和投入。政府应将对竞争性项目的审批重点放在环评等具有外部性影响的领域,让市场充分发挥自组织功能,促进优胜劣汰,产业升级。政府对所有企业履行一视同仁的公共责任,加强对公共风险的监管,优化竞争环境,扩大市场准入,鼓励有序竞争。

二、经济增长结构失衡的影响

  去年以来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增长结构失衡的问题相当突出。增长结构失衡的基本表现是工业高速增长,而服务业增长缓慢。2003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全部工业增长12.6%(估计有一部分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民营工业企业的增长状况没有得到充分反映。如果将这部分增长数据考虑进来,那么全部工业的增长速度可能达到13%-14%),而第三产业只增长6.7%2004年第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7.7%,全部工业估计增长13%-14%,而第三产业也只增长7.7%。工业与服务业的增长差距达到了1995年以来的最大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与服务业的增长关系经历了由比较协调到不协调的演变。1981-200222年期间,工业与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增长率之比为1.11,其中1981-1991年为0.841992-2002年上升为1.46,而经济过热的1992-1996年期间上升到1.77。统计分析表明,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过热是由工业和服务业的同步扩张拉动的(1984-1988年期间,服务业的年平均增幅还比工业高出1.2个百分点);90年代的经济过热主要是由工业部门的扩张拉动的,工业与服务业增长关系失衡也是由工业高速增长导致的。而2003年工业与服务业的增长率之比,即使按可能统计不全的全部工业增长速度计算,也上升到高达1.88,不仅远远高于以往各个时期的平均数,也超过了上一次经济过热期间的平均水平。今年以来这种趋势仍在继续发展。这说明经济增长结构失衡已经突出地表现出来。

  工业与服务业的增长关系失衡,所带来的主要影响是:其一,容易造成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工业高速增长一般是由具有短期扩张能力的加工工业高速增长拉动的,当加工工业的增长速度超过潜在增长水平时,粗放型增长成为主体形式,产业增长的投入系数上升,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形成了过大的需求压力,导致缺乏短期扩张能力的基础部门难以适应需要,出现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其二,引起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下降。工业部门的就业功能或密度明显低于服务业部门,尤其是在我国工业相对发达而服务业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工业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远小于服务业。当工业高速增长而服务业增长缓慢时,整个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会明显降低。这种状况还会导致消费增长滞后于投资增长。其三,容易导致经济出现结构性通胀并转变为结构性通缩。工业增长过快而服务业增长滞后,由此导致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就业增长落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将引起经济运行的结构性通胀,即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主要是能源、基础原材料和运输)的相对短缺和价格上涨;而瓶颈制约的加剧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又可能使整个经济转变为结构性通缩,即出现一般工业品的相对过剩和价格下降。

  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结构的失衡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工业增长过快使煤电油运等方面出现了紧张状态,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形成了瓶颈制约,生产资料价格的涨幅较大,而服务业增长缓慢使就业增长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使消费增长没有随着经济增速的上升而相应加快。在当前结构性通胀趋势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宏观调控政策如果对工业部门的作用力度过大,工业增速的大幅下降将引起经济增长过程的较大波动,整个经济运行有可能发生转折,再度陷入结构性通缩状态。 

一、投资与消费增长失衡的影响

  去年以来,我国经济中投资与消费的增长关系出现严重失衡。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7%,比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率快了17.6个百分点;今年第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比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高了32.3个百分点。投资与消费的增长关系失衡达到了1994年以来的最大程度。

  从投资和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在1981-2002年的22年期间平均为2.02,即投资增长率为GDP增长率的约2倍,2个百分点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拉动1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其中1981-1991年为1.921992-002年为2.09,在经济过热的1992-1996年为2.69。而2003年这个比率为2.93,不仅明显高于各个时期的平均数,而且比上个世纪90年代的经济过热时期还高出0.24倍;今年第一季度的比率为4.43,高出的倍数就更是非常之大。另一方面,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在1981-2002年的22年期间平均为1.52,即消费增长率为GDP增长率的约1.5倍,1.5个百分点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长拉动1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其中1981-1991年为1.551992-2002年为1.46,在经济过热的1992-1996年为1.76。而2003年这个比率为1,明显低于各个时期的平均数,与上一次经济过热相比则低了43%;今年第一季度的比率为1.1,偏低的程度仍然很大。由此可见,当前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在拉动GDP增长中的失衡是相当突出的,这种失衡状态已经明显超过了上一次经济过热时期的平均数。

  投资与消费增长关系失衡,将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导致总需求增长超过潜在总供给增长,即经济过热。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的基本表现或导因是投资增长过快。因为消费增长总是相对稳定的,投资与消费的失衡越明显,也就是投资过度扩张越突出。而固定资产投资具有乘数效应和加速效应,投资增长过快不仅具有自加强趋势,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消费增长相应加快,导致总需求增长超过总供给的潜在增长率,出现经济过热的趋势。这种趋势的一般特点,是由局部过热发展转变为整体过热。二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下降,即投资效应降低。由于投资与消费失衡,总需求增长主要由投资扩张拉动,而投资的拉动作用受到总供给增长潜力和结构的制约,投资过度扩张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相对下降。如1981-2002年,投资拉动系数(即1个百分点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所拉动的GDP增长的百分点)为0.495,其中1992-2002年为0.478,而在经济过热的1992-1996年期间,投资拉动系数只有0.371。三是导致经济容易由通胀状态转变为通缩状态,即经济大起大落。投资过度扩张拉动总需求过度扩张,使经济进入通胀状态,在投资与消费失衡的条件下,这种通胀主要表现为结构性通胀,如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而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相对较小。当投资过度扩张受到消费需求制约或宏观调控时,由于产业链条循环的作用,投资增速容易大幅回落,通胀状态会较快转变为通缩状态,其基本特点是由局部过剩很快转变为整体过剩

  去年以来,我国投资与消费失衡条件下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度扩张,已经使总需求过度扩张日益明显,局部过热逐步转化为整体过热;2003年投资增长对GDP增长的拉动系数下降为0.311,比1992-1996年经济过热期间的平均数还低0.06个百分点,2004年的投资拉动系数可能继续降低;在当前结构性通胀已较为突出(生产资料尤其是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的情况下,市场消费需求的制约和宏观政策对投资的调控,可能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大幅下降,经济运行存在着由结构性通胀转变为结构性通缩的危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075ac44b307e87101f69650.html

《中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的分析与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