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改三字经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9-01-29 11:43: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关于修改三字经的建议

建议人:社会学研究者刘何庆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早就不仅仅属于汉民族了,它有满文、蒙文译本。《三字经》也不再仅仅属于中国,它的英文、法文译本也已经问世。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世界范围的推广,也是儿童的必背读物。

综其覆盖读者之广、 教育作用之深以及流传时间之久,从客观而言,《三字经》 在中国古代蒙书教材中,不能不说是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一书。 巍哉,《三字经》堪称“蒙学之冠”。

关于《三字经》的作者有多种传说。有传为区适子(1234—1324),也有传为黎贞(1343—1402),更世传其为王应所撰,王应麟(1223—1296),南宋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清代夏之翰所著的《〈小学绀珠〉序》记载:“迨年十七,始知其《三字经》作者自先生(王应麟),因取文熟复焉,而叹其要而该也。”清代贺兴思所著的《〈三字经〉注解备要叙》记载:“宋儒王伯厚先生《三字经》一出,海内外子弟之发蒙者,咸恭若球刀。” 可见夏、贺两人都明确认为《三字经》是王应麟所撰。

再加从相关者所处年代而论,王应麟为最先者,故一般来说,《三字经》作者应当为王应麟先生。

学古文,用古文,是对古人的崇敬;不断地修正、完善古文,更是古人对后人的期望;后人只知念享,而不懂优化经书,为九泉之下的古人所不允。今天,我们共同来修改三字经,使其更加完臻,方不失对先人的尊重;有错即改,亦更显我民族也有坦荡之胸怀。

一、修改理由

典著《三字经》不仅是古代的“蒙学之冠”,也是当今启蒙教育之圣。今有考者提出上联“人之初”,即便对答者是个文盲也会即答下联“性本善”。可见《三字经》之雨露正在滋润着每一位华人的心田、亦或全世界人民的心灵。《三字经》为正统教科书,其若存有不当之处,依误论必致错事,即会直接有损于我们现在和将来的生活,故当明知经文有误时,必须予以修改。

《三字经》错误出在经文之首,此经目的在于教人,教,塑也。塑物必先了解所雕原材的本质,开篇先定教之前被教者的总体概况,当为施教之正道。即“人之初,性本善”被定正统人类本性概论。

依自然的逻辑关系,人类本性概论有四种:性本善、性本恶、存恶善及无善恶。

春秋时期周代人世硕提出“性有善有恶”说。王充的《论衡》一书中记载: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以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世硕是孔子的七十贤弟之一。孔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可见对于善恶观,孔子是心具而论述含蓄,其弟子世硕则对之予明示。

战国时期鲁国人孟子提出“性善”说,他认为人生而有向善之心,而人性中的恶是后天被一些不良的环境所熏陶而得到的。

战国荀子提出“性恶,他认为人性中充满了厮杀、自私等等各种恶欲,这是人的本性,而人所表现出来的善,是后天受圣人所教化的,在圣人的教化下,人的善掩盖了其本质的恶

“无善恶”是对荀子所论的另一理解,他的学生告子提出“性不善不恶”说,近代的马列学派也持此“无善恶”论。

已进化到21世纪的人类,对上述“人性四说”的正误判定结果趋向于一致,仅差公示予以统一而已。

善与恶是人类对自然事物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两形态的表达,形态显失衡而与天道相斥则为恶,形态近于平衡而合天道则为善。世间有善恶存在是有此论的前提,或有善、有恶是本话题的基础。追根问源是现代人所具有的一般素质,事物有善、恶就必有其根源。

人类活动的结果也必然有善果、有恶果,且其源不可归功于、归咎于它类的本性,而必然归于人类自己的本性。有善性方能有善行,有恶性才能生恶为,人类已有善行恶为,那么人类必存有善性,并存有恶性。即现代人一致认为:人类本性概论当是,存恶善。

“性善”说,导致人的恶为成了无源之水;“性恶”说,导致人的善行成了无本之木;“性不善不恶”说,导致人的恶为、善行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追根问源的现代人对导致善、恶无源的这三种“学说”理所当然地给予了否定。

