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行政法论文行政事业

发布时间:2019-09-18 00:29: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

  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2000字行政法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保护资产,加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提高经营效益,贯彻执行所制定的各项管理政策,促进单位经济健康成长而在单位内部所采取的组织规则和一系列调节方法与措施。

  长期以来,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核算较企业来说相对简单,涉及环节较少,内控度认识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财务收支无法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

  如何通过建立符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充分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促进作用,达到防止财务风险、提高管理水平、严格财经纪律的目的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现状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待完善2001年6月财政部颁发《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2003年2月财政部颁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

  上述关于内部控制规范适用范围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在内,但主要在企业单位实行,却没有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度详细解释,而行政事业单位控制的理论研究也比较少。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1内控意识不足,内控制度弱化。

  有的单位认为建立控制制度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而这种人力、物力的耗费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又难于确定,因此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2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目前,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很少组织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很大一部分人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有的单位会计人员是一岗多职,岗位之间没有起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作用。

  3监督考核机制不到位。

  目前,内审机构大多与会计部门平行,依附于执行机构,权威性和独立性不够;在审计内容上对单位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评价涉及不多,无法起到监督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忽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考核挂钩的监督机制,形成了重考核,轻内部会计控制的现象。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分析内部控制机制的主体是内部控制结构,有了合理的结构就能有比较理想的机制。

  其内部控制结构包括控制项目及环境、财务会计系统、控制流程。

  其中控制项目指内控制度的基本单位。

  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或实施某项政策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控制环境不能无限扩大,应该控制在单位可控范围之内,否则内控制度就很难操作。

  第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环境受其上级部门影响比较大。

  财务会计系统指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业务活动方法程序。

  财务会计系统有很强的内控作用,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事前控制作用差,所以不能简单的由财务会计制度替代内控制度。

  控制流程指管理者单位制定的方针政策、程序,用以保证达到内控目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流程通常较少考虑成本效率制约而把严密性、政策性放在首位。

  以上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内控结构,为合理建立内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措施和对策内部控制包括会计控制、管理控制、业务控制和法规执行控制。

  会计控制作为首要控制方式具有很强的控制力度。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采取多层次、多方位的会计控制方法,来达到内部控制目标。

  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监督和控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而会计系统采取了一系列特定程序,从而成为强有力的内控手段。

  会计岗位职责明确、相互牵制。

  无论会计岗位如何设置,都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是会计岗位设置应当与单位内部管理和会计业务相适应;二是各会计岗位都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并能够进行考核;三是各会计岗位之间分工明确,业务往来应当有记录,以分清责任;四是实行职务分离,即一个人不能同时兼管可以隐匿自己所犯错误和不轨行为的职务,如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和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五是对各个岗位进行定期考核。

  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相容机构和岗位之间全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2会计核算按程序办理。

  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会计核算业务流程控制,主要是会计核算的程序、方法等应当符合会计法规政策的要求。

  二是会计核算具体业务的控制,是指在办理具体会计核算业务时应当贯彻有关内部控制的要求,以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对会计业务的控制,由于核算业务不同而各异,如对现金的核算,应当体现职务分离,相互核算,权限控制的要求,现金收支人员应当及时与会计人员进行核对并定期盘点。

  3严格控制财务收支。

  财务收支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而对财务收支权限的控制应当是收支的重要控制点,其基本要求是一是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控制是指单位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以便进行控制。

  包括1应规定每一类经济业务的审批程序,以便按程序办理审批,以避免越权审批、违规审批的情况发生;2授权批准的范围;3授权批准的层次;4授权批准的责任。

  二是权限统一。

  财务收支权限的授权应当体现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不能将单一的财务收支审批权经办权同时授权多个人,否则,失去控制的有效性。

  三是职权分离。

  是指财务收支的审批人与经办人必须职务分离。

  4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控制。

  对国有资产的有效控制应当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由专人保管。

  即单位和各项财产应当专人保管,限制无关人员接近财产。

  二是职务分离。

  即财产的保管人员,使用审批权限应当经过授权严格执行,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资产。

  三是定期清查。

  即财产保管人员定期进行账物清点,保证账物相符,确保各种财产的安全完整。

  二授权批准与集体决策制度相结合通常情况下,任何经济业务均可以划分为五个步骤,即授权、主办、批准、执行和记录。

  每一步骤应由一个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来完成,任何人员或部门都不能在未经其他人员或部门核算、复核或记录的情况下进行一项业务。

  单位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责,经办人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同时,授权批准要与集体决策相结合。

  单位重要事项决策是上级或法律赋予单位领导人的权利,即单位领导人的职务行为。

  内控制度要求,每一种权利都要接受纵向制约即单位内部上下级之间,同时也要受到横向制约即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之间。

  在实际操作中,不一定每件事都必须集体决策,可以按照重要性原则规定审批金额起点,对于起点以下的经济决策事项实行授权审批,起点以上的经济决策实行集体决策。

  三预算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为财政资金,也就是说,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的依据是经过批准的预算,预算规定了单位支出方向和支出规模水平,所以预算是内部控制不可缺少的手段。

  部门预算必须形成一套严格的程序和系统。

  主要表现在预算编制、上报、批准、执行、分析、考核等各个环节环环相扣。

  为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一要把单位预算和内设部门预算合二为一;二是完善部门预算的调整制度,从调整时间、方法、程序等作相应的规定;三是推行部门预算和所属各级预算,对单位所属各级非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要求编制预算,克服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和预算执行不了的情况;四是建立预算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完善预算控制制度,确保资金的正确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2000字行政法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详情请点击法学论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038c00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b0.html

《2000字行政法论文行政事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