至此,对于《三字经》中把“人之初,性本善”定为正统人类本性概论属于严重错误的定论,人们应当不再存有疑问

王应麟先生错误地引用此论的原由无从考证,或许是他真地信奉孟子的“性善”说而为之,或许是他受当时统治者的要挟而勉强置词。依据历代统治者都捧扬“性本善”为正统文化的事实可有推论:王应麟先生是否真地信奉“性善”说难有定论,而他迎合了帝王自身无恶的心理却毫无疑问。

“性本善”明则利于统治者、暗则对谁都无益的历史事实,有目共睹、不宜赘述。“性本善”客观上使人们形成了“自己纯善良,他人存恶劣”的意识。

话民族,自以为纯洁良善,他民族污浊等劣。为显己善侵略弱国敢当救世枭雄,为示自良屠杀他族可讲优化人类。

说党派,自以为纯洁先进,他宗教离经判道。为强国都必须独自辛劳操持国务,为稳天下不可容忍异党他教抬头。

谈家族,自以为祖正纯优,他家族世存劣根。为了社稽保持帅印我家世袭相传,为了和谐耗国力防止劣家篡权。

论个人,自以为纯善优美,他众士掺恶藏丑。为谋生存与客来往事事由己做主,为保尊严过错归他自己从不错。

稍加关注便知,从国际到国内,从家庭到个人,无不受到

本善的危害。真可谓,一错万错,一通百通。是性本善引起了社会中千千万万的矛盾和错误,修改三字经是社会各路畅通的必须。

在一些古文化中往往缺乏严密的逻辑性。本经文在逻辑上,即有违因果关系。首句已肯定了性本善,即无恶性,那么,后续的文中却出人也有,此恶即成了无因之果,这就破坏了自然事物间相作用的逻辑性。此论损伤了人类正常的逻辑思维方式、推理方法。在无形中《三字经》导致了人们不讲逻辑性,而不讲逻辑必致理乱,理混乱社会即腐败。

客观事实是人类本质中存在着恶性,而性本善之论与实际相抵触,故该论即为假论人们以该假论当真理而信奉,自必有果,认为经文可以与客观相抵触,所依文书如戏词也可以不真实。进而使人们真假混淆,是非不分;明不依法限自为,暗却正义常在心。

可以说,正是正统的《三字经》公开的虚假培育了普遍性的道德观:弄虚作假为正道,认理较真是病态。

古文不仅仅是在文字形式上的完善而更重要的是以此使人们心态改变。经文不改,难变心态,有据可依,谁敢乱裁?经文已变,否定纯善,纯洁无根,自治消散。

总之,典著《三字经》中存在错误,且其错对我们的生存极为不利,所以,必须对所发现的错进行修正,且此为刻不容缓

修为因之果,为时于当今;侍者欲搁置,推拖难举因。

二、修改内容

将原《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修该为“人之初,存恶”。即把正统人类本性概论定为:人之初,存恶

此修改第一没有破坏三字一句的韵文风格;第二没有改变全文的字数,仍保持1194字;第三以“存恶”两字覆盖性本两字无伤经文之意的完备性。人之初也可包含有“人的原本性质”之意,现文“人之初,存恶”,随然性本两字被覆盖,但读者都能够理解到“人的本质里存在恶性、也存在善性”的意义。

“人之初,存恶善”是指,一般的人类生命体天生存在着致善本能、致恶本能及中性本能,如:势力范围甄别能力、各种表达能力等属中性本能,而中性本能受善与恶之能的驱使,可能显示为恶性,也可能显示为善性。人类最初的表象并无善恶之分,只是已具备了致善与致恶的势能,或者说存在两方面的潜能,且致善与致恶本能的能量相当。也就是,一般人存在各种各类的良性,同时具有一切的恶性。一般人在总体上是潜能平等的主体。

一般人(一般公民)存在的各种各类的致良性,是指人类各类气、能释放至外界的功能、性质,其表现为劳动。劳动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组合,无纯脑力或纯体力劳动,一般是侧重脑力劳动或侧重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是显示各种内在的情、欲,创造精神财富,从而间接使所及空间的事物趋于更加完美;体力劳动是实现肢体释放潜能的过程,其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充实人类文化的物化层。

一般人具有的一切致恶性,是指人类获取各种利益的性质,其表现为获取物质上的财富、精神上的满足。物质财富包括自然的、他人所给予的财富及本体的劳动报酬。精神上的满足包括展示、满足各种内在的情、欲,获取因付出劳动而精神方面应有的回报。

对于纯自然的人类生命体而言,绝大多数人(95%的人)是如上所述的一般公民,极少数人属天然非常人,合上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此非常人分为天然良性公民和天然恶性公民,各约占人类总数的2.5%。天然良性公民是指具有致善本能,没有或有极少的致恶本能的人类生命体。天然恶性公民是指具有致恶本能,没有或有极少的致善本能的人类生命体。此两类公民的共同点是,缺乏势力范围甄别能力。

三、可行性与实施

本修改应当不存在任何阻力,可顺利完成修改的理由充足。

首先,本文不是现代文,当代的定论必然得到作者及信奉者维护,若改变当前某权威的文章,可预其阻力之大,不言而喻。而七百多年前的文章,受时间的考验有误也属自然,修改是人类不断加深认识自然的结果。此举不会有来自作者的阻力,再者,若王应麟先生活到今天,估计他本人同样也会有如此的修改。合自然即不违先人之意。

其次,此修改符合民意。通过几十年的社会调查得出结论,一般人都积极支持本修改建议。相信正在看本文的同仁也提不出反对修改的理由。对于小学生给予适当地启发,他们会主动地修改经文;对于成年人,他们凭自己的感悟,也有与鄙人一样的意见。80多岁的老人也感叹到:这样一改,太正确了!

当今我族领袖人物胡锦涛先生的“人性化理念”、温家宝先生的“政改意志”等都体现着否定“性本善”之要意;我族的另一位领袖人物马英九先生也直言:人人都有贪念。领袖与民众的意识完全一致,本人选择“人之初,存恶”为正统人类本性概论,不可能象王应麟先生那样受到当政者的要挟。历至此刻,朝野之民对此早已心相一致,改是民心所向,岂有不可行之理

再次,改是形势所需,改有利于改革的畅行。随着改革的深入,文化的支撑问题已摆在了各方面前。众所周知,多少年来,关键一直是独治或合治问题。独治者的错误观念是其具有纯洁性,而独治却有性本善正统文化的支撑,即便是他们知错,也不敢违背正统文化而只能坚持独治。主张合治者的正确观念是人性有善、有恶,但其没有正统文化的支撑,实正而名不正也使其不敢理直气壮地去废弃独治。由此可见,独治错而又变不得皆是因错的文化所致。若正统文化变为正确的“存恶善”,各方都依正统文化,就无可能再讲纯洁性,合治国家也就水到渠成。当前各方均被文化所困,自然都会迫切需要文化的更正。由此可见,修改《三字经》已非可行不可行,而是不改不行。

本次修改仅仅是用“存恶”替换“性本”两字而已,因此实施修改也非常之简单。

由国家文化部或教育部发布公告,公布本建议及有关组织对本建议的意见。其中要求各有关出版、印刷单位,在遇到《三字经》中的“性本善”时,将其改为“存恶善”;有关《三字经》书籍的销售者,当告知购书人作前述修改;所有读者遇到《三字经》中的“性本善”时,将其改为“存恶善”。并国家外交部向与《三字经》有关的国家、地区作相应的通告,且勿疏忽向他族表达道歉之意。

四、结束语

论人性,关本源;谈改革,遇天堑。

修概论,正统变;恒坦途,无限天。

改动经书是表正示人性为内涵。

非是不尊古人文,只因其含性本善。

(匀纳于2012526日)

附文1:三字经全文

三字经全文(修改稿)

人之初 存恶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首孝悌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曰黄道 日所躔 曰赤道 当中权 赤道下 温暖极 我中华 在东北

曰江河 曰淮济 此四渎 水之纪 曰岱华 嵩恒衡 此五岳 山之名

曰士农 曰工商 此四民 国之良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欲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作中庸 子思笔 中不偏 庸不易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五子者 有荀扬 文中子 及老庄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汤伐夏 国号商 六百载 至纣亡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周辙东 王纲坠 逞干戈 尚游说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嬴秦氏 始兼并 传二世 楚汉争 高祖兴 汉业建

至孝平 王莽篡 光武兴 为东汉 四百年 终于献 魏蜀吴 争汉鼎

号三国 迄两晋 宋齐继 梁陈承 为南朝 都金陵 北元魏 分东西

宇文周 与高齐 迨至隋 一土宇 不再传 失统绪 唐高祖 起义师

除隋乱 创国基 二十传 三百载 梁灭之 国乃改 梁唐晋 及汉周

称五代 皆有由 炎宋兴 受周禅 十八传 南北混 辽与金 帝号纷

迨灭辽 宋犹存 至元兴 金绪歇 有宋世 一同灭 并中国 兼戎狄

明太祖 久亲师 传建文 方四祀 迁北京 永乐嗣 迨崇祯 煤山逝

廿二史 全在兹 载治乱 知兴衰 读史者 考实录 通古今 若亲目

口而诵 心而惟 朝于斯 夕于斯 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 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

彼既老 犹悔迟 尔小生 宜早思 若梁灏 八十二 对大廷 魁多士

彼既成 众称异 尔小生 宜立志 莹八岁 能咏诗 泌七岁 能赋棋

彼颖悟 人称奇 尔幼学 当效之 蔡文姬 能辨琴 谢道韫 能咏吟

彼女子 且聪敏 尔男子 当自警 唐刘晏 方七岁 举神童 作正字

彼虽幼 身已仕 尔幼学 勉而致 有为者 亦若是

犬守夜 鸡司晨 苟不学 曷为人 蚕吐丝 蜂酿蜜 人不学 不如物

幼而学 壮而行 上致君 下泽民 扬名声 显父母 光于前 裕于后

人遗子 金满籝 我教子 惟一经 勤有功 戏无益 戒之哉 宜勉力

附文2 作者简介

作者图片印章,姓名,刘何庆,笔名,匀纳,社会学研究者。

作者对有关社会学方面的灵感自幼被激发,选学的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信息处理专业,而大学所学正是为社会学研究增加的一臂之力。作者以搞自然科学的求实态度来研究社会学,必使得所获成果更接近于自然。可以说作者对此学的探究已达到无私无畏的境界,且以为书本可敬,而客观实际至上;此理更不可为虚,无以实相呼应者皆属废论。不言而喻,历来是不牺牲自己的部分就不可能击穿恶惯之铜墙铁壁。此只以一句为概:为理念宁可抛弃个人的一切一切。

对于作者自己而言,只存有痛之一生和在喜迎的一死;而对于社会而言本生可谓已经历过五死六生,随大跃进之年而有第一生3岁实体近死而又生;9岁精神已亡而又还;25岁精神已去而又归;32岁实体赴阴曹而又还阳府;49岁精神已死而又复生。到新华社网站看作者之网名便知,作者又何止于几生几死?当前网名是“匀纳542,网名显示匀纳至少已被杀害542次,若一生为一岁,匀纳累计已是500多岁之身。

在图片印章中可见,作者生有一颗与毛泽东所生瘊子位置相近的深色瘊子,也正因此引发了作者从小对社会的关注。

作者有生以来最先记住的一句话是:“又抱着你家小毛主席哪!”大些时候作者又知道这是其称说此话者为丙壬老奶奶的语录,当然,她是个文盲。作者的母亲吴先景也是个文盲,即作者的启蒙老师是个文盲。文盲不等于没文化,当正统文化有错误时,文盲的思想反而可能会更进步。

作者生于刘家,天生为矮个子且从幼善辩。上小学五年级时,作者的故乡(河北武安南营井村)一位叫孙有太的文人送给作者一个顺口溜:

邓小平的个头,毛泽东的瘊,

刘少奇的姓氏,周恩来的喉。

邓、毛、刘、周是四位著名的政治家,也许是这个顺口促成了作者终身对社会学的研究。

也许很多人对作者并不陌生!在为十一五规划献策活动中,在国家发改委网站作者发表过许多文章,在新华社网站论坛,热点、反腐分坛中常有作者的文章。被热传的《统一办理身份证该向公民收费吗?》、《人类向义犬小花赔罪》、有关许霆案关键之文及一些政改要题都源于作者。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商业健康保险的法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于200691日实施,其中的关键问题是由作者提出。国家保监会的定富主席对作者所提建议特别重视,甚至于,收到函件的第二天,他就让蒋薇与作者通了电话,之后他又给作者发了书面告知函。对此事,当时温家宝总理也给予了高度重视。

(密码)。论文的核心是改变正统人类本性概论。《令人感动的故事 改他人的错不难》、《我原本不是一个好人》、《人之初 存恶善》、《公民意识》、《回归自然 静做主人》等文都重点论述了人类本性之要题。

作者:刘何庆

2012526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03b01f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4.html

《关于修改三字经的